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氣候基金在2021年4月6日發布了《綠色增長股票基金發展報告》。
印度面臨著氣候變化的重大挑戰。在上個世紀,印度的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7攝氏度(1901-2018年),主要原因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變暖。到21世紀末,這些溫度預計將上升約2.4°C到4.7°C。在未來十年,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將會增加,這將給關鍵自然資源(如水)帶來壓力,破壞基礎設施,并威脅到其人口的生計。如果不采取迅速而深遠的緩解和適應措施,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對印度的經濟發展構成深刻挑戰——到2050年,印度可能損失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8%。
迄今為止,印度積極開展緩解和適應活動,并在2005-2014年期間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了21%。印度正在按計劃履行其在哥本哈根的承諾。在2016-2030年期間,確保低碳和氣候彈性路徑的總投資預計為2.5萬億美元。氣候政策倡議組織(CPI)即將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印度動員的投資不到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25%
。緩解和適應方面的差距在基礎設施部門尤為明顯,政府面臨預算限制,構建和實施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的能力有限。規劃旨在動員公共和私人機構資本規模在以下綠色基礎設施行業:可再生能源、交通、資源效率和能源服務。
全球環境基金的資金將得到450萬美元的助教基金的補充,以確保所需的能力建設、知識轉移和政策對話。該項目與印度的NDC和國家氣候行動計劃以及各種政策和監管激勵措施非常一致。
2014年,印度從能源、工業過程(IPPU)、農業和廢棄物部門排放了2607萬488.12
Gg的二氧化碳(2607萬49萬噸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其中,能源部門貢獻最大,為1909 CO2e MT,其次為農業部門417.2 CO2e MT, IPPU
- 202.3 CO2e MT,部門廢物78.2 CO2e MT。

2018年也出現了增長趨勢,并預計將持續到2030年,排放量將增至4,382-4,478
MtCO2e。值得注意的是,本報告的預測是基于當前的政策預測:(1)非化石能源發電占累積發電能力的40%,(2)低于2005年GDP9排放強度33%-35%的目標。盡管有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但數據顯示,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10年水平增加46-50%,到2030年將比2010年水平增加一倍以上。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綠色氣候基金:綠色增長股票基金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