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計算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計算的方式,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分配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給其他的計算機和設備使用。在2006年8月9日的搜索引擎大會上(SES
San Jose 2006),Google的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第一次給出了云計算的概念。
云計算是通過數量眾多的分布式計算機來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因此比本地計算機或者服務器的計算能力要提升很多。如果把計算能力比作一種商品可以進行流通,如電、水等,那么普通計算向云計算的轉變就像原始的單臺發電機模式向發電廠集中供電模式的轉換,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對這些計算資源按需索取,按量計費。
2、云計算特征
(1)超大規模:很多云計算中心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比如:谷歌的云計算中心擁有上百萬臺的服務器資源,而IBM、亞馬遜等公司的云計算規模也絲毫不遜色。云計算中心通過對這些服務器集群進行資源的整合和管理,能夠為用戶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
(2)抽象化:用戶可以在任何位置使用終端通過網絡獲取云計算服務,用戶請求的資源并不是實體,而是在云端通過虛擬化技術為用戶提供服務,應用使用云端的資源運行,用戶無需關注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大大簡化了應用使用的復雜度。
(3)高可靠性:云計算往往采用多種高可用方案來保證服務的高可靠性,如雙機熱備,服務器心跳檢測,多副本容錯等多種方案。
(4)高可擴展性:云資源通??梢愿鶕脩舻膶嶋H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的調整和拓展(例如云硬盤的擴容),并且依賴于云計算中心本身的大量的集群資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應用和用戶對資源需求的大規模增長。
(5)通用性:云計算中心對業界大多數的主流應用都可以兼容運行,并且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不同類型的應用并能夠保證應用的運行質量。
(6)自動化:對于云計算中的多種資源應用,大多都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遠程自動化部署和管理,自動化的方式從很大程度上降低的運維的成本和復雜度。
(7)低成本:云計算中心的大規模集群資源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計算資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降低應用和服務的成本。
(8)按需服務:云計算是將資源的池化的一種虛擬技術,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購買資源,這樣就避免用戶為無用的資源買單。
(9)完善的運營機制:云服務提供商提供專業的運維團隊幫助管理用戶信息,按照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保護用戶數據的安全,提供先進、龐大的數據中心保存用戶的數據。
3、云計算模式
云計算主要提供三個層次的服務,分別為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平臺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軟件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1)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可以從云端的基礎設施資源(物理設備)獲得服務。例如:硬件服務器租用。
(2)平臺即服務(PaaS):是提供解決方案和運算平臺的服務,以軟件即服務的模式提交給用戶,是介于IaaS和SaaS之間的服務層。例如:軟件個性化定制開發。
(3)軟件即服務(SaaS):是一種軟件交付的模式,在云端對軟件以及軟件的數據庫進行統一的托管,用戶使用一個精簡的客戶端就可以通過WEB瀏覽器來訪問托管的軟件。
云計算在商業運用中有三種常見的模式,分別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不同的模式運用與不同的場景,下面簡單介紹這三種云計算模式:
(1)公有云:是目前運用相對主流的云計算模式,公有云通過極其龐大的集群資源對公眾開發它的云計算服務,因其強大的請求處理能力和較低的使用成本,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2)私有云:主要是企事業單位內部使用的云服務,這種云模式集群資源相比公有云較小,但是由于不對公眾開發,且是針對企事業單位定制,所以更加吻合企業內部的使用方式,數據的安全性以及服務的質量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3)混合云:由兩個或者更多云計算系統模式組成云計算基礎資源設施,這些云計算系統包含了私有云、公用云等。并在私有云和公有云各自的優點之間進行一定的權衡和融合。
推薦閱讀:《云計算行業專題:云計算景氣度仍高-20211207(13頁).pdf 》
《【研報】科技行業全球SaaS云計算系列報告28:中美IaaS云計算巨頭比較騰訊云vs亞馬遜AWS-20200831(28頁).pdf 》
《【研報】云計算行業全球SaaS云計算系列報告36:軟件SaaS公司經營指標分析指南-20201225(22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