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行業的工程中所使用的各類型材料的概括性稱呼,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將影響工程的堅固、耐久、美觀等。若選擇、使用材料不當,輕則達不到預期效果,重則會導致工程質量降低甚至釀成工程事故。同時,建筑新材料的出現往往促進工程技術的革新,而工程變革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又常常促進新材料的誕生。

2.建筑材料基本性質
(1)材料的物理性質:材料與質量有關的性質:1)不同構造狀態下的密度(密度、表觀密度、體積密度、堆積密度);2)密實度和孔隙率(密實度、空隙率);3)填充率與孔隙率(填充率、孔隙率)。
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1)親水性與憎水性;2)吸水性與吸濕性;3)耐水性;4)抗滲性;5)抗凍性。
材料與熱有關的性質:1)導熱性;2)熱容量
(2)材料力學性質:材料的力學性質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和抵抗破壞的性質:強度:1)材料的強度;2)強度等級;3)比強度。
材料的變形性質:1)彈性和塑性:彈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去掉外力后,變形能完全恢復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彈性。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去掉外力后,材料仍保持變形后形狀和尺寸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塑性。2)脆性和韌性: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發生顯著變形而突然破壞的性質,具有這種性質的材料稱為脆性材料。韌性:材料在沖擊、振動荷載作用下,能承受較大的變形而不發生突發性破壞的性質,具有這種性質的材料稱為韌性材料。
3.建筑材料的類型
(1)按組成成分分類,建筑材料可分為:1) 無機材料,它包括金屬材料 (包括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
(如天然石材、燒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鹽制品等)。2) 有機材料,它包括植物質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包括塑料、涂料、粘膠劑)和瀝青材料。3)
復合材料,它包括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復合而成。
(2)按用途分類,建筑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某些專用材料。1)結構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屬、磚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2)裝飾材料包括各種涂料、油漆、鍍層、貼面、各色瓷磚、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3)專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熱、保溫、密封等。
以上就是有關于建筑材料的定義、基本性質和類型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建筑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新型建筑材料?有哪些?上市公司梳理
什么是建筑資質代辦?優點有哪些?
什么是智能建筑?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