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2023年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規院:2023年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ANNUAL REPORT O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HINESE CITIES2023 年 8 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National Big Data Alli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我們力爭通過大數據分析,客觀、系統呈現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主要特征。因數據覆蓋面、推算方法等原因,相關指標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載全部內容僅供參考。影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使用狀況的因素眾多,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評價與診斷還需持續深入研究。未來期待與更多的合作
2、伙伴共同挖掘數據價值,提高我國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獻策出力。聲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研究團隊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趙一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規院副總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伍速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助理冉江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報告負責人王 森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廖璟瑒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張凌波助理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王 慧項目經理程 呈數據產品經理劉小雄數據產品經理趙 奎技術工程師崔文斌技術工程師新能源汽車國家
3、大數據聯盟王震坡教授 秘書長劉 鵬副教授副秘書長李 陽高級工程師執行秘書長康醫飛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樊春艷 高級工程師研究員邵來鶴助理工程師研究員 康彥霞助理工程師研究員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目 錄C o n t e n t s編制說明31中心城區解析241.11.21.31.42.12.22.32.42.54.14.24.3編制背景數據來源城市選取對象及指標說明規模 7 布局10 快充服務12 服務效能14 綜合評估18月總體需求特征 23充電需求時空分布特征25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2923455對策建議城際解析3.13.23.3規模及結構 20沿線布局 20服務效能 215.15.2
4、5.3規劃管控 32分類引導33平臺建設3411.1 編制背景22022年,中國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保有量從2021年的261.7萬臺增加到2022年的521萬臺,同比增幅超過99%。其中,私人充電樁的增量高達194.2萬臺,是公共充電樁增量的3倍,私人充電樁總體占比也從2021年的56.2%增加到2022年的65.5%。同時,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滲透率超過25%,提前三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提出的20%目標,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1年的784萬輛增長到2022年的1310萬輛,同比增幅達到67.1%。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
5、車535萬輛,與上年相比增加240萬輛,增長81.48%?!败嚇洱R飛”的發展節奏加快延續,車樁比由2021年的3.0進一步下降至2022年的2.4。國家層面繼續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擴大覆蓋范圍方面,國家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要求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便捷區域出行方面,相關部委重點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沿線等區域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細化明確了相關要求。探索新技術方面,大功率超充樁、智能有序充電、V2G等技術從研發逐步走向應用,部分省市和地區加快了綜合能源站的規劃布局,國家和地方共同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向集約、高效、安全
6、的方向發展。表1-1 國家充電基礎設施相關政策發布情況(部分)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在去年報告的框架基礎上,更新補充了部分樣例城市,并以北京市為案例深化分析了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特征。希望從實證案例出發,歸納提煉充電基礎設施在空間發展與運營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變化趨勢,為提高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充電基礎設施的管控能力與治理水平提供必要支撐。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時間時間發布主體發布主體名稱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鼓勵新能源汽車下鄉等。2022年5
7、月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優先考慮將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項目等納入專項債券支持范圍,逐步實現所有小區和經營性停車場充電設施全覆蓋,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客運樞紐等區域充電樁(站)建設。2022年7月商務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7部門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2022年8月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明確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的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原則上不低于小型客車停車位的
8、10%,重大節假日期間適當投放移動充電基礎設施,滿足高峰時段充電需求;對于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鼓勵在重點旅游景區周邊等大流量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沿線停車場等場所,探索建設或者改造充電基礎設施。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八部門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快速換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應用,加快“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優化中心城區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建設;推進充電運營平臺互聯互通,鼓勵內部充電樁對外開放。2023年4月國家能源局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9、上線運行國家充電基礎設施監測服務平臺,提高充電設施服務保障能力。報告所用的充電基礎設施數據主要來自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圖新”)。截至2022年12月底,四維圖新的充電基礎設施平臺共有121萬臺公共充電樁,其中公共開放樁(即“公用樁”)約98萬臺,與充電聯盟平臺的公共開放樁整體規模相對接近,因此本次報告將主要以公用樁為分析對象。報告所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區電動汽車保有量及北京市不同類型純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統計指標主要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提供。充電設施靜態數據充電站屬性:名稱,空間,所屬類別,直流樁和交流樁數量。所屬類別:中心城區范圍標識,對外開放標識,服務用地類型標識。其
10、中,對外開放標識均通過四維圖新外業現場調查予以核實;服務用地類型標識主要綜合外業驗證、POI信息提取及名稱分詞等技術,劃分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三種。數據時間:截至2022年12月底。充電設施動態指標設施使用率,車均充電時長,充電服務車輛數:以實際提供充電服務為準進行指標提取。特征日選擇:中心城區解析選取2022年10月1日和10月4日(國慶節)、10月10日-23日(常規周)。城際解析選取202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國慶節)。電動汽車相關統計指標電動汽車保有量:截至2022年12月底,以2022年10月-12月間車輛夜間常停放地點為車輛歸屬點做統計提取。月總體需求特征指標:取2022
11、年10月為特征月,以純電動汽車為對象,分車型統計車輛在該月的行駛里程、充電次數、充電電量和充電時長等。充電便利性指標:取2022年10月為特征月,以純電動汽車為對象,統計車輛在夜間常停放地點一定半徑范圍內的充電次數占特征月總充電次數的比例,以及在夜間常停放地點一定半徑范圍內有(無)充電行為的車輛比例。半徑選取500米、1公里、2公里、5公里及10公里,其中以500米作為評價車輛保有端充電便利性的核心指標。平均充電功率:車輛單位時間(小時)充電電量,反映車輛充電過程的平均功率。次均充電時長:車輛月充電時長與月充電次數的比值,反映車輛平均單次充電所耗費的時長。充電小時系數:將全天劃分為24個時段,
12、每個時段充電車次數與當天充電總車次的比值。1.2 數據來源3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橫向比較:聚焦36座城市靜態指標篩選條件:四維圖新平臺記錄的充電樁規模大于1000臺的城市。動態指標篩選條件:(1)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占比超過20%,動態公用樁點位數超過30個;(2)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率超過20%。選取36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東莞市、廈門市、大連市、太原市、常州市、無錫市、昆明市、濟南市、溫州市、蘇州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泉州
13、市、??谑?、煙臺市、石家莊市、福州市、貴陽市、合肥市、蘭州市、南寧市、莆田市縱向對比:選取32座城市結合兩年報告,以2021年充電樁相關統計指標作為基礎,對比報告期2022年同等指標數據,分析兩年間充電基礎設施的變化趨勢。選取32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東莞市、廈門市、大連市、太原市、常州市、無錫市、昆明市、濟南市、溫州市、蘇州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泉州市、??谑?、煙臺市、石家莊市、福州市、貴陽市城市分類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為依據,更新城市分類,將36座城市劃分為7座超大城
14、市、11座特大城市、12座型大城市和6座型大城市。以“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為標準,將36座城市劃分為25座南方城市和11座北方城市。北京市域分區說明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西城區其他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郊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延慶區1.3 城市選取4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1.4 對象及指標說明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公共樁公用樁直流樁交流樁專用樁市域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建成區分析對象中心城區解析:面向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公用樁城際解析:面向城市群一定區域內主要
15、高速公路沿線的公用樁。本次報告提取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代表,提取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珠三角區域的代表。相關名詞及指標解釋公共樁:建設安裝在相對開放的區域,為所有社會車輛或特定集團內部車輛提供充電服務的充電樁。服務車種包括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等。直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將交流電轉換為可調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由于輸出功率較大,能夠實現快速充電,即為“快充樁”。交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連接,需要通過車載充電機,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受車載充電機的限制,交流充電樁的輸出功率較小,充電時間較長
16、,即為“慢充樁”。公用樁:對社會車輛開放的公共充電樁。專用樁:僅供特定車輛群體使用的公共充電樁。公用樁密度:中心城區范圍內為單位建設用地面積的公用樁數量,城市群范圍為單位城際高速公路長度經過的沿線公用樁數量,數量以終端數為準。車公樁比:在各類新能源汽車中,四類乘用車(包括私人、出租、公務、租賃)是公用樁使用的主要車型,其余如公交客車、環衛車、物流車等更多使用專用樁進行充電。本次報告以中心城區的四類乘用車為對象,統計四類電動乘用車總數與公用樁樁數的比值。公用樁覆蓋率:中心城區范圍內以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的建設用地面積與建設用地總面積之比。城市群范圍以公用樁30、50公里間距覆蓋的高速公路長度與
17、城際高速總長度之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充電站內提供充電服務的樁數與公用樁總量的比值。平均時間利用率:充電站內所有公用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一天內可提供服務總時長的比值。平均周轉率:充電站全日實際服務的車輛總數與公用樁總數的比值。平均充電時長:充電站所有公用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實際服務車輛數的比值。圖1-1 城市空間范圍示意圖圖1-2 充電樁研究類型56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谑心暇┦虚L沙市鄭州市西安市武漢市成都市天津市杭州市廈門市合肥市北京市重慶市太原市昆明市青島市福州市東莞市寧波市石家莊市蘇州市南昌市濟南市貴陽市蘭州市南寧市
18、無錫市溫州市泉州市常州市莆田市大連市煙臺市2.1 規模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間公用樁規模差距顯著,南方城市整體高于北方城市空間密度指標統計結果表明,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密度平均為26.5臺/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廣州、??谂琶壳?,中心城區的公用樁密度超過40臺/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樁密度最高,達到154.9臺/平方公里。公用樁密度低于10臺/平方公里的城市有5座,分別為泉州、常州、莆田、大連以及煙臺,其中煙臺市的公用樁密度最低,僅為4.8臺/平方公里,與同為型大城市的??谑邢啾让芏炔蛔闫?/9,與深圳、上海等
19、城市相比密度差距更加明顯。按地域統計,25座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樁密度為29.2臺/平方公里,高于11座北方城市的均值20.5臺/平方公里。規模密度排在前六位的均是南方城市,泉州、常州、莆田等在南方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城市,其公用樁密度仍然高于大連、煙臺等北方城市。圖2-1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分布(單位:臺/平方公里)均值:26.57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鄭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北京市太原市青島市石家莊市濟南市蘭州市大連市煙臺市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谑心暇┦虚L沙市武漢市成都市杭州市廈門市合肥市重慶市昆明市福州市東莞市寧波市蘇州市南
20、昌市貴陽市南寧市無錫市溫州市泉州市常州市莆田市北方南方圖2-2 南北方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對比(單位:臺/平方公里)82.1 規模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中心城區保有車型以四類乘用車為主,其中私人乘用車占比最高中心城區四類乘用車的占比平均為87%,其中私人乘用車占比平均達到53%,為最主力車型。36座城市中心城區四類乘用車與新能源汽車整體保有量占比排序中,杭州、青島、上海超過95%,占據前三;其中,私人乘用車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中占比處于33.5%至76.5%區間,南寧、北京、上海、溫州、天津等城市私人乘用車占比位居前五位。圖2-3
21、 36座城市中心城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車型構成圖圖2-4 36座城市中心城區車公樁比(單位:輛/臺)杭州、天津、南寧、溫州等城市車公樁比指標滯后較多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區內的車公樁比均值為7.03。其中杭州、天津、南寧、溫州等4座城市的車公樁比大于12,中心城區公用樁的供給顯著滯后于電動的發展進程,與同規模城市的公用樁密度指標相比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須適度加快公用樁的配置規模。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南京市太原市合肥市深圳市泉州市武漢市大連市蘭州市長沙市昆明市蘇州市南昌市??谑谐V菔袕B門市無錫市煙臺市重慶市西安市寧波市福州市鄭州市青島市濟南
22、市貴陽市東莞市石家莊市成都市廣州市莆田市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天津市南寧市溫州市均值:7.030%10%20%30%40%50%60%70%80%90%100%南寧市北京市上海市溫州市天津市莆田市南昌市石家莊市??谑星鄭u市合肥市杭州市東莞市煙臺市常州市寧波市大連市貴陽市鄭州市無錫市武漢市南京市重慶市蘇州市太原市泉州市深圳市西安市昆明市廣州市長沙市濟南市福州市廈門市成都市蘭州市私人乘用車出租乘用車公務乘用車租賃乘用車其他乘用車占比(%)私人乘用車占比(%)注:今年報告中該指標中的車輛為四類乘用車之和南方城市的公用樁密度增長幅度相對顯著從公用樁密度絕對增長值上看,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平均分別增長6.0臺
23、/平方公里和6.8臺/平方公里,其中增幅超過5臺/平方公里的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分別有6座和14座,南方城市的公用樁建設力度相對更強。2.1 規模:年度變化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大幅提高,城市間差距進一步拉開與2021年相比,32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均值由21.5臺/平方公里增加至28臺/平方公里,相對增長率超過30%。鄭州、成都、重慶等8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相對增長率超過50%,其中鄭州市公用樁密度的相對增長率接近80%。深圳、???、鄭州和成都等4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增幅超過10臺/平方公里,深圳市的公樁密度連續兩年排名第一。與去年相比,煙臺市與深圳市的公用樁密度差值由125.8臺/平方公里增加至150.
24、1臺/平方公里,大連市與上海市的公用樁密度差值由45.5臺/平方公里增加至50.8臺/平方公里??傮w來看,2022年度排名靠后的城市,公用樁密度增幅更小,需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表2-1 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單位:臺/平方公里)9圖2-5 南北方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量比較(單位:臺/平方公里)051015202530鄭州市天津市西安市青島市濟南市北京市太原市石家莊市煙臺市大連市深圳市成都市??谑兄貞c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廣州市上海市寧波市蘇州市杭州市長沙市福州市溫州市廈門市無錫市貴陽市南昌市泉州市東莞市常州市北方南方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25、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相對增長率深圳市1154.9129.025.9020%上海市256.749.96.8014%廣州市345.037.47.6020%??谑?44.130.513.6+145%南京市539.231.37.9025%長沙市638.032.06.0-119%鄭州市736.820.516.3079%西安市835.527.67.9-129%武漢市935.026.48.6-132%成都市1033.719.014.7+177%天津市1131.321.49.9046%杭州市1229.323.26.1-126%廈門市1328.1
26、24.53.6-115%北京市1424.519.45.1-126%重慶市1524.014.39.7+168%太原市1623.318.74.6-124%城市名稱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相對增長率昆明市1722.814.97.9053%青島市1820.214.35.9+141%福州市1918.012.35.7+146%東莞市2017.816.41.4-18%寧波市2117.210.76.5+161%石家莊市2217.014.62.4-116%蘇州市2315.18.86.3+172%南昌市2413.712.01.7-114%濟南市2513.38.15.2+164%貴陽市2613.3
27、11.51.8-115%無錫市2711.89.22.6-128%溫州市2810.97.13.8+153%泉州市298.26.61.6+125%常州市307.97.20.7-110%大連市315.94.41.5035%煙臺市324.83.21.604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重慶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東莞市青島市濟南市大連市石家莊市蘇州市廈門市南寧市合肥市南昌市貴陽市福州市寧波市無錫市太原市常州市??谑刑m州市溫州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
28、大城市型大城市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較廣,型大城市總體偏低從地理區位看,南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值分別為76.8%和77.2%,北方城市的覆蓋率首次小幅反超南方城市。而在城市規模分類方面,公用樁的覆蓋率差別體現得更加明顯。其中,超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最高為90.0%,特大城市次之為83.5%,顯著高于型大城市和型大城市。然而,超大城市中的重慶和特大城市中的大連,公用樁覆蓋率分別僅有73.3%和58.4%,遠低于同規模城市。型大城市中的煙臺、莆田、泉州等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顯著低于其它城市。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29、%100.0%天津市上海市西安市長沙市成都市深圳市廣州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北京市石家莊市南京市??谑欣ッ魇刑K州市廈門市南寧市東莞市合肥市青島市濟南市重慶市南昌市貴陽市蘭州市福州市寧波市溫州市無錫市太原市常州市大連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2.2 布局10注:標注為城市規模分類的指標均值90.0%83.5%72.1%59.6%圖2-6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分布圖2-7 不同規模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比較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均值達到77%,煙臺、莆田、泉州等城市排名靠后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為77.0%。其中,公用樁覆蓋率超過80%的有天津、上海、西安等17座城市,天津、上海、西安
30、、長沙、成都、深圳等9座城市覆蓋率超過90%。常州、大連、煙臺、莆田和泉州等5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小于60%,在公用樁密度和公用樁覆蓋率城市排序中均處于末端五位,其中泉州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最低,僅為42.8%。均值:77.0%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0.0%2.0%4.0%6.0%8.0%10.0%12.0%濟南市鄭州市煙臺市大連市青島市太原市天津市北京市西安市石家莊市重慶市蘇州市溫州市常州市昆明市貴陽市東莞市廈門市??谑袩o錫市泉州市成都市福州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漢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北方南方南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差距
31、逐步縮小與2021年相比,10座北方城市和22座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分別提高5.1%和4.7%,達到78.1%和78.2%。其中,北方增幅較大的城市以濟南、鄭州、煙臺、大連為代表,南方以重慶、蘇州、溫州為代表。2.2 布局:年度變化11圖2-8 南北方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比較公用樁覆蓋率繼續穩步提升,重慶、蘇州、濟南等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顯著32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從2021年的73.3%增長至2022年的78.1%,絕對值提高4.8%,相對變化率仍然遠小于公用樁密度,體現出規模增長到一定階段后覆蓋率不易增長的特點。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所有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均呈現增量變化
32、,其中重慶(11.3%)、蘇州(9.5%)、濟南(9.2%)、溫州(8.2%)、煙臺(7.3%)、鄭州(7.3%)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提升顯著??傮w上,2022年公用樁覆蓋率排名相對靠后的城市,年度增幅相對較大。表2-2 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天津市195.1%91.9%3.2%+3上海市294.7%93.3%1.4%-1西安市394.7%92.0%2.7%0長沙市494.1%90.7%3.4%+2成都市593.3%88.3%5.0%+3深圳市
33、692.7%92.1%0.6%-4廣州市791.9%90.7%1.2%-2杭州市891.7%88.7%3.0%-1鄭州市991.1%83.8%7.3%+4武漢市1089.7%87.4%2.3%-1北京市1189.0%86.1%2.9%0石家莊市1288.4%86.4%2.0%-2南京市1386.9%84.6%2.3%-1??谑?483.5%78.2%5.3%0昆明市1582.8%76.7%6.1%0蘇州市1682.0%72.5%9.5%+1城市名稱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廈門市1781.9%76.3%5.6%-1東莞市1877.7%72.1%5.6%0青島市1975.6%71
34、.1%4.5%0濟南市2075.4%66.2%9.2%+1重慶市2173.3%62.0%11.3%+3南昌市2272.9%69.6%3.3%-2貴陽市2369.7%63.8%5.9%-1福州市2466.5%62.0%4.5%-1寧波市2564.8%61.8%3.0%0溫州市2664.0%55.8%8.2%+2無錫市2763.9%58.7%5.2%-1太原市2861.3%56.9%4.4%-1常州市2958.5%52.3%6.2%0大連市3058.4%51.2%7.2%0煙臺市3152.4%45.1%7.3%0泉州市3242.8%37.7%5.1%0直流公用樁夯實主體地位,大功率快充在廣州、重慶
35、、長沙等超大特大城市嶄露頭角36座城市中心城區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約達到61.8%,其中2/3的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60%,30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50%,直流快充在公用樁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廈門市的直流公用樁比例仍然位居所有城市之首,上海、深圳仍然排在末位。廣州、重慶、長沙、青島、天津、西安、武漢和鄭州等超大特大城市中,120KW以上充電樁數(平臺可識別)均超過2000臺,規模遠超其他城市。超級充電樁、大功率快充樁的發展可滿足極速補電需求,降低用戶的充電焦慮,已逐步成為支撐充電設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3 快充服務 超大特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范圍更廣,深圳、濟南、南寧等城市
36、直流樁布局優化空間大36座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達到71.2%,覆蓋范圍較廣。從城市規模分類看,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平均覆蓋率接近85%,遠高于其它規模城市。其中,天津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最大,為89.7%。特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僅次于超大城市,達到78.1%。型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最低,僅為55.6%。與所有公用樁覆蓋率相比,深圳、濟南、南寧和合肥等4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與所有公用樁覆蓋率差值大于10%,直流樁的空間布局可進一步優化完善。圖2-10 不同規模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比較12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37、 i s2圖2-9 36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規模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重慶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東莞市青島市濟南市大連市石家莊市蘇州市廈門市南寧市合肥市南昌市貴陽市福州市寧波市無錫市太原市常州市??谑刑m州市溫州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型大城市所有公用樁覆蓋率-直流覆蓋率差值直流樁公用樁覆蓋率84.1%78.1%65.1%55.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0%10.0%20.0%30.0%4
38、0.0%50.0%60.0%70.0%80.0%90.0%100.0%廈門市泉州市莆田市西安市蘭州市鄭州市昆明市濟南市重慶市成都市溫州市廣州市杭州市煙臺市貴陽市青島市南昌市福州市東莞市大連市蘇州市長沙市寧波市石家莊市常州市天津市太原市無錫市武漢市南京市北京市??谑心蠈幨泻戏适猩虾J猩钲谑兄绷鞴脴墩急?20KW以上平臺可識別樁數120KW以上充電樁數 2.3 快充服務:年度變化13直流公用樁占比和覆蓋率同步增長,多數城市直流樁覆蓋率增幅更顯著32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從2021年的57.3%增加至2022年的61.9%,總體增幅達到4.6%。其中,29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呈現增長趨勢,
39、僅泉州、福州和東莞的直流公用樁占比下降,青島、長沙、無錫等3座城市的占比增幅超過10%。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方面,32座城市均值總體增長7.2%,其中31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高于公用樁整體覆蓋率增幅。鄭州、濟南、重慶、成都、蘇州、常州等6座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較2021年度增加超過10%,西安、廣州、寧波、武漢、南京、北京和深圳等7座城市的增幅不超過5%。與直流公用樁占比變化相比,多數城市的直流樁覆蓋率變化幅度相對更高。32座城市中75%的城市直流樁覆蓋率的變化幅度大于其占比的變化幅度,其中蘇州市的直流樁覆蓋率相對于占比變化最明顯。表2-3 32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占比及覆蓋率年度變化
40、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占比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覆蓋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廈門市185.9%84.0%1.9%01678.2%71.5%6.7%-1泉州市280.7%83.8%-3.1%03242.3%37.0%5.3%0西安市377.2%74.7%2.5%0190.9%87.1%3.8%0鄭州市476.2%67.4%8.8%+3887.3%75.6%11.7%+4昆明市575.2%69.8%5.4%-11379.2%70.3%8.9%+3濟南市674.6%65.6%9.0%+52461.2
41、%47.2%14.0%+4重慶市772.6%63.3%9.3%+62070.3%57.5%12.8%+1成都市871.0%68.1%2.9%-2488.4%78.4%10.0%+5溫州市970.1%67.4%2.7%-22659.2%50.1%9.1%+1廣州市1069.9%69.6%0.3%-5687.7%86.8%0.9%-4杭州市1169.2%64.8%4.4%+1488.4%83.3%5.1%-1煙臺市1267.0%60.2%6.8%+33149.0%41.7%7.3%-1貴陽市1366.6%56.8%9.8%+42265.3%57.2%8.1%0青島市1466.3%55.0%11.3
42、%+51973.0%67.3%5.7%-1南昌市1563.6%54.7%8.9%+52166.7%61.4%5.3%-1福州市1662.8%66.3%-3.5%-62362.3%55.0%7.3%+1東莞市1762.7%66.4%-3.7%-81873.4%67.7%5.7%-1大連市1861.9%55.4%6.5%02951.7%43.8%7.9%0蘇州市1961.6%60.5%1.1%-51776.4%62.4%14.0%+2長沙市2061.2%51.1%10.1%+2290.2%82.7%7.5%+2寧波市2160.3%51.1%9.2%+12560.7%56.4%4.3%-2石家莊市2
43、260.1%59.2%0.9%-61579.0%72.6%6.4%-2常州市2354.9%47.6%7.3%+33049.8%38.0%11.8%+1天津市2454.9%52.3%2.6%-3389.7%81.5%8.2%+2太原市2553.8%46.1%7.7%+22855.9%50.3%5.6%-2無錫市2653.3%43.0%10.3%+42758.2%51.1%7.1%-2武漢市2753.2%48.8%4.4%-21280.4%75.7%4.7%-1南京市2850.7%44.4%6.3%01083.6%79.5%4.1%-2北京市2950.0%49.8%0.2%-5984.5%81.5
44、%3.0%-4??谑?046.9%44.1%2.8%-11479.1%72.2%6.9%0上海市3130.5%27.3%3.2%0787.5%80.7%6.8%0深圳市3215.1%14.9%0.2%01180.9%77.5%3.4%-1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城市名稱直流公用樁占比整體效能偏低,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亟待提升36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分別為11.3%、51.8%和3.2,平均充電時長為52.8分鐘。其中,平均時間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有15座,平均樁數利用率不足50%的城市有14座,平均周轉率不足3.0的城市有17座。超大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
45、等的平均時間利用率不足8%,平均樁數利用率均不足40%,平均周轉率不足2.0,在所有城市中服務效能排名倒數。特大城市中的鄭州、型大城市中的南昌、型大城市中的??诘确招苤笜艘舱w偏低。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泉州市太原市無錫市蘭州市廈門市溫州市濟南市莆田市長沙市廣州市重慶市杭州市東莞市福州市常州市青島市南寧市大連市煙臺市西安市蘇州市成都市昆明市天津市石家莊市寧波市鄭州市武漢市南昌市合肥市南京市貴陽市上海市??谑斜本┦猩钲谑芯担?1.8%圖2-12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樁數利用率0.0%2.0%4.0%6.0%8.0%1
46、0.0%12.0%14.0%16.0%18.0%20.0%廈門市莆田市廣州市泉州市福州市東莞市溫州市太原市無錫市南寧市杭州市成都市蘭州市長沙市大連市濟南市蘇州市重慶市常州市西安市青島市煙臺市石家莊市寧波市天津市昆明市合肥市貴陽市武漢市南京市??谑猩虾J心喜斜本┦朽嵵菔猩钲谑芯担?1.3%圖2-11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142.4 服務效能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0.01.02.03.04.05.06.07.0廈門市福州市廣州市莆田市溫州市泉州市成都市東莞市無錫市長沙市杭州市重慶市濟南市太原市蘇州市南寧市西安市蘭
47、州市常州市大連市寧波市青島市武漢市石家莊市合肥市昆明市天津市貴陽市南昌市煙臺市南京市??谑猩虾J斜本┦朽嵵菔猩钲谑芯担?.2圖2-13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周轉率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深圳市煙臺市??谑刑写筮B市上海市北京市南寧市蘭州市天津市青島市鄭州市石家莊市昆明市貴陽市常州市蘇州市合肥市南京市杭州市無錫市濟南市泉州市寧波市莆田市東莞市西安市重慶市廣州市南昌市長沙市溫州市武漢市福州市成都市廈門市15圖2-14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分布(單位:分鐘)均值:52.82.4 服務效能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48、c i t yA n a l y s i s2表2-4 36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及交流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直流公用樁的服務效能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將36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和交流公用樁進行效能指標比較,可以發現直流公用樁在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周轉率等三項服務效能指標上均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約為169分鐘,是直流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的3.6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吸引力。表2-5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分業態類型的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服務效能相對最高,單位類、居住類次之按公用樁服務的周邊業態統計,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在平均時間
49、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周轉率上最高,單位類建筑其次,居住類建筑最低。平均充電時長則呈現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的遞減特征,與公建類建筑、單位類建筑中直流樁配置比例較高有關。服務效能指標直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14.0%5.2%平均樁數利用率65.1%21.0%平均周轉率4.30.5平均充電時長(分鐘)47.3169.0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平均時間利用率9.1%9.9%11.7%平均樁數利用率40.7%46.2%55.2%平均周轉率2.42.73.4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2.955.551.916多數城市服務效能同比下降,濟南等少量城市效能提升與2021年度相比,32座城市
50、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周轉率在絕對值上分別減少1.3%、3.2%和0.5,其中超過半數的城市(17座)上述三項指標全面下滑。鄭州、貴陽、太原、成都、天津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大幅下降,其中鄭州和貴陽的平均時間利用率降幅均超過9%,平均樁數利用率降幅均超過25%,平均周轉率降幅均超過2.5。三項指標均提高的城市僅7座,其中常州、石家莊、南昌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提升相對明顯。東莞、泉州、廈門等城市的公用樁平均樁數利用率相對去年降幅較少,而平均時間利用率指標增幅超過2.5%。表2-6 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51、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平均充電時長總體變化不明顯32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同比增加1.7分鐘,總體變化不大。21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相對去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鄭州較去年增加9分鐘,昆明較去年增加8分鐘。10座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減少的城市中,南昌減幅最大,較去年減少6.7分鐘。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排名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鄭州市鄭州市316.1%18.6%-12.5%2742.8%69.0%-26.2%311.65.8-4.2貴陽市貴陽市248.3%17.6%-9.3%3238.0%67.5
52、%-29.5%242.25.1-2.9太原市太原市714.8%23.9%-9.1%271.3%80.1%-8.8%74.46.0-1.6成都市成都市1013.5%18.9%-5.4%2250.6%61.0%-10.4%103.65.8-2.2天津市天津市229.2%13.7%-4.5%2447.1%60.9%-13.8%222.33.7-1.4重慶市重慶市1511.9%16.2%-4.3%1158.3%59.0%-0.7%153.24.7-1.5西安市西安市1710.9%14.5%-3.6%2053.2%62.9%-9.7%172.94.3-1.4蘇州市蘇州市1412.3%15.6%-3.3%
53、2151.4%60.0%-8.6%143.34.5-1.2寧波市寧波市219.3%12.4%-3.1%2644.8%55.1%-10.3%212.53.8-1.3溫州市溫州市614.8%17.6%-2.8%663.0%67.6%-4.6%64.55.4-0.9??谑泻?谑?77.6%10.0%-2.4%3435.8%38.7%-2.9%272.22.3-0.1青島市青島市1810.7%13.0%-2.3%1654.6%60.7%-6.1%182.73.7-1.0廣州市廣州市216.2%18.0%-1.8%1059.6%63.6%-4.0%25.05.5-0.5北京市北京市306.8%8.0%-
54、1.2%3535.7%43.5%-7.8%301.62.0-0.4武漢市武漢市257.9%8.7%-0.8%2842.3%44.2%-1.9%252.22.9-0.7無錫市無錫市814.2%14.8%-0.6%367.4%75.3%-7.9%84.14.6-0.5昆明市昆明市238.7%9.3%-0.6%2349.5%59.7%-10.2%232.32.9-0.6長沙市長沙市1112.9%13.8%-0.9%960.3%55.3%5.0%113.54.2-0.7杭州市杭州市913.7%14.5%-0.8%1257.9%57.9%0.0%93.94.1-0.2深圳市深圳市324.1%4.5%-0
55、.4%3619.3%21.8%-2.5%320.80.80.0煙臺市煙臺市199.7%9.9%-0.2%1953.6%54.8%-1.2%192.72.60.1福州市福州市415.3%14.7%0.6%1455.4%56.5%-1.1%44.74.9-0.2東莞市東莞市515.0%12.5%2.5%1355.8%56.4%-0.6%54.64.10.5泉州市泉州市315.7%12.6%3.1%172.3%74.2%-1.9%34.94.00.9廈門市廈門市117.4%13.7%3.7%564.8%65.7%-0.9%15.94.81.1南京市南京市267.7%6.8%0.9%3141.2%38
56、.1%3.1%262.22.10.1上海市上海市287.3%5.8%1.5%3336.1%33.5%2.6%281.81.40.4大連市大連市1212.4%10.9%1.5%1854.3%53.2%1.1%123.42.50.9濟南市濟南市1312.4%10.6%1.8%762.1%48.8%13.3%133.33.20.1南昌市南昌市297.1%3.7%3.4%2941.4%32.9%8.5%291.71.00.7石家莊市石家莊市209.4%4.8%4.6%2547.1%35.2%11.9%202.61.31.3常州市常州市1611.0%5.8%5.2%1555.2%33.1%22.1%16
57、3.01.61.4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城市名稱平均樁數利用率17直流樁效能下降明顯,各類業態建筑周邊服務效能小幅下降32座城市2022年直流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較2021年分別下降2.3%、6.8%、和0.8,而交流樁的各項指標變化幅度很小。業態分類方面,居住、單位、公建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均出現小幅下滑,總體變化不顯著。表2-8 32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交流充電樁年度變化對比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表2-9 32座城市中心城區不同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58、s2表2-7 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年度變化(單位:分鐘)城市名稱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城市名稱2022年度2021年度變化量深圳市深圳市73.876.8-3.0杭州市杭州市50.250.9-0.7煙臺市煙臺市62.956.16.8無錫市無錫市49.946.83.1??谑泻?谑?1.362.0-0.7濟南市濟南市49.848.01.8太原市太原市61.257.63.6泉州市泉州市49.645.64.0大連市大連市61.162.7-1.6寧波市寧波市48.946.42.5上海市上海市60.958.32.6東莞市東莞市48.843.85.0北京市北京市60.157.72.4西
59、安市西安市47.948.6-0.7天津市天津市59.053.45.6重慶市重慶市47.549.8-2.3青島市青島市56.551.15.4廣州市廣州市46.346.6-0.3鄭州市鄭州市55.646.69.0南昌市南昌市46.152.8-6.7石家莊市石家莊市55.252.52.7長沙市長沙市45.447.2-1.8昆明市昆明市55.047.08.0溫州市溫州市45.146.6-1.5貴陽市貴陽市53.849.93.9武漢市武漢市44.643.51.1常州市常州市52.550.81.7福州市福州市43.443.30.1蘇州市蘇州市51.750.01.7成都市成都市42.846.7-3.9南京市
60、南京市51.145.65.5廈門市廈門市42.141.01.12022年2021年2022年2021年平均時間利用率13.9%16.2%4.8%4.7%平均樁數利用率65.0%71.8%19.8%19.5%平均周轉率4.35.10.40.5平均充電時長(分鐘)47.146.0169.1170.0服務效能指標直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2022年2021年變化量2022年2021年變化量2022年2021年變化量平均時間利用率8.4%9.3%-0.9%9.2%10.4%-1.2%12.2%13.2%-1.0%平均樁數利用率39.1%41.8%-2.7%44.4%49.1%-4.7%57.1%57.7%-
61、0.6%平均周轉率2.22.4-0.22.63.1-0.53.53.9-0.4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3.162.01.155.452.03.451.950.01.9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182.5 綜合評估多指標綜合排名:廣州穩居第1,廈門躋身前3,鄭州、貴陽排名下降顯著對36座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規模、布局、結構、效能類指標進行加權打分和綜合排序,廣州連續兩年綜合排名第1,廈門由2021年的第6名上升至第2名,成都、長沙、杭州、西安、太原穩居前10。而鄭州由于服務效能類指標大幅下降,導致排名從2021年的第3名降至第20名,貴陽的動靜態指標全面下滑,致使綜合排名由第8名降至第34名。
62、上海、深圳、武漢、南京、??诘瘸鞘谐尸F出“樁多面廣、效能較低”的特點,福州、東莞、重慶、泉州等城市呈現出“樁少面窄、效能較高”的特點。寧波、南昌、貴陽、煙臺等城市在公用樁的規模、布局、結構、效能等各類指標絕對值上均相對滯后。廣州、廈門等城市雖然與同類城市相比綜合排名靠前,但覆蓋率、直流樁比例等部分指標仍然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表2-10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多指標綜合排名列表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2022綜合排名公用樁密度公用樁覆蓋率直流樁占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2021綜合排名廣州市廣州市137121033
63、1廈門市廈門市2131715116成都市成都市310510221272長沙市長沙市46422914105杭州市杭州市5128131211116西安市西安市68342020174福州市福州市7202718145212東莞市東莞市8211919136815重慶市重慶市91623911181211太原市太原市10173127281410蘇州市蘇州市1124162121171514天津市天津市12111262425278泉州市泉州市133236214625莆田市莆田市1434353824-濟南市濟南市15262287161325溫州市溫州市1631291167513昆明市昆明市171815723262
64、619南寧市南寧市18291833171016-無錫市無錫市1930302839923鄭州市鄭州市207962735353蘭州市蘭州市212826541318-上海市上海市22223533323317深圳市深圳市23163636363617武漢市武漢市249102928292320石家莊市石家莊市2523122425232427合肥市合肥市26142034302725-南京市南京市275133031303122??谑泻?谑?84143234313216青島市青島市2919211616212221北京市北京市3015113135343424大連市大連市3135332018152030寧波市寧波市
65、3222282326242128南昌市南昌市3325241729332931貴陽市貴陽市342725153228288常州市常州市3533322515191932煙臺市煙臺市363634141922302919直流樁在高速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中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和珠三角廣深莞區域的城際高速公路沿線,直流公用樁占比分別達到96%和98%,同比均保持高位。其中,常州市域內的滬蓉、江宜、常臺、滬武等高速沿線直流樁占比穩步增長。廣深莞區域高速沿線公用樁配置規??傮w高于滬蘇錫常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單位里程配置的公用樁數在滬蘇錫常區域和廣深莞區域分別達到0.18臺/公里和0.24臺/公里。其中,
66、廣深莞區域內的機場第二高速、廣臺、沈海、莞佛、大廣、京港澳、濟廣高速在內的7條高速超過0.4臺/公里。滬蘇錫常區域僅有滬蓉高速和杭州灣環線規模超過了0.4臺/公里。兩區域內的申嘉湖高速、從莞深高速沿線的公用樁配置規模相對較低,平均不足0.1臺/公里。3.1 規模及結構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20表3-1 典型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配置指標匯總3.2 沿線布局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覆蓋范圍進一步加密采用30公里和50公里間距計算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點位的覆蓋長度比例,滬蘇錫常區域分別達到84%和98%,廣深莞區域的覆蓋比例分別為85%和95%。與50公里覆蓋長度比例相比,30公里
67、覆蓋長度比例同比增長更加顯著,反映出兩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逐漸加密的趨勢。區域高速公路名稱直流占比單位里程樁數(臺/公里)滬蓉高速公路94%0.52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100%0.40滬陜高速公路100%0.37常嘉高速公路100%0.36繞城西南線100%0.34江宜高速公路86%0.33常臺高速公路87%0.31長深高速公路100%0.28滬渝高速公路100%0.27滬武高速公路89%0.22沈海高速公路100%0.21京滬高速公路100%0.20揚溧高速公路100%0.19滬蘆高速公路100%0.19滬金高速公路100%0.18滬宜高速公路100%0.13通錫高速公路100%0.13繞城
68、北線100%0.12上海繞城高速公路100%0.10申嘉湖高速公路100%0.09機場第二高速公路100%2.60廣臺高速公路80%0.91沈海高速公路100%0.55莞佛高速公路83%0.55大廣高速公路95%0.49京港澳高速公路100%0.48濟廣高速公路100%0.48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100%0.28廣州環城高速公路100%0.26廣河高速公路100%0.23樂廣高速公路100%0.21廣州繞城高速公路100%0.20廣深沿江高速公路100%0.20武深高速公路100%0.19從莞深高速公路100%0.09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珠三角廣深莞區域長深、樂廣等高速公路沿線國慶假期充電焦慮度高
69、本報告以高速公路整體和沿線各充電站國慶假期(202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的平均時間利用率為評估指標,選取40%作為節假日充電焦慮度的評估閾值。統計發現,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和珠三角廣深莞區域分別有30%和17%的充電站時間利用率超過40%,極易產生充電焦慮。其中,長三角的長深高速、杭州灣環線高速、京滬高速和珠三角的樂廣高速、華南快速、廣河高速充電焦慮度在各區域內分別排名前三,平均時間利用率在47%以上。具體到高速公路沿線各充電站點,長深高速的太湖雙向服務區、滬武高速的茅山服務區、京滬高速的無錫梅村服務區等點位的充電焦慮度排在前列,國慶期間平均時間利用率達到63%以上;樂廣高速的花城站、廣河
70、高速的正果站和中新服務區、華南快速的新金龍站的平均時間利用率也均達到54%以上。節假日長三角城際高速公路網充電潛力穩步釋放,仍存充電效能分布不均問題以長三角城際高速為例,2022年區域內每條高速公路國慶假期的平均時間利用率與2021年相比均有所提高,但不同高速公路、不同場站間的充電效能差異性仍然較大。以滬蘇錫常片區為例,城際高速國慶假期的平均時間利用率達到31.5%。其中,上海繞城高速公路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僅為15.7%,同比增長3.3%;而長深、杭州灣高速沿線充電時間利用率分別達到了57.3%和53.7%,同比增長19.0%和17.0%。具體到服務區站點,滬武高速芙蓉服務區(合肥方向)充電站的
71、時間利用率僅為24.0%,而位于同一高速上的茅山服務區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高達63.8%。21表3-2 兩區域城際高速沿線充電焦慮度排序前三位圖3-1 長三角城際各高速國慶假期充電樁時間利用率對比3.3 服務效能0.0%10.0%20.0%30.0%40.0%50.0%60.0%平均時間利用率(2021年)平均時間利用率(2022年)表3-3兩區域城際高速沿線站點充電焦慮度排序前四位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區域高速公路名稱平均時間利用率長深高速公路57%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54%京滬高速公路47%樂廣高速公路63%華南快速54%廣河高速公路49%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珠三角廣深莞
72、區域區域充電站名稱單站平均時間利用率太湖服務區充電站(深圳方向)68%太湖服務區充電站(長春方向)66%茅山服務區充電站(常熟合肥雙向)64%無錫梅村服務區充電站(上海方向)63%花城(單側)南行充電站63%正果停車區南行電動汽車充電站60%中新服務區電動汽車充電站59%新金龍加油站電動汽車充電站54%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珠三角廣深莞區域2223私人和公務乘用車:充電補能需求低,慢充方式為主北京市四類乘用車中占比最高的私人乘用車,其月均行駛里程相對最短,僅為1030公里。在所有車型中,私人乘用車的月均充電次數最少,僅有8.0次,月均充電電量不足200千瓦時,平均充電功率不到7千瓦,次均充電時長高
73、達3.6小時。這一方面是由于其行駛里程相對較短、總體充電需求少,另一方面私人乘用車更多時間是停駛狀態,有利于一次性充入更多電量,補電行為少。同時,私樁的大幅增加進一步加強了私人乘用車對交流樁的依賴,慢充方式占據相對主導地位。與私人乘用車相比,公務乘用車的月均行駛里程更長,超過1800公里,在所有車型中排在第5位。然而,其月均充電次數和充電電量分別排在第9位和第10位,在所有車型中總體充電需求較低。與私人乘用車類似的是,公務乘用車的平均充電功率僅為7.7千瓦,次均充電時長接近2.9小時,反映出該類乘用車的補能方式中交流慢充也占據較高的比重。4.1 月總體需求特征出租和租賃乘用車:行駛里程長,補電
74、頻繁,總充電用時較長作為四類主要乘用車中的營運類車輛,出租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的月均行駛里程分別達到3705公里和3486公里,在所有車型中排在前兩位。長距離行駛需求促使兩類車輛頻繁補電,出租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的月均充電次數分別高達30.9次和25.8次,在所有車型中分別排在第2位和第4位。同時,兩類乘用車的月均充電時長指標分別排在第1位和第4位,其中出租乘用車的月均充電時長超過75小時,時間方面占用的充電樁資源最長。然而,在月均充電總量方面,出租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分別為665千瓦時和657千瓦時,在所有車型中分別排在第6位和第7位,與兩類乘用車的百公里電耗較小有關。在平均充電功率和次均充電時長
75、指標上,出租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存在一定的差異。出租乘用車的平均充電功率達到8.8千瓦,次均充電時長接近2.5h,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車型在一天的營運過程中快充和慢充均須兼顧的特點。一方面,出租車為完成營運目標會在出行途中選用快充等方式提高補能效率,而另一方面為節省營運成本,出租車司機在停運期間選擇交流慢充。而租賃乘用車的平均充電功率高達14.7千瓦,次均充電時長僅為1.73小時,體現出該類車輛使用快充的比例在四類主要乘用車中最高。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76、c t e rA n a l y s i s4244.1 月總體需求特征物流車輛:行駛里程較長,補電需求較多,次均補電時長較短物流特種車的月行駛里程均值超過2000公里,在所有車型中排在第四位。與燃油物流、重型卡車月均3500公里以上的行駛里程相比,當前純電動物流車通常被安排在里程需求較短的線路上。月充電總量方面,物流特種車接近1000千瓦時,月充電次數接近28次,在貨運、工程類車輛中排名最高,體現出補電需求大并且充電次數頻繁的特點。從平均充電功率和次均充電時長等指標看,物流特種車也是以直流快充為主的車型,其平均充電功率27.7千瓦,總體低于大型客車,但顯著高于乘用車輛,次均充電時長僅為1.2
77、8小時,在所有車型中排名第2,司機利用休息時間基本可完成充電。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大型客車:充電電量需求大,功率要求高以公交、公路、旅游、通勤為代表的四類大型客車,月均充電電量均超過850千瓦時,其中公交車輛的月均充電電量超過2000千瓦時,公路客車和旅游客車的月均充電電量均超過1000千瓦時。這幾類大型客車的百公里電耗較高,月行駛里程相對較長,因而整體充電需求量在所有車型中排在前列。同時,大型客車在平
78、均充電功率指標方面的統計結果也排在前四位,平均都超過36千瓦,次均充電時長指標在0.8-1.6小時之間,其中公交和公路客車的平均充電功率分別高達56.6千瓦和49.7千瓦,反映出大型客車基本依靠較大功率的直流充電進行快速補能。四類大型客車中,電動公交車的月行駛里程、月充電電量和月充電次數均遠遠超過其它三類客車,體現出較強的充電補能訴求,對公交場站的配電網容量和樁數配比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表4-1 北京市純電動汽車分車型總體需求特征對比表出租乘用車出租乘用車3705.130.9664.875.88.82.5租賃乘用車租賃乘用車3486.025.8656.744.714.71.7公務乘用車公務乘用
79、車1812.415.7347.745.27.72.9私人乘用車私人乘用車1029.78.0198.028.47.03.6公交客車公交客車2889.847.42191.238.756.60.8公路客車公路客車1558.816.11196.024.149.71.5旅游客車旅游客車1495.618.81113.930.436.71.6通勤客車通勤客車1352.618.1859.123.836.11.3物流特種車物流特種車2061.127.9991.635.827.71.3郵政特種車郵政特種車967.218.9248.459.14.23.1環衛特種車環衛特種車816.613.9649.223.228.
80、01.7工程特種車工程特種車611.98.5377.713.128.81.5次均充電時長(小時/次)車輛類型月行駛里程(公里)月充電次數(次)月充電電量(千瓦時)月充電時長(小時)平均充電功率(千瓦)254.2 充電需求時空分布特征以四類乘用車為例出租和公務乘用車:工作日與節假日充電需求差異大北京市四類乘用車中,出租乘用車在工作日的充電需求相對于節假日最顯著,工作日充電車次均值是節假日的1.5倍以上。其次,公務乘用車也呈現出較顯著的工作日高峰特征,工作日充電車次均值是節假日的1.4倍。相比之下,租賃乘用車和私人乘用車的工作日充電高峰不明顯,其中租賃乘用車工作日的充電車次需求略高于其它節假日,而
81、私人乘用車除了充電最高峰出現在工作日的周五,國慶期間部分節假日的充電需求甚至超過工作日,與旅游較強的補電需求相關。租賃、公務和私人乘用車:國慶假期間的直流充電比例相對工作日更高從兩個特征周的直流和交流充電需求分布看,四類乘用車的兩種需求與總充電需求保持同步變化趨勢。其中,租賃乘用車的直流充電需求占比最高,在兩個特征周中穩定在0.77-0.82之間,國慶期間上升到0.8以上。出租乘用車的直流充電需求占比較高,在兩個特征周中基本處于0.53-0.59之間,工作日期間直流充電占比相對更高。與營運類乘用車相比,公務乘用車和私人乘用車的直流充電需求占比相對較低,在兩個特征周內分別穩定在0.48-0.55
82、區間和0.40-0.46區間。與租賃乘用車類似,公務乘用車和私人乘用車在國慶期間的直流充電需求占比相對更高。a.私人乘用車b.公務乘用車c.出租乘用車d.租賃乘用車圖4-1 不同車型特征周充電需求分布圖(單位:車次和比例)0.360.380.400.420.440.460.48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充電總需求直流需求占比0.440.460.480.500.520.540.56020004000600080001000
83、012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充電總需求直流需求占比0.480.500.520.540.560.580.6005000100001500020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充電總需求直流需求占比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0-0110-0210-0310-0
84、410-0510-0610-07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充電總需求直流需求占比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四類乘用車的充電需求最高峰均出現在夜間將平常周的充電需求按時段進行劃分,可以發現夜間時段是所有乘用車共同的充電高峰,充電車次規模在23:00-1:00間達到最高峰。其中,私人乘用車、公務乘用車和出租乘用車夜間最高峰的充電小時系數區間在0.35-0.40,租賃乘用
85、車的夜間最高峰充電小時系數為0.24-0.27。該分布特征與北京市白天夜間實行峰谷電價存在一定關聯,較多車主傾向選擇電價較低的夜間進行充電。直流充電需求高峰分散,交流充電需求夜間更集中將充電需求按直流和交流進行拆分,不難看出直流充電需求的小時系數波動幅度整體小于交流充電。其中,交流充電的高峰小時系數均出現在夜間時段,私人乘用車、公務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在23:00-1:00間的交流充電需求系數在0.50-0.60區間,而出租乘用車的交流充電需求系數達到0.70-0.75區間。白天時段所有乘用車的交流充電小時系數均下降至0.20-0.30區間,其中出租乘用車的降幅最大,從0.75下降至0.21。與
86、交流充電相比,四類乘用車全日的直流充電小時系數均不超過0.21,并且白天和夜間出現多個小高峰。其中,出租和租賃乘用車白天時段的直流充電需求小高峰相對明顯,突出表現為15:00-17:00間的直流充電需求小時系數較高,兩類營運車輛選擇晚間用車高峰前的空閑時段進行充電可減少對營運過程的影響。264.2 充電需求時空分布特征以四類乘用車為例圖4-2 不同車型日充電小時系數分布圖a.總體充電需求b.直流充電需求c.交流充電需求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87、 rA n a l y s i s427私人乘用車白天、夜間充電需求熱點與職住空間分布保持高度一致對私人乘用車的白天充電需求和夜間充電需求的空間分布進行觀測,發現白天充電需求集中于就業中心,夜間在各主要居住區的充電需求明顯上升。白天上地街道日間充電需求在全市最高,國貿、金融街、萬壽路、望京、中關村、經開區等各主要就業中心日間充電需求高。夜間亦莊的博興街道充電需求全市最高,回龍觀-天通苑、望京、勁松、青塔、廣安門外、田村、四季青等居住區也有較高的充電需求。私人乘用車直流充電需求相對集中,交流充電熱點分布廣泛私人乘用車的直流充電需求大多分布在城區內商業辦公類業態集中區域,其中城北環線熱點分布相對密
88、集,國貿、望京、回龍觀-天通苑、上地、中關村、學院路、四季青、蘋果園等片區直流充電需求高,而城南區域的直流充電需求熱點僅集中在花鄉、經開區等局部組團。與直流充電需求相比,交流充電需求的覆蓋范圍明顯拓展,除城區外,郊區昌平、通州、大興、良鄉、門頭溝等近郊住區也出現充電需求熱點。4.2 充電需求時空分布以四類乘用車為例回龍觀回龍觀-天通苑天通苑四季青四季青田村田村青塔青塔來廣營來廣營東壩東壩望京望京姚家園姚家園勁松勁松廣安門外廣安門外榮華榮華博興博興長陽長陽高米店高米店潞邑潞邑臨河里臨河里上地上地國貿國貿望京望京中關村中關村金融街金融街萬壽路萬壽路亦莊經開區亦莊經開區圖4-3 私人乘用車白天(左)
89、和夜間(右)充電需求熱點分布上地上地國貿國貿望京望京四季青四季青回龍觀回龍觀-天通苑天通苑花鄉花鄉蘋果園蘋果園潞邑潞邑臨河里臨河里博興博興高米店高米店長陽長陽回龍觀回龍觀-天通苑天通苑大峪街道大峪街道永定鎮永定鎮中關村中關村學院路學院路亦莊經開區亦莊經開區圖4-4 私人乘用車直流(左)和交流(右)充電需求熱點分布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28出租乘用車直流充電熱點集中在城區,交流充電熱點分布在外圍北京市出租乘
90、用車的直流充電需求在空間上集聚在中心城區內部,呈現出沿快速環線走廊分布的特點,中關村、學院路、來廣營、雙井、十里河、花鄉等區域充電需求較高。而交流充電需求在空間上遠離城區,東北向北法信村、北向昌平回龍觀-天通苑、西南向南宮、東南向三間房、房山等居住區(含城中村)是交流充電熱點集中區域。公務和租賃乘用車充電熱點多分布于城區和近郊與私人乘用車和出租乘用車相比,公務和租賃乘用車的充電需求熱點數量相對有限,并且多數分布于城區內部和城區鄰接的近郊區域。其中,公務乘用車在建外、雙井、黃土店、經開區等區域充電需求量較大,而行政辦公業態密集的西城、海淀等區域,公務乘用車充電需求有限。租賃乘用車的充電空間分布與
91、出租乘用車直流充電特征類似,快速路環線上的學院路、來廣營、雙井、十里河、五里店等區域充電需求較高。上地上地雙井雙井來廣營來廣營中關村中關村萬壽路萬壽路花鄉花鄉學院路學院路十里河十里河回龍觀回龍觀-天通苑天通苑北法信村北法信村三間房三間房南宮南宮圖4-5 出租乘用車直流(左)和交流(右)充電需求熱點分布首都機場首都機場上地上地建外建外雙井雙井上地上地雙井雙井來廣營來廣營中關村中關村五里店五里店花鄉花鄉學院路學院路十里河十里河圖4-6 公務乘用車(左)和租賃乘用車(右)充電需求熱點分布首都機場首都機場亦莊經開區亦莊經開區黃土店黃土店上地上地來廣營來廣營高碑店高碑店4.2 充電需求時空分布以四類乘用
92、車為例黃村黃村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私人乘用車出租乘用車公交客車500米半徑內1km半徑內2km半徑內5km半徑內10km半徑內29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的充電便利性較差北京市私人乘用車在夜間常停放地點附近500米范圍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僅為56%,低于出租乘用車的70%均值和公交客車的79
93、%均值。其中,保有端500米范圍內沒有充電行為的私人乘用車數量占比高達31.3%。隨著半徑逐步增加至10公里,私人乘用車的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反超出租乘用車和公交客車,達到88%,這與私人乘用車可選擇的充電樁范圍和類型相對較廣有關,例如保有端的私樁和公共樁、第二駐車地(如工作單位)的專用樁和公用樁等。4.3 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以私人乘用車為例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的充電便利性有利于促進車輛使用和穩定補電以北京市各鄉鎮街道的指標集計計算結果為基礎,對保有端500米范圍內的充電便利性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次均充電時長、月行駛里程與保有端500米半徑內充電次數占比呈現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即隨著私人乘
94、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充電便利性的提高,私家車主具有更好的條件進行長時間補電,由此更加充足地保障續航里程,其外出行駛意愿更強烈,出行范圍更廣。圖4-8 保有端500米充電便利性-充電需求相關分析圖4-9 保有端500米充電便利性-行駛需求相關分析圖4-7 北京三類純電動車輛保有端不同半徑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分布圖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304.3 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以私人乘用車為例北京城區的私人乘用車充電便利
95、性總體偏低將北京市的純電動私人乘用車按照所屬行政區進行統計,發現夜間常停放地點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私人乘用車,其保有端周邊500米范圍內的充電次數占比均值最低,僅為44%,其中42.7%的車輛在其保有端周邊500米范圍內沒有充電行為。位于海淀、朝陽、豐臺、石景山區等其它城區內的私人乘用車,其充電便利性略優于首都核心區,保有端周邊500米范圍內的充電次數均值為52.9%,其中34.2%的車輛在其保有端周邊500米范圍內沒有充電行為。將所有鄉鎮街道按照保有端500米半徑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從高到低排序,可以發現充電便利性排名后30位的鄉鎮街道主要位于城六區,其中超過半數的鄉鎮街道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區,
96、以朝陽門街道、東花市街道、大柵欄街道、得勝街道等為代表;超過1/3的鄉鎮街道位于其它城區,以朝外街道、燕園街道、麥子店街道等為代表。郊區街道的充電便利性總體優于城區,但部分鄉鎮需要重點關注相對城六區,郊區的私人乘用車充電便利性總體更優,其保有端500米內范圍內的充電次數占比均值達到61.2%,接近75%的車輛在其保有端周邊500米范圍內可實現充電。充電便利性排名前30位的鄉鎮街道全部位于郊區,保有端500米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都在74%以上,以順義區的木林鎮、門頭溝區的妙峰山鎮、大興區的長子營鎮等為代表的部分鄉鎮甚至超過80%。然而,延慶區的千家店鎮、平谷區的黃松峪鄉、密云區的古北口鎮等鄉鎮地區
97、,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內的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小于42%,保有端500米內沒有充電行為的車輛占比超過40%。這些地區是當前充電樁下鄉布局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區域。TOP30LAST30圖4-10 北京分區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內充電便利性對比圖4-11 北京鄉鎮街道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排序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3132今年報告面向中心城區和城際服務兩大場景的監測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98、。中心城區的公用樁普遍呈現出規模增加、布局范圍變廣、直流服務改善的發展方向,但多數城市出現服務效能降低的變化趨勢,效能顯著上升的城市數量非常有限。而從兩大典型城市群的案例看,城際高速公路沿線的公用樁不僅在密度和布局方面持續改善,10月特征日的效能類指標也上升明顯,體現出“量質并進”的特點,反映出城際出行途中旺盛的充電需求。監測結果表明,高速公路沿線的充電基礎設施改善發力點集中在服務區的配樁規模和服務區間充電樁的調配使用,布局和結構方面的優化空間相對較小。而城市內部的充電樁不僅有公樁私樁之分,服務場景更加多元,空間博弈更加復雜,自下而上的市場驅動與自上而下的規劃管控通常難以匹配,規模、布局、結構
99、、效能間的關系在“車樁齊飛”的背景下難以調和。因此,當下階段城市內部相對于城市群而言,充電樁的規劃管控難度更大,迫切性更強,必須與停車設施規劃、電力設施規劃等相互統籌,才能構建高質量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城市內部絕大多數電動汽車的充電樁依托于汽車停車位布設,而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中心城區已進入汽車停車位短缺的發展階段,車位不足對充電樁的配置不可避免地產生約束。當前盡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迅猛,但在車輛保有量中燃油車仍然占據主體地位,其單一停放需求和電動汽車停充雙重需求間的差異在車位不足條件下將增加充電樁的布局難度。停車和充電剛需之間的不同頻客觀上決定了充電設施的空間配置彈性比停車設施更大,而停車和
100、充電解決方案的適配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充電設施的規模和布局。因此,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和停車設施的規劃必須同步編制和更新才能適應不同階段的發展要求。隨著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增加,未來不僅出租、物流、公交等車輛對快速補電有需求,小區充電車位的短缺將促使私人乘用車對公共快速充電的需求不斷增加。近幾年以超充技術為代表的充電新技術不斷發展,整車企業和充電設施企業加強相關研發和試點工作,廣州等超大城市提出“超充之都”的建設目標,直流快充在國內城市公用樁中的比例總體呈現增長趨勢。大功率充電技術一方面對不同空間尺度的配電網容量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引發政府、企業和行業專家等對其空間適用性的探討,例如哪些空間場景
101、適宜布設大功率充電,是否可以利用加油加氣站的轉型契機進行“多站合一”的布局等。因此,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規劃應當和配電網規劃、加油加氣站規劃等同步編制和更新,夯實充電新技術空間落位的可行性。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5加強城市充電樁的規劃引領,保障“量質并進”5.1 規劃管控33當前私人乘用在全國新能源汽車中已經占據主體地位。從北京案例看,私人乘用車與其它營運類車輛相比,總體充電補能需求低,月充電次數少,采用“多車一樁、鄰近共享”的方式進行配置更加經濟。同時,非營運類車輛夜間充電需求高,對保有端充電便利性的訴求較高,宜加強夜間常停放地點附近充電基礎設施的配置。2022年全
102、國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25萬個、惠及876萬戶,2022年1-5月各地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增設充電樁8940個。與郊區鄉鎮相比,中心城區是老舊小區集中分布的核心區域,存在電力擴容困難、建設空間緊張等現實困難,小區內部無論是隨車配樁還是加裝公共樁均相對受限,因而保有端充電便利性相對較低。既有的“隨車配樁”模式不僅實施難度大,且易激化車輛先后購置者間的配樁使用矛盾,安全監管也相對缺位,前期私樁建設所導致的資源緊缺隱患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越來越突出。與前兩年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的發現類似,今年居住類建筑周邊的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雖然較去年出現少許下滑,但是9.1%的時間利用率仍然遠高于私樁的
103、服務效能,連續多年為老舊小區”統建統營、私樁共享、借力分享”等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撐。外圍鄉村地區以體量較大的農村獨立住宅為主,相對充裕的占地面積為充電樁的配置提供了空間條件,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動的初級階段,分散點狀的交流樁對農村地區電網負荷的沖擊相對有限,因而郊區私人乘用車的保有端充電相對便利。后期隨著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普及率的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加裝布局必然隨之鋪開,農村地區電網的適應性改造與充電樁的配置模式緊密關聯。建議地廣人稀的農村地區適度借鑒城區“多車一樁、鄰近共享”的模式相對集約配置,覆蓋率和使用效率同步提升。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5以實現私人乘用
104、車“500米充電”為目標,共享補足保有端充電設施短板強化營運車輛直流快充網絡建設,支撐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工作出租乘用車、租賃乘用車、公交車、物流車等城市主要營運類車輛月均行駛里程長,補電頻繁,直流快充比例高,充電總量需求較大,單位車輛生命周期減排效果更為顯著,是交通電動化推廣的重點領域。2023年2月國家八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更加凸顯其充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針對公交客車、公路客車等定點定線、場站固定類車輛,建議結合車輛場站的規劃和車輛的月充電需求等數據保障直流快充樁的配置比例。而對于出租乘用車、租賃乘用車、物流車等不定點定線類運營車輛,
105、建議根據其充電需求時空分布特征,在中心城區的交通樞紐場站、商業商務中心、開發區等區域重點加強配樁力度,提高外圍縣城、主要景區等直流樁的布設規模和空間覆蓋率。同時,應積極推動智能充電樁的普及,推進智慧有序充電,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時段電網負荷,智能調節充電功率,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此外,對于營運類車輛來說,每天超過1個小時的補電時間仍較長,建議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由充電樁建設企業聯合電網企業在重點區域超前實施電力擴容、線路升級等相關電網改造項目,為建設大功率直流快充樁、布設超充樁等提供基礎保障,助力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5.2 分類引導34當前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已經建立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臺,以服務
106、充電樁相關補貼的發放、統一充電設施的導航和支付等功能為主。然而,無論是省級平臺還是城市級平臺,在監管對象、監管內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盲區,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由于絕大多數的私樁并不帶有空間定位標識,同時并非所有的充電樁主在供電局報裝專用電表,全國針對私樁進行補貼的城市數量也極其有限,因而私樁很少納入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臺,限制了城市政府對私樁規模、空間分布等進行準確摸底,對公樁的建設規劃也相對盲目。部分以建樁補貼發放為主的監管平臺,僅僅包含樁的數量、類型、位置等靜態信息,缺少其動態運維信息,無法補充制訂運營補貼類政策。部分監管平臺以充電樁數據為主,缺少新能源車輛數據的融合匹配,難以從車輛角度捕捉城
107、市個性化的用車需求和補能需求特點,不利于充電樁布局的精準選址。此外,城市充電樁的建設運營主體相對多元分散,部分監管平臺并未將所有主體全部納入,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資源信息的共享應用。本次報告在既有的充電樁供給及服務狀態監測框架基礎上,以北京市為例初步構建了城市新能源車輛的充電需求分析框架,從供需雙向明晰了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優化調整要點,為充電設施監管平臺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和內容架構提供了參考。而平臺中私樁和更多公共樁信息的接入需要借助相關機制的引導和規制,促進私樁共享、充電誘導、一體化支付等關聯應用和互惠互利,同時保障信息安全。以平臺建設為抓手,通過動態評估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需求和充電設施的供給服務
108、短板,并且和交通網、電力網等其它相關系統平臺進行耦合分析,為充電設施的規模管控、布局選址、結構優化、補貼政策的的精細化設計、僵尸樁治理等決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科學依據,全面提升政府對充電設施進行宏觀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除城市級監管平臺外,城市群都市圈級的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臺也亟需建立和完善,重點服務城際間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道沿線的充電樁建設決策和運營協調調度,緩解高峰節假日期間時空分布不均的充電供需矛盾,以跨區充電服務的高效銜接支撐城市間的快速聯通。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5強化動態監測評估,完善信息平臺功能體系建設5.3 平臺建設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