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機器人分布研發及投入規則
中國《中國制造2025》中的發展目標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列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2020年,國產機器人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50%,2025年達到70%。
日本《機器人新戰略》中的發展目標是2019年與機器人相關的預算增加至3.51億美元。實施五年行動計劃和六大重要舉措達成三大戰略目標。
韓國《智能機器人開發與供應促進法》中的發展目標是相關預算為1.26億美元,發布第三個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2019-2023年),2023年累計供應70萬臺機器人。
歐盟歐盟框架計劃(FP)中的發展目標是FP6和FP7側重機器人技術研究,FP8 ( 2014-2020年)強調創新和技術向市場轉移。
德國高科技戰略中的發展目標是保持德國全球領先的裝備制造供應商地位。其中“PAiCE”計劃五年資助金額為5500萬美元。
美國《國家機器人計劃》中的發展目標是聚焦機器人的基礎研究、技術和集成系統,2019年該計劃的預算3500萬美元。

工業機器人下游行業和應用場景分布分析
工業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種惡劣危險工況下工作,并且長時間進行繁重、重復的作業,同時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其主要應用于汽車、3C、金屬、化學品與橡膠與塑料、食品等領域的生產制造中。其中兩大下游行業為汽車和3C行業,分別占比34%和25%。
機器人應用工藝有焊接、搬運、碼垛、噴涂、切割、打磨拋光、裝配、檢測、注塑、鍛造、沖壓、機械加工等,主要應用場景為搬運上下料及焊接。其中應用場景最多的兩大場景年是搬運和焊接,分別占比46%和20%。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 長坡厚雪賽道,關注國產品牌差異化策略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