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勤技術-公司研究報告-受益AI硬件創新ODM龍頭推進“2+N+3”戰略成長路徑-240108(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勤技術-公司研究報告-受益AI硬件創新ODM龍頭推進“2+N+3”戰略成長路徑-240108(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2024 年 01 月 08 日 華勤技術(華勤技術(603296.SH)受益受益 AI 硬件創新硬件創新,ODM 龍頭推進龍頭推進“2+N+3”戰略成長路徑”戰略成長路徑 財務指標財務指標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83,759 92,646 87,745 99,292 115,189 增長率 yoy(%)39.9 10.6-5.3 13.2 16.0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1,893 2,564 2,613 3,047 3,716 增長率 yoy(%)-13.6
2、 35.4 1.9 16.6 22.0 ROE(%)19.4 20.1 17.2 16.7 16.8 EPS 最新攤?。ㄔ?.61 3.54 3.61 4.21 5.13 P/E(倍)28.4 21.0 22.2 19.1 15.7 P/B(倍)5.6 4.3 3.6 3.0 2.5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全球智能硬件全球智能硬件 ODM龍頭,產品品類不斷拓展。龍頭,產品品類不斷拓展。公司深耕智能硬件 ODM 行業十余年,在國內外積累了豐富且穩定的客戶資源,是智能硬件 ODM 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近幾年產品品類持續拓展,在手機平板之外,積極拓展筆電、穿戴類的智能產品,同
3、時在數據產品服務器和汽車電子產品的增長和份額的不斷的提升,為業績的增長奠定了長期的基礎。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及公司銷量數據,以“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貨量計算(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華勤技術 2021 年整體出貨量超 2億臺,位居全球智能硬件ODM 行業第一。需求端:消費需求端:消費電子步入復蘇周期,電子步入復蘇周期,AI助推需求增長助推需求增長。下游庫存去化逐步完成,消費電子市場正在逐步進入溫和復蘇周期。根據 IDC 預測數據,到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及穿戴智能產品出貨量將有望恢復成長,預計將達到 17.82 億臺,2025 年預計將達到 18.62 億臺。在
4、智能手機、PC、服務器及物聯網領域,AI 均有相應端側落地。我們認為,AI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趨勢明確,在 AI技術賦能下,相關智能硬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有望驅動新一輪的換機周期,助推消費電子需求增長,行業景氣回升。供給端:本土廠商供給端:本土廠商 ODM 份額提升,精準卡位優質賽道份額提升,精準卡位優質賽道。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市場整合加速,份額不斷向行業龍頭集中。根據 Counterpoint數據,2023 年 H1,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及聞泰科技繼續主導全球智能手機ODM/IDH 行業“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三家公司市占率 2023 年 H1 約為76%。我們認為,未來智能
5、手機 ODM 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頭部效應有望進一步增強。PC 代工方面,大陸廠商市占率仍低,成長空間廣闊,公司將作為賽道龍頭率先受益。在手機、PC 等消費電子傳統硬件以外,本土廠商亦精準卡位 AI服務器及汽車電子等優質賽道,行業成長增速仍值得期待。維持“買入”評級維持“買入”評級:隨著 AI推助 PC 產業鏈景氣度恢復,以及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筆電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 AI芯片正在加速國產替代,國內服務器 ODM 廠商亦有望獲得更多供應鏈附加值,疊加AI服務器需求持續火熱,公司服務器業務未來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此外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進展順利,有望快
6、速起量。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在 買入買入(維持維持評級評級)股票信息股票信息 行業 電子 2024 年 1 月 5 日收盤價(元)74.30 總市值(百萬元)53,811.95 流通市值(百萬元)4,417.73 總股本(百萬股)724.25 流通股本(百萬股)59.46 近 3 月日均成交額(百萬元)221.82 股價走勢股價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鄒蘭蘭鄒蘭蘭 執業證書編號:S1070518060001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首次發布股票激勵計劃,看好 PC 領域快速增長華勤技術(603296.SH)公司動態點評2023-12-14 2、業績維持高增長,筆電+
7、服務器 ODM 貢獻核心增量華勤技術(603296.SH)公司動態點評 2023-10-26 3、需求承壓拖累業績,服務器+汽車打開增量空間 華勤技術(603296)公司動態點評2023-09-12 -18%-13%-9%-4%0%5%9%14%2023-012023-052023-092024-01華勤技術滬深300公司深度報告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Mate60 系列的推動下,華為 2023 年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同比增加2pcts 至 5%。根據 TechInsights 最新預測,從 2024 年起,華為鴻蒙 Harmony OS 將成為中國市場
8、上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我們看好公司受益消費電子整體需求回暖及國產頭部客戶華為崛起,ODM 業務有望整體持續增長,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6.13 億元、30.47 億元、37.16 億元,EPS 分別為 3.61 元、4.21 元、5.13 元,PE 分別為 22X、19X、16X。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行業周期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匯率波動影響。8YMBxVhXiZ8WvY6M8QbRmOnNtRsOjMrRmNjMrQtR7NpPwPuOsOoOwMmRpN公司深度報告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
9、容目錄 1.全球智能硬件 ODM 龍頭廠商,平臺優勢突出.5 1.1 深耕 ODM 代工賽道,多品類擴張協同發力.5 1.2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清晰,治理結構完善.6 1.3 公司財務數據保持健康,發展趨勢快速向上.8 2.需求端:消費電子步入復蘇周期,AI 創新助推需求增長.11 2.1 智能手機有望溫和復蘇,期待硬件創新推動換機需求.11 2.2 需求轉暖疊加 AI 創新,PC 景氣度有望率先恢復.13 2.3 可穿戴硬件受益新興市場增長強勁,拉動 ODM 產業需求回升.15 2.4 云廠商加大 AI服務器資本開支,ODM 產業開辟新藍海.16 2.5 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汽車電子前景廣
10、闊.17 3.供給端:本土廠商 ODM 份額有望持續提升,頭部企業護城河加深.19 3.1 ODM 產業鏈概況:代工產業推動電子業大發展,馬太效應凸顯.19 3.2 智能手機 ODM 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本土企業份額受益國產品牌崛起.20 3.3 PC ODM 滲透率處于高位,大陸廠商份額有望提升.22 4.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24 4.1 受益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PC 與服務器業務展現彈性.24 4.2 產能持續擴張,平臺及規模效應顯著.25 4.3 盈利預測.26 5.風險提示.27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公司發展歷程.5 圖表 2:“2+N+3”戰略產品結構圖.6 圖表 3:公司
11、股權結構圖.7 圖表 4:公司部分高管基本信息介紹.7 圖表 5:公司營業收入(億元)及同比增速(%).8 圖表 6: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及同比增速(%).8 圖表 7: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億元)及占營收比.錯誤錯誤!未定義書簽。未定義書簽。圖表 8:公司資產合計(億元)及資產負債率(%).錯誤錯誤!未定義書簽。未定義書簽。圖表 9:各業務收入情況(億元).9 圖表 10:2023 年 H1 各業務收入占比(%).9 圖表 11:2019-2023Q1-Q3 整體毛利率(%)&凈利率(%).10 圖表 12:2020-2022 年各產品毛利率(%)變化趨勢.10 圖表 13:2019-
12、2023 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及銷售費用率.10 圖表 14:2019-2023 年前三季度管理費用及管理費用率.10 圖表 15:2019-2023 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錯誤錯誤!未定義書簽。未定義書簽。圖表 16:2019-2023 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及財務費用率.錯誤錯誤!未定義書簽。未定義書簽。圖表 17:2019-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比.11 圖表 18:各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比.11 圖表 19:高通及聯發科發布 AI手機端產品情況.錯誤錯誤!未定義書簽。未定義書簽。圖表 20:2015-2022 年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市場份額.12 圖表 21:
13、華為 Mate 60 系列新品參數一覽.13 圖表 22:各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及同比增長.13 公司深度報告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3:AI PC 歷史演化趨勢.14 圖表 24:全球 AI PC 出貨量預測.15 圖表 25:2019-2023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及同比增長.16 圖表 26:20202023 年全球 AI 服務器市場規模(億美元).16 圖表 27:20182026 年中國 AI 服務器市場規模(億美元).16 圖表 28:北美五大云廠商 AI 側資本開支情況.17 圖表 29:2016-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
14、速.17 圖表 30:近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17 圖表 31:智能座艙概述圖.18 圖表 33:2019-2024 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19 圖表 34:ODM/EMS/IDH 的特征差異.20 圖表 35:2016-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模式出貨量與滲透率.20 圖表 36:2023 年 H1 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廠商出貨量份額.21 圖表 37: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營收(單位:億元)對比.21 圖表 38: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歸母凈利潤(單位:億元)對比.21 圖表 39:20
15、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 ODM 業務毛利率(%)對比.22 圖表 40: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凈利率(%)對比.22 圖表 41:2015 年-2025 年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EMS 出貨量及預測.22 圖表 42:2015 年-2025 年全球平板電腦 ODM/EMS 出貨量及預測.22 圖表 43:2022 年 Q1 全球筆電代工市場份額(單位:%).23 圖表 44:2023 年 Q1 全球筆電代工市場份額(單位:%).23 圖表 45:2020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24 圖表 46:2021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24 圖表 4
16、7:2022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24 圖表 48:截至最新公告日 IPO 募投項目投入情況.25 圖表 49:華勤技術產能情況(萬臺).26 圖表 50:華勤技術產能利用率情況(%).26 公司深度報告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全球智能硬件全球智能硬件 ODM 龍頭龍頭廠商,平臺優勢突出廠商,平臺優勢突出 1.1 深耕深耕 ODM 代工代工賽道,賽道,多品類擴張協同發力多品類擴張協同發力 華勤技術于 2005 年成立,2023 年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專業從事智能硬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運營服務,屬于智能硬件 ODM 行業。公司產品線
17、涵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包含智能手表、TWS 耳機、智能手環等)、AIoT 產品(包含智能 POS 機、汽車電子、智能音箱等)及服務器等智能硬件產品。公司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1)2005-2009 年手機 IDH 階段: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功能手機 IDH 服務,僅覆蓋手機產業鏈中的研發設計環節,產品形態主要為研發設計方案及軟硬件高度集成的 PCBA主板。2)2010-2014 年手機、平板 ODM 階段:從 IDH 模式過渡到 ODM 模式。2010 年開始前瞻性將智能手機定位為公司的戰略重心,從功能手機迭代到智能手機并開拓海外市場。2014 年成功開發亞馬遜平
18、板電腦 ODM 業務,進入國際一線品牌供應鏈。3)2015-2019 年多品類 ODM 階段:華勤技術逐漸進入快速發展期,依靠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硬件領域積累的研發經驗、制造經驗和客戶口碑,公司產品線逐漸豐富,逐漸完善了多品類 ODM 業務模式。4)2020 年至今智能硬件平臺階段:華勤技術緊密圍繞公司戰略,在牢牢鞏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領先地位的同時,加大開拓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AIoT 及服務器等市場,持續積極導入品牌客戶并實現了多品類智能硬件的批量出貨。圖表1: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公司在智能硬件 ODM 領域奠定了深厚的底蘊,根據公司招
19、股說明書,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服務器及汽車電子等五大智能硬件細分領域具備明顯技術和規模優勢:智能手機業務:智能手機業務:在智能手機 ODM/IDH 領域,公司已成為三星、OPPO、小米、vivo、聯想和索尼等多家國內外知名終端廠商的重要供應商,與終端廠商建立了穩定的上下游合作關系,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華勤技術 2021 年智能手機 ODM/IDH 出貨量達 1.6億臺,穩居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行業第一。平板電腦業務:平板電腦業務:在平板電腦 ODM 領域,公司已與三星、亞馬遜、聯想等國內外知名終端廠商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并位居全球領先地位。華勤技術 202
20、1 年平板電腦出貨量超 3,123 萬臺,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位居全球前五平板電腦品牌主要合作的 ODM公司出貨份額第一。公司深度報告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筆記本電腦業務筆記本電腦業務:公司已與聯想、宏基、華碩和小米等國內外知名終端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華勤技術 2021 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量超 1,000 萬臺,根據 Counterpoint 及公司銷量數據,公司銷量占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EMS 出貨量約 5%。服務器業務服務器業務:公司從 2017 年開始戰略布局服務器 ODM 市場,經過數年潛心研發和技術積淀,公司在服務器 O
21、DM 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研發能力和生產制造水平。2020 年,公司服務器 ODM 業務已實現規模收入。2022 年度公司服務器主營業務收入為 267,030.5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565.34%,成功導入頂尖中國互聯網客戶。汽車電子及汽車電子及 AIoT、智能穿戴、智能穿戴業務業務:公司 2018 年進入汽車電子領域,構建起包含硬件、軟件、HMI、測試等在內的全棧式自研能力,在東莞制造中心配備了專業的汽車電子智能制造車間,在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網聯、智能駕駛四大業務模塊均已實現突破,與國內汽車自主主機廠、新勢力造車頭部客戶等達成多項合作;公司于 2017 年開始進入 AIoT 產品市場
22、,成功設計生產了智能 POS 機、汽車電子、智能音箱、人臉識別新零售終端等新興智能硬件產品,并對小米、亞馬遜、聯想、商米和 Nauto 等多家知名終端廠商實現銷售。在智能穿戴領域,公司憑借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業務發展中積累的軟硬件研發能力、制造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質量管控能力等為智能穿戴業務賦能,在智能手表、TWS 耳機、智能手環等智能穿戴 ODM 市場嶄露頭角。進入三星、vivo 等知名品牌廠商的供應鏈。未來公司將以智能手機為核心深度賦能各品類智能硬件產品,致力于打造和推進“2+N+3”戰略:以智能硬件和筆電雙硬件生態為基礎,努力拓展數據中心服務器業務、汽車電子業務和軟件業務的三個新賽道,
23、打造數字經濟下的科技公司的數字新基建。圖表2:“2+N+3”戰略產品結構圖 資料來源:公司2023年半年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1.2 公司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清晰,股權結構穩定清晰,治理結構完善治理結構完善 公司股權結構較為清晰穩定,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上海奧勤持有公司 22,950 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 31.69%,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邱文生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4.79%的股份,并通過上海奧勤、上海海賢間接控制公司 37.28%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 42.07%的股份,系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上海奧勤、邱文生先生、上海海賢存在一致行動關系。除控股公司深度報告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
24、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之外,直接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其他主要股東包括上海勤沅、上海海賢、上海勤貝、上海勤旬、上海勤廣、上海勤鐸。其中上海勤沅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圖表3: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公司2023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管理團隊深耕行業多年,具備豐富的從業經驗。公司始終視人才為立身之本,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團結穩定、掌握核心技術的管理團隊。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隨公司一同成長,均深耕智能硬件行業近二十年,對行業發展趨勢與研發、設計、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環節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具備市場營銷、產品研發、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質量控制、生產工藝
25、等覆蓋消費電子全產業鏈的能力。在管理團隊的帶領下公司成功抓住智能硬件領域的幾次重大變革,帶領公司成為 ODM 行業的龍頭企業。圖表4:公司部分高管基本信息介紹 姓名 職務 簡介 邱文生 董事長、總經理 1990 年 9 月至 1995 年 7 月于清華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專業,并取得學士學位;1995 年 9 月至 1998 年 7 月于浙江大學學習化工過程機械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1998 年 7 月至 2005 年 8 月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歷任軟件工程師、手機軟件部部長、手機系統部部長、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手機產品線總經理;2005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歷任華勤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26、、董事長;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崔國鵬 副董事長 1994 年 9 月至 1998 年 6 月于西北工業大學學習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專業,并取得學士學位;1998 年 9 月至 2001 年 4 月于西北工業大學學習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 7 月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并取得 EMBA 學位;2001 年 4 月至 2005 年 5 月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歷任研發工程師、研發經理、市場經理、市場部部長、產品經營團隊市場總監;2005 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歷任華勤技術有限公司營銷體
27、系副總裁、策略合作部高級副總裁、董事等;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公司副董事長,現任公司策略投資部負責人。吳振海 董事、副總經理 1989 年 9 月至 1993 年 7 月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習計算機軟件專業,并取得學士學位;1996 年 9 月至 1999 年 4 月于西安交通大學學習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1993 年 7 月至 1996 年 9 月于西安儀表廠(集團)任助理工程師;1999 年 4 月至 2006 年 1 月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歷任工程師、軟件部部長、系統部部長;200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歷任華勤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級副總裁、副總
28、經理、董事等,先后負責研發體系、質量體系、技術中心、創新產品實驗室、流程與 IT 體系;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現任公司流程與 IT 體系 SVP。公司深度報告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陳曉蓉 董事 1990 年 9 月至 1994 年 7 月于上海大學學習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并取得學士學位;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7 月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并取得 EMBA 學位;1994 年 7 月至 1999 年 2 月于上海大學任無線電電子學系通訊項目研究工程師;1999 年 3 月至 2005 年 12 月于中興
29、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任全球移動通訊系統產品經營團隊物流總監;2005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1 月歷任華勤技術有限公司供應鏈體系高級副總裁、事業部總經理、董事、人力資源與企劃體系高級副總裁等;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現任公司人力資源與企劃體系 SVP 鄧治國 董事、副總經理 1996 年至 2000 年于青島大學學習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01 年9 月至 2004 年 4 月于上海大學學習通信與信息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2004 年4 月至 2005 年 7 月于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任工程師;2005 年 9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公司歷任工
30、程師、總監、事業部總經理等。奚平華 董事、財務負責人 中國注冊會計師,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分別學習財務會計專業及工商管理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2000 年 4 月至 2002 年 4 月在中國聯通黑龍江省分公司任會計、運營財務主管等;2002 年 4 月至 2010 年 12 月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歷任手機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手機財務部部長等;2010 年12 月至 2020 年 11 月歷任華勤技術有限公司職能體系副總裁、財經體系高級副總裁等;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財務負責人,現任公司財經體系 SVP。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1.3 公司
31、財務數據保持健康,發展趨勢公司財務數據保持健康,發展趨勢快速快速向上向上 2019-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353.00/598.66/837.59/926.46/648.85 億元,營收保持持續增長趨勢。2019-2022 年公司營收由 353.00 億元增長至 926.46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 39.29%,歸母凈利潤由 5.05 億元增長至 25.64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1.87%。2020 年起公司營收同比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1)受疫情爆發導致智能硬件的終端銷售受到抑制。2)2022 年第四季度起受消費電子下游市場周期性波動影響,消費電子需求持續疲軟。3)2023
32、 年 Q1 上游存儲、芯片、屏幕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傳導至客戶的銷售價格有所下降,因此公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銷售單價出現下降,造成整體收入下降。2021 年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主要系受上游供需關系緊張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行業部分上游原材料出現價格上漲趨勢,且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導致前期產品開發定價時預留的毛利率空間在實際量產出貨時因匯率影響受到擠壓,同時公司以智能穿戴、服務器、AIoT 產品為主的新興領域相關產品的布局及研發支出有所提升,綜合導致 2021 年凈利潤規模有所下滑。公司 2023 年 Q3 實現營收 251.87 億元,同比+19.17%,環比+10.09%;實現歸母凈利潤
33、7.02 億元,同比+17.26%,環比+1.51%。隨著消費電子需求進入復蘇周期,公司業績增長有望重回上升軌道。2023 年 Q3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主因成熟業務穩中向好、穩固提升市場占有率;新業務增量市場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及軟件業務高速增長。Q3 公司業務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智能手機業務占比 29.33%,筆電業務占比 28.34%,平板業務占比 17.21%,服務器業務占比 16.49%,AIOT 產品占比 2.93%,智能穿戴產品占比 2.69%,其他業務占比 3.02%。圖表5:公司營業收入(億元)及同比增速(%)圖表6: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及同比增速(%)公司深度報告 P.9 請仔細
34、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7: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億元)及占營收比 圖表8:公司資產合計(億元)及資產負債率(%)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從收入結構看,2019-2022 年公司“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三大傳統智能硬件 ODM 業務收入快
35、速增長,一方面因為 ODM 行業整體需求提升,同時公司持續拓展客戶,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分產品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三大智能終端ODM 業務貢獻了主要收入,2019-2022 年合計收入占比維持在 90%及以上。未來公司將以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為核心深度賦能各品類智能硬件產品,加大開拓智能穿戴、AIoT 產品等新興市場,不斷挖掘服務器和汽車電子兩個重要增量市場。圖表9:各業務收入情況(億元)圖表10:2023 年 H1 各業務收入占比(%)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中報,長城證券產業金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中報,長城證
36、券產業金公司深度報告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融研究院 融研究院 2021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 7.75%,相比 2020 年度綜合毛利率 9.90%出現下滑,2022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有所回升至 9.85%。2021 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低毛利率的筆記本電腦收入占比持續上升、原材料漲價以及匯率波動所致。2022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上升,主要系公司產品綜合競爭力提升、前期原材料緊缺及漲價因素緩解、美元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方面,服務器波動幅度明顯,2021 年,服務器產品毛利率上升較大,主要系該產品線前期開發服務較多,因此毛利率
37、較高的專業服務收入占比提升。2022 年,服務器產品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毛利潤空間相對穩定而產品單價快速提升,以及毛利率較高的技術開發服務收入占比下降等。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 11.35%,同比+2.50pcts,毛利率增長主要系消費電子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和數據中心業務快速成長。圖表11:2019-2023Q1-Q3 整體毛利率(%)&凈利率(%)圖表12:2020-2022 年各產品毛利率(%)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費用方面,2019-2
38、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總費用率為 6.70%/6.52%/6.32%/7.44%/7.63%,期間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相對較為穩定,2022 年-2023 年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研發費用率有所上漲所致。圖表13:2019-2023 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及銷售費用率 圖表14:2019-2023 年前三季度管理費用及管理費用率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15:2019-2023 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 圖表
39、16:2019-2023 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及財務費用率 0%3%6%9%12%20192020202120222023Q1-Q3毛利率(%)凈利率(%)0%5%10%15%20%25%202020212022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AIoT產品服務器公司深度報告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 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 2023年三季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需求端:消費電子步入復蘇周期,需求端:消費電子步入復蘇周期,AI 創新助推需求增長創新
40、助推需求增長 2.1 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有望溫和復蘇有望溫和復蘇,期待硬件創新推動期待硬件創新推動換機需求換機需求 作為 ODM 產業下游最重要的應用終端之一,智能手機有望步入溫和復蘇周期。根據 IDC數據,2023 年 Q3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僅下降0.1%至 3.028 億部。進入消費電子傳統旺季,受益于 Q2 品牌廠商有效去庫存,以及 Q3 廠商密集推出新品,Q3 出貨同比降幅進一步縮窄,需求復蘇信號增強。IDC 數據顯示,2023 年 Q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705 萬臺,同比下降 6.3%。大部分廠商在 Q3 依然持保守謹慎的態度,控制出貨量的同時積極清理渠道庫存,為
41、Q4的新品集中上市做準備。雖然 Q3 出貨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隨著 8 月以來多個爆款新品的上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熱度明顯回暖,消費者需求出現好轉。另據 IDC 中國手機月度 saleout 零售數據顯示,今年 Q3 中國智能手機實際零售量已實現同比增長 0.4%,10 月上半月依然延續同比增長趨勢。隨著新一輪換機周期逐漸開始,各品牌大量競爭力較強的新產品集中上市以及年終電商平臺的促銷推動,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有望在2023 年 Q4 持續回溫。IDC 預計 2023 年 Q4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7.3%。全年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在 2023 年同比下降 3.5%至 1
42、1.6 億部。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將保持溫和復蘇態勢,預計將同比增長 3.8%,隨后在 2025-2027 年將保持較低的個位數增長,2023-2027 年 CAGR 為 1.4%。圖表17:2019-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比 圖表18:各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比 公司深度報告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AI 手機端落地亦有望拉動換機需求。AI大模型與消費電子的結合更加緊密,全面賦能智能手機進入 AI 端側新時代。近期高通及聯發科相繼發布旗下最新智能手機
43、旗艦級 SoC芯片產品及移動平臺,產品亮點之一在于顯著提升了 AI 性能,支持在手機端側運行百億參數級別的 AI 大模型。我們認為,具備生成式 AI 功能的智能手機有望帶動換機需求,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圖表19:高通及聯發科發布 AI手機端產品情況 發布廠商 發布時間 發布產品 產品性能 高通 2023.10.25 驍龍 8 Gen3 全新升級的 Hexagon NPU 帶來了 98%的性能提升,能效提升 40%,能夠在終端側運行 100 億參數的模型,面向 70 億參 數 大 語 言 模 型 每 秒 生 成 高 達 20 個 token,支 持INT8+INT16 混合精
44、度,以及支持 INT4、INT8、INT16、FP16等各種整數和浮點格式。聯發科 2023.11.06 天璣 9300 天璣 9300 集成聯發科第七代 AI處理器 APU 790,專為生成式 AI 而設計,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性能是前一代 2 倍,功耗降低了 45%,支持終端運行 10 億、70 億、130 億、最高可達 330 億參數的 AI大語言模型。APU 790 內置了硬件級的生成式 AI引擎,可實現更加高速且安全的邊緣 AI計算,深度適配 Transformer 模型進行算子加速,處理速度是上一代的 8 倍,1 秒內可生成圖片。資料來源:高通中國公眾號,聯發科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
45、融研究院 另一方面,華為智能手機的回歸有助于重新激發行業活力。華為手機自 2015 年開始全球出貨量及市場份額不斷攀升,于 2019 年達到頂峰。據 IDC 數據,2019 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為 2.4 億部,市場份額高達 17.6%。此后,由于受到美國制裁等影響,公司手機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斷崖式下跌。圖表20:2015-2022 年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IDC,Omdi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2023 年 10 月,Mate 60 系列助推華為在國內市場出貨同比增長高達 83%,使其成為 10 月表現最亮眼的品牌。我們認為,隨著
46、華為正式回歸,芯片等供應鏈問題逐步得到解決,2024 年華為有望恢復正常新機發布節奏,華為手機出貨量有望高增。本土產業鏈受益于華為手機 ODM 訂單釋放,業務彈性有望修復。公司深度報告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1:華為 Mate 60 系列新品參數一覽 型號型號 Mate 60 Mate 60 Pro Mate 60 Pro+Mate 60 RS 非凡大師非凡大師 起售價 12+256GB:5499 元;12+512GB:5999 元;12+1TB:6999 元 12+256GB:6499 元;12+512GB:6999 元;12+1TB:7999 元
47、 16+512GB:8999 元;16+1TB:9999 元 16+512GB:11999 元;16+1TB:12999 元 外觀 南糯紫、白沙銀、雅川青、雅丹黑 硯黑、宣白 玄黑、瑞紅 影像 后置 50M像素超光變攝像頭+12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12M 像素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前置 13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 后置 50M 像素超光變攝像頭+12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48M 像素超微距長焦攝像頭,前置13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3D深感攝像頭 后置 48M 像素超聚光攝像頭+40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48M 像素超微距長焦攝像頭,前置 13M 像素超廣角攝像頭+3D深感攝像頭 屏顯 6.69 英
48、寸 OLED直屏FHD+26881216 像素,搭載華為臨境顯示技術,1-120Hz LTPO 自適應刷新率,第二代昆侖玻璃 6.82英寸 OLED等深四曲屏 FHD+27201260像素,搭載華為臨境顯示技術,1-120Hz LTPO 自適應刷新率,第二代昆侖玻璃 6.82 英寸 OLED等深四曲屏 FHD+27201260像素,搭載華為臨境顯示技術,1-120Hz LTPO 自適應刷新率,玄武鋼化昆侖玻璃 配置 超強靈犀通信、雙向北斗衛星消息;內置 4750mAh電池,支持 66W 有線超級快充,50W無線超級快充,無線反向充電;4 米 IP68級防塵抗水 超強靈犀通信、衛星通話;內置 5
49、000mAh電池,支持 88W 有線超級快充,50W 無線超級快充,20W 無線反向充電;6米 IP68 級防塵抗水 超強靈犀通信、雙向北斗衛星消息、衛星通話、靜謐通話;內置 5000mAh 電池,支持 88W 有線超級快充,50W 無線超級快充,20W 無線反向充電;6 米IP68 級防塵抗水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2 需求轉暖疊加需求轉暖疊加 AI 創新,創新,PC 景氣度有望率先恢復景氣度有望率先恢復 PC 行業方面,庫存調整已接近尾聲。IDC 指出,近幾個月,個人電腦庫存呈現下降趨勢,大多數渠道的庫存水平都接近于健康水位。聯想表示,截至 2023 年 Q2 末
50、,大部分區域市場的庫存已恢復至穩健水平。IDC 全球季度個人計算設備跟蹤報告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為 6820 萬臺,同比下降 7.6%;個人電腦出貨量在過去兩個季度均實現了環比增長,同比降幅持續收窄,表明全球 PC 市場正在逐漸走出低谷。圖表22:各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及同比增長 公司深度報告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生成式 AI 發展亦推動 PC 向 AI PC 演化。根據群智咨詢,傳統智能筆記本產品 Smart PC主要從應用場景出發,例如:人機交互,包括語音智能喚醒、免
51、接觸式場景和開蓋開機等功能。然而,受限于成本和算力,推進速度相對緩慢。例如,為了實現 PC 端智能化的自然語言交流(NLP),單在硬件成本上至少需要額外付出約 2.7 美元左右來滿足精確的語音錄入與處理功能;這使品牌方的成本壓力明顯增加。然而,隨著生成式 AI(AIGC)的迅速發展,云端+本地端協作成為了新的解決方案。利用云端的大數據處理能力豐富本地端的 PC 使用場景,依托云端算力來提升本地性能,極大地推動了 Smart PC 向著AI PC 的方向進一步持續轉化,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同時操作系統 OS、軟件生態系統、APP 等的搭建與支持也不斷優化,進一步推動 AI 技術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
52、用和發展。這也對 AI PC 提出了本地端與云端混合發展的要求。圖表23:AI PC 歷史演化趨勢 傳統 PC Smart PC AI PC 功能 數據處理和計算 本地特定場景優化 自然語言(NLP)、圖像識別等 效率 需要較多軟硬件配合實現功能,效率低下 本地特定場景優化,效率中等 云+本地協同作業,效率高 易用性 操作復雜,用戶需具備一定計算機基礎 簡化操作,用戶技能要求較低 操作界面簡易化,用戶使用門檻降低 應用場景 辦公和數據處理 特定場景的數據分析 學習式的智能化分析和預測 成本 低 高 中 資料來源:群智咨詢,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根據群智咨詢的定義,“AI PC”是指能夠提供具
53、備集成軟硬件混合式智能學習、推理能力的計算機。除生成式 AI以外,操作系統、CPU 等軟硬件的發展也為 AI算力在 PC 端的落地提供了助力。軟件方面,微軟將AI大模型融入自身產品,例如其個人計算 New Bing、Xbox 等,以及應用軟件 Office365、Dynamics 365 Copilot 等都將嵌入 AI模塊,有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硬件方面,Intel 正式啟動“AI PC 加速計劃”,計劃于 2025 年將人工智能融入 1 億臺個人電腦中,而這一計劃的實現將由 2023 年 12 月 14 日發布的英特爾酷睿 Ultra 處理器 Meteor Lake 推動。Meteor L
54、ake 是首款由 Intel 4 制程節點制造并采用3D 高性能混合架構的客戶端處理器,憑借其集成的英特爾首款神經網絡處理器(NPU),Meteor Lake 讓個人電腦得以運行高效能的 AI加速和本地推理。公司深度報告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近期各頭部品牌陸續宣布將于 2024-2025 年陸續推出 AI PC。群智咨詢指出,頭部 PC品牌均對 AI PC 進行了相關布局,例如蘋果考慮未來混合式發展的需求,積極促進 5G芯片在 Macbook Pro 產品線上的落地,以滿足 AI PC 時刻在線的需求,相關產品發布時間預計落在 2025 年;惠普、宏碁等
55、品牌也進一步加大了與關鍵軟件服務商和芯片供應商合作,將重新設計 PC 架構,并把 AIGC 或其他 AI應用導入到終端設備上,相關 AI 筆記本方案預計在 2024-2025 年陸續推出。2023 年 12 月 15 日,聯想集團推出搭載具備AI PC 特征的商用和消費級筆記本電腦,意味著 PC 產業進入 AI Ready 階段。2027 年 AI PC 有望成為主流 PC 產品類型。根據群智咨詢預測,2024 年全球 AI PC 整機出貨量將達到約 1300 萬臺;2025-2026 年,AI PC 整機出貨量將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同比增速;AI PC 有望在 2027 年成為主流的 PC
56、產品類型。Canalys 預測,預計 2027 年AI PC 出貨量約占所有 PC 出貨量的 60%。此外,聯想聯合 IDC 共同發布的AI PC 產業(中國)白皮書預測,AI PC(AI 筆記本電腦、AI 臺式機)在中國 PC 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將在未來幾年中快速攀升,并將于 2027 年達到 85%。受益 AIPC 推助的 PC 換機需求,相關 ODM 產業有望重回增長軌道。圖表24:全球 AI PC 出貨量預測 資料來源:群智咨詢,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3 可穿戴可穿戴硬件受益硬件受益新興市場增長強勁新興市場增長強勁,拉動,拉動 ODM 產業需求回升產業需求回升 根據 IDC 最
57、新數據,受益于小品牌及新興品類崛起,2023 年 Q3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 2.6%至 1.484 億臺,創下歷史新高。智能手表方面智能手表方面,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2023 年 Q3 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 9%。在經歷了今年早些時候的放緩之后,智能手表市場在 2023 年 Q2 重拾增長勢頭,并在 Q3 繼續保持積極向上趨勢。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印度市場在 Fire-Boltt 的帶領下表現持續強勁,以及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大幅反彈。在智能手表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印度市場在本季度保持了強勁增長,印度貢獻了全球智能手表總出貨量的 35%,連續第三個季度保持了
58、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導者地位。TWS 耳機方面耳機方面,Canalys 數據顯示,2023 年 Q3 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3.9%。在非洲及除大中華區以外的亞太地區,傳音、boAt、Noise、Boult 等多個 TWS耳機品牌出貨大幅增長,表現出較低價位的入門級 TWS 耳機正在新興市場加速滲透普及。IDC 預計 2023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同比增長5.6%至 5.2 億臺,2027 年出貨量將達到 6.254 億部,2022-2027 年 CAGR 為 4.7%。公司深度報告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5:2019-2023 年全球可
59、穿戴設備出貨量及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4 云廠商加大云廠商加大 AI 服務器服務器資本開支資本開支,ODM 產業開辟新藍海產業開辟新藍海 受益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AI服務器市場規??焖僭鲩L。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的加速發展,全球 AI 基礎設施支出持續呈現高增長態勢。同時,受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熱潮影響,算力市場需求大增,AI 服務器具備圖形渲染和海量數據的并行運算等優勢,能夠快速準確地處理大量數據,市場價值逐漸凸顯,AI 服務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IDC 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規模達 1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9.1%。2022 年全球
60、AI 服務器市場規模約為 183 億美元,預計未來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將繼續高速增長,2023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11 億美元。根據觀研報告網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 AI服務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59.2 億美元,同比增長 68.2%,在服務器市場中占比 23.6%,預計 2026 年市場規模將達 123.4 億美元,5 年 CAGR 為 15.82%。圖表26:20202023 年全球 AI服務器市場規模(億美元)圖表27:20182026 年中國 AI服務器市場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IDC,中商情報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AI 服務器利
61、用 CPU+的架構模式,CPU 仍作為 CPU 的數據處理主要模塊,同時植入并行式計算加速部件,如 ASIC、FPGA、GPU 等,負責人工智能計算負載加速。在 CPU+架構下,AI服務器的技術選型和部件配置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做相應的調整優化,通過合理的負載分擔實現計算能力的提升。未來隨著算力的持續增長,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視頻等 AI 模型的深入發展,AI服務器將被更廣泛使用,AI服務器出貨量呈現增長趨勢。公司深度報告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據 TrendForce 預估,2023 年 AI 服務器(包含搭載 GPU、FPGA、ASIC 等)出貨量近 1
62、20萬臺,同比增長 38.4%,占整體服務器出貨量近 9%,至 2026 年將占 15%,2022-2026年 AI服務器出貨量 CAGR 為 22%,而 AI 芯片 2023 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46%。從行業五大云廠商資本開支情況來看,AI相關投入不斷加大,AI 服務器 ODM 業務有望因此進入需求擴張期。圖表28:北美五大云廠商 AI側資本開支情況 公司 最新財報的資本支出(億美元)AI側資本投資進展 谷歌 80.55 將繼續對所需的技術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以支持其在 Alphabet 上看到的 AI 機會,并預計谷歌會提高投資水平,在 2023 年第四季度資本投入繼續增加,并在 2024
63、 年仍會增長 微軟 112 微軟正在快速將人工智能融入技術棧的各個層面,從而提升客戶的工作效率,微軟正在擴大與具有OpenAI API的數字優先公司的合作范圍。Meta 93.75 AI 將是 Meta 在 2024 年最大的投資領域,對服務器的投資推動也將繼續推動資本投入的增長,包括非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硬件,以及數據中心 亞馬遜 124.79 支持 AWS 業務增長的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增加,包括與生成式 AI和大型語言模型相關的額外投資 IBM 2.82 正在幫助客戶了解如何使用 AI 實現任務自動化,IBM 將繼續采取投資組合行動,加大對混合云 AI的關注。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
64、融研究院 2.5 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汽車電子前景廣闊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汽車電子前景廣闊 汽車電子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快速增長。根據博思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6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 51.7 萬輛,到了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679.38 萬輛,實現了高速增長。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穩定,1-10 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 1120 萬臺,同比增長 41%。盡管受到高基數和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開局偏弱,但隨后逐步走強;中國新能源乘
65、用車在全球市場中占比 62%,其中 10 月占比達 67.5%,表現強勁。整體而言,2023 年中國新能源車實現了國內市場和出口的雙增長。在全球范圍來看,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上升,2023年 1-10 月達到 15.4%,其中中國達到 30%,德國 22%,挪威 71%,美國 9%,日本3%。圖表29:2016-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 圖表30:近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公司深度報告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博思數據,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汽車電
66、動化趨勢得以強化,與之相關的智能座艙等汽車電子產業前景廣闊。智能座艙主要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流媒體后視鏡、視覺感知系統、語音交互系統、智能座椅以及后排顯示屏等電子設備組成。圖表31:智能座艙概述圖 資料來源:與非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隨著汽車電子化的不斷滲透,儀表盤、中控屏、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終端等將面臨著升級和集成,以全液晶儀表、HUD、車載娛樂系統、后座娛樂為代表的座艙電子能帶來更加智能化和安全化的交互體驗,以及提供更加簡潔和高效的交互方式,有望成為汽車下一個創新點。2023 年 4 月 16 日,華為發布了 HUAWEI ADAS 2.0(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及智能座艙、智能車載光
67、、智能汽車數字平臺等一系列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據介紹,華為打造的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結合高性能智能駕駛平臺以及擬人化智駕算法,以安全和智能為核心,實現了面向高速、城區、泊車全場景的連續體驗。華為發布全新車載娛樂屏品類 HUAWEI xScene 光場屏。該產品采用光學引擎技術,提升車內視覺感知,實現 3 米遠距成像,40 英寸超大畫幅,90PPD 超視網膜級清晰度。另外,還推出了 HUAWEI iDVP 智能汽車數字底座,該架構的核心是分層解耦、SOA(面向服務的分布式架構)服務化。同時,HUAWEI xMotion 智能運動協同控制系統,驅動、制動、轉向、懸架多維協同,實現 6
68、 自由度車身全姿態控制,可應對更多極限場景,帶來舒適車控感受。華為的鴻蒙智能座艙重新定義車機操作系統,可實現多人多音區,多設備可聯動,有望推動智能座艙行業加速發展。圖表32: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功能 解決方案 智能駕駛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4,多維度感知硬件,配合高性能計算平臺和華為自研擬人化算法,打造全場景智能駕駛體驗,讓人駕更安全,公司深度報告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智駕更舒心,泊車更省心。智能座艙 鴻蒙智能座艙 5,重新定義車機操作系統。實現多人多音區,多設備可聯動,帶來更精彩的影音娛樂新體驗。智能駕控 華為途靈智能底盤
69、,搭載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HUAWEI xMotion 智能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用 AI 與軟件能力將機械素質發揮到極致。軟件定義汽車 HUAWEI iDVP 智能汽車數字平臺,采用區域接入+中央控制架構,配合三大自研 OS 和整車 SOA 框架,軟硬結合,構建開放靈活、可靠安全、可持續快速擴展的智能車數字平臺。資料來源:華為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由 2019 年的 441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73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8.8%,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 年我國智能座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 8
70、36 億元,2024 年有望達 930 億元。圖表33:2019-2024 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供給端:供給端:本土廠商本土廠商 ODM 份額份額有望持續有望持續提升,提升,頭部企業護頭部企業護城河加深城河加深 3.1 ODM 產業鏈概況:代工產業推動電子業大發展,馬太效應凸顯產業鏈概況:代工產業推動電子業大發展,馬太效應凸顯 整體而言電子產業,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智能硬件產品,在研發制造服務行業在經營模式上主要分為 ODM 模式、EMS 模式及 IDH 模式。ODM 是英語Original Design Man
71、ufacturer 的縮寫,直譯是“原始設計制造商”。受托方(ODM 廠商)根據委托方的要求,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產品,受托方擁有自主設計能力和技術水平。EMS 是英語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 的縮寫,直譯是“電子產品制造服務商”。受托方(EMS 公司)根據品牌廠商的訂單為其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服務,但不涉及產品設計服務。IDH 是英語 Independent Design House 的縮寫,直譯是“獨立設計公司”,受托方(IDH 公司)根據品牌廠商的需求,僅為其研發及公司深度報告 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
72、聲明 設計產品,不提供生產制造服務。三種經營模式的特征分析如下。圖表34:ODM/EMS/IDH的特征差異 項目項目 研發設計研發設計 采購采購 物流物流 生產制造生產制造 品牌品牌 渠道銷售渠道銷售 ODM EMS IDH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根據億道信息招股說明書,一方面,ODM 廠商在分工方面具備更強的專業度和規模效應,通過柔性產線優化生產和測試能力,大幅優化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此外,ODM 廠商通過與自有及外協工廠銜接以及對生產流程的優化,可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同時,有效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盈利空間。另一方面,ODM 廠商憑借經驗優勢可有效進行供應鏈管理。ODM
73、 廠商與國內外主流廠商合作,作為信息集合點,能夠相對精準的預判上游供應商或技術原廠的技術發展趨勢、客戶最新需求和價格波動。特別是隨著下游產品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將迅速壓縮產品從設計到交付的周期。ODM 廠商快速的設計交付能力將為客戶贏得市場競爭時間,同時也提升了 ODM 廠商對于上游采購自主度,隨著自采比重的提升可以使 ODM 廠商提高盈利能力。ODM/IDH 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品牌廠商的青睞,其優勢主要體現在:1)智能硬件產品的競爭領域正逐漸從單純的性能競爭與增量市場競爭,向 ODM/IDH 廠商較為擅長的微創新與存量市場競爭領域過渡。2)ODM/IDH 模式在保持高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大
74、批量、低成本地將最新技術創新付諸生產,并且由于 ODM/IDH 模式的規模效應與技術復用,品牌廠商可以從 ODM/IDH 廠商獲得眾多高質量、低成本服務。3)消費者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中也更傾向于購買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從產品角度看,在滲透率方面,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1 年有約 37%的智能手機是由 ODM/IDH 廠商進行出貨,并且這一比例預計將進一步上升,約 90%的平板電腦和約 91%的筆記本電腦是由 ODM/EMS 廠商生產,這一比例預計將長期維持,甚至進一步提高。ODM 產業作為整體電子行業關鍵的代工環節,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ODM 行業具有技術密集、資本
75、密集、管理密集與規模效應明顯的特點。隨著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客戶對成本、性能、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ODM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呈現出大者恒大的馬太效應。此外,目前全面屏、屏下指紋、多攝、快充、人臉識別、AI 等創新技術的滲透率正逐步提升,對 ODM 廠商的研發、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研發、生產能力相對不足的,無法低成本、大批量的將最新技術應用到自身產品上的中小 ODM 公司來說,其產品的競爭力將進一步下降,而ODM 龍頭具備研發設計及供應鏈成本優勢,在承接高端訂單時更具競爭力。因此,創新技術滲透率的提高也將使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3.2 智能手機智能手機 O
76、DM 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本土企業份額受益國產品牌崛起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本土企業份額受益國產品牌崛起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的激烈化,越來越多的品牌廠商選擇并擴大與 ODM 公司合作,以在 產 品、效 率 及 成 本 方 面 增 強 競 爭 優 勢。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模式出貨量約為 4.85 億部,同比下降 5%,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約為 40%,智能手機 ODM 滲透率進一步上行。圖表35:2016-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模式出貨量與滲透率 公司深度報告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
77、明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市場整合加速,份額不斷向行業龍頭集中。其中,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及聞泰科技為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市場的龍頭廠商。根據Counterpoint 數據,2023 年 H1,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及聞泰科技繼續主導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 行業“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三家公司市占率 2023 年 H1 約為 76%。以出貨量份額統計,華勤技術位列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為 30.5%;龍旗科技位列市場第二,市場份額為 24.9%;聞泰科技位列市場第三,市場份額為20.2%。由于 ODM/IDH 行
78、業存在規模效益、技術門檻、綜合服務能力要求高等競爭特點,未來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頭部效應有望進一步增強。圖表36:2023 年 H1 全球智能手機 ODM/IDH廠商出貨量份額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對比智能手機 ODM 產業的三大廠商,從運營情況來看,2019-2023 年 H1,華勤技術自2020 年后營收長期位列三家公司之首,主要受益于頭部品牌廠商如三星、OPPO、vivo、小米等逐步提升 ODM 模式占比,公司手機 ODM 業務呈現快速擴張態勢。2019-2023 年H1,華勤技術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05/21.91/18.93
79、/25.64/12.82 億元,整體處于向上增長趨勢。公司 2019-2021 年歸母凈利潤均低于聞泰科技,而高于龍旗科技。2022 年聞泰科技歸母凈利潤大幅減少,主要系受手機等終端消費需求低迷影響,聞泰科技傳統的手機 ODM 業務增長疲軟。華勤技術同年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超過聞泰科技登頂三家公司之首,體現出公司作為智能手機 ODM 龍頭企業的經營韌性。圖表37: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營收(單位:億元)對比 圖表38: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歸母凈利潤(單位:億元)對比 公司深度報告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
80、來源:iFinD,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公司財報,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公司財報,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從盈利能力來看,由于聞泰科技 2019 年收購安世半導體后業務結構發生調整,較高毛利率的半導體業務拉高了其整體毛利率,故單獨選取聞泰科技 ODM 業務毛利率與華勤技術、龍旗科技整體毛利率進行比較。從毛利率來看,2019-2023 年 H1 華勤技術毛利率分別為 7.87%/9.90%/7.75%/9.85%/11.68%,華勤技術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基本一致,毛利率水平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處于平均水平。
81、規模效應、原材料采購與管理、匯率變動以及公司生產整體經營效率等因素對智能手機 ODM 廠商的盈利能力有較為重要的影響。圖表39: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 ODM 業務毛利率(%)對比 圖表40:2019-2023 年 H1 華勤、聞泰、龍旗凈利率(%)對比 資料來源:iFinD,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公司財報,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公司財報,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3 PC ODM 滲透率處于高位,大陸廠商份額有望提升滲透率處于高位,大陸廠商份額有望提升 筆記本電腦行業技術發展與方案設計較為
82、成熟,產業鏈分工明確、完整,更新迭代速度較慢,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EMS 市場出貨量穩定占據整體市場 80%以上。全球平板 ODM/EMS 廠商出貨份額穩定保持在高位,占據整體市場 80%以上,2021 年升至 90%,2022 年升至約 94%。圖表41:2015 年-2025 年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EMS 出貨量及預測 圖表42:2015 年-2025 年全球平板電腦 ODM/EMS 出貨量及預測 公司深度報告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Counterpoint,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
83、究院 資料來源:龍旗科技招股說明書,Counterpoint,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 世紀 80 年代,中國臺灣地區筆記本電腦 ODM 公司與惠普、戴爾、IBM 等國際領先筆記本電腦品牌較早建立了合作關系,憑借先發優勢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根據 IDC發布的全球筆記本電腦組裝產業出貨研究報告,2023 年 Q1,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前五大廠商分別為廣達、仁寶、聯寶、緯創、英業達,CR5 達 80.2%。2023 年 Q1,在全球筆記本電腦 ODM 市場,華勤技術、聞泰科技、龍旗科技等大陸 ODM 廠商的合計市場份額不到 20%,仍具有廣闊的提升空間。近年來,隨著以仁寶、廣達為代表的傳統
84、臺灣 ODM 公司逐漸轉移其生產基地,大陸地區目前已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筆記本電腦供應鏈,筆記本電腦 ODM 產業正在逐步向大陸地區轉移。圖表43:2022 年 Q1 全球筆電代工市場份額(單位:%)圖表44:2023 年 Q1 全球筆電代工市場份額(單位:%)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DC,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隨著搭載移動芯片的輕薄型聯網筆記本電腦產品的發展,筆記本電腦產品與智能手機的上游供應鏈重合度逐步提升,為智能手機 ODM 廠商進入這一領域提供了優勢;同時,智能手機 ODM廠商在設計、生產體積較小且高集成度的手機產品方面積累了豐厚經驗。因此,以華勤技術
85、、聞泰科技、龍旗科技為代表的大陸 ODM 公司正逐漸成為筆記本電腦 ODM 領域的重要競爭者。公司深度報告 P.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盈利預測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與投資建議 4.1 受益受益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PC 與服務器業務展現彈性與服務器業務展現彈性 公司 2023 年 Q3 產品線營收結構中,智能手機業務占比 29.33%,筆記本電腦業務占比28.34%,平板電腦業務占比 17.21%,服務器業務占比 16.49%,AIoT 產品占比 2.93%,智能穿戴產品占比 2.69%,其他業務占比 3.02%。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202
86、0-2022 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包括三星、聯想、華為、小米、OPPO、華碩、宏碁等消費電子行業頭部廠商,2020-2022 年前五大客戶合計占營收比例分別為 72.21%/68.51%/65.43%。公司業務覆蓋消費電子多個重要領域,客戶群涵括業內頭部企業。公司作為 ODM 領域的龍頭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消費電子整體需求復蘇,而 PC 與服務器相關業務亦有望分別受益于 AI PC 換機周期和操作系統升級、AI服務器需求火熱而展現彈性。圖表45:2020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圖表46:2021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
87、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47:2022 年前五大客戶營收(億元)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在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 ODM領域,領域,公司與華為是多年的多品類合作伙伴,包含手機、平板、筆電、穿戴類智能產品、AIoT 等多個品類的研發設計制造,是華為全球戰略供應商。2020 年公司前五大客戶中華為收入占比為 11.30%,位列第三。在在 PC 代工領域,代工領域,公司 2015 年開始布局筆記本電腦市場,憑借在智能手機領域積累的輕公司深度報告 P.2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薄機身、窄邊框產品設計能力,豐富的軟硬件生態打造能力,以及億級手機出貨量
88、背后的零部件議價能力,在筆記本電腦市場實現了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張。目前公司 PC 代工市占率仍低,成長空間廣闊,未來隨大陸廠商 PC ODM 份額提升,公司將作為賽道龍頭有望率先受益。在汽車電子領域,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目前已構建起包含硬件、軟件、HMI、測試等在內的全棧式自研能力。在東莞制造中心配備了專業的汽車電子智能制造車間,在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網聯、智能駕駛四大業務模塊均已實現突破,與國內汽車自主主機廠、新勢力造車頭部客戶等達成多項合作,并且形成了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發設計模式,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和肯定以及多項業務導入。在智能座艙板塊,公司通過多年積累的 Arm 架構的設計能力和安卓的軟件
89、生態的構建能力,加之供應鏈的規模優勢,在車規級的智能硬件產品上,公司布局了主流座艙平臺和智能網聯產品,產品覆蓋多平臺,可根據需求定制化開發、運營、制造,目前已經定點到多個主機廠的項目并形成出貨。在服務器在服務器 ODM領域,領域,公司在服務器 ODM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研發能力和生產制造水平。公司在服務器領域已經與多個國內知名的云廠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并實現產品發貨和營收。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能夠提供從通用服務器、異構人工智能服務器、交換機數通產品到存儲服務器等全棧式產品組合的廠商,為互聯網廠商及行業客戶提供全棧式的服務和產品。2023 年三季度,公司實現頭部互聯網客戶 400G 主流交換機中標,
90、成功突破交換機大客戶,且通過推出自主規劃的人工智能服務器和交換機來服務渠道客戶覆蓋行業客戶,逐步構建覆蓋各類行業客戶的能力。4.2 產能產能持續擴張,持續擴張,平臺及平臺及規模效應顯著規模效應顯著 IPO 募投項目募投項目持續持續支撐支撐產能產能擴張擴張:公司首次公開發行 72,425,241 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以下項目。圖表48: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 IPO 募投項目投入情況 序號 最新公告日 項目名稱 計劃總投資(萬元)計劃投入募資(萬元)已投入募資(萬元)項目簡介 1 2023-08-31 瑞勤科技消費類電子智能終端制造項目 270,6
91、48.96 140,147.58 25,849.19 將在東莞(塘廈鎮)新建制造中心,主要從事以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產品為主的生產及銷售。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移動智能設備產能 8,400 萬臺/年,新增智能穿戴設備產能 1,800 萬臺/年。2 2023-08-31 上海新興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150,149.55 150,149.55 57,554.61 在現有產品升級方面,公司將基于目前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等產品的技術積累上,結合 5G等下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開發相應的 5G技術及產品。在新興智能硬件產品開發方面,公司基于對未來 AIoT、消費電子和新基建等領域的專業市場研
92、究,深化布局汽車電子等 AIoT 產品領域。3 2023-08-31 南昌筆電智能生產線改擴建項目 80,961.81 74,869.95 5,933.37 在南昌制造中心投資建設筆記本電腦智能產線,為公司多元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筆記本電腦產能 2,160 萬臺/年。公司深度報告 P.2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 2023-08-31 華勤絲路總部項目 99,883.27 79,127.08 26,960.16 對智能穿戴產品進行持續研發,加強公司智能穿戴市場的布局,搶占市場先機。5 2023-08-31 華勤技術無錫研發中心二期 51,625.
93、00 45,705.84 19,235.50 購置先進的嵌入式軟件開發、測試軟硬件設備,招聘高水平嵌入式軟件技術人才,推動公司嵌入式軟件技術水平的提升,從而加強公司軟件技術優勢。6 2023-07-20 補充流動資金 60,000.00 60,000.00 0.00-7 2023-10-31 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6,920.00 6,920.00 0.00-資料來源:iFinD,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業務線發展順利,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公司現有南昌與東莞兩大制造中心,并且在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布局了海外制造基地,墨西哥基地正在規劃中。強大的自有產能有力的支持
94、了公司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AIoT產品和服務器等多條產品線,幫助公司同時服務于不同領域的優質客戶。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2022 年華勤技術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其他(包含智能穿戴、AIoT 產品、服務器等)的自有產能已分別達到 12000 萬臺、1130 萬臺、3400 萬臺、2100 萬臺;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87.04%,84.86%,90.89%,91.00%。圖表49:華勤技術產能情況(萬臺)圖表50:華勤技術產能利用率情況(%)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3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隨
95、著 AI 推助 PC 產業鏈景氣度恢復,以及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筆電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 AI 芯片正在加速國產替代,國內服務器 ODM 廠商亦有望獲得更多供應鏈附加值,疊加 AI 服務器需求持續火熱,公司服務器業務未來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此外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進展順利,有望快速起量。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在 Mate60 系列的推動下,華為 2023 年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同比增加 2pcts至 5%。根據 TechInsights 最新預測,從 2024 年起,華為鴻蒙 Harmony OS 將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我們看好公司受
96、益消費電子整體需求回暖及國產頭部客戶華為崛起,ODM 業務有望整體持續增長,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6.13 億元、30.47 億元、37.16 億元,EPS 分別為 3.61 元、4.21 元、5.13 元,PE分別為 22X、19X、16X。公司深度報告 P.2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行業周期風險:行業周期風險:公司主要從事智能硬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運營服務。智能硬件產品本身雖不具備明顯的行業周期性,但作為公司主營業務占比較高的消費電子產品,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宏觀經濟景氣度的影響。近年來,受國際貿易摩擦等
97、因素的影響,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波動,消費電子行業中智能手機的市場容量增速出現放緩趨勢。若未來全球經濟發生衰退,將對公司所處行業造成不利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風險:公司采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電子元器件、結構器件和包裝材料等。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較高,對公司營業成本和盈利能力影響較大。未來如果因為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地緣政治、上游產能供給、供應商經營策略調整、不可抗力等因素導致公司采購的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發生大幅波動或出現原材料產能緊張、供應短缺甚至停止供應等情形,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將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市場競爭風險:市場競爭風險:近年來,智
98、能硬件產品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普及,部分 EMS 廠商與關鍵零部件制造商也在近些年逐步涉足 ODM 領域,行業競爭激烈,品牌廠商對 ODM 公司研發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產品成本等方面的要求逐漸提高。如果公司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始終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匯率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公司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營,并建立了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因此存在一定比例的境外銷售和部分原材料境外采購,公司境外銷售和部分原材料境外采購,主要以美元結算。未來若匯率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公司深度報告 P.2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
99、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百萬元)利潤表(利潤表(百萬元)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34586 31059 38472 42852 51026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83759 92646 87745 99292 115189 現金 6361 7851 11461 13744 15949 營業成本 77269 83524 79453 89959 103762 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18445
100、 14357 18081 18754 23255 營業稅金及附加 153 213 168 200 239 其他應收款 472 502 523 486 752 銷售費用 148 207 180 200 242 預付賬款 685 224 332 502 410 管理費用 1626 1965 1715 1991 2335 存貨 7841 6211 6857 8061 9181 研發費用 3617 5047 4044 4758 5701 其他流動資產 781 1913 1218 1304 1478 財務費用-97-328-77-355-476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10654 12762 11408
101、12240 12836 資產和信用減值損失-49-112-76-88-114 長期股權投資 1098 1233 1504 1734 1926 其他收益 425 708 447 527 561 固定資產 3658 5352 5410 5740 6018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595 331 378 435 381 無形資產 1150 1176 1363 1563 1802 投資凈收益 31.98-132 29-24-42 其他非流動資產 4747 5001 3129 3203 3090 資產處置收益-2-9-5-5-6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45240 43821 49880 55092 63862 營
102、業利潤營業利潤 2044 2804 3035 3384 4166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33529 27178 31242 34101 39757 營業外收入 5 5 8 6 6 短期借款 1547 2398 1374 1773 1848 營業外支出 1 9 7 6 7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27818 22222 26931 28519 34860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2047 2800 3036 3384 4165 其他流動負債 4164 2557 2937 3809 3049 所得稅 172 308 455 388 520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2051 4232 3582 2865 2243
103、凈利潤凈利潤 1875 2493 2580 2996 3645 長期借款 1075 3386 2562 1918 1305 少數股東損益-18-71-33-51-71 其他非流動負債 976 846 1020 947 938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893 2564 2613 3047 3716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5580 31410 34824 36966 42000 EBITDA 2654 3695 3729 4073 4898 少數股東權益 98 28-5-56-126 EPS(元/股)2.61 3.54 3.61 4.21 5.13 股本 652 652 652 652
104、652 資本公積 4798 4929 4929 4929 4929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留存收益 4107 6651 9232 12228 15873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9562 12383 15060 18181 21989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45240 43821 49880 55092 63862 營業收入(%)39.9 10.6-5.3 13.2 16.0 營業利潤(%)-17.3 37.2 8.2 11.5 23.1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3.6 35.4 1.9
105、16.6 22.0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毛利率(%)7.7 9.8 9.5 9.4 9.9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百萬元)凈利率(%)2.2 2.7 2.9 3.0 3.2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ROE(%)19.4 20.1 17.2 16.7 16.8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2490 2567 3528 3555 3639 ROIC(%)13.5 13.2 12.4 12.2 13.0 凈利潤 1875 2493 2580 2996 3645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624 886 765 890 1008 資產負債率(%
106、)78.6 71.7 69.8 67.1 65.8 財務費用-97-328-77-355-476 凈負債比率(%)-22.3-10.7-40.8-48.8-53.2 投資損失-32 132-29 24 42 流動比率 1.0 1.1 1.2 1.3 1.3 營運資金變動 200-1015 594 341-320 速動比率 0.8 0.9 1.0 1.0 1.0 其他經營現金流-80 400-306-341-260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 -4331-3194 1237-1286-1374 總資產周轉率 2.2 2.1 1.9 1.9 1.9 資本支出 3605 2365
107、 211 988 1393 應收賬款周轉率 5.1 5.7 5.4 5.4 5.5 長期投資-1059-1024-271-229-192 應付賬款周轉率 4.5 4.6 4.7 4.6 4.6 其他投資現金流 332 195 1718-69 211 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 1577 1259-1156 15-61 每股收益(最新攤?。?.61 3.54 3.61 4.21 5.13 短期借款 1371 851-1024 399 75 每股經營現金流(最新攤?。?.44 3.54 4.87 4.91 5.02 長期借款 250 2311-825-644-612
108、每股凈資產(最新攤?。?3.20 17.10 20.71 24.91 30.04 普通股增加 0 0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資本公積增加 295 132 0 0 0 P/E 28.4 21.0 22.2 19.1 15.7 其他籌資現金流-340-2034 693 259 476 P/B 5.6 4.3 3.6 3.0 2.5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292 607 3609 2284 2204 EV/EBITDA 17.4 12.6 11.2 9.6 7.4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公司深度報告 P.2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責
109、聲明免責聲明 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證券)具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長城證券向專業投資者客戶及風險承受能力為穩健型、積極型、激進型的普通投資者客戶(以下統稱客戶)提供,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本報告的版權屬于長城證券。未經長城證券事先書面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亦不得作為訴訟、仲裁、傳媒及任何單位或個人引用的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長城證券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
110、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他人作出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長城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長城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長城證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111、實施指引(試行)已于 2017 年7 月 1 日 起正式實施。因本研究報告涉及股票相關內容,僅面向長城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穩健型、積極型、激進型的普通投資者。若您并非上述類型的投資者,請取消閱讀,請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究報告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訪問權限的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與配合。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在執業過程中恪守獨立誠信、勤勉盡職、謹慎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
112、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報酬。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買入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 15%以上 強于大市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戰勝市場 增持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與市場同步 持有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介于-5%5%之間 弱于大市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弱于市場 賣出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跌幅 5%以上 行業指中信一級行業,市場指滬深 300 指數 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北京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 112 號陽光大廈 8 層 郵編:100044 傳真:86-10-88366686 深圳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金田路?2026 號能源大廈南塔樓?16 層 郵編:518033 傳真:86-755-83516207 上海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館路?200 號?A 座?8 層 郵編:200126 傳真:021-3182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