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我國提出“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中國經濟向數字化經濟發展,有關于數字化轉型與發展數字經濟的政策不斷落地,我們預計,計未來數字經濟仍將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下面是2015-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政策的匯總梳理。
2015.11《“十三五”規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2017.10十九大報告: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2017.12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2019.8《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發展平臺經濟做出的全方位部署,提出要依法查處互聯網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重點強調嚴禁平臺單邊簽訂排他性服務提供合同,針對互聯網領域價格違法行為制定監管措施等要求。
2019.10《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在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啟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創建工作。通過3年左右探索,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取得顯著成效。明確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政策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2019.11十九屆四中全會: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
2020.4《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供應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
2020.4《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供應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構建設備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數字化生態的典型范式。
2020.7《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培育產業平臺化發展生態、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發展基于新技術的“無人經濟”。
2021.8《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全球首次發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藍圖”。方案明確了北京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2022.1《“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以上就是我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政策的詳細匯總梳理了,更多行業政策匯總梳理,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了解。
本文由@-YANYI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數字經濟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重點政策一覽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解讀,重點內容一覽!
數字經濟包括哪些?概念、核心產業及相關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