Gartner發布了《2022年頂級戰略技術趨勢報告》。每年,Gartner都會確定對業務至關重要的技術趨勢。今年的版本分為三個主題:工程化信任、塑造變化和加速增長,共涵蓋了企業和機構在2022年需要探索的12個對業務至關重要的戰略技術趨勢。
趨勢一: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集成了跨平臺和用戶的數據源,使數據可被用于任何需要的地方。
Gartner表示,數據結構的真正價值在于它能夠通過其內置分析動態改善數據使用,將數據管理工作減少多達 70%,并加快實現價值的時間。
到2024年,數據結構的部署將使數據利用率提高四倍,同時將人為驅動的數據管理任務減少一半。
趨勢二:網絡安全網
數字業務資產分布在云和數據中心。傳統的、分散的、專注于企業邊界的安全方法使組織容易遭到破壞。網絡安全網格架構提供了一種基于身份的可組合的安全方法,可集成廣泛分布的不同安全服務。隱私增強計算(PEC)方法允許數據在生態系統之間共享,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創造價值。
到2024年,采用網絡安全網格架構集成安全工具作為合作生態系統的組織將平均將單個安全事件的財務影響降低 90%。
趨勢三:隱私增強計算 (PEC)
隱私增強計算(PEC)允許數據在生態系統之間共享,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創造價值。
到2025年,60%的大型企業將在分析、商業智能或云計算中使用一種或多種隱私增強計算技術。
趨勢四:云原生平臺
原生云平臺利用云計算的核心彈性和可伸縮性,以更快的時間實現價值。它們減少了對基礎設施的依賴,騰出時間專注于應用程序功能。
到2025年,云原生平臺將成為超過95%的新數字計劃的基礎,而2021年這一比例還不到40%。
趨勢五:可組合應用程序
可組合應用程序由以業務為中心的模塊化組件構建而成。
可組合的應用程序可以更輕松地使用和重用代碼,加快新軟件解決方案的上市時間并釋放企業價值。
趨勢六:決策智能 (DI)
決策智能可以支持和增強人類決策,并有可能通過使用增強分析、模擬和人工智能實現自動化。據Gartner預測,到2023年,超過1/3的大型企業將有分析師實踐決策智能。
趨勢七:超自動化
超自動化是一種規范的、業務驅動的方法,可以快速識別、審查和自動化盡可能多的業務和 IT流程。
到2024年,分散的超自動化支出將使總擁有成本增加40倍,使適應性治理成為企業績效的一個差異化因素。
趨勢八:人工智能工程
人工智能工程可自動更新數據、模型和應用程序,從而簡化AI交付。
到2025年,10%建立了人工智能工程化最佳實踐的企業從其人工智能工作中產生的價值將至少比90%未建立該實踐的企業高出三倍?!?/p>
趨勢九:分布式企業
隨著遠程和混合工作模式的增加,以辦公室為中心的傳統企業機構正在演變成由分散在各地的工作者組成的分布式企業。分布式企業是一種虛擬優先和遠程優先的架構方法,它改善了員工體驗和產品體驗,并將與消費者的接觸點數字化。
到2023年,75%充分發揮分布式企業效益的企業將比競爭對手更快實現25%的收入增長。
趨勢十:全面體驗
全面體驗是一項結合客戶體驗(CX)、員工體驗(EX)、用戶體驗(UX)和多重體驗(MX)學科的業務戰略。TX的目標是提升客戶和員工的信心、滿意度、忠誠度和擁護度。企業機構將通過實現具有適應性和韌性的TX業務成果來增加收入和利潤。到2026年,60%的大型企業將利用全面體驗轉變商業模式,達到世界級的客戶和員工倡導水平。
趨勢十一:自主系統
隨著企業的發展,傳統的人工管理無法以同樣的速度擴展。自主系統是從其環境中學習的自我管理的物理或軟件系統。但與自主或自動化系統不同的是,它們從環境中學習并實時動態修改自己的算法以優化其在復雜生態系統中的行為。Gartner預測,到2024年,20%的銷售自主系統或設備的組織將要求客戶放棄與其產品的學習行為相關的賠償條款。
趨勢十二: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 AI從數據中學習人工制品,并生成與原始產品相似但不重復的創新產品。
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的數據將占所有生成數據的10%,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



















數據來源 《Gartner:2022年頂級戰略技術趨勢報告(英文版)(19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