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中金ESG手冊(6):ESG監管(4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金公司:中金ESG手冊(6):ESG監管(42頁).pdf(4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 中金中金 ESG 手冊(手冊(6):):ESG 監管監管 劉均偉劉均偉 分析員分析員 金成金成 聯系人聯系人 周蕭瀟周蕭瀟 分析員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0120002 SFC CE Ref:BQR365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30152 SAC 執證編號:S0080521010006 SFC CE Ref:BRA090 本篇是中金 ESG 手冊的第六篇,總結了全球的 ESG 監管模式,并分別對實體產業、金融行業的 ESG 監管發展特點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全球來看,全球來看,ESG 監管機制監管機制可分為可分為三個組成部分
2、:三個組成部分:ESG 監管者監管者、ESG 監管工具監管工具、ESG 受監管者受監管者。ESG 監管者包括政府、立法機構、貨幣當局、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團體五類,而 ESG 受監管者則主要是企業、金融機構和評級機構。ESG 監管者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規則,促使投資者、企業等披露更多的 ESG 信息、提升 ESG水平,降低 ESG 風險對企業、對外部環境造成的實質性負面影響。ESG 監管工具包括搭建平臺、行動指南和獎懲機制。搭建完善的信息溝通平臺有助于橫向(監管者之間、地區之間)、縱向(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雙向、多維溝通,促進監管效率;行動指南和激勵機制則有助于引導企業、金融機構主動、有效地進行
3、 ESG 信息披露、管理和水平提升,進一步降低經濟活動的負外部性?;诨趯θ驅θ?ESG 監管政策文件監管政策文件的的分類統計分類統計表明:表明:政府、立法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政府、立法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對象及政策文件有一定差的監管對象及政策文件有一定差異。異。政府、立法部門發布的監管政策文件主要針對企業某些 ESG 活動的獎懲激勵,金融監管部門則更傾向于發布整合的 ESG 信息披露指南、構建整合化的 ESG 溝通機制。全球全球 ESG 監管發展監管發展梳理:聯合國是主要推動者,各地區各具特色。梳理:聯合國是主要推動者,各地區各具特色。ESG 監管的主要推動者是聯合國。聯合國根據企業
4、、金融機構的相應特點,發布相應的倡議和 ESG 治理框架、建立相應的 ESG 會員組織(如:PRI、PSI 和 PRB 等),促進 ESG 監管者與被監管者之間橫向和縱向的溝通。歐盟、美國、日本和新加坡是全球目前 ESG 實踐比較成熟的國家、地區,其 ESG 監管實踐的路線各具特色。歐盟通過構建三大強制性的 ESG 信息披露法律支柱促進 ESG 信息價值鏈的完善;美國遵循誠信原則對 ESG 資管產品的“漂綠”行為進行了嚴格的約束;日本和新加坡則分別通過投資激勵和構建標準化的 ESG 信息披露平臺來降低企業、金融機構參與 ESG 活動的成本。全球全球 ESG 監管政策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監管政策
5、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應對:分割化:分割化 VS 統一化。統一化?,F行 ESG 監管政策在區域、職能層面存在一定的分割。全球各證券交易所對于國際 ESG 披露標準引用的覆蓋度不一致、部分國家的政府部門對于 ESG 議題仍然按職能進行分割監管??沙掷m標準依據尋求統一化。為了應對分割化對 ESG 監管發展帶來的挑戰,ISSB 和 IFC 正在從標準制定和投資實踐層面統一化 ESG 信息的披露和評價,各國也通過積極構建跨國協作平臺(例如:可持續銀行網絡、G20 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和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等)來推動形成 ESG 標準、ESG 投資實踐的全球共識。更多作者及其他信息請見文末披露頁 ESG 趨勢趨勢
6、 ESG 研究 2022.11.22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 目錄目錄 ESG 監管模式總結監管模式總結.3 ESG 監管者和 ESG 監管工具箱.3 對實體產業 ESG 發展的監管體系.6 對金融行業的 ESG 監管發展.11 ESG 監管體系的案例分析監管體系的案例分析.18 歐盟:三大法律支柱構建 ESG 信息價值鏈.18 美國:反“漂綠”的立法與實踐.20 日本:資金引導激勵 ESG 活動.23 新加坡:金融科技助力 ESG 數據標準化.25 ESG 監管的國際協作監管的國際協作:分割化:
7、分割化 vs 統一化統一化.27 現行監管政策的分割化.27 可持續標準依據尋求統一化.30 監管國際協作機制探討.33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 ESG 監管模式總結 ESG 監管者和監管者和 ESG 監管工具箱監管工具箱“可持續發展”本身具備較廣泛的內涵,如要提升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監督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并推動機構投資者將 ESG 納入投資流程,逐漸形成全社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將會涉及多領域、多部門共同合作。目前全球各國、各地區并未形成統一的 ESG 監管模式,不同屬性的監管者將
8、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自身的專業領域相結合,頒布了一系列 ESG 相關的監管規則,目的就是為了推動 ESG 理念的全面發展。近十年來,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個監管部門發布了超過 800 條與ESG 監管相關的監管規則1。ESG 的監管機制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形式進行推動:ESG 的監管者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規則,通過強制或自愿的形式促使投資者和企業披露更多的 ESG 信息、提升 ESG 水平,降低ESG 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實質性負面影響。圖表圖表 1:ESG 的監管機制的監管機制 資料來源:MSCI,中金公司研究部 具體來看,ESG 的監管對象主要是投資者和企業(企業主要指上市公司和債券發行
9、者)以及對企業進行 ESG 評級的機構,而 ESG 監管者大致可以分為政府、立法機構、貨幣當局、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團體。為了有效推動投資者和企業披露 ESG 信息、提升自身 ESG 水平的意愿,我們認為常用的監管工具,可以歸為三類:搭建溝通平臺信息傳遞 為了實現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監管者作為總體層面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制定者、監督者,需要在充分了解可持續目標的實施路徑、掌握我國目前經濟、社會、環境現狀的可持續發展基礎上,制定出目標導向明確、激勵相容并具備可行性的 ESG 政策。ESG 監管者通過搭建統一化 1 https:/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10、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4 的可持續信息溝通平臺,能更有效地匯總來自各部門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各類信息,逐漸形成有效的政策協同、逐漸整合成統一化的 ESG 政策。溝通平臺的主要特點是雙向、多維的:第一個維度是橫向的溝通,指的是監管主體之間跨部門、跨地域的溝通與協作。第一個維度是橫向的溝通,指的是監管主體之間跨部門、跨地域的溝通與協作。例如,2016 年,國家發改委聯合人民銀行、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銀保監會(原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共同發布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2,部門間的有效協作使得中國在 5 年內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3另外,如“粵港
11、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中歐基于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nternational 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IPSF)共同發布的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等跨地區的國際監管合作也在逐漸開展。第二個維度是縱向的溝通,指的是監管與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互動。第二個維度是縱向的溝通,指的是監管與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例如,2010 年以來,由歐洲大型機構投資者組成的責任投資聯盟 Eurosif 定期向歐盟委員會提交關于如何持續提升 ESG 信息披露質量、如何通過投資者參與提升企業 ESG 管理水平等建議。另外,2017 年以來,中國基金業協會就會每年向金
12、融機構發起ESG 責任投資情況調查的問卷4,并對外發布調查報告等。圖表圖表 2:ESG 監管的溝通平臺監管的溝通平臺 資料來源:IPSF,Eurosif,中金公司研究部 制定行動指南披露、治理、提升 當具備了足夠的可持續發展治理理論、掌握了相對全面的可持續發展信息并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現狀,ESG 的監管者會推動 ESG 信息的披露,通過制定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指引市場參與者進行相應 ESG 指標的披露。目前 ESG 信息的披露主要來自于兩個渠道:2 http:/ 3 https:/ 4 https:/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
13、要法律聲明 5 第一個渠道是第一個渠道是來自來自企業的企業的自愿自愿披露。披露。為了提升企業 ESG 信息自主披露的完整性、可比性,監管者會設定一系列的 ESG 披露指標并指引企業按照國際通行的方法學進行相應地收集、測算與發布。目前,國際組織(如:GRI、ISSB 等)和證券交易所(如:紐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是 ESG 披露指南的主要發布者。企業自主披露的特點是較為完整、全面,但目前缺乏完善的驗證機制,客觀性難以保證。第二個渠道是權威部門公開第二個渠道是權威部門公開發布的數據發布的數據。除了企業的自主披露,權威部門(如:政府、監管機構)也會通過統一的披露平臺發布 ESG 相關的信息。例如,
14、環境執法部門會披露環保處罰相關的信息、司法部門會披露各類裁判文書、知識產權部門會公布各類專利、商標的狀況。通常,權威部門披露的信息客觀性較高,但覆蓋的 ESG 議題通常較窄,目前各部門的披露也各自為政,缺乏整合。另外,還有一些第三方專業機構、評級機構利用測算技術以及另類數據,對于企業的 ESG 信息進行相應收集與整合。從 ESG 監管者的角度,若要推動企業將 ESG 議題納入自身的經營決策、推動提升 ESG 治理水平,則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企業決策者的 ESG 治理意識和治理能力:第一種途徑是通過第一種途徑是通過聯盟聯盟形式形式的共同承諾,以的共同承諾,以行業協會、自律團體行業協會、自律團體
15、進行引導進行引導。多數成規模的行業都會形成行業協會,行業協會與監管溝通通常較為緊密,也能代表市場中多數企業的利益、反映企業的經營現狀。通過監管者與行業協會、自律團體的宣導、溝通,可以有效地引導各行業的企業主動參與 ESG 的行動。第二種途徑是通過負責任投資者第二種途徑是通過負責任投資者通過通過行使股東權利,直接行使股東權利,直接參與企業參與企業的的經營決策。經營決策。從公司治理的決策結構可以發現,能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的角色,除了企業的管理層(董事會、監事會和部門負責人)以外,就是普通股股東,而負責任投資者,作為具備較高ESG 治理與評價能力的股東,則可以通過參與公司經營決策來引導公司提
16、升自身的ESG。設置激勵機制降低負外部性、激勵相容 我們目前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階段,由于企業天然的逐利屬性,依靠純自愿、市場化的機制并不能消除企業現階段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負外部性”。因此,ESG 監管者促進企業主動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水平、消除“負外部性”的主要措施,就是通過設置獎懲機制,修正市場扭曲,大致有以下兩類:第一類是行政化獎懲:第一類是行政化獎懲:由監管者直接對企業進行單方面的財政獎勵、補貼、行政處罰以及懲罰性稅收。目前 ESG 監管者直接對企業進行獎懲的活動在環境、綠色方面較為普遍,例如:在獎勵和補貼方面,2016 年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成立以來,部分地方政府為推動地方綠色金融的
17、發展,為綠色貸款融資主體、綠色債券發行主體進行貼息、對符合綠色標準的企業 IPO 活動進行獎勵5;在行政處罰方面,有環境行政處罰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成文的法律;在稅收方面,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等成文的法律根據主體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征收稅費。第二類是市場化激勵:第二類是市場化激勵:由監管者構建起一個機制,讓企業之間通過交易來達到總體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海內外較為成熟的就是碳配額交易體系,ESG 監管者根據全球升溫目標測算出未來每一年的碳排放總量目標,并將碳排放的額度發放給控排企業,控排表現 5 參見湖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湖州市建設國家綠色
18、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若干意見、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財政廳關于組織申報 2022年度江蘇省綠色金融獎補資金的通知等地方政府發布的綠色金融支持政策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6 較好的企業會有配額的盈余,通過碳市場,碳配額盈余方可以有償轉讓給碳配額的需求方,形成控排企業之間良性的減排競爭機制。圖表圖表 3:ESG 監管的激勵機制監管的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Coase(1960)6,中金公司研究部 對實體產業對實體產業 ESG 發展的監管體系發展的監管體系 從趨勢來看,近年來,全球對于企業的 ESG 監管政
19、策發布呈逐年上升趨勢。從監管類型來看,對企業的 ESG 監管政策通常由政府、立法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發布,具體來看,兩類主體發布的 ESG 監管政策存在較大的關注點差異:政府、立法部門:普適、強制、獨立 針對實體產業 ESG 相關的政府部門、立法部門通常以國民的共同利益出發,通過發布相應的規則約束企業的行為,最終實現特定 ESG 指標的提升。此類監管者發布的規則通常具有強制性和普適性,即規則的實施一般會覆蓋所有企業或者有共同特點的某一類企業,對于這些受監管的企業,必須無條件遵守相應的規則,否則將會受到處罰。另外,此類監管者的監管制度,一般只會針對 E、S、G 項下的某個或某幾個關鍵議題對企業進行
20、監管,例如:環境(E)支柱下,能源部門、環境部門、林業部門分別對企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溫室氣體、污染物排放以及森林保護等議題制定了相應的規則;6 Coase R 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7 社會(S)支柱下,市場監管部門、勞動部門、衛生部門、信息化部門分別對消費者保護、企業的員工保護、食品安全、隱私信息保護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規則;治理(G)支柱下,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分別
21、對企業的治理透明度、稅務透明度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金融監管部門:整合化、重視信息披露的通用性 針對實體企業,金融監管部門,主要是證券交易所、證券監管當局發布的一些整合化的 ESG信息披露指南。金融監管部門的 ESG 監管特點是注重企業的信息披露、注重規則的通用性、延續性。例如,香港證監局和香港交易所自 2015 年以來,開始發布與企業 ESG 信息披露相關的指南,并逐步將 ESG 信息披露納入公司申請上市時需要披露的必要信息,并不斷完善對企業 ESG 披露中重要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圖表圖表 4:企業:企業 ESG 監管政策發布趨勢圖監管政策發布趨勢圖 資料來源:MSC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企
22、業的 ESG 監管實踐過程中,聯合國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以發布倡議文件的形式構建了基礎的 ESG 理念框架,世界上幾個主要經濟體(如:歐盟、美國、日本等)積極響應,以立法的形式對當地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和治理進行規范和引導。聯合國:聯合國:ESG 監管發展的倡導者監管發展的倡導者 聯合國是“聯合國是“ESG”概念的提出者,也是”概念的提出者,也是 ESG 監管的推動者。監管的推動者。2004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聯合全球大型金融機構共同發布的關懷者勝(Who Cares Wins)倡議書中首次提出了“ESG”這一概念,該文件呼吁各國政府和監管者應該主動推動企業的 ESG
23、 信息披露。該倡議書發布后的第二年,全球上市公司的 ESG 報告披露率顯著上升。截至 2022 年,已經有約80%的各國超大型企業披露了自己的 ESG 報告。7 7 https:/home.kpmg/xx/en/home/insights/2022/09/survey-of-sustainability-reporting-2022/climate-risk.html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8 圖表圖表 5:全球企業:全球企業 ESG 報告發布率趨勢圖報告發布率趨勢圖 資料來源:KPMG,中金公司研
24、究部;N100 指的是 KPMG 設立辦公室所在的 52 個國家中,選取了各國營業收入排名前 100 的公司,總計 5,200 個樣本企業;G250 指的全球財富 500 強企業中營業收入前 250 名的公司。2017 年,聯合國契約組織(年,聯合國契約組織(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UNGC)聯合)聯合 GRI 共同發布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報告。了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報告。報告中對應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169 個具體目標提出了作為企業可以選擇披露的所有定性、定量的數據項
25、目8。該報告為監管當局和企業提供了詳盡的 ESG 披露清單,有助于提升企業ESG 報告披露的透明度,同時該報告也為那些具有 ESG 發展計劃的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ESG 行動方向。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發布 CSR 和 ESG 報告時會將其具體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與相關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對應。圖表圖表 6:聯合國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資料來源:UNDP,中金公司研究部 8 https:/info.unglobalcompact.org/l/591891/d-Targets-2017-5BChinese5D-pdf/3y5dv7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26、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9 歐盟:歐盟:ESG 強制披露的全球領導者強制披露的全球領導者 歐盟作為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負責任投資原則的區域性組織之一,在近五年來密集推進了一系列與 ESG 相關條例法規的修訂工作,從制度保障上加速了 ESG 投資在歐洲資本市場的成熟。整個歐盟遵循“自上而下”的 ESG 監管路線,歐盟委員會是推動歐盟 ESG 發展的主要力量。具體對實體企業的 ESG 監管政策發展路線如下:2014 年,歐盟委員會對年,歐盟委員會對 ESG 信息的強制披露進行立法。信息的強制披露進行立法。歐盟委
27、員會發布非財務報告指令(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首次系統地將 ESG 三要素列入法規條例的法律文件,該指令規定,歐盟超過 500 名雇員的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必須披露以下 ESG 信息:環境、社會以及員工待遇、人權的尊重度、反腐敗、董事會成員多樣化(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和專業背景)。2015 年,歐盟積極響應年,歐盟積極響應 SDGs 氣候目標,增強了對環境議題(氣候目標,增強了對環境議題(E)的關注。)的關注。2016 年12 月,歐盟修訂了職業退休服務機構的活動及監管(Institutions for Occupational
28、Retirement Provision,IORP II),對投資者和金融監管當局提出:“對 IORP 活動的風險進行評估時應考慮到正在出現的或新的與氣候變化、資源和環境有關的風險”。2017 年,歐盟委員會要求股東參與上市公司的年,歐盟委員會要求股東參與上市公司的 ESG 事項。事項。歐盟委員修訂了股東權指令(Shareholder Rights Directive),修訂后的政策文件明確指出,股東應當參與上市公司的 ESG 議題,而且機構投資者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還應對外披露參與被投資上市公司 ESG 議題與事項的具體方式、政策、結果與影響。2019 年,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年,歐洲證券
29、與市場管理局(ESMA)建)建議議 ESG 指標應當有規范的定義。指標應當有規范的定義。ESMA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將可持續性風險與因素整合進最終報告的建議書。ESMA 建議,應該盡快為 ESG 議題給出明確的定義以便于機構投資者和第三方機構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和投資實踐。2021 年,歐盟委員會向歐盟成員提議進一步深化年,歐盟委員會向歐盟成員提議進一步深化 ESG 信息的強制披露。信息的強制披露。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的提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該提議進一步修訂了非財務報告指令的內容,提出了范圍更廣
30、、更客觀、更有效地 ESG 信息披露要求:將強制 ESG 信息披露的范圍擴到所有大型公司、上市公司;提出對 ESG 報告信息進行審計;提出根據歐盟可持續性報告標準進行強制性 ESG 報告披露;提出結構化 ESG 數據的披露,以便于資本市場參與者直接從數據庫中提取、分析。美國:環境信息強制披露立法的先行者美國:環境信息強制披露立法的先行者 美國的 ESG 政策構建是“自下而上”的:從單因素 E、S、G 的立法逐漸整合。與歐洲國家自上而下地制定整體的 ESG 政策不同,美國對于環境(E)、社會(S)和內部治理(G)的強制披露制度可以分別追溯到 1934 年、2010 年和 2002 年:環境信息(
31、環境信息(E)早在 1934 年,美國的證券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中明文規定,除了需要披露必要的財務信息以外,如果上市公司的運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那么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中必須討論國家的環境政策對公司財務績效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0 1984 年美國國會實施的緊急計劃和社區知情權法案(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 to Know Act,EPCRA)和 1986 年環保部頒布的超級基金修正
32、法案(Superfund Amendments and Reauthorization Act,SARA)又強制要求公司必須披露有毒物質排放清單(Toxic Release Inventory,TRI)所列舉的所有有毒化學品排放,并且通過互聯網將數據公開。1993 年,SEC 頒布的第 92 號專職會計公報(Staff Accounting Bulletins 92,SAB92)進一步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現存或潛在的環境信息和環境責任,并且對于不遵守披露規則或嚴重虛假披露的上市公司處以 50 萬美元以上的罰款。9 1995 年,美國國家環??偩郑‥nvironmental Protection
33、 Agency,EPA)發布了環境會計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s a Business Management Tool),通過界定環境成本的范圍、生產流程中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方法,幫助上市公司更規范地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環境成本。10 2010 年,SEC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后發布了SEC 關于氣候變化信息披露指南,對上市公司氣候披露提出了更清晰的指引,幫助上市公司更好地識別氣候、環境以及相關法律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程度,并且推動量化的環境、氣候信息強制披露規則的修訂。社會責任(社會責任(S)2010 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首次發布
34、了供應鏈透明度法案,該法案要求在加利福尼亞州經營的供應商和經銷商應當公開披露產品生產過程中是否存在使用奴隸或者人口販賣的情況。2019 年,華盛頓州也發布了供應鏈透明度法案的相關倡議。內部治理(內部治理(G)2002 年,美國國會針對安然公司財務造假事件,頒布了薩班-奧西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SOX)。11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對其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并且對內部控制是否充分對外披露管理層評價報告??梢哉f,薩班-奧西利法案開創了公司內部治理(G)信息披露立法的先河。ESG 的整合發展的整合發展 美國對 ESG 披露的整合立法始于 2015 年,美國的勞工部發布了解釋公告IB2
35、015-01,對退休基金投資如何考慮 ESG 因素提供了詳細的投資指導。此后,勞工部又發布了IB2016-01和Field Assistance Bulletin 2018要求所有退休基金的資產管理人必須披露所投資產的 ESG 信息。2017 年,NASDAQ 發布了第一版ESG 數據報告指南在 NASDAQ 的北歐市場進行試點?;诒睔W市場的成功經驗,2019 年,NASDAQ 正式發布了ESG 數據報告指南 2.0(下稱指南 2.0)用于美國市場,該指南的修訂綜合了納斯達克原有的可持續報告和第一版的ESG 數據報告指南的內容,還綜合了 GRI、TCFD、SASB 等國際 ESG 披露準則的
36、內容,呼應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倡議。9 https:/www.sec.gov/regulation/staff-interpretations/accounting-bulletins 10 https:/www.epa.gov/p2/introduction-environmental-accounting-business-management-tool-key-concepts-and-terms 11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07th-congress/house-bill/3763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
37、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1 2020 年初,SEC 向國會提交了2019 ESG 信息披露簡化法案(ESG Disclosure Simplification Act of 2019),該法案是一個框架性的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自己的 ESG 指標和公司長期戰略的影響。日本:政策資金與自愿性披露結合日本:政策資金與自愿性披露結合 日本 ESG 的政策發展類似于美國,以單因素立法發展為核心,對 ESG 相關的政策以自愿性、指引性文件為主。日本是環境保護實踐較早的國家,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立法也有較長的歷史,而對于社會責任和內部管治的信息披露立法則相對較晚
38、。環境信息(環境信息(E)1997 年,日本工業技術環境局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法,其中非常具體地規定了企業在開展業務全流程中應當如何進行環境評估、編制環境報告以及對外披露環境信息。2000 年,日本環境部頒布了綠色采購法,通過設立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定期對政府采購商品的品類、參數層面進行詳細地規定以滿足綠色采購的基本要求,例如 2020年 2 月的采購方針,列舉了 22 種分類 275 品目的綠色采購標準及注意事項。社會責任(社會責任(S)與內部管治()與內部管治(G)2014 年,日本金融廳頒布了盡職管理守則,促進投資者行使股東權利,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122017 年,日本又對該守則進行了修
39、訂,強調了 ESG 在企業決策中的重要性。13 2015 年,日本金融廳又聯合東京交易所頒布了公司治理守則,要求上市公司必須任命兩名獨立董事,同時評估企業 CEO 的選拔流程,而且該守則還呼吁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人員構成應該盡量多樣化。雖然該守則對上市公司沒有強制的法律約束力,但遵循了“不遵守就解釋”的原則。2018 年,該守則被重新修訂,鼓勵更多公司自愿披露 ESG信息,強調董事會對公司可持續發展的作用。ESG 整合整合 2020 年,日本交易所集團發布了ESG 披露實用手冊,匯總了全球上市公司在開展ESG 活動和信息披露方面面臨過問題,并將 ESG 披露分為四個步驟,幫助上市公司根據當前的情況
40、參考手冊的指引完成 ESG 信息的披露。對金融行業的對金融行業的 ESG 監管發展監管發展 從金融行業 ESG 監管發展的趨勢圖可以看出,對于 ESG 相關監管政策的發布存在周期性的特點:金融機構相關的 ESG 監管政策發布數量每過二到三年就會出現一個“猛增”(如:2015年、2017 年和 2020 年)。從發布者的類別來看,金融監管部門、部分法人團體以及貨幣當局是 ESG 監管政策的主要發布者。我們根據具體的 ESG 監管政策發布文件,可以將全球金融監管的發展大致分為 3 個階段:12 https:/www.fsa.go.jp/en/refer/councils/stewardship/2
41、0140407.html 13 https:/www.fsa.go.jp/en/refer/councils/stewardship/20170529.html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2 責任投資原則、倡議(責任投資原則、倡議(2015 年之前)年之前)該階段,全球各國、各地區的政府發布了一系列原則性(principles)、指南性(guidelines)的政策文件,主要是指引機構投資者能夠評估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環境、氣候、社會等風險,并且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向可持續發展水平高的資產或項目。其中,另有部
42、分政策是單獨針對環境、氣候風險的管理、綠色(green)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投資者盡責管理形成立法(投資者盡責管理形成立法(2016-2018 年)年)該階段,對于投資者的監管規則從原則和指南上升為了更實際的盡責管理(stewardship),即要求金融機構作為投資者,不僅應該盡責地調查和分析被投資的企業,還要求機構投資者形式作為股東的投票權,通過參與公司的重要經營決策,要求被投資的企業將 ESG 相關的議題納入實際經營??沙掷m投資產品分類及信息披露趨于嚴格(可持續投資產品分類及信息披露趨于嚴格(2019 年后)年后)該階段,監管者逐漸開始強制金融機構對于投資全流程的 ESG 信息進行披露(
43、disclosure),部分監管文件制定了基本的投資者 ESG 信息披露要求(requirements),也有部分監管文件直接援引國際上比較通用的 ESG 信息披露框架(framework)。圖表圖表 7:2019 年后全球對金融機構年后全球對金融機構 ESG 監管文件的關鍵詞云監管文件的關鍵詞云 資料來源:MSCI,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ESG 監管比較成熟的幾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通過設立相應的規則和指引,增強金融機構在資產層面的 ESG 信息披露質量。我們把目前監管方面相對成熟的六個國家、地區與金融機構相關的 ESG 信息披露政策文件,按不同的實施力度分為三類,即:自愿披露、半強制披露(“不
44、遵守就解釋”原則)和強制披露。這些文件的共同點在于,他們都在指引金融機構披露其在投資過程中的可持續信息以及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其中,新加坡與法國發布的政策法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層面的氣候、環境風險信息進行詳細的披露,而其他的政策文件則更偏向于要求機構投資者披露在他們的投資流程中是如何具體納入 ESG 信息的。隨著今年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進入第二階段,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資管機構及其相應的金融產品,被強制要求報告資產層面的碳足跡等十多個關鍵風險議題。國際上趨于嚴格可持續信息披露政策也將進一步推動歐盟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質量的提升。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45、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3 圖表圖表 8:全球主要國家、地區金融機構:全球主要國家、地區金融機構 ESG 信息披露監管法規一覽表信息披露監管法規一覽表 資料來源:各國、地區監管機構官方網站,IOSCO,Financial Sector(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and Other Matters)Amendment Bill,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圖表 9:金融機構:金融機構 ESG 監管政策發布趨勢圖監管政策發布趨勢圖 資料來源:MSCI,中金公司研究部 金融機構的 ESG 監管的演變主要由聯合國以及聯合國成立的多個多邊機構共同推動,
46、各國、各地區的金融機構通過參與簽署相應的可持續金融承諾以主動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投融資、設計和發行相應的金融產品、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各國、各地區的金融監管當局則通過拓展聯合國的 ESG 金融倡議并根據市場的特點形成不同強制程度的法律法規。聯合國:全球聯合國:全球 ESG 金融機構聯盟發起者金融機構聯盟發起者 全球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 ESG 投資倡議組織,是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UNGC)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倡議(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Finance Initiative,UNEP FI)共同發起成
47、立的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PRI)。14UNPRI 構建起了覆蓋全球的可持續投資聯盟,聯合國希望借助 UNRPI 平臺向全球的機構投資者傳播 ESG 對投資的重要意義,引導投資機構將 ESG 因素納入整個投資流程,并定期披露資產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投資績效。此后,針對商業銀行和保險業,UNEP FI 也單獨發起成立了負責任銀行組織(Principles for 14 https:/www.unepfi.org/about/background/30-years-of-unep-fi 強制性強制性國家國家/地區地區部門部門政策
48、法規政策法規需要披露的內容需要披露的內容最新發布年份最新發布年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環境風險管理指引資產的環境風險信息2022日本金融廳(FSA)盡責管理守則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經營的管理信息2020法國立法議會(Legislation)173-VI綠色增長能源轉型法資產層面氣候以及其他ESG相關的風險2021英國金融管理局(FCA)盡責管理守則資管機構對盡責管理十二項守則的具體遵守方式2020歐盟立法議會(Legislation)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FDR)資管機構在投資決策流程中對ESG風險的整合策略,以及他們如何考慮所投資產的ESG風險對投資組合帶來的主要不利影響20
49、21中國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基金經理行為守則(FMCC)基金經理將氣候相關風險納入投資、風控流程的具體措施2021新西蘭國會(Parliament)金融行業(氣候相關披露及其他事項)修正案2021強制符合要求的金融機構按照TCFD建議披露氣候相關信息2021強制披露自愿披露“不遵守就解釋”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4 Responsible Banking,PRB)15和可持續保險組織(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PSI)16,將 ESG
50、 原則覆蓋到了影響力較大的各金融行業。圖表圖表 10:聯合國聯合國發起的發起的 ESG 金融機構聯盟金融機構聯盟 資料來源:UNEP FI,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此之外,還涌現了部分區域性的、自愿性發起成立的可持續金融組織。比較著名的有Eurosif,包括歐盟、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EEA)和英國,是一個由歐洲各個主權國家的可持續投資論壇(SIF)聯合組成的合作伙伴關系,各國的 SIF 都擁有廣泛而多樣化的成員,包括機構投資者、指數提供商和 ESG 研究機構等,成員所管理的資產總額(Asset Under Management,AUM)超過了 20 萬億歐元17
51、。UNPRI:責任投資者聯盟:責任投資者聯盟 在 2004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UN GC)與全球金融機構共同提出 ESG 倡議后,為了能夠廣泛地納入更多的金融機構實踐 ESG 責任投資,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于 2006 年發起成立了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supported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UN PRI),旨在幫助投資者理解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 ESG 因素對投資價值的影響。18截止2022 年 7 月 31 日,共有 494
52、4 家機構簽署 PRI 條例。其中有 698 家資產所有者,3,882 家投資管理機構,518 家服務供應商。歐盟范圍內的 UN PRI 簽署機構數量有 1,572 家之多,數量顯著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國(1,017 家)和英國(777 家)。同時我們發現,盡管海外頭部資管機構基本均已簽署PRI 條例,但總部在歐洲的資管機構簽署 UN PRI 的時間都相對較早。19 15 https:/www.unepfi.org/banking/bankingprinciples/16 https:/www.unepfi.org/insurance/insurance/17 https:/www.eurosif
53、.org/about-us/18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what-is-gc/our-work/financial 19 https:/www.unpri.org/signatories/signatory-resources/signatory-directory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5 圖表圖表 11:2004 年與聯合國共同提出年與聯合國共同提出 ESG 倡議的機構列表倡議的機構列表 資料來源:UNGC,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國大陸主要金融機構(公募基金
54、、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相關資產管理子公司)自2017 年起正踴躍申請加入 UNPRI。目前,我國有 21 家公募基金、6 家證券公司及資管子公司以及 6 家保險公司及資管子公司為 UNPRI 的簽署方。圖表圖表 12:申請加入:申請加入 UNPRI 的中國大陸主要金融機構的中國大陸主要金融機構 資料來源:UNPRI,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保險公司簡稱右側標記有“(AO)”的機構在 UNPRI 中被登記為資產所有者 UNPSI:可持續保險倡議:可持續保險倡議 可持續保險倡議成立于 2012 年,呼吁保險公司針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環境保護、氣候風險、健康風險、收入
55、保障等)在保險產品設計層面進行努力。在這之下,UNPSI 提出了四大原則:原則 1:在保險公司的戰略、風控、產品、理賠管理以及營銷活動中納入 ESG 議題的考慮;20 原則 2:為客戶以及合作伙伴提供 ESG 風險管理解決方案;20 20 https:/www.unepfi.org/insurance/insurance/the-principles/國家國家(地區地區)金融機構金融機構 中國香港 匯豐銀行 英國 英杰華集團、亨德森全球投資、ISIS 資產管理 瑞士 瑞士聯合銀行、嘉盛銀行、瑞士信貸集團 美國 高盛、摩根士丹利、創新資本、卡爾佛特集團 荷蘭 荷蘭銀行 法國 安盛集團、巴黎銀行、
56、國家人壽保險 德國 德意志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 巴西 巴西銀行 澳大利亞 西太平洋銀行 阿聯酋 KLP 保險 年份年份 公募基金公募基金 證券公司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資管子公司 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資管子公司資管子公司 2017 華夏、易方達 2018 嘉實、鵬華、華寶、南方、博時 中國人壽資產 2019 摩根華鑫、大成、招商 東證資管 平安保險集團(AO)2020 興全、匯添富、銀華 第一創業證券 2021 工銀瑞信、廣發、建信、中歐、國投瑞銀、海富通、中加 華泰證券資管、國元證券、長城證券 泰康保險集團(AO)、泰康資產、太平洋保險集團(AO)、安聯保險資管 2022 國泰 中金公司 本中
57、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6 原則 3:與政府、監管機構以及利益相關方共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 原則 4:在 ESG 議題方面,保險公司應當構建起常態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對外公開保險公司對負責任保險原則的落實進展。20 目前,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鼎瑞再保險(中國香港)、友邦保險(中國香港)已經加入簽署了 UNPSI。UNPRB:負責任銀行原則:負責任銀行原則 負責任銀行原則成立于 2019 年,是三大負責任金融機構聯盟中,中國金融機構深度參與較高的一個組織。中國工商銀行是負責任銀行原則項目發起銀行
58、中的唯一一家中資銀行,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首批支持并簽署。工商銀行作為負責任銀行原則核心工作組成員、發起銀行中唯一一家中資金融機構,全程深度參與該原則起草的相關工作。工商銀行從發展中國家國情出發,提出了諸多有益建議,被負責任銀行原則所采納。圖表圖表 13:參與簽署:參與簽署 UNPRB 的中國商業銀行的中國商業銀行 資料來源:UNPRB,中金公司研究部 歐盟:自歐盟:自上上而而下下的推動強制性可持續金融監管的推動強制性可持續金融監管 為規范和進一步推動資管機構的 ESG 投資,近年來歐盟委員會實施了多項氣候相關披露法案和可持續金融法案:2019 年年 1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披露條例
5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披露條例(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CFD)。)。2020 年 4 月,歐盟委員會正式通過歐盟分類法規(EU Taxonomy,EUT),引入了一種以經濟活動為重點的可持續性評估新方法,評估農業、制造業、電力、交通、建筑和通信部門的經濟活動,在擴大 ESG 投資和實施歐洲綠色協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9 2020 2021 2022 中國工商銀行 華夏銀行 興業銀行 九江銀行 天府銀行 青島農商行 郵儲銀行 江蘇紫金農商行 恒豐銀行 重慶三峽銀行 中國銀行 吉林銀行 恒豐銀行 中國
60、農業銀行 浙江安吉農商行 南京銀行 民生銀行 江蘇銀行 蘇州銀行 廣東佛岡農商行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7 2019 年年 12 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歐洲綠色協議,旨在到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歐洲綠色協議,旨在到 2050 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候中和大陸。212020 年 1 月,歐盟委員會進一步提出歐洲綠色交易投資計劃,該計劃將在后續的十年間動員至少 1 萬億歐元的可持續投資資金。2020 年,年,ESMA 發布可持續金融策略(發布可持續金融策略(Strategy
61、on Sustainable Finance),呼吁歐盟法律應建立對 ESG 認知的共識以促進 ESG 議題監管的趨同。2021 年年 3 月,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月,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SFDR)生效。)生效。22SFDR 適用于金融市場參與者,旨在通過標準化可持續性披露,來幫助機構投資者和零售客戶了解、比較和監控基金的可持續性特征,同時預防機構“漂綠”。圖表圖表 14:歐盟分類法(:歐盟分類法(EUT)的六大目標)的六大目標 圖表圖表 15: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F
62、DR)范圍劃)范圍劃分分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21 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_en 22 https:/finance.ec.europa.eu/sustainable-finance/disclosures/sustainability-related-disclosure-financial-services-sector_en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
63、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8 ESG 監管體系的案例分析 本節將重點介紹四個海外主要市場相對成熟的 ESG 監管實踐?;诠餐目沙掷m發展目標,不同國家、地區的監管者根據立法習慣、監管基礎設施、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差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 ESG 監管路線,總體來看:歐盟和新加坡重視“整體”和“實質”:歐盟和新加坡重視“整體”和“實質”:歐盟和新加坡的 ESG 監管目標都是加強 ESG 信息披露的覆蓋度和有效性,但兩者的實施路線略有差異。歐盟主要從實踐上通過自上而下的立法的形式,通過加強對 ESG 資管產品的信息披露來推動提升所投企業 ESG 信息的披露質量;而新加坡則更注重 ESG 的
64、傳遞效率,通過構建平臺、撰寫指引,盡可能降低披露者的成本,同時盡可能納入所有與企業 ESG 相關的客觀數據源,自下而上提高企業的ESG 信息披露質量。美國重“實質”輕“整體”:美國重“實質”輕“整體”:目前,美國對于 ESG 的監管重點仍聚焦在機構投資者層面。SEC 認為,ESG 資管產品的“漂綠”行為構成對投資者的欺詐,違反1940 年投資公司法案。23可以認為,美國對 ESG 投資的監管是出于對基金投資者保護的一種延伸,目的是避免出現一些“漂綠”的基金違背了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的本意。日本重視投資過程中的盡責管理:日本重視投資過程中的盡責管理:日本目前主要依靠受厚生勞動省直接管理的養
65、老金作為資產所有者,通過對其投資設置指引來引導資產管理機構實施 ESG 投資。比起信息披露,日本更重視投資者對“被投資方”(包括了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的 ESG 盡責管理,這就迫使被投資方需要遵守投資者的 ESG 信息披露規范、管理制度。圖表圖表 16:海外國家、地區:海外國家、地區 ESG 監管案例特點一覽監管案例特點一覽 國家國家/地區地區 監管目標監管目標 主要手段主要手段 工具類型工具類型 搭建平臺搭建平臺 行動指南行動指南 激勵機制激勵機制 歐盟 提高信息完備度 強制 ESG 信息披露 美國 防止“漂綠”規定具有 ESG 關鍵詞的金融產品需要披露投資層面的 ESG 信息 日本 激勵企
66、業主動提升ESG 引導日本的資產所有者 GPIF 用投資激勵上市公司重視 ESG 管理 新加坡 降低 ESG 信息傳遞成本 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 ESG 信息披露平臺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SEC,UNPRI,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接下來,我們將分別以案例的形式對歐盟、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的 ESG 監管實踐進行介紹。歐盟:三大法律支柱構建歐盟:三大法律支柱構建 ESG 信息價值鏈信息價值鏈 迄今為止,歐盟已經頒布了三個重要的法律文件(CSRD、SFDR 和歐盟分類目錄)對企業(主要是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的 ESG 信息披露進行了強制性規定,目標是保持 ESG 信息在價值
67、鏈傳遞過程中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從內容上來看,三大法律支柱針對企業、金融機構具有不同層面的規范作用: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23 https:/www.sec.gov/files/esg-risk-alert.pdf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9 CSRD 提出增強、細化企業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披露。24根據 CSRD 的規定,歐盟所有的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必須定期披露完整的可持續發展
68、報告,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必要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如下圖),企業需要在報告中對相關可持續發展議題與企業之間的雙向影響進行必要的說明。圖表圖表 17:CSRD 中要求企業必須披露的中要求企業必須披露的 ESG 議題議題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持續金融披露規則(可持續金融披露規則(SFDR)SFDR 旨在對歐盟市場發行的 ESG 資管產品要求對資產層面 ESG 信息的強制性披露。25為了保證機構投資者在銷售 ESG 相關產品時的描述和實際的投資運作過程中是言行一致的,避免潛在的“漂綠”行為,SFDR 針對可持續金融產品設置了更嚴格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規范。如CSRD 一樣,SF
69、DR 同樣要求 ESG 投資者披露其投資資產與 ESG 議題之間的雙向影響。圖表圖表 18:SFDR 對對 ESG 機構投資者的披露要求機構投資者的披露要求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PwC26,中金公司研究部 24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52021PC0189 25 https:/www.eurosif.org/policies/sfdr/26 https:/www.pwc.be/en/challenges/sustainability/sustainability-assurance-and-repor
70、ting/sustainable-finance-disclosure-regulation-sfdr.html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0 歐盟分類目錄(歐盟分類目錄(EU Taxonomy):構建環境可持續活動披露的價值鏈):構建環境可持續活動披露的價值鏈 為了企業端和投資端量化 ESG 信息披露的質量,歐盟委員會目前以 CSRD 提到的六大環境可持續發展活動作為試點,要求企業主動披露六大環境可持續發展活動的投入金額占企業的營業額比例作為企業的“環境可持續活動相關比例”(在文件原文中稱為“%of
71、 Taxonomy-aligned”)。27機構投資者則將持倉企業提供的“環境可持續活動相關比例”根據持倉權重進行加權平均,計算、披露投資組合層面的“環境可持續活動相關比例”。未來歐盟委員會也將試圖拓展歐盟分類目錄的覆蓋范圍,逐步納入社會相關的議題,完善 ESG 信息的價值鏈。圖表圖表 19:歐盟:歐盟 ESG 三大法律支柱對三大法律支柱對 ESG 信息價值鏈的推動機制信息價值鏈的推動機制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國:反“漂綠”的立法與實踐美國:反“漂綠”的立法與實踐 美國雖然沒有成文的法律對金融產品的 ESG 披露和投資進行嚴格的規范,但所有的基金都遵循1940 年投資公司法
72、案規定的一個重要原則“基金名稱不允許存在欺騙性或誤導性”。進一步來說,如果基金名稱中包含了“ESG”或同類關鍵詞,那么基金持倉中凈資產80%以上的資產應當是滿足“ESG”標準的。27 https:/finance.ec.europa.eu/system/files/2020-03/200309-sustainable-finance-teg-final-report-taxonomy_en.pdf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1 圖表圖表 20:美國:美國 ESG 基金產品相關法律、監管文件基金產品相關
73、法律、監管文件 資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據該標準,SEC 發布了一系列的公開文件以及咨詢文件,并提出了針對 ESG 產品的詳細建議,針對投資者和資產管理機構,SEC 分別發布了兩個重要的文件:ESG 基金投資者公告基金投資者公告28 為了方便投資者理解 ESG 基金,SEC 在官網發布了該公告。SEC 在公告中沒有對 ESG 基金做出嚴格的定義,但列舉、總結了 ESG 基金典型的運作方式,并建議投資者通過問題導向來識別、篩選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 ESG 基金,總體的思路仍然是通過市場化引導的手段來規范ESG 的發行。圖表圖表 21:SEC 對對 ESG 基金運作方式的總結基金運作方式
74、的總結 資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28 https:/www.sec.gov/oiea/investor-alerts-and-bulletins/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esg-funds-investor-bulletin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2 圖表圖表 22:SEC 對對 ESG 投資者的投前建議投資者的投前建議 資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對資產管理機構對資產管理機構/投顧投顧 ESG 投資額外信息披露的提議投資額外信息披露
75、的提議29 SEC 在收集了大量資產管理機構的調研問卷后,整理了該提議稿,主旨仍然是強化1940 年投資公司法案,作為強化對“ESG”相關關鍵詞基金的法律約束。該提議稿提出了不同層級的 ESG 基金分類原則,從左往右,基金產品對于 ESG 因素的納入程度逐步提升,其中滿足 ESG 整合的基金僅需陳述 ESG 是否被納入投資流程,以及納入的方式,而到了 ESG 重點關注層級的基金則需要明確該 ESG 基金屬于哪一種分類,并填寫標準化的ESG 投資策略概述表。圖表圖表 23:SEC 提出的層級提出的層級 ESG 資管產品資管產品 信息信息 ESG 整合(整合(Integration)ESG 重點關
76、注(重點關注(ESG-focused)影響力投資(影響力投資(Impact)描述 在投資過程中將 ESG 作為一個因素納入考慮,此時 ESG 因素與非 ESG 因素是同樣重要的 投資過程中,將 ESG 作為重要考慮因素 ESG 重點關注基金的一個子集,尋求實現某個特定的 ESG目標,例如:應對氣候變化 披露 管理人需要描述,ESG 在投資流程中是如何被納入的 詳細披露 ESG 的投資流程,包括招股說明書中的標準化的ESG 投資策略概述表投資策略概述表,并在年報中進行標準化 ESG 數據披露 不僅需要遵循 ESG 重點關注基金的披露標準,還需要額外定性、定量地披露 ESG 特定目標的完成進展 資
77、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29 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documents/2022/06/17/2022-11718/enhanced-disclosures-by-certain-investment-advisers-and-investment-companies-about-environmental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3 圖表圖表 24:ESG 投資策略概述表投資策略概述表 信息信息 具體填寫內容具體填寫內容 ESG 基金的投資策略概述
78、在下方選擇本 ESG 基金在運作過程中具體使用的 ESG 策略(可多選):跟蹤 ESG 指數、正面篩選、負面篩選、特定 ESG 目標、代理投票、參與公司治理、其他?;鹗侨绾卧谕顿Y決策中納入 ESG 因素 概述基金如何將 ESG 因素納入投資流程,必須包括:1)對于正面、負面篩選策略的使用,必須明確哪些行業是被納入或排除的,使用了何種 ESG的篩選方法;對于負面篩選,必須說明,是否 100%排除,如有例外,則解釋;2)描述基金使用何種方法論、第三方數據(如評級商);3)如果跟蹤 ESG 指數,必須明確指數的名稱以及指數的 ESG 方法論?;鹑绾螀⑴c代理投票或公司治理 必須說明 ESG 基金是
79、否有具體的流程參與公司治理:包括代理投票時考慮哪些 ESG 因素。如果基金還有其他方式參與公司治理,例如:參與管理層的會議,那么基金必須概述此類 ESG 實踐期望達到的目標。如果基金沒有參與公司 ESG 治理的流程,也必須在本項中進行披露、說明。資料來源:資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SEC 對資管機構、企業“漂綠”行為的處罰實踐對資管機構、企業“漂綠”行為的處罰實踐 2021 年以來,SEC 不僅發布了大量關于 ESG 基金的法案,還通過監管手段對于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對市場參與者的“漂綠”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從部分處罰案例中可以發現,SEC的起訴原則是“避免欺詐”,一旦機構或企業在 E
80、SG 方面存在實際行為與陳述之間嚴重的偏差,那么 SEC 都可以援引相關的法律對資管機構和企業進行處罰。圖表圖表 25:SEC 對“漂綠”相關的處罰案例對“漂綠”相關的處罰案例 類型類型 日期日期 主體主體 處罰內容處罰內容 金融機構 2022 年 5月 BNY Mellon 與 ESG 相關的重大誤導性陳述和遺漏:資管機構聲稱某些基金“通過了ESG 質量審查”,實際上他們并沒有。資管機構向 SEC 支付了 150 萬美元的罰款,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彌補。30 上市公司 2022 年 4月 Vale S.A.(礦業)缺乏對 ESG 重大風險的提示與披露:該上市公司向大壩(其持有的資產)的安全審計
81、員隱瞞了大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2019 年該大壩倒塌,造成了270 人死亡、1200 萬噸有害物污染了當地供水。31SEC 起訴了該企業。上市公司 2021 年 5月 Danimer(生物塑料)錯誤宣傳產品的環境效益:其宣傳的產品并非所宣傳的可以 100%生物降解,存在重大虛假和誤導性陳述。SEC 起訴了該企業。32 資料來源:SEC,中金公司研究部 日本:資金引導激勵日本:資金引導激勵 ESG 活動活動 日本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要求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納入 ESG 因素,但日本的各個政府部門將 ESG 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日本各個政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 ESG 指引性文件,自上而下指引日本領先的
82、資產所有者日本國民養老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GPIF)在整個投資生命周期,推動踐行負責任投資、對上市公司實施盡責管理,而上市公司也被鼓勵根據相關的 ESG 指南,將 ESG 因素納入經營體系,并定期披露相應的 ESG 指標。30 SEC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 File No.3-20867(2022 年 5 月 23 日)31 SEC v.Vale S.A.,1:22-cv-02405(2022 年 4 月 28 日)32 Securities Litigation,1:21-cv-02708(2021 年 5
83、月 14 日)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4 圖表圖表 26:日本:日本 ESG 投資監管體系投資監管體系 資料來源:UNPRI,中金公司研究部 日本厚生勞動省直接管理的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是日本 ESG 監管框架下積極的ESG 投資踐行者之一。GPIF 的總裁和理事會成員都由厚生勞動省任命。由于 GPIF 具有較強的監管背景,其投資決策嚴格遵守厚生勞動省發布的儲備金基本政策(Basic Policy for Reserves)和企業養老金管理人職責指引(Guidelines on Role
84、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sset Managers for Defined Benefit Corporate Pension)。GPIF 將 ESG 納入了其盡職管理原則中,并由 GPIF 的董事會負責 ESG 的頂層戰略設計,其下的三個部門分別負責 ESG 投資的具體事宜:投資戰略部投資戰略部:負責整體資產組合的平衡和 ESG 指數的篩選;公開市場投資部公開市場投資部:負責管理外部資產管理人在公開市場的股票和債券投資;另類資產投資部另類資產投資部:投向基礎設施、房地產和一級市場股權等,部分投資也會由外部資產管理人進行。對于委外投資,GPIF 制定了篩選、管理、
85、評估外部資管機構的一整套制度,以保證外部的資產管理機構能根據 GPIF 的責任投資原則進行投資管理:篩選篩選:GPIF 會根據一系列嚴格標準篩選外部資管機構,包括資管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利益沖突管理、股東參與情況、ESG 整合能力等。管理管理:GPIF 傾向于和外部管理者建立超過 5 年的長期合作關系,并季度或年度考核其投資表現,從而讓外部管理人能夠用更長期的眼光進行 ESG 投資。評估評估:GPIF 會對外部資產管理人的 ESG 投資表現進行定期打分,通過改變薪酬和激勵來促進資產管理人進行 ESG 整合。目前,對主動投資的資產管理人 ESG 投資表現打分中ESG 整合占 90%,盡責管理占
86、10%;對被動投資的資產管理人 ESG 整合占 70%,盡責管理占 30%。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5 此外,GPIF 還希望通過資產管理人和外部參與促進企業提高 ESG 表現。GPIF 要求外部資產管理人定期提交基于 ESG 因素的“優秀綜合報告”、“進步最大綜合報告”和“優秀公司治理報告”的提名,評選優秀公司。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科技助力金融科技助力 ESG 數據標準化數據標準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于 2021 年 11 月
87、發起設立了“綠色足跡項目”(Project Greenprint),顧名思義就是將企業經營中與綠色相關的軌跡進行跟蹤、記錄,具體的操作就是將企業的自主披露、基礎設施以及其他數據提供商的 ESG 數據融入整個 ESG 生態,再通過 ESG 認證機構來保證多來源 ESG 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幫助企業標準化 ESG 信息的披露流程、降低披露成本并且為利益相關方獲取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提供便利。圖表圖表 27:新加坡“綠色足跡平臺”(:新加坡“綠色足跡平臺”(Greenprint Platforms)資料來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綠色足跡平臺”已經完成了傳統 ESG 信息披
88、露平臺的搭建。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SGX)于 2022 年 9 月發布了 ESG 信息披露平臺ESGenome 作為“綠色足跡平臺”的重要 ESG 數據披露的基礎設施,特點如下:統一關鍵指標統一關鍵指標:為了方便企業更有效地披露 ESG 議題指標,ESGenome 發布了核心ESG 議題矩陣(Core ESG Metrics)作為企業披露的指南。在指南中,針對關鍵指標,新加坡交易所提供了詳細的關鍵議題披露方法論,并盡可能對齊國際公認的披露框架(例如:GRI、TCFD、SDGs 等)的要求,定期根據國際框架的調整來更新該矩陣;結構化結構化:在 ES
89、Genome 上對 ESG 數據的存放都是結構化的,數據指標的一致性較強,企業以及利益相關方都能在平臺上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跟蹤,降低了 ESG 數據披露和填寫的成本;自動化自動化:基于結構化的 ESG 指標數據,ESGenome 能夠更全面、統一地為利益相關方提供有價值的信息。ESG 評級機構能夠直接從 ESGenome 提取上市公司的結構化 ESG 指標構建自動化的評級模型、上市公司能直接從 ESGenome 生成 ESG 報告而 ESG 投資者也能夠更全面地挖掘新加坡市場的 ESG 投資機遇和潛在風險。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
90、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6 基于 ESG 數據基礎設施的搭建,新加坡交易所針對一致性較高的氣候信息,制定了關于增強氣候信息披露透明度的進度表,要求部分行業實現強制披露以應對全球的氣候目標。圖表圖表 28:新加坡交易所對各行業氣候:新加坡交易所對各行業氣候信息強制披露的實施進度信息強制披露的實施進度 資料來源:新加坡交易所,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7 ESG 監管的國際協作:分割化 vs 統一化 目前,具有約束力、執行力的 ESG 監管者主要是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金融監管
91、部門以及證券交易所。不同國家、地區在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法律體系、執法習慣。因此,在對于 ESG 的監管層面,不同國家、地區對于不同 ESG 標準的引用、ESG 監管的約束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各國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提高、聯合國對 ESG 統一標準的推動以及多邊機構的共同努力,ESG 監管的跨部門、跨地區協作日益緊密?,F行監管政策的分割化現行監管政策的分割化 由于 ESG 涉及面廣、議題跨度大,需要相應的監管機構具備較強綜合性治理能力以及與時俱進的監管意識,通常單一監管部門很難制定面面俱到的 ESG 規則來規范企業和金融機構。在ESG 較為成熟的國家和地
92、區,已經對相應的市場主體采取較為強制的披露規則,通常這些地區,對于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對 ESG 信息的披露要求“不遵守就解釋”。剩下的國家和區域,對于 ESG 的監管政策則以指引性文件為主、在具體的實施層面,以自愿性為主,而這些指南文件也會參照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對于企業和金融機構,在披露 ESG 信息時,面臨的主要挑戰不是遵守規則,而是做出合適的選擇。目前已經有大量的國際組織、交易所、政府機構發布了與 ESG 披露相關的監管政策和指引,如何選擇合適自身的披露指南,以較低的信息披露成本客觀、有效地對外傳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成為了目前所面臨的更重要的挑戰。區域層面的分割 目前各國、各地區對
93、于 ESG 信息披露標準、監管力度、覆蓋范圍均在程度上、方法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以所有已經加入 UNSSE 的地區交易所為例,不同地區參考的國際 ESG 披露標準差異較大,主要特點有:歐洲地區交易所對歐洲地區交易所對 ESG 國際披露指標的采納覆蓋度國際披露指標的采納覆蓋度較較高。高。各地區交易所對國際可持續信息披露、監管的采納覆蓋度來看,歐洲地區、特別是歐盟國家的交易所(除了納斯達克集團)對 6 個國際主流 ESG 披露規則采納覆蓋度較高,基本實現了全覆蓋。GRI 是被監管者是被監管者廣泛廣泛采納的披露框架。采納的披露框架。除了 A 股的滬深交易所和印度尼西亞交易所以外,所有交易所都將 GRI
94、 披露作為交易所認可的 ESG 披露標準。滬深滬深 A 股交易所沒有在官方文件中引用任何國際股交易所沒有在官方文件中引用任何國際 ESG 披露框架。披露框架。目前,深圳證券交易所的 ESG 披露規則文件為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33、上海證券交易所的 ESG 披露規則文件則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34,目前這兩個指引文件沒有明確引用國際框架,對于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和責任也以指導性文字描述為主。33 http:/ 34 http:/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8 圖表圖表 29:全球各主要交易所對:
95、全球各主要交易所對 ESG 國際披露框架的覆蓋度國際披露框架的覆蓋度 國家國家/地區地區 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所 公司公司 個數個數 總市值總市值(百萬美元)(百萬美元)ESG 規則最規則最新發布年份新發布年份 GRI SASB TCFD IIRC CDSB CDP 美國 紐約證券交易所 2525 27,686,923.54 2021 美國 納斯達克 3723 22,464,541.01 2019 中國 上海證券交易所 2037 8,154,689.12 2008 日本 日本交易所集團 3824 6,544,303.49 2020 中國 深圳證券交易所 2578 6,219,831.22 200
96、6 中國 香港交易所 2568 4,976,487.08 2020 法國 巴黎泛歐交易所 795 4,580,000.00 2022 瑞典 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384 4,400,000.00 2017 英國 倫敦證券交易所 1991 3,574,555.01 2020 印度 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 2065 3,400,000.00 2022 加拿大 TMX 3504 3,264,137.36 2020 沙特阿拉伯 沙特交易所 227 2,827,166.57 2021 德國 德意志交易所 447 2,503,045.83 2013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2147 1,798,064.
97、72 2015 意大利 意大利(泛歐交易所)398 1,610,000.00 2022 南非 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 322 1,356,590.81 2022 荷蘭 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 123 1,131,876.00 2022 印度 孟買證券交易所 4695 1,116,275.00 2018 西班牙 西班牙證券交易所 2504 1,024,803.00 2016 巴西 B3 463 935,583.00 2016 丹麥 納斯達克(哥本哈根)125 789,509.00 2019 新加坡 新加坡交易所 673 663,388.48 2018 泰國 泰國證券交易所 778 600,059.5
98、2 2012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證券交易所 766 578,631.40 2017 墨西哥 墨西哥證券交易所 144 459,707.62 2017 阿聯酋 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 75 433,610.00 2019 挪威 奧斯陸(泛歐交易所)333 433,117.00 2022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交易所 947 414,285.26 2018 比利時 布魯塞爾泛歐交易所 206 408,583.00 2022 芬蘭 納斯達克(赫爾辛基)135 359,912.00 2019 菲律賓 菲律賓證券交易所 278 291,473.96 2019 越南 胡志明證券交易所 404 256,394.
99、98 2016 卡塔爾 卡塔爾證券交易所 51 200,834.00 2016 波蘭 華沙證券交易所 810 197,389.02 2021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證交所 477 193,313.00 2020 智利 圣地亞哥商業交易所 204 152,141.46 2021 科威特 科威特交易所 167 136,620.46 2021 愛爾蘭 都柏林泛歐交易所 22 124,081.00 2022 阿聯酋 迪拜金融市場 63 111,605.46 2019 新西蘭 新西蘭證券交易所 125 108,121.00 2017 資料來源:UNSSE,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 2022 年 10 月 1
100、6 日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9 職能層面的分割 我們在研究報告ESG 投資系列(5):ESG 監管,因地制宜、殊途同歸35中曾總結了部分國家 ESG 監管的發展特點,其中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屬于單因素、ESG 分割形式的監管為主,各個部門對企業 E、S、G 層面的監管是分割、獨立的。圖表圖表 30:海內外:海內外 ESG 監管模式分類四象限監管模式分類四象限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ESG 投資系列(5):ESG 監管,因地制宜、殊途同歸 縱覽中國大陸、日本和美國近幾年發布的與 ESG 相關的
101、監管政策,可以看出:“環境”仍然是三地監管者持續關注的焦點?!碍h境”仍然是三地監管者持續關注的焦點。其中,美國最近發布了大量與環境相關的政策法規。據不完全統計,2021 年美國共發布了 55 項與 ESG 相關的政策法規,其中超過20 項與環境相關。36另外,近幾年政策文件開始逐步關注金融支持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議題,由環境相關的部門主導?!癊SG 整合”的監管政策主要由金融監管部門發布,仍以自愿性的披露指引為主,但強整合”的監管政策主要由金融監管部門發布,仍以自愿性的披露指引為主,但強制披露也逐步開始試點制披露也逐步開始試點。目前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對于 ESG 整合的政策仍然以“
102、指南”(Guideline)、“倡議”(Initiative)等作為政策文件的標題。從三地市場 ESG 監管的實踐來看,ESG 信息披露的強制性和覆蓋度正在逐步提升,例如:美國市場開始重視ESG 投資產品的實質性披露監管,中國 A 股市場在科創板37、國有企業38等范圍內試點ESG 信息的強制披露。三地對于“社會”層面的監管政策關注點差異較大。三地對于“社會”層面的監管政策關注點差異較大。從最近發布的監管政策文件可以發現,在“社會”層面,美國更聚焦于勞動者權益和供應鏈管理、日本更聚焦于消費者保護,而中國大陸則聚焦于信息安全和公民健康。35 https:/ 36 https:/ 37 上海證券交
103、易所關于做好科創板上市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 38 http:/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0 圖表圖表 31: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 ESG 監管者對照表監管者對照表 資料來源:國家政府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持續標準依據尋求統一化可持續標準依據尋求統一化 隨著海內外 ESG 監管實踐逐漸成熟,相應制定規則的國際組織也意識到了,目前相對割裂的ESG 信息披露指南,給企業的 ESG 信息提高了披露門檻和披露成本,進而阻礙了整體 ESG披露質量的提升。本節將介紹兩個
104、典型的 ESG 可持續標準的設定者,一個是標準制定方ISSB,其發起方具有成熟的財務標準制定經驗,而另一個是 ESG 投資的長期實踐者世界銀行下述的國際金融公司(IFC),IFC 具備超過十年的可持續投資經驗,長期收集統計所投項目的各項 ESG 指標,有較強的一致性。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各類制定 ESG 信息披露標準的國際組織逐漸開始尋求統一化,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應運而生。ISSB 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于 2021 年 11 月在 COP 26 上成立,并
105、于近期擬議制定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框架準則(IFRS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39 ISSB 的披露準則將基于多個現有的國際披露要求構建,并推動了一些廣泛使用的全球標準制定機構之間的組織合作。ISSB 標準遵循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TCFD)建議的四大支柱治理、戰略、風險管理、標準和目標,并從 SASB 的 77 個特定行業標準中衍生出與氣候相關的特定行業指標。此外,ISSB 建議公司同時參考其他機構的特定指南,例如氣候披露標準委員會的
106、水和生物多樣性相關披露指南。2021 年,SASB 和綜合報告框架(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IIRC)合并成立了價值報告基金會((Value Reporting Foundation,VRF),該基金會將與 CDSB 一起在2022 年 6 月之前并入 ISSB。此外,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也承諾其未來的標準制定活動將與ISSB 相協調,共同成為國際可持續披露標準的兩個“支柱”。39 https:/www.ifrs.org/groups/international-sustainability-standards-board/國家國家/地
107、區地區 環境(環境(E)社會(社會(S)ESG 整合整合 美國美國 國家環境保護局 農業部 財政部 勞工部 聯邦采購監管委員會 SEC 證券交易所 日本日本 環境部(MOE)農業、林業和漁業部(MAFF)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消費者廳(CAA)經濟、貿易和工業部(METI)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日本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生態環境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人民銀行 國家衛健委 海關總署 國家網信辦 市場監管總局 銀保監會 證券交易所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1 圖表圖表 3
108、2:ISSB 基于現有的多項披露標準構建基于現有的多項披露標準構建 資料來源:ISSB,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可持續披露標準下,可持續性報告與財務報告具有同等地位,“準則”也強調了與可持續性相關的財務信息和財務報表之間需要具有可連通性。盡管 IFRS 和 ISSB 均無權強制上市公司實施 ISSB 標準,但是鑒于投資者對于可持續信息需求的壓力以及各國政府可能將 ISSB 標準納入立法體系,例如英國政府已表示考慮在即將出臺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條例中參考 ISSB 標準,我們預計未來 ISSB 的兩項標準將受到全球范圍內的較廣泛采納。國際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續發展框架與ESG 指南 世
109、界銀行(World Bank)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rporation,IFC)是長期可持續投資的實踐者,其運作的理念是努力以“不危害”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激發市場的活力。目前,IFC 也從自身的實踐出發,努力推動ESG 標準的整合化。自 2006 年以來,IFC 就開始構建可持續發展框架(Sustainability Framework)作為其可持續投資的整體規范框架。在可持續框架之下,又分為 3 個重要的部分:環境、社會可持續政策環境、社會可持續政策(Policy on Environmental and
110、 Social Sustainability):這是IFC 對外的可持續投資承諾,其中包含了 IFC 在投資過程中對環境、社會的盡責調查和盡責管理的原則;40 績效標準績效標準(Performance Standards):定義了 IFC 對其所投資公司的環境、社會風險管理責任;41 40 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topics_ext_content/ifc_external_corporate_site/sustainability-at-ifc/policies-standards/sustainability-policy/sustainab
111、ility-policy 41 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topics_ext_content/ifc_external_corporate_site/sustainability-at-ifc/policies-standards/performance-standards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2 信息獲取政策信息獲取政策(Access to Information Policy):提供了公開的信息披露平臺,用來展示 IFC 所有投資的項目。42 圖
112、表圖表 33:IFC 可持續發展框架可持續發展框架 資料來源:IFC,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年來,IFC 認識到 ESG 投資的高速發展,因此,基于其成熟的可持續發展框架結合目前全球 ESG 監管和披露標準的發展,IFC 發布了IFC ESG 指南手冊(IFC ESG Guidebook)43。該手冊的目的并非為了制定一個新的 ESG 披露框架或提出新的 ESG 披露標準,而是通過展示一些 ESG 的最佳實踐案例來降低 ESG 信息披露者和使用者的學習成本。為了兼顧可操作性和實質性,手冊中詳細統計了 IFC 所有投項目的 ESG 議題的覆蓋度(如下表),并在手冊的附錄詳細列示了 IFC 常用 ES
113、G 指標的計算方法論以及與 SDGs 的對應關系。42 https:/disclosures.ifc.org/#/accessInfoPolicy 43 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topics_ext_content/ifc_external_corporate_site/ifc+cg/resources/guidelines_reviews+and+case+studies/ifc-esg-guidebook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3 圖表圖表 34:
114、IFC 投資項目所披露的常見投資項目所披露的常見 ESG 議題覆蓋度議題覆蓋度 資料來源:IFC,中金公司研究部 監管國際協作機制探討監管國際協作機制探討 近些年,世界各地對 ESG 的關注度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監管部門、經濟主體意識到 ESG 對于獲得長期回報、管理風險、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由于 ESG 本身僅有“可持續發展”一個抽象的概念作為目標,使得 ESG 從立法原則、指標體系等方面涌現了大量各具特色的 ESG 框架,各國、各地區的監管部門對于 ESG 的監管也各有差異。類別類別主題主題議題議題覆蓋度覆蓋度管理系統環境、社會管理系統46%溫室氣體排放92%水資源使
115、用92%能源效率85%水污染防治73%空氣污染防治62%污染風險42%污染物溢出25%棲息地與多樣性保護46%瀕危動物保護23%氣候適應適應氣候變化38%強迫勞動與雇傭童工54%薪酬31%培訓25%臨時用工23%勞資協定69%人員流動69%勞動者反饋與求助23%員工結構69%勞動機會平等35%薪酬發放的性別差異23%受傷與殘疾率100%損失時間事故率42%產品設計中的E、S影響力38%產品使用中的碳強度38%數據隱私政策38%包裝31%召回31%材料與化學品31%產品安全事故23%反腐敗69%競爭性行為25%供應商管理85%原材料循環利用46%爭議性礦物38%稀缺材料23%員工多樣性健康與安全
116、產品道德采購勞動與工作環境環境資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勞動者對待勞動者關系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4 為了解決現有 ESG 框架數量多、復雜度高、學習成本高對推廣 ESG 造成的阻礙,各國的監管者逐漸開始形成聯盟,通過共同倡議的形式,逐漸形成國際間 ESG 的監管協作。以下我們將通過幾個簡單的例子來展示目前國際間 ESG 監管合作的相關實踐??沙掷m銀行網絡(SBFN)可持續銀行和金融網絡(Sustainable Banking and Finance Network,SBFN)成立于 2012
117、年,是目前新興市場 ESG 金融監管協作的重要網絡,幫助新興市場的商業銀行構建起 ESG 框架融入其實際的風險管理和貸款業務中。截止至 2022 年 3 月,SBFN 有 62 個成員國家,監管了 43 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占新興市場銀行業總資產的 86%。44 為了更好地推動可持續金融的監管發展,SBFN 的成員在平臺之下構建了 4 個工作小組:績效評估工作小組績效評估工作小組(Measurement Working Group,MWG):MWG 的主要工作是構建一個能夠受到全部 SBFN 成員國一直認可的評估手段,來評價所有成員國在可持續金融框架方面的進展;可持續金融工具工作小組可持續金融
118、工具工作小組(Sustainable Finance Instruments Working Group,SFIWG):SFIWG 是對可持續金融工具的評估和研究,致力于提出一個國際認可度較高的可持續金融工具的分類體系,增強可持續投資活動的可信度;數據與披露工作小組數據與披露工作小組(Data&Disclosure Working Group,DDWG):DDWG 則是為了改進目前可持續金融活動的信息披露,提出一個 ESG 投資活動的必要披露框架,提高可持續投資的透明度;國際發展與低收入國家扶持國際發展與低收入國家扶持:該小組則是研究通過可持續金融手段在貧困地區解決低收入人群、應對氣候變化等方
119、面的議題。根據 SBFN 在 2021 年發布的SBFN 全球進展報告顯示,SBFN 的成員國大多數都已經以立法的形式構建了可持續金融的框架,這些國家分別處于“承諾”(Commitment)、“構建”(Formulating)、“發展”(Developing)、“提升”(Advancing)、“鞏固”(Consolidating)和“納入主流”(Mainstreaming Behavioral Changes)不同階段。其中,中國、哥倫比亞和印度尼西亞處于較成熟的“鞏固”階段。44 https:/sbfnetwork.org/wp-content/uploads/pdfs/about-sbfn
120、/SBFN_Brief_April_2022.pdf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5 圖表圖表 35:新興新興市場國家可持續金融框架構建進展市場國家可持續金融框架構建進展 資料來源:SBFN,中金公司研究部 G20 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 2016 年,G20 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辦,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提出成立 G20 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共同主持。45研究小組連續 3 年對外發布G20 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提出了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和政策建議并提出跨國層面的 ESG 監管協同的政策建議,例
121、如:統一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相關定義、指標統一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相關定義、指標:研究小組認為,“全球普適”的綠色金融定義可能很難一步實現,但需要有一個推動機制,G20 各國可以根據自身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經驗,共同改善綠色信息、ESG 信息的可得性;提出更清晰的提出更清晰的 ESG 政策信號政策信號:研究小組建議各國政府可以向投資者提供更清晰的環境目標和經濟政策,以實現 SDGs 和各國的巴黎協定目標;開展跨境綠色債券的合作開展跨境綠色債券的合作:研究小組建議,G20 各國可以研究一個共同認可的綠色債券投資模板,使得綠色項目能夠獲得更廣泛的融資渠道。2018 年,中國提出將研究小組更名為“可持
122、續金融研究小組”,講綠色投資拓展到更寬泛的可持續投資層面。但 2019、2020 年的 G20 主席國取消了研究小組,而 2021 年,在意大利擔任G20 主席國期間,研究小組被恢復并升級為“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共同主持46,并發布了G20 可持續金融路線圖,路線圖提出了提升可持續金融標準的可比性、一致性和兼容性,并提出在 5 個重點領域進行共同推動。47 45 http:/ 46 http:/ 47 https:/g20sfwg.org/wp-content/uploads/2022/10/RoadMap_ZH.pdf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123、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6 圖表圖表 36:G20 可持續金融路線圖可持續金融路線圖的五大重點領域的五大重點領域 資料來源: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2021)G20 可持續金融路線圖,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與共同分類目錄(CGT)2019 年 10 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年度會議期間,中國與歐盟、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共同宣布發起成立了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nternational 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IPSF),致力于加強可持續金融的國際合作,共同協調推動可持續金融的
124、標準制定、分類方法的跨境統一。48 圖表圖表 37:IPSF 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重要事件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重要事件 資料來源:IPSF,中金公司研究部 IPSF 最近比較具有影響力的事件是發布了中歐共同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該目錄從 2021 年 11 月就開始征求各個利益相關方的意見,最終版本于 2022 年6 月發布,CGT 涵蓋了 72 項具體的應對氣候變化項目,將歐盟分類目錄與中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的共同部分進行了對應,該目錄被中國以及歐盟的監管者所共同認可。49 48 https:/finance.ec.europa.eu/sustaina
125、ble-finance/international-platform-sustainable-finance_en 49 張搏,伍宇鐳.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報告減緩氣候變化簡析J.債券,2022(09):31-35.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7 圖表圖表 38:共同分類目錄的編制方法:共同分類目錄的編制方法 資料來源:共同分類目錄使用說明,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8 作者信息作者信息 劉均
126、偉劉均偉 分析員分析員 金成金成 聯系人聯系人 周蕭瀟周蕭瀟 分析員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0120002 SFC CE Ref:BQR365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30152 SAC 執證編號:S0080521010006 SFC CE Ref:BRA090 潘海怡潘海怡 聯系人聯系人 王漢鋒王漢鋒 分析員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60008 SAC 執證編號: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法律聲明法律聲明 一般聲明一般聲明 本報
127、告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制作。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中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對買賣任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出價或征價或提供任何投資決策建議的服務。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或投資操作性建議。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自主審慎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投資者在依據本報告涉及的內容進行任何決策前
128、,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并就相關決策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相關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益亦可能會波動。該等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在不同時期,中金公司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可能會不時與中金公司的客戶、銷售交易人員、其他業務人員或在本報告中針對可能對本報告所涉及的標的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場價格產生短期影響的催化劑或事件進行交易策略的討論。這種短期影響的分析可能與分析師已
129、發布的關于相關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目標價、評級、估值、預測等觀點相反或不一致,相關的交易策略不同于且也不影響分析師關于其所研究標的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基本面評級或評分。中金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中金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中金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
130、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本報告提供給某接收人是基于該接收人被認為有能力獨立評估投資風險并就投資決策能行使獨立判斷。投資的獨立判斷是指,投資決策是投資者自身基于對潛在投資的目標、需求、機會、風險、市場因素及其他投資考慮而獨立做出的。本報告由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的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中金香港”)于香港提供。香港的投資者若有任何關于中金公司研究報告的問題請直接聯系中金香港的銷售交易代表。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牌照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的作者姓名旁。本報告由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的中國國際
131、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中金新加坡”)于新加坡向符合新加坡證券期貨法定義下的合格投資者及/或機構投資者提供。本報告無意也不應直接或間接地分發或傳遞給新加坡的任何其他人。提供本報告于合格投資者及/或機構投資者,有關財務顧問將無需根據新加坡之 財務顧問法第 45 條就任何利益及/或其代表就任何證券利益進行披露。有關本報告之任何查詢,在新加坡獲得本報告的人員可聯系中金新加坡持牌代表。本報告由受金融行為監管局監管的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中金英國”)于英國提供。本報告有關的投資和服務僅向符合2000 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 2005 年(金融推介)令第 19(5)條、38 條、47 條以及 49
132、 條規定的人士提供。本報告并未打算提供給零售客戶使用。在其他歐洲經濟區國家,本報告向被其本國認定為專業投資者(或相當性質)的人士提供。本報告由中國國際金融日本株式會社(“中金日本”)于日本提供,中金日本是在日本關東財務局(日本關東財務局長(金商)第 3235 號)注冊并受日本法律監管的金融機構。本報告有關的投資產品和服務僅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 2 條 31 項所規定的專業投資者提供。本報告并未打算提供給日本非專業投資者使用。本報告亦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施行令第 17 條第 3 款第 1 項及金融商品交易法第 58 條第 2 款但書前段所規定的日本金融機構提供
133、。在該情形下,本報告有關的投資產品和服務僅向日本受監管的金融機構提供。本報告將依據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于該國家或地區提供。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中金公司可能與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爭取建立業務關系或服務關系。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與本報告所含具體公司相關的披露信息請訪問 https:/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個股表現超過同期其所屬的中金行業指數;中性(NEUTRAL):未來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個股表現與同期
134、其所屬的中金行業指數相比持平;跑輸行業(UNDERPERFORM):未來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個股表現不及同期其所屬的中金行業指數。行業評級定義:行業評級定義:超配(OVERWEIGHT):未來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某行業會跑贏大盤 10%以上;標配(EQUAL-WEIGHT):未來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某行業表現與大盤的關系在-10%與 10%之間;低配(UNDERWEIGHT):未來 612 個月,分析師預計某行業會跑輸大盤 10%以上。研究報告評級分布可從https:/ 獲悉。本報告的版權僅為中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
135、引用本報告的版權僅為中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V190624 編輯:張瑩,趙靜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 北京北京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北京建國門外大街 1 號 國貿寫字樓 2 座 28 層 郵編:100004 電話:(86-10)6505 1166 傳真:(86-10)6505 1156 上海上海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 1233 號 匯亞大廈 32 層 郵編:200120 電話:(86-21)5879-6226 傳真:(86-
136、21)5888-8976 深圳深圳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5033 號 平安金融中心 72 層 郵編:518048 電話:(86-755)8319-5000 傳真:(86-755)8319-9229 香港香港 中國國際金融(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港景街 1 號 國際金融中心第一期 29 樓 電話:(852)2872-2000 傳真:(852)2872-2100 東京東京 中國國際金融日本株式會社 100-0005 東京都千代田區丸內丁目番號 丸內二重橋階 Tel:(+813)3201 6388 Fax:(+813)3201 6389 舊金山舊金山 CICC
137、US Securities,Inc.San Francisco Branch Office One Embarcadero Center,Suite 2350,San Francisco,CA 94111,USA Tel:(+1)415 493 4120 Fax:(+1)628 203 8514 紐約紐約 CICC US Securities,Inc 32nd Floor,280 Park Avenue New York,NY 10017,USA Tel:(+1-646)7948 800 Fax:(+1-646)7948 801 新加坡新加坡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
138、al Corporation(Singapore)Pte.Limited 6 Battery Road,#33-01 Singapore 049909 Tel:(+65)6572 1999 Fax:(+65)6327 1278 倫敦倫敦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UK)Limited 25th Floor,125 Old Broad Street London EC2N 1AR,United Kingdom Tel:(+44-20)7367 5718 Fax:(+44-20)7367 5719 法蘭克福法蘭克福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Europe)GmbH Neue Mainzer Strae 52-58,60311 Frankfurt a.M,Germany Tel:(+49-69)24437 3560 本中金公司研報由 6 7 5 6 9 4 9 8 4 q q.c o 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