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軸承行業產業鏈
軸承產業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的重要機械基礎件行業,也是重要的戰略性行業。從產業鏈來看,軸承產業的上游產業鏈包括鋼材、有色金屬、設備供應商等,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汽車行業、重型機械行業、家電和電機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等??梢哉f,軸承制造業的上下游涉及的產業鏈較廣。

2.軸承行業現狀
(1)軸承行業市場規模
我國軸承行業自新中國成立后快速發展,現已成為千億級別的大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軸承市場規模約為2278億人民幣,2016-2021年年復合增長率為7.0%。
細分市場來看,自潤滑動軸承是當前軸承市場最受歡迎的細分產品。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自潤滑動軸承市場規模為137億人民幣,2016-2020年,我國自潤滑動軸承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13.2%,高出軸承行業整體增速近6個百分點。

(2)軸承行業營收
我國軸承出口額波動上升,貿易順差不斷提升。2009年以前,我國軸承進口金額和出口金額基本持平。2009
年,我國軸承出口金額28.3億美元,首次超過進口金額;2012-2018年,我國軸承貿易順差持續擴大,2018年軸承貿易順差較2012年增長了119.57%。2020年,我國軸承進出口總額為92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48.34億美元,同比下降9.14%;進口總額43.66億美元,同比增長19.78%。國產軸承仍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一方面,軸承產業集中度較低,低端軸承產能過剩,不利于產業升級。另一方面,近年來跨國軸承企業大力推行本土化生產,與國內企業成本差距縮小,國內企業將直面跨國企業的強大競爭壓力。

(3)軸承行業市場結構
軸承下游繁多,覆蓋汽車、重型機械、農業機械、軌道交通等領域,2019年,軸承行業占比為:汽車行業占比45%、重型機械占比15.1%、風電占比5.5%等。

3.軸承行業發展痛點
(1)多因素造成我國軸承行業供需結構性失衡
其一我國軸承行業研發能力弱,檢測試驗水平低,行業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缺失的問題不易解決。其二,高端軸承自主化難度大。國產高端軸承精度保持性、性能穩定性、壽命、可靠性與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其三,低端軸承進入門檻低,導致同質化競爭,行業利潤率偏低。
(2)國產軸承仍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
一方面,軸承產業集中度較低,低端軸承產能過剩,不利于產業升級。另一方面,近年來跨國軸承企業大力推行本土化生產,與國內企業成本差距縮小,國內企業將直面跨國企業的強大競爭壓力。

4.軸承行業發展趨勢
(1)政策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家持續出臺支持中大技術裝備發展的政策文件,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高端機床裝備、先進工程機械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清潔能源裝備、先進農業設備、高端醫療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都需要大量的高端軸承進行配套,配套軸承的自主安全可控同樣備受關注?!笆濉逼陂g,我國軸承行業進行了大力度的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和其他高端軸承的研發、工程化、產業化工作,為重大技術裝備配套的能力得到提高。
(2)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
目前,中國軸承產業將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低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增長轉變為質量效率型增長,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單位資產產出率、增加值率、人均增加值、銷售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將大幅提高,單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將大幅降低。
(3)產品技術含量、工作效率、可靠性和精度不斷提升
當前,雖然我國軸承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我國軸承產品在技術含量、精度及特殊性等方面與世界主流軸承制造上存在一定差距,進口依賴較為嚴重。未來,軸承制造商通過加大研發力度、引進國外先進制造設備、加強產學研融合發展等手段,不斷提高研發設計水平及制造水平,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以上梳理了2022中國軸承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長盛軸承-國產自潤滑軸承龍頭積極布局新應用-220728(29頁).pdf
工業行業專題研究:軸承行業長坡厚雪結構景氣-220228(17頁).pdf
軸承行業報告一:從國產化到全球化中國軸承產業有望崛起-220601(5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