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睿國際(Euromonitor)于6月23日發布了《2022年亞洲零售商100強報告》。這一榜單根據2021年度的銷售額對亞洲前100名零售商進行排名。該報告還分析了零售領域最熱門趨勢以及各渠道和各地區的零售商表現。榜單顯示,中國零售商在地區排名中領先,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位列前三。
眾所周知,亞洲主導著全球零售市場。
亞洲在2021年實現了兩位數的零售增長(12%),銷售總額超過了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這一反彈可以歸因于先進的零售技術集成、供應鏈和倉儲管理以及戰略伙伴關系的改善。此外,中產階級和城市人口的擴大也推動了可自由支配支出和消費的顯著增加。
到2026年,亞洲零售額有望將達到7%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
強大的數字化、可支配收入、互聯互通和消費者信心是推動該行業向前發展的驅動力。
電子商務仍然表現突出。2021年在線銷售額增長超過24%,為亞洲零售市場的增長貢獻了2900億美元。亞洲消費者是狂熱的科技用戶,他們推動了社交商務、直播、超本地化配送和直接面向消費者(D2C)模式的發展。新的競爭對手威脅到以商店為基礎的零售商長期以來的主導地位。
2022年亞洲零售競爭格局
中國零售商在地區排名中領先,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位列前三。廣泛的國內消費基礎加上強大的商業生態系統,使其實體店和電商平臺蓬勃發展。
電子商務參與者繼續超越實體店零售商。排名前十的零售商中,有八家在亞洲電子商務領域擁有強大的立足點。這些在線零售商通常都有充足的資金嘗試游戲化、現場銷售和社交商務等創新數字戰略,以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東南亞零售業現狀
東南亞的零售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增長主要來自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公司。由于零售商專注于戰略調整,去年的市場整合活動很少。
2021年的零售業績反映了渠道轉變的速度。電子商務參與者的表現優于其他分銷渠道,尤其是在在線滲透率較低的市場。
Shopee (母公司為Sea
Ltd)是表現最好的零售商,在東南亞諸多國家均有業務布局。盡管實體店已經重新開業,電商的加速發展反映了該次區域對在線購物的需求。
東亞零售業現狀
該次區域的零售額占亞洲零售總額的80%以上。電商的繁榮是顯而易見的,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位列榜首。
網購的爆炸性增長也造成了便利性和碳足跡之間的矛盾。
零售商正在接受審查,以使其產品、包裝和配送更具可持續性。
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信任、忠誠度和動機將更多地取決于公司向生態友好型商業模式轉變的能力。



















參考報告 《歐睿國際(Euromonitor):2022年亞洲零售商100強報告(英文版)(34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