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農產品加工
伴隨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成熟,農業產業化經營已經是大勢所趨。產業化經營是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經濟效益為目標,依托專業化管理模式,完善的服務體系,構建以支柱產業或品牌化產品引領的產品經營模式。所以產業化經營的理念就是集合整體優勢做大做強的經營理念。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農產品加工有著核心地位。
農產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方法,將農業的主、副產品制成各種食品或其他用品的一種生產活動。是農產品由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包括糧食加工、飼料加工、榨油、釀造、制糖、制茶、烤煙、纖維加工以及果品、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等的加工。農產品加工過程及采用方法因產品種類及消費要求的不同而定。農產品加工可以縮減農產品的體積和重量,便于運輸,可以使易腐的農產品變得不易腐爛,保證品質不變,保證市場供應;
還可以使農產品得到綜合利用,增加價值,提高農民收入。

2.我國農產品加工發展趨勢一覽
(1)趨向產業化:現在各地方農產品加工行業都在努力朝著產業化發展,并且突出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努力把優勢調強、把產業調大、把鏈條調長、把質量調優、把效益調高。
(2)趨向規?;?/strong>以前,我國農產品加工以小戶經營為主,生產規模比較小,效率比較低,成本卻很高。而現在為了降低成本,實現產業升級,農產品加工業也趨向規?;a,并且預計今后的規?;洜I將會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
(3)趨向品牌化:這也是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大力強調的一個方面。主要表現在:農產品加工要與優勢區相結合,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要與安全綠色相結合,打造產品品牌;要與原料基地相結合,打造企業品牌。
如今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也是勢頭大好,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業就不單為消費者提供農產品,更能提供安全優質、綠色生態的各類食品和加工品,就會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這樣一來,農民的收入渠道就更多了,也能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都能產生積極作用。
以上就是有關于農產品加工的定義及發展趨勢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產品加工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有機農產品?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農產品物流?特點是什么?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農業品牌為什么這么重要?怎么做好農業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