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2023)(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2023)(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作者:KEVIN P.GALLAGHER,WILLIAM N.KRING,REBECCA RAY,OYINTARELADO MOSES,CECILIA SPRINGER,LIN ZHU,YAN WANG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作者Kevin P.Gallagher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波士頓大學Frederick S.Pardee全球研究學院全球發展政策教授。他擔任二十國集團“推動增長:清潔能源與綠色轉型”T20印度工作組聯合主席、美國進出口銀行中國競爭問題主席理事會及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綠色“一帶一路”特別
2、工作組國際主席。William N.Kring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國際政治經濟、全球經濟治理、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南方主導的金融機構。他積極開展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以政策為導向的研究,常與各種國際金融機構尤其是區域金融安排的政府官員和工作人員合作。Rebecca Ray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與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學術研究員。她擁有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經濟學博士學位,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埃略特國際事務學院的國際發展碩士學位。自2013年以來,她專注研究國際發展融資關系,特別關注中國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方面的作用,以及以拉丁美洲為主的可持續發展。Oyi
3、ntarelado Moses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與全球發展倡議的數據分析師和數據庫管理員。她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對非洲貸款、發展融資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替代方案。她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的中國研究和國際經濟學碩士學位、霍普金斯-南京中心中美研究證書以及杜克大學政治學和中文學士學位。Cecilia Springer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與全球發展倡議非常駐研究員。她是Global Efficiency Intelligence領導工業脫碳研究的負責人。此前,她曾在哈佛肯尼迪學院擔任博士后研究員。她擁有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能源與資
4、源研究組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及布朗大學的環境科學學士學位。Lin Zhu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與全球發展倡議研究與項目協調員。在加入GDP中心之前,她曾在上海紐約大學擔任全球寫作與演講研究員。她還是People s Map of Global China和China Made Project的撰稿人。Yan Wang是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與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學術研究員,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高級訪問研究員,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會成員。她曾在世界銀行擔任高級經濟學家和團隊負責人,時間長達20年,并在2009-2011年擔任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OECD-DA
5、C)中國研究小組協調員。她曾兩度獲得享有盛譽的孫冶方經濟學獎。Singapore,Singapore.Photo by Sol via Unsplash.目錄內容提要 5“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 9擴大發展和流動性融資的規模 9經濟增長、基礎設施融資與中國海外發展融資的互補性 12增加伙伴國機構 13清潔低碳能源的普及 14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 17債務困境、分裂和缺乏透明度 17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 19對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土地的風險 20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25參考文獻 27Photo by Danist Soh via Unsplash.“一帶一路”第十
6、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5內容提要中國歷史性的“一帶一路”倡議在今年邁入第十個年頭,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全球基礎設施平臺,旨在在全球范圍內擴大互聯互通、加強經濟一體化、推動各方合作與經濟增長。本篇報告總結了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GDP Center)的研究工作,全面評估了中國海外經濟活動的前景,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我們以政策為導向展開研究發現,“一帶一路”為與中國合作的國家帶來了巨大效益,但同時也加劇了中國和東道國的實際風險。簡而言之,中國在全球的經濟活動帶來了以下效益:為全球南方新增額外資源:根據我們的數據,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DFIs)從2008年至2021年提供了約500
7、0億美元,而在2013年至2021年“一帶一路”期間提供了至少3310億美元。根據收集的有關非洲地區更為廣泛的數據,中國發展融資機構從2008年至2021年提供1230億美元融資,而在“一帶一路”期間提供了910億美元融資。此外,中國商業和其他主體從2008年至2021年向非洲各國政府提供了300億美元,而在“一帶一路”期間提供了230億美元。共創南南合作和發展中國家發展機構的新模式:我們的數據和研究表明,中國一直走在為流動性和發展融資提供資金的前沿,并為此創建了南方主導的替代機構。這些機構加強了南方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增加了更多急需的替代性融資來源,并為發展中國家機構提供了更多機會。
8、這對受援國和中國都大有裨益。顯著的經濟增長:我們的研究表明,相比世界銀行這類側重于系統性產能建設的傳統發展融資機構,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更側重于工業和基礎設施貸款。越來越多資料表明,相比世界銀行的貸款,中國融資與經濟增長、打通基礎設施瓶頸和能源普及的關系因此更為密切。借款國逐漸將中國和世界銀行視為互補,分別支持不同但都屬必要的行業。與此同時,中國的全球經濟活動也加劇了以下風險:加劇發展中國家債務困境:在新冠疫情、氣候沖擊和發達經濟體利率政策調整等多重外部因素的復雜影響下,多個發展中國家深陷債務危機。許多獲得中國融資的受援國陷入嚴重的債務困境,部分國家對中國債務在其外債中占據顯著比例。中國在“暫緩
9、償付債務倡議”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但所有債權國在更實質性的債務減免問題上仍裹足不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加劇空氣污染:我們的研究發現,中國在海外化石燃料電廠的發電機群每年排放約2.45億噸二氧化碳,加劇了氣候變化。中國在海外的基礎設施還改變了土地利用方式,進一步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并對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土地構成風險。適當的空氣污染控制技術6“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對于降低中國資助的化石燃料電廠所造成的健康代價具有重要意義。近期,中國承諾未來將從化石燃料投資轉向加強清潔
10、能源開發的投資。對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原住民土地構成風險:相比世界銀行資助的項目,中國發展融資項目對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土地所構成的風險明顯更高。這不僅僅是由于每家貸款機構所支持項目的行業存在差異,而且在大多數行業上都存在這種差異。然而,最近的趨勢表明,隨著中國為“一帶一路”未來實現綠色發展制定標準,中國的發展貸款將轉向規模較小、風險較低的項目。此外,中國投資方沒有表現出偏好在標準較低的環境中施行項目,因此東道國也有政策空間來制定實施有助于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保護措施。世界經濟有著巨大的資源調動需求,過去十年里,中國為彌補這一差距做出了最大貢獻。這十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以及中國不斷地
11、積累全球經驗,中國和東道國開始制定多重框架,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經濟活動的巨大效益,并降低相應的風險。本篇報告提出以下建議,以確保在下一個十年更上一層樓。對中國而言,當務之急在于:將海外經濟活動的重點從高數量轉向高影響力;調整當前策略,推動新形式的經濟合作,促成南南合作機會,例如搭建匹配其獨特商業模式的全新項目渠道機制;實施新的政策框架,幫助中國和全球合作伙伴防范和降低風險。如本篇報告的表2所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政策中已經開始實行針對性的重要轉變。為支持這一進程,發展中國家合作伙伴可以提出與中國的優勢和優先事項相對應的建議,并為與中國投資者合作制定特定的風險管理政策。此外,還應多多與全球北
12、方的第三方國家進行協調或建立直接合作關系。至少,西方國家應利用和支持并行舉措,如“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PGII)以及“全球門戶”(全球門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額外、真正的效益和更多選擇,以此鼓勵良性競爭,進一步實現可持續未來的氣候和發展共同目標。Sao Paulo,Brazil.Photo by Guilherme Cunha via Unsplash.Photo by Guillaume Techer via Unsplash.“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9根據我們的研究及更廣泛的資料,“一帶一路”已在多個方面取得成功。首先,世界經濟每年需籌集數萬億美元來實現發展和
13、氣候共同目標,而“一帶一路”和中國在海外經濟活動的普遍增加顯著擴大了發展和流動性融資的規模。其次,中國的海外融資有助于促進貿易活動,打通基礎設施瓶頸,為受援國完善核心基礎設施和推進能源普及鋪平道路,從而助推經濟增長。最后,中國的融資逐步提升了全球南方的能源融資水平,從而提高了能源普及水平,并展現出提供大規模綠色能源融資的能力。擴大發展和流動性融資的規模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并與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保持一致,各國每年需要籌集2.4萬億美元,其中1萬億美元來自外部來源(Songwe等人,2022年)。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ODF)為彌補這一資金缺口做出了貢獻。2008年至202
14、1年,中國兩大發展融資機構,即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共向主權國家提供4980億美元發展融資,占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IDA)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于同期提供貸款的83%(Ray,2023年)。其中至少有3310億美元在“一帶一路”期間(2013年至2021年)提供(GDP Center,2023年)。2008年至2021年,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全球各國提供了2270億美元能源融資(GDP Center,2022a)。2008年至2021年,這兩家發展融資機構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提供了1300億美元(Ray和Meyers,2023年)。2008年至2021年,中國
15、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企業和其他中國融資機構向非洲國家政府和地區機構提供了1530億美元貸款(GDP Center,2022c)。這些趨勢如圖1所示?!耙粠б宦贰逼陂g,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向非洲主權國家提供了910億美元,超過它們在2000年至2012年期間所提供的兩倍。此外,“一帶一路”期間,商業貸款機構向非洲政府提供了125億美元,其他貸款機構提供了103億美元(GDP Center,2022c)。中國發展和流動性融資規模的擴大受益于“推拉理論”框架。在國家和特定行業中“推動”供應和“拉動”需求,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促進了大規模的中國海外貸款和發展融資形成(Kong
16、和Gallagher,2021年;Li等人,2022年)。推動因素是推動中國海外發展融資的國內力量。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再加上中國關鍵基礎設施行業的產能過剩和確保進口的需求,促使政府出臺了多項鼓勵海外融資的政策和機制。拉動因素指的是拉動對中國海外發展融資需求的外部因素,如彌補資金缺口、滿足核心基礎設施需求以及對中國融資的偏好(Horigoshi等人,2022年)。除貸款外,中國的融資還包括其他類型的融資,如股權融資。2007年至2019年,中國海外發展投資基金(ODIFs)為多個地區和行業以股權融資的形式累計提供“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10“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
17、化1550億美元資本化總額(Moses等人,2022年)。這些基金專門用于同時通過海外發展融資獲得融資的基礎設施行業,如能源和資源、一般基礎設施、制造業、農業、技術、金融服務、綠色發展、社會、消費品和服務以及產能建設。部分海外發展投資基金重點關注全球項目,如絲路基金,部分則針對特定地區,如中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合作基金。中國的發展融資還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有望成功的融資模式,即吸引大量商業和私人部門參與融資。為幫助中國融資和企業走向全球,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有意識地創造協調下的信貸空間(Chin和Gallagher,2019年),以便中國的商業融資機構和企業作為投資者或服務提供商(即項
18、目建設或物流)參與全球項目。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政府和相關項目提供成本較低的非優惠融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中國投資者和出口商走出國門降低風險。西方融資機構,如多邊開發銀行(MDBs),在降低項目風險和籌集私人資金方面的舉措圖1:中國海外貸款和發展融資趨勢說明:在圖1A、1C和1D中,數據顯示的是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貸款。在圖1B中,數據顯示的是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國有商業銀行、企業和其他政府實體提供的貸款。來源: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2022-2023年。(A)中國海外發展融資(CODF)數據庫(B)中國對非洲貸款(CLA)數據庫(C)中
19、國海外能源融資(CGEF)數據庫(D)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貸款(CLLAC)數據庫“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11較為有限,多邊開發銀行每投資1美元會吸引1.2倍的私人融資(股權和債務),而世界銀行每投資1美元只能吸引60美分的私人融資。世界期望發達經濟體的其他私人部門債權人能夠相繼效仿,但這一期望暫未實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年)。中國這種協調發展融資機構、國有商業融資機構以及商業和私人企業共同參與項目的策略是獨一無二的。最后,規模如此龐大的融資讓各國得以在傳統貸款機構以外獲得更多的流動性資金(Sundquist,2021年;Horn等人,2023年)。其中部分融資形
20、式包括預算流動性、貿易融資、銀行業務,甚至還有在疫情期間提供的支持(GDP Cen-ter,2023年)。作為對中國在海外的發展融資活動的回應,其他國家設立了一些發展倡議來與“一帶一路”相抗衡,如七國集團(G7)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Moses和Zhu,2022年)。然而,許多受援國更傾向于不必在中國和其他發展合作伙伴之間做出取舍。相反,這些受援國認為這些倡議增加了合作伙伴的數量,可以用于支持其國內發展。通過創造更多形式的流動性融資,中國為全球金融安全網(GFSN)的多樣化和深化貢獻了約9100億美元,全球金融安全網是一整套機制安排,提供外部短期融資以預防金融危機或支援危機應對。全
21、球金融安全網的資源總額約為3.5萬億美元,圖2表明了其中9100億美元的流動性資源來自于中國作為主要參與者的機構,并通過區域金融安排(RFA)和雙邊貨幣互換獲得。除了約5700億美元的雙邊互換安排之外,中國及其合作伙伴還共創了新的多邊流動性機構,即通常所說的區域金融安排,額外提供了3400億美元的流動性融資。(Kring和Galla-gher,2019年;Kring和Grimes,2019年;Mhlich等人,2023年)。圖2:中國主導的對全球金融安全網的貢獻來源:根據Muhlich等人的研究匯編,2023年。與此同時,中國的各項舉措促使多邊體系賦予中國和其他發展中經濟體更多的發言權和代表權
22、。除了在傳統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外提供流動性和發展融資,中國還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并呼吁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行根本性改革。除了呼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路透$5700億$2400億$1000億清邁倡議多邊化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雙邊互換安排12“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社,2015a),中國還在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股東批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方面發揮了作用(路透社,2015b)。中國使人民幣成功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
23、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2015年12月,美國批準2010年份額改革,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資源增加了一倍,并將超過6%的份額分享給充滿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Merling和Kring,2022年)。經濟增長、基礎設施融資與中國海外發展融資的互補性除了擴大發展和流動性融資的規模,中國的融資還促進了受援國的經濟增長,并在填補全球南方的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缺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世界銀行的事先預測顯示,“一帶一路”有潛力推動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并釋放0.7%至2.9%的全球經濟增長(Ruta等人,2019年)。事后資料證明這些預測正轉化為現實。Lin和Wang(2023年)發現
24、,“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融資與出口的顯著增長相關,這是貿易成本降低所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和發表在美國經濟學雜志(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上的學術著作表明,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與受援國的經濟成果正相關,能在短期內促進經濟增長(Mandon和Woldemichael,2023年;Dreher等人,2021年)。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也與加強歷來資金匱乏的基礎設施行業以及打通軟硬基礎設施發展瓶頸顯著相關(Wang和Xu,2023a)。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開發銀行的貸款能力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這樣基本的軟基礎設施行業,而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的貸款能力則集中于同等必要的硬基礎設施行業
25、,如交通、電力以及工業發展,尤其是礦產領域。如圖3所示,2008年至2021年,世界銀行的大部分貸款用于支持公共管理行業,或屬于自由裁量性質,而中國海外發展融資的大部分貸款用于支持交通和電力基礎設施或礦產開采業。圖3:中國海外發展融資和世界銀行貸款的行業分布,20082021年說明:世界銀行的貸款包括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來源:Ray,2023年。12811687713011562634137861114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開采,管道交通運輸電力公共管理/委托代理農業電信跨行業/其他十億美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26、國際開發協會)“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13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具體而言,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融資主要流向基礎設施行業,如開采、傳輸管道、交通運輸、電力和制造業(Ray,2023年)。相比之下,世界銀行的融資大多流向公共管理行業,用于教育和衛生方面的社會項目。融資分配的這一差異表明中國的融資填補了那些符合世界銀行融資條件的國家在基礎設施融資上存在的缺口。由于中國海外發展融資對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的特別關注,不足為奇的是,越來越多的資料表
27、明中國的發展融資與借款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顯著相關(Dreher等人,2021年;Ruta等人,2019年)。增加伙伴國機構鑒于中國與傳統發展融資的不同特性,中低收入國家逐漸將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作為對傳統發展融資機構的補充,根據不同的用途分別向這兩個來源借款。圖4詳細展現了這一趨勢,其中深藍色表示從世界銀行但不從中國發展融資機構借款的國家,深紅色表示從中國發展融資機構但不從世界銀行借款的國家,相對較淺的顏色表示從兩個來源都借款的國家,取決于它們從兩個來源所獲融資的相對金額。圖4:從世界銀行和中國發展融資機構借款的國家,20082021年說明:灰色表示未從這兩個來源借款的國家。世界銀行的貸款包括
28、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來源:Ray,2023年。如圖4所示,在向中國發展融資機構借款的100個國家中,有72個國家向世界銀行借款的金額更多或大致持平。只有6個國家只向中國借款。標注出來的四個國家阿根廷、孟加拉國、巴西和巴基斯坦位列中國的前十大借款國,但它們從中國和世界銀行借款的比例基本相同。因此,將中國作為發展融資的補充來源這一趨勢同樣存在于中國的前幾名借款國。世界各個發展中國家逐漸將中國作為傳統發展融資機構的補充,從而拓寬支持其發展的選擇范圍。中國的各項舉措也引發了國際機構內外的積極變化。中國以基礎設施為主導的海外發展融資模式有助于引導世界銀行和其他主體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融資力度。Z
29、eitz(2021年)發現,在非洲,世界銀行將更高比例的融資撥給獲得較多巴西阿根廷54%中國海外發展融資55%中國海外發展融資巴基斯坦51%世界銀47僅世界銀,沒有中國海外發展融資3339 67%世界銀22僅中國海外發展融資,沒有世界銀國家分布孟加拉國58%世界銀 67%中國海外發展融資持平14“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中國發展融資的國家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此外,中國的這些舉措還幫助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政策自主水平。Hernandez(2017年)發現,對于獲
30、得中國貸款的國家,中國發展融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其所受限制就會減少15%。清潔低碳能源的普及近年來,中國對綠色能源的投資大幅增加。隨著世界各國領導人近年來就控制全球變暖達成一致,中國開始在海外大力投資清潔能源技術。對低碳能源和電力的直接融資可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避免有害空氣和氣候污染。與此同時,中國大規模的太陽能產業能帶來更低成本的太陽能技術,提供技術轉移的機會,產生全球性的溢出效應并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中獲益(Jackson等人,2021年;Ratan,即將出版)。中國已在100多個國家啟動了發展低碳發電的項目??稍偕茉赐度谫Y在“一帶一路”相關的融資承諾總額中所
31、占份額穩步增長(Zhao等人,2022年)。2022年,雖然不同信息來源顯示的數額差異很大,但中國金融機構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提供了約60億美元融資承諾(Nedopil Wang,2023年;Liu等人,2020年;Zhao等人,2022年;X.Chen等人,2021年)。中國對海外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支持具有多種形式。過去,中國主要作為設備供應商和工程承包商。但近年來,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提供外國直接投資(FDI),包括綠地投資和并購(M&As)。此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及商業銀行提供貸款、擔保、承銷和贈款(Li等人,2020年)。在商業銀行和發展融資機構的貸款以及以外國直接投資形式
32、的股權的支持下,由中國提供資金支持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大幅增加,總規模達到25.3吉瓦(GDP中心,2022b;Zhou等人,2022年),其中外國直接投資支持了90%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鑒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在于通過基礎設施投資推動互聯互通,有必要指出,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已為電網建設和升級以及輸配電基礎設施提供150億美元貸款。此外,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還為海外能效項目提供了5.5億美元貸款(GDP中心,2022c)?,F代智能電網基礎設施對于整合可變可再生能源來源、擴大發展中國家可靠電力的普及規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還增加了對電池儲能設施的投資,并在匈牙利、德國和美國開展了相關項目(Ned
33、opil,2023年)。2021年9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不再在國外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并承諾加大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的支持力度。2022年3月發布的指引進一步明確了有關這一宣布的各項參數和將會獲得支持的清潔能源類型?!熬G色能源”是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九大關鍵領域之一,其他領域包括綠色基礎設施、綠色交通、綠色工業和綠色金融(國家發改委,2022年)。其中綠色能源的重點包括太陽能和風能等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和儲能。這一新興的綠色“一帶一路”框架展現了中國幫助東道國改善可持續發展成果的潛力。Tunisia.Photo by Anastasi
34、a Palagutina via Unsplash.Buenos Aires,Argentina.Photo by Matias Santana via Unsplash.“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17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一帶一路”倡議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風險。雖然中國絕非全球南方當前債務危機的始作俑者,也沒有參與所謂“債務陷阱外交”,但中國的海外融資大多與債務困境相關。新的債權人群體的出現,即私人債權人和中國,使得應對當前的債務危機變得困難重重;這種分裂加劇了危機。中國的發展融資還與碳和土地密集型經濟活動相關,增加了全球脆弱生態系統的壓力,包括生物多樣性、原住民
35、土地和全球氣候。債務困境、分裂和缺乏透明度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正面臨債務危機。這場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長期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后果。全球資本循環具有以下固有特性,即資本在受到超低利率推動時,將從發達經濟體(和中國)急劇流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Miranda Agripino和Rey,2021年;Q.Chen等人,2021年;Hoek等人,2021年)。資本流動的激增雖然會帶來如前所述的多種增長效益,但也會導致發展中國家匯率上升和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大,營造抵押氛圍,促使債權人和東道國擴大借貸(Korinek,2011年)。而在俄烏之戰、氣候沖擊、通貨膨脹
36、以及發達經濟體利率上升這一所謂“多重危機”的影響下,增長放緩,貨幣貶值,債務水平急速擴張,這一進程也因此陷入停滯(例如:B-jerde,2023年;Georgieva,2023年;Kozul-Wright,2023年;Ocampo,2023年)。事實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水平翻了不止一番。2008年至2021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主權債務增加了177%,從1.3萬億美元增至3.5萬億美元(Ramos等人,2023年)。如圖5所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水平增長迅速,債權人結構多樣,其中包括中國,但絕大部分歸于私人債權人和多邊開發銀行。國際貨幣
37、基金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確定69個國家正處于或接近債務困境。如圖6所示,中國在這些國家的債務存量中占比較大。二十國集團創建了兩套機制以應對這些問題,即“暫緩債務償付倡議”(DSSI,以下簡稱“緩債倡議”)和“緩債倡議后續債務處理共同框架”。前者旨在暫緩雙邊官方債權人的債務償付,因為私人部門不愿參與,多邊官方債權人則得到豁免?!肮餐蚣堋敝荚谂c各國進行更全面的債務重組。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和其他研究表明,中國并沒有在借款國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攫取資產,而中國的海外發展融資確實與債務困境相關(Ack-er、Brautigam和Huang,2020年;Moses等人,202
38、3年;Kratz等人,2020年)。2019年,據世界銀行評估,由于中國的貸款傾向于流向已經接近債務困境的國家,因此有可能加劇當前的債務水平(Ruta等人,2019年)。中國的參與只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卻是“緩債倡議”中最大和最積極的參與者。然而,在“共同框架”內,中國和其他債權人未能就必要的減債規?;蜻m用于不同債18“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權人類別的相對減免金額達成一致(Brautigam和Huang,2023年;Mingey和Wright,2023年)。多邊機
39、構在流動性融資方面的舉措也是分裂的。如前所述,在整個“多重危機”期間,中國一直以雙邊互換的形式向處于債務困境的國家提供流動性支持。流動圖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公共和公共擔保(PPG)外債,按債權人分類,20082021年說明:中國和巴黎俱樂部的債務不包括商業債權人。其他債務包括商業債權人和其他雙邊債權人。不包括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信貸。來源:Ramos等人,2023年。圖6:正處于或接近債務困境的國家的公共和公共擔保(PPG)外債,按債權人分類,2021年說明:中國和巴黎俱樂部的債務不包括商業債權人。其他債務包括商業債權人和其他雙邊債權人。不包括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信貸。來源:Ram
40、os等人,2023年。3.532.521.510.50中國巴黎俱樂部 債券持有 多邊開發銀其他0.30.40.40.320080.10.21.70.80.62021總計:1.33.5萬億美元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中國巴黎俱樂部債券持有 多邊開發銀其他978 95 11639 200810276284275139 2021總計:340879億美元“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19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性融資替代形式激增,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亟需的效益,但其潛在風
41、險同樣需要監測。首先,數據顯示,各國越來越多地利用雙邊互換安排來提供流動性融資,而不是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區域金融安排這樣的多邊機構(Mhlich等人,2022年;Kring等人,2023年)。就維護金融穩定而言,任何新形式的流動性融資都值得歡迎,但二十國集團必須確保雙邊流動性融資不會取代多邊機構在確保全球經濟金融穩定方面的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流動性資源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多邊作用,如果雙邊貸款取代這一作用,全球金融安全網進一步瓦解的風險就會升高,增進金融不穩定性(Mhlich等人,2022年)。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各種互換會加劇債務困境,但證據顯示,中國的貸款行為在一定程度上
42、糾正了“全球金融安全網中巨大的不公正,為國際收支提供了短期內的流動性”(Gallagher等人,2023年)。中國的海外貸款和發展融資缺乏透明度,更加劇了分裂。中國政府不向外公布海外貸款在不同類別下的金融統計數據。中國政府也不會公開貸款合同,許多合同都包含保密條款。雖然也有其他官方貸款機構在合同中使用保密條款,但中國的保密條款往往更廣泛,涵蓋了從隱瞞貸款合同的條款內容到合同存在本身各個層面(Gelpern等人,2021年)。缺乏透明度會引發對中國貸款的規模和影響的猜測。缺乏透明度也會在東道國引起公眾對中國貸款的不滿,一些國家的民眾就曾呼吁提高貸款透明度,如肯尼亞(Chaudhury,2022年
43、)。其次,“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融資遵循東道國的項目和政策標準,但這些標準并不總是能夠反映出公共融資的最佳實踐。在透明度方面,根據貸款合同中的條款規定,透明度水平取決于東道國國內的法律(Gelpern等人,2021年)。這在要求公布合同或貸款的國家可能是有益的,但在其他透明度較低的國家,不透明則是默認做法。其成果的不一致性與多邊開發銀行的最佳實踐相去甚遠,多邊開發銀行在最佳實踐中會公布主權債務管理和提供貸款的具體信息??諝馕廴九c氣候變化雖然中國正在海外支持可再生能源,但在過去,中國在海外能源行業的融資絕大多數都支持化石燃料。2000年至2021年,在能源行業,中國提供的海外發展融資承諾達2350
44、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化石燃料基礎設施(GDP中心,2022c)。在電力行業,燃煤電廠在中國資助的海外發電裝機容量中占據最大份額。這些化石燃料基礎設施造成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中國在世界各地資助的發電廠每年運行排放的二氧化碳總計約2.45億噸。中國資助的電廠在整個運行壽命期間將向大氣中排放12千兆噸二氧化碳,這將消耗全球碳預算的1.7%這一碳預算根據以50%的可能性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來計算(Springer等人,2022年)。中國的海外基礎設施還通過間接途徑對氣候產生影響,例如為建設基礎設施而砍伐林地,或通過勘探和開采活動來增加整體化石燃料供應。20“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
45、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圖7:中國海外融資的能源構成來源: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2022a。除了碳排放以外,中國的海外設施相比非中國設施在部分指標上與更高的氣候風險相關,包括東道國的海平面上升和颶風風險(Li和Gallagher,2022年)。中國的海外電廠也會排放空氣污染物。就二氧化硫這一污染物而言,中國在東南亞資助的亞臨界電廠表現明顯差于非中國同行(Li和Gallagher,2019年)。雖然研究表明,功能完善的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幾乎可以消除中國資助燃煤電廠產生的顆粒物所造成的健
46、康影響和社會代價,但這些控制技術的監管和運行都缺乏透明度(Radford等人,2021年)。對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土地的風險考慮到中國海外發展融資在行業上偏向于硬基礎設施和工業貸款,其環境和社會風險水平預計將高于世界銀行貸款。事實上,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國在能源行業的發展融資與借款國較低的自然資本形成率相關,鑒于自然資本對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性,這可能會削弱中國海外發展融資的經濟效益(Wang和Xu,2023年)。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還發現,中國海外發展融資在總體上、能源行業以及幾乎所有主要行業對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土地所構成的風險都要高得多。圖8比較了世界銀
47、行和中國的貸款在不同行業對關鍵棲息地和受威脅物種(左)及原住民土地(右)所構成的風險。幾乎在所有情況下,中國海外發展融資都具有顯著更高的風險水平。020406080100120運行中建設中規劃中裝機容量(吉瓦)生物質能煤炭天然氣地熱水電核能石油太陽能廢物風能“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21在一定程度上,較高的風險與以下兩個因素相關:中國在全球發展融資中相對處于新手地位,以及中國在制定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ESRM)盡調政策和程序方面處于早期階段。表1將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與亞非的地區和國家同類發展融資機構在項目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進行了比較,表明中國的發展融資機構還有繼續發展相關協議
48、的空間。表1:中國與同類發展融資機構“全生命周期”的環境治理 地區發展融資機構中國發展融資機構同類國家發展融資機構ADBAIIBCDBCHEXIMDBSAJICAJBIC準備階段 排除/納入清單XXXXXXX 為開發綠色項目提供技術支持XXXX 為開發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XXXX規劃階段 采用風險/影響評級系統XXXXX 采用東道國標準的條件XXXX實施階段 披露貸款機構文件XXX 促進披露借款人文件XXXX 采用獨立/第三方監督機構XXX運行和完工階段 項目完工條款XXXXX 獨立問責機制XXXXX說明:ADB:亞洲開發銀行;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DBSA:南部非洲開發銀行;JIC
49、A: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BIC:日本國際合作銀行。來源:根據Guo、Gallagher和Zhang的研究匯編,2022年。圖8:世界銀行和中國的發展融資對生物多樣性和 原住民土地所構成的風險來源:Yang等人,2021年。對物多樣性的平均險 對原住地的平均險 中國 世界銀 總體 農業 能源 開采 交通運輸 總體 農業 能源 開采 交通運輸 22“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考慮到這些差異,案例研究證據發現以下模式也就不足為奇:借款國政府在未從傳統發展融資來源獲得融資的項目上請求中國援助(Ray等人,2020年)。然而,中國投資者似乎并不偏向國內社會和環境標準較低的國家,放寬保護措施
50、的東道國也不會在隨后迎來中國投資的繁榮期。因此,東道國有政策空間和義務根據國內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本國的環境和社會保護措施(Ray等人,2018年;2022年)。較高的環境和社會敏感性會對項目、社區和生態系統構成風險。幸運的是,有力證據表明中國的發展融資近年來逐漸從大規模、高風險項目轉向“小即是美”模式,優先考慮環境、社會和融資風險管理(Ray,2023年)。中國機構已著手建立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機制,以避免吸引高風險提案,推進融資渠道綠色化。過去幾年里,中國政府發布了促進完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程序的指引,表2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發布文件。新的指引特別強調了以下要點:應實行“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和社會風
51、險管理;在國際或中國標準比東道國更為嚴格時,應采用國際或中國標準;以及應建立問責機制和當地利益攸關方協商機制。嚴格來說,這些公告按照自愿原則,但投資者已開始為達到標準而制定程序。例如,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CCCMC)于2022年底開始制定內部的問責機制(Day和Liang,2023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中國單獨資助的項目,中國貸款機構與國際雙多邊機構聯合融資時,空氣污染和生物多樣性的風險會降低。例如,與國際機構聯合融資可使生物多樣性風險降低0.083%,使發電機組的排放量降低2.7%(Lu等人,2023年)。表2:中國政府近期關于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部分指引指引年份發布機構鼓勵開展
52、的活動要點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2021生態環境部,商務部 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 當地利益攸關方協商和投訴機制 遵守國際或東道國標準,以更嚴格者為準對外投資合作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指南2022生態環境部,商務部 再次強調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遵守國際或東道國標準,以更嚴格者為準 針對能源、石化、采礦和交通運輸四個環境敏感行業的特別指引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2022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一帶一路”在綠色工業、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全線協調與合作 規范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環境表現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2022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環境信息披露 建立獨立
53、的問責機制來源:亞洲協會,2022年;中國發展簡報,2022年;歐盟中國環境項目,2021年;Jiang,2022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2年;Nedopil Wang,2022年;Nedopil Wang和Bing,2022年?!耙粠б宦贰钡谑辏盒б孀畲蠡?,風險最小化 23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最后,與西方競爭的加劇也帶來了其他風險。七國集團成員國主要從競爭的視角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擔憂“一帶一路”會挑戰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引發環境和社會風險以及人權風險(Grieger,2021年)。
54、七國集團建立了“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將歐盟“全球門戶”包含在內,并采納了日本“高質量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的一些原則??傮w而言,發展倡議“大行其道”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積極的,但試圖破壞“一帶一路”倡議或其他西方替代倡議的惡性競爭則會為受援國帶來風險。被迫效忠于某一倡議的東道國將無法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所需的融資或支持。Cape Town,South Africa.Photo by Rohan Reddy.“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25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本報告從更廣泛的背景出發,對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耙粠б宦贰背h和中國的全球
55、經濟活動通過填補基礎設施差距,刺激經濟增長,在許多方面為中國和伙伴國帶來了巨大成功。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也伴隨著在社會、環境和經濟方面的風險。在“一帶一路”倡議的下一個十年,中國和伙伴國應努力制定政策框架,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國海外活動的效益,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風險。對中國而言,當務之急在于從活動高數量調整為高影響力,采納可以推動新形式的經濟合作和機會的商業模式,以及實施新的政策框架,幫助中國和合作伙伴防范和降低風險。舉例來說,中國可以做到以下幾點:創建綠色低碳能源項目渠道機制:為適應高影響力型投資,中國可以創建綠色項目渠道平臺,伙伴國通過這一平臺可與中國主體合作制定符合中國新政策中綠色低碳
56、能源目標的項目提案。充分利用中國獨特的商業模式:綠色項目渠道機制不僅能幫助伙伴國制定有力的項目提案,還有助于中國的融資實體和投資者確定多種方法以充分發揮中國的獨特優勢,即為中國的融資機構、投資者和企業提供聯合貸款、股權、贈款和商業機會。還應探索創新金融工具,通過燃煤電廠提前退役使部分國家實現脫碳,包括將這些舉措與中國蓬勃發展的碳市場聯系起來。制定強制性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標準:可以為這一機制下的擬建項目制定此類標準,因而海外融資機構和中國企業能在海外遵循這些標準。這些項目可為伙伴國帶來低碳、社會包容和氣候適應性強的增長路徑,同時也為中國企業和融資實體在新的海外市場創造參與機會,潛在風險相比往年
57、也大大降低。事實證明,降低中國海外融資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風險的一個方法是通過與東道國、地區和/或其他全球性實體聯合融資(Lu等人,2023年)。加強和擴大流動性和債務管理框架:通過為處于債務困境的海外合作伙伴提供貨幣互換、流動性支持和有限的債務減免,中國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計劃可以通過納入協商一致的融資策略和透明度標準來進行擴展,這有助于伙伴國從短期限制中恢復。這些擴展計劃還將支持伙伴國的可持續增長路徑,同時有利于中國融資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與中國建立南南伙伴關系的發展中國家也應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新的綠色項目渠道安排可以成功產出與中國的優勢和優先事項相匹配的提案。
58、此外,南方合作伙伴應量身定制并加強其自身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框架,以應對大量涌入的中國投資。最后,許多與中國合作的發展中國家擁有特定地理位置的26“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特有資產,例如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過渡性材料,對中國和其他全球投資者具有戰略意義。發展中國家應充分利用這類比較優勢所帶來的機會,尋求利用新需求推動價值鏈可持續發展。最后,各方應考慮與全球北方的第三方國家進行協調以及建立直接的伙伴關系。聯合融資和三方合作形式可以利用不同主體的互補性。中西方還有一種在發展
59、融資方面進行間接合作的方式,就是通過雙方都是其中成員的國際金融機構開展多邊合作,這類國際金融機構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根據中國在國際體系中不斷發展的地位,在國際金融機構中賦予中國更多與之相稱的發言權和代表權,將是朝此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西方國家應利用和支持并行舉措,如“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以及“全球門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額外和真正的效益以及更多選擇,以此鼓勵良性競爭,進一步實現可持續未來的氣候和發展共同目標?!耙粠б宦贰钡谑辏盒б孀畲蠡?,風險最小化 27參考文獻Acker,Kevin,Deborah Brautigam and Yufan Hua
60、ng.2020.“Debt Relief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ashington,DC:China 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http:/www.sais-cari.org/publications.Asia Society.2022.“Notice of the China Banking and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Printing and
61、Distributing Green Finance Guidelines for the Banking and Insurance Industry”English Translation.https:/asiasociety.org/sites/default/files/inline-files/2022_CBIRC_Notice%20of%20the%20 China%20Banking%20and%20Insurance%20Regulatory%20Commission%20on%20Issuing%20the%20Green%20Finance%20Guidelines%20f
62、or%20the%20Banking%20and%20Insurance%20Industry_E.pdf.Barrowclough,Diana,William N.Kring,Kevin P.Gallagher and Richard Kozul-Wright.2022.South-South Regional Financial Arrangements:Collaboration Towards Resilience.Palgrave-Macmillan.Bjerde,Anna.2023.“Rethinking Development in an Age of Crisis.”Washi
63、ngton,DC:World Bank.https:/blogs.worldbank.org/voices/rethinking-development-age-crisis.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2022a.Chinas Global Energy Finance Data-base.2022.http:/www.bu.edu/cgef.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2022b.Chinas Global Power Database.htt
64、ps:/www.bu.edu/cgp/.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2022c.Chinese Loans to Africa Database.Retrieved from http:/bu.edu/gdp/chinese-loans-to-africa-database.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2023.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 Database.http:/www.bu.edu/gdp/chi
65、nas-overseas-development-finance/.Brautigam,Deborah and Yufan Huang.2023.“Integrating China into Multilateral Debt Relief: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the G20 DSSI.”Washington,DC:China 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http:/www.sais-cari.org/
66、publications.Chaudhury,Dipanjan Roy.2022.“Kenya:Case of Growing Chinese Debt Obligation.”Economic Times.https:/ Filardo,Dong He and Feng Zhu.2021.“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of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 policie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 Papers No 66.https:/www.bis.org/publ/bppdf/bispap
67、66p.pdf Chen,Xu,Zhongshu Li,Kevin P.Gallagher and Denise L.Mauzerall.2021.“Financing Carbon Lock-i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Bilateral Financing for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rom China,Japan,and the United States.”Applied Energy 300:117318.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21.117318.Chin,Grego
68、ry and Kevin P.Gallagher.2019.“Coordinated Credit Spaces: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Development Finance.”Development and Change 50:1,245-274.https:/doi.org/10.1111/dech.12470.China Development Brief.2022.“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uidelines for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ve Co
69、nstruction Projects.”https:/chinadevelopmentbrief.org/wp-content/28“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uploads/2022/06/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Guidelines-for-Overseas-Invest-ment-and-Cooperative-.pdf Day,Margaux and Zelda Liang.2023.“New Mech
70、anism Could Strengthen Accountability of Chinas Mining Projects.”China Dialogue,27 February.https:/ Fuchs,Bradley Parks,Austin Strange and Michael J.Tierney.2021.“Aid,China,and Growth:Evidence from a New 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 Dataset.”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 13:2,135-174.http
71、s:/doi.org/10.1257/pol.20180631.EU China Environment Project.2021.“Green Development Guidelines for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English Translation).”https:/www.clientearth.org/latest/documents/green-develop-ment-guidelines-for-overseas-investment-and-cooperation-english-translation/.Gallagh
72、er,Kevin P,Marina Zucker-Marques and Barbara Fritz(2023).Getting Currency Swaps Right:How China is Filling the Void Left by the West,China Global South Project,April 11,2023.Gelpern,Anna,Sebastian Horn,Scott Morris,Brad Parks and Christoph Trebesch.2021.“A Rare Look into 100 Debt Contracts with Fore
73、ign Governments.”AidData,Kiel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y,and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https:/docs.aiddata.org/ad4/pdfs/How_China_Lends_A_Rare_Look_into_100_Debt_Contracts_with_Foreign_Governments.pdf Georgieva,Kristalina.2022.“Facing Crisis Upon Crisis:How the World Can Respond.”Washington,DC:
74、Speech delivered at the IMF Annual Meeting,April 14.https:/www.imf.org/en/News/Arti-cles/2022/04/14/sp041422-curtain-raiser-sm2022.Grieger,Gisela.2021.“Towards a Joint Western Alternative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European Parliament Research Service.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
75、es/BRIE/2021/698824/EPRS_BRI(2021)698824_EN.pdf Guo Jing,Kevin P.Gallagher and Zhang Jianyu.2022.“Key Pathways on a Green and Low-Carbon BRI.”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CCICED).https:/cciced.eco/wp-content/uploads/2021/12/SPS-6-BRI-EN.pdf.Hernandez,Die
76、go.2017.“Are New Donors Challenging World Bank Conditionality?”World Devel-opment 96,529-549.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17.03.035.Hoek,Jasper,Steve Kamin and Emre Yoldas.2021.“Are Rising U.S.Interest Rates Destabilizing for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FEDS Notes.Washington:Board of Governors
77、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https:/doi.org/10.17016/2380-7172.2930.Horigoshi,Ana,Samantha Custer,Bryan Burgess,Kelsey Andrezejewski and Emily Dumont.2022.“Delivering the Belt and Road:Decoding the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Chinese overseas development projects.”Williamsburg,VA:AidData at William&Ma
78、ry.https:/docs.aiddata.org/ad4/pdfs/Delivering_the_Belt_and_Road_Decoding_the_supply_of_and_demand_for_Chinese_overseas_development_projects.pdf Horn,Sebastian,Bradley Parks,Carmen Reinhart and Christoph Trebesch.2023.“China as an Inter-national Lender of Last Resort.”Working Paper#124.Williamsburg,
79、VA:AidData at William&Mary.https:/www.aiddata.org/publications/china-as-an-international-lender-of-last-resort.“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29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IMF.2017.“Collaboration Between Regional Financial Arrangements and the IMF.”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
80、etary Fund.https:/www.imf.org/-/media/Files/Publications/PP/2017/pp073117-collaboration-between-regional-financing-arrangements-and-the-imf.ashx.Kong,Bo,and Kevin P.Gallagher.2021“The New Coal Champion of the Worl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 for Coal-Fired Power Pl
81、ants.”Energy Policy 155:112334.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21.112334.Li,Zhongshu,Kevin Gallagher,Xu Chen,Jiahai Yuan,and Denise L.Mauzerall.2022.“Pushing out or Pulling in?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Energy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nergy Research&Social Science 86:102441.https:/doi.org
82、/10.1016/j.erss.2021.102441.Jackson,Margaret M.,Joanna I.Lewis and Xiliang Zhang.2021.“A Green Expansion: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Deployment and Transfer of Solar Photovoltaic Technology.”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0,90101.https:/doi.org/10.1016/j.esd.2020.12.006.Jiang Xueqing.2022.“Guide
83、lines in Place to Support Green Finance.”China Daily,8 June.https:/ Korinek,Anton.2011.“The New Economics of Prudential Capital Controls:A Research Agenda.IMF Economic Review 59:3,523561.https:/doi.org/10.1057/imfer.2011.19.Kozul-Wright,Richard.2023.“From Polycrisis Towards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84、 Development.”Lju-bljana:Speech delive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Ljubljana,February 28.https:/unctad.org/meeting/kaptalks-lecturer-richard-kozul-wright-polycrisis-towards-inclusive-and-sustainable.Kratz,Agatha,Allen Feng andLogan Wright.2020.“New Data on the Debt Trap Question.”Rho-dium Group.https:/
85、N.and Kevin P.Gallagher.2019.“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s?Alternative Insti-tutions for Finance and Development.”Development and Change,50:1,3-23.https:/doi.org/10.1111/dech.12464.Kring,William N.and William W.Grimes.2019.“Leaving the Nest:The Rise of Regional Financial Arrangements and the Future
86、 of Global Governance.”Development and Change,50:1,72-95.https:/doi.org/10.1111/dech.12471.Kring,William N.,Haihong Gao,Rakesh Mohan and Marilou Uy.2023.“Towards a Balanced Quota Reform at the IMF.”T20 TF7 Policy Brief.https:/t20ind.org/research/towards-a-balanced-quota-reform-at-the-imf/Lee,Yaechan
87、,William N.Kring,Gregory T.Chin and Kevin P.Gallagher.2023 Forthcoming.“China and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Surveying Literature and Data.”GCI Working Paper.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Li,Xia,and Kevin P.Gallagher.2022.“Assessing the Climate Change Exposure of Foreign Direct I
88、nvestment.”Nature Communications 13:1,1451.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975-5.Li,Yating,and Kevin P Gallagher.2019.“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hina-Financed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South East Asia.”GCI Working Paper.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
89、/2019/05/01/environmental-impact-of-overseas-coal-fired-pow-er-plants-financed-by-china/.30“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Li,Zhongshu,Kevin P.Gallagher and Denise L.Mauzerall.2020.“Chinas Global Power:Estimating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90、Electric Power Sector.”Energy Policy 136:111056.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19.111056.Li,Zhongshu,Kevin Gallagher,Xu Chen,Jiahai Yuan,Denise L.Mauzerall(2022),Pushing out or pulling in?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energy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nergy Research&Social Science,Volume 86,20
91、22.Lin,Justin Yifu and Yan Wang(2023),“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Finance and Construction,”Working Paper,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Liu,Haiyue,Yile Wang,Jie Jiang and Peng Wu.2020.“How Green I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Evidence from Chinese
92、OFDI in the Energy Sector.”Energy Policy 145:111709.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20.111709.Lu,Yangsiyu,Cecilia Springer and Bjarne Steffen.2023.“Cofinancing and Infrastructure Project Out-comes in Chinese Lending and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GCI Working Paper 027.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
93、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4/04/cofinanc-ing-and-infrastructure-project-outcomes-in-chinese-lending-and-overseas-development-finance/Mandon,Pierre and Martha Tesfaye Woldemichael.2023.“Has Chinese Aid Benefited Recipient Countries?Evidence from 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Wo
94、rld Development 166:106211.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23.106211Merling,Lara and William N.Kring.(2023)“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Quota Reform:Background and Key Considerations.”GDP Center Working Paper 060.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
95、23/04/26/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and-quota-reform-background-and-key-considerations/Mingey,Matthew,Logan Wright.2023.“Chinas External Debt Renegotiations After Zambia.”Rho-dium Group.https:/ Agrippino,Silvia and Helene Rey.2021.“The Global Financial Cycle.”NBER Working Paper No.29327,Cambri
96、dg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29327/w29327.pdf.Moses,Oyintarelado and Keren Zhu.2022.“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Global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s in Comparison.”GCI Working Pap
97、er 026.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2/11/14/the-belt-and-road-initiative-and-the-partnership-for-global-infrastructure-and-investment-com-parison/.Moses,Oyintarelado,Cecilia Springer and Kevin Gallagher.2023.“Demystifying Chinese Overseas Lending and De
98、velopment Finance:Why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Official Bilateral Lender.”GCI Policy Brief 018.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4/20/demystifying-chinese-overseas-lending-and-development-finance-why-chi-na-became-the-worlds-largest-official-bilate
99、ral-lender/Mhlich,Laurissa,Barbara Fritz,William N.Kring,Kevin P.Gallagher,Joshua D.Pitts,Marina Zuck-er-Marques,Natalia Gaitn.(2023)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 Tracker.http:/ and Marina Zucker-Marques.2023.“Closing the Global Crisis Finance Gap:Why and How the IMF Should Address Weaknesses in the G
100、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GEGI Policy Brief “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31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025.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7/31/closing-the-global-crisis-finance-gap-why-and-how-the-imf-should-address-weaknesses-i
101、n-the-global-financial-safety-net/.Mhlich,Laurissa,Barbara Fritz,and William N.Kring.2022.“No One Left Behind?Assess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 Performance During COVID-19.”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13:1,123-147.https:/doi.org/10.1515/jgd-2021-0033.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
102、orm Commission,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and Ministry of Commerce(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2022.“Opinions on Jointly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5195515/https:/ Wang,Christoph.2022.“Interpretation of the 2022 Guideline
103、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Fanh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Finance Gr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Center.https:/greenfdc.org/interpretation-2022-guidelines-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fore
104、ign-in-vestment-cooperation-and-construction-projects/.Nedopil Wang,Christoph.2023.“China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Investment Report 2022.”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Fanh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Finance Gr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Center.https:/greenfdc.org/china-belt-and-road-initiative-bri-
105、investment-report-2022/.Nedopil Wang,Christoph and Xue Bing.2022.“Interpretation:New CBIRC Green Finance Guide-lines for the Banking and Insurance Industry.”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Fanh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Finance Gr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Center.https:/greenfdc.org/interpretation-new-cb
106、irc-green-finance-guidelines-for-the-banking-and-insurance-industry/Ocampo,Jos Anonio.2023.“Development Debat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Geneva:18th Ral Prebisch Lecture,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https:/unctad.org/meet-ing/18th-raul-prebisch-lecture.Radford,Arden,Jeffrey A
107、.Geddes,Kevin Gallagher and Bruce A.Larson.2021.“Open-Sourc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Health Risk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A Demon-stration from Karachi,Pakistan.”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91:106638.https:/doi.org/10.1016/j.eiar.2021.106638.Ramos,Luma,Rebe
108、cca Ray,Rishikesh Ram Bhandary,Kevin P.Gallagher and William N.Kring.2023.“Debt Relief for a Green and Inclusive Recovery:Guarante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oston,London,Berlin: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Centre for Sustainable Finance,SOAS,University of London;Heinrich-Bl
109、l-Stiftung.https:/www.bu.edu/gdp/2023/03/31/debt-re-lief-for-a-green-and-inclusive-recovery-guarantee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Ratan,Ishana.2023 Forthcoming.“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Forward Linkages and Downstream Growth in the Malaysian Solar Industry?”GCI Working Paper 032.Boston University G
110、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8/18/does-manufacturing-matter-for-ward-linkages-and-downstream-growth-in-the-malaysian-solar-industry/Ray,Rebecca.2023.“Small is Beautiful:A New Era in 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GCI Policy Brief 017.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
111、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1/19/small-is-beautiful-a-new-era-in-chinas-overseas-development-finance/.32“一帶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Ray,Rebecca,Paulo Esteves,Kevin P.Gallagher,Yaxiong Ma and Maria Elena Rodriguez.2022.“A Shifti
112、ng Course: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overnance During and After the“China Boom”in the Amazon Basin.”GCI Working Paper 024.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2/10/10/a-shifting-course-environmental-and-social-governance-during-and-after-the-china-boom-in-the-am
113、azon-basin/Ray,Rebecca,Kevin P.Gallagher and Cynthia Sanborn.2020.Development Bank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ndean Amazon.London:Routledge.Ray,Rebecca,Kevin P.Gallagher,Andrs Lpez and Cynthia A.Sanborn.2018.China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
114、imension.London:Anthem Press.Ray,Rebecca and Margaret Myers.2023.Chinese Loans to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Data-base.Washington:Inter-American Dialogue.https:/www.thedialogue.org/map_list/.Reuters.(2015a,October 9).China makes fresh push for yuan inclusion in IMF basket.Reuters.https:/ 5).Chi
115、na urges U.S.congress to ratify IMF quota reforms:Vice finance min-ister.Reuters.https:/ Dappe,Somik Lall,Chunlin Zhang,Cristina Constantinescu,Mathilde Leb-rand,Alen Mulabdic and Erik Churchill.2019.“Belt and Road Economics: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Transport Corridors.”Washington,DC:World Bank.ht
116、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bit-stream/handle/10986/31878/9781464813924.pdf.Songwe,Vera,Nicholas Stern and Amar Bhattacharya.2022.“Finance for Climate Action:Scaling up Investment for Climate and Development.”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https:/www.lse.ac.uk
117、/granthaminstitute/publication/finance-for-climate-action-scaling-up-investment-for-climate-and-development/Springer,Cecilia,Yangsiyu Lu and Hua-Ke(Kate)Chi.2022.“Understanding Chinas Global Power:2022 Update|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GCI Policy Brief 016.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118、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2/10/19/understanding-chinas-glob-al-power-2022-update/.Sundquist,James.2021.“Bailouts from Beijing:How China Functions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IMF.”GCI Working Paper 015.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1/03/08/bail
119、outs-from-beijing-how-china-functions-as-an-alternative-to-the-imf/.Wang,Yan and Yinyin Xu.2023.“China and Africa:A new narrative on debt sustainability and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Policy and Development,7:1,2181.doi:10.24294/jipd.v7i1.2181.Wang,Yan and Yinyin Xu.2023a.“
120、Generating Green Growth:Green Transformation in the Global South and Roles of Development Finance.”GCI Working Paper 031.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https:/www.bu.edu/gdp/2023/07/24/generating-green-growth-green-transformation-in-the-global-south-and-roles-of-development-fina
121、nce/.Yang,Hongbo,B.Alexander Simmons,Rebecca Ray,Christoph Nolte,Suchi Gopal,Yaxiong Ma,Xinyue Ma and Kevin P.Gallagher.2021.“Risks to Global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Lands from 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Nature Ecology&Evolution 5,1520-1529.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1-01541-w.“一帶
122、一路”第十年: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33內容提要“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道國帶來巨大效益中國的海外經濟活動同樣伴隨著風險結論: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參考文獻Zeitz,A.O.2021.“Emulate or differentiate?Chinese Development Finance,Competition,and World Bank Infrastructure Funding.”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6,265292.https:/doi.org/10.1007/s11558-020-09377-y.Zhao,Laijun,
123、Jieyu Liu,Deqiang Li,Yong Yang,Chenchen Wang and Jian Xue.2022.“Chinas Green Energy Investment Risk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80:134938.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4938.Zhou,Lihuan,Ziyi Ma,Shuang Liu,Xinyue Ma,Kevin Acker,Margaret Myers,Deborah Brautigam and Kevin Gallagher.2022.China Overseas Finance Inventory Database.Washington,DC: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https:/doi.org/10.46830/writn.21.00003.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bu.edu/gdpGDP_CenterPhoto by Jacek Dylag via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