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華為、小米、蘋果等智能駕駛產業布局及未來趨勢介紹

華為、小米、蘋果等智能駕駛產業布局及未來趨勢介紹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高通、華為、百度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眾多科技巨頭紛紛加大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大力布局智能駕駛行業。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已經經歷四代更迭。華為 ADS 高階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持續賦能國內外車企。

1 高通

主要產品:SnapdragonTM平臺、智能駕駛座艙平臺

重要進展:2021年1月,高通發布了第四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和 SnapdragonRide 自動駕駛平臺,全部采用 5nm 制程芯片;2021年10月,高通以45億美元價格收購Veoneer。

未來趨勢:公司同步布局高算力芯片、C-V2X 產品和車對云服務,將與更多新能源車輛合作。

高通智能駕駛

2 華為

主要產品:ADS自動駕駛系統,Harmony OS智能座艙、MDC810 平臺

重要進展:2019 年 5 月,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2021 年4月18日,華為發布鴻蒙OS 智能座艙、“華為八爪魚”等五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產品;2021年9月,北汽藍谷與華為簽署協議,雙方將加強研發、品牌營銷等領域合作。

未來趨勢:ICT 技術賦能產業智能化,在車聯網、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語音交互等領域為車企提供服務。持續完善 MDC 智能駕駛生態,廣泛吸引用戶借助于平臺開發各種車輛的智能駕駛應用。

華為智能駕駛

3 小米

主要產品:小米自動駕駛平臺

重要進展:2021年3月,小米官宣“造車計劃”,由雷軍親自帶隊,預計10年投入100億美金造車。小米相繼投資縱目、禾賽,收購Deepmotion,自動駕駛技術鏈更加完善。

未來趨勢:小米汽車將自研自動駕駛系統,推動L4級自動駕駛功能上車。公司預計在2024年推出量產車。

小米智能駕駛

4 富士康

主要產品:精密連接器、無線通訊組件、液晶顯示器、汽車零部件等

重要進展:2020年10月,推出MIH EV電動車平臺;2021年8月,富智康與Stellantis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 Mobile Drive;2021年10月,富士康發布Foxtron 純電動汽車品牌,并帶來Model C、Model E、Model T三款新車

未來趨勢:富士康計劃與德國汽車制造商“間接”合作,在歐洲、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地生產電動汽車。同時計劃在2025-2027年,為全球10%的電動汽車提供零部件或服務。

5 蘋果

主要產品:Apple Car

重要進展:2014年,蘋果啟動自動駕駛項目;截至2020年,蘋果已獲超過100項汽車專利技術,智能駕駛系統專利占比

未來趨勢:從2016年22%上升至 2019 年 41%。Apple Car 將在2023年至2025年發布;蘋果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純電動乘用車,且正在研發低成本長續航的動力電池

蘋果智能駕駛

6 特斯拉

主要產品: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等

重要進展:2021年7月,更新FSD Beta v9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2021年8 月,特斯拉發布自主研發D1 芯片、9000萬億次算力超級計算機Dojo。

未來趨勢:預計在2021年底不久時間內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未來特斯拉還將布局Robotaxi。

特斯拉

7 百度

主要產品:Apollo汽車機器人、蘿卜快跑、星途1代

重要進展:2015年12月,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2021年8月,百度發布Apollo汽車機器人和蘿卜快跑;2021年10月15日,百度獲得首批無人化道路測試的15 張牌照。

未來趨勢:預計于2022年發布集度汽車新產品;ASD(Apollo Self Driving)層面于3-5年內實現100萬智能駕駛前裝量,智能座艙用戶超1億,將與廣汽、長城合作,落實量產。

百度智能駕駛

推薦閱讀:《2021年華為汽車五大布局與智能駕駛產業研究報告(119頁).pdf》

《智能駕駛深度系列(一):智能駕駛:重構產業鏈生態(96頁).pdf》

《【研報】智能駕駛系列報告(一):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210310(33頁).pdf》

本文由作者C-C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研報】輕卡行業專題報告:規范提升+格局優化投資輕卡時點來臨-20210105(28頁).pdf
【研報】輕卡行業專題報告:規范提升+格局優化投資輕卡時點來臨-20210105(28頁).pdf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規范提升規范提升+格局優化格局優化:投資輕卡時點來臨:投資輕卡時點來臨 輕卡行業專題報告2021.1.5 中信證券研究部中信證券研究部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輕卡輕卡 2022 年銷量年銷量有望達到有望達到 200 萬輛萬輛以上以上,對應對應市場空間市場空間 1500

【研報】輕卡行業深度報告:合規化及國六有望推動輕卡量價齊升-210402(37頁).pdf
【研報】輕卡行業深度報告:合規化及國六有望推動輕卡量價齊升-210402(37頁).pdf

排放標準升級,帶來尾氣處理等要求大幅提升,市場空間預計將由國五階段 425 億元,大幅提升至國六階段 1281 億元,增幅高達 201.7%。國五后處理市場主要由博世、優美科等外資及合資企業主導,國六 DPF、GPF 等為主要增量市場,國內企業技術進步較快,有望憑借價格、服務等優勢逐步突破,獲得較多市場份額

【研報】汽車行業輕卡行業專題報告:藍牌輕卡新規實施可能性增大關注政策切換對行業格局的影響-210528(17頁).pdf
【研報】汽車行業輕卡行業專題報告:藍牌輕卡新規實施可能性增大關注政策切換對行業格局的影響-210528(17頁).pdf

資料來源: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公告,車輛管理所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 當前格局:2.5L 排量以上輕卡及發動機仍為主流狹義輕卡的發動機排量普遍在 2L 以上,并以柴油為燃料,與皮卡等汽油車型差異明顯。根據上險量口徑統計(不包括出口、非上牌車輛),2020 年輕型貨車銷量(此口徑包括狹義輕卡、小卡、皮卡、微卡及部分

2021年輕卡行業格局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15頁).pdf
2021年輕卡行業格局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15頁).pdf

“藍牌輕卡新規”本質上是對“大噸小標”治理與超載治理的延續,單車運力有望進 一步下降,拉動輕卡保有量需求?!靶乱帯甭涞睾?,輕卡發動機排量將進一步降低,貨箱 寬度減小,輪胎斷面寬度減小。在以上“減配”措施實施后,輕卡的承載能力將進一步減 小,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大幅度的超載。相比于“大噸小標”治理前的“十噸王”

2021年輕卡行業規范狀況和格局優化分析報告(28頁).pdf
2021年輕卡行業規范狀況和格局優化分析報告(28頁).pdf

行業趨勢一:“大噸小標”治理拉動銷量,優化格局什么是“大噸小標”:既想藍牌,又想超載“大噸小標”指的是汽車設計重量很大(可能在 10 噸或更高),而合格證標記的噸位卻較小(通常小于 4.5 噸)。輕卡生產廠商為迎合市場對重載輕卡的需求,違規更改合格證與銘牌的噸位標記,部分車型空車即超載,加劇了超限超載運輸

2021年輕卡行業發展狀況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26頁).pdf
2021年輕卡行業發展狀況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26頁).pdf

政策收緊推動標載,輕卡單車運力將明顯下降,推動未來增量需求的提升。在“大噸小標” 事件曝光之前,大部分藍牌輕卡空車自重已在 4.5 噸左右,上牌后最高能拉超過 10 噸的貨物;若政策嚴格執行,輕卡趨于標載,受益于廠家輕量化,輕卡底盤自重能降至 2-2.5 噸,則一輛總質量為 4.5 噸的標載輕卡最大能夠運載

2021年電子行業華為智能駕駛汽車布局分析報告(12頁).pdf
2021年電子行業華為智能駕駛汽車布局分析報告(12頁).pdf

華 為 發 布 智 能 駕 駛 計 算 平 臺 MDC810 , 最 高 算 力 達 400+TOPS ,支持16*cameras+12*CANS+8*Auto-Eths。華為計算平臺算力比特斯拉和 Mobileye 當前已量產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算力高近 100%。目前 MDC810 已經完成 DV 測試、

【研報】電子行業:華為HI上車智能駕駛迎重磅風口-210419(15頁).pdf
【研報】電子行業:華為HI上車智能駕駛迎重磅風口-210419(15頁).pdf

華 為 發 布 智 能 駕 駛 計 算 平 臺 MDC810 , 最 高 算 力 達 400+TOPS ,支持16*cameras+12*CANS+8*Auto-Eths。華為計算平臺算力比特斯拉和 Mobileye 當前已量產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算力高近 100%。目前 MDC810 已經完成 DV 測試、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