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其進行正確的供應鏈管理,通過協調內外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就能夠更好地實現盈利需求,制定未來發展戰略;那么供應鏈管理到底是什么?內容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一詞最早出現在1982年,起初往往用來指物流管理或組織間物流管理,強調組織內和供應鏈上存貨占用水平的降低。
我國發布實施的《物流術語》國家標準(GB/T18354-2001)將供應鏈管理定義為“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等?!?/p>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供應商管理、供給管理和物料管理三個方面。
(1)供應商管理:理包括對現有供應商的管理以及幵發新的并且可靠的供應商。對于眾多制造商來講,由于產品變化快、大,必須通過采購來找到適合的供應商,從而促進他們在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等方面與企業同步。
(2)供給管理:對企業的經營來說,長期且可靠的供應非常重要,尤其應該重視對重要程度高的物品的采購;釆購的效率、速度以及訂單的執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對下游客戶需求的滿足是否快速靈活;采購成本的髙低可以對企業最終產品的定價情況以及整體經營活動的最終獲得產生直接影響。
(3)物料管理:物料管理系統由采購以及各種存儲活動相結合構成。物料管理的目的是達到企業高效率運行,通過企業物料的獲得、運輸和存儲來完成。物料管理在物流成本相對較高時會顯得十分重要。

供應鏈管理的特點
(1)顧客權利:對于供應鏈時代的到來,不斷改變的是顧客對供應鏈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其對供應鏈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供應鏈節點需快速反應因為顧客的喜好做出相對于的調整,這種變化即是顧客權利的集中體現。
(2)長期定位:供應鏈的日常運作雖然是動態的,但一旦是良性的循環,也會變成相對穩定的增值,主要反應在長期績效上,供應鏈里的制造商、供應商、顧客一般都是長期合作角色,這種合作角色是關系型穩定定位,而非交易型易變動定位。
(3)杠桿技術:隨著供應鏈管理的不斷優化,依據互聯網技術形成的如無線廣域網、二維碼技術、RFID技術、實時定位系統、遠程管理技術等新型管理技術蓬勃發展,這些都是杠桿技術的具體體現。
(4)跨組織溝通的增強:得益于供應鏈技術的發展,各供應鏈節點間的聯系已經拓展成為各分子間無間斷的串聯,依靠其強大的信息技術,實時傳輸等手段,促進跨組織間的無障礙溝通增強。
供應鏈管理的方法
(1)快速反應:要求的是對消費者的需求利用EDI信息技術做出快速靈敏的反應,用高頻率和小數量的手段迅速補充商品,如,利用EDI傳輸訂貨信息和補貨缺貨信息;這種快速反應對各要素的能力和服務水平要求都有較高的要求,一般都建立在擁有聯合補庫系統。
(2)有效客戶反應:指的是供應鏈上的生產商、零售商等成員在獲得需求后的相互協作,通過更低的成本讓渡給消費者,最大限度解決成員之間的隔閡。

以上就是有關于供應鏈管理的定義、主要內容、特點和方法的全部梳理,如還想了解更多供應鏈管理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云MSP是什么意思?企業有哪些?
什么是產業融合?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數字原生企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點是?
什么是供應鏈協同?包括哪些?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