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光傳感器
光傳感器是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光電裝置。這些傳感器被設計為可見光,紅外線或紫外線,這意味著它們對電磁頻譜敏感。光電傳感器在一般情況下,有三部分構成,它們分為:發送器、接收器和檢測電路。發送器對準目標發射光束,發射的光束一般來源于半導體光源,發光二極管(LED)、激光二極管及紅外發射二極管。光束不間斷地發射,或者改變脈沖寬度。接收器有光電二極管、光電三極管、光電池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裝有光學元件如透鏡和光圈等。在其后面是檢測電路,它能濾出有效信號和應用該信號。
2 光傳感器的類型
光傳感器主要是無源設備。它們分為兩類:暴露于光線下會產生電流(即,光電發射和光伏設備)和暴露于光線下會導電(例如,光導/光阻和光電結設備)

(1)環境光傳感器
環境光傳感器由光敏組件組成,可以感知周圍光線情況,并告知處理芯片自動調節應用產品光線強度,以降低產品的功耗。產品封裝演化由早期的插件式變更為貼片式,另產品因應不同應用需求具有類比與數位式。
(2)類比接近式傳感器
早期的接近式傳感器設計一般為類比式,即以紅外LED搭配光敏三極管進行組合,應用多為近距離的開關;封裝應不同應用需求有對射式與反射式兩種,近年來也演變出無引腳式封裝。
(3)顏色傳感器
又稱R/G/B傳感器,在ALS基礎上調整光感區的收光模式,分別感應紅、綠、藍三種顏色,用來偵測目標物的色彩與色溫,配合軟件調整應用產品的色彩效果。
(4)心跳血氧傳感器
心跳血氧傳感器須具備R/G/B與紅外光感光功能,需搭配綠光、紅光與紅外光進行待測物(一般為人體的手腕)反射后數值收集,并搭配算法進行計算求得人體的心率與血氧數值。
(5)飛時測距傳感器
上述接近式傳感器的感測距離多為幾公分至幾十公分,長距離(米級)的感測方式一般利用較小角度、高光強度的VCSEL搭配具雪崩二極管同級功能的IC芯片進行光線發射和反射時間差或相位差的演算;飛時測距傳感器(ToF)相較其他距離量測技術而言具有體積小、反應速度快,距離計算精確等優勢。
(6)數位接近式傳感器
承上,近年來光開關應用演變至對于距離有精密量測的要求,故數位式算法因應而生;一般封裝分自帶紅外LED與外接兩種,而IC芯片可同時集成環境光感測區塊形成三合一模塊(IR/PS/ALS)。
(6)激光傳感器
激光傳感器最大的用途在于測距,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干擾能力強等。目前激光測距設備已經很常見,在高速公路上有較多應用,特別是在未來的無人駕駛技術上,車載激光雷達等激光傳感器將作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成為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此外,激光氣體傳感器目前也在一些特殊的應用場合獲得了應用,發易燃易爆氣體監測。
以上梳理了光傳感器的定義、原理及其類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氣體傳感器?有哪些?工作原理介紹
什么是電容式傳感器?原理是?應用介紹
什么是超聲波傳感器?工作原理是?分類有哪些?
賽迪顧問:2021工業智能傳感器白皮書(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