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aarvoice發布了《2025年超市展望報告》。
新冠疫情擾亂了世界各地消費者的生活,這些顯著的變化也延伸到了購物趨勢以及消費者對零售商和品牌的需求。隨著超市零售商著手處理供應鏈問題、安全措施和恐慌性搶購,處于封鎖狀態下的消費者們轉向了線上購物。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加快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由線下向線上的轉變,還使得絕大多數人繼續選擇在線購物,這一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很可能是永久性的。Bazaarvoice的全球調查發現,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四分之三(74%)的人減少了在實體店內購物的頻率,32%的美國人和37%的歐洲、中東和非洲購物者希望在疫情過后繼續保持這一習慣。
疫情催化下,電商發展駛入快車道,整體進程提速了約五年——在美國加速了60%,在世界其他地區加速了80%。然而,這種向數字購物的轉變給雜貨零售商帶來了重大挑戰,因為他們要與亞馬遜(Amazon)和Instacart等在線巨頭爭奪數字主導地位,而除了少數例外,實體雜貨行業在電子商務能力的投資方面一直是落后的。
Bazaarvoice公司企業發展副總裁Loran Gutt表示:“全渠道配送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食品雜貨趨勢之一。樂購(Tesco)、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等英國超市零售商,以及塔吉特(Target)和百思買(Best
Buy)等北美品牌幾年前就開始把自己的門店用作倉庫,實現線上付款線下提貨,它們因此都成為了危機期間的受益者?!?/p>
根據該機構發布的《2019年食品雜貨電子商務報告》,去年亞馬遜在美國食品和飲料電子商務銷售中占據了32.7%的最大市場份額。沃爾瑪(Walmart)、塔吉特(Target)和克羅格(Kroger)等零售商已經開始提高路邊配貨服務能力,以增加其數字市場份額。疫情的影響迫使它們加倍努力。沃爾瑪路邊取貨業務的快速發展,加上其龐大的配送網絡,推動了其食品雜貨業務的增長,2021財年第二季度電商銷售額增長了97%。
在其他地區,根據貝恩公司的研究,在疫情高峰期,英國的線上雜貨銷售達到了12.4%的新高點,而德國和意大利的線上雜貨銷售額在疫情期間翻了一番,現在分別占總數的2.9%和4.3%。
英國一直是超市電商的領跑者,點擊取貨和送貨上門服務變得越來越成熟。懷特羅斯(Waitrose)目前正在特定地區試行兩小時快速配送服務,塞恩斯伯里(Sainsbury's)則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線,提供環保的“綠色通道”,當Sainsbury's的貨車在同一地區時,就會安排統一配送,而Co-op則是電商領域相對較新的一家公司,正在米爾頓凱恩斯試運行機器人配送服務。
Bazaarvoice還指出,網上購物的突然增加對超市的運營、營銷、技術和盈利能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數據顯示,“點擊提貨”模式的毛利率為14% -
16%,而門店的毛利率為20%-25%,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店內挑選訂單以便點擊提貨或送貨上門的人工成本增加了。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超市的主要參與者將尋求進一步對其業務進行優化和自動化。
電子商務的發展正迫使實體店本身進行轉型。實體店的規模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空間被用于在線銷售,這限制了店內產品的數量,而且線上專供的產品數量也在增加。
隨著購物者在店內購物的減少,他們在做出購買決定時無法接觸到產品信息,因此消費者購物旅程不斷向線上轉移。
去年,美國零售商塔吉特(Target)改造了其電子商務網站產品詳情頁(PDP),以轉變消費者與品牌聯系的方式。通過對戶評論、問題和圖片等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優化,對購物者的購買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超市想要對亞馬遜(Amazon)和Instacart在數字領域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卓越的客戶體驗將是關鍵。
















參考報告 《Bazaarvoice:2025年超市展望報告(英文版)(24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