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大健康產業

大健康產業

目錄

大健康產業是什么

我國首部《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將中國大健康產業界定為:以優美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產品制造業為支撐,以健康服務業為核心,通過產業融合發展滿足社會健康需求的全產業鏈活動。涵蓋有機農業和中草藥種植業;健康食品業、醫藥制造業、健康裝備器材制造業;醫療衛生服務業、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健康管理業、健康金融服務業等國民經濟三大產業。

大健康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大健康產業是指與人的身心健康相關的產業體系,以健康長壽為終極目標,包含對健康人群的創造和維持健康,對亞健康人群的恢復健康,以及對患病人群的修復健康,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產業范疇上包括藥品、醫療器械、中藥材、醫用材料、保健食品、保健產品(健康用品)、健康器械等在內的健康制造業,以及包含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健康養老、調理康復、科學健身、營養保健、健康檢測、健康咨詢、健康信息、健康保險、健康理財等在內的健康服務業。大健康產業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1]。

有學者認為大健康產業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闡釋。 從狹義說,與人的健康直接有關的產業就是大健康產業,即“健康產業”,可將其劃分成三個產業。一是健康基礎產業。健康基礎產業主要是維持人體的生活、生命健康,所以它在整個健康體系中占據著最基礎的地位。二是健康支撐產業。從量上來看,健康支撐產業的未來產值在大健康產業中占較大比重;從本質上來看,健康支撐產業能夠對大健康產業整體的效能起到支撐性作用。三是健康服務業。健康服務業不僅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服務業中發展較為薄弱的環節。健康服務業主要包括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兩方面。 從廣義說,大健康產業是與健康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涵蓋范圍較廣。它的前提是大健康理念,中心是大健康建設,最終目的是人體健康,并著眼于各類影響人類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

大健康產業細分產業

(1)胡潤百富《2020胡潤大健康白皮書》[2]認為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集合的概念,從產業鏈的維度展開,包括醫療器械設備制造、醫療服務和生物安全等細分產業。

醫療器械設備制造位于大健康產業的上游,從大類上可以分為醫療設備、醫用耗材以及家用醫療器械。這三大類在功能、需求和商業模式特征方面各異,比如數字X射線機屬于醫療設備;心臟支架和人工膝關節屬于醫用耗材;血糖儀、血壓計等屬于家用醫療器械。

醫療服務機構是整個醫療大健康產業的下游,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最終的醫療服務,因此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醫療服務機構包括綜合醫院、??漆t院、社區衛生中心、診所等。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對醫療需求日趨多樣化及個性化,醫療整形美容醫院、口腔醫院和診所等具有消費屬性的醫療服務機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大健康產業還包括生物安全——國家等行為體有效防范由各類生物因子、生物技術誤用濫用及相關活動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確保自身安全與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全球化時代各國在生物威脅面前,脆弱性和不安全感是普遍存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發,更加凸顯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2019年10月,國家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明確了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總體要求,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目的,以及保護生物資源、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防范生物威脅等主要任務

大健康產業

(2)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大健康產業可劃分為醫療、醫藥、健康服務、健身休閑運動四個產業板塊。這突破了以疾病救治為主的傳統健康概念,更加注重疾病預防與健康維護,旨在為民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服務。大健康兼具產業屬性和公益屬性:一方面,廣泛涉及一、二、三類產業,涵蓋眾多行業和領域,具有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提供健康服務,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具有社會效益[3]。

大健康產業

(3)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從實踐層面對大健康產業作出劃分:大健康產業具體包括五大細分領域: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藥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以養老市場為主的健康養老產業。將以上劃分整合一下,其實也可以歸為兩大類:一是以醫療服務及產品為目標的,如上述前兩個(細分)領域;二是以健康服務及產品為目標的,如后三個(細分)領域.

大健康產業的基本特征

(1)大健康產業的物質性。它的主體、對象、手段、結果都是物質的,能被人感覺到的。例如,在大健康產業的生產過程中,人是生產主體,原材料是生產對象,技術和工具是手段,產品是結果,所有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客體。

(2)大健康產業的能動性。它有著明確的目的和意義,根據市場需求,積極和主動地研究開發、生產制造符合社會需要的各種產品。

(3)大健康產業的社會性。產品的研究開發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產品的生產需要許多人共同協調才能完成,產量的多少受到社會需求的制約。

大健康產業發展驅動力

(1)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這個國家的健康產業就發展不了。

(2)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到202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規模達到了1.8億人。預計到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突破2億,到2035年,將突破3億,到2050年,將到達3.8億人數。老人數越多,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3)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慢性病人群增加: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占到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癥。慢性疾病是威脅中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占人群死因構成的86.6%,疾病負擔的70%。據調查統計,目前中國慢性病患者已超2.6億。城市白領群體的亞健康現象極其普遍,約98.8%有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其中IT、通訊行業健康狀況最差??茖W管理健康、延長壽命、提升生活質量已成為人們高度重視的話題。

(4)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達到20%:健康素養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運動才健康、怎樣的生活方式健康。2008年中國健康素養水平是6.68%,預計在2020年提升到20%。

(5)2020年健康產業市場總額達8萬億: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達到8萬億,占GDP比重6.5%,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

(6)政策和投資持續加碼: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后,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涌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并購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大健康產業政策

2021年6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加快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2021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增強中醫藥發展動力,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提高中醫藥發展效益,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環境

2020年6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系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制、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基本醫保、藥品供應保障、醫療衛生綜合監管等基本制度,體現了“?;?、強基層、促健康”理念

2019年7月15日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化服務,加強醫療保障政策與健康服務的銜接

2019年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改善養老服務質量,充分釋放養老服務消費潛力

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健全和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與支撐體系,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

2017年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推進醫療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醫療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健康服務需求

2017年3月6日國務院《“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完善老齡政策制度,健全養老體系,加強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務供給,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17年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完善保障政策,統籌社會資源,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創新驅動健康服務業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開發與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的健康保險產品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解讀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我國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兑巹潯? 提出:

(1) 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2)到2030 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3) 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過8萬億元,2030 年達到16萬億元。

大健康產業未來趨勢

根據前瞻《2021最新版100大行業全景圖譜》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將會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4]:

(1)在互聯網的促進下迎來重大變革機遇。例如,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為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提升了行業資源的轉化效率;

(2)醫療資料的國家化流動。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力資源的流動,國內創新藥領域迎來發展,例如君實生物以及信達生物都是海外人才回國創立,先進的研發經驗使得中國的腫瘤藥物研發-躍成為世界領先水平,并且2018年中國已經有兩個自主研發創新藥處于批準上市,雖然說在靶點參照了外國經驗,但是相信未來將會由“Me-Too”、”ME-BETTER"; 到“first in class”或者";best in class";, 中國自主發現的新靶點藥物或許也將會是一個新的創新領域。

(3)大健康產業前端化發展。醫療的核心由治療變為防御,體檢行業或許會迎來重大發展。

(4)健康產業不斷升級。健康地產、健康膳食、健康管理將會成為等新型商業模式將會持續創新。道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說未來前景光明,但是短期的行業痛點我們仍需注意。遠程醫療制約、處方藥未解禁以及醫保支出仍然值得我們持續跟蹤。除此之外,近兩年內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4+7"; 集中采購等政策為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是帶來了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

[1]前瞻產業研究院: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31頁).pdf

[2]胡潤百富:2020胡潤大健康白皮書(29頁).pdf

[3]張三保,陳堰軒.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J].企業管理,2021(09):58-63.

[4]前瞻:2021最新版100大行業全景圖譜(1064頁).pdf

相關報告:

億歐智庫:2022醫療大健康產業十大趨勢預測(50頁).pdf

創業邦:2019中國醫療大健康產業研究報告(47頁).pdf

【公司研究】萬達信息-國壽戰略入主 “保險+科技”打造大健康產業新生態-20200206[32頁].pdf

訊飛AI營銷:云大健康行業洞察報告(22頁).pdf

易凱資本:2021易凱資本中國健康產業白皮書:數字與AI健康篇(21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精準醫療
下一篇:智慧停車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