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化工藝與技術基礎。
綠色供應鏈實施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術基礎主要包括綠色制造和供應鏈管理兩個模塊,綠色制造工藝指的是在設計、材料選擇、包裝以及回收處理等方面進行綠色化改造技術基礎;而供應鏈管理則包括了采購、生產計劃、庫存、配送以及回收等方面的綠色化管理基礎。
(2)參與對象。
綠色供應鏈實施過程中的參與對象較多,可依據其子系統進行分類:第一類是政府部門;第二類是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第三類是消費者。政府部門是公眾利益的維護者,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與法律法規,采用市場監督或文化熏染等手段來促使供應鏈中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同時擴大綠色產品的消費市場;
供應鏈核心企業是綠色供應鏈實施的執行者,符合綠色供應鏈要求的原材料供應商應具備環保的意識以及提供綠色原材料的能力,要確保生產材料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制造商在生產制造時應選擇綠色環保的原材料同時做好生產制造技術的綠色化改造,致力于減少材料、生產活動等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優化資源的使用流程,提高其利用效率以避免企業資源的空置或浪費等。制造商還要加強與其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了解市場需求,對獲取的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最后依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生產計劃。由此可見,制造商是綠色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能否建立其與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與協調關系,是實施綠色供應鏈的重要環節;
銷售商(分銷商和零售商)的作用是直接與消費者接觸,銷售產品的同時獲得市場需求的原始數據。銷售商進行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加入綠色化的銷售理念。此外,通過建立綠色的分銷渠道,回收不合格產品以及廢棄物,達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節約資源的目的。
回收商的主要作用是收回廢棄物和損壞產品。這是綠色供應鏈核心思想的體現,也是供應鏈企業減少環境破壞、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消費者是消費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在供應鏈中,消費者有義務在使用后將產品廢棄物交到專業的回收機構,從客戶端避免產品對環境造成的負面效應,延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壽命。當綠色產品投入消費市場后,人們會受到社會文化和自身消費習慣以及政府相關政策法規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不同的消費偏好
參考資料及綠色供應鏈相關報告:
[1]張麗莎.綠色供應鏈視角下的房地產企業供應商選擇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21.
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中國綠色供應鏈發展報告2019(138頁).pdf
IPE:2020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年度評價報告(39頁).pdf
IPE:2021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年度評價報告(1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