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的前身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由于當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電子化的信用貨幣。從此傳統紙幣不再是信用貨幣的唯一代表,銀行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等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本質上來看,電子貨幣與信用貨幣無異,只是貨幣的載體由實體紙幣轉變為信用卡上的數字,是信用貨幣的電子化。但是電子貨幣相對于傳統紙幣仍然有它自己的優勢,電子貨幣改變了貨幣的形態和交易模式,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為后來數字貨幣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所做出的對電子貨幣的定義,指在零售支付機制中,通過銷售終端、不同的電子設備之間以及在公開網絡上執行支付的“儲值”和“預付支付機制”。

2.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也是靠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伴隨著虛擬社區而問世的。虛擬貨幣雖然叫貨幣,但是它本質上并不是貨幣,而是一種虛擬商品。之所以把它叫做虛擬貨幣,原因是它可以在虛擬社區如網絡游戲中兌換虛擬物品和虛擬服務。虛擬貨幣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積分優惠券形式的虛擬貨幣,例如淘寶“雙十一”購物節中的跨店滿減優惠券或者是支付寶會員中心的會員積分等。另一類是在虛擬社區或者游戲世界中可以完全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游戲幣,這類游戲幣主要是由虛擬社區或者游戲的開發者來發行,一般要通過真實貨幣進行購買,并且開發者不承諾逆向回購。
3.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又稱為加密數字貨幣,是指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利用現代密碼學技術,基于一種規定的數學算法所產生的一種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貨幣的總稱。數字貨幣可以分為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法定數字貨幣,可以說數字貨幣是在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是數字貨幣又與二者并不相同。
4.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及數字貨幣的區別和聯系
(1)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區別
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區別在于:電子貨幣是法定貨幣的電子化,本質上還是屬于中心化的信用貨幣體系,而數字貨幣雖然也是一種非實體貨幣,但是它的發行不依賴于任何機構,而是去中心化地由用戶創造。并且,數字貨幣的價值也不像電子貨幣那樣有國家信用作為保障,數字貨幣的價值取決于人們對于它的認可程度。
(2)數字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區別
數字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區別在于:虛擬貨幣的流通范圍僅限于虛擬世界,而數字貨幣可以跨地區地在全球范圍內流通。
以上梳理了電子貨幣、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的定義及三者的區別和聯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數字貨幣專題報告:數字貨幣時代商業銀行機遇與挑戰并存-220807(20頁).pdf
畢馬威: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概覽(92頁).pdf
ODCC:2022虛擬貨幣挖礦監測分析報告(2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