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聯網攻擊是什么
物聯網攻擊是指通過特殊手段對物聯網進干擾的行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聯網的小工具和電器,物聯網設備在市場上迅速激增。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制造商們正在將他們的設備送出倉庫,而沒有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因此各類針對物聯網的攻擊也越來越頻繁。

2.物聯網攻擊的常見手段
(1)竊聽:黑客通過物聯網設備監控受害者的網絡,并秘密收集敏感數據,包括銀行詳細信息和登錄憑據。他們甚至可以坐在靠近的位置聽到房間里正在進行的對話。例如,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有人在其附近的咖啡館喝咖啡,可以通過利用房間中支持物聯網的智能設備來監視對話。這是通過利用運行此類設備的不安全或安全性較弱的網絡來實現的。
(2)權限提升攻擊:了解有關物聯網的一切至關重要,因為專業黑客也可以攻擊操作系統。他們利用物聯網設備中未修補的弱點或零日漏洞將權限提升到管理員級別并完全控制系統。
(3)暴力攻擊:幾乎84%的組織使用物聯網設備,但只有50%的組織部署了適當的安全措施,包括定期更改密碼。默認、未更改和弱密碼允許網絡攻擊者嘗試暴力攻擊。他們使用試錯法破解所有可能組合的密碼并進入系統、帳戶或網絡。因此,密碼越弱或越老舊,網絡攻擊者就越容易破解。
(4)惡意節點注入:網絡犯罪分子在合法節點之間注入惡意腳本,以訪問鏈接節點之間交換的數據。這通常是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夠一直監控物聯網設備。
(5)固件劫持:有這么多物聯網設備、品牌和產品,固件劫持是一個主要問題。不良行為者向受害者發送帶有損壞鏈接的虛假更新通知。這些鏈接將用戶重定向到惡意網站,要求提交個人詳細信息或用惡意軟件感染系統。
(6)分布式拒絕服務:最近,分布式拒絕服務或DDoS攻擊的數量顯著飆升。目標是通過多個設備訪問單個服務器。黑客使用僵尸網絡惡意軟件嘗試通過受感染或“僵尸化”的物聯網設備進行DDoS攻擊。
(7)物理篡改:可以從外部訪問汽車等物聯網設備,因為在開放環境中,無法控制誰可以接觸它們。因此,網絡攻擊者通過物理篡改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攻擊。
3.物聯網攻擊的預防措施
(1)盡早考慮安全性:設計和制造物聯網設備的IT公司應該從開發階段就提高安全標準。默認安全功能可保護操作系統并避免惡意軟件進入。
(2)實施公鑰基礎設施和數字證書:公鑰基礎設施(PKI)保護安裝在各種設備之間的客戶端-服務器連接。它使用用于加密的數字證書對關鍵數據和網絡之間的交互進行加密和解密。
實施公鑰基礎設施(PKI)和數字證書通過隱藏用戶在機密交易期間直接輸入網站的文本信息來保護用戶。
(3)密碼保護:在所有物聯網設備上啟用密碼保護程序。強密碼至少有12個字符,由大小寫數字和特殊字符組合而成。
始終為每個設備和帳戶使用唯一的密碼。此外,不要設置可猜測的密碼,例如寵物的姓名、出生日期、街道地址、最喜歡的食物店等。
(4)設置物理保護:威脅參與者可以竊取設備并破解它們以操縱電路、端口和芯片。有時,帶有默認密碼的貼紙會粘貼在的設備外殼內,這樣他們就可以輕松地破壞系統。
企業可以通過將設備放在鎖定的外殼中來對設備進行物理保護,還必須使用措施來覆蓋它們的端口,因為它們最容易成為物聯網攻擊的網關。
(5)加強網絡和API安全性:使用反惡意軟件、防病毒軟件、防火墻和其他安全軟件可以實現網絡安全。企業應該禁用端口轉發并確保在不使用時關閉端口。
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或API安全性還可以保護物聯網設備和后端系統之間交換的數據。它只允許被授權者訪問它。
以上就是有關于物聯網攻擊的定義、常見手段和預防措施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物聯網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數據安全?包括那哪些?特點梳理
SDN網絡是什么?三大特征和sdn網絡架構介紹
什么是工業物聯網?應用場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