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健康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

目錄

健康老齡化是什么

2015年WHO在《關于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中將健康老齡化正式定義為“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功能發揮的過程”,強調老年人個體健康與環境的友好融合,積極增強和維護老年人內在能力,使老年人的生活處于較高的健康水平。健康老齡化應當是老年個體的一種功能發揮良好的狀態,這種狀態要求生理機能、心理認知和社會功能的協調運轉。其中內在能力是指個體在任何時候都能動用的全部體力和腦力的組合。功能發揮是為使個體按照自身觀念和偏好來生活和行動的健康相關因素。即:功能是內在能力(體力和腦力),功能發揮是功能與友好環境的相關作用。

內在能力只是決定老年人能做什么的因素之一。功能發揮是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環境以及老年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關系。對于能力處于任何水平的老年人,能否完成自己認為重要的那些事情,最終要取決于其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各種資源和障礙。所以即使老年人內在能力有限,如果能夠得到抗炎藥物、輔助器材(如拐杖、輪椅、助力車)或者居住在可負擔的、易用的交通設施附近,他們仍然能夠去商場購物。這種個體與環境的結合及其相互關系就稱為功能發揮,功能發揮也是為使個體能夠按照自身觀念和偏好來生活和行動的健康相關因素。

健康老齡化

我國關于健康老齡化的表述

隨著健康老齡化理念在我國傳播開來,眾多研究人員也在積極探討健康老齡化的中國化方案:一是要著力解決老年健康不平等,建立覆蓋全群體的服務體系;二是基于全生命周期,實施綜合、系統的政策干預;三是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高老年人的壽命質量。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體現了新時代黨和政府對人民健康事業的高度重視和老年群體的政策關懷,并強調全生命周期的干預理念和良好社會環境的作用[1]。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對健康老齡化的做了具體表述是:“健康老齡化,即對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的干預,通過環境營造、社會支持等手段,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功能,延長健康預期壽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健康老齡化發展歷程

老齡化是指人口結構中年齡周期不斷增長的一種人口現象。1956年聯合國首次提出當一國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則該國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1982年,聯合國在奧地利老齡問題會議上,補充規定當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時,標志著其進入老齡化社會,其將引起包括經濟活動人口短缺,勞動力人口數量下降,老年人的贍養和健康問題頻發等一系列嚴重后果,這要求政府和社會在生產、服務、和分配等方面更多地考慮老年人的需求。

面對人口老齡化,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理論研究和政策方略上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并不斷更新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WHO)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倡導并發起了“健康老齡化”理念的探討與研究。1987年WHO在日內瓦在討論老齡研究項目時,首次提出“健康老齡化”的概念。1990年WHO在第一屆世界老齡大會上倡議將健康老齡化作為社會老齡化的重要政策導向,并闡述其內涵是關注老年人的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強調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少老年人晚年的病痛并延長其健康壽命。2000年,WHO提出衡量國家或地區健康老齡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平均預期健康壽命”。此后,健康老齡化理念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并在實踐研究中得以不斷補充和發展。Roweet.(1998)研究認為健康老齡化要求個體達到三項標準:生理機能方面的良好狀態、認知上保持較高的能力水平和社會維度上的積極參與;Grittith(2001)將健康老齡化定義為個體身心的健康保持、良好的適應能力以及有意義的生活;Chou(2002)認為健康老齡化包括身體功能、情感狀態、認知能力三個維度。

健康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的意義

“健康的老齡化”意味著一種非傳統的老齡化模式,“健康”一詞包括身體、精神和社會三個方面的福祉,因此在健康老齡化的視野下,精神健康、社會適應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健康老齡化”于老年人而言,是一種積極生活的養老理念,即在年老體弱之時也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發揮自身的價值;

“健康老齡化”對于政府而言,也意味著政府部門對老齡化的積極干預,從健康中國建設到健康上海建設都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我國出現了老齡化加劇的趨勢,但是政府和社會面對這樣的趨勢并非只有被動應對,政府和社會可以通過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等延長老年人健康生活(或者至少是生活自理)的時間,來減輕由于失智失能老人的增加導致的負擔加重問題。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水平,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國家在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征程中給人民帶來的福祉。這樣的對老齡化趨勢的積極干預正是責任倫理主導下的健康的老齡化[2]。

健康老齡化與積極老齡化的區別

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90年提出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口號?!敖】道淆g化”已經很好了,為什么又提出“積極老齡化”呢?兩者有什么不同?

(1)概念區別:健康老齡化指的是老年人群的健康長壽,群體達到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完美狀態?!胺e極老齡化";是指老年群體和老年人自身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僅在機體、社會、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而且要積極地面對晚年生活,作為家庭和社會的重要資源,可以繼續為社會作出有益的貢獻。

(2)積極老齡化范圍更廣:實際上,“積極老齡化”表達了比“健康老齡化”更為廣泛的意思?!胺e極”—詞不僅僅指身體活動能力或參加體力勞動能力,而且指能不斷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務。無論是“健康老齡化”還是“積極老齡化”,都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涵,這兩個概念之間也有交叉的內容。

(3)突出重點不同:“積極老齡化”是指在老年時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使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盡可能獲得最佳機會的過程?!敖】道淆g化”強調的重點是人在進入老年之后,盡可能長久地保持包括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良好的狀態。

(4)在理解“積極老齡化”框架方面,文化和性別是外圍的決定因素,它們影響”積極老齡化”的其他決定因素。文化價值和傳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社會如何看待老年人和老齡化過程。女孩子和婦女的社會地位如何,將影響老年女性的生活質量?!胺e極老齡化”的其他決定因素包括:經濟(收入、社會保護和工作)、衛生與社會服務(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醫療服務、照料和社區服務、精神衛生服務)、社會(和平、平等、社會支持和學習機會等)、個人(遺傳背景和心理因素)、行為(健康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環境因素(良好、安全的環境)等方面。

如何實現健康老齡化

推進老年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加強老年健康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提高老年健康管理水平。健全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和可及性。積極推動醫養結合服務,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強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為維護老年人健康奠定堅實基礎。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務。以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為導向,推動老年健康產業發展。推進適老健康支持環境建設,營造老年友好社會氛圍。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推進“健康老齡化”,國家做了這些事兒:

(1)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新農合、醫療救助等保障制度惠及億萬老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普遍開展,老年人的醫療負擔逐步減輕。

(2)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在綜合醫改過程中,統籌考慮老年人就醫的特殊困難和需求,為其提供便利優先服務,醫療機構不斷發展,為老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

(3)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逐步延伸至社區、家庭,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每年一次免費體檢,并根據結果進行健康咨詢和指導,重點做好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綜合干預和防治工作,使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識和健康素養日益增強。

(4)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穩步推進,統籌各方資源,開展遠程服務和移動醫療,努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參考資料:

[1]費文清.健康老齡化背景下老年健康的社會支持研究[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21.

[2]陳志榮.健康老齡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區養老服務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20.

健康老齡化相關報告:

中商產業研究院:“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23頁).pdf

密歇根大學:2021年全國健康老齡化調查報告(英文版)(2頁).pdf

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健康與老齡化(英文版)(32頁).pdf

世界衛生組織:2016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50頁).pdf

老齡化社會到來蘊含無限商機(41頁).pdf

世界銀行:世界銀行對老齡化國家的支持(英文版)(227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移動閱讀
下一篇:泛娛樂

相關百科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