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煤基產業

煤基產業

目錄

煤基產業是什么

煤基產業即以煤為基礎的產業,“煤基產業”一詞是2014年山西省科技廳正式提出的,山西省科技廳圍繞煤基低碳科技創新編制了煤層氣、煤焦化、煤化工、煤電、煤機裝備、煤基新材料和煤炭生產7條煤基產業創新鏈,依托產業鏈完善創新鏈,依據創新鏈配置資金鏈,著力打通低碳創新與煤炭經濟的聯結通道,實現科技、產業、金融有機結合,推動煤基產業的新型工業化建設。一般意義而言,煤基產業是指以煤炭為原始要素的關聯多元化產業,是以煤炭生產為主導,包括其下游涉及到煤炭深加工的精煤、型煤、水煤漿、矸石、蘭炭行業,以及聯系煤炭氣化、液化、焦化和燃燒等的相關行業。

廣義的煤基產業包涵橫向與煤炭伴生資源緊密相關的行業部門,如高嶺土、粘土、砂巖、粉煤灰、電石渣、滲水磚等非金屬資源和鋁、鋰、鎵等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行業,以及隧道開掘、汽運物流、裝備制造等關聯多元產業。一般和現實意義角度,煤基產業主要包括煤層氣、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煤機裝備、煤基新材料和煤炭生產七大產業。

煤基產業鏈

目前煤炭產業鏈條可以解構如下:(1)由原煤經過多種程序加工而成的系列成品;(2)用動力煤加工而成的低熱值燃料來進行發電;(3)建立坑口電站,由輸煤變為送電(4)用煉焦精煤煉焦;(5)對煤焦油進一步加工,用于生產化工類的產品及原料;(6)通過更多的程序手段開發煤基化工產品;(7)用礦區電力發展高能耗產品;(8)利用廢渣及其它原料生產建筑材料;(9)利用采煤過程中發現的礦物資源,發展節能產業。此外,該產業鏈的運營范圍較廣,涵蓋了鐵路、公路和港口等物流資源。據相關資料顯示,煤炭產業的物流已做到了用較低成本去獲得較高效益。具體來說,目前發展較好的有焦炭產業鏈,煤改電產業鏈、煤化工產業鏈


煤基產業

煤基產業鏈產品結構

煤基產業鏈相對較長,其直接下游一般涉及到火電、鋼鐵、建材和化工這四大行業?;谀繕水a品的導向差異,其產業鏈會往下游橫向或縱向延伸,以此完成煤基產業鏈的多元演化。煤基產業鏈實現了煤炭資源的深加工與轉化利用,如煤—電—鋁產業鏈和煤—氣—化—電產業鏈等,涵蓋了以煤為原料生產的鐵礦石、焦炭、煤焦油、焦爐煤氣、粗煤氣、合成氣和甲醇等相關產品。


煤基產業

煤基產業特征

(1)相關性:煤基產業系統中各個煤炭行業處于不同的地位,行業間通過信息、能量和物質的互換有機地接鏈在一起。煤焦化、煤層氣、煤電、煤化工產業是以煤炭生產為基礎的高耗能產業,煤基裝備主要主要服務于煤炭行業

(2)低碳性:煤基產業的低碳性,是指產業內各行業所表現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煤基型產業各種行業之間,通過副產品和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使一個行業的副產品或廢棄物成為另一行業的原材料,形成交換網絡;在各種行業內部,實行低碳設計、綠色工藝和清潔生產,從而實現信息、能量和物質交換等循環運轉。

(3)區域性: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區域分布失衡,山西、內蒙古、陜西等是我國的產煤大省,其年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60%以上。其中中西部地區的大型煤炭基地生產的煤主要是供給華北、華東、東北等地區。中部地區生產的煤主要供給中南等地區。東北地區的煤主要負責東北三省的煤供應。云貴地區的主要為西南與中南供給。因此,由于煤炭資源所處的區域不同,所以煤炭產業鏈也有著區域性的特征。

山西省煤基產業發展現狀

1、煤層氣

已探明資源儲量約10萬億m3,占全國煤層氣總量的30%。其產業布局為以沁水、河東南北兩翼為重點,兼顧中間的“h型”開發格局。形成民用燃氣、工業燃氣、煤層氣發電與煤層氣化工結合發展的產業格局。發展近況:(1)煤層氣資源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2)地面煤層氣開發利用取得較大進展。(3)井下煤層氣抽采規模日趨擴大。(4)輸氣管網建設已初具規模。

2、煤焦化

儲量為918億噸,占全國33%,居第一位,其中最優質的肥煤、焦煤儲量523億噸,占全國的54%。分布于晉城、大同、陽泉、呂梁等主產煤區。發展近況:(1)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大面積虧損現狀。(2)能耗高、污染重的典型傳統煤化工形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3、煤化工

絕大部分是和硫鐵礦、粘土礦、鋁土礦、石膏礦共生或伴生的,其中中低階煤占80%以上,煤炭的風化層富含腐殖質資源。有焦煤、同煤、陽煤等大型的煤炭企業,主要為傳統煤化工,現代煤化工產業較少。發展近況:(1)圍繞傳統煤化工路線,以煤氣化為龍頭的新型煤化工剛剛起步。(2)新一代煤化工有相當的研究基礎,但多數還停留在實驗室規模階段。

4、煤電

主要存儲煤矸石,累積10億噸以上。每年產生低熱值煤約1.7億噸,占全國的34%。全省范圍內的煤電聯營全面啟動,形成晉北、晉中、晉東三個煤電基地。發展近況:(1)沒有百萬等級的機組,單擊容量較低。(2)燃煤機組的能耗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外送電通道能力不足。

5、煤機裝備

約有企業100多家,已形成太原重工平陽重工和山西煤機裝備等一批骨干企業。已形成以煤炭挖掘、洗選、油化、液化和礦井安全設備為主體、研發與制造并舉的產業體系。發展近況:(1)煤機裝備主導產品,在國內占據領先地位。(2)大功率電牽引采煤機裝備、大型液壓支架、等設備出具雛型。(3)大型振動篩可以替代進口。

6、煤基新材料

高性能特殊鋼、金屬鎂及鎂合金材料、欽鐵硼永磁材料、煤系高嶺土、鋁質、硅質新型耐火材料產能產量全國領先。產業布局依托太鋼集團、焦煤集團、等企業發展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近況:(1)部分獨特產品和技術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具備競爭優勢。(2)產業總體上仍處于培育階段,高端新材料較少、企業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等。

7、煤炭生產

煤礦數量為1077座,總能力14.28億噸/年,其中新增的24座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新核準的煤礦。三大煤炭基地、十八個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產業近況:(1)行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2)產業集中化水平明顯提高。(3)煤炭安全生產明顯改善。

參考資料:

李芳.山西省煤基產業低碳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效率研究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煤炭產業報告:

煤炭開采行業:“十四五”我國能源、煤炭需求展望-211216(19頁).pdf

煤炭行業2022年策略報告:煤炭供需逐步走向平衡行業盈利趨穩-211223(24頁).pdf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1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38頁).pdf

【研報】煤炭債券深度梳理(36頁).pdf

全市場科技產業策略報告第125期:兩大觀察+三大思考探討煤炭智能化行業發展前景(41頁).pdf

IEA:煤炭2021—分析和預測至2024(英文版)(124頁).pdf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煤炭、電力及碳行業:中國煤炭、電力及碳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總結及2022年展望)(166頁).pdf

2021年全球煤炭供需形勢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1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互聯網招聘
下一篇:MaaS(出行即服務)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