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層氣
已探明資源儲量約10萬億m3,占全國煤層氣總量的30%。其產業布局為以沁水、河東南北兩翼為重點,兼顧中間的“h型”開發格局。形成民用燃氣、工業燃氣、煤層氣發電與煤層氣化工結合發展的產業格局。發展近況:(1)煤層氣資源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2)地面煤層氣開發利用取得較大進展。(3)井下煤層氣抽采規模日趨擴大。(4)輸氣管網建設已初具規模。
2、煤焦化
儲量為918億噸,占全國33%,居第一位,其中最優質的肥煤、焦煤儲量523億噸,占全國的54%。分布于晉城、大同、陽泉、呂梁等主產煤區。發展近況:(1)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大面積虧損現狀。(2)能耗高、污染重的典型傳統煤化工形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3、煤化工
絕大部分是和硫鐵礦、粘土礦、鋁土礦、石膏礦共生或伴生的,其中中低階煤占80%以上,煤炭的風化層富含腐殖質資源。有焦煤、同煤、陽煤等大型的煤炭企業,主要為傳統煤化工,現代煤化工產業較少。發展近況:(1)圍繞傳統煤化工路線,以煤氣化為龍頭的新型煤化工剛剛起步。(2)新一代煤化工有相當的研究基礎,但多數還停留在實驗室規模階段。
4、煤電
主要存儲煤矸石,累積10億噸以上。每年產生低熱值煤約1.7億噸,占全國的34%。全省范圍內的煤電聯營全面啟動,形成晉北、晉中、晉東三個煤電基地。發展近況:(1)沒有百萬等級的機組,單擊容量較低。(2)燃煤機組的能耗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外送電通道能力不足。
5、煤機裝備
約有企業100多家,已形成太原重工平陽重工和山西煤機裝備等一批骨干企業。已形成以煤炭挖掘、洗選、油化、液化和礦井安全設備為主體、研發與制造并舉的產業體系。發展近況:(1)煤機裝備主導產品,在國內占據領先地位。(2)大功率電牽引采煤機裝備、大型液壓支架、等設備出具雛型。(3)大型振動篩可以替代進口。
6、煤基新材料
高性能特殊鋼、金屬鎂及鎂合金材料、欽鐵硼永磁材料、煤系高嶺土、鋁質、硅質新型耐火材料產能產量全國領先。產業布局依托太鋼集團、焦煤集團、等企業發展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近況:(1)部分獨特產品和技術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具備競爭優勢。(2)產業總體上仍處于培育階段,高端新材料較少、企業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等。
7、煤炭生產
煤礦數量為1077座,總能力14.28億噸/年,其中新增的24座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新核準的煤礦。三大煤炭基地、十八個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產業近況:(1)行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2)產業集中化水平明顯提高。(3)煤炭安全生產明顯改善。
參考資料:
李芳.山西省煤基產業低碳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效率研究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煤炭產業報告:
煤炭開采行業:“十四五”我國能源、煤炭需求展望-211216(19頁).pdf
煤炭行業2022年策略報告:煤炭供需逐步走向平衡行業盈利趨穩-211223(24頁).pdf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1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38頁).pdf
【研報】煤炭債券深度梳理(36頁).pdf
全市場科技產業策略報告第125期:兩大觀察+三大思考探討煤炭智能化行業發展前景(41頁).pdf
IEA:煤炭2021—分析和預測至2024(英文版)(124頁).pdf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煤炭、電力及碳行業:中國煤炭、電力及碳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總結及2022年展望)(166頁).pdf
2021年全球煤炭供需形勢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