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

目錄

海爾集團簡介

海爾集團成立于1984年,是一個世界領先的生活方案提供商。在不斷創業創新的歷程中,海爾公司一直秉承著“人的社會價值第一位”的發展主線。海爾目前共有公司三家,在國內形成了十+N 的研發式技術創新系統、28個產業園、122個科研管理中心,108個營銷中心以及二十四萬人+的銷售服務網絡,目前掌握了海爾集團公司、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等七大高端產品,另外還有全球上的第一個場景產品";三翼鳥";,并建立了全球領先的產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卡奧斯 COSMOPlat、培育了盈康生活、日日順供應鏈、海納云、海創匯、海爾生物醫藥等子產品。未來,海爾集團還將進一步聯手世界一線的生態合作方,共同構建衣食住行康養醫教育等物聯網全生活圈服務,為全世界用戶定制人性化智能的家居生活。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發展歷程

1984年10月23日,青島電冰箱總廠和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簽約引進當時亞洲第一條四星級電冰箱生產線。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帶領新的領導班子來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當時的冰箱廠虧空147萬元,產品滯銷,人心渙散。張瑞敏是到農村大隊借錢,才使全廠工人過了一個年。

1985年,張瑞敏從消費者的信中發現了產品存在的質量隱患,為了真正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砸冰箱”事件成為海爾歷史上強化質量觀念的警鐘。同年,張瑞敏分析了當時電冰箱市場品種繁多,競爭激烈的形勢,提出了“起步晚、起點高”的原則,制定了海爾發展的“名牌戰略”。

1986年,由于產品質量過關,海爾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陽三大城市一炮打響,市場出現搶購現象;原西德駐華大使裴培義先生從北京專程到青島電冰箱總廠考察。工廠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況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輕的廠長張瑞敏。

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十多個國家的冰箱產品,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海爾的發展逐漸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1987年4月28日,海爾第一次在北京西單商場舉辦“琴島—利勃海爾”電冰箱展銷會,高品質的冰箱吸引了眾多消費者排隊購買。

1988年,海爾冰箱在全國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頭地位。

1989年6月,一場政治風波襲來,市場出現寒流,而海爾冰箱在這場風波中,不但沒有降價,反而提價12%,仍然被搶購。海爾以它的高質量和服務贏得了市場。

1990年,海爾先后獲得國家頒發的企業管理“金馬獎”、“國家質量管理獎”,為今后規模的擴張與騰飛積蓄了管理的經驗與人才;海爾產品通過了美國UL認證,標志著海爾走向國際市場的思路已經開始付諸實施。

從1984年到1991年,歷時7年,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并了青島電冰柜總廠和青島空調器總廠,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爾集團,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戰略階段。

1992年2月,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海爾抓住機遇,在青島東部高科技開發區征地800畝,建立了海爾工業園;9月,海爾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標志著海爾已成為合格的世界級供應商。

1993年,在德國《TEST》雜志一年一度的家電抽檢結果報告中,海爾冰箱獲得了8個“+”號,在受檢的冰箱中名列質量第一名,比德國、意大利的冰箱評價還高;在海爾園建設過程中,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啟動。1993年11月19日,海爾冰箱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1994年4月22日,海爾超級無氟電冰箱參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覽,成為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環保產品。

1995年,海爾園建設日新月異,新項目邊施工、邊建設、邊投產;2月,海爾集團創新的“日清日高管理法”獲得由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頒發的“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5月22日,海爾集團東遷至剛落成的海爾工業園,拉開了海爾二次創業——創世界名牌的序幕;7月,原紅星電器有限公司整體劃歸海爾集團,海爾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通過輸入海爾文化,盤活被兼并企業,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展。

1996年6月,海爾獲得美國優質科學協會頒發的“五星鉆石獎”,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個人被授予五星鉆石終身榮譽。海爾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得消費者的忠誠與美譽。

1997年2月,萊茵河畔掀起海爾潮,海爾參加了在德國科隆舉行的世界家電博覽會,海爾向洋人頒發產品經銷證書的消息,不僅使中國人在國際市場上揚眉吐氣,更標志著海爾品牌已經在國際市場開始嶄露頭角。9月,以進入彩電業為標志,海爾進入黑色家電、信息家電生產領域。與此同時,海爾以低成本擴張的方式先后兼并了廣東順德洗衣機廠、萊陽電熨斗廠、貴州風華電冰箱廠、合肥黃山電視機廠等十八個企業,企業在多元化經營與規模擴張方面,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998年,美國《家電》周刊對海爾的發展速度在世界家電業位居第一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海爾在做大的同時,實現了做強;與此同時,海爾以低成本擴張的方式先后兼并了廣東順德洗衣機廠、萊陽電熨斗廠、貴州風華電冰箱廠、合肥黃山電視機廠等十八個企業,企業在多元化經營與規模擴張方面,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英國《金融時報》在評選“亞太地區最具信譽的企業”時,海爾進入前十位,名列第七。

1999年4月30日海爾在美國的南卡州建立了生產廠,五星紅旗飄揚在美國的土地上。歐洲海爾、中東海爾、美國海爾……先后揭牌,有更多海外經銷商加入到海爾的營銷網絡中。

2000年2月份,在世界著名的CONFORTEC家電展上,世界三大信息公司之一的歐洲GFK公司將海爾作為單列品牌列入其信息目錄。按慣例,只有世界著名大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才有這個資格。

2001年12月12日,Haier廣告牌揭牌儀式在意大利米蘭舉行。廣告牌位于米蘭Malpensa機場附近的高速路上,所有經過的人都會看到。

2002年12月26日,海爾集團在海爾開發區工業園“時空飛碟”舉行“海爾創業十八周年、海爾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暨海爾榮居世界白色家電五強創新工作研討會”。海爾集團2002年實現全球營業額711億元,同比凈增109億元。海外13個工廠全線運營,海外營業額達10億美元,同比增長37%。

2003年12月26,“海爾創業十九周年,流程再造五周年暨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發展研討會”在海爾軟件學院舉行。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806億元,平均增長70%。

2004年12月份,由亞洲覆蓋面最廣的權威媒體之一——《亞洲周刊》評選的“亞洲企業1000強”排行榜揭曉,海爾集團位居第125位,比去年排名的第351位上升了226個名次。此次評選囊括了日本、韓國、臺灣省、香港等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在入選的中國家電企業中,海爾集團位居第1位。

2006年12月26日,首批海爾藍火苗燃氣熱水器在重慶海爾工業園順利下線,這標志著海爾集團重慶工業園正式開工投產。

2008年12月,2009年德國漢諾威工業設計IF國際設計大獎評獎結果揭曉,海爾三門冰吧、海爾電熱水器和海爾雙頭燃氣灶獲IF國際設計大獎。這是中國廚房電器企業第一次獲IF設計大獎,也是中國家電企業單年度獲獎最多的一次。

2012年12月20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 (Euromonitor)發布最新的全球家電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8.6%,比去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第四次蟬聯全球第一。

2013年按制造商排名,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3年零售量占全球11.6%的份額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同時,在冰箱、洗衣機、冷柜、酒柜分產品線市場,海爾全球市場占有率繼續保持第一。

2014年,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2014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4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0.2%,居全球第一。這是海爾大型家電零售量第六次蟬聯全球第一,更首次突破兩位數。同時,海爾冰箱、洗衣機、冷柜、酒柜的全球品牌份額也分別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2019年12月26日,在海爾集團創業35周年暨第六個發展階段戰略主題和第四代企業文化發布儀式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與海爾集團前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楊綿綿,海爾集團前董事局副主席武克松作為聯合創始人共同開啟了第六個戰略階段——生態品牌戰略階段。

2022年6月15日,全球品牌數據與分析公司凱度集團發布了“2022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排行榜,騰訊、阿里、華為、海爾等14家中國品牌入選。海爾連續四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百強,品牌價值逆勢增長33%,位居全球第63名。

海爾集團創始人

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是張瑞敏。

張瑞敏,中國共產黨黨員,1949年出生,山東萊州人。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海爾集團創始人 ,人單合一模式和生態品牌的創立者 ,全球50位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連續當選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創業30多年,張瑞敏帶領海爾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享譽世界的知名家電品牌,并率先在全球創立生態品牌。他將經營管理企業的心得升華,形成了系統的管理思想體系——人單合一。因其對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國內外管理界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贊譽。世界一流戰略大師加里·哈默評價他是互聯網時代CEO的代表。

2015年11月,張瑞敏應邀到倫敦參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頒獎典禮,被授予Thinkers50杰出成就獎之“最佳理念實踐獎”,是唯一一位且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企業家。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張瑞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注重企業管理創新的優秀企業家。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2019年10月19日,在2019福布斯中國領導力論壇上,張瑞敏榮獲了“2019福布斯中國終身成就獎”,并成為最新一期《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2021年6月29日,全球領先的洞察與咨詢公司凱度首次頒發了BrandZ?歷史上的首個個人榮譽,張瑞敏榮膺“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物聯網生態品牌創立者” 稱號。

海爾集團CEO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是周云杰。

周云杰,男,1966年出生于山東省萊州市,正高級工程師,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周云杰1988年7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年7月加入青島電冰箱總廠,歷任銷售處處長、二廠廠長、質量部長、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2000年出任海爾集團副總裁;2007年任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市場官;2010年任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市場官;2013年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輪值總裁;2016年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2021年11月5日,正式就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周云杰先后獲得全國用戶滿意杰出管理者、第七屆國家級特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優秀質量工作者、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勞動模范、第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海爾集團發展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個產品,探索并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征: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特征: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絡與售后服務網絡,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 )

特征: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后,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 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 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海爾創業21周年暨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研討會”上的講話!

內容參考源:海爾集團官網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