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環保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了成熟階段,美國學者在學術研究中將環保產業稱為環境技術產業。美國環保產業的定義是通過提高環保產業的科技水平,減少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提供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分為節能環保服務、環保設備和環境資源三大類。服務包括:分析服務、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化學廢棄物管理,修復、工業服務、咨詢與工程;設備包括:水處理、大氣污染處理、過程預防技術、廢棄物管理設備、環境儀器儀表制造等;資源包括公共用水、資源恢復、環境能源等。
(2)日本將環保產業定義為可以減輕環境壓力的產業也稱為生態產業,其生態企業被劃分為廢棄物處置與利用、保護環境事業、環保清潔產品、環境友好生產過程、環境修復、環境能源供給六類。
(3)加拿大統計局明確指出其環保產業是指節能產品生產、節能環保服務提供以及關聯節能環保產業活動的產業,可以劃分為對水、噪聲、大氣、土壤、固體廢棄物測量、預防、限制或改善,也包括對清潔資源的有效利用技術,總的來說就是對環保產品和服務的終端使用。
(4)德國對環保產業的定義是狹義的,德國在對污染物的處理回收以及綜合利用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德國的環保產業核心是環保設備生產廠和環保服務廠,而對于廢棄物管理、資源利用以及環保設備咨詢維護均不在環境產業的范疇內。
(5)挪威環境產業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檢測治理設備、廢棄物管理循環治理設備的制造領域但不包括相關咨詢公司與研究院所。
(6)意大利環保產業包括以特定的環境保護為目的生產、設備和設備建設。包括工業和城市的排放物的消除、大氣污染排放物的減少、城市與工業工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土地開墾、噪音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