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子報告2:未來產業發展指數(6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騰訊: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子報告2:未來產業發展指數(66頁).pdf(6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構建未來產業競爭力子報告2: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報告推薦語RECOMMENDATION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是騰訊研究院持續周期最長的研究之一,至今已是第九個年頭。這項研究未必完美,但久久為功、貴在堅持,它讓我們能夠從數據中把握數字化發展的形勢,尤其是不同年頭出現的或大或小的變化,能引發不少討論和思考。比如今年報告就發現,疫情之后數字化正面臨線上和線下新平衡的磨合期,而數字平臺的穩定器作用更加凸顯等。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還特別增加了對未來產業的研究,嘗試描繪未來產業的全國布局圖,以捕捉未來增長點。報告還特別發起了面向C端的數字化認知和使用調查,有不少有趣發現。希望這份報告能持
2、續幫助大家,全方位了解我國數字化轉型的特征、趨勢與亮點,為相關研究和決策提供有效參考。數字時代是社會經濟活動數字化的時代,積極擁抱數字時代,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時代,是把握時代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數字時代也是新舊技術交替的數字化轉型時代,無論是區域還是城市發展,無論是產業還是企業,其轉型發展過程都需要發揮好數字技術的作用,不僅需要促進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而且需要構建適應數字化需要的經濟社會結構和機制。全社會都需要為數字化轉型創造有利條件。2023年度的數字化轉型指數研究報告從區域、城市、未來產業、社會生活方面關注和分析我國數字化轉型的經濟社會進展,多維測度我國數化轉型的特征及驅動因素,為了解和
3、進一步深化我國數字化轉型過程和有效開展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系統全面的指引。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2023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構建未來產業競爭力的視角,關注全國數字化轉型進程和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挖掘數字經濟與未來產業互動的內在關聯。同時報告首次引入公眾視角,通過問卷調研,觀察數字技術在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場景的應用現狀,并著重發掘細分領域人群對未來數字社會的前景期待。報告旨在通過更全面、更立體、更具前瞻性的洞察與思考,為相關研究和決策提供有效參考。第一部分是數字化轉型指數的核心發現。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
4、展已成為國家中長期重大戰略,數字化轉型在經歷了幾年的加速發展之后,逐漸進入穩定發展期。近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產業經濟發展受到新的考驗,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各地區數字化轉型進程受到哪些影響?哪些區域和行業依然呈現出較強的增長動力?第二部分是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核心發現。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對未來產業(指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的孵化和加速計劃,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報告以創業企業相關數據為基礎構建未來產業指數,從集聚度、活躍度、成長性和多樣性四個維度,分析信息、生物、能源、制造、材料和空間等六大未來產業在全國各區
5、域的集聚情況,以及各地是否已經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產業格局?第三部分重點分析數字經濟與未來產業互動的內在關聯性。數據發現,數字化轉型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信息領域和制造、空間和生物領域等其它細分領域相互融合趨勢明顯。北京、廣東、上海正引領全國未來產業發展,且各地正在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探尋差異化發展路徑。該部分還嘗試回答未來產業需要什么樣的創業環境?并以人工智能產業為典型領域,分析了人工智能企業的分布、投融資、人才儲備、業務領域、應用場景以及大模型的參與生態。第四部分是公眾問卷調研的核心發現。隨著數字化工具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報告也首次通過騰訊企鵝有調平臺發放調研問卷,
6、共收集5796份樣本數據,重點調研的問題包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類數字化工具的使用情況如何?對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方面的提升?人們對未來數字社會又有哪些新的期待和憂慮?在報告撰寫過程中,離不開眾多杰出伙伴的無私奉獻和鼎力支持。由衷感謝: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貓眼研究院、騰訊云、騰訊云智能、微信支付、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敏捷協作平臺,在數據和案例上的大力支持;感謝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媒體中心、騰訊北京總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幫助。感謝大家的信任,期待在數字化道路上能持續與伙伴們共譜未來。騰訊研究院、騰訊企鵝有調與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 聯合研究團隊前言PREFACE數字化轉型指
7、數指數的背景概念與意義數字化發展的整體趨勢重點區域集群特征1PART未來產業發展指數未來產業發展特征典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典型領域:人工智能產業2PART指數關聯性分析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人工智能產業與開發者特征3PART公眾視角的數字化工作中的數字化生活中的數字化對未來發展的認識與期待4PART目錄DIRECTORY報告核心發現數字化轉型指數城市群基本盤南北增長點大模型生態參與者多樣化珠三角強工業平臺穩定器長三角優電商京津冀重服務與文化數實融合擴展健尾強腰共性中的差異化路徑線上線下新平衡數實融合孵化新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未來產業引擎鋪開火車頭效應公眾視角的數字化人工智
8、能成為技術關注焦點未來產業發展指數指數關聯性數字化轉型頭雁效應數字工具多元普惠技術性失業危機感顯現工作生產降本增效數字基建與平臺成為關鍵中介數字化驅動未來產業發展孵化器是重要的環境條件創業環境關乎未來產業生命力六要素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未來產業發展指數2PART1 未來產業發展特征未來產業發展指數2PART集聚特征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1未來產業,是指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引自人民日報)。目前,全國已有約20個省市圍繞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領域推進未來產業發展。全國已有 20 個省市推進未來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文
9、件級別發布時間對未來產業的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國家級2021-03-13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戰略布局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新材料、人工 智能、衛星互聯網、機器
10、人等未來產業,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建設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和未來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地方級2021-01-27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未來產業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性力量,具有顯著“先發優勢”。深圳產業發展已具備較好基礎,產業鏈相對完備,合成生物、區塊鏈、細胞與基因、空天技術等四個未來產業處于擴張期,已初具規模,5至10年內有望實現倍數級增長;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深地深海、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量子信息等四個未來產業處于孕育期,規模較小,10至15年內有望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堅力量。地方級2022-06-28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
11、業集群行動方案謀劃未來產業布局,主要考慮五個標準:技術的“前沿性”,需求的“突破性”,影響的“顛覆性”,價值的“戰略性”,前景的“爆發性”。形成五大未來產業集群:(1)未來健康產業集群:聚焦發展腦機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治療等領域;(2)未來智能產業集群:聚焦發展智能計算、通用AI、XR科技、量子科技、6G技術等領域;(3)未來能源產業集群:聚焦發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等領域;(4)未來空間產業集群:聚焦發展深海探采、空天利用等領域;(5)未來材料:聚焦發展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非硅基芯材料等領域。地方級2022-11-23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優
12、先發展9個快速成長產業:未來網絡、元宇宙、空天信息、仿生機器人、合成生物、未來醫療、氫能與儲能、前沿新材料、柔性電子;探索發展 6 個潛力巨大產業:量子信息、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深地深海、可控核聚變及核技術應用、低成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智能仿生與超材料。地方級2023-02-10本研究希望通過對全國范圍未來產業領域創新創業企業的分析,了解未來產業在全國各區域的集聚情況和活躍水平。根據國家和地方層面對未來產業的方向描述,大致將未來產業歸納為六個領域:信息、能源、制造、材料、空間、生物。根據領域內產業和技術的戰略價值、爆發可能、市場需求和顛覆能力,選擇重點關注的行業領域企業。研究的數據來源為國內主流
13、創投數據庫,針對前沿技術領域,數據采集的截止時間為2023年5月初。我們通過這些企業的行業領域、技術或產品方向、融資情況,篩選出了與未來產業描述較為一致的5.5萬家企業??梢岳斫鉃榇舜畏治龅姆懂牉槲磥懋a業的六大領域中,被創投數據庫收錄的創新創業企業,其中也包含了這些方向的上市企業。這些企業的數據同時匹配了企業工商注冊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信息、生物、能源、制造、材料和空間構成未來產業六大領域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未來產業的六大產業領域和細分方向信息領域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光電芯片新一代信息技術 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能源領域新能源-氫能新能源-太陽能新能源-生物質能新能源-風
14、能新能源-核電新能源-其他制造領域機器人智能制造高檔數控機床材料領域新材料高端新材料空間領域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空深地深海和極地探測生物領域生物產業生物技術基因與生物技術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研究構建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用來衡量未來產業在全國各省份和各城市的發展情況,其中包含四大指標:集聚度、活躍度、成長性和多樣性。四大指標衡量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研究權重采用專家打分法,與數字化轉型指數的專家打分原則一致,得到各省市的未來產業發展指數。賦權未來產業集聚度、活躍度和成長性指數采用Min-Max Normalization 最小-最大值標準
15、化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x-min)/(max-min),得到介于 0-1 的標準值;多樣性指數因為已經經過了香農多樣性指數計算,所以采用 x/max,得到介于 0-1 的標準值。最終結果乘以 100 得到介于 0-100 的指數。數據標準化指標名指標含義指標計算衡量地方未來產業的集聚情況和集聚密度用地方集聚的未來產業企業總數、單位 GDP 的相關企業數、城鎮人口人均企業數三個指標加權后的綜合結果來衡量集聚度衡量地方未來產業在資本市場受關注的水平用近 5 年(2018-2023)相關企業接受到的投資總次數來衡量活躍度衡量近年來地方未來產業的成長情況用近 5 年(2018-2023)在該領域新
16、注冊企業的占比來衡量成長性衡量地方未來產業的多樣性水平,即是由單一產業主導還是較為均衡使用香農多樣性指數計算方法來計算H=-Pi lnPi 其中,Pi 表示某一類型的產業占比 i=1,2,3,4,5,6多樣性說明:本報告統計范圍僅涉及中國大陸(內地)地區,不包含港澳臺。未來產業發展指數指標體系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總體排名以北京、廣東和上海作為引領,江蘇和浙江緊隨其后,集聚效應比較明顯;沿海各省、中部和四川也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表現。北京、廣東和上海引領全國未來產業發展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四川安徽山東海南天津0204060801002023年未來產業集聚指數TOP10
17、省份全國各省未來產業集聚指數分布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從各指標評估排序來看,集聚度前 15 的省份主要與經濟體量正相關;活躍度前 15 的省份代表資本市場對未來產業的投資比較活躍,北京、廣東和江蘇排在前三位;成長性前 15 代表近5 年新注冊企業占比較高,海南、浙江和四川位列前三;多樣性前 15 代表省份的六大產業領域較為均衡,山西,寧夏和江蘇位列前三。集聚度和活躍度基本與各省經濟體量正相關,成長性和多樣性中西部省份上榜集聚度TOP15020406080100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天津四川山東湖北安徽福建陜西海南湖南吉林活躍度TOP15020406080100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
18、東安徽四川湖北湖南福建陜西天津河南江西成長性TOP15020406080100海南浙江四川上海江蘇廣東內蒙安徽重慶天津陜西北京貴州湖北山東多樣性TOP15020406080100山西寧夏江蘇遼寧安徽山東陜西青海新疆河北貴州內蒙天津湖南河南成長性TOP15海南浙江四川上海江蘇廣東內蒙安徽重慶天津陜西北京貴州湖北山東全國各省未來產業成長性分布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成長性反映近5年新注冊企業在未來產業中的占比,其中海南、浙江和四川位列前三。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區域成長性也相對較高。海南、浙江和四川位列成長性前三位1.37/737/7.56/156/1.74/474/4.92/892/
19、8.211/1020406080100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從各省未來產業領域占比來看,信息領域和生物領域的企業數量占據主導,材料領域占比也相對較高;各省市未來產業占比各有側重:廣東、北京、上海、福建、浙江信息領域企業占比位列前五;吉林、云南、黑龍江、甘肅、廣西的生物領域企業占比位列前五;內蒙古、江西、青海、湖南和安徽的材料領域占比位列前五;江蘇、遼寧、廣東、寧夏和山東的制造領域占比位列前五;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和內蒙古在能源領域的占比位列前五;貴州、陜西、遼寧、黑龍江和北京在空間領域占比位列前五。各省總體信息和生物領域占比較高,細分方向呈現各省特色北京 廣東 上海 江蘇 浙江
20、 四川 安徽 山東 海南 天津 陜西 湖北 湖南 重慶 內蒙古 貴州 寧夏 福建 河北 河南 山西 遼寧 江西 青海 甘肅 云南 新疆 廣西 西藏 黑龍江 吉林100%90%80%70%60%50%40%30%20%10%0信息領域能源領域制造領域材料領域空間領域生物領域全國各省市未來產業領域占比情況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總體排名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作為引領,杭州和蘇州緊隨其后;前 20 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也有城市上榜。北上深杭蘇引領全國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2023年未來產業集聚指數TOP15城市020406080100天津市西安
21、市珠海市寧波市合肥市常州市無錫市成都市廣州市南京市蘇州市杭州市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從各指標評估排序來看,集聚度前 15 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活躍度前 15 的省份代表資本市場對未來產業的投資比較活躍,北京、上海和深圳排在前三位;成長性前 15 代表近5 年新注冊企業占比較高,海南三亞、新疆哈密和山東來賓位列前三;多樣性前 15 代表省份的六大產業領域較為均衡,江西鷹潭、云南曲靖和湖北襄陽位列前三。集聚度和活躍度基本與各市創新創業水平正相關,部分中西部城市近5年增長占比高集聚度TOP15020406080100活躍度TOP15020406080100北京
22、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南京廣州成都合肥武漢無錫寧波天津長沙青島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廣州成都廈門通化武漢珠海西安常州無錫成長性TOP15020406080100三亞哈密來賓克拉瑪依銅川榆林白銀防城港鄂爾多斯延安宜賓棗莊廣安咸寧杭州多樣性TOP15020406080100鷹潭曲靖襄陽烏海遵義無錫棗莊南通常州太原嘉興營口舟山延安揚州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從全國TOP15城市未來產業領域占比來看,信息領域、生物領域、材料領域企業數量占比較高;各城市未來產業占比各有側重:廣東深圳、浙江杭州、北京市在信息領域企業占比位列前三;天津市、江蘇常州、江蘇南京的生物領域企業占比位列前三;江蘇常州、江蘇
23、無息、浙江寧波的材料領域占比位列前五;江蘇蘇州、江蘇常州、廣東珠海的制造領域占比位列前三;江蘇無錫、江蘇常州、安徽合肥在能源領域的占比位列前三;陜西西安、四川成都、江蘇無錫在空間領域占比位列前三。城市信息和生物領域占比較高,江蘇、浙江、安徽和廣東城市在其他領域排名靠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南京廣州成都無錫常州合肥寧波珠海西安天津信息領域能源領域制造領域材料領域空間領域生物領域100%90%80%70%60%50%40%30%20%10%0未來產業指數 TOP15 城市領域占比情況未來產業六大領域企業人員規模比較未來產業發展指數2PART從未來產業領域的企業規模來看,六大領域總體企業規模都不大,可
24、以看出主要以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反映出未來產業中大量企業的人數都在200人以下。其中信息領域的人員規模和注冊資本相對其他領域都較小,生物、材料和空間領域企業人員相對其他領域較多,能源、空間和材料領域注冊資本相對較高。從事未來產業的企業大多數人員規模在兩百人以下,以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集聚特征1未來產業六大領域企業注冊資本比較1751501251007550250信息領域 生物領域 材料領域 能源領域 制造領域 空間領域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信息領域 生物領域 材料領域 能源領域 制造領域 空間領域注冊資本萬元參保人數2 典型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指
25、數2PART北京在信息領域人工智能、企業服務和VR/AR占據前三;深圳除了人工智能以外,硬件和區塊鏈技術占比較高;上海的前三類細分領域與北京一致??傮w來說,上海在生物領域的占比相較其他另個城市更高,北京在空間領域的占比相較其他另個城市更高。北京、上海和深圳未來產業各有側重,主要依托城市的產業基礎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2北京上海深圳未來產業細分領域占比對比圖北京上海和深圳未來產業企業注冊資本比較北京上海和深圳未來產業企業人員規模比較社保參保人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人員規模。北京和上海未來產業的社保參保人數明顯高于深圳,體現深圳主要以小團隊為主體在做未來產業發展的探索;北京和上海的
26、企業注冊資本也相較深圳更高。深圳相較北京上海,未來產業企業團隊規模更小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250403020100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500040003000200010000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注冊資本萬元參保人數在未來產業投資領域,北京和上海獲投企業占比相當,深圳獲投企業占比略低;在獲得投資的總次數來看,北京遙遙領先;從投資次數的分布來看,未來產業在初創階段和風險投資早期的企業占比較高,占到獲得融資且未上市企業的3/4以上,說明大量未來產業企業仍屬于發展初期,需要各類資源的持續支持和培育。北京和上海獲投企業占比較高,未來產業企業多處于發展初期,需更多資源培育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
27、23典型城市2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北京上海和深圳未來產業各階段獲投次數分布其他戰略行為并購 其他股權融資上市前后融資風險投資后期風險投資中期風險投資早期初創階段融資100%90%80%70%60%50%40%30%20%10%0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北京上海和深圳未來產業獲投企業占比未獲投企業獲投企業深圳未來產業分領域獲投企業占比上海未來產業分領域獲投企業占比針對某一未來產業領域,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各投資階段的獲投企業占比結構相似,均表現為信息、制造、生物和空間領域,早期企業占比在50%左右;材料和能源領域在其他投資階段的企業占比相對較高。特別是
28、材料領域上市企業數量占比較高,體現出該領域的未來產業發展可能需要一定的企業實力,來支持相關技術研發。北京、上海和深圳在未來產業不同領域的投資階段占比結構相似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2北京未來產業分領域獲投企業占比種子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及以上上市其他戰略行為其他股權融資并購信息制造材料生物空間能源種子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及以上上市其他戰略行為其他股權融資并購信息制造材料生物空間能源種子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及以上上市其他戰略行為其他股權融資并購信息制造材料生物空間能源注:其他股權融資包括:定向增發、股權融資、戰略融資、眾籌融資、ICO眾籌、股權轉讓等,主要涉及上市后的
29、融資,也包括一些上市前的戰略融資從未來產業在城市空間中的分布來看,北京主要集中在海淀區、朝陽區、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屬于中關村一區十六園范疇;上海市未來產業分布較為分散,除了臨港和張江產業園區出現集聚之外,各區均有未來產業發展;深圳受政策影響,前海企業密度較高,南山和福田核心區也有企業集聚。未來產業主要分布在北上深城市的產業集聚區,上海相較更為分散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2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顏色代表平均注冊資本高度代表平均企業數量0.50 to 300.00300.00 to 685.06685.06 to 1075.041075.04 to 2003.762003.76 to
30、4078.294078.29 to 9000.009000.00 to 7073335.00以深圳市企業為例,根據未來產業中每家企業的相似度構建網絡拓撲關系,對未來產業進行產業集群劃分和識別,可以識別出 17 個產業集群類別;根據集群的網絡關系可以看出,深圳信息領域和制造領域、空間領域和生物領域相互融合的趨勢很明顯,衍生出物聯網、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VR/AR、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體現出數字化技術對于實體產業的支持和對未來產業的孵化作用。信息領域和制造、空間、生物領域相互融合趨勢明顯,數字技術支撐未來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2惡峗壽裶能源領域材料領域生物領域新材料新能源可
31、穿戴設備通信通訊智能安全人工智能機器人與自動控制智能制造物聯網 智能硬件醫療器械智慧金融區塊鏈VR/AR其他信息技術軟件開發生物醫藥集成電路 芯片航空航天 無人機信息領域制造領域空間領域信息領域生物領域制造領域材料領域能源領域空間領域注:圖中每個節點代表一個企業,節點大小表示企業評估得分,節點顏色對應不同的業務領域 產業集群分析技術支持來自 VentureSights 中數智源。3 典型領域: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指數2PART全國各省人工智能產業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湖北海南天津陜西安徽重慶湖南福建020406080100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未
32、來產業信息領域的人工智能產業近兩年迎來爆發發展,目前全國累計有600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從全國各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和廣東位列前三,也是集聚度最高的省市;成長性方面,海南、江蘇、山東位列前三;投資活躍度方面,北京、廣東、江蘇位列前三。全國6000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全國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聚集性指數成長性指數活躍度指數大小代表指數高低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2000年以后,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在2015-2018年迎來增速最高的3年;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響,新注冊的企業數有所減少,但總體仍呈現增長態勢。2000年后人工智能產業領域企業數
33、量持續增長人工智能產業企業數量增長變化(2000-2022)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當年新增歷年累計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中國大陸的人工智能產業領域共有近 5000 次公開的投資記錄,2017 年之后投資次數明顯增多,在 2021 年達到高峰;從各省企業獲得人工智能產業投資來看,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和浙江獲得的投資
34、次數最多,反映了這些省份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近5000次公開投資,在2021年達到高峰,前五大主要省份投資次數占比超過80%人工智能產業各省企業獲得的投資次數(2012-202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江西天津河南福建湖北四川陜西 湖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北京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2000年以后,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從業人員數量持續增加,在2010-2011、2017-2018年有兩個增長高峰;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響,相關企業社保人數增長放緩,人工智能產業亟需進
35、一步培養和吸引大量人才。人工智能領域人才重要性提升,但相關企業人數增長放緩人工智能領域各年份注冊企業社保人員規??倲道塾嫞?000-2022)0300006000090000120000150000當年新增歷年累計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從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的子領域分布來看,面向場景和應用的企業占比數量較大,企業數量較多的領域包括機器視覺、智能家居、
36、人臉識別、智能機器人等方向;面向大模型等底層基礎設施和核心技術開發的企業仍然在快速增長中。人工智能企業面向場景和應用落地的較多,底層基礎設施開發企業仍在快速增長人工智能方向企業子領域分布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從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的業務描述來看,不少企業聚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研發上,機器人、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等技術提及較多,工業、教育、安防、自動駕駛、家居等應用場景提及較多。人工智能企業在工業、教育、安防和自動駕駛領域落地場景較多人工智能方向企業業務描述關鍵詞詞云參與大模型開發的創業企業代表成立時間大模型進展注冊地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多樣化主體正在共同
37、構建大模型行業生態參與大模型開發的大型企業代表公司大模型發布時間參數量公司百度阿里商湯科大訊飛360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商湯日日新星火認知360 智腦2023.32023.42023.42023.52023.62600億未透漏1800億千億千億MiniMax光年之外智譜瀾舟科技百川智能深言科技出門問問第四范式創新工場聆心智能西湖星辰銜遠科技循環智能2021.122023.042019.062021.062023.042022.032014.032014.092023.032021.112021.072021.102016.05上海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杭州北京北京推出大模型驅動的首款
38、產品Glow,支持金山辦公的 WPS AI能力核心宗旨在于“實現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收購一流科技(已并入美團)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技術成果轉化而來,推出開源中英雙語千億對話模型GLM-130B由創新工場孵化,推出基于“孟子預訓練模型”打造的一系列功能引擎和垂直場景應用6月發布70億參數開源中英文大模型baichuan-7B通過可控文本生成、素材自動推薦、文本校對和風格檢查實現文本內容創作的提質增效以Make AGI Accessible and AI CoPilot everywhere為愿景,推出序列猴子大模型發布“式說3.0”,首次提出AIGS戰略打造 AI 2.0全新平臺和 A
39、I-?rst 生產力應用致力于打造“超擬人大模型”,推出“AI烏托邦”平臺推出智能寫作產品Friday和圖片生成產品造夢日記等產品CIPTM平臺專注于銷售科技(SalesTech)領域大型企業、創業企業積極參與大模型研發,技術、資本和人才共同推進領域發展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相關內容來源于公開網絡資料 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參與大模型開發的高校智庫和新型研發機構代表成立時間大模型進展注冊地機構名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鵬城實驗室浙大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之江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中科院自動化所復旦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20182020201820
40、1920172019195620 世紀 80 年代北京北京深圳杭州杭州北京上海上海2023 年 6 月公布悟道 3.0 包含天鷹大語言模型、FlagEval 大語言評測體系、視界視覺大模型。2023 年 4 月開源輕量版BioMedGPT,主要是用于生物醫療領域研發 2023 年 5 月宣布即將推出通用大模型“鵬城腦?!?;聯合華為共研“鵬程云腦 II”智能算力基礎設施2023 年 4 月公布蛋白質語言的預訓練大模型2022 年 8 月發布“之江天樞”人工智能開源平臺 3.02021 年 6 發布第二代“文瀾”(BriVL2.0)?!爸亲右妗?023 年 3 月發布多模態大模型產品“元乘象Ch
41、atlmg”2023 年 6 月發布多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 2.0”2023 年 2 月發布對話式大模型“Moss”,4 月 Moss 升級版開源上線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2021 年發布封神榜大模型家族,并啟動“封神榜”開源計劃;2023 年 5 月開源首個中文文生圖模型“太乙 Stable Di?usion”,多模態通用大模型“姜子牙”2022 年 9 月發布“OpenXLab 浦源”人工智能開源體系。2023 年 4 月發布全球中期天氣預報大模型“風烏”,2023 年 6 月發布1040 億參數量大模型“書生浦語”(InternLM)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 研究院)202020
42、20深圳上海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相關內容來源于公開網絡資料 多樣化主體正在共同構建大模型行業生態高校、智庫和新型研發機構探索多樣化路徑,在通用、垂直、開源、倫理等領域推進AI研發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參與AI 倫理研究的高校智庫成立時間研究進展注冊地機構名稱中國倫理學會科技倫理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工委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湖南師范大學人工智能道德決策研究所中國社科學科技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20212021201019862017195520192020北京合肥大連北京長沙北京北京北京國內首家
43、科技倫理領域學術團體,主辦全國賽博倫理學研討會;出版“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倫理叢書”等主辦CAAI“人工智能與科技倫理”培訓班內設有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科技倫理與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出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倫理等著作出版在真與善之間科技時代倫理問題與道德抉擇、技術的反叛等著作獲批“長沙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治理與公共政策實驗室”;舉辦“賽博風”系列講堂;出版人工智能的神話或悲歌等著作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人工智能原則、AI 氣候行動原則、腦機接口和增強智能的倫理宣言等2022年發布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白皮書大連理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組建中國科協-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舉辦“
44、應用倫理與人類未來”系列講堂;編輯出版科技倫理研究專業期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1956上海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相關內容來源于公開網絡資料 多樣化主體正在共同構建大模型行業生態高校、智庫和新型研發機構探索多樣化路徑,在通用、垂直、開源、倫理等領域推進AI研發未來產業是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目前全國已有 20 個省市依托自身行業基礎和技術優勢,著力推進未來產業發展,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新著力點和增長點小結未來產業引擎鋪開1北京廣東和上海引領全國未來產業發展。未來產業集聚度和活躍度基本與各省經濟體量正相關,成長性和多樣性中西部多省市上榜。各省市未來產業多立足自身產業基礎
45、,探尋差異化發展路徑共性中的差異化路徑2創新創業企業構成未來產業主體,多數人員規模和資金規模相對較小,融資處于風險投資中早期的比重較大,需要各類資源的持續支持和孵化培育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3信息領域和制造、空間、生物領域相互融合趨勢明顯,數字技術支撐未來產業發展,數實融合支持物聯網、可穿戴設備、VR/AR等新興領域,體現出數字化技術對于實體產業的支持和對未來產業的孵化作用數實融合孵化新產業4國內人工智能領域已有十余年產業積累,早期發展側重機器視覺和行業應用,近期面向大模型技術研發的趨勢正在加速,機構、人才、技術、資本和政策共同培育出大模型行業生態,孕育新的發展機遇大模型生態參與者多樣化5數字化轉
46、型指數報告2023典型城市3指數關聯性分析3PART1 未來產業發展與數字化轉型指數關聯性分析3PART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數字技術正在加速推進產業變革,重塑產業形態參考文獻:1史丹.數字經濟條件下產業發展趨勢的演變J.中國工業經濟,2022,No.416(11):26-42.2江飛濤.技術革命浪潮下創新組織演變的歷史脈絡與未來展望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思考J.學術月刊,2022,54(04):50-62.3卡蘿塔佩蕾絲.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泡沫與黃金時代的動力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數字技術推動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1數字
47、技術不但能夠推動信息產業等基于數字技術的產業發展,還通過數字要素滲透促進不同產業、產品和市場的融合,催生發展出新興產業(史丹,2022)。2數字經濟形態下,數據成為驅動創新的重要要素,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改變了企業的邊界以及配置資源的范圍,產業發展向網絡化、協同化、生態化方向演變(江飛濤,2022)。3演化經濟學理論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是歷次重大技術革命浪潮的主要特征,更是支撐先導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每次技術革命都通過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新型基礎設施和組織制度變革所構成的技術經濟范式演進。數字經濟時代,通用目的技術和新型基礎設施仍是孕育新興產業的必
48、要步驟和條件(卡蘿塔佩蕾絲,2007)。4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未來產業發展與數字化轉型關聯性分析假設城市的數字化轉型與未來產業發展具有相關性城市的數字化轉型能力將影響未來產業的集聚、成長、投資與多樣性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平臺和數字工具應用影響未來產業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在未來產業的投資和集聚中發揮中介作用數字化轉型與未來產業不同領域的關聯性存在差異12435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水平與數字化轉型程度顯著正相關數字化轉型指數與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統計描述注:*代表1%顯著性水平報告對全國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指數得分和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得分進
49、行了相關性分析。從不同城市兩個指數的得分來看,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標準差更大,說明我國城市在未來產業發展方面的差異性大于數字化轉型程度的差異。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指數與數字化轉型指數顯著相關,說明未來產業的發展與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平臺經濟以及數據工具應用密切相關。數字化轉型進展快的城市其未來產業發展也更具優勢。樣本數數字化轉型指數35169.1280.1111.7120.7595.745未來產業發展指數28380.5770.05822.30722.7748.59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數字化轉型指數與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數字化轉型指數未來產業發展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1
50、(0.000*)0.508(0.000*)未來產業發展指數0.508(0.000*)1(0.000*)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數字化轉型驅動未來產業的投資與集聚注:*、*分別代表1%、5%的顯著性水平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程度與未來產業的投資、集聚、多樣性和成長性顯著相關,數字化轉型進展越快,其未來產業的投資更加活躍、集聚度越高、產業結構更加多元、成長性越好。從不同指標的相關系數來看,數字化轉型與未來產業投資的相關性最強,其次為未來產業的集聚性和多樣性,與未來產業成長性的相關性相對較弱。城市的未來產業發展與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平臺和工具應用均顯著相關,三個方面的提升都
51、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三個方面中,數字基礎設施指數與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相關性最強,其次為平臺指數和應用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基礎設施指數平臺指數應用指數 集聚性指數成長性指數投資活躍指數多樣性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與未來產業集聚性指數、成長性指數、投資活躍指數和多樣性指數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未來產業發展指數集聚性指數成長性指數投資活躍指數多樣性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0.508(0.000*)0.53(0.000*)0.155(0.004*)0.774(0.000*)0.473(0.000*)基礎設施指數0.53(0.000*)0.56(0.000*)0.196(0.001*)0.7
52、5(0.000*)0.456(0.000*)平臺指數0.512(0.000*)0.508(0.000*)0.171(0.004*)0.763(0.000*)0.475(0.000*)應用指數0.481(0.000*)0.54(0.000*)0.125(0.036*)0.76(0.000*)0.445(0.000*)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數字化轉型驅動未來產業的投資與集聚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平臺在未來產業投資和未來產業企業發展(企業數量)之間起到中介作用。未來產業投資能夠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平臺發展,從而帶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在未來產業投資到未來產業發展的路
53、徑中的中介效應更強,中介效應值大于平臺指數。結合演化經濟學“通用目的技術-新型基礎設施-組織制度變革”的理論框架,可以看到數字基礎設建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A設施指數、平臺指數和應用指數對未來產業投資和集聚的中介效應測算結果項c總效應aba*b(z值)a*b(P值)a*b(95%BootCI)c直接效應檢驗結論77.752.4980.000*2.3030.013*5.75214.9170.3860.700-31.747-30.04169.271完全中介77.750.0580.012*46.7380.000*2.7272.2761.1980.232-2.081-6.48869.271完全
54、中介投資活躍指數=基礎設施指數=企業總數投資活躍指數=平臺指數=企業總數a(p值)b(p值)a*b中介效應值a*b(Boot SE)數字基礎設施對未來產業投資和集聚的中介效應路徑圖未來產業投資未來產業企業發展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平臺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數字化轉型1信息和制造產業與數字化轉型的聯系更加緊密信息產業和制造產業的集聚和成長與數字技術的相關性最高,數字化是這兩類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或關鍵要素??臻g產業的集聚與成長也與數字化轉型顯著相關,但其相關性弱于信息產業和制造產業。材料產業、生物產業和能源產業的集聚度與數字化轉型指數相關,但相關性弱于上述三個產業,其成長性與數字化轉型的相
55、關性不顯著。城市不同行業未來產業的集聚度與數字化轉型指數得分散點圖生物產業集聚度空間產業集聚度材料產業集聚度制造產業集聚度能源產業集聚度信息產業集聚度線性(生物產業集聚度)線性(空間產業集聚度)線性(材料產業集聚度)線性(制造產業集聚度)線性(能源產業集聚度)線性(信息產業集聚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不同行業未來產業的集聚度和成長性與數字化轉型指數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注:*代表1%的顯著性水平生物產業集聚度空間產業集聚度材料產業集聚度制造產業集聚度能源產業集聚度信息產業集聚度數字化轉型指數0.404(0.000*)0.532
56、(0.000*)0.428(0.000*)0.641(0.000*)0.315(0.000*)0.687(0.000*)生物產業成長性空間產業成長性材料產業成長性制造產業成長性能源產業成長性信息產業成長性0.011(0.851)0.473(0.000*)-0.008(0.900)0.582(0.000*)0.031(0.601)0.579(0.000*)2 未來產業發展與創業環境指數關聯性分析3PART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創業是形成未來產業的重要途徑,營造有利于高質量創業活動開展的創業環境
57、對發展未來產業具有重要作用。0301城市是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基礎和主要場所,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業生態系統的關鍵節點。在創新創業不斷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匯聚創新創業資源、充滿創新創業活力的城市將在未來城市的發展和競爭中更具優勢。02創業環境是指與創業活動有關的直接或間接的外部影響因素的總和,創業環境對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進程具有直接影響。營造有利于高質量創業活動開展的創業環境對發展未來產業具有重要意義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城市創業環境評價指數說明指數背景指數目標指數概況評價范圍涵蓋2021年GDP排名前50的城市和不在其中的省會城市,共計59座。這些城市占當年
58、全國GDP的56%,人口總數的39%。數據以2021年數據為主。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委托,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自2016年起每年開展的主要城市創業環境評價研究項目。通過開展創業環境評價,找出各項評價指標中的領先城市,借鑒其發展路徑,為其他城市改善創業環境提供參考。城市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來源: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中國主要城市創業環境評價研究眾創空間國家級眾創空間數量孵 化 器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專業服務每萬人注冊會計師數量每萬人執業律師數社會關注創業相關關鍵詞百度搜索指數熱度資金扶持政府引導基金總目標規??萍纪度肟茖W技術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占財政
59、支出比重金融支持居民人均儲蓄天使投資各城市企業獲得天使投資金額創業投資各城市企業獲得創業投資金額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經費占GDP比重大學數量城市普通高等院校數量人才數量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授權專利每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技術輻射技術合同成交額創業密度每千人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創業質量新創企業注冊資本金額創業深度高新區工業生產總值占地區經濟比重市場效率城鎮從業人員勞動生產率上市公司中國和境外上市公司市值 (A股: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納斯達克)主要城市創業環境政策環境商務環境資金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未來產業發展與創業環境關聯性分析假
60、設未來產業發展指數與創業環境指數具有相關性創業環境的關鍵因素影響未來產業的集聚和發展未來產業不同領域的發展與創業環境的關聯性存在差異123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創業環境好的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更具潛力創業環境指數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創業環境指數1(0.000*)0.72(0.000*)未來產業發展指數0.72(0.000*)1(0.000*)創業環境指數與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的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注:*代表1%的顯著性水平未來產業發展指數與創業環境指數顯著相關,Spearman相關系數為0.72(0.000*)。說明城市創業環境越好,未來產業的發展也更具潛力。我國不同城市
61、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得分與創業環境評價得分散點圖R=0.8393010203040506070809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創業環境評價得分未來產業發展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資金環境、商務環境和創新環境是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創業環境指數的五個方面均與未來產業發展指數顯著相關,相關性由強及弱依次是資金環境、商務環境、創新環境、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其中,資金環境、商務環境和創新環境與未來產業發展的相關性較強,相關系數0.6。在未來產業指數的四個方面中,投資活躍指數和集聚性指數都與創業環境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883和
62、0.795;成長性指數與創業環境指數的相關性相對較小,多樣性指數與創業環境相關性的顯著性較低。注:*、*、*分別代表1%、5%、10%的顯著性水平創業環境指數政策環境資金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商務環境未來產業指數集聚性指數成長性指數投資活躍指數多樣性指數創業環境指數與不同行業未來產業企業數量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創業環境指數政策環境資金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商務環境未來產業指數0.72(0.000*)0.436(0.001*)0.64(0.000*)0.564(0.000*)0.606(0.000*)0.631(0.000*)集聚性指數0.795(0.000*)0.454(0.000
63、*)0.701(0.000*)0.473(0.000*)0.742(0.000*)0.732(0.000*)成長性指數0.491(0.000*)0.241(0.067*)0.386(0.003*)0.446(0.000*)0.441(0.000*)0.467(0.000*)投資活躍指數0.883(0.000*)0.598(0.000*)0.653(0.000*)0.55(0.000*)0.805(0.000*)0.824(0.000*)多樣性指數-0.258(0.049*)-0.034(0.797)-0.126(0.340)-0.107(0.419)-0.366(0.004*)-0.332(0
64、.010*)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創業投資、創業質量、研發投入和孵化載體是影響未來產業集聚發展的關鍵環境因素從創業環境指數的具體指標來看,與未來產業企業數量和投資活躍度相關性系數均0.8的指標包括創業投資、天使投資、上市公司和孵化器與未來產業企業數量和投資活躍度相關性系數均0.7的指標包括創業質量、研發投入、技術輻射、授權專利、眾創空間和社會關注從投入型指標來看,企業獲得的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金額、創業企業的注冊資本、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數量是影響未來產業集聚和發展的關鍵環境因素123注:*、*分別代表1%、5%的顯著性水平;代表創業環境具體指標與未來產業
65、企業數量和投資活躍度均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0.8,代表創業環境具體指標與未來產業企業數量和投資活躍度均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0.7創業環境指數具體指標與未來產業企業數量和投資活躍度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創業環境指數的具體指標與未來產業企業數量的相關系數與未來產業投資活躍度的相關系數政策環境資金扶持0.534(0.000*)0.52(0.000*)科技投入0.669(0.000*)0.717(0.000*)教育投入0.021(0.873)0.069(0.605)資金環境金融支持0.386(0.003*)0.411(0.001*)天使投資0.867(0.000*)0.85(0.000*)創
66、業投資0.892(0.000*)0.864(0.000*)市場環境創業密度0.283(0.030*)0.311(0.017*)創業質量0.788(0.000*)0.763(0.000*)創業深度0.4(0.002*)0.377(0.003*)市場效率0.051(0.701)0.037(0.780)上市公司0.839(0.000*)0.854(0.000*)創新環境研發投入0.805(0.000*)0.778(0.000*)大學數量0.582(0.000*)0.539(0.000*)人才數量0.514(0.000*)0.513(0.000*)技術輻射0.787(0.000*)0.752(0.00
67、0*)授權專利0.687(0.000*)0.715(0.000*)商務環境眾創空間0.806(0.000*)0.755(0.000*)孵化器0.852(0.000*)0.826(0.000*)專業服務0.584(0.000*)0.574(0.000*)社會關注0.857(0.000*)0.785(0.000*)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未來產業與創業環境2未來產業中信息產業的創業活動更加活躍,孵化器是未來產業集聚的重要環境條件在未來產業的六個不同領域中,信息產業企業數量與創業環境指數的相關性最高,系數為0.937。其次依次是能源產業、制造產業、材料產業、生物產業和空間產業。從不同產業企業數量與
68、創業環境的相關性可以推斷,信息產業的創業活動更加活躍。在創業環境的五個方面中,商務環境與未來產業企業總數相關性最強,相關系數為0.875。從未來產業的不同行業來看,各產業的企業數量與商務環境的相關性都是最高的,可以看出,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是未來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環境條件。未來產業企業總數生物產業企業數量空間產業企業數量材料產業企業數量制造產業企業數量能源產業企業數量信息產業企業數量創業環境指數0.898(0.000*)0.771(0.000*)0.77(0.000*)0.774(0.000*)0.828(0.000*)0.835(0.000*)0.937(0.000*)政策環境0.538(0.0
69、00*)0.36(0.005*)0.344(0.008*)0.515(0.000*)0.515(0.000*)0.58(0.000*)0.551(0.000*)資金環境0.622(0.000*)0.534(0.000*)0.563(0.000*)0.643(0.000*)0.622(0.000*)0.711(0.000*)0.58(0.000*)市場環境0.571(0.000*)0.515(0.000*)0.435(0.001*)0.537(0.000*)0.564(0.000*)0.528(0.000*)0.587(0.000*)創新環境0.821(0.000*)0.763(0.000*)0
70、.785(0.000*)0.659(0.000*)0.735(0.000*)0.686(0.000*)0.866(0.000*)商務環境0.875(0.000*)0.77(0.000*)0.791(0.000*)0.742(0.000*)0.79(0.000*)0.789(0.000*)0.931(0.000*)創業環境指數與不同行業未來產業企業數量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注:*代表1%的顯著性水平創業環境指數政策環境資金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商務環境未來產業企業總數生物產業企業數量空間產業企業數量材料產業企業數量制造產業企業數量能源產業企業數量信息產業企業數量3 人工智能產業與開發
71、者特征指數關聯性分析1PART3PART開發者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人力資本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參考文獻:1 Balsmeier B.,Woerter M.,Is this Time Di?erent?How Digitalization In?uences Job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Research Policy,2019,48(8):103675 2 Mozur P.,Metz C.,A U.S.Secret Weapon in AI:Chinese Talent,The New York Times,June 9,2020在以
72、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下,開發者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人力資本,其規模、能力和產出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1人工智能技術對勞動力市場存在極化效應,對程式化工作的需求大幅下降,但同時導致了非程式化工作需求的增加。開發者從事的軟件開發工作屬于高技能的非程式化工作(Balsmeier and Wo-erter,2019)。2開發者人才的短缺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人社部2020年報告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供需比例嚴重失衡;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21年報告指出中美人工智能人才差距明顯,美國的高層次人工智能人才是中國的6倍以上。3開發者生態是構筑人工智能產
73、業和人才優勢的重要維度。數據顯示,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中約2/3出生在國外,由于其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人工智能人才在美學習工作(Mozur and Metz,2020)。4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說明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指標體系開發者基數 開發者能力 開發者產出 開發者吸引力 開發者成長性 開發者生活易得度技術產出知識產權從業人員數量從業人員質量開發者總量開源開發者生活便利度收入水平自然環境生活成本高校資源研發投入市場規模國際市場頂尖企業產業環境資金環境政策環境開發者基數從潛在開發者到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現狀,展現城市開發者規模開
74、發者能力高水平和高素質開發者數量,體現城市開發者質量開發者產出開發者的智力產出,包括技術博客、開源貢獻等技術產出和軟著權、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產出開發者吸引力軟件產業的產業環境、政策環境和資金環境反映城市對開發者的吸引力開發者成長性高校、頂尖企業、研發實力、國際市場和產業規模等維度反映開發者在城市成長和發展的潛力開發者生活易得度行業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生活便利度和自然環境等方面展現開發者的生活易得度以及城市保留開發者的能力開發者基態開發者生態研究來源:中國開發者網絡(CSDN)和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2022年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指數目標數據來源指數概況評價范圍涵蓋全國所有直轄市、副
75、省級城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共35座。35座城市的軟件產業收入占全國的90%。數據以2021年數據為主。呈現全國主要城市開發者的數量和質量展現全國主要城市開發者生態統計數據社區數據榜單數據數據庫數據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人工智能產業與開發者中心城市相關性假設人工智能產業集聚與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具有相關性開發者基數、能力、產出、吸引力、成長性和生活易得度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開發者基態和生態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開發者基數和開發者產出在人工智能產業投資與集聚中發揮中介作用1243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與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顯著正相
76、關城市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與由開發者基數、能力、產出、吸引力、成長性和生活易得度組成的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顯著相關。開發者的基態和生態得分越高,城市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也越高。我國主要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得分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指數得分散點圖R=0.8982020406080100120020406080100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的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1(0.000*)0.896(0.000*)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0.896(0.000*)1(0.000*)注:*代表1%的顯著性水平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開發者中心城市
77、指數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面向開發者的產業、政策和資金環境是吸引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關鍵因素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程度依次與開發者吸引力、能力、產出、基數和成長性顯著相關,與開發者生活易得度的相關性不顯著??梢钥闯?,面向開發者的產業、政策和資金環境越好,開發者的能力、產出和規模越大,成長性越好,人工智能產業更加集聚。開發者的規模、能力、產出和生態與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程度相關性最強,其次為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活躍度,與人工智能產業成長性的相關性低于前兩個方面。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成長指數、投資活躍指數與開發者基數、能力、產出、吸引力、成長性和生活易得度指數的Spearman
78、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開發者基數開發者能力開發者產出開發者吸引力開發者成長性開發者生活易得度集聚性指數0.843(0.000*)0.892(0.000*)0.872(0.000*)0.899(0.000*)0.811(0.000*)-0.268(0.120)成長性指數0.377(0.026*)0.396(0.019*)0.371(0.028*)0.445(0.007*)0.489(0.003*)-0.1(0.567)投資活躍指數0.815(0.000*)0.838(0.000*)0.84(0.000*)0.845(0.000*)0.747(0.000*)-0.285(0.097*)注:*、*、*分
79、別代表1%、5%、10%的顯著性水平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創業投資、開源開發者、政策支持、知識產權產出、從業人員數量與質量和企業研發與國際化是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具體要素從開發者中心城市具體指標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的相關性來看,相關性較強的指標主要包括以下5類,按照相關性由高及低依次是:1234計算機產業創業投資金額: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產業獲得的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高水平開源開發者數量:參與Github平臺高影響力開源項目開發者的數量和貢獻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城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享受政策優惠的已退稅額知識產權產出:包括計算機科學發明專利授權量和軟著權數量
80、從業人員質量與質量:軟件和信息產業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研發人員數量企業研發與國際化:軟件企業的研發投入與出口金額56注:*代表1%的顯著性水平;代表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具體指標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指數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0.85,代表開發者中心城市指數具體指標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指數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0.8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與開發者中心城市具體指標的Spearman兩兩相關性分析結果開發者中心城市具體指標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開發者數量0.814(0.000*)開發者增量0.764(0.000*)從業人員數量0.864(0.000*)從業人員密度0.732(0.000*)開源開發者數量0.895(
81、0.000*)開源項目提交次數0.883(0.000*)高學歷從業人員0.821(0.000*)軟件研發人員0.862(0.000*)技術博客作者數量0.773(0.000*)高影響力開源項目0.64(0.000*)軟著權數量0.878(0.000*)授權專利數0.887(0.000*)開發者中心城市具體指標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性指數稅收優惠金額0.891(0.000*)科技產業項目0.71(0.000*)天使投資金額0.86(0.000*)創業投資金額0.914(0.000*)高校資源0.213(0.218)頂尖企業0.731(0.000*)研發投入0.864(0.000*)國際市場0.86(0
82、.000*)數字市場規模0.828(0.000*)收入水平0.735(0.000*)生活成本-0.671(0.000*)生活便利度-0.567(0.000*)自然環境-0.04(0.818)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人工智能與開發者特征3開發者基數和開發者產出在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與集聚之間起到中介作用間接效應分析結果顯示,人工智能產業投資開發者基數開發者產出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中介效應路徑存在。因此,開發者基數和開發者產出在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和集聚之間起到中介作用。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通過增加開發者基數,相應增加開發者產出,從而帶動了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開發者基數和產出對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和集聚的中
83、介效應路徑圖開發者基數人工智能產業投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開發者產出顯著不顯著擴大開發者規模、提高包括計算機發明專利授權量、軟著權和開源項目在內開發者產出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效應項效應值標準誤tP95%置信區間下限95%置信區間上限直接效應投資活躍指數=集聚性指數0.0150.2520.9530.013*-0.4990.529間接效應過程投資活躍指數=開發者基數0.8270.08500.8610.6541投資活躍指數=開發者產出0.7010.06200.6970.5740.827開發者基數=開發者產出0.3330.06500.3180.2010.465開發者基數=集聚性指數-0.2650.
84、1590.106-0.229*-0.590.059開發者產出=集聚性指數1.2740.32201.1510.6181.93總效應投資活躍指數=集聚性指數1.0390.0700.9330.8971.18間接效應分析項E?ectBoot SEBootLLCBootULCzp投資活躍指數=開發者基數=開發者產出=集聚性指數0.3510.1660.0250.6762.1110.042*開發者基數和開發者產出對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和集聚的鏈式中介效應測算結果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小結3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程度與未來產業的投資、集聚、多樣性和成長性顯著相關,數字化轉型進展越快,其未來產業的投資更加活躍、集聚度
85、越高、產業結構越多元、成長性越好。數字化驅動未來產業發展1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平臺在未來產業投資和未來產業發展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其中,數字基礎設施的中介效應更強,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數字基建與平臺成為關鍵中介2在未來產業的六個領域中,信息產業企業數與創業環境的相關性最高,創業活動更加活躍。但是,不同產業的企業數量均與商務環境相關性最強,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是未來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環境條件。孵化器是重要的環境條件4小結計算機產業創業投資、高水平開源開發者、軟件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知識產權產出、從業人員數量和質量、軟件企業研發投入與國際化是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六類主要環境要素。六要素影響人工智能產
86、業聚集5資金環境、商務環境和創新環境是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其中,創業投資、研發投入和孵化載體是影響未來產業集聚發展的關鍵環境因素。3創業環境關乎未來產業生命力報告啟示和建議持續推進數字引擎在傳統產業轉型中的價值發揮我國的數字化在經歷了幾年高速發展后,逐漸進入穩定期。特別是疫情后線下經濟活動恢復,線上活動隨之減少,數字化進程減緩壓力顯現。在此背景下,建議一方面給予數字化平臺更充分的信任和信心,進一步發揮其數字化“穩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議加強對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應用的建設投入和普及力度,提升各行各業數字基建規模和數字應用水平,加快產業企業轉型升級。重點關注和提升腰部城市的數字化水平在
87、北上深等火車頭城市的帶動下,全國數字化轉型整體呈現向后線城市下沉的趨勢。近年五線城市增速明顯高,追趕趨勢明顯;但二三四線腰部城市增速比較低,與頭部一線城市差距仍較大。建議擴展和加強城市群數字化集群建設,特別是提升腰部城市數字化水平,讓后線城市能夠與頭部城市形成更多的產業連接與協同,避免增長塌陷,實現可持續發展。鼓勵各城市依托自身基礎差異化發展未來產業全國已有20個省市推出相關政策著力推進未來產業發展,未來產業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新著力點和增長點。未來產業集聚度和活躍度基本與各省經濟體量正相關,而成長性和多樣性則比較分散、中西部也有多省份表現良好。建議積極鼓勵各省市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探尋
88、未來產業差異化發展路徑。123報告啟示和建議促進數字化轉型與未來產業發展的結合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程度與未來產業的發展顯著相關,數字化轉型進程越快,越能對未來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細分領域來看,信息領域和制造、空間和生物等領域相互融合趨勢明顯,數實融合正在持續支撐新興產業方向的涌現。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平臺在未來產業投資和未來產業發展之間起到中介作用,是推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建議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結合的政策,加強未來產業領域數字化的投資建設力度,發揮數字技術對未來產業的加速孵化作用。加強未來產業創新創業環境建設和資源投入創新創業企業構成未來產業主體,多數企業人員規模和資金規模相對較
89、小,需要資金、政策、技術和人才等各類資源的持續支持和孵化培育。創業投資、研發投入和孵化載體是影響未來產業集聚發展的關鍵環境因素。建議加強對未來產業領域的研發投入與資金支持,優化孵化載體,持續優化城市創新創業環境。重視人才隊伍的長期、開放式培養體系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為例,我國已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規模在持續增長,大模型領域的創新生態正在形成。研究發現,計算機產業創業投資、高水平開源開發者、軟件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知識產權產出等是影響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主要環境要素,特別是開發者的數量和產出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內人才培養和激勵,以及海外人才吸引,強
90、化該領域的人才競爭力。456積極組織推廣企業數字化轉型工具的使用經驗數字化工具已經廣泛應用于居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場景,極大提升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和生活質量。數字化工具除了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外,仍有巨大的價值潛力。研究發現企業規模越大,在數字化工具的使用培訓上會投入更多,也能收獲更好的應用成效。建議組織推廣企業數字化轉型工具的使用經驗,關注廣大中小企業員工對數字化工具的使用,增加普惠型培訓,通過數字化工具幫助廣大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提升勞動力市場對各類新型技術工具的掌握能力各領域工作者都較為關注人工智能、數據安全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也認為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將顯著沖擊專業服務類和技術類職業,同
91、時對自身所處行業崗位產生被擠壓的“危機感”。青年群體尤其希望學習掌握 AIGC、媒體創作等數字技能。建議面向勞動力市場,積極組織數字技能培訓,推廣新的技術工具在工作生產中的使用,提升就業群體對各類工具的掌握能力,幫助大眾盡快適應新的就業環境,并強化行業競爭力。78報告啟示和建議項目團隊 PROJECT TEAM項目顧問馬化騰(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郭凱天(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騰訊研究院理事長)高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項目總策劃司曉(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統籌支持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劉琦、柴禎禎貓眼研究院:劉鵬、賀昱、劉振飛騰
92、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媒體中心:岳淼、井天增、楊雪騰訊會議:吳祖榕、劉丹、劉迪迪、劉麗婷、李弋西、吳震、寧致興騰訊文檔:鄢賢卿、黃慕絢、盧肇學、戴曉迪騰訊云智能:吳運聲、王磊、李未、張曉桐騰訊TAPD:袁琳、陸瑩、楊冬漩騰訊北京總部:吳姣、趙長東、丁一愚騰訊研究院:李剛、劉瓊、白惠天、周政華、王洋、竇淼磊、王煥超、李瑞龍、李南騰訊企鵝有調:徐滔、戎飛騰其他團隊:騰訊云、微信支付撰寫團隊騰訊研究院:袁曉輝、吳朋陽、王強、劉莫閑、宋揚、胡曉萌、王昕陽騰訊企鵝有調:鄒曉婷、余新春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牟睿、董雅莉特別鳴謝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組委會對研究成果發布給予的大力支持騰訊研究院是騰訊
93、公司設立的人文社科智庫,以科技向善為宗旨,通過開放合作的研究平臺,匯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動數字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我們堅守開放、包容、前瞻的研究視野,致力于成為現代科技與社會人文交叉匯聚的研究平臺。企鵝有調是騰訊專業的以調研為核心的內容研究品牌,依托高效專業的調研平臺和方法論,融合生態合作伙伴智力資源,關注公共事務議題、互聯網產業趨勢。以中立第三方視角,洞悉數據背后的變化本質和發展邏輯。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是為了推動落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達成的共識及峰會公報和G20勞工就業部長會議宣言的內容,發揮中國在G20創業行動計劃中的領導作用,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托,并與清華大學共同設立的研究中心。中心為實現二十國集團成員實施創業行動計劃提供有效的思想、信息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