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分布式計算
分布式計算是指將一個要巨量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為許多細小的部分,然后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并行處理,最后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分布式計算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網絡對多臺計算機進行分布式連接,從而實現數據的綜合處理。

2.分布式計算的優點
分布式計算比起其它算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稀有資源可以共享;(2)通過分布式計算可以在多臺計算機上平衡計算負載;(3)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適合運行它的計算機上。
其中,共享稀有資源和平衡負載是計算機分布式計算的核心思想之一。
3.分布式計算的典型技術
典型分布式計算技術有中間件技術、移動Agent技術、網格、Web Service技術、P2P技術等。
(1)中間件(Middleware)技術:屬于可復用軟件的范疇,處于操作系統軟件與用戶應用軟件中間。中間件在操作系統、網絡和數據庫之上、應用軟件之下,其作用是為處于上層的應用軟件提供運行與開發的環境,幫助用戶靈活、高效地開發和集成復雜的應用軟件。
(2)移動Agent技術:是一個能在異構網絡中自主地從一臺主機遷移到另一臺主機、并可與其他agent或資源交互的程序,具有自治性、移動性、智能性。
(3)網格(Grid):網格技術在動態的一組個體、機構和資源的虛擬組織中實行靈活、可靠、可調整的資源共享環境。在此環境中,網格所需解決的問題包括:唯一性認證、資源訪問、資源發現的方式等。
(4)Web Service技術:是一種部署在Web上的對象/組件。Web Service結合了以組件為基礎的開發模式以
及Web的出色性能,一方面具有黑匣子的功能,可以在不關心功能如何實現的情況下重用;同時,Web
Service可以把不同平臺開發的不同類型的功能塊集成在一起,提供相互之間的互操作。
(5)P2P技術:P2P系統由若干互聯協作的計算機構成,是Internet上實施分布式計算的新模式。它把C/S與B/S系統中的角色一體化,
引導網絡計算模式從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也就是說網絡應用的核心從中央服務器向網絡邊緣的終端設備擴散,通過服務器與服務器、服務器與PC機、PC機與PC機、PC機與WAP
手機等兩者之間的直接交換而達成計算機資源與信息共享。
以上就是有關于分布式計算的定義、優點及典型技術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分布式計算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有哪些?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梳理
什么是無服務器計算?優勢有?應用介紹
《邊緣計算:2022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白皮書(22頁).pdf》
《分布式存儲產業方陣:分布式存儲發展白皮書(2022年)(6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