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是一個整合社會、生產、消費和環境的系統結構,它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設計和處理供應商、生產廠、銷售商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其目的是使產品從物料獲取、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
綠色供應鏈的經營宗旨不僅要滿足鏈內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到達行為活動與環境相容,強調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兼顧可持續發展理念,體現在資源的使用和開發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其公平性。同時要充分考慮綠色供應鏈目標的完備性,即要求其行為具有綠色性質,又要供應鏈內的成員是其行為主體。
綠色供應鏈系統主要由生產系統、消費系統、物流系統、環境系統和社會系統五個子系統組成。其中,生產系統包括從資源的投入到產品制造的全過程;消費系統包括產品的營銷和消費者最終消費的過程;物流系統包括產品生命周期內的全部運輸、倉儲等過程;環境系統包括資源的提供與廢棄物的接收與再生;社會系統以政府為代表從規制、文化與倫理等因素方面對上述系統進行引導、激勵、約束,進而使得其行為主體的活動與環境相容。

2、綠色供應鏈的特征
(1)整體性
從系統觀點出發的綠色供應鏈若要保證其功能性的完整性,必須保證其組成要素的完整性。
(2)目的性
一定目標的實現是綠色供應鏈的存在的基礎,綠色供應鏈除了強調鏈內成員的經濟利益,還強調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利用率最高,提升各方面利益,生產活動不危害環境。
(3)層次性
綠色供應鏈是一個層次化的結構系統,分別由生產、消費組成的運營層和社會、環境組成的支持層兩方面構成。各個層次系統內部相互聯系,相互依托。
(4)環境適應性
綠色供應鏈的環境適應性表現在運營層和支持層內部各個系統間物質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知識流的相互流動,相互依賴,相互制衡。
(5)復雜性
綠色供應鏈由單一的各個成員構成升級成由各個系統構成的復雜結構。除了組成結構的復雜性還有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不同于傳統供應鏈的不可預知的問題。
3、綠色供應鏈管理內容
(1)綠色設計
在設計研發的過程中重視對環境不良作用,使產品在生命周期里充分使用、能耗最少,減少污染,以及便于回收和規模生產。
(2)綠色采購
強調綠色材料的采購,從源頭上進行管理。綠色材料要具有良好性能,在制造、加工、使用和廢棄回收的周期里節能環保,使用效率最高且無污染。管理重點包括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和綠色物流。
(3)綠色制造
在產品制造時要重視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時對環境的作用。管理的重點包括:采用綠色工藝,簡捷化生產、降低資源、減少成本;優化生產資源的配置,減少材料的浪費及回收再利用;重視制造過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員工主動性和創造力、提高生產率;重視環境保護,再生產的各個環境減少污染物。
(4)綠色營銷與消費
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對銷售環境的管理,包括產品包裝和運輸,注重輔助材料的循環利用,降低能耗。消費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對環境的污染和廢棄物的回收利用。
(5)產品廢棄階段的處理
廢棄物處理包括產品及廢棄物的回收、產品的再循環、廢棄物處理。
推薦閱讀:《萬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2020中國供應鏈金融生態圖譜(36頁).pdf》
《羅戈研究 :中國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商研究報告(4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