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逐漸加快,老齡化社會將為養老產業帶來人口紅利,使其開始加速發展;再加上國家對養老產業的重視,越來越多新興的養老模式也不斷出現,其中就有抱團養老模式;那么抱團養老到底是什么?又可以分為哪幾種方式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也稱作抱團互助養老,是一種新興養老模式。抱團文化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指的
是很多個體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強大的能力狀態的現象。抱團養老模式則是以戶主為基點的一種對新的養老模式的探索,多為自發組成的團隊,抱團的老人多為興趣愛好相同,或者有著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的身體條件,出于對鄉村生活的向往而到城市周邊條件較優越的鄉村一起定居養老生活。

抱團養老的主要方式
(1)鄉村養老:鄉村具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較低的生活成本,廣袤的農田、山水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活動的場所,其傳統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還能引發老人葉落歸根的鄉土情結。天津薊縣的知青樂活大院、廣西北海的老年集體戶的緣起都是一群城里老人在村集體的幫助下將閑置的民居改造成為養老合院。他們在合院中一起生活,每一戶老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住所,日常煮食、娛樂則在公共空間一起進行。
(2)合居養老:根據住所的來源,合居養老根據住所的所有者不同可以分為住所個人所有和住所共同所有兩種。住所共同所有形式則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在相關協議下通過租賃或者購買的形式共同擁有住所,日常起居生活和交往活動都在自助與互助中完成。住所共同所有形式降低了抱團養老的流動性,抱團的老年人群體關系也更加緊密。但是由于起始成本較高,也涉及相關財產所有問題,住所共同所有形式的普適性較差。
(3)基地養老:與前兩種模式不同,基地養老更像是機構養老與抱團養老的結合。抱團養老的居住地是由企業選擇與開發?;氐倪x址往往在有良好生態環境和豐富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設施以及相對完善基礎設施的大城市郊區范圍內,并創造優質的養老生活環境和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以此吸引城市內的抱團老人。
抱團養老發展的原因
(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加上之前國家一直施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新生人口率不斷下降,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的功能性逐漸減弱,同時,抱團養老模式作為現有養老模式的補充發展,抱團養老模式的出現也受到了越來越多老年人的追捧和認可。
(2)政府職能部門的不斷轉換和改變以及企業的不斷變革發展。以前政府和企業承擔的多數養老服務功能逐漸被弱化,但是現有的養老服務體系遠遠沒有跟上老年人口增加和養老服務的步伐,老年人護理成本高,大部分家庭的老人無力承擔高額的養老費用,并且現在的護理機構條件也存在很多不足,往往無法給到老年人所需求的條件,這也造成了護理機構和老年人之間的矛盾。
(3)家庭人口結構不斷小型化,現代社會家庭人口結構模式轉變為421甚至是422模式,加上子女工作壓力大,并且子女常年在工作狀態,子女往往不能時刻陪伴在家里老人身邊,使得空巢老人數量逐漸增多。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壓力都集中在子女兩人身上,如果能把雙方父母集中起來養老,并且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料,可以大大減輕子女照顧父母的工作量,使得老人身邊有陪伴,減少孤獨感,同時這種養老方式同樣可以節省成本,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吸引點。
以上就是有關抱團養老的定義、方式及發展原因的大概內容,可見抱團養老作為一種較為新興的養老模式,有一定物質門檻,還具有社交性和集體性;能參與到抱團養老中的基本都是熟人,且參與人員經濟情況相當。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是什么?產品有哪些?類型介紹
什么是數字養老?數字化養老發展歷史、意義與問題分析
頭豹研究院:2022年中國養老機構行業概覽報告.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