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出行即服務體系能夠為用戶提供的出行服務,其中包括行程規劃與預定、出行需求的分析與預測、交通方式整合與運力調度和一次性支付與個性化套餐等。從廣義上講,出行即服務體系需要集成從信息的整合,預訂和支付功能到服務的捆綁以及政策方針的制定的各個方面。具體包括:
(1)出行需求的分析與預測
出行即服務體系能夠為出行者提供按需響應的個性化出行服務,因此分析和預測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是出行即服務體系的重要功能之一。為了能夠準確預測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數據信息需要在出行即服務系統中的各個主體之間交流共享,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出行即服務體系能夠廣泛地獲取出行者的出行數據,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能夠準確分析出行者的出行偏好,從而為出行者提供個性化的出行服務。通過對實時交通信息的獲取與分析,能夠對城市交通狀況及出行需求進行準確預測,根據需求調整服務的供給,達到城市交通的供需平衡。
(2)一次性支付與個性化套餐
在出行即服務體系下,用戶在預定行程時可以一次性支付所有出行階段的費用,在出行時僅通過單一的出行憑證就能夠訪問所有的交通服務方式,出行憑證可以是智能手機終端或交通卡,出行憑證記錄了用戶的個人信息及行程預定信息,用戶可以在停車終端上使用憑證解鎖車輛,也可以在乘坐公共汽車時使用。出行者也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套餐,購買一定數量的出行里程或出行時間。各交通服務運營商的資金將由出行即服務體系進行統一分配
(3)行程規劃與預定
在出行即服務體系中,需要構建單一的服務平臺與用戶交互,服務平臺可以是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或者是Web網站。平臺能夠向用戶提供有關城市所有交通方式的實時信息,包括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并通過分析用戶的出行偏好,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的出行方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出行需求進行出行行程的預定和支付。
(4)交通方式整合與運力調度
出行即服務體系能夠整合多種交通方式,各交通方式將不再只是獨立地發展,而是構成統一的體系。通過交通方式的整合,公共交通能夠與其他交通方式有效銜接,可以解決復雜城區的公共交通覆蓋問題,并通過共享交通解決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整合各交通方式之后,出行即服務體系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各交通方式,通過預測出行需求,能夠動態地調配各交通方式的運力資源,實現按需響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