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EF)于2021年4月發布了《促進有效的能量轉換》。
報告指出,能源轉型的十年標志著一個新的高度,但需要加速,環境可持續性取得了強勁增長,但仍存在重大差距。
能源轉型指數(EIT)
ETI提供了一個數據驅動的框架,以增進對各國能源系統的性能和準備過渡的了解。今年的版本包括方法更新以反映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和緊迫任務的緊迫性,特別是在采取行動減少碳排放方面。ETI先前發布為2013年至2017年的能源建筑績效指數系列,其開發目的是反映能源系統轉型與決定一個國家是否準備好過渡的宏觀經濟,政治,法規和社會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ETI框架由兩個相等權重的子索引組成:當前的能源系統性能和實現能源過渡的有利環境。有效的能源過渡可以定義為及時過渡到更具包容性,可持續性,可負擔性和安全性的能源系統,該系統為解決與全球能源相關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同時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同時又不損害能源三角的平衡。
圖1 能源轉換指數框架

總體計算結果
自ETI成立以來,今年是全球平均最高分,在系統性能和過渡準備方面均取得了進展。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取得了更多進步。新興經濟體的進步往往來自于隨著國家發展而改善的準入和安全性。瑞典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挪威和丹麥。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中,只有英國和法國在前十名中排名最高。前十名僅占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約3%,約占全球人口的2%。
圖2 2012年和2021年整個ETI在能源系統性能和過渡準備情況方面的全球平均分數

子索引和維度趨勢
總體ETI分數由上一部分中所述的兩個子指數組成:能源系統性能和過渡準備情況。領先國家能源系統表現良好,過渡準備程度高;跨越式國家系統績效低于平均水平,但過渡程度較高;新興國家系統績效低于平均水平,并且過渡準備水平低于平均水平;面臨潛在挑戰的國家系統性能高于平均水平,但過渡準備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圖3 2021年ETI系統性能和過渡準備度分數

報告小結
對能源轉型指數的分析顯示,過去十年來,能源轉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是還需要更多的進步。環境可持續性等領域的發展仍然不平衡且不充分,而經濟增長等其他方面的進展則喜憂參半。無論是由疫情還是氣候造成的近期破壞,都在挑戰能源轉型的彈性。隨著能源系統變得更加可變,分布式和數字化,新的風險正在出現,威脅著未來能源的可靠性,彈性和可承受性。在這十年的行動和交付過程中,了解如何提高能源轉換的彈性并確定所需的杠桿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論壇:促進有效的能量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