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首次闡述了新常態的九大特征——會議認為,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
(1)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采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2)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后,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于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3)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4)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并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5)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6)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
(7)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8)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癥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9)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這些趨勢性變化說明,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新常態體現在經濟上的特點是:
(1)中高速。
經濟的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變緩,增長率由10%變為7%,新常態的中高速增長率為8%。這之前的三十年,由于中國的經濟產業空間廣闊,具有豐富的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所以增長速度飛快?,F在的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地覆地的改變。這種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發展趨勢,國外先進國家經濟發展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時期:經濟發展變緩,發展質量較高。
(2)優結構。
在經濟結構方面,在新常態的經濟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組成結構變化巨大。產業類結構上,主體由其它產業類型轉變為第三產業為主導;國民需求變為主導需求;城鄉結構上,也有原來的城鄉差異巨大變為城鄉差距的逐漸縮小,居民收入較以前大大提升。

(3)新動力。
在經濟發展方式上,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更加注重質量效率和環境保護。自改革開放以來,資源、人力等的投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這種增長的背后卻是以能源過分消耗、環境嚴重污染以及資源極大浪費為代價的,再加上近些年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低廉的勞動力的優勢也在悄然發生改變。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創新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迅速成長起來,其他企業也在積極主動轉型升級,在經濟增長方面將更多依靠人才資源和科技進步,國內經濟增長創新驅動力將逐年增強。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敝饕艿霓D化一方面印證了通過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我們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直以來,制造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長時間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環境破壞,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新常態下,為了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更加注重經濟質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綠色發展。
(4)多挑戰。
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形勢面臨新的挑戰,明顯的出現了一些不為所知的風險。房地產存在的風險最為突出。最近幾年,房屋的銷售情況下降明顯,出臺房屋限購的四十多個城市,已有二十多個城市放松了限購政策。至此同時顯現的還有地方債風險、金融風險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