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網: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校人才網: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前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也得益于國內出臺的各類海歸扶持政策及海歸人才1 福利等,海外人才“回國潮”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海外2 碩博人才選擇回國就業。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才網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間,問卷調研了1062名已經畢業回國或計劃畢業后回國的海外碩博人才3,并結合高校人才網平臺的大數據,輸出了本次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為各類對海外碩博人才有引進需求的用人單位和海外歸國的求職者提供參考。1注:本篇報告中所稱的“海歸人才”,指海(境)外求學后回國的留學生。2注:本篇報告中所稱的“海外”,是指中國海關關境以外,包括中國澳港臺
2、地區及中國領土之外的其他國家。3注:本篇報告中后續將以“海歸碩博人才”或“人才”來指代參與本次調研的樣本,以及高校人才網網站上已經回國或計劃回國的海外人才用戶。樣本概況已經畢業回國或計劃畢業后回國的海外碩博人才樣本總量樣本分布海外博士人才海外碩士人才男女比例年齡情況25歲以下25-30歲30-35歲35歲以上11.3%47.2%22.7%18.8%01海歸碩博人才概況洞察1:高校人才網網站新增注冊海外人才占比提升 洞察2:人才青睞英國留學,亞洲地區博士回國就業比例排名前列洞察3:近6成碩博人才海外經歷4 超過3年,其中75%為博士洞察4:經管類專業為博士人才海外求學首選,工學類專業次之4注:報
3、告中的“海外經歷”,均指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或境外國家生活的年限,包括求學階段和畢業后海外工作階段。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1 海外碩博人才概況洞察高校人才網網站新增注冊海外人才占比提升5計算公式:占比=當季度網站新增海歸碩博人才總數/當季度網站新增注冊用戶總數。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根據高校人才網網站數據,網站在2022年10-12月的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5 8.98%。而在2023年1-3月的網站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提高了1.29個百分點,為10.27%。與此同時,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網站新增注冊用戶的絕對值也在同比增長。這從側面顯示
4、了海外人才回國求職的意愿度在提高。高校人才網網站注冊海外人才增長情況10.27%8.98%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1 海歸碩博人才概況洞察人才青睞英國留學,亞洲地區博士回國就業比例排名前列 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求學地區分布,則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就讀于韓國的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5.6%,其次為日本(12.8%)、中國香港(10.3%)和中國臺灣(5.5%)。歐洲地區只有法國、俄羅斯和英國進入前十。一方面,這與近些年來更多人才選擇在亞洲地區求學的趨勢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各個留學國家/地區對于海(境)外人才的居留政策相關。21.0%12.4%12.0%9.8%6.1%4
5、.4%3.8%3.7%2.8%1.9%英國韓國俄羅斯美國白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法國馬來西亞 西班牙2023海歸碩博人才留學地區TOP10 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在英國求學的人才占比最高,為21%,其次為韓國(12.4%)、俄羅斯(12%)和美國(9.8%)。前往俄羅斯求學的熱度超過美國,這可能與近兩年國際關系變化有關。25.6%12.8%10.3%5.5%5.3%5.3%5.1%5.1%5.0%3.5%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 烏克蘭 馬來西亞法國俄羅斯 澳大利亞英國2023海歸博士人才留學地區TOP10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1 海歸碩博人才概況洞察近6成碩博人才
6、海外經歷4 超過3年,其中75%為博士4注:報告中的“海外經歷”,均指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或境外國家生活的年限,包括求學階段和畢業后海歸工作階段。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8.5%的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海外經歷2-3年的人才占比為11.3%,海外經歷1-2年和1年以內的人才占比均為15.1%。58.5%15.1%15.1%11.3%碩博人才海外經歷分布情況3年以上1-2年1年以內2-3年 具體來看其中621名海外經歷3年以上的人才情況,其中博士占比75%,碩士占比25%。這也與大多數海外國家/地區的博士學制時長有關。75%25%3年以上海外經歷的人才分布情況博士碩士2023海
7、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1 海歸碩博人才概況洞察經管類專業為博士人才海外求學首選,工學類專業次之 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人才占比最高,為24.9%,其次為藝術類(美術、音樂),占比19%。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和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分別占比17%和16.2%。26420118017287837324.9%19.0%17.0%16.2%8.2%7.8%6.9%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藝術類(美術、音樂等)社會科學(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
8、、土木等)外語類理學類(數、理、化、生、醫)文史哲類(文學、哲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2023海歸碩博人才學科分布人數比例 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學科分布情況,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3%。其次為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占比21.4%。藝術類(美術、音樂)和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緊隨其后,分別占比18.1%和12.5%。理學類(數、理、化、生等)占比11.8%。1311221037167443223.0%21.4%18.1%12.5%11.8%7.7%5.6%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工學類(機
9、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藝術類(美術、音樂等)社會科學(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理學類(數、理、化、生、醫)文史哲類(文學、哲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外語類2023海歸博士人才學科分布人數比例02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洞察1:高校為海歸碩博人才的首選意向就業機構洞察2:有寒暑假、人際關系簡單、職業社會地位高為高校吸引人才的主要優勢洞察3:普通公辦本科最受人才歡迎,雙一流高校同樣受到博士青睞洞察4:近半數海歸碩博人才傾向于新一線城市就業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2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洞察高校為海歸碩博人才的首選意向就業機構6本篇報告中,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包括參與
10、調研中選擇“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和“未畢業”的樣本。在目前未就業6 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0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0.8%。6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9.5%。5.5%的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受到科研機構人才需求方向的制約,僅有3%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高校企業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其他(請說明)590694022980.8%9.5%5.5%3.0%1.2%0.0%20.0%40.0%60.0%80.0%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23海歸碩博人才首選意向就業
11、機構人數比例3412119887.7%5.4%4.9%2.1%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20.0%40.0%60.0%80.0%100.0%2023海歸博士人才首選意向就業機構人數比例高校企業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科研機構 具體來看其中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41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7.7%。21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占比5.4%。1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4.9%。僅有2.1%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2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洞察有寒暑假
12、、人際關系簡單、職業社會地位高為高校吸引人才的主要優勢6本篇報告中,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包括參與調研中選擇“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和“未畢業”的樣本。4737111812923519221623030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能夠解決配偶工作能夠解決子女戶口及入學問題分配住房或有住房/購房補貼人際關系簡單能夠解決/有機會解決編制對科研有興趣職業受人尊重,社會地位高其他2023海歸碩博人才意向高校就業的原因(多選)34072888913114013213810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能夠解決配偶工作能夠解決子女戶口及入學問題分配住房或有住房/購房補貼人際關系簡單能夠解決/有機會解決編制對科研有興
13、趣職業受人尊重,社會地位高其他2023海歸博士人才意向高校就業的原因(多選)22102942113508810518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能夠解決配偶工作能夠解決子女戶口及入學問題分配住房或有住房/購房補貼人際關系簡單能夠解決/有機會解決編制對科研有興趣職業受人尊重,社會地位高其他2023海歸碩士人才意向高校就業的原因(多選)對于選擇高校就業的原因,“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被超半數的人才所看重。在730名目前未就業6的海歸碩博人才中,有473票投給了這一點。而在389名未就業6 的海歸博士人才中,這一項也獲得了340票。所不同的是,除關注工作時間外,在未就業6 的海歸博士人才中,更為
14、關注”是否有機會解決編制“。而在海歸碩士人才中,則更為關注“人際關系”。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2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洞察普通公辦本科最受人才歡迎,雙一流高校同樣受到博士青睞6本篇報告中,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包括參與調研中選擇“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和“未畢業”的樣本。在傾向的求職高校類型上,綜合目前未就業6 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和341名海歸碩士人才的調研情況,普通公辦本科以絕對優勢勝出,為67.7%的海歸博士和50.6%的海歸碩士所首選。除普通公辦本科外,17.9%的海歸博士關注雙一流院校,其次是985/211高校,占比11.4%。海歸碩士的就業意向則呈現出了不太相同的趨勢
15、。意向高職院校的海歸碩士占比達到了24.5%,僅次于普通公辦本科。有4%的海歸碩士將民辦本科院校作為求職首選。231611039067.7%17.9%2.9%11.4%0.0%0.0%20.0%40.0%60.0%80.0%050100150200250普通公辦本科雙一流高校高職院校985/211高校民辦本科2023海歸博士人才首選高校類型人數比例1263161211050.6%12.4%24.5%8.4%4.0%0.0%20.0%40.0%60.0%050100150普通公辦本科雙一流高校高職院校985/211高校民辦本科2023海歸碩士人才首選高校類型人數比例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
16、勢洞察02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洞察近半數海歸碩博人才傾向于新一線城市就業6本篇報告中,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包括參與調研中選擇“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和“未畢業”的樣本。根據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國內有16個新一線城市,分別為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無錫、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以及青島,二線城市有30個。3452726148447.3%37.3%8.4%6.6%0.5%0.0%10.0%20.0%30.0%40.0%50.0%0100200300400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其他海歸碩博人才意向就業城市
17、分布人數比例204115628052.4%29.6%15.9%2.1%0.0%0.0%10.0%20.0%30.0%40.0%50.0%60.0%050100150200250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其他海歸博士人才意向就業城市分布人數比例 在目前未就業6 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345人首選這16個新一線城市作為意向就業城市,占比47.3%,其中包括204名博士。一線城市由于人口規模過大,競爭日趨激烈,釋放出來的機會、紅利存在邊際遞減的情況。而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正在加速發展,更低的入戶門檻、越來越好的福利與配套措施、更加宜居的生活節奏,都成為了吸引人才留下的理由。03海歸碩博
18、人才就業現狀洞察1: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問題洞察2:海歸學歷“內卷”,海歸碩士就業難度高于博士洞察3:已就業人才就業滿意度不足4成,薪資福利和預期存在差距是主因洞察4:9成人才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有幫助,4成人才回國就業是因“看好國內發展前景”洞察5:超6成人才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主要劣勢在于“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洞察6:“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問題 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1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5.8%。309人已就業,占比29.2%
19、。尚未畢業的人才139人,占比13.1%。22人自己創業,占比2.1%。5913091392255.8%29.2%13.1%2.1%0.0%10.0%20.0%30.0%40.0%50.0%6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23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人數比例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已就業未畢業自己創業 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04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3.2%。182人已就業,占比31.9%。尚未拿到畢業證但已回國的人才5人,占比0.9%。30418285053.2%31.9%14.9%0.0%0.0%10.0%20.0%30.0%40.0%50.0%60.0%
20、0501001502002503003502023海歸博士人才就業現狀人數比例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已就業未畢業自己創業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海歸學歷“內卷”,海歸碩士就業難度高于博士58.5%25.9%11.0%4.5%01002003004000.0%20.0%40.0%60.0%80.0%2023海歸碩士人才就業現狀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已就業未畢業自己創業2871275422 在參與調研的491名海歸碩士人才中,有287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8.5%。127人已就業,占比25.9%。尚未畢業的人才54人,占比11%。22人自己創業,占比4.5%。5
21、3.2%31.9%14.9%0.0%58.5%25.9%11.0%4.5%0.0%10.0%20.0%30.0%40.0%50.0%60.0%70.0%未就業,正在找工作已就業未畢業自己創業2023海歸博、碩人才就業情況對比博士占比碩士占比 對比海歸博士和碩士的就業情況,正在找工作的碩士占比為58.5%,高出博士5.3個百分點。已就業的碩士占比為25.9%,低于博士6個百分點。更有22名碩士選擇自己創業??梢钥闯?,海歸碩士的就業難度要高于海歸博士。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已就業人才就業滿意度不足4成,薪資福利和預期存在差距是主因 在已就業的309名海歸
22、碩博人才中,只有38.7%的人才滿意目前的就業現狀,61.3%的人才對現有工作不滿意。究其原因,“薪資福利和預期有所差距”是主因,其后依次為“職業上升通道不夠清晰、晉升太慢”和“不太適應該機構的工作氛圍”。781510222422263237薪資福利和預期有所差距職業上升通道不夠清晰,晉升太慢實際工作內容與崗位方向有差異不太適應該機構的工作氛圍對該工作所在的城市/位置不滿意其他海歸碩博人才不滿意現有工作的原因(多選)對比未就業與已就業海歸人才的期望薪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才的期望薪酬和實際薪酬均在8000-12000元之間。有39%的未就業海歸人才期望薪酬在12000-30000元之間,但在已
23、就業海歸人才中,實際薪酬在此區間的比例為24.3%。此外,還有2.9%的已就業海歸人才實際薪酬低于5000元。16.8%42.5%39.0%4.4%0.0%20.0%40.0%60.0%0100200300400未就業海歸人才期望薪酬人數比例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0-30000元30000元之上2.9%23.0%46.6%24.3%3.2%0.0%20.0%40.0%60.0%050100150200已就業海歸人才實際薪酬人數比例5000元以下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0-30000元30000元以下123310285329711447510
24、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9成人才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有幫助,4成人才回國就業主因是“看好國內發展前景”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 50.3%的人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很有幫助,41.2%的人認為”部分有幫助“,另外6.6%的人認為”沒多大幫助“,還有1.9%的人認為”完全沒有幫助”。50.3%41.2%6.6%1.9%海外經歷對求職是否有幫助很有幫助部分有幫助沒多大幫助完全沒有幫助3434251802461272120100200300400500海外缺乏文化認同感看好國內企業/機構的發展前景受疫情影響,國內疫情控制更好回國就業起點高,有競
25、爭優勢難以獲得簽證或綠卡長居國外其他海歸碩博人才回國就業的原因(多選)談及“沒有幫助”的原因時,“國內人才多、競爭激烈,海歸優勢不明顯”、“專業不對口、就業崗位少”、“經濟下滑、企業要求高”、“缺乏職業規劃”、“文科專業不好就業”等被頻繁提及。在選擇回國就業的原因時,“看好國內企業/機構的發展前景”票數最高,其次為“海外缺乏文化認同感”。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超6成人才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主要劣勢在于“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64.4%的人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19.6%的人認為”形式一般,談不上難或者容易“,另
26、外15.2%的人對國內就業形勢“不了解”,僅有0.8%的人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64.4%19.6%15.2%0.8%海歸碩博人才對國內就業形勢的看法形勢嚴峻,就業難形式一般,談不上難或者容易不了解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0549166172301750100200300400500600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時間錯位,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語言、專業等方面的技能與國內學生無差別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缺乏實踐經驗所學專業在國內的就業匹配度不高,應用領域較少其他海歸碩博人才認為海歸國內求職的劣勢 多數人才認為”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時間錯位、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為國內求職的
27、主要劣勢。隨后依次為“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式和企業需求“、“所學專業在國內的就業匹配度不高、應用領域較少”。選擇“其他原因”的人才中,“國內人脈資源缺失”、“海外導師無法像國內導師一樣能提供就業幫助”、“博士畢業年齡較大,國內就業有年齡限制”和“缺少實習機會”也是被較多提及的劣勢。2023海歸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03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洞察“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 本次調研顯示,“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后依次為“國內主要社交平臺”、“意向企業的官網”和“學校就業信息網站”。海歸社群、協會、學聯“也被一些人才提及。43731833313524320114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專業的招聘機構意向企業的官網國內主要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職業社交媒體(領英、脈脈等)學校就業信息網站海歸社群、協會、學聯社交媒體(知乎、豆瓣、小紅書等)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渠道(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