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數字經濟正在迅速發展壯大,那么,數字經濟具體是指什么?包括哪些?本文將具體介紹。

1.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一詞最早出現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不同研究者對數字經濟定義、內涵以及特征等認識不同,其對數字經濟的界定也不盡相同。
根據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對數字經濟的定義,數字經濟指以數字化的知識或信息作為核心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提升效率和經濟結構優化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G20杭州峰會指出:“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2.數字經濟包括哪些
數字經濟有五種類型:基礎數字經濟、資源數字經濟、技術數字經濟、綜合數字經濟和服務數字經濟。
(1)基礎數字經濟
基礎數字經濟主要體現在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包括數字產品和數字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如電子信息制造、信息傳輸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A數字經濟側重于物理數字基礎設施,體現了數字經濟的硬實力。
(2)資源數字經濟
資源數字經濟反映了數據資源的利用,包括潛在數據資源和數據資源的利用。資源數字經濟反映了數字經濟的軟實力。
(3)技術數字經濟
技術數字經濟主要體現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投資和圍繞技術轉型和轉型的技術輸出上。
(4)整合數字經濟
整合數字經濟主要體現在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與傳統產業的整合帶來的規模增長上,重點是與第一、二產業的整合。
(5)服務數字經濟
服務數字經濟主要指數字技術與第三產業的融合,是為消費者各方面生活需求提供的便捷、高效、快捷的數字服務。
3.數字經濟特點
(1)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特點
數字經濟指的是整個經濟領域的數字化, 數字化的信息和知識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 云計算、
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引擎,通過收集、存儲、挖掘和分析信息資源, 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科學化的決策依據,創新商業模式。
數據的流動與共享,促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互通,推動著新的商業生態和價值網絡的出現。
(2)融合性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特點
“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主要手段, 現代信息網絡是數字經濟的主要載體。數字經濟的融合性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推動了產業融合和升級。
“互聯網+”通過將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連接起來,
在促使傳統行業改造升級的同時,產生了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在制造業、農業、能源、工業、醫療、物流等傳統行業,“互聯網+”推進了數字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改變了資源分配模式、價值實現模式和組織模式,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數字經濟就是“互聯網+”促使的產業融合和產業升級帶來的產出和效益的體現; 二是互聯網的應用加速了政府與市場的融合, 政府可以更好地運用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互聯網平臺成為新的資源配置和組織方式;三是“互聯網+”推動了產消融合。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中心是消費者,消費者通過網絡市場和互聯網平臺進行購物消費,
沖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普惠性是數字經濟的根本特點。
普惠性表示大多數經濟主體有參與和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機會。信息通信技術作為一種通用技術,具有正向的外部性,能作用于整個經濟,應該并且可以實現讓更多的人受益。
以上梳理了數字經濟的定義、內容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BCG:數字經濟下的就業與人才研究報告(上篇)——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26頁).pdf
2021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22頁).pdf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企業為什么要數字化轉型?好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