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KR的實施基礎
OKR作為一種目標為導向的績效管理方法,在公司層面適合謀求轉型和急需擴大發展的企業,在業務層面能夠對創新型崗位有極大幫助。

(2)OKR的實施流程
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的過程,OKR理論指導下的績效管理也不例外。
(1)培養OKR文化,增加員工的認可度。企業的文化氛圍將直接影響管理的效果,當一項新的管理制度開始實施前應首先培養員工的文化認同感,通過員工面談、企業培訓等方式讓員工充分了解公司的愿景、戰略和使命,坦誠的向員工征求現有績效管理制度的問題、缺陷及改進方向,利用企業實施OKR的成功案例激發員工熱情,從而建立OKR文化。
(2)在充分溝通的情況下依據工作實際在目標設置理論的指導下設立3-5個目標(O)。目標必須是在管理者與員工直接充分溝通后達成共識制定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例如人力資源部門在設定目標時不能是";我想讓培訓工作更好";,而是要提出";開發出兩門培訓課程";或";舉行一場50人以上規模的素質拓展訓練";之類的具體目標;目標要是有野心、有挑戰的。如果1分為滿分標準,達到0.6-0.7是理想情況,分數太低證明員工的效率和能力存在問題,分數太高也存在目標制定過低的風險。
(3)將目標層層分解,一般以季度為周期為每個O設立出3-5個與符的KRs。作為完成目標必須采取的行動,KR的制定要符合以下特點:必須是能直接實現目標的、必須是具有挑戰性、敢創新的、必須是以結果為基礎的、必須是和時間相聯系的。KRs可以隨著實際需要不斷發展完善。
(4)對OKR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和反饋。在O和KRs制定后,企業應組織負責人利用和調度企業資源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對KRs的完成程度進行客觀打分,并在組織內匯報達成情況,幫助員工修正錯誤,持續改進。員工則需要在每個考核周期結束后給自己KRs的完成情況和質量打分,以此提高個人績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