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駕駛產業鏈
智能駕駛行業的產業鏈包括上游感知、傳輸、決策和執行層,中游平臺層,下游為整車與服務。
其中,上游感知層包括車載攝像頭、雷達系統、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路側設備等;傳輸層基于通信設備和服務為自動駕駛提供信號傳輸,主要包括通信設備和通信服務;決策層包括計算平臺、芯片、操作系統、算法等;執行層,對決策命令進行執行,包含線控、電子驅動/轉向/制動、系統集成及其他汽車零部件廠商。四條系統環環相扣,實現汽車網聯化功能。

2.智能駕駛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自動駕駛汽車的產量為300萬輛左右,2021年前裝L1-L3級智能駕駛行業規模達302億元;預測到2025年前裝L1-L3級智能駕駛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862億元,L1/L2級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可達約60%,而L2+/L3級智能駕駛滲透率將穩步提升,到2025年達到約20%,L1-L3級智能駕駛滲透率到2025年合計可達80%。


3.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
(1)揚長避短、冗余設計,多傳感器融合成為智能駕駛重要趨勢。
多傳感器融合是目前智能駕駛傳感層的主流意識,目的是揚長避短、冗余設計,提高整車安全系數,其實現的功能要遠超這些獨立系統能夠實現的功能總和。尤其是在目前技術條件,為保證一定的安全冗余,需要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其他智能模塊配合,合力保障智能汽車安全運行。

(2)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商業大戰打響,國產自主芯片加速追趕。
當前,全球汽車芯片市場--直被恩智浦、德州儀器等巨頭主導和壟斷,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加速智能化、電動化變革,汽車芯片市場格局開始被打破,圍繞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商業大戰已經打響;而隨著中國智能駕駛產業快速發展,國內芯片廠商加速追趕,像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科技、芯馳等企業把握機會,開啟量產之路。據悉,搭載地平線芯片的車型有長安UNI-T、長安UNI-K、奇瑞螞蟻、廣汽埃安AIONY、理想ONE、嵐圖FREE、江淮思皓QX等。
(3)線控制動成為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
與傳統制動系統相比,線控制動系統在設計和制動效率方面更加先進,其涉及電子組件和子系統,例如傳感器,執行器和控制單元,可以準確地共同分析數據。此外,汽車線控制動系統從不同的傳感器收集數據,并迅速做出反應以減少制動距離;而隨著汽車制動系統從機械制動向電控制動發展,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和線控制動的推出已為智能駕駛做好了執行端的技術儲備。

以上就是有關于2022智能駕駛產業鏈、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的全面分析,如還想了解更多汽車行業相關的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分析
2022我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分析,產業鏈、市場規模、競爭格局一覽
我國智慧停車行業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