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全球金融風險不斷加劇,國內外金融監管部門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關注與防范更甚。那么什么是系統性金融風險?成因有哪些?以下將為您具體介紹系統性金融風險。
1.系統性金融風險
當前,國際上關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定義不同,Kaufman(1995)將系統性風險定義為“經濟系統由于經濟個體遭遇風險后受到影響的程度及危機發生的概率”。同年,Bartholomew和Whalen(1995)也提出系統性風險是一種由于總體性沖擊而產生的對整個經濟系統造成嚴重打擊的風險。Gonzalez-Hermosill(1996)則認為負外部性是系統性風險的重要表現形式,所體現出的傳染性和風險溢出性使得不相關的經濟體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因此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放大原有風險的影響程度,使得原有風險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
國內對于系統性風險的研宂起步較晚,研究內容也相對較少。最初,伍志文(2003,2005)從實證的角度篩選了如M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等相關經濟指標,從而研宄金融系統性風險產生的原因。徐麗蓉(2008)認為金融體系的脆弱和不穩定是導致中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主要因素,而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則是引發風險的重要誘因。魏國雄(2010)將集中度風險和及其同質化作為系統性風險的根源所在,認為由于風險的偏好、積聚與管理三方面所導致的風險累積和放大,增加了系統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鄭聯盛、胡濱、王波(2018)將系統性金融風險概括為“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的一種內生性風險”。范云朋(2020)[8]則將系統性金融風險定義為內部風險累積、外部風險沖擊聯合導致的個別金融機構破產崩潰事件,在金融市場與宏觀經濟體系內迅速傳染最終導致經濟承受巨大損失的風險。
2.系統性金融的成因
對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成因,一般分為內生與外生原因。
外生原因一般解釋為政治、經濟、環境等外部環境變化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張泉泉(2014)通過研究發現,信貸規模的迅速擴大會導致資產價格急速上升,加劇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使得系統性金融風險更易在市場中發生。黃志凌(2018),宋玉臣和喬木子(2018)提出宏觀政策的決策失誤與不穩定都會沖擊金融市場,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甚至引發經濟危機。毛銳、劉楠楠、劉蓉(2018)基于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擴張角度,發現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在短時期的擴張會引起市場中杠桿率迅速上升,地方債擴張導致的債務風險是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誘因。
內生原因一般解釋為金融體系因信息不對稱而存有的根本性的缺陷。Minsky(1992)首次提出金融脆弱性的概念,即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在沒有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也會逐漸增加,這是由金融主體在平穩時期的盲目樂觀與高風險偏好導致資產價格與價值的偏離造成的,金融脆弱性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外部微小的沖擊就會引起金融市場的劇烈振蕩,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出現。Kiyotaki、Moore(2008),Danielsson、Zigrand(2008)同樣認為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金融資產不僅從價格方面影響系統性金融風險,繼而導致的資產低流動性會進一步使得風險加劇,Brunnermier(2009)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在介紹系統性金融風險成因時也引用了金融脆弱性這一概念。除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金融市場中的“羊群效應”也增加了系統性金融風險出現的概率,張曉樸(2010)將市場中的從眾行為歸納為市場主體的非理性。

3.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危害
(1)連帶波及、危害性大
金融業既是直接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重要行業,也是高風險行業,金融風險突發性強、波及面廣、危害性大,如果處理不得當,小風險會釀成大風險,區域性風險會釀成系統性風險,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關乎金融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危及金融體系安全
由于近年來銀行信貸超常規增長,銀行業資本充足率處于較低水平,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嚴重制約抗風險和償付能力,加劇了系統性金融風險,對金融穩定造成嚴重影響,金融風險的加劇,有可能進一步危及整個金融體系安全。
(3)傳播多渠道、多方向,危害極大,易釀成全局性災難
系統性風險造成的危機會迅速從一個機構傳遞到眾多機構,從局部市場傳遞到全部市場。市場價格下降、流動性枯竭、市場信心喪失,金融機構倒閉,最終釀成全局性災難。
以上詳細介紹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定義、成因及危害,相信通過上述文章的閱讀,您已經對系統性金融風險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轉型金融?概念、特征及與綠色金融的關系介紹
什么是科技金融?包括哪些方面?發展現狀分析
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定義、類型及功能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