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數字技術
數字技術主要是一項與電子計算機相伴相生的科學技術,主要是指借助一定設備將一些信息,比如圖、文、聲、像等,轉化為電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數字“0”和“1”后進行運算、加工、存儲、傳送、傳播、還原的技術。由于在運算、存儲等環節中要借助計算機對信息進行編碼、壓縮、解碼等,因此也稱為數碼技術、計算機數字技術等。數字技術也稱數字控制技術。

2、數字技術發展歷程介紹
電子技術是20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已經使得工業,農業,科研,教育,醫療,文化娛樂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革。特別是數字電子技術,在近四十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
電子技術的發展歷程是以電子器件的發展為基礎的。20世紀初直至中葉,主要使用的電子器件是真空管,也稱電子管。隨著固體微電子學的進步,第一支晶體三極管于1947年問世,開創了電子技術的新領域。隨后60年代初,模擬和數字集成電路相繼問世。到70年代末微處理器的問世,電子器件及應用出現了嶄新的局面。1988年,集成工藝可在一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3500萬個元件,說明集成電路進入甚大規模階段。當前的制造技術已經使得集成電路芯片內部的布線細微到亞微米和深亞微米(0.13~0.09
um)量級。隨著芯片上元件和布線的縮小,芯片的功耗降低而速度大為提高。最新生產的微處理器的時鐘頻率高達3GHz(10° Hz)。
數字技術的發展歷程與模擬電路一樣,經歷了由電子管,半導體分立器件到集成電路的過程。由于集成電路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占有主導地位,因此,數字電路的主流形式是數字集成電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數字集成器件以雙極型工藝制成了小規模邏輯器件,隨后發展到中規模;70年代末,微處理器的出現,使數字集成電路的性能發生了質的飛躍;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專用集成電路(ASIC)制作技術已趨向成熟,標志著數字集成電路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在數字化時代,人與人的交互是以Internet媒體為介質的。人的學習、生活、工作大量地利用互聯網,家電會被組織成家庭網絡由電腦來管理,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與任何時間用任何設備獲得他所需的信息。數字化時代向我們提出很多的挑戰。前兩年很多報刊在討論后PC時代,也就是數字化社會,為什么會到這一步呢,主要是隨著計算機發展,應用越來越要求計算機更聰明、更方便、更好用,這就使得計算機慢慢地步入很多具體的設備里面,融入生活融入周圍的環境。使比特流、信息流成為以物質為主的生活空間的一部分,計算機無所不在,交通工具,家電、牙刷、鑰匙等生活用品和生活裝置可能都會有芯片,并且所有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所有的東西都會成為數字化的東西,實際上這樣的變革已經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以前音樂都是模擬的,現在我們知道MP3是數字的了,以前的視頻是模擬的,現在的VCD、DVD都是數字的了,以前我們一般都是看印在紙上的圖書,現在已經有了電子圖書,以前的照片全部是保存在膠片上,現在很多的相機都是數字的,以前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家電都是模擬的,現在里面都是數字芯片進行控制。將來網絡把這些家電都連到一起,就都是數字的了。我們什么時候進入數字化時代呢?有各式各樣的定義,我的定義是80%以上的電器采用嵌入式的芯片(其上的軟件是通過軟件編譯完成的),10%以上的家庭實現了家庭網絡,80%以上的傳播媒體中的音頻、視頻等采用數字化的技術,就可以算得是數字化時代開始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的現實世界,思維、感知是模擬的和連續的,如何適應新的數字化生活,如何克服數字化以后帶來的各種疾病,雖然這些問題會慢慢地解決,但更重要的是數字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很多機遇,給信息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在這個領域,還有諸如包括接入技術、芯片技術、嵌入式操作系統、中間件技術、應用軟件、工具軟件、信息資源建設以及服務等需要我們去開發。
所以說數字化技術正在成為當代社會的主要發展方向而數字設計這門課程。正是為這種發展方向提供了源動力。
縱觀數字化設計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雖然說幾十年來各種技術思想層出不窮,但在時空兩個方向上的協同始終是發展的主流。宏觀上看,數字化設計的發展歷程正相當于現代信息技術在產品設計領域中的應用由點發展為線,再由線發展為面的過程。仿真的廣泛應用正在成為當前數字化設計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隨著虛擬樣機概念的提出,使得仿真技術的應用更加趨于協同化和系統化。開展關于虛擬樣機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必將提高企業的自主設計開發能力,推動企業的信息化進程。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埃森哲:未來數字城市—當城市遇上數字技術(理念篇)(12頁).pdf
奧緯咨詢:后疫情時代保健和預防的數字技術前沿(英文版)(38頁).pdf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未來的GBS將由數字技術驅動(英文版)(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