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WLO)發布了《2021年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
2020年,估計損失了8.8%的總工作時間,相當于2.55億全職工人一年的工作時間。這一匯總指標反映了該流行病影響勞動力市場的各種渠道。大約一半的工作時間損失是由于那些繼續工作的人減少了工作時間(這可以歸因于工作時間縮短或休假計劃下的“零”工作時間)。剩下的一半是由于失業。與2019年相比,由于工人失業或退出勞動力市場,總就業人數減少了1.14億。
新冠危機大幅削減了經濟活動和勞動力需求,導致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總工作時間估計減少了4.4%,低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4.8%和2020年的8.8%。
展望未來,預計的就業增長將不足以填補危機造成的缺口。全球經濟復蘇不平衡的進程預計將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這是由疫苗接種和大規模財政支出的進展所推動的。如果不在疫苗分發和財政支持(包括債務減免)方面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政策行動,這些積極影響在地理范圍內大多仍然有限。在全球范圍內,經濟復蘇預計將在2021年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2022年將增加8000萬個就業崗位。然而,2021年的預計就業人數仍將低于危機前的水平??紤]到這一放棄的就業增長,預計2021年危機導致的全球就業缺口為7500萬,2022年為2300萬(見下圖)。2021年相應的工作時間缺口達3.5%,相當于1億個全職工作崗位。
與2019年相比,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就業缺口(百萬)

就婦女而言,這場危機正在危及兩性平等方面的進展。這場危機對男人和女人都造成了毀滅性的后果,但婦女受到的影響不成比例。由于這場危機,婦女的就業率下降了5%,而男子的就業率為3.9%(如下圖)。此外,在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中,幾乎十分之九的婦女沒有工作,相比之下,十分之七的男子沒有工作。這意味著,沒有積極尋求再就業或沒有準備(或能力)從事有償工作的婦女多于男子。
按性別和年齡組將2020年的就業損失分解為失業和不活躍的變化(百分比)

年輕人有被趕出勞動力市場的危險。即使在大流行之前,年輕工人(即15至24歲的工人)的失業率也明顯高于成年工人(25歲及以上的工人)。此外,被雇用的年輕人更有可能處于不太穩定的工作安排中。由于這場危機,年輕工人的就業率下降,幾乎是成年人的2.5倍(上圖)。
在有可用數據的11個國家中,非正規工資工人在危機發生后立即失業的可能性平均是正規工人的3倍(見下圖)。由于沒有任何就業保護,加上無法獲得政府提出的潛在就業保留計劃,意味著一旦企業遇到經營困難,非正式雇員就會被解雇。
平均而言,非正規自營職業者的就業損失也大于正規自營職業者(下圖),盡管11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的情況相反。盡管非正規自營職業者的就業損失小于非正規有薪工人的就業損失,但他們很可能在保持活動的同時大幅減少工作時間。
按就業狀況分列的正規和非正規就業同比變化,2020年第二季度(百分比)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國際勞工組織(WLO):2021年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