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我國銀行結構性存款持續加強,金融行業發展情況在持續加強,我國對此發布了一些相對性的政策支持,主要內容如下分析:
2019年
10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其核心內容是要求銀行制定實施相應鳳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發行結構性存款應具備普通類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目前普通類衍生品交易資格主要集中于大行、股份行和部分蘢頭城商行,中小銀行很少具備相關資格)。
2019年 12月發布了《關于規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其核心內容是對靠檔計息產品進行規范,多家銀行對相關產品進行下線。
2019年 12月發布了多省市銀行接到監管通知,其核心內容是立即暫停新增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和客戶;部分地區要求,2020年底前壓降產品余額至0。
2020年3月發布了《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其核心內容是:
1)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苑存款“創新“產品;
2)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
2020年6月發布了監管窗口指導壓降結構性存款,其核心內容是2020年12月發布了六大行叫??繖n計息產品,其核心內容是2020年9月30日之前將結構性存款壓降至年初規模9.6萬億元,并在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約6.4萬億元,11月末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7.46萬億元,故距年末壓降目標仍有1.07萬億元缺口)。
2020年12月發布了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的講話,其核心內容是六大國有銀行同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惠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明確互聯網金融平臺銷售銀行存款產品,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范圍。目前主要存在無照經營、突夜地方銀行區域限制、突破利率自律定價上限、增加流動性菅理難度等問題。未來需要明確銀行準入資質和標準、研究出臺針對高鳳險銀行吸收存款行為的有關法律法規、完善審慎監管指標和有關規則等。12月18日-21日支付寶、騰訊理財、陸金所、京東金融等8家互聯網平臺陸續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2021年一季度銀行業投資觀點:價值凸顯,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