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行業深度:驅動因素、破局之路探索、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深度梳理-230215(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職業教育行業深度:驅動因素、破局之路探索、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深度梳理-230215(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報告 慧博智能投研 職業教育行業深度:職業教育行業深度:驅動因素驅動因素、破局之路探、破局之路探索、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深度梳理索、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深度梳理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側重培養專業知識技能,以提高實踐和工作能力,故而職業教育能夠促進就業創業,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我國目前有 1.13 萬所職業學校、3088 萬在校生,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 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在我國勞動生產率較低、制造業和服務業中高端人才缺口大的國情下,大力發展職業
2、教育具有長期必要性。同時,在國際環境變革和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背景下,盡快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具有短期迫切性。國家長期和短期發展的要求以及職業教育本身的重要價值,都注定了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市場的迫切需求將帶來職業教育行業的發展空間。如今,“十四五”開局,各行各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都很緊迫,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深度應用,更需要具備高素質的勞動大軍。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重點領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過 1900 萬,2025 年預計將至 3000 萬。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齊頭并進,能更好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和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循著以上現實形勢和市場走向,我
3、們對職業教育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當下我國職業教育現狀怎樣?產業發展有哪些有利驅動因素?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如何?應如何破局尋求更好的發展?面臨的政策環境怎樣?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有哪些?又有哪些發展趨勢?以下內容我們將聚焦這些問題,為大家一一解析。目錄目錄 一、職業教育概述.1 二、驅動因素.4 三、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路徑.5 四、破局之路探索.9 五、政策環境分析.14 六、產業鏈及相關企業.18 七、行業格局分析.23 八、行業發展趨勢展望.25 九、參考研報.27 一、職業教育一、職業教育概述概述 1、職業教育定義及范疇職業教育定義及范疇 2/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
4、|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指為了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綜合素質而實施的教育活動,在多項因素的共同推動下,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期。職業教育由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兩部分組成。職業學校教育職業學校教育:是根據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錄取學生,按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學生完成學業后,由學校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學歷職業教育分為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職業培訓職業培訓:是指培訓、進修后,由培訓部門頒發相應結業證書。職業培訓可分為就業前培訓、學徒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及其他
5、職業性培訓。2、職業教育特點、職業教育特點 課程研發以就業為導向課程研發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科設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通過對就業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質分析進行相應的課程研發。課程設置以實操,實務為重點課程設置以實操,實務為重點:根據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 年)的規定,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以實務,實操為主。以金融類為例,職業教育設保險實務、信用管理、財富管理、證券實務等實務實操專業。而普通本??平逃慕鹑陬悓I則以保險學、投資學、金融學等更具有學科特性的專業為主。3、職業教育的分類和細分賽道職業教育的分類和細分賽道 職業教育基本可分為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基
6、本可分為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產業升級背景下新興職業教育機會不斷涌現產業升級背景下新興職業教育機會不斷涌現 學歷類職業教育學歷類職業教育:主要分為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由???、本科教育層次的職業高等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非學歷職業教育非學歷職業教育:主要分為職業考試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企業管理培訓;職業考試培訓包括人才招錄和資格認證,職業技能培訓包括 IT、金融財會、語言培訓等,而企業管理培訓主要包括企業管培和企業內訓。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傳統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提升,各行業的商業模式和行業格局都在不斷迭代,一些新職
7、業和新興職業教育方式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比如職前教育主要為大學生人群提供職前指導;職業技能教育通過幫助用戶提升專業技能,滿足其在能力提升、職業轉型等方面的訴求等。3/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我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分析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分析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職業教育在政策的推動下駛入快車道,中央及各地政府積極履行發展職業教育主體的責任,大力推行職業教育發展。在政策利好的環境下,一方面職業教育企業積極優化教學內容及形式,另一方面終身學習的理念持續普及,2020 年疫情對線下職業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降低,2021 年后
8、職業教育有望持續蓬勃發展,非學歷教育市場規模增速也將恢復,到 2023 年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超 6400 億。4/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二、驅動因素二、驅動因素 1、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職業教育是填補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職業教育是填補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 據人社部統計,2020 年底我國技能人才僅占就業人口總數的 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 28%。人社部印發的“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要實現技能人才數量的提升。伴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國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型領域的人才需求不斷
9、加大;而如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等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增速放緩,勞動力供給過剩,行業從業者面臨著失業的壓力,急需提升職業技能。勞動力市場就業和招工的兩難問題并存,職業教育面臨著龐大的市場需求。2、利好政策持續推出,利好政策持續推出,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地位顯著提升地位顯著提升(1)學歷職教地位顯著提升學歷職教地位顯著提升 戰略地位上:從 2019 年的“職教 20 條”到最新的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職業教育地位顯著提升。實施細則上:國家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設高質量的職教體系。資本支持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的出臺進一步促進了資本對職教的支持。5/27 20
1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非學歷職教走向規范化和市場化非學歷職教走向規范化和市場化 政策推動下,非學歷職業教育走向市場化和規范化。短期內有助于解決就業壓力,長期來看對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三、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路徑三、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路徑 學歷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都是現代職業教育非常重要的參與者。針對學歷職業教育,國務院提出“以中等職業學校為基礎、高職??茷橹黧w、職業本科為牽引,建設一批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銜接培養,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钡?,有望促
11、進民辦中職、民辦高教的發展。針對職教培訓,提出“面向新業態、6/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確立了技術技能培訓、職業資格培訓的重要地位。1、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 我國在義務教育后實行我國在義務教育后實行“普職分流普職分流”,即部分初中,即部分初中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校。根據教育部 21 年的數據來看,初中階段畢
12、業生 1587 萬人,其中 57%進入普通高中,41%進入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后的重要升學方向,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入口,國家十分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提出“大力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團辦學等措施,建設一批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和優質專業,注重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合格文化基礎的生源”。7/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中等職業教育撤并優化,學校數量不斷收縮中等職業教育撤并優化,學校數量不斷收縮。北京、河南等多省都曾提出優化中等職業學校,調整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采取撤銷、合并、劃轉等形式,整
13、合一批“弱、小、散”學校,推動教育資源向優質學校集中。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從 08 年呈現減少的趨勢,其中民辦中等職業學校也從 09 年開始逐步縮減,截至 21 年末,全國共有 7294 所中等職業學校,其中民辦 1978 所。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回升,民辦增速更快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回升,民辦增速更快。隨著中等職業學校的撤并優化,招生數在 0818 年呈下滑趨勢,并從 19 年開始回升,其中民辦招生更早開始回升,且增速更快。近年來,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在學校數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招生數快速增長,體現民辦中職吸引力逐步提升。中職升學路徑拓展中職升學路徑拓展。雖然各省有一些差異,綜合來看,目前中職畢業生主
14、要升學途徑包括參加普通高考、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對口招生考試、中高職銜接五年制貫通培養來進入高等教育階段本科、??茖W校。隨著“職業高考”的推行和完善,以及“到 2025 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 10%”目標的提出,中職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的機會增加,渠道更加通暢,將帶來中職入學吸引力的提升,以及對中職學生文化課程要求的提高。2、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目前主要包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目前主要包括應用型本科學校、本科職業大學及高職??评☉眯捅究茖W校、本科職業大學及高
15、職???。根據 19 年 2 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6 月教育部批準了首批 15 所民辦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隨后職業本科數量不斷增加,截止 21 年末本科職業大學達到 32 所,來源包括高職院校升格、獨立學院轉設及高職院校與獨立學院合并轉設。應用型本科學校數量比較多,民辦本科學校大部分為應用型。8/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帶動生額及招生數增長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帶動生額及招生數增長?!笆濉逼陂g,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 15 年的 40%提升至 20 年的 54.4%,實現
16、了從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的跨越?!笆奈濉币巹澓椭袊逃F代化 2035提出,202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60%,203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65%。平均 18 歲開始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即 2335 年高等教育的入學基數對應 0517 年出生,這期間出生人數每年均在 1500 萬以上,且穩中有增。因此,我們認為,生額和招生人數在中長期維度有望穩步提升。專升本擴招效果顯著專升本擴招效果顯著。20 年,教育部擴大普通學校專升本招生規模,效果顯著,20/21 年??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同增 95%/19%,22 年全國專升本比例達到 20%,下一步將力爭讓更多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
17、教育。我們認為,高職(??疲┯型芤嬗谏龑W通道的暢通,職業本科有望受益于生額的增加。9/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 非學歷職業教育可以分為職業技術培訓、招錄類考試培訓和資格考試類培訓。其中職業技術培訓的市場規模最高,21 年超過 1500 億元,資格考試培訓市場規模近 400 億元,招錄類考試培訓規模超過 300億元。目前主要涉足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如中國東方教育東方教育、傳智教育傳智教育聚焦職業技術培訓,粉筆粉筆
18、比較側重職業考試培訓,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以招錄類考試為核心,輻射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術培訓。由于各公司在非學歷職業教育中側重的版塊和賽道不同,市場集中度較低,CR3 小于 10%。從國家政策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劃來看,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更符合導向從國家政策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劃來看,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更符合導向。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在各個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中有諸多提及,對于職業技術培訓,“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支持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在崗繼續教育制度”;針對資格考試培訓,
19、“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預計未來職業技術培訓有望更加貼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預計未來職業技術培訓有望更加貼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隨著高技術產業投資力度的加大和增加值貢獻的提升,這些產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增強,同時部分傳統產業會轉移或退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和技能培訓進入到高技術產業。因此,我們認為,高技術產業相關的技術和技能培訓有望在中長期體現出旺盛的需求,而布局這些賽道的職業技術培訓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四、破局之路探索四、破局之路探索 1、成熟職業教育體制的范本成熟職業教育體制的范本“德國模式德國模式”當前我國正學習借鑒
20、國際認可度頗高的德國職業教育制度(又稱“德國模式”),設計打造更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介紹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前,讓我們先了解“德國模式”:德國德國“職普分流職普分流”體系成熟且靈活體系成熟且靈活。德國“職普分流”起點在初中階段,職業教育在初中階段設立職業預科和實科中學,高中階段開設全日制職業學校和雙元制職業學校,高等教育階段則有應用技術類大學和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畢業后可有三次機會靈活選擇就讀職業學?;蚱胀ㄔ盒??!半p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的特色模式。企業與學?!半p元”聯合培養、共同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的制度,且教學 10/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
21、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主體是企業,學徒每周大約 34 天在企業實踐學習技能,12 天在職業學校學習。學徒在企業實踐期間便可以拿到部分薪酬,畢業后有近 8 成概率直接被企業留用?!半p元制”學校在德國保持供需兩旺的態勢,該模式是現代學徒制的國際典范。德國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高,有近德國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高,有近 80%的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的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根據每日鏡報調研,在德國綜合類大學畢業生在薪酬待遇、失業率等方面指標與應用技術類大學畢業生相當,在對應用操作要求更高的行業,應用技術類大學畢業生更有優勢。德國職業教育取得巨大成功,源源不斷為社會輸送技能人才,打造了德國職業教育取得
22、巨大成功,源源不斷為社會輸送技能人才,打造了強大的產業、國家競爭力強大的產業、國家競爭力。職業教育在德國經過 150 多年的發展與沉淀,培養了一批批技術技能型人才,知名本土品牌大眾、寶馬、巴斯夫等均參與“雙元制”學校建設,一代代培養擁有理論+實踐技能的學徒,在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領域擁有儲備豐富的人才庫。職業教育奠定了德國工業騰飛的基礎,打造了強大而持久的產業、國家競爭力。2、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詳解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詳解 以德國為鑒,我國將職業教育定位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經濟與服務民生相結合、教育與產業相結合、多元辦學格局與現代治理相結合,構建了中國特
23、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11/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我國職業學校起點在高中階段,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兩線并行、地位相等。在義務教育階段后,初中畢業生開始普職分流:一部分去高中,另一部分去中等職業教育院校(或技工學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政導向是初中畢業后“五五分流”,但去年新版職業教育法出臺后,明確“普職融通、普職協調發展”,不強制要求分流比例,給學生和家長更多選擇權,同時也打通了普職之間的升學渠道。在傳統夏季高考以外,新設置的職教高考,為高中階段(高中+中職)畢業生進入更高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開辟了新路徑。到了高等職業教育階段
24、,職業教育類學校包括頒發本科文憑的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目前僅批準 32 所,未來將持續擴增),以及頒發??莆膽{的??茖W?;蚋呗氃盒?。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以職業學校(學歷類職業教育)為主,職業培訓為輔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以職業學校(學歷類職業教育)為主,職業培訓為輔。在我國打造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職業學校是我國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最主要載體,包括中等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取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和技能認證。次要載體是職業培訓系統,包括技術技能類培訓、考試類培訓等,學生不取得文憑但可以學習技術技能,滿足工作、考證、技能提升等需求,屬于終身學習范疇。我國職業教育(學歷+培訓
25、)受眾面廣、市場規模大,面向超過 5000 萬適齡在校生和上億不分年齡階段的勞動人口,2022 年整體市場規模超過 1 萬億。12/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破局:職教改革破局:職教改革提升地位,消除歧視,橫縱打通,提質培優提升地位,消除歧視,橫縱打通,提質培優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前中期,有三大痛點沒有解決:一是職業教育地位低于普通教育。在升學階段,通常是學習較差、分數不夠的學生在中考、高考后進入職業教育學校;進入社會,職業院校畢業生起點、薪酬待遇甚至社會地位普遍不如普通大學畢業生,大學擴招后即使本??粕壤咏?,“重普輕職”的社會觀念
26、仍然存在。二是職業教育學歷低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的最高學歷是???,而??莆膽{較本科層次低一檔。三是職普之間學生流通渠道較少。一般只有中考、高考后按照成績選擇普通或職業教育學校,以及專升本考試等,且以上考試內容以文化素養為主,對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類考試缺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和制度完善,得益于近幾年的職教改革。從 2019 年開始,國家不斷加大政策供給、創新制度設計,實現對職業教育的破局與改革。一、提升職教地位一、提升職教地位。從“職教二十條”等一系列職教政策到今年出臺的職業教育法,均開篇明確職業教育地位:“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二、消除學歷歧視二、消除學歷
27、歧視。政策從后端向前改革,首先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社會地位,用人單位不得學歷歧視。通過政策引導構建多重發展路徑,暢通技術工人的成長通道,讓年輕人看到,當工人也照樣可以通過技能提升過上有尊嚴的體面生活。保障好出路才能吸引學生和家長在前端放心選擇職業教育;三、職業教育橫縱打通三、職業教育橫縱打通。2021 年國辦、中辦在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泵磕瓿胀ǜ呖纪?,開設“職教高考”(文化素養+職業技能考試),給中等職業教育院校、高中學生更多職業方向的升學路徑。此外,近幾年國家一直推動高職擴招、專升本擴招,進一步橫縱打通
28、高等職業教育學生流通渠道。我國將職業教育作為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幾年職業教育在規模和質量上同步我國將職業教育作為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幾年職業教育在規模和質量上同步提升提升。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2021 年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 7294 所(不含技工學校),當年招生 489萬人,在校生 1312 萬人(同比+26 萬人),分別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在校生總數的 35.1%、33.5%;共有高等職業學校 1518 所(含 32 所職業本科學校),當年招生 552.6 萬人,在校生 1590.1 萬人(同比+130.6 萬人),招生人數和在校生總數分別占
29、全國高等教育階段招生總數、在校生總數的55.6%、45.9%。職業教育改革后,學歷與技能提升并重,高職院校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職業教育改革后,學歷與技能提升并重,高職院校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了解決“有技能沒學歷的痛點”,國家在高等職業教育階段設立職業本科(計劃吸納一大批高職高專院校升格辦學)、擴張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最高學歷由??粕帘究?,未來還將設置職業研究生。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增長,高等職業教育越發重要,中等職業教育角色越來越偏向于過渡,或者定位為高等職業教育 13/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的生源入口。中職院校畢業
30、生選擇繼續升學、提高學歷與技能的比重提升,直接就業的比重降低。因此,高職院校將吸納更多生源,發展空間廣闊。4、新機遇:鼓勵社會資本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機遇:鼓勵社會資本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發展職業教育需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一方面,民辦職業教育相較公辦有三大優勢發展職業教育需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一方面,民辦職業教育相較公辦有三大優勢:更貼近市場,產業資源豐富,與企業合辦、協議培養等合作形式多樣,對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反應敏銳;辦學更靈活,管理決策機制高效,可以快速投入資源配置師資、開設專業課程;市場化激勵,管理層、教師薪酬與招生、學生技能評定、畢業生就業等關鍵指標掛鉤,激勵其
31、提升辦學質量、吸引學生報名、吸引企業合作,形成正向循環。另一方面,國家教育經費開支側重基礎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所需資金須由社會資本補位另一方面,國家教育經費開支側重基礎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所需資金須由社會資本補位。根據教育部數據,過去 5 年,高職高專教育經費僅占全國總教育經費的 5%左右,而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經費占比提升至 60%。2020 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含高職院校)生均教育經費分別較上年增長0.95%、減少 3.7%,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在財政對職業教育投入傾斜有限的情況下,想要發展好職業教育,就需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模
32、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模式。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模式,我國職業教育也大力推行校企雙主體的人才培養機制,職業教育融合產業資源、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模式,發展方向更清晰,道路更寬廣。近幾年,重要職教文件均把加強產教融合、加深校企合作以及推行現代學徒制(或中國特色學徒制)作為主要發展模式。具體表述如“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等。根據教育部數據,截至 2021 年,全國已組建約 1500 個職教集團,吸引 3 萬多家企業參與,覆蓋近 70%的職業學校。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2.49 萬個,年
33、均增長 8.6%。14/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綜上幾方面,社會資本契合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擁抱社會資本。國家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主導建立全國性、行業性職教集團,疊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民辦學校在職業教育賽道將煥發新生。其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值得長期關注。五、政策環境分析五、政策環境分析 1、民促法和職教法明確職教地位,社會力量地位濃重民促法和職教法明確職教地位,社會力量地位濃重 15/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職業教育重技能
34、實操,普通教育重理論思維,分屬不同教育類型、同等重要職業教育重技能實操,普通教育重理論思維,分屬不同教育類型、同等重要。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人才開發的目標、培養重點和學習內容等各方面具有差異性,共同服務于整個教育體系,確保因材施教和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國家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的大方向明確國家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的大方向明確。國家在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和民促法中均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單獨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且對非營利
35、性民辦的扶持措施更大。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的辦學將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2、職教職教 20 條加速政策落地,多舉措共建產業需求條加速政策落地,多舉措共建產業需求 16/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職教職教 20 條條”多項舉措計劃實施,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多項舉措計劃實施,提升職業教育質量。2019 年 2 月 13 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 20 條”),在校企合作、學歷間、學歷與非學歷間的需求整合三方面對政策落地的方向給出指引,其中幾項重點政策如下: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
36、系。到 2022 年,建設 50 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 150 個骨干專業(群)。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啟動 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實現學習成果的認定、累積和轉化。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新國情決定職教地位,職教新國情決定職教地位,職教 20 條在學歷和培訓兩方面并重條在學歷和培訓兩方面并重。傳統產業由勞動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密集型的結構調整、新工業化發展對生產技術型與技能型人員的需求和“扶貧攻堅”的定位三方面決定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學歷教育方面,“職教 20 條”多次提出以“三教”改革為核心,即“誰來教”(教師)、“教什么”(教材)和“怎樣教”(教學方
37、法)。職業培訓方面,其要求學校要積極聯合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不斷拓寬職業培訓領域,積極開拓多種培訓形式和服務,面向各類人群開展培訓,提升培訓針對性,探索“互聯網+培訓”模式。3、職教本科有重要意義,民辦高職升格機會大職教本科有重要意義,民辦高職升格機會大 職教本科享有與普教平等的升學、就業、職業發展機會職教本科享有與普教平等的升學、就業、職業發展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第四十四條特別強調,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2019 年“職教 20 條”發布明確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并將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本科院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應
38、用技術類型專業培養的人才都作為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此外,根據中公教育統計的 2021 年國家公務員崗位學歷要求,多數要求本科及以上且學歷越高,可選的崗位越多。過去中職的升學途徑較多,而高職則存在“學歷天花板”,現在新興的職教本科可去除該障礙。應用型本科實現現有本科內部轉型,各地逐步進入試點階段應用型本科實現現有本科內部轉型,各地逐步進入試點階段。2015 年三部委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后續各地區都進行了積極試點,并給予在招生、財政等方面的積極政策。以山東為例,2019 年、2020 年,將本科計劃增量 8500 人全部用于支持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39、通過專升本,春季高考等形式擴大招生路徑。17/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職業培訓:同被政策重視,多種發展措施并舉職業培訓:同被政策重視,多種發展措施并舉 政策始終堅持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并重,與促進就業緊密相關,逐步增加年培訓人次要求。2002 年起國家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并針對培訓人次制定定量指標,體現我國不斷加大實施力度,普及職業培訓。近年要求 2019 年培訓 1500 萬人次以上,2020 和 2021 年合計培訓 3500 萬人次以上。2021 年人社部將發放 1000 萬張職業培訓券,以進一步幫助、鼓勵勞動者提升職業
40、技能。職業培訓的發展舉措主要包括:學分銀行、職業培訓的發展舉措主要包括:學分銀行、1+X 證書。證書。學分銀行銜接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處于以各地政府主導推進的初級階段學分銀行銜接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處于以各地政府主導推進的初級階段。學分銀行借鑒銀行的管理理念,將學分當作可以存儲、兌換、信貸的工具,主要功能包括學分認定、積累和轉換。通過允許部分職業培訓證書可轉換為學歷教育學分,學習者可在高校繼續學習,獲得學歷證書,打破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之間的壁壘。參培者可彌補原來文憑上的劣勢,且工學交替、靈活性大。目前學分銀行已經在上海、18/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
41、究報告研究報告 浙江、北京等多地推廣,有利于社會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現以開放大學為承辦主體,未來存在引入多種社會力量參與的可能性。啟動啟動 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社會力量參與度高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社會力量參與度高。1+X 證書試點工作既要求高職院校將專業知識教學與職業技能培訓有機融合,也推動企業建立完善的人才評估體系,對相關人才進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2019 年 6 月 17 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了首批 1+X 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名單。目前,社會力量參與度高,如華為華為、深信服深信服等公司的證書均已經獲批。以深信服為例,其在教育部第四批審核通過的 3 個證書可實現一考三證(考
42、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附帶技術認證、公司渠道等同能力認證兩證),其中高級證書對接初級技術認證,含金量更高。綜上,可以看到職業教育法的逐步落地,將為整個行業奠定規范化發展的基礎,職業本科的加速建設將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催化劑,上市民辦職教依托自身品牌、渠道和教學能力優勢,打破原有職教偏見,估值整體有望在民促法后進一步得到提升。六六、產業鏈、產業鏈及相關企業及相關企業 1、產業鏈概況、產業鏈概況 19/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職業教育主體集中在產業鏈中游,賽道眾多、競爭激烈。產業鏈上游上游由配套服務商、平臺服務商、師資服務商和內容服務商構成
43、。中游中游由學歷和非學歷的職業教育服務商構成,主要提供教育和培訓服務。下下游游則為職業教育需求方,其中現階段學歷職業教育主要面向 15-22 歲的 C 端學生,非學歷職業培訓的受眾則更為廣泛,基本覆蓋了中考畢業以后所有年齡階層的學生,此外職業技能培訓和企業培訓公司還向B 端企業提供服務。從產業鏈來看,學歷職業教育與非學歷職業培訓集中在中游,且細分賽道眾多,各各賽道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賽道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2、相關企業、相關企業(1)中教控股:港股高教龍頭,成長可期強者恒強中教控股:港股高教龍頭,成長可期強者恒強 發展歷程:深耕民辦教育發展歷程:深耕民辦教育 30 年,上市后高質量并購
44、造就規模最大高教集團年,上市后高質量并購造就規模最大高教集團。1999 年成立,2017 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服務,目前共運營 12 所國內學校(新并購四川錦城學院),2 所國外學校,在校學生將超 28 萬人(假設四川錦城學院并表),是規模最大的高教及職教上市公司。公司上市前擁有江西科技學院、廣東白云學院和白云技師學院三所我國競爭力較強的民辦學校,上市后加速并購整合相關標的,18/19/20 收購 4/3/3 所學校,公司優秀的標的篩選能力和并購后整合能力獲得市場認可,站穩高教龍頭地位。20/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
45、告研究報告 經營指標:收入增速高,盈利能力強,費用控制佳經營指標:收入增速高,盈利能力強,費用控制佳。公司收入結構中,高等教育收入占主要部分,FY21H1 收入占比 79.4%,FY2015-2020 年收入 CAGR25%。公司 FY2019/2020 毛利率 57.4%/59.8%、凈利率 34.0%/25.8%,FY21H1 毛利率及凈利率提高,主要是學校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公司費用控制良好,銷售費用率保持平穩,廣州學校、重慶學校轉設完成節約管理費用,公司管理費用率有所下降。并購整合:成功收購排名第一的民辦獨立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并購整合能力再次驗證并購整合:成功收購排名第一的民辦獨立
46、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并購整合能力再次驗證。兩年前公司在大灣區完成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和松田職業學院的收購,是上市公司里面唯一在大灣區完成民辦本科學校收購的公司。一年前完成了行業里最大的民辦本科學校??诮洕鷮W院的收購,今年 7 月 26 日公告成功收購排名第一的民辦獨立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公司的并購整合能力已經得到充分驗證和市場的高度認可,預計會進一步加速對行業的整合。內生增長:前四大人口省份均有布局,量價齊升空間充足內生增長:前四大人口省份均有布局,量價齊升空間充足。公司已完成全國前四大人口省份廣東、山東、河南、四川的學校布局,這些省份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緊缺。其中在廣東已布局 4 所學校,廣東
47、作為人口和經濟增速最快的省份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展的市場。公司在山東、河南各布局一所學校,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并購,使得公司成為第一個成功并購四川民辦本科高校的集團。公司創立的高校江西科技學院多年來位居各排行榜民辦高校第一名,廣州白云學院常年位居廣東省民辦學??诒傲?,公司各學校辦學優質,學額提升空間充足,再加上相關省份逐漸放開學費定價權,學費有上漲空間。業績驅動:業績驅動:“內生內生”+“外延外延”+“國際布局國際布局”,增長思路清晰,增長思路清晰。公司未來業績增長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一是內生,公司瞄準粵港澳大灣區民辦高教較大的發展空間進行擴建,廣東白云學院第二期正在施工,預期 2021 年夏季
48、完工,可容納 18000 名學生;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擴建一期將于 2021 年秋季完成,預計可容納 14000 名學生;各學校學額和學費均有提升的空間。二是并購,公司上市以來每年收購三所學校左右,保持 100%成功率,2 月份通過配售募集充足資金,截至 21H1 集團在手現金達 51 億元,有 7 個重點項目在手。三是國際教育加快布局,公司自并購國王學院和與里士滿大學合作后,國際業務收入增速,公司推出的雙學位專業課程有望吸引更多國內國外學生報讀。(2)希望教育:深耕西南輻射全國,內生外延空間廣闊希望教育:深耕西南輻射全國,內生外延空間廣闊 發展歷程:發展歷程:“自建自建”+“并購并購”雙輪驅動,
49、我國第二大民辦高教集團雙輪驅動,我國第二大民辦高教集團。成立于 2007 年 10 月,2009 年在四川創辦了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截止目前,公司已經擁有 20 所院校,其中 9 所本科、9 所高職、2 所技師學校,四川省內學校占 9 所。公司成長步伐為“自建”+“并購”,上市前創辦四川希望汽車技師學院、貴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等,18 年聯交所上市后加快并購步伐,19/20/21 并購學校 4/3/4 所。公司 2021年先后收購了南昌影視傳播職業學院、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南京金肯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泰國西那瓦大學。截至 21H1,公司在校生接近 20 萬,yoy+40%。21/27 2023 年年
50、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經營指標:收入保持高增速,盈利能力不斷改善經營指標:收入保持高增速,盈利能力不斷改善。公司 2020 財年實現收入 15.68 億元,yoy+45.29%,2020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4.56 億元,yoy+33.51%。公司 FY21H1 實現營收 11.83 億元,yoy+35.93%,實現歸母凈利潤 4.78 億元,yoy+43.25%,主要由于原有學校的內生增長和 2019 年并購院校的業績貢獻。公司成本主要為職工薪酬和折舊與攤銷等教學辦學成本,近年來隨著經營效率的提高毛利率逐年改善,公司總體費用控制佳,期間費用率自 201
51、8 年開始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 三項費用率合計 29.68%,公司盈利能力不斷改善。并購整合:以性價比高學校為對象,并購整合經驗豐富并購整合:以性價比高學校為對象,并購整合經驗豐富。公司自 2011 年開始行業內并購,并完成行業首例并購,上市后至今已完成十多所國內外學校并購項目,并購整合經驗豐富。與中教控股多選擇大型和辦學實力排名較前的學校作為標的不同,希望教育選擇發展潛力和空間更大,同時性價比更高的學校作為標的,通過并購整合帶來標的學額、學費、凈利潤等指標顯著改善。內生增長:多所院校位于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地區,學費定價權逐漸放開,內生增長空間大內生增長:多所院校位于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地區
52、,學費定價權逐漸放開,內生增長空間大。公司的學校布局以四川為起點,目前 20 所學校中有 6 所位于四川,4 所位于貴州,江蘇和江西各兩所,河南、寧夏、山西、內蒙古各一所。公司學校布局地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均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四川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 48%,貴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38%,內蒙古僅為 40%,未來學額增長空間較大。價格方面,公司重點布局的四川、貴州等省民辦高校自主定價權陸續放開,學費有較大提價空間。業績驅動:內生業績驅動:內生+并購并購+多業務,發展空間廣闊。多業務,發展空間廣闊。一是內生,公司目前在建白銀希望職業技術學院、邢臺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重慶數字產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樟樹
53、中醫藥職業學院,白銀希望職業技術學院和邢臺應用技術職業學院于 2021 年夏季招生,前者計劃招生 1500 人,后者建成后可容納在校生 8000人;獨立學院轉設以及政府放開學費定價權將帶來較大的學費上漲空間。二是并購,公司 21 年已完成 4所大學并購,公司背靠希望集團,21 年 3 月完成融資 6 億美元,具有強大的融資實力,預計并購整合加速推進。三是多業務布局,公司布局國際學校,亦通過收購世紀鼎利嘗試與高校共建二級專業運營,以輕資產模式進行擴張。(3)中國科培:規?;@著,邁入快速成長通道中國科培:規?;@著,邁入快速成長通道 發展歷程:華南地區領先的民辦高等教育提供商,邁入快速成
54、長通道發展歷程:華南地區領先的民辦高等教育提供商,邁入快速成長通道。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上市前擁有廣東理工學院/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上市后完成三所學校收購。于 2020/2021 學年,在校人數達 9.26 萬人,yoy+60%,公司管理層教育行業經驗超 30 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葉念喬先生是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奠基人之一,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廣東理工學院校長張湘偉博士曾任重慶大學副校長,汕頭大學及廣東工業大學校長。經營指標:毛利率、凈利率指標領先行業,辦學規模效應顯著經營指標:毛利率、凈利率指標領先行業,辦學規模效應顯著。公司 2020 年收入 8.67 億元,yoy+21%,20
55、16-2020CAGR 為 25%。公司近年來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提升,20 年毛利率接近 70%,凈利率達65%,位于行業第一。高毛利率和高凈利率與中國科培較高的本科生收入占比有關,本科學費一般比??茖W費高,同時公司已有學校廣東理工學院/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哈爾濱學院利用率較高,達到96.7%/94.7%/99.4%。22/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并購整合:公司加快并購整合步伐并購整合:公司加快并購整合步伐。公司上市至今完成三所學校的收購,包括哈爾濱學院、淮北理工學院和馬鞍山學院。2020 年公司收購哈爾濱學校以來加快收購步伐,20
56、21 年 3 月公司宣布并購淮北學院(更名為淮北理工學院),并獲得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民辦本科辦學層次。2021 年 7 月 15 日公司宣布收購馬鞍山學院,前身為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內生增長:卡位廣東,加快布局高教資源稀缺的高考大省內生增長:卡位廣東,加快布局高教資源稀缺的高考大省。公司原有學校廣東理工學院和肇慶市中等職業學院深耕珠三角地區,高考人數多,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稀缺,且經濟較為發達,支付能力強。公司近期并購的馬鞍山學院和淮北理工學院位于安徽,安徽省是高考大省之一,2020 年高考人數 50 萬人以上,排名全國前列,而高等教育資源較為緊張,預計招生規模有提升空間。業績驅動:明確內生、并購
57、雙輪驅動增長業績驅動:明確內生、并購雙輪驅動增長。內生增長,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廣東理工學院高要校區的可容納人數,高要校區宿舍的建設預期將在 2021 年下半年完成,可容納約 3000 名學生;淮北理工學院已完成新校區建設(教學用地 507 畝,可容納 1 萬名學生),預計 2021 年 9 月開始運營,開啟招收第一屆新生;公司預計各學校學費水平隨教學質量改善適當提高。20 年貨幣資金 12 億元,資金充足,預計并購整合步伐加快。就地區覆蓋而言,公司將于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華南及西南部以及具備市場潛力的其他地區探尋擴充機會。(4)傳智教育傳智教育 公司依靠突出的研發實力,驅動形成“研發優質培訓
58、實用就業率和薪資高口碑好低成本獲客”正向循環的競爭力閉環,實現就業率 90%以上、就業薪資 8-12k/月超越同行水平,70%生源來源于口碑推薦。行業龍頭達內教育轉型少兒 IT 培訓,新華電腦主營初高中生長期 IT 非學歷培訓,與公司形成差異化競爭,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間明確。短期看,公司線下業務逐漸恢復,計劃擴建 5 個校區,新建 6 個校區,達產后服務能力約增加 3 萬人次/年,年收入增加 6.7 億元。對標長沙、鄭州網點,已有非一線單店仍有數倍提產空間。中長期看,公司研發區塊鏈、物聯網等課程,加大在線 IT 培訓和高教板塊布局有望打開新空間。公司憑較強的研發實力輸出優質的課研體系,優良口碑成
59、功筑造護城河,競爭力突出。我們預計公司21/22/23 公司營業收入為 8.82/12.15/15.20 億元,yoy+38%/38%/25%,3 年 CAGR 為 33.47%,毛利率 47%/50%/53%。預計公司 21/22/23 實現歸母凈利潤 1.20/1.83/2.66 億元,yoy+85.08%/52.71%/45.04%,3 年 CAGR 為 60.04%。23/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七、行業格局分析七、行業格局分析 1、學歷職教:一次就業空間可測,職教招生規模擴大學歷職教:一次就業空間可測,職教招生規模擴大 民辦中
60、職招生規模較大,具有重要地位民辦中職招生規模較大,具有重要地位。中職方面,自 2013 年起,民辦中職的招生規模和占中職總招生數的比例均有提升,從 73.2 萬(10.8%)增長至 90.0 萬人(15.0%)。高職方面,2013 年起民辦招生數和占比分別穩定在 80 萬人和 23%上下,2019 年受擴招政策影響,招生數創新高,達到 108.8 萬人,占高職總招生數的 22.5%。短期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受二胎政策影響,預計中職招生峰值將在短期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受二胎政策影響,預計中職招生峰值將在 2029 年出現年出現。預計2021 年中職招生 621.6 萬人,且維持上
61、升趨勢直至 2029 年達到峰值 844.4 萬人,8 年 CAGR3.9%。其后招生規模開始下降,至 2034 年達 754.2 萬人,主要因為二胎紅利消退、出生人口降低。高教方面,預計 2021 年高職和本科分別招生 526.5 和 436.3 萬人,至 2025 年分別增長至 534.3 和 445.1 萬人,4年 CAGR 分別為 0.4%和 0.5%。2030 年高職和本科招生數分別達到 657.3 和 456.4 萬人,2025-2030年的 5 年 CAGR 為 4.2%和 0.5%,增長動力主要來自職教升學路徑打通,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持續提升。24/27 2023 年年 2 月月
62、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長期而言,學校學額供給超過學生需求,教學質量差的院校將被淘汰,職業學歷教育向優質發展,化長期而言,學校學額供給超過學生需求,教學質量差的院校將被淘汰,職業學歷教育向優質發展,化“人口紅利人口紅利”為為“人才紅利人才紅利”。在這里引用 21 年 1 月發表的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經濟社會影響及公共政策應對的研究,未來的出生人口規模將呈逐年下降趨勢。在 2030 年、2035 年、2040 年以及2050 年,中國新出生人口將下降到 1016 萬、995 萬、1013 萬以及 873 萬。中國低生育水平所導致的受教育人口規模變動逐漸傳遞到中職學歷教
63、育的受教育規模,假設可實現“職普比大體相同”,則中職報名人數將在長期下降至 500 萬人以下,本可容納 600+萬人招生規模的中職院校將出現“產能過?!?,生源將向優質院校聚集。高職招生數則降至約 400 萬人,同樣面對“質量為上”的辦學轉型。2、職業培訓:滿足二次就業和能力提升,空間相對分散職業培訓:滿足二次就業和能力提升,空間相對分散 學歷升學為主賽道,職業培訓空間具有分散性學歷升學為主賽道,職業培訓空間具有分散性。學歷教育所獲得的文憑為剛性需求,是人群求學和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實現一次就業。職業教育主要滿足學歷獲取后的就業切換和現在職位的技能提升,因此需求的品類更多樣,需求也更加分散。因此
64、從空間可測性的角度來看,職業培訓空間缺乏明確的行業錨定。IT、烹飪和汽修為三大主流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可標準化、產出可驗證性、烹飪和汽修為三大主流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可標準化、產出可驗證性。崗位自身性質上,實踐性強、理論型弱的崗位看重就業者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能力,較少關注其對專業理論的掌握程度。培訓結果上,工作任務的成果產出可被相應的崗位標準客觀評價,因此可及時得到驗證,比如反映在處理能力、效率的提升等方面。培訓內容上,標準化結果導向決定了同一細分賽道中培訓內容設計存在一定同質性、可規?;瘡椭?。一次學歷就業仍是勞動力市場主流供給,二次就業空間難以準確測算一次學歷就業仍是勞動力市場主流供給,二次就業
65、空間難以準確測算。以 IT 行業為例,2013 至 2020年我國 IT 從業人數從 470 萬人增長至 705 萬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6%。相關專業畢業生方面,??齐娮有畔⒋箢惍厴I生 40.9 萬,本科按照比例測算 45.8 萬,由此測算總畢業生數在 2019 年達到 86.7 萬人,數量上占從業人員總規模超 10%,可滿足每年新增用人需求。25/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綜上所述,學歷職教在賽道空間更為清晰,中短期增長可測性高,確定性高,長期來看公辦和民辦形成優勝劣汰,優質民辦學校競爭力強。由于二次賽道為需求的進一步切分,需求分散,
66、參培率難以把握,賽道細分多且難以聚焦,空間可測性低,品牌性多元化機構有望依托“性價比”在各條賽道上挖掘市場份額。八八、行業發展趨勢展望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1、產業發展與人才供需結構驅動下,職普分流有望持續改善產業發展與人才供需結構驅動下,職普分流有望持續改善 我國技能勞動者達到 2 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 5000 萬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長期保持在 1.5 倍以上。發改委表示:“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占比不斷提高,但與龐大的勞動力比還是偏低,現在還不到 30%,與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差距仍較大。未來高質量勞動力短缺問題可能會更加尖銳?!绷硪环矫?,中國高等教育職普比例的失衡,也導致大學本科就業率走低
67、。短期內,中國家庭的教育觀念仍更青睞學術類普通教育,但長期而言,在就業市場供需關系的驅動下,偏重專業技術的職業教育必將日益受到重視。在健康的職普分流環境下,人才供需失衡才能夠得到長遠改善。2、多方聯動,形式多元,企業培訓未來具有廣闊想象空間多方聯動,形式多元,企業培訓未來具有廣闊想象空間 26/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隨著行業及崗位的分化與企業管理的不斷發展,企業培訓已經逐漸從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工具,演變為一個企業以滿足學習者需求為重心的人力資產增值方式,通過不斷重構和聯動企業培訓的多方主體,企業培訓借助當下更容易被用戶接受的媒體形式、
68、學習節奏、交互方式不斷推進迭代,在未來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3、數據層面打通職業教育生態,為人才數字化建設奠定基礎數據層面打通職業教育生態,為人才數字化建設奠定基礎 職業教育生態中包含種類豐富且形態多元的參與主體,同時覆蓋多個不同行業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在傳統的“點對點”產業生態中,主體之間信息傳遞效率低,且易造成信息不對稱等弊端。隨著職業教育平臺型產業生態的完善,各主體之間多層信息壁壘將被打破,生態內的信息將實現快速交換流通,極大提升全行業范圍內信息與資源的分配效率,并為未來人才數字化建設奠定基礎。貫穿如此龐大且動態變化的生態需要數字化平臺具備強大的兼容性、穩定性、易用性且可實現持續的營收,因
69、此以 SaaS 為基礎的“行業培訓+就業服務平臺”有望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數字化平臺商業模式。27/27 2023 年年 2 月月 1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九、參考研報九、參考研報 1.東方證券-職業教育行業深度報告:產業初心行穩致遠,嫁接時代新使命 2.招商銀行-教育行業研究之職業教育:乘時代東風享政策紅利,民辦高等職業教育迎來春天 3.國聯證券-職業教育行業深度:職教大有可為,優質龍頭可期 4.艾瑞咨詢-全球職業教育行業發展報告 5.多鯨資本-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 6.信達證券-教育行業職業教育系列報告(一):從產業升級角度看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性和路徑 7.國聯證券-教育行業:職業教育系列政策點評,守得云開見月明,黃金時代已來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鄄┗鄄┕倬W官網: 電話:電話:400400-806806-18661866 郵箱: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