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3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規院: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33頁).pdf(3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ANNUAL REPORT O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HINESE CITIES2022 年 6 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National Big Data Alli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我們力爭通過大數據分析,客觀、系統呈現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主要特征。因數據覆蓋面、推算方法等原因,相關指標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載全部內容僅供參考。影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使用狀況的因素眾多,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評價與診斷還需持續深入研究。未來期待與更多的合作
2、伙伴共同挖掘數據價值,提高我國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獻策出力。聲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研究團隊北京滿電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趙一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伍速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助理冉江宇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報告負責人王森助理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廖璟瑒助理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張凌波助理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劉碩高級產品經理王慧數據產品經理劉玉杰數據分析師陳仝技術工程師胡鵬技術工程師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王震坡教授秘書長劉
3、鵬副教授副秘書長李陽高級工程師執行秘書長康醫飛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樊春艷高級工程師研究員邵來鶴助理工程師研究員目 錄C o n t e n t s編制說明城際解析31中心城區解析2對策建議4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編制背景數據來源城市選取對象及指標說明規模 7布局10快充服務12服務效能14規模及結構 22沿線布局22服務效能23服務車型24量質共抓,建管并重 26縱橫對標,因城施策 27追本溯源,業態共促 28挖潛城際,分類引導 29234511.1 編制背景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22021
4、年,中國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保有量從2020年的167.2萬臺增加到2021年的261.7萬臺,同比增幅超過56%。同時,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滲透率從2020年的5.4%增長到13.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滲透率已經超過15%,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0年的492萬輛增長到2021年的784萬輛,同比增幅超過充電樁近3個百分點。在“車樁齊飛”的發展節奏中,車樁比由2020年的2.9略微上升至2021年的3,充電設施緊跟電動汽車的規?;l展步伐?!半p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布局。國家層面出臺促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使用等配套
5、政策,進一步完善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環境。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達到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于2021年底發布的團體標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導則(T/UPSC0008-2021)填補了充電設施規劃類國標的空白。 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從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
6、設安裝、提升城鄉地區充換電保障能力、加強車網互動新技術研發應用等7個方面明確了21項保障措施。2022年4月,中央財經委在第十一次會議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強交通、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在去年的框架基礎上,融合了充電設施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平臺的相關數據,更新補充了部分樣例城市,并進一步完善了大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群城際高速沿線的充電基礎設施監測指標體系。希望從實證案例出發,歸納提煉充電基礎設施在空間發展與運營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變化趨勢,為提高國家部委相關部門對充電基礎設施的管控能力與治理水平提供必要支撐。2021
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合理布局和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體系。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有序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加注(氣)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指出要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全面推動車樁協同發展,推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間的能量和信息雙向
8、互動,開展光、儲、充、換相結合的新型充換電場站試點示范。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明確加快相關技術、模式與機制創新,進一步提升充電服務保障能力。2022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要積極發展能源新產業新模式。加快“互聯網+”充電設施建設,優化充電網絡布局。加快建設加強保障圖1-1 國家充電基礎設施相關政策發布情況(部分)報告所用的充電基礎設施數據主要來自北京滿電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滿電公司”)。截至2021年12月底,滿電公司的充電基礎設施平臺共有94萬臺公共充電樁,其中公共開放樁(即“公
9、用樁”)約72萬臺,與充電聯盟平臺的公共開放樁整體規模相對接近,因此本次報告將主要以公用樁為分析對象。報告所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區電動私家車保有量數據及典型城市群高速公路沿線充電車輛的車型結構數據主要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提供。充電設施靜態數據充電站屬性:名稱,空間,所屬類別,直流樁和交流樁數量。所屬類別:中心城區范圍標識,對外開放標識,服務用地類型標識。其中,對外開放標識均通過滿電公司外業現場調查予以核實;服務用地類型標識主要綜合外業驗證、POI信息提取及名稱分詞等技術,劃分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三種。數據時間:截至2021年12月底。充電設施動態指標設施使用率,車均充電時長,充電服務車輛
10、數:以實際提供充電服務為準進行指標提取。特征日選擇:2021年10月1日和10月4日(國慶節)、10月11日-24日(常規周)。電動車相關指標電動私家車保有量:截至2021年12月底,以2021年10月-12月間私人乘用車夜間常停放地點為車輛歸屬點做統計提取。車型結構:統計2021年10月1日-10月7日、2021年10月18日-10月24日特征日內典型城市群城際高速公路沿線進行充電的車輛。其中,車輛類型包括乘用車、專用車和客車等三大類;乘用車包括私家車、出租車、公務車(含單位用車)、租賃車等小類,專用車包括物流車和工程車,客車分為公交車、公路客車和通勤客車。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11、 c t i o n11.2 數據來源3橫向比較:聚焦32座城市靜態指標篩選條件:滿電公司平臺記錄的充電樁規模大于1000臺的城市。動態指標篩選條件:(1)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占比超過20%,動態公用樁點位數超過30個;(2)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率超過20%。選取32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東莞市、廈門市、大連市、太原市、常州市、無錫市、昆明市、濟南市、溫州市、蘇州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泉州市、??谑?、煙臺市、石家莊市、福州市、貴陽市縱向對比:選取24座城市結合兩年
12、報告數據,以2020年充電樁相關數據作為基期,對比報告期2021年同等指標數據,分析兩年間充電基礎設施的變化趨勢。為保證兩年間同一指標的可比性,對比分析剔除了平臺本身數據接入變化等因素,因此部分城市的縱向對比分析指標值與橫向比較指標值略有區別。選取24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廈門市、大連市、太原市、昆明市、濟南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谑?、石家莊市、福州市城市分類以城區人口規模為依據,將32座大城市劃分為4座超大城市、9座特大城市、11座型大城市和8座型大城市。本次報告沿用既有
13、報告分類,待第七次人口普查全面發布城區人口數據后進行調整更新。以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為標準,將32座大城市劃分為22座南方城市和10座北方城市。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1.3 城市選取41.4 對象及指標說明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公共樁公用樁直流樁交流樁專用樁市域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建成區分析對象中心城區解析:面向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公用樁城際解析:面向城市群一定區域內主要高速公路沿線的公用樁。本次報告提取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代表,提取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珠三角區域的代表。相
14、關名詞及指標解釋公共樁:建設安裝在相對開放的區域,為所有社會車輛或特定集團內部車輛提供充電服務的充電樁。服務車種包括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等。直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將交流電轉換為可調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由于輸出功率較大,能夠實現快速充電,即為“快充樁”。交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連接,需要通過車載充電機,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受車載充電機的限制,交流充電樁的輸出功率較小,充電時間較長,即為“慢充樁”。公用樁:對社會車輛開放的公共充電樁。專用樁:僅供特定車輛群體使用的公共充電樁。公用樁密度:中心城區范圍內為單位建設用地面積的公用樁數量,城市群范圍
15、為單位城際高速公路長度經過的沿線公用樁數量,數量以終端數為準。車公樁比:以車輛常駐地為基準,統計中心城區內電動私人乘用車數量與公用樁樁數的比值。公用樁覆蓋率:中心城區范圍內以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的建設用地面積與建設用地總面積之比。城市群范圍以公用樁30、50km間距覆蓋的高速公路長度與城際高速總長度之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充電站內提供充電服務的樁數與公用樁總量的比值。平均時間利用率:充電站內所有公用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一天內可提供服務總時長的比值。平均周轉率:充電站全日實際服務的車輛總數與公用樁總數的比值。平均充電時長:充電站所有公用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實際服務車輛數的比值。圖1-2 城市空間范圍
16、示意圖圖1-3 充電樁研究類型56020406080100120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長沙市南京市??谑形靼彩形錆h市廈門市杭州市天津市鄭州市北京市成都市太原市東莞市昆明市石家莊市重慶市青島市福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寧波市無錫市蘇州市濟南市常州市溫州市泉州市大連市煙臺市私人乘用車的平均車公樁比小于4.5,中心城區公用樁供給規模較高以中心城區公用樁的服務主體私人乘用車為對象,統計發現32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區內的車公樁比均值為4.3,其中接近60%的城市車公樁比小于4.3。而充電聯盟公布的全國所有車輛車公樁比為6.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心城區主要面向私家車服務的公用樁供給相對較多。所有案例城市中,杭州、北京、天
17、津、溫州等四座城市的車公樁比大于等于8,中心城區公用樁的供給相對滯后于電動車輛的發展進程。2.1 規模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整體超過21臺/平方公里,城市間差異較大32座全國主要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密度為21.5臺/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廣州、長沙、南京和??谂琶壳?,公用樁密度超過30臺/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樁密度最高,達到129臺/平方公里。公用樁密度低于10臺/平方公里的城市有8座,分別為無錫、蘇州、濟南、常州、溫州、泉州、大連以及煙臺,其中煙臺市的公用樁密度最低,僅為3.2臺/平方公里。在北上廣深四
18、座超大城市中,公用樁密度水平依次為深圳上海廣州北京。圖2-1 32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分布(單位:臺/平方公里)均值:21.575%分位:24.550%分位:14.925%分位:9.27圖2-2 32座城市車公樁比(單位:輛/臺)024681012南京市廈門市長沙市昆明市武漢市太原市西安市濟南市大連市深圳市福州市貴陽市泉州市廣州市煙臺市重慶市無錫市??谑心喜袑幉ㄊ刑K州市常州市東莞市成都市青島市石家莊市鄭州市上海市杭州市北京市天津市溫州市圖2-2 32座城市車公樁比(單位:輛/臺)均值: 4.375%分位:2.950%分位:3.825%分位:4.72.1 規模多數城市的公用樁密度和車公樁比指標局部
19、集中,負相關性不顯著在充電樁快速發展時期,多數城市的建樁規模與電動車保有量均屬于“快變量”,而城市空間已進入到相對穩定的存量發展期,因此32座城市的車公樁比與公用樁密度間僅僅存在較弱的負相關關系,并未在公用樁規模排序方面體現出相對一致的結果。超過半數的城市車公樁比在6以內并且公用樁密度不超過20臺/平方公里,也有25%的城市車公樁比小于4并且公用樁密度超過20臺/平方公里,具有一定的統計分布集聚特征。圖2-3 車公樁比-公用樁密度相關分析802468101214020406080100120140車公樁比(輛/臺)公用樁密度(臺/平方公里)024681012140204060801001201
20、40西安市天津市鄭州市北京市太原市石家莊市青島市濟南市大連市煙臺市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長沙市南京市??谑形錆h市廈門市杭州市成都市東莞市昆明市重慶市福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寧波市無錫市蘇州市常州市溫州市泉州市北方南方公用樁密度車公樁比南方城市公用樁配置規模整體優于北方城市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樁密度為24.3臺/平方公里,高于北方城市的15.2臺/平方公里。同時,南方城市私人乘用車輛的平均車公樁比為4.1,低于北方城市的4.9。公用樁密度排名前6位、車公樁比排名前5位的均是南方城市。圖2-4 南北方城市公用樁密度、車公樁比對比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21、i s2公用樁密度(臺/平方公里)車公樁比(輛/臺)南方城市的公用樁密度增長幅度相對較大從公用樁密度絕對增長值上看,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平均分別增長9.3臺/平方公里和5.0臺/平方公里,南方城市在公用樁建設力度上相對更強。從相對增長率上看,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公用樁密度平均分別增長了45.1%和43.4%,同比發展速度相對接近。2.1 規模:年度變化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大幅提高,充電設施建設投入持續擴大與2020年相比,24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平均增加7.7臺/平方公里,相對增長率高達44%。深圳、???、西安的公用樁密度增幅超過10臺/平方公里,???、昆明、鄭州等6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相對增長率超過5
22、0%。其中,深圳公用樁密度同比增幅最高,??谑泄脴睹芏认鄬υ鲩L率超過100%。2021年度公用樁密度排名靠前的城市與排名靠后的城市相比,其年度增幅整體更高,側面反映了當前充電樁建設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相對更盛。表2-1 24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單位:臺/平方公里)9圖2-5 南北方城市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量比較(單位:臺/平方公里)051015202530354045深圳市??谑虚L沙市上海市廣州市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成都市昆明市重慶市福州市南昌市廈門市寧波市西安市鄭州市天津市太原市北京市青島市石家莊市濟南市大連市南方北方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23、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1年度 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城市名稱排名2021年度 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深圳市1118.673.245.4北京市1319.414.74.7上海市249.941.38.6成都市1419.013.65.4廣州市334.425.88.6太原市1518.713.75.0長沙市432.022.89.2石家莊市1614.611.13.5南京市531.324.56.8重慶市1714.39.94.4??谑?29.612.117.5青島市1814.39.84.5西安市727.617.510.1昆明市1912.77.45.3武漢市826.4
24、19.27.2福州市2012.38.73.6廈門市924.521.23.3南昌市2112.08.43.6杭州市1023.214.78.5寧波市2210.77.92.8天津市1121.414.56.9濟南市238.16.21.9鄭州市1220.512.28.3大連市244.44.20.2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西安市天津市杭州市成都市武漢市南京市鄭州市青島市重慶市長沙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東莞市濟南市無錫市太原市溫州市常州市大連市石家莊市??谑心喜匈F陽市福州市寧波市煙臺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30.
25、0%40.0%50.0%60.0%70.0%80.0%90.0%100.0%上海市深圳市西安市天津市廣州市長沙市杭州市成都市武漢市石家莊市北京市南京市鄭州市??谑欣ッ魇袕B門市蘇州市東莞市青島市南昌市濟南市貴陽市福州市重慶市寧波市無錫市太原市溫州市常州市大連市煙臺市泉州市2.2 布局10注:標注為城市規模分類的指標均值90.6%83.3%66.3%63.1%圖2-6 32座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分布圖2-7 不同城市規模的公用樁覆蓋率比較城市規模越大,中心城區公用樁的覆蓋率越高從地理區位上看,南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值分別為73.4%和73.1%,總體差異較小,而在城市規模分類中公用樁的覆蓋率差別
26、體現得更加明顯。其中,超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最高為90.6%,特大城市次之為83.3%, 顯著高于型大城市和型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超過70%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為73.3%。其中,公用樁覆蓋率超過80%的有上海、深圳、西安等13座城市,上海、深圳、西安、天津、廣州和長沙等6座城市覆蓋率超過90%。公用樁覆蓋率較低的城市中,煙臺、大連、常州等7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小于60%,泉州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最低,僅為37.7%。均值:73.3%75%分位:87.6%50%分位:74.4%25%分位:62.0%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27、a l y s i s2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總體增加顯著南方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平均提高4.3%,而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平均提高5.4%。增幅排名前六的城市中,石家莊、太原、鄭州、青島均為北方城市。2.2 布局:年度變化11圖2-8 南北方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比較城市公用樁覆蓋率穩步提高,排名靠后的城市提升較大同口徑統計指標顯示,2021年24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比2020年提高4.7%,相對變化率遠小于公用樁密度。其中,23座城市的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較2020年度穩步提高,僅大連的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同比下降1.7%。石家莊(13.1%)、昆明(8.8%) 、太原(8.8%) 、鄭州(
28、8.3%) 、重慶(8.2%)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提升顯著。2021年度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排名相對靠后的城市,其年度變化量相對更大。表2-2 24座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2.0%0.0%2.0%4.0%6.0%8.0%10.0%12.0%14.0%昆明市重慶市??谑懈V菔心喜虚L沙市成都市廈門市廣州市寧波市杭州市武漢市深圳市南京市上海市石家莊市太原市鄭州市青島市天津市濟南市北京市西安市大連市南方北方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1年度 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城市名稱排名2021年度 2020年度變化量排
29、名變化上海市193.3%91.9%1.4%鄭州市1383.8%75.5%8.3%西安市292.0%89.4%2.6%??谑?478.2%72.3%5.9%深圳市391.9%88.8%3.1%廈門市1576.3%72.4%3.9%天津市491.9%88.0%3.9%昆明市1672.4%63.6%8.8%長沙市590.7%86.4%4.3%青島市1771.1%63.6%7.5%廣州市690.6%86.8%3.8%南昌市1869.6%65.2%4.4%杭州市788.7%85.4%3.3%濟南市1966.2%62.6%3.6%成都市888.3%84.4%3.9%重慶市2062.0%53.8%8.2%武
30、漢市987.4%84.1%3.3%福州市2162.0%57.6%4.4%石家莊市1086.4%73.3%13.1%寧波市2261.8%58.0%3.8%北京市1186.1%83.2%2.9%太原市2356.9%48.1%8.8%南京市1284.6%82.3%2.3%大連市2451.2%52.9%-1.7%2.3 快充服務直流快充服務在多數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中已經占到主體近幾年隨著快速充電技術的發展,以及居民對直流快充服務訴求的提高,公用樁的供給結構開始向直流快充樁方向側重。32座城市中心城區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約為57.3%,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50%。其中,廈門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
31、樁規模是交流公用樁的5倍以上,位居所有城市之首。超大型城市中,上海市、深圳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最低。 城市規模越大,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越大,但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存在提升空間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平均覆蓋率超過77%,遠高于其它規模城市。其中廣州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最大,為86.8%。特大城市的平均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僅次于超大城市,為76.2%。32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平均覆蓋率為65.7%,較所有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低8%。其中上海、濟南、深圳、成都、常州等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顯著低于所有公用樁覆蓋率;廈門市直流公用樁占比約84%,在32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但其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僅為71.5%,排名第十
32、五位,空間布局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西安市天津市杭州市成都市武漢市南京市鄭州市青島市重慶市長沙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東莞市濟南市無錫市太原市溫州市常州市大連市石家莊市??谑心喜匈F陽市福州市寧波市煙臺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公用樁覆蓋率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圖2-10 不同城市規模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比較73.3%65.7%12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0.0%10.0%20.0%30.0%40.0%50.0%60.0%7
33、0.0%80.0%90.0%100.0%廣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西安市成都市鄭州市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南京市廈門市昆明市溫州市東莞市濟南市蘇州市大連市長沙市常州市太原市無錫市泉州市福州市煙臺市石家莊市貴陽市南昌市寧波市??谑谐蟪鞘刑卮蟪鞘行痛蟪鞘行痛蟪鞘兄绷鞴脴督涣鞴脴秷D2-9 32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匯總40.4%59.9%59.7%59.5%注:標注為城市規模分類的指標均值57.3%2.3 快充服務:年度變化1324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有增有減,覆蓋率增幅高于公用樁整體與2020年度相比,24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平均增加5.6%,服務結構變化存在一定差異。長沙、太原、鄭州、
34、重慶、昆明、西安等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年度增長量超過10%;???、天津、北京、廈門、武漢等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下降,其中??谥绷鞴脴墩急葴p少約9.3%。24座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增長約7.1%,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高于公用樁整體覆蓋率增幅。鄭州、太原、昆明、重慶、成都、長沙等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較2020年度增加超過10%。大連、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較2020年度增幅不超過5%。表2-3 24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及覆蓋率年度變化占比排名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覆蓋排名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廈門市184.0%85.2%-1.2%
35、1571.5%65.6%5.9%西安市274.7%64.5%10.2%187.1%78.3%8.8%昆明市371.9%59.3%12.6%1767.0%56.3%10.7%廣州市468.2%59.1%9.1%286.3%81.4%4.9%成都市568.1%65.7%2.4%978.4%68.3%10.1%鄭州市667.4%54.3%13.1%1275.6%60.7%14.9%福州市766.3%58.0%8.3%2155.0%47.4%7.6%濟南市865.6%56.4%9.2%2347.2%41.2%6.0%杭州市964.8%64.3%0.5%383.3%76.7%6.6%重慶市1063.3%
36、51.2%12.1%1957.5%47.1%10.4%石家莊市1159.2%56.5%2.7%1372.6%66.5%6.1%大連市1255.4%50.3%5.1%2443.8%42.9%0.9%青島市1355.0%49.9%5.1%1667.3%59.4%7.9%南昌市1454.7%45.0%9.7%1861.4%54.5%6.9%天津市1552.3%54.4%-2.1%581.5%76.0%5.5%長沙市1651.1%34.3%16.8%482.7%72.7%10.0%寧波市1751.1%44.7%6.4%2056.4%50.7%5.7%北京市1849.8%51.1%-1.3%681.5%
37、75.8%5.7%武漢市1948.8%49.8%-1.0%1175.7%68.6%7.1%太原市2046.1%32.9%13.2%2250.3%39.3%11.0%南京市2144.4%37.9%6.5%879.5%76.2%3.3%??谑?243.5%52.8%-9.3%1472.2%64.4%7.8%上海市2327.3%23.2%4.1%780.7%78.9%1.8%深圳市2415.5%12.8%2.7%1077.3%72.5%4.8%城市名稱直流公用樁占比直流公用樁覆蓋率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0.0%5.0%10.0%15
38、.0%20.0%25.0%太原市成都市鄭州市廣州市溫州市貴陽市重慶市蘇州市無錫市福州市西安市杭州市長沙市廈門市天津市青島市泉州市東莞市寧波市大連市濟南市??谑袩熍_市昆明市武漢市北京市南京市上海市常州市石家莊市深圳市南昌市多數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超過50%32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為54.6%,75%、50%和25%分位數分別為62.9%、56.5%和43.5%。平均樁數利用率不足50%的城市僅有10座。其中,最大的太原市達到80.1%,最小的深圳市僅為21.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太原市無錫市泉州市鄭州市溫州市貴
39、陽市廈門市廣州市西安市成都市天津市青島市蘇州市昆明市重慶市杭州市福州市東莞市長沙市寧波市煙臺市大連市濟南市武漢市北京市??谑心暇┦惺仪f市上海市常州市南昌市深圳市均值:54.6%圖2-11 32座城市平均樁數利用率分布多數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超過10%32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為12.4%,75%、50%和25%分位數分別為14.8%、12.6%和8.7%。平均時間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僅有10座。其中,太原市的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最高,達到23.9%,南昌市的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最低,僅為3.7%。均值:12.4%圖2-12 32座城市平均時間利用率分布142.4 服務效能中心城
40、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30.040.050.060.070.080.0深圳市大連市??谑猩虾J斜本┦刑袩熍_市天津市南昌市石家莊市青島市杭州市常州市蘇州市貴陽市重慶市西安市濟南市長沙市昆明市無錫市成都市鄭州市廣州市溫州市寧波市南京市泉州市東莞市武漢市福州市廈門市0.01.02.03.04.05.06.07.0太原市成都市鄭州市廣州市溫州市貴陽市福州市廈門市重慶市無錫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東莞市泉州市寧波市天津市青島市濟南市昆明市武漢市煙臺市大連市??谑心暇┦斜本┦谐V菔猩虾J惺仪f市南昌市深圳市15多數城市公用樁的日平均周轉率
41、偏低,樁均服務車輛數超過3輛32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周轉率為3.6,其75%、50%和25%分位數分別為4.7、3.9和2.5。公用樁平均周轉率不足2的城市僅有5座。其中,平均周轉率最大的太原市達到6.0,平均周轉率最小的深圳市僅為0.8。均值:3.6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較短,以快速補電為主32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為50.8分鐘。75%、50%和25%分位數分別為53分鐘、49.2分鐘和46.6分鐘。平均充電時間較長的城市(超過60分鐘)僅有3座。其中,深圳市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最長,達到76.8分鐘;廈門市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最短,僅為41分鐘。圖2-13 32座城市平均周轉率分布圖2-
42、14 32座城市平均充電時長分布(單位:分鐘)均值:50.82.4 服務效能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16表2-4 32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及交流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直流公用樁的服務效能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32座城市的整體統計結果顯示,直流公用樁在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三項服務效能指標上都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同時,交流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約為170分鐘,是直流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46分鐘)的3.7倍。圖2-15 各城市直流公用樁及交流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對比2.4 服務效能32座城市中,僅太原、泉州等城市的直流交
43、流樁服務效能與整體相比存在較大差異。如太原直流、交流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分別為82.5%、76%,交直流公用樁呈現相當的使用水平;泉州交流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13.9%)略高于直流公用樁(12.4%)。0%20%40%60%80%10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樁數利用率直流直流交流交流0%5%10%15%20%25%3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
44、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時間利用率直流直流交流交流024681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周轉率直流直流交流交流0408012016020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充電時長(
45、單位:分鐘)直流直流交流交流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直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平均樁數利用率71.8%19.5%平均時間利用率16.2%4.7%平均周轉率5.10.5平均充電時長(分鐘)4617017表2-5 32座城市分業態類型的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服務效能相對最高,單位類、居住類次之32座城市的整體統計結果顯示,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在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上最高,單位類建筑其次,居住類建筑最低。平均充電時長則呈現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的遞減特征,與公建類建筑
46、、單位類建筑中直流樁配置比例較高有關。圖2-16 各城市分業態類型的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對比2.4 服務效能不同城市的各類業態公用樁服務效能存在差異32座城市的各類業態公用樁服務效能呈現出較大的差異。以平均樁數利用率指標為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分業態特征上與整體統計特征一致;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單位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在樁數利用率上高于其它類建筑;成都、鄭州、重慶等城市居住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的樁數利用率最高。0%20%40%60%80%10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
47、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樁數利用率居住類居住類單位類單位類公建類公建類0%5%10%15%20%25%30%35%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時間利用率居住類居住類單位類單位類公建類公建類012345678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
48、臺市平均周轉率居住類居住類單位類單位類公建類公建類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平均樁數利用率41.8%49.1%57.7%平均時間利用率9.3%10.4%13.2%平均周轉率2.43.13.9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25250020406080100120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常州市大連市東莞市濟南市昆明市廈門市蘇州市太原市溫州市無錫市長沙市福州市貴陽市??谑心喜袑幉ㄊ腥菔惺仪f市煙臺市平均充電時長(單位:分鐘)居住類居住類單位類單位類公建
49、類公建類182.4 服務效能效能與規模布局并非此消彼長,部分城市呈現出“量質并進”的特征將32座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效能類指標與規模布局類指標的排名進行疊加分析后發現,公用樁的密度、覆蓋率與效能之間并非呈現絕對的此消彼長關系。???、深圳、上海、武漢、南京等城市呈現出“樁多面廣、效能較低”的特點,太原、貴陽、無錫、溫州等城市呈現出“樁少面窄、效能較高”的特點。而廣州、成都、鄭州、西安等城市與同類城市相比,公用樁密度、覆蓋率和效能類指標均相對較高,體現出“量質并進”的特點。表2-6 32座城市多指標綜合排名列表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
50、2城市名稱公用樁密度公用樁覆蓋率直流樁占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綜合排名廣州市3558441成都市148610222鄭州市121374323西安市733911124長沙市45221913135廈門市916171486杭州市107121611147天津市114211114188貴陽市2322176569太原市15272711110重慶市192313157911福州市2123101710712溫州市2928755513蘇州市2617141381114東莞市1618918181415??谑?142926222516深圳市123232313217上海市213129282918昆明市17
51、15414242119武漢市892524252120青島市19191912161821南京市5122827272622無錫市252630291023北京市13112425262724濟南市27211123212025泉州市303223171626石家莊市18101628303027寧波市24252220191728煙臺市32311521232329大連市31301822202430南昌市22202031323131常州市2829263028283219各城市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等效能指標均大幅提升與2020年度相比,24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
52、轉率在絕對值上分別提高16.9%、5.2%和1.6,相對增長率分別高達47.5%、75%和84%。廈門、廣州、福州、長沙、濟南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提升幅度較大,???、石家莊、南昌、深圳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提升幅度較小。表2-7 24座城市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排名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排名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太原市180.1%64.0%16.1%123.9%19.6%4.3%16.05.10.9鄭州市269.0%52.5%16.5%318.6%8.5%10.1%35.82.53.3廈門市365.7%33.9%31.8
53、%1013.7%5.7%8.0%64.82.02.8廣州市463.6%26.7%36.9%418.0%5.6%12.4%45.51.44.1西安市562.9%45.9%17.0%714.5%11.4%3.1%84.33.21.1成都市661.0%52.1%8.9%218.9%12.9%6.0%25.84.01.8天津市760.9%35.1%25.8%1113.7%6.8%6.9%123.71.52.2青島市860.7%48.6%12.1%1213.0%7.6%5.4%133.72.11.6昆明市959.7%42.6%17.1%179.3%9.5%-0.2%152.92.60.3重慶市1059.
54、0%40.9%18.1%516.2%9.4%6.8%74.72.81.9杭州市1157.9%46.8%11.1%814.5%9.6%4.9%104.12.61.5福州市1256.5%35.8%20.7%614.7%5.8%8.9%54.91.83.1長沙市1355.3%29.5%25.8%913.8%5.6%8.2%94.21.42.8寧波市1455.1%34.8%20.3%1312.4%5.3%7.1%113.81.62.2大連市1553.2%40.3%12.9%1410.9%5.4%5.5%172.51.51.0濟南市1648.8%16.2%32.6%1510.6%2.3%8.3%143.
55、20.52.7武漢市1744.2%33.4%10.8%188.7%5.9%2.8%162.92.50.4北京市1843.5%24.9%18.6%198.0%4.3%3.7%202.00.61.4??谑?938.7%33.3%5.4%1610.0%6.5%3.5%182.31.31.0南京市2038.1%26.1%12.0%206.8%4.9%1.9%192.11.50.6石家莊市2135.2%32.5%2.7%224.8%3.9%0.9%221.31.30.1上海市2233.5%19.0%14.5%215.8%2.8%3.0%211.40.60.8南昌市2332.9%23.5%9.4%243.
56、7%3.1%0.6%231.00.70.3深圳市2421.8%14.2%7.6%234.5%2.5%2.0%240.80.30.5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城市名稱平均周轉率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20多數城市平均充電時長明顯縮短公用樁中直流占比的提升勢必導致平均充電時長減少,與2020年度相比24座城市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縮短6.3分鐘。深圳、北京平均充電時長下降趨勢顯著,分別縮短49.2分鐘和40分鐘;僅廈門、重慶、太原、石家莊、武漢、大連等六座城市平均充電時長有所增加,石家莊、武漢、大連分別增加8.1分鐘、9.4分鐘、9.
57、5分鐘。表2-8 24座城市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年度變化(單位:分鐘)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公建類建筑周邊效能提升幅度最大,居住類建筑周邊效能提升變化率最顯著與2020年相比,居住類、單位類和公建類建筑周邊的公用樁效能指標均改善明顯,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的增幅分別在13%和4%以上。其中,公建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變化量絕對值最大,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和周轉率分別增加了16.8%、5.6%和1.8。而從相對變化率看,居住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變化最大,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分別提高了53%和84%。表2-9 24座城市不同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中心
58、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 - 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城市名稱2021年度2020年度變化量深圳市76.8126.0-49.2西安市48.651.3-2.7北京市57.797.7-40.0青島市51.152.8-1.7上海市58.373.1-14.8杭州市50.952.3-1.4濟南市48.061.9-13.9南京市45.646.6-1.0天津市53.464.3-10.9寧波市46.447.0-0.6廣州市46.656.3-9.7成都市46.746.9-0.2長沙市47.256.0-8.8廈門市41.040.70.3南昌市5
59、2.861.0-8.2重慶市49.848.71.1??谑?2.069.5-7.5太原市57.655.91.7昆明市47.052.3-5.3石家莊市52.544.48.1福州市43.346.2-2.9武漢市43.534.19.4鄭州市46.649.4-2.8大連市62.753.29.52021年 2020年變化量2021年 2020年變化量2021年 2020年變化量平均樁數利用率40.2%26.3%13.9%46.4%31.0%15.4%56.5%39.7%16.8%平均時間利用率9.0%4.9%4.1%9.8%5.7%4.1%13.0%7.4%5.6%平均周轉率2.41.21.22.91.6
60、1.33.82.11.8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0.173.6-13.553.462.2-8.850.254.9-4.7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21廣深莞區域強化了直流樁在高速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主體地位珠三角廣深莞區域高速公路沿線直流公用樁整體占比達到96%,與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95%基本持平。長三角常州市域內的滬蓉、江宜、滬武等直流占比較低的高速實現了指標的穩步增長,蘇州市域內常臺高速直流占比從100%降至75%。珠三角廣州市中部和東莞市東南部片區仍有提升空間。高速沿線公用樁規模:廣深莞區域反超滬蘇錫常區域50%以上滬蘇錫常區域的高速公路沿線單位里程配置的公用樁數達到0.15臺/公里,廣深
61、莞區域超過滬錫常區域,達到0.23臺/公里。滬蘇錫常區域中的杭州灣環線規模超過了0.4臺/公里;廣深莞區域機場第二高速,以及莞佛、廣臺、濟廣、大廣高速均超過0.4臺/公里。滬蘇錫常區域的申嘉湖高速和繞城西南線規模不足0.1臺/公里;廣深莞區域高速公路全面超過0.1臺/公里。3.1 規模及結構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22表3-1 典型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配置指標匯總3.2 沿線布局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間距:廣深莞區域基本追平滬蘇錫常區域本報告采用30公里和50公里間距計算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點位的覆蓋長度比例,發現滬蘇錫常區域的覆蓋比例與去年保持一致,分別為80%和98%;廣
62、深莞區域的覆蓋比例增長至79%和94%。高速公路公用樁50公里間距的覆蓋目標基本實現,珠三角典型區域高速公路沿線覆蓋率基本追平長三角典型區域。區域高速公路名稱直流占比單位里程樁數(臺/公里)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100%0.40滬蓉高速公路92%0.39江宜高速公路83%0.38常嘉高速公路100%0.36滬陜高速公路100%0.28沈海高速公路100%0.21滬武高速公路88%0.20滬蘆高速公路100%0.19通錫高速公路100%0.19長深高速公路100%0.19揚溧高速公路100%0.19滬渝高速公路100%0.16常臺高速公路75%0.16京滬高速公路100%0.13滬宜高速公路100%
63、0.13繞城北線100%0.12上海繞城高速公路100%0.10申嘉湖高速公路100%0.09繞城西南線100%0.08機場第二高速公路100%2.60莞佛高速公路81%0.95廣臺高速公路75%0.73濟廣高速公路100%0.71大廣高速公路100%0.70廣河高速公路86%0.39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100%0.34廣深沿江高速公路100%0.30廣州繞城高速公路100%0.26樂廣高速公路100%0.21武深高速公路100%0.19從莞深高速公路100%0.17沈海高速公路100%0.12廣州環城高速公路100%0.11京港澳高速公路100%0.10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珠三角廣深莞區域0.0
64、%5.0%10.0%15.0%20.0%25.0%024681012202110012021100420211018202110192021102020211021202110222021102320211024周轉率時間利用率23圖3-1 長三角城際高速沿線充電站特征日周轉率和時間利用率對比較高較低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圖3-2 長三角典型城際高速段國慶假期充電樁時間利用率對比節假日長三角城際高速公路網的充電效能分布不均,網絡充電潛力有待挖掘滬蘇錫常城際高速沿線的充電站統計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單樁平均時間利用率僅為21.
65、8%,即單樁平均充電服務時間約為5.2小時,整體服務強度并不飽和。而不同高速公路、不同場站間的充電效能差異較大。例如滬蘆高速公路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僅為15.8%,而長深高速和京滬高速各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分別達到了38.3%和36.9%;同樣以京滬高速上的兩個充電站為例,在國慶假期的10月1日和4日,梅村服務區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高達54.9%和63.8%,而同樣日期位于同一條高速上的堰橋服務區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僅為14.2%和14.0%。當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超過一定閾值時,加上車輛流轉、充電準備、拔槍計費等耗時,易導致用戶排隊時間過長,充電體驗感不佳。高速沿線充電站呈現出典型的節假日高峰特征以長三
66、角滬蘇錫常地區城際高速沿線66個充電站為例,其單樁日周轉率均值為6.5輛/樁天。其中94%的充電站國慶假期的周轉率高于平常日,國慶假期的周轉率均值為9.2輛/樁.天,高于平常日的5.7輛/樁.天。沿線樣例場站的時間利用率指標同樣顯示出節假日特征,國慶假期的時間利用率高于平常日。3.3 服務效能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24高速公路沿線場站服務車輛以乘用車和物流車為主高速沿線充電場站的車樁匹配推算結果表明,目前滬蘇錫常城際高速沿線充電站服務的車輛類型以乘用車和物流車為主,分別占總車輛的72.5%和27.3%。將電動乘用車進一步細分為私家車、出租車、公務車(含單位用車)和租賃車
67、,可以發現私家車占比最高,為31.7%,公務車、租賃車、出租車(含單位用車)占比依次為15.2%、12.9%和12.7%,占比差別不大。國慶節假期間乘用車增幅最大,物流車輛降幅明顯2021年10月國慶長假期間跨市長途出行需求較為旺盛。乘用車充電車輛增長明顯,增幅達到69%,而物流車的充電行為大幅減少,數量減少47%。盡管各類乘用車中,私人乘用車仍是充電車輛的主力車型,占比達到43%,但與平常日相比,國慶節假日期間增幅最高為租賃車,達到153%,其次為出租車,增幅也達到111%,私家車增幅為66%。租賃車的高增幅體現出用戶對新能源乘用車在長途出行中的信心,反映出用戶對新能源乘用車出行經濟性優勢的
68、肯定。3.4 服務車型圖3-3 高速充電站主要充電車輛類型及占比(左),乘用車細分類別及占比(右)圖3-4 高速充電站2021年國慶假期和平常日充電車輛類型對比客車0.2%物流車27.3%出租車12.7%公務車15.2%私家車31.7%租賃車12.9%乘用車72.5%客車物流車出租車公務車私家車租賃車69%-47%-16%-60%-40%-20%0%20%40%60%8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乘用車物流車客車平常日國慶假期國慶假期較平常日充電車輛增幅111%9%66%153%0%50%100%150%200%010002000300040005000出租車公務
69、車私家車租賃車平常日國慶假期國慶假期較平常日充電車輛增幅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2526規劃管控超前宜適度,處理好增量與存量平衡發展關系盡管公用樁的服務效能類指標相比于去年有了大幅提升,但典型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供給相對于充電需求仍然富余,突出表現為平均樁數利用率不到60%,平均時間利用率不到13%,超過半數的城市公用樁樁數利用率不到60%,75%的城市時間利用率不到15%。其中,深圳、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應當將存量公用樁運營管理的提升放在相對更重的位置,加大運營補貼、占位處罰、平臺統合等措施的出臺及實施力度;而南昌、寧波、濟南、常州等為代表的城市,應同步增加公用
70、樁的規模、完善空間布局和提升運營效能,通過三者的齊抓共管,推進充電樁網絡規模效應的發揮。2021年24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比2020年提高4.7%,相對變化率遠小于公用樁密度。在所有公樁中,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增長約7.1%,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高于公用樁整體覆蓋率增幅。建議國內大城市在大幅提高公用樁規模時重視布局的優化,精準覆蓋布設盲區,尤其是中心城區邊緣、外圍鄉鎮等薄弱區域。除了提高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外,可結合地區發展實際分析交流公用樁的適用場景,適度增加交流公用樁的規模、布局覆蓋和服務效能。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44.1 量質共抓,建管并重公用樁
71、量質可以實現雙贏,建設與運營可兩手并抓24座城市的同比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規模、覆蓋率和服務效能同步提高,不僅說明充電樁的總體發展趨勢向好,也意味著規模、覆蓋率和服務效能間是可以彼此促進,相互形成正向反饋。選取同規模量級的城市進行橫向對比,可以發現廣州市的公用樁規模、覆蓋率和使用效能均高于北京市,西安市的公用樁規模、覆蓋率和使用效能均高于武漢市,廈門市的公用樁規模、覆蓋率和使用效能均高于東莞市。兩個維度的比較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為公用樁的建設與運營可實現兩手并抓提供了案例基礎。地理區位、城市規模等要素對公用樁供需影響減小南北方城市由于所處的地理區位不同,氣候差異也相對較大,突出表
72、現為北方城市冬季溫度較低,電動汽車的電池性能和實際續航里程在寒冷季節衰退明顯。但是,今年報告的統計結果表明,地理區位及氣候差異對于電動車的保有量、充電需求的影響并不明顯,南北方城市間的公用樁配置差異正在縮小。與去年相比南方城市規模提升快,北方城市覆蓋率增加多,但2021年南北方城市公用樁除了規模類指標外,其余指標的均值已相對接近。從城市規模的維度看,2021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公用樁在密度和覆蓋率指標方面顯著高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型大城市間的效能類指標均值也相對接近。具體到城市個例,均不同程度地突破單一維度的平均結果,難以分類界定各項指標的建設管理標準區間。城市公樁應以縱向發展管控為主,橫向
73、類比為輔大城市的新能源車輛和新基建設施處于“雙快”發展階段,其中公樁的發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須結合地理區位、城市規模、經濟發展階段、新能源車輛保有及使用狀態、私樁發展情況等要素綜合研判,才能找到類似城市進行橫向對標,作為自身發展的參考。相對于橫向類比而言,以城市新能源車輛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年度監測指標為基準,尊重城市的發展個性和自身的變化特點,更易從本源尋找問題短板,實時調整規劃建設進度計劃,避免僵化發展目標。27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44.2 縱橫對標,因城施策表4-1 分城市規模相關指標數據匯總表4-2 分城市區位相關指標數據匯總城市分類密度車公樁比覆蓋率直流樁
74、比例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南方城市24.34.173.4%56.7%53.5%12.2%3.7北方城市15.24.973.1%58.6%56.9%12.8%3.5城市分類密度車公樁比覆蓋率直流樁比例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超大城市58.95.390.6%40.4%40.6%9.1%2.4特大城市224.983.3%59.9%57.1%13.9%4.1型大城市13.83.966.3%59.7%59.6%13.5%4型大城市12.73.963.1%59.5%51.9%10.7%3.128注重各類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分類研究和均衡發展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
75、意見中不僅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還要優先在企事業單位、商業建筑、交通樞紐、公共停車場等場所配置公共充電設施,并且鼓勵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樁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公共充電供給能力。 由于既有居住社區并非都具備安裝私樁的條件,因此公用樁有效補充了私樁布局的不足,在中心城區的居住、單位、公建等各類業態建筑周邊均具有布設價值。今年的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的監測結果顯示,各類業態周邊的公用樁服務效能相對于去年均有顯著提升,但在絕對值上均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以平均服務效能最高的公建類建筑為例,其2021年的平均時間利用率不到15%,上海、深圳、南昌等城市內公建類建筑周邊的平均時間利用率甚至不到
76、7%,其它類別的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更低。通常情況下,城市會優先在商場、公園、交通樞紐等公建場所配置數量充足的公用樁,為未來的充電服務提前儲備了過多的供給,因而在現有發展階段其服務效能難以快速提升。相比之下,居住類和單位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數量較為有限,但作為車輛固定長期停放端,通常會受到私樁共享、私樁本身、單位內部專用樁等其它類樁的競爭,在綜合費用方面尚不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同時,居住類、單位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中交流樁占比相對高一些,充電時間較長,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服務效能的提高。除了上述幾點原因外,城市還應當結合充電需求的時空分布和周期頻次,深入中心城局部片區分析各類業態建筑周
77、邊公用樁服務效能偏低的原因,因地制宜確定對策。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44.3 追本溯源,業態共促29挖潛改善為主,加密新建為輔,著力提升節假日高速充電體驗節假日期間城際高速公路沿線的充電車輛數量明顯飆升,車主充電體驗不佳,春節、國慶高速充電難成為2021年消費者投訴熱點。本次長三角典型片區的效能類指標顯示,國慶假期全網充電設施的服務效能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潛力,可以通過提升直流充電樁功率、打通各充電運營商網絡、統一智能充電平臺等措施,引導用戶合理選擇充電場站和充電時段,平衡區域高速公路網中鄰近充電站的利用效率,減少用戶等待時間,提升節假日的充電體驗。在上述挖潛措施的實
78、施基礎上,可結合評估結果考慮高速沿線加密新建充電站、引入換電設施等輔助措施,進一步化解城際出行者的里程焦慮,促進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分時分類差異引導高速車輛充電行為,營造客貨分離、兼容有序的充電服務環境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提供的2021年純電動汽車接入量顯示,純電動乘用車為464.0萬輛,純電動物流車為47.5萬輛,前者約為后者9.8倍。而長三角高速公路沿線的充電車輛類型結構統計結果表明,乘用車數量僅為物流車的2.5倍,可見城際高速公路上物流車的充電需求占比更高,顯示出在當前能源價格體系下,純電動物流車的經濟性得到認可,綠色物流發展迅猛。節假日期間面對井噴的乘用車輛,可利用價格杠桿、充電準入對象分時限制等措施引導物流車錯峰充電,減少節假日期間的充電集中度。受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迎來漲價潮,配送運營企業利潤下降。為持續支持建立綠色城際物流的快速穩定發展,建議在平常周綜合施策,推出純電動物流車綠色通道、特定時段部分充換電站物流車專用等措施,共同打造綠色城際配送體系。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44.4 挖潛城際,分類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