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是通過互聯網、GPS、GIS等技術將停車位資源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實時更新、查詢和管理的一種物聯網技術,智慧停車可以為車主停車提供便利,提高停車效率,方便城市管理。
智慧停車由停車位、停車場與城市三方面構建而成:
1、停車位
通過視頻樁的攝像頭識別、地磁的無線電感應及智能車位鎖針對特定車位用戶的藍牙解鎖技術實現自動計費及車位聯網。
2、停車場
實現ETC實現車牌識別或智能攝像頭完成對車牌識別并完成停車收費,車位級智能技術實現車位管理。
3、城市
搭建城市級云平臺,將各停車廠系統進行上云管理,并通過物聯網通信技術LoRa、NBIoT實現實時數據傳輸,形成一張網管理。

智慧停車發展歷程
1、智慧停車1.0階段
在停車場安裝地磁感應設備,通過進口端的智能設備將汽車車牌信息傳入停車場管理平臺,實現自動放行。
2、智慧停車2.0階段
這一階段已經實現多停車場信息在APP上的共享,用戶可以自行在APP上選擇其顯示的最有停車位置。
3、智慧停車3.0階段
利用地磁和視頻樁等裝置實現對車輛的自動計費,用戶可在APP上自行付費。

智慧停車與傳統停車對比
1、特征對比
傳統停車
人工服務:停車收費需要收費人員執行;
數據零散:各個停車場數據難以共享;
利用率低:較隱蔽停車場難以被發現,閑置率高。
智慧停車
自主繳費:自動識別車輛進出,移動支付停車費用;
智能引導:幫助尋找附近空余泊位并進行引導;
數據共享:各個停車場數據實時共享,實現統一管理。
2、系統對比
傳統停車
數據記錄:僅負責數據記錄.不做分析處理;
獨立系統:多個子系統獨立運行,缺乏統一管理;
智慧停車
數據系統:將停車場內數據一并收集并上傳至云端;
用戶系統:增加用戶體驗,提供更多2C服務;
安防系統:一個監控中心實時監管多個停車場。
3、核心技術對比
傳統停車
圍繞工作人員、停車場所、設備為車主提供地方停放車輛。
智慧停車
通過無線網絡技術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利用GIS技術提供對管理、決策和研究有用的空間信息;車主運用移動終端能對停放車輛進行管理。

來源:《研報計算機行業智慧停車專題報告智慧停車3.0云托管無人前臺遠程管理-2020062920頁.pdf》
《頭豹研究院2021年中國智慧停車行業概覽3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