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基于供應鏈上企業真實的交易背景以及自償性的收入,建立基于資金流轉、業務信息等閉合化的交易結構,通過應收賬款債權轉讓/質押、貨權質押、保兌倉等封閉資金流或控制貨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根據國際商會(ICC)的定義,供應鏈金融利用融資和風險緩釋的措施和技術,對供應鏈流程和交易中營運資本的管理和流動性投資資金的使用進行優化。

2 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1)自償性貿易融資
自償性貿易融資根據核心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借款人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
(2)操作的封閉性
金融機構對發放融資到收回融資的全程進行控制,既包括對資金流的控制,也包括對貨權的控制,通過ERP系統的對接還可實現對關鍵信息流的控制。典型的產品如動產質押授信業務,銀行將企業所擁有的貨權進行質押,授信資金專項用于采購原材料,企業以分次追加保證金的方式分批贖出貨物,隨之進行銷售。
(3)授信機制由“N"到“1”
傳統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授信主體包括供應鏈上的每一家企業,即是對N個企業的授信。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可只對核心企業授信,由核心企業基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購銷情況、履約情況等進行授信額度分配,金融機構在已分配額度內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3 供應鏈金融與傳統貿易融資的比較
傳統貿易融資主要以商業銀行作為融資重心,采用信用證、票據等方式進行融資,其風險控制的關鍵點在于商業銀行對貸款企業的真實商業貿易背景信息的掌控程度。通過有效期內的信用證以及未到期的票據進行融資借款,其融資的整體流程較為煩瑣,資金的回流速度慢。企業的采購或者銷售的單環節部分為其主要的融資環節,主要融資風險在于目標企業的商業信用,不可控風險較大。
供應鏈金融則是將核心企業作為融資的重點,商業銀行將供應鏈金融各個部分化為整體,綜合的對其進行信用評估,從而進行融資放款,其基礎融資的方式是通過金融機構為供應鏈企業客戶預先墊付采購款以及提前釋放貨權的賒銷方式進行融資,這可以將供應鏈上下游有關企業相互連接起來,有效分散部分的融資風險。

4 供應鏈金融基本模式
(1)預付類:預付款融資模式。預付款融資(又稱為保兌倉融資)是指,在經銷商(買方)與供應商(賣方)的貨物交易中,由于長途運輸或供應商處于強勢地位等原因,需要經銷商先行支付貨款,因此經銷商以貨物為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于支付貨款。
(2)存貨類:融通倉融資模式。該模式是企業將存貨質押給金融機構以獲取貸款的方式。一些企業(如中間商),通過有組織地收購原材料并向加工企業出售來獲取利潤,他們沒有足夠的不動產、有價證券等擔保物,只有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存貨。但由于存貨在質量鑒定、倉儲管理等多方面存在困難,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很少辦理存貨融資業務,這類企業很難獲得貸款。

(3)應收類: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供應商(賣方)在與處于優勢地位的經銷商達成賒銷貿易時,將產生的應收賬款抵押或讓售給金融機構,以獲得融資的模式。
按照金融機構是否擁有應收賬款的追索權,將應收賬款融資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應收賬款抵押融資,融資企業將應收賬款抵押給金融機構來獲取短期貸款,應收賬款所有權歸融資企業,但貨款回收后要首先用于清償貸款;二是保理業務,融資企業將應收賬款打包折價銷售給金融機構以獲取融資,金融機構根據應收賬款真實貿易情況直接向買方收回賬款,這時金融機構購買了融資企業應收賬款的所有權,因而對該筆應收賬款沒有后續追索權。
參考資料:楊明,楊鑫,馬明勇. 互聯網視角下供應鏈金融的新發展[J]. 金融發展研究
《賽迪顧問: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
推薦閱讀:《中小銀行聯盟:2020中國中小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報告(62頁).pdf》
《萬聯網:2019中國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白皮書(8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