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選擇方法通常分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定性方法包括判斷法、招標法、談判法等啟發式方法。定量方法包括采購成本基準法、ABC成本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AHP)、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模糊層次分析法等。常用的方法簡述如下。
(一)定性方法
(1)直接判斷
這是結合采購人員的分析和自己的判斷,根據咨詢和調查數據對供應商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這意味著購買者根據收集到的信息以及個人或團隊的歷史經驗來分析和判斷,并做出最終選擇。該方法直觀,簡單且易于使用。但它具有太多的個人影響力,主觀性太強,選擇結果不科學。企業戰略供應商的選擇不適用,通常用于非關鍵原材料的供應商選擇。
(2)招標法
招標方式是指當采購的產品數量足夠大,且市場上存在多個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時,企業根據采購需要向社會公布招標情況,采用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更加合適的供應商。首先,企業要詳細列出投標條件,然后供應商按照要求提交相應的投標書。然后,企業根據供應商的報價選擇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商。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企業可以從滿足基本要求的供應商那里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廣泛的原材料。但招標方式通常耗時較長,不適合選擇需要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材料的供應商。最重要的一點是,現代供應鏈管理理念更加注重長期的合作關系和雙贏。頻繁地要求降低成本可能會損害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通常情況下,它可能會犧牲質量作為交換。
(3)談判協商法
談判是指企業在眾多供應商中進行選擇。企業將與這些供應商協商,經過充分協商,選擇價格優惠,質量優良,交貨日期快和售后服務好的供應商。該方法適用于工期緊供應商競爭少、規格技術要求復雜的情況。
(二)定量方法
(1)采購成本比較
采購成本是采購活動中所有支出的總和,包括采購費用、運費等。成本比法是在確定最終供應商之前,計算過程中每一項活動的成本,并分別計算其在采購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采購人員比較不同供應商的采購成本,選擇采購成本較低的供應商。這種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采購人員只根據最低的成本進行決策。這將偏離企業的戰略目標。
(2)ABC成本分析法
作業成本法(ABC)是一種會計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所從事的活動,然后將間接成本分配給產品。作業成本法(ABC)系統認識到成本、作業和產品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它對產品的間接成本分配沒有傳統方法那么武斷。ABC不是使用廣泛的任意百分比來分配成本,而是尋求確定因果關系來客觀地分配成本。通過這種方式,ABC經常確定單位管理費用較高的領域,因此將注意力轉向尋找降低成本或對昂貴產品收取更高費用的方法。
(4)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它是建立接近于人類思維模式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選擇模式,通過對給定樣本模式的學習,獲取評價專家的知識、經驗、主觀判斷及對目標重要性的傾向,當對供應做出綜合評價時,可再現評價專家的經驗、知識和直覺思維,從而實現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效結合,也可以較好地保證供應商綜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
(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1)層次分析法(AHP)
層次分析法就是使用AHP將決策問題分解為一系列易于理解的子問題,并對每個子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決策者將系統地評估它的各種要素,每次將它們相互比較,以及它們對層次結構中高于它們的元素的影響。在進行比較時,決策者可以使用關于元素的數據,但是它們通常使用關于元素的相對意義和重要性的判斷。AHP的本質是人的判斷,而不僅僅是潛在的信息,可以用于執行評估。然后將數值轉換為可處理的數值,并輸入比較矩陣進行數學計算。最后,數值優先級將作為權重分配給層次結構中的元素。層次分析法有效地結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定量分析,最終實現量化決策,層次分析法在系統化的前提下,可以簡化和層次化復雜問題。由于其具體的應用方法簡單實用,自我國引進以來已廣泛應用于所有社會經濟領域。其主要優點有:
①系統性的分析方法
層次分析法把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系統,按照分解、比較判斷、綜合的思維方式進行決策。這種方法尤其可用于對無結構特性的系統評價以及多目標、多準則、多時期等的系統評價。
②簡潔實用的決策方法
這種方法把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復雜的系統分解,將人們的思維過程數學化,計算簡便,并且所得結果簡單明確,容易為決策者了解和掌握。
③所需定量數據信息較少
層次分析法主要是從評價者對評價問題的本質、要素的理解出發,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講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斷。由于層次分析法是一種模擬人們決策過程的思維方式的一種方法,層次分析法把判斷各要素的相對重要性的步驟留給了大腦,只保留人腦對要素的印象,化為簡單的權重進行計算。這種思想能處理許多用傳統的最優化技術無法著手的實際問題
(2)數據包絡分析(DEA)
數據包絡分析(DEA)是一種基于相對效率評價概念的新型系統分析方法。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要確定將選擇準則轉化為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建立數據包絡分析模型。通過計算每個候選供應商的相對效率,選擇合適的供應商。該方法適用于多輸入多輸出決策的有效評價。
(3)模糊層次分析法
模糊層次分析法是將一個復雜的過程分解成各個組成要素,然后根據支配關系對這些要素進行分組,形成有序的層次結構。然后通過對各要素的比較,判斷各要素的相對重要性,得出各要素綜合評價的權重。最后,根據各要素的隸屬度和權重進行綜合評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