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汽車電子行業專題報告:換一種視角看NEV來自手機1.0至手機2.0的啟示-20200309[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汽車電子行業專題報告:換一種視角看NEV來自手機1.0至手機2.0的啟示-20200309[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汽車電子行業汽車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專題報告 換一種視角看換一種視角看 NEVNEV,來自手機,來自手機 1.01.0 至手機至手機 2.02.0 的啟示的啟示 2020.03.09 肖明亮肖明亮( (分析師分析師) ) 李崢嶸(研究助理)李崢嶸(研究助理) 電話: 020-88832290 020-88832290 郵箱: 執業編號: A1310517070001 A1310118080006 前言前言:因看好 5G 時代紅利下萬物互聯的產業趨勢,我們擬對萬物互聯進行系列研 究。本篇報告是我們萬物互聯系列的第 2 篇專題報告,之前報告我們圍繞可穿戴設 備 TWS 耳機
2、的市場規模(3 測算)、發展方向(2 方向)和投資領域(4 領域)進 行詳細剖析。沿著系列研究的邏輯框架,我們發現萬物互聯另一重要領域另一重要領域- -NEVNEV 正正 經歷經歷 3 3 大邊際變化大邊際變化:1)政策及環保因素不斷利好 NEV;2)供應端全球 51 家廠商 規劃 EV,產業重組加速,L3 批量上市在即;3)創新者特斯拉規?;_啟。我們進 一步剖析認為 NEVNEV 與手機產業底層邏輯相似,且當前與手機產業底層邏輯相似,且當前 NEVNEV 所處階段與手機所處階段與手機 20082008 年相似,都處在年相似,都處在 1.01.0 向向 2.02.0 切換階段。因而本文換一種
3、視角看切換階段。因而本文換一種視角看 NEVNEV,即從手機,即從手機 1.01.0 向手機向手機 2.02.0 的發展歷程,探析的發展歷程,探析 NEVNEV 未未來發展的一些結論和來發展的一些結論和推演推演,并從終局角度確,并從終局角度確 定汽車電子投資機遇,通過解剖細分產業發展趨勢,給出投資建議。定汽車電子投資機遇,通過解剖細分產業發展趨勢,給出投資建議。 NEVNEV 加速拐點將至,所觀察的三大邊際變化加速拐點將至,所觀察的三大邊際變化。我們研究 NEV 產業時發現 如下三大邊際變化:1)政策及環保因素不斷利好 EV;2)全球 51 家廠商均 有規劃 EV,車企產業重組近年來呈加速態勢
4、,且自動駕駛水平 L3 今年也 將批量上市;3)巨頭引領,創新顛覆者特斯拉規?;_啟?;谶@三大邊 際變化,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20202020 年為全球年為全球 EVEV 加速拐點,加速拐點,ICEVICEV 銷量繼續下滑,全球銷量繼續下滑,全球 EVEV 市占率開始大幅提升,預計市占率開始大幅提升,預計 20252025 年市占率達到年市占率達到 14.94%14.94%,相比,相比 2012019 9 年提年提 升約升約 13ppts13ppts。 汽車與手機底層邏輯相似,類比手機,得出汽車與手機底層邏輯相似,類比手機,得出 NEVNEV 發展的二結論一推演發展的二結論一推演。我 們梳理手
5、機產業發展歷程,認為手機從功能機向智能機切換主要受益三大 因素:1 1)產業趨勢,)產業趨勢,手機 1.0 切換過程同樣符合 2G 時代向 3G、4G 時代演 進方向;2 2)創新者引領)創新者引領,自 2007 年蘋果推出第一代 iPhone 以來,智能手 機取得長足發展;3 3)底層邏輯,)底層邏輯,本質上“以機為本”向“以人為本”切換。 我們認為當前汽車產業正經歷汽車 1.0汽車 2.0 轉變,首先產業趨勢正由產業趨勢正由 4G4G 向向 5G5G 切換切換,然后創新引領者規?;磳㈤_啟創新引領者規?;磳㈤_啟,最為重要的是,作為數 據流載體, 汽車與手機產業底層邏輯具有相似性, EVE
6、V 同樣同樣從出行工具從出行工具向 “以向 “以 人為本” 切換, 產業模式則向生態及平臺轉變人為本” 切換, 產業模式則向生態及平臺轉變。 并通過類比手機, 得出 NEV 發展的兩結論一推演:1) 1)結論一結論一:無需擔憂:無需擔憂 EVEV 廠商間競爭,廠商間競爭,NEVNEV 將侵蝕將侵蝕 ICEVICEV 市場份額,而非存量競爭市場份額,而非存量競爭;2)國內)國內 EVEV 供應鏈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供應鏈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 3)推演:通過梳理華為手機崛起歷程,猜想誰將是推演:通過梳理華為手機崛起歷程,猜想誰將是 EVEV 中的“華為”,從中的“華為”,從 定義用戶和把握核心部件
7、角度,比亞迪電子和蔚來相對符合定義用戶和把握核心部件角度,比亞迪電子和蔚來相對符合。 終局思維下汽車電子產業確定較高終局思維下汽車電子產業確定較高。汽車 2.0 時代下汽車是數據流的載體, 對硬件相關設備將產生巨大的需求,我們同時看到國內 TMT 企業在汽車領 域相關布局在加速,電子/電器是市場規模占汽車總體規模比例穩步提升, 因而汽車電子投資機遇值得重視。 通過產業鏈剖析, 我們認為投資機遇主要投資機遇主要 在智能座艙(中控在智能座艙(中控屏搭載率最高,價值量不斷上升)、傳感器(屏搭載率最高,價值量不斷上升)、傳感器(ADASADAS 傳感傳感 器是絕對的市場驅動力) 、 功率半導體 (國產
8、替代發展空間無限) 、器是絕對的市場驅動力) 、 功率半導體 (國產替代發展空間無限) 、 PCB/FPCPCB/FPC (單車用量及價值量有望進一步提升)、被動元器件(重點關注車用(單車用量及價值量有望進一步提升)、被動元器件(重點關注車用 MLCCMLCC 和薄膜電容器)、連接器(國內廠商迎和薄膜電容器)、連接器(國內廠商迎 EVEV 發展機遇)發展機遇)。 投資標的:投資標的: 基于前述分析,我們梳理相關標的,結合國內供應鏈情況,建 議關注法拉電子 (法拉電子 (600563.SH600563.SH) 、 滬) 、 滬電股份電股份 (002463.SZ002463.SZ) 、 生益科技
9、() 、 生益科技 (600183.SH600183.SH) 、) 、 順絡電子(順絡電子(002138.SZ002138.SZ)、得潤電子()、得潤電子(002055.SZ002055.SZ)、長盈精密()、長盈精密(300115.SZ300115.SZ)、)、 )、韋爾股份()、韋爾股份(603501.SH603501.SH)、)、 強烈推薦強烈推薦(維持)(維持) 電子行業電子行業 行業指數走勢行業指數走勢 股價表現股價表現 漲跌(%) 1M 3M 6M 滬深 300 2.49 2.61 1.23 電子(中信) 1.95 18.83 27.35 創業板指 3.83 21.61 23.69
10、 行業估值走勢行業估值走勢 行業估值行業估值 當期估值 42.74 平均估值 33.35 一年最高 47.95 一年最低 22.74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廣證恒生-電子行業專題報告-TWS 耳機行 業:2 方向 3 測算 4 領域,千億朝陽行業下 的價值研判-20200219 -40% -20% 0% 20% 40% 60% 80% 2019/03/10 2019/04/10 2019/05/10 2019/06/10 2019/07/10 2019/08/10 2019/09/10 2019/10/10 2019/11/10 2019/12/10 2020/01/10 2020/02/10 創
11、業板中信電子指數滬深300 0 10 20 30 40 50 60 2019/03/10 2019/04/10 2019/05/10 2019/06/10 2019/07/10 2019/08/10 2019/09/10 2019/10/10 2019/11/10 2019/12/10 2020/01/10 2020/02/10 電子(中信)行業估值 證券研究報告 第 2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歐菲光(歐菲光(002456.SZ002456.SZ)、聯創電子()、聯創電子(002036.SZ002036.SZ)、和而泰()、和而泰(002402.SZ002
12、402.SZ)、三)、三 安光電(安光電(600703.SH600703.SH)、東山精密()、東山精密(002384.SZ002384.SZ)、鵬鼎控股()、鵬鼎控股(002938.SZ002938.SZ)等)等 公司公司。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NEV 銷量不及預期、汽車電子滲透率不及預期、 國產供應鏈 導入不及預期、政策變化風險 oPqPrRsOqNrPnPmNpQwPsRbR9R9PoMnNmOpPeRnNnOeRpOpO9PqRnMMYoMoNMYmPpN 證券研究報告 第 3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目錄目錄 目錄 . 3 圖表目錄 . 4 1.
13、 NEV 拐點將至,汽車與手機底層邏輯相似 . 6 1.1 NEV 加速拐點將至,所觀察的三大邊際變化 . 6 1.2 底層邏輯:產業趨勢、創新引領者及“以人為本”重塑 ICEV . 8 2汽車 1.0/2.0 VS 手機 1.0/2.0,兩結論一推演 . 11 2.1 結論一:NEV 將侵蝕 ICEV 市場份額,而非存量競爭 . 11 2.2 結論二:國內 EV 供應鏈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 12 2.3 推演:蘋果特斯拉,華為? . 13 3. 從終局思維重視汽車電子投資機遇 . 20 3.1 產業確定性高,細剖產業鏈投資價值 . 20 3.2 重點公司一覽 . 28 4. 投資建議 . 2
14、9 5. 風險提示 . 30 6. 附錄 . 30 證券研究報告 第 4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新能源車核心變化及三種主要類型. 6 圖表 2. 2020 年為加速拐點,全球 EV 銷量及市占率開始大幅提升 . 6 圖表 3. EV 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降低 . 7 圖表 4. 全球新 BEV 上市數量 . 7 圖表 5. L3 將在 2020 年批量上市 . 7 圖表 6. 近 2 年車廠并購重組梳理(不完全). 8 圖表 7. 特斯拉 2020 年銷量及預計 . 8 圖表 8. 與 iPhone 初期 2008 年相似 .
15、 8 圖表 9.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自 2017 年以來已取得長足發展 . 9 圖表 10. 功能機轉向智能機底層邏輯在于“以人為本” . 9 圖表 11. 手機 2.0 時代圍繞手機已構建成生態及平臺 . 10 圖表 12. 智能手機發展符合產業發展趨勢 . 10 圖表 13. 汽車 1.0汽車 2.0 產業模式轉變.11 圖表 14. 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占比持續提升,2013 年占比已超 50% . 12 圖表 15. 蘋果手機占比持續提升,2014 年超過諾基亞 . 12 圖表 16. 蘋果產業鏈價值分布 . 13 圖表 17. 華為手機市場份額持續提高 . 13 圖表 18. 華為手機業
16、務發展歷程 . 14 圖表 19. 華為 P 系列及 Mate 系列銷量匯總 . 14 圖表 20. 17、18 年互聯網手機品牌銷量(萬臺) . 15 圖表 21. 17、18 年互聯網手機品牌銷售額(億元) . 15 圖表 22. 2019 年華為和榮耀雙品牌代表機型 . 16 圖表 23. 各大廠商旗艦手機 SoC 芯片 . 17 圖表 24. 華為海思麒麟芯片發展歷程 . 17 圖表 25. 5G SoC 芯片對比 . 17 圖表 26. 手機攝像頭及前置攝像頭得分排名(截至 2019 年 12 月 1 日) . 18 圖表 27. 國內 OEM 廠商及造車新勢力 2019 年銷量及車
17、型規劃(不完全統計) . 19 圖表 28. 關鍵零部件所處產業周期 . 21 圖表 29. 電子/電器市場規模(10 億美元) . 21 圖表 30. 2018-2019 年國內 TMT 公司參股或并購汽車相關標的梳理(不完全) . 21 圖表 31. 中控屏和語音識別搭載率較高 . 22 圖表 32. 中控屏在車載顯示器中至關重要 . 22 圖表 33. 一級供應商作為模塊制造商 . 23 圖表 34. ADAS 為絕對驅動力,自動駕駛水平越高需要數量越多 . 23 圖表 35. 不同傳感器應用場景性能不同 . 23 圖表 36. 車載攝像頭產業鏈 . 24 圖表 37. 順絡電子產品在汽
18、車電子中應用 . 25 圖表 38. 功率半導體裝機價值及占比 . 25 圖表 39. MOSFET 和 IGBT 份額占比 . 25 圖表 40. 使用 SiC 將使 OEM 廠商成本減少 . 26 圖表 41. 2013 年與 2016 年汽車電子含量及 PCB 價值量對比 . 26 圖表 42. 汽車 FPC 應用場景 . 27 圖表 43. 動力總成部分單車 MLCC 需求量 . 27 圖表 44. 不同類型車型單車 MLCC 需求量 . 27 證券研究報告 第 5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圖表 45. 不同自動駕駛水平下連接器需求特性. 28 圖表
19、 46. EV 電池組集成價值量變化 . 28 圖表 47. 汽車電子產業鏈重點公司一覽 . 29 圖表 48. 各國 NEV 政策及補貼梳理 . 30 圖表 49. 全球 51 家 OEM 廠商和造車新勢力 NEV 車型及推出計劃梳理 . 31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重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第 6 頁 共 39 頁 1. 1. NEVNEV 拐點將至,拐點將至,汽車汽車與與手機手機底層邏輯相似底層邏輯相似 1.11.1 NEVNEV 加速加速拐點拐點將將至,所觀察的三大邊際變化至,所觀察的三大邊際變化 三大邊際變化,三大邊際變化,NEVNEV 滲透率持續提升。滲透率持續提升。傳統燃油車(ICEV,
2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核心 包括以發動機和變速箱為主的動力總成,以及底盤技術,而新能源汽車(NEV,New Energy Vehicle)結構 及制造難度相比較為簡單, 核心部件主要為電機、 電池及電控, 當前我國新能源車主要為純電動車 (BEV) 、 插電混合動力汽車 (PHEV) 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FCEV) , 其中 BEV 占市場主導地位, 19 年銷量占比 80.13%。 基于近期所觀察三大邊際變化,我們認為 2020 年為全球 EV 加速拐點,ICEV 銷量繼續下滑,全球 EV 市 占率開始大幅提升,預計 2025 年市占率達到 1
21、4.94%,相比 2019 年提升約 13ppts。 圖表圖表1. 新能源車新能源車核心變化核心變化及三種主要類型及三種主要類型 資料來源:易車網、車聚網、廣證恒生整理 注:百分比表示 19 年三種類型 NEV 銷量占比 圖表圖表2. 20202020 年為加速拐點,年為加速拐點,全球全球 EVEV 銷量及市占率銷量及市占率開始大幅提升開始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LCM、EVAdoption、Transport 注 3:自 2020 年開始,歐盟實施減排新規,假定歐洲 EV 保持較快增長。 0% 5% 10% 15%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7A2018A2019
22、A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 EV銷量(百萬量)ICEV銷量(百萬輛)EV市占率(%)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重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第 7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邊際變化一:政策及環保因素邊際變化一:政策及環保因素不斷利好不斷利好 NEVNEV 政策及環保因素不斷利好政策及環保因素不斷利好 EVEV。當前多國政府均制定一系列政策及補貼來推廣 EV,同時制定二氧化碳 排放標準引導汽車廠商轉向 EV。當前 ICEV 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120g/km 之上,不符合二氧化碳排放限定 標準,而 EV 相較而言更為環保、可持續。依據 Ca
23、rbon Brief 數據顯示,2010 年 EV 生命周期內二氧化碳排 放量比英國傳統汽車低約 2 倍,而到 2019 年 EV 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傳統車低約 3 倍,且隨著技術演進, EV 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降低。此外,當前多國政府均制定一系列政策及補貼來推廣 EV,引導汽車廠商 和消費者轉向 EV。我們梳理各國政策及補貼(見附錄),中國制定“雙積分政策”。歐洲也加大對 EV 的 補貼力度,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不僅對 EV 的購置稅、擁有稅予以豁免,同時對 BEV、PHEV 等不同 車型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美國也擬定新的電動車補貼草案,鼓勵車企多制造電動車的同時也開始對二手 電動車進行
24、補貼,推廣電動車的力度不斷提高。 圖表圖表3. EVEV 二氧化碳排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降低放量將繼續降低 資料來源:Infineon 公告、Carbon Brief、廣證恒生 邊際變化二:邊際變化二:全球全球 5151 家家廠商規劃廠商規劃 EVEV,產業重組產業重組加速加速,L L3 3 批量上市批量上市在即在即 供給端、產業重組及供給端、產業重組及 L3L3 均顯示產業加速。均顯示產業加速。我們觀察到供給端們觀察到供給端全球全球 5151 家家車廠車廠(不完全統計)(不完全統計)在規劃在規劃 EVEV 上市上市。我們梳理全球主要汽車 OEM 廠商 2019-2022 年 EV 產品規劃(
25、見附錄),主要 OEM 車商均設定 EV 上市規劃,2020 年全球 BEV 推出數量更是高達 113 種,到 2025 年共計推出 485 種新 BEV。為應對 NEV 趨勢,我們梳理發現近 2 年 OEM 車廠并購重組也在加速,產業大勢正被拉開。在自動駕駛水平方面,2019 年 L2 級別自動駕駛產品已向中低端市場加速下沉,不再是豪華車的專利。而在 L2 批量上市同時,我們也 觀察到國內主要企業 L3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在 2020 年量產,這表明汽車智能化水平在加速提升。 圖表圖表4. 全球新全球新 BEVBEV 上市數量上市數量 圖表圖表5. L3L3 將在將在 20202020 年批
26、量上市年批量上市 車企車企 L3L3 量產時間量產時間 車企車企 L3L3 量產時間量產時間 一汽 2020 長城 2020 上汽 2019 奇瑞 2020 長安 2020 小鵬 2020 北汽 2020 奇點 2020 廣汽 2019 威馬 2021 吉利 2020 零跑 2021 資料來源:deloitte、廣證恒生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96 113 76 78 62 303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重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第 8 頁 共 39 頁 汽車汽車電
27、子行業專題電子行業專題報告報告 圖表圖表6. 近近 2 2 年車廠并購重組梳理(不完全)年車廠并購重組梳理(不完全) 序號序號 日期日期 重組方案重組方案 1 2018 年 7 月 26 日 戴姆勒集團架構重組,五大事業部門重組為三家新的獨立上市公司 2 2018 年 11 月 27 日 通用汽車公司宣布將進行重組,將在北美關閉 5 家工廠,裁減 1.48 萬工人 3 2019 年 1 月 5 日 大眾汽車集團在宣布與美國福特汽車結盟 4 2019 年 3 月 26 日 北汽與戴姆勒對北京奔馳增資 8.928 億美元 5 2019 年 3 月 28 日 吉利與戴姆勒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運營發展 smart 品牌 6 2019 年 5 月 24 日 奧迪戰略重組,到 2025 年將推 30 余款電動車 7 2019 年 8 月 28 日 豐田宣布和鈴木交叉持股 8 2019 年 10 月 31 日 FCA 集團和法國 PSA 宣布合并 9 2019 年 12 月 23 日 一汽夏利重組方案落地,不再進行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