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23)(5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招商基金: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23)(50頁).pdf(5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23行遠自邇 篤行不怠調研說明調研目的本報告采取線上調研結果定量分析和線下訪談內容定性總結的研究方式,通過線上問卷調研結合線下訪談,對潛在養老金投資者開展養老金融規劃的客觀條件及養老認知進行全面研究,嘗試刻畫當前潛在養老金投資者對養老金融規劃認知的偏差和缺失,幫助養老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提供與實際需求更加匹配的養老金融產品及服務。調研時間2023年3-7月樣本選取本次調研結合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先行地區名單,綜合考慮年齡、收入、地區分布,有針對性的廣泛覆蓋25個城市居民,主要面向具備潛在養老需求的25歲及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群投放,共回收4238份有效問卷。線下
2、訪談城市上海、廣州、成都、沈陽。樣本選?。河写硇缘母采w全國一線、二線城市,覆蓋華東、東北、華南、西南地區。調研活動執行由華寶證券、招商基金執行,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提供數據支持。樣本來源由專業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提供專項問卷投放。MESSAGE寄語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1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針對我國實際國情構建起與之適配的養老金融業務體系,已成為公募基金行業踐行政治性、人民性、專業性的必由之路?;厥讈砺?,招商基金歷來高度重視養老金融業務,自2004年獲得全國社?;鹜顿Y管理資格以來,已成長為全面覆蓋養老保險三個支柱、投資管理能力全面、
3、風險管理穩健有效的全牌照養老金融投資管理機構。立足當下,公司搭建起了高效、專業的養老金融業務體系,涵蓋政策研究、投資管理、客戶服務、風險控制、系統支持全流程,業務能力得到養老金融領域客戶的高度認可與信任。展望未來,在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協同并進的高質量發展時代,我們期待以投資管理能力和業績為核心,進一步拓展公司在養老金融領域的能力圈,打造以養老規劃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為更好開啟招商基金養老金融新的篇章,構建三個支柱養老金融協同并進新的模式,我們整合優勢資源推出了“養老有招”養老金融子品牌,期待將更專業、更全面的養老金融服務惠及千家萬戶。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23)就
4、是子品牌重要的組成部分,借由廣泛調研、科學分析、深度研究,我們希望能夠更全面地反映我國居民養老金融規劃的現狀與問題,與業界專家、合作機構一起探索養老金融新的方向。恰逢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之際,我們與合作方華寶證券一起,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嚴格調研方法與程序,歷經半年時間獲得了大量寶貴調研數據,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撰寫完成了本篇白皮書。這是個人養老金政策落地實施以后,首份以養老金融規劃為切入點,全景展現我國居民養老金融儲備和規劃現狀的白皮書。我們也希望借由這份白皮書,進一步加強招商基金在養老金融領域的研究能力,進而與合作機構、客戶一起從問題導向出發,探索我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可行路徑。行遠自邇,篤行
5、不怠。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23)的發布,是招商基金升維養老金融業務體系的開始,但因為時間和經驗的原因,仍有許多欠缺和遺憾之處。養老金融的本質,是以超級的理性主義來做一件充滿情懷的事業,希望更多的養老金融從業者能夠多提寶貴意見,與招商基金一起攜手邁入養老金投資管理3.0時代!招商基金總經理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當前,我國已經把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確定為國家戰略,專門出臺并實施中長期規劃,這事關國家發展和民生福祉,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當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就步入老齡化,達到1
6、4%會被定義為深度老齡化,一旦超過20%則會邁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我國從2000年開始步入老齡化,并于2022年進入深度老齡化,預測10年后,即2033年將邁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前期所受益的“人口紅利”在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后發生趨勢性變化:出生人口增速降低,老齡化加速。2022年中國人均GDP約1.27萬美元,追上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國14.9%的老齡化程度卻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8%,未富先老是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一大特征。從國際經驗看,美國在邊富邊老的過程中,也曾經面臨養老金支付危機。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美國主要以一支柱養老為主,特點是“低繳納、低支付”,1977年,美國就
7、因為“入不敷出”提高了養老金繳納比例,并下調了支付比例,但即使如此,1983年也險些遭遇支付危機。較低的養老金支付金額加上當時經濟下行、通脹上升的環境,許多退休人員生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一支柱養老的“獨木難支”驅動美國“未雨綢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力發展和健全一二三支柱的養老金體系。為應對二戰后嬰兒潮時期出生人口逐步退休對養老體系的沖擊壓力,美國政府及時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二支柱401(k)計劃及三支柱個人養老退休賬戶(IRA)實現快速發展。當前中國老齡化趨勢加深,養老問題也已處在“十字路口”。中國1962-1972年“嬰兒潮”在改革開放后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紅利”,是推動經濟高速
8、增長的主力軍。隨著這部分人陸續步入退休年齡,人口老齡化及養老壓力持續上升。中國當前以一支柱為主的養老體系已在面臨嚴峻的考驗,老年人口撫 養比由9 0年代的8.3 5%已經 攀升到如今的20.80%,退休人口變多、勞動人口變少,現收現付制下,領取養老金的人增多,交錢的人減少,社保支取壓力陡增。為此,我國加快推進養老體制改革,大力支持養老金三支柱發展,以應對日益上升的養老壓力。以美國養老的前車為鑒,在個人養老這件事上中國居民做好準備了嗎?未富先老,更要未雨綢繆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中國:人均GDP:美元美國:人均GDP:美元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美國:
9、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20151050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防止老后貧困,養老規劃勢在必行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世界銀行、國家統計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2養老是每一個會變老的人都需要直面的問題。轉眼90后30多歲,80后步入中年,70后離退休不遠,無論是現在提倡的FIRE運動(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還是法定年齡退休,養老是每個人不可回避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仍然缺乏對養老規劃的深入思考,比如退休之后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是
10、富裕充足、享受美好生活,還是收入驟降、節衣縮食的緊日子?決定退休后養老生活質量的重要區別其實就在于年輕時養老規劃的一念之間。畢竟因病返貧、因老返貧并非危言聳聽,誰會希望老后過的捉襟見肘、陷入窘境呢?需要注意的是,養老規劃是一個較大范疇的問題,涉及到的三大考量因素“錢從哪來”、“人由誰照顧”和“地在哪養老”。而這次針對養老金融規劃的調查,更多的關注大家在養老財富儲備、養老投資選擇等與“錢”這個要素相關的內容。為了探尋厘清我國居民在養老意識、養老認知中存在的理解偏差,并通過相對簡便有效的方法幫助大家開展養老金融規劃,我們進行了這次關于養老金融規劃的調查:以開展個人養老金試點城市的居民為研究對象,通
11、過直接和間接發問、直接統計和交叉統計的方法,去展示、分析并總結居民在養老金融規劃時的特點。養老是關于全生命周期的事情,越早規劃獲得體面養老生活的可能性越大且難度越低,如果不能認清現狀,尋求解決之道,那么,不管你現在幾歲,都可能成為“老后破產”的預備軍。如果你已經意識到養老問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即使您已人近晚秋,也別怕晚,因為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便是現在。如果您正在關注養老問題,期待這能成為您的養老金融規劃工具書:首先,我們希望通過這份白皮書,讓大家了解養老規劃的重要性和緊迫度。其次,我們希望大家能正確且清晰的掌握與養老相關的信息與知識。再次,我們希望通過對不同年齡、地區、收入等
12、特點的群體的分析,幫助投資者進行對照,找到適合自己開啟養老金融規劃的方法。最后,我們為大家歸納介紹現有養老金融產品,希望大家不必追求一個萬能的可遵循的養老標準,而是可以通過這些產品工具,有啟發的創建適合自己的養老計劃。與此同時,我們期待所有養老規劃的專業服務機構和投資顧問可以看到這份白皮書,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客戶,并因人制宜地對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的建議。養老是關于全生命周期的事情人生收支曲線:掙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養老儲備越早規劃越輕松出生工作退休終了2530405060年齡儲備目標教育期積累期養老期養老儲備支出線收入線消費支出結余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3目錄CO
13、NTENTS經歷過去三年,當前近半數居民提升了長期儲蓄的目標中青年養老規劃意識增強,多數居民在40-50歲開始進行養老儲備知易行難,養老儲備面臨“不會做”和“不知道儲備多少”的阻礙過去養老靠國家,未來養老靠規劃,青年人意識更強90%居民認同養老儲備需要??顚S?607081112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4第一章 個人養老意識覺醒第二章 養老之困:困惑、困難與困境第三章 解困之道,養老有招第四章 養老金融規劃調研困惑我的基本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我的養老金夠不夠花?我的養老規劃該怎么做?1415171819202122232426293031323435363738困境家庭財務狀況變化,改變養老觀念父
14、輩依靠國家養老,而我養老必須早規劃活得久是好事,但需要更好的規劃養老路困難15-3536-38法定退休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年輕人可能對長壽預期不足退休后收入來源:基本養老金最普遍,商業養老保險逐漸成標配居民對基本養老金的重視程度和了解程度較高87%的居民存在養老資金缺口,居民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為83萬元養老資金缺口彌補信心較強,超70%居民有信心在退休前實現缺口彌補退休后月開支不減反增養老理想生活的開支水平與國際標準基本相符居民普遍高估了現有養老金替代水平養老投資風險偏好相對穩健,隨養老資金缺口增大,浮虧容忍上限提升理想的養老金融產品畫像相較目標日期型,居民大多選擇目標風險型產品近一半居民對個人
15、養老金政策有所了解,但對稅優政策的認知相對有限有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意愿但大多暫未付諸行動,平均意愿繳納金額為6000元稅優不足是居民不愿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主要原因居民偏好相對規律的繳納方式,養老儲蓄在產品選擇中高居首位95%居民認為需要有專業投顧提供養老規劃服務,但對投顧態度呈兩極分化 39-4445-48第一章個人養老意識覺醒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5“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經歷過去三年,當前近半數居民提升了長期儲蓄的目標對您而言,疫情過后現階段您的投資偏好更貼近于?預期收入不穩定帶來短期和長期儲蓄的增加增加短期現金的應急儲蓄19.61%47.64%19.87%12.88%提高長期儲蓄的
16、目標增加長期投資沒有明顯變化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增加短期現金的應急儲蓄沒有明顯變化增加長期投資提高長期儲蓄的目標0%10%20%30%40%50%60%國企私企自由職業待業后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但過去三年帶來的影響在人們身上留下了痕跡,改變了人們的行為,其中也包括投資行為。調研結果顯示,67.25%的居民經歷過去三年后選擇提高了儲蓄的目標。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其中47.64%選擇進行長期儲蓄、19.61%選擇進行短期儲蓄。此外,還有部分(19.87%)居民選擇增加長期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投資意識的提升。過去三年,很多人遭遇了公司裁員、工作斷檔或業務停滯等原因
17、導致的收入下降,就業困難和未來預期不穩,居民預防性儲蓄意愿增強,對于不同職業群體而言,我們發現提高長期儲蓄的目標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共識。外企、自由職業者選擇增加長期投資的占比略高于均值,或許是因為這些職業人群的收入不確定更大,“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的不確定性、未來收入的不穩定性促使他們選擇增加長期投資應對。而退休人群中覺得投資幾乎沒有影響的人占比較高,這與其已經有穩定的養老金收入存在一定的關系。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6“提早規劃養老”的意識覺醒,中青年養老規劃意識增強,多數居民在40-50歲開始進行養老儲備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您認為養老財富儲備應該從何時開始準備?40-50歲人群認為
18、養老儲備正當時越早越好35歲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退休之后再做安排您不需要為養老生活做財務準備28.50%8.40%15.74%17.23%13.10%6.04%4.72%5.12%1.16%46%居民選擇40-50歲開始養老儲備選擇“養老儲備越早越好”的年齡分布情況51%39%27%19%16%26%30%14%25%64%52%35%25%21%31%38%21%25%33%43%54%52%53%41%41%46%75%25-30歲31-35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25-30歲31-35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
19、55歲56-60歲61-65歲65歲以上65歲以上我們欣喜的發現,選擇“養老儲備越早開始越好”的占比最高,達到28.5%,我國居民提早進行養老規劃的意識覺醒。分年齡階段看,35歲前開始進行養老儲備的占比達37%,選擇40-50歲開始進行養老儲備的占比達46%。中青年養老規劃意識更強。在選擇“越早越好”的人群中,我們發現隨年齡增長呈現先降后升的態勢,即更年輕(25-40歲)和更年長(60歲以上)群體中認為需要盡早開始養老儲備的比例更高。其實,很多人都認為年輕一代可能是享樂主義者,他們的憂患意識相對較弱,但是調研結果顯示當今的年輕人的憂患意識已經顯著提高了,這是非常值得認可的,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
20、多數居民在40-50歲開始進行養老儲備。年齡處于40-50歲的人群中超半數會選擇當前年齡開展養老儲備。對于不同個體而言,他們分別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因此對于養老規劃的看法不同。相比于年長者,中青年在人生較早階段開始萌發養老規劃,將有更長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準備,可以更從容地實現理想的養老財富儲備。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735歲前開始準備40-50歲開始準備知易行難:盡管養老意識覺醒,但意識實踐,主要面臨著“不會做”和“不知道儲備多少”的阻礙對于未來養老生活需要的財富,您是否已有規劃開展儲備?不同年齡階段的養老規劃開展情況已有規劃,逐步實施32.16%25.51%36.08%6.25%已有規劃,暫未實
21、施有考慮過,但沒有規劃沒有規劃,也沒考慮過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雖然大家認識到養老儲備是越早進行越好,但知易行難,有養老規劃想法的居民占比達到58%,但實際開展養老規劃的占比僅有32%。調研結果顯示,目前沒有開展養老規劃的人群占比達到42%,養老規劃從“知”到“行”還需努力。結合年齡分布進一步分析,對養老有所規劃的居民比例基本上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加,在未退休的人群中,31-35歲居民已有養老規劃的占比相對較高。這與我們線下訪談中得到的回答相印證:31-35歲是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的高峰期,而生子是一個開啟養老理財投資規劃的重要時點,多數受訪者在結婚生子后萌生了養老理財的念頭,其中生子對大家決
22、策的影響最大;還有部分人是在完成大額開銷(房、車)的準備后,有閑錢開始考慮養老需求并為之付諸實踐。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8無規劃有規劃54%59%55%55%58%58%64%61%75%25-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65歲以上為什么養育孩子后開始思考養老,他們這樣說父輩幫忙自己帶小孩,老一輩的生活狀態和健康問題引發對養老規劃的思考養育孩子需要傾注大量的時間精力,考慮孩子的興趣班、教育金、以后結婚準備等等,一系列問題和養老一樣都需要長期規劃考慮以前“養兒防老”的觀念當下并不適用,現在可能已經“時移世易”希望未來不拖累子女,最好還能
23、有一定經濟基礎能夠貼補子女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當您思考如何做好未來養老規劃時,您覺得難點和障礙在于?(多選)客觀原因主觀原因不同月收入選擇“沒有閑錢”的占比當進一步探究是什么阻礙了居民開展養老規劃,我們發現一些共性難題。主要的難點和障礙在于對養老規劃的主觀認知不足。我們可以把居民對于養老規劃時遇到的難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觀原因,與自身的收入、時間精力相關,另一類是主觀原因,主要在于對于養老規劃的認知不足。調研結果顯示,專業知識的缺乏和對養老儲備具體金額的不了解是阻礙他們進行養老規劃的主要難題,占比達44.55%和37.40%。養老專業知識和所需金額測算可以由專業機構和專業從業人員提
24、供服務,幫助我國居民解決現階段困擾大家進行養老規劃的主要難點和障礙。從月收入角度我們發現,在開展養老規劃時,中低收入群體沒錢沒時間,高收入群體有錢沒時間。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群體開展養老規劃的主要障礙是“收入不足”。他們選擇“沒有閑錢開展養老規劃”的占比達40%,顯著高于均值29%。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開展養老規劃的主要障礙是“沒有精力”。他們選擇“沒有精力開展養老規劃”的占比約30%,顯著高于均值24%。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0937.40%34.52%44.55%18.19%24.23%28.93%當前收入不足或開銷較大,沒有閑錢進行養老規劃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來規劃打理不清楚應該
25、從何時開始進行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不懂養老/長期理財的投資方法不知道有哪些投資工具和產品適合自己不確定末來舒適的養老生活需要儲備多少資金29%43%40%平均值3千以下3-5千平均值1.5-2萬2-3萬3-5萬5萬以上不同月收入選擇“沒有精力”的占比24%28%30%33%33%我國居民金融知識水平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居民認為阻礙進行養老規劃的重要原因是自己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不懂養老/長期投資的方法,從現實情況看,我國居民的金融認知確實存在一定偏差。針對金融投資領域,測試我國居民的金融知識水平(包含通脹率水平、投資不可能三角定律、無風險收益資產認定、FOF投資方式、資產配置作用五個
26、方面),答對得分、答錯扣分,分值越高代表金融知識水平越好。從得分分布看,我國居民的金融知識水平較為一般,78%居民是屬于認知模糊或存在認知偏差。金融知識認知清晰的居民相對有限,僅有8%的投資者屬于認知清晰。從題目角度看,我國居民對通脹率的認識和資產配置作用的認知正確率較高,認同年化收益3%能在大多數年份跑贏通脹的正確率達到79%,認同資產配置能有效分散投資風險,匹配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正確率達到93%。居民對無風險資產認定、FOF基金所投的基金標的能否自己選擇、和投資不可能三角的認知錯誤率較高。81%的居民不了解FOF投資運作模式,77%的居民把房產看做是無風險資產,67%的居民錯誤地認為投資的高
27、收益、高流動性和低風險性能同時被滿足。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0認知清晰有一定認知認知模糊 有一定偏差偏差較大8%15%26%46%6%認知正確率高79%年化3%收益在絕大多數年份能跑贏通脹93%資產配置能分散風險81%FOF投的基金可以自己選擇77%房產和存款都屬于無風險資產67%投資高收益、高流動性、低風險能同時獲得認知錯誤率高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根據您的退休計劃,您認為退休后收入來源主要依靠?不同年齡階段對養老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的分布調研結果顯示,57.65%居民認為退休后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自己的準備和規劃,依靠國家發放的基本養老金來進行養老的占比為38.79%,依靠子女支持或單位社會
28、幫扶的合計占比僅有3.54%,從居民整體觀念看,選擇靠規劃的比例已然高于選擇靠國家?!斑^去養老靠國家,未來養老靠規劃”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結合年齡分布來看,35歲以下人群中約65%認為退休后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自己規劃,相對其他年齡段占比更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青年人獨立養老意識的增強。有趣的是我們發現61-65歲年齡段選擇靠自己的比例也相對較高,這可能是因為在臨近退休或實際退休后,面對真實生活場景讓他們發現:想要過上理想的退休生活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1過去養老靠國家,未來養老靠規劃:近六成居民認為退休后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自己規劃,青年人意識更強依靠自己準備和規劃57.65%38
29、.79%2.52%1.02%依靠國家發放的基本養老金依靠子女支持依靠單位和社會幫扶32%32%38%43%41%48%45%39%75%64%65%57%52%55%51%53%58%25%依靠國家發放的基本養老金依靠自己準備和規劃依靠子女支持依靠單位或社會幫扶25-30歲31-35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5歲以上 61-65歲養老資金須有“專用屬性”:90%居民認同養老財富儲備需要??顚S?,避免被其他個人開支擠占您對“用于養老的錢,您更希望放在一個單獨的賬戶里,專為未來養老使用,不被您當前其他開銷擠占”的認同程度非常同意21.83%42.47%27.4
30、2%7.22%0.38%0.68%比較同意同意比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不知道/不清楚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調研結果顯示,在養老投資的方式上,約90%的居民認為養老財富準備需要??顚?、單獨使用,同時也有7.6%的居民不認同這一觀點。從訪談交流中我們得知,不希望??顚舻娜苏J為將財富儲備放進一個大的池子中,可以更方便靈活地應對不同階段的不同需要。不同于其他投資目標的資金,養老儲備實際上帶有一定的“強制儲蓄”特點,??顚S媚軌虮苊庖蛏钜馔饣蛉诵匀觞c引發的資金占用,通過賬戶特性鎖定養老投資的持續性和安全性,為未來的養老生活保駕護航。??顚S茫鹤畲蟪潭缺U腺Y金的安全通常人們會把自己的錢袋子分為四份
31、管理,日常消費的錢、保險保障的錢、保本增值的錢和生錢的錢。有時候人們會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四筆錢的比例,比如父母生病、子女改變教育計劃時,可能從自己的賬戶中進行挪動和支取。在這四筆錢中,保險保障的錢專用屬性最為突出,養老儲蓄也應劃入這個范疇。養老儲備存在當下,用在未來,只有保證??顚S?,才能避免因生活變化帶來的各種風險,避免被拆東墻補西墻,才能在年老退出勞動崗位后的生活得到保障。01日常消費02保險保障03保本增值04生錢的錢存款年 齡25買房買車子女教育疾病其他30405060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2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3第二章 養老之困:困惑、困難與困境關于養老,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困惑一:
32、我的基本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困惑二:我的養老金夠不夠花?困惑三:我的養老規劃該怎么做?養老問題刻不容緩,既然已經認識到養老問題的重要性,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難免會開始焦慮,這種焦慮很大程度是來自于不知道該怎么辦。我的養老規劃該怎么做呢?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規劃?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市面上的各種養老產品適合我嗎?該怎么挑選?每個人的物質生活基礎不同,心理訴求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有對退休后美好生活的追求?!耙秦攧兆杂闪?,我就退休”,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對不同人來說,財務自由的標準不同,能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又少之又少。對于普通人來說,就希望現在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在辛苦幾十年后能過上安
33、心的養老生活,那么站在當前時點要如何判斷未來自己的養老金是否夠花呢?職工的社保繳費多是在公司發工資時統一完成扣繳,多數人知道自己繳納的金額,但不太清楚繳納金額和未來領取養老金之間的計算關系。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深,在現收現付制下,養老金給付壓力持續增大,大家不免擔心,到了我自己退休的時候,養老金還能領得到嗎?我究竟能領到多少錢呢?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4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您對自己的退休計劃安排是?您對自己的壽命預期更接近于?提前退休13.05%57.36%23.19%6.39%法定退休延遲退休不退休或無計劃廣義的退休可以理解為退出工作崗位、收入不以勞動性工資為主的生活階段,人們可以選擇
34、法定年齡退休,也可以“提前退休”。目前,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性干部(機關事業單位員工)55周歲、女性工人(企業員工)50周歲,當養老基本保險繳滿15年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領取國家基本養老金,但若未來出臺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政策,退休年齡上限將被延遲。根據調研結果,整體來看,近乎60%的被調研者依舊選擇法定年齡退休,其中女性大多選擇于55歲法定退休年齡退休、男性大多選擇于60歲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選擇提前退休的占比為13.05%,選擇延遲退休的占比為23.19%。根據調研結果,整體來看,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性別差異不大,我們發現中老年對高壽預期的可能性在提升,低于5
35、5歲居民預期自己壽命超過90歲的比例只有10%左右,但55歲以上居民預期自己壽命超過90歲的占比則顯著的提升到20%,接近翻倍。何時退休,自己或許無法決定非國企事業單位的人群對能否工作到法定退休年紀不敢保證工作壓力大、身體狀況糟糕可能無法堅持到法定退休年齡81.8歲81.0歲不同年齡階段對預期壽命超過90歲的選擇占比25-30歲12%9%13%11%11%11%20%16%25%31-35歲 36-40歲 40-45歲 46-50歲 51-55歲 56-60歲 61-65歲 65歲以上盡管提前退休口號不絕于耳,但法定年齡退休仍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年輕人可能對長壽預期不足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
36、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5了解我國居民對退休時間的選擇其實是為了幫助我們估算養老規劃所需的養老年限。養老年限可以簡單通過預期壽命減去退休年齡計算得出。如小王計劃60歲退休,預計自己能活到85歲,那么他需要為沒有工資收入的退休后25年準備好養老資金儲備。若根據目前法定退休年齡,和80歲的預期壽命計算,女性需要為養老準備25-30年的財富儲備,男性需準備20年。值得一提的是,人均預期壽命每10年可能增長2-3歲。國務院辦公廳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 展望,到203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0歲以上,或許我們低估了長壽的可能性,需要為更長的退休養老生活做更長期限更充分的保障。想要知道能領多少養老
37、金,首先要了解養老金的來源構成及影響因素。養老保險三支柱,對應養老金待遇的三大構成來源,分別為由國家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由單位主導的企業/職業年金和由個人主導的個人養老金。作為最基礎養老保障,由國家發放的基本養老金覆蓋率已達91.12%,企業/職業年金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補充養老,惠及人群約為6%,而個人養老金剛剛起步。因此,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基本養老金是目前最主要退休后收入來源?;攫B老金的高低,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但領取有上限。這是因為計算基本養老金的兩個重要參數是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和個人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有上限,最高不超過社平工資的3倍。工資越高,基本養老金領取的差異越小。假設當
38、地社平工資1萬元,若按照上限繳納,實際上月收入3萬和月收入10萬的人最終能夠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一樣。這體現了社保的共濟作用,一定程度上能調節收入差異。養老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 統籌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后,我究竟能領多少錢?養老多支柱體系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國家養老計劃/強制企業繳費+個人繳費統籌賬戶+個人賬戶收支壓力財政負擔日益嚴重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雇主養老計劃/自愿企業繳費+個人繳費個人賬戶覆蓋面小惠及人群有限個人養老金個人/自愿個人繳費個人賬戶擴容潛力大重要性日趨提升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6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
39、證券以下哪些選項可能成為您退休后收入來源?(多選)調研結果顯示,近90%的居民認為基本養老金將是自己退休后養老收入的主要來源,結果與我國三支柱現狀相匹配。由于本次調研對象中來自國企、機關事業單位的人數占比達到30%,這類群體普遍都擁有二支柱補充養老保險,因此受訪對象中擁有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比例達到26.3%,遠高于我國二支柱的覆蓋度。值得一提的是,商業養老保險正成為居民養老儲備的標配選擇,46.7%的居民已經持有商業養老保險或認為其將會成為退休后的收入來源。在其他可能的養老收入選項中,儲蓄存款的選擇占比達到77.4%,存錢養老觀念深入人心,“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的選擇占比為23
40、.5%和22.4%,并非主流選擇??傮w而言,居民正在探索通過各種方式豐富退休后收入來源。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7居民探索更加豐富的退休后收入來源:基本養老金最普遍,商業養老保險逐漸成為居民養老儲備標配訪談中居民對商業養老保險的一致性觀點過去三年大家加深了對保險的認知態度轉變:從排斥否定到了解配置投資收益的錨可能發生改變,開始參照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預定利率明確退休后現金流領取是居民配置商業養老保險的看重因素88.9%26.3%46.7%77.4%三支柱彌補28.6%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儲蓄存款金融投資被動收入持續勞動工資性收入房產/房租收入子女親戚資金支持其他27.3%23.5
41、%22.4%0.3%一支柱二支柱廣義三支柱居民對基本養老金的重視程度和了解程度較高:70%調研對象對退休后能領取的大致金額心中有數對于將來每月能領取到多少基本養老金/年金,您的了解程度是?非常清楚,通過社保機構計算得到21.87%47.51%24.35%5.63%比較清楚,參考身邊人相似的情況得知模糊,知道一個大概的范圍比較不清楚,不確定是否會發生變化0.64%非常不清楚,完全沒有概念 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居民對自己基本養老金的重視和了解程度較高:有21.87%的居民通過社保等機構的計算工具測算自己退休后能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47.5%的居民則是參照與自己情況相似的身邊人大致推測能領取基本養老金
42、的范圍,他們都是以相對主動的方式獲取基本養老金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仍有30.6%的居民對未來每月能領到多少基本養老金是不太清楚的。結合年齡分布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清楚了解基本養老金能領取數額的人群占比提升。以50歲為劃分點,年齡超過50歲的居民清楚了解基本養老金能領取多少的占比明顯提升,這或許是因為多數企業女性職工到50歲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就能明確知曉自己實際到手的基本養老金數額。需要給大家指出的是,無論是官方還是其他機構提供的計算工具,通常需要填寫多個計算預估參數,比如預估未來繳費工資漲幅、未來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繳費基數等,這些參數設定會影響計算結果的高低。此外,國家每年
43、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調整變化也會影響最終基本養老金的多少。通過參考身邊相似職位和工作年限的已退休人士獲得的基本養老金推測自己未來領取數額同樣會存在誤差,因此計算或根據已退休職工情況得到的結果也只是一個參考值,不等于未來能領到的實際養老金。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8清楚了解基本養老金占比隨年齡增長提升退休后退休前25-30歲65%68%69%65%68%69%77%76%100%31-35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65歲以上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居民養老儲備/養老資金缺口情況不同級別城市養老儲備和養老資金缺口情況(單位:萬元)13%居民養老儲備富余8
44、7%居民養老儲備存在缺口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1927.73%27.44%22.02%5.73%4.06%6.75%4.03%2.24%在獲取居民退休計劃安排、預期壽命、個人當前月開支、預計退休后月開支、已有養老儲備等信息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預期壽命-退休年齡)*預計退休后年開支大致計算出每個人未來所需養老資金,再根據未來所需養老資金減去現有養老儲備就能夠得知居民養老資金是否存在缺口。調研結果顯示,87%的居民存在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缺口為83萬元,從缺口規模分布看,居民養老資金缺口小于100萬元的占比達到55%,缺口大于100萬元的占比達32%。養老資金缺口大小其實和個人的收支水平密不可分,收
45、支水平與居民所在城市、年齡階段等因素相關。整體來看,城市越發達,所在城市居民的養老資金缺口越大,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居民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為97萬元、81萬元和64萬元。分性別看,女性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為98萬元,男性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為68萬元,女性缺口高于男性可能與日常生活開銷更大和退休養老時間更長有關??鄢延械酿B老儲備,我國87%的居民存在養老資金缺口,居民養老資金缺口平均為83萬元養老儲備在100萬元以上養老儲備在50-100萬元(不含100萬)養老儲備在0-50萬元(不含50萬)一線二線187.090.3149.668.6137.869.5三線及以下0養老預估資金50100150200資
46、金缺口在0-50萬(不含50萬)資金缺口在50-100萬(不含100萬)資金缺口在100-200萬(不含200萬)資金缺口在200-300萬(不含300萬)資金缺口300萬以上-96.7-81.0-63.8養老資金缺口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已有儲備養老資金缺口彌補信心較強:面對大額的養老資金缺口,超70%調研對象有信心在退休前能實現缺口彌補您是否有信心能夠在退休前補足缺口?出乎意料的是,面對大額的養老資金缺口,高達70%的調研對象有信心能夠在退休前實現缺口彌補。不同養老資金缺口的彌補信心存在一定差異:調研結果顯示,缺口處于0-200萬區間內時,居民彌補缺口信心隨缺口的增大而減弱;當缺
47、口達到200-300萬區間時,居民信心反而有所提升,增長到了83%。這一現象可能與收入高低有關,養老資金缺口超過200萬的群體平均月收入在1.6萬元以上,高收入群體生活開支較多,相應的養老資金缺口更大,但較強的賺錢能力或是他們彌補缺口的重要信心來源。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0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超預期的缺口彌補信心可能存在盲目樂觀有信心是好事,但是居民的信心可能是帶著過去10年間經濟高速發展的光環來看待的。隨著經濟增速換擋,無風險收益的下降、過去的財富積累范式可能失效。一方面,當前人們取得的成就、獲取的財富與國家所處高速發展階段密不可分,當然個人努力必不可少,但人們可能會過度自信的高估了自
48、身努力的阿爾法,而忽略了時代造就的貝塔。大家不妨思考看看,當大環境發生變化時,個人還能持續快速的積累原始財富嗎?另一方面,在預估養老所需資金時,居民是通過預估未來理想養老生活月開支水平與當前月開支水平的比例關系進行計算的,可能低估了養老真實所需開銷。不妨跟著我們一同閱讀下去,看看目前真實的養老月開支會是什么水平?0,50萬)50,100萬)100,200萬)200,300萬)300,500萬)500,1000萬)1000萬及以上9,26610,57812,57316,03117,41132,63337,818養老資金缺口越大的群體平均收入越高(元)非常有信心22.23%51.56%18.88%
49、6.04%比較有信心一般比較沒信心非常沒信心1.30%資金缺口0-50萬74%72%69%83%50-100萬100-200萬200-300萬當前平均月開支情況(元)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1調研結合年齡、家庭狀況等個人基礎信息維度統計不同人群當前的平均月開支情況(含房貸、教育等大額支出)。從年齡分布看,處于31-35歲年齡段的居民月開支水平達到了峰值,為8226.7元,或許因為這一年齡段多處于結婚生子期,開銷相對較大,結合家庭狀態可以得到一定佐證:已婚人群的平均月開支顯著高于未婚人群。36-60歲年齡段,居民平均月開支隨年齡增長而逐步減少,可能與大額支出的減少有一定關聯。值得一提的是,60歲之后
50、,居民平均月開支水平反而提升,達到7463.0元,這引發我們的思考或許退休后的生活開銷并不會如意料之中的逐步減少,退休后的生活開銷可能高于退休前,那么大家對彌補缺口的盲目樂觀或許也體現在低估了未來養老生活開支水平。從地域分布看,城市等級越高,所在地居民的平均月開支水平越高,這與城市的經濟水平和物價水平密切相關。調研結果顯示,一線城市平均月支出達8481.7元,二線城市平均月支出達7105.4元,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平均月支出為6630.6元。退休后月開支不減反增:35歲后隨著年齡增長月開支水平呈下降趨勢,但60歲后月開支水平上漲離異已婚有二孩及更多己婚有一孩己婚無孩未婚7730.87258.67
51、560.07937.55102.6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及以下8481.77105.46630.6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25-30歲31-35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7078.38226.77940.77603.27131.96390.86230.37463.0不同年齡人群的平均當前月開支(元)不同家庭狀況人群的平均當前月開支(元)不同地域人群的平均當前月開支(元)養老理想生活的開支水平與國際標準基本相符:理想退休后生活的開支約為退休前開支的70%按照當前物價水平,理想狀態下您退休每月平均總開支大概是?基礎退休生活開支不到目前每月總開支
52、的50%16.09%36.43%26.19%18.57%簡約退休生活大約是目前每月總開支的50%-70%無憂退休生活大約是目前每月總開支的70%-90%舒適退休生活與當前每月總開支基本一致就行2.71%樂享退休生活預計高于當前每月總開支每個人養老生活選擇不一樣,養老和自己比更為妥帖,評估養老金夠不夠用其實可以有標準可循,衡量舒適養老生活的核心指標就是養老金替代率。所謂養老金替代率是從收入角度去看退休前后的收入比例,養老金替代率越高,意味著退休后生活保障越充分。參考這樣的思路,我們也可以通過開支的角度去看退休前后的花銷比例。通過國際標準的養老金替代率和養老開銷比例的對比去觀測我國居民養老生活的理
53、想狀態。調研結果顯示,整體來看,居民平均的理想退休后生活的開支約為退休前開支的73%,這與國際推薦的養老金替代率70%基本相符。36.4%的居民選擇了“簡約退休生活”,26.2%的居民選擇了“無憂退休生活”,說明了大多數居民對未來養老生活還是有較高的期待。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2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國際標準的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替代率反映的是退休后生活水平下降程度,簡單來說,替代率越高,退休養老生活就會越幸福:養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養老金領取收入/退休前工資收入*100%世界銀行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否則
54、難以保障基本養老生活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3從支出的角度看,居民理想的養老生活開銷大約為退休前的70%,那么再從收入的角度看,我們大致測算的養老金替代水平能達到多少呢?調研結果顯示,居民認為退休后能達到的平均養老金替代水平為55%,但根據當前統計局公布的實際數據大致測算,2021年我國平均養老金替代情況為43.6%,理想與現實存在10%左右的差距,退休后實際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可能低于預期,這意味著養老資金實際需要彌補的缺口會比預期的更大,這缺口是需要由居民自己進行補足的,居民對養老金替代水平的高估是導致居民對補足大額缺口信心盲目樂觀的第三個原因。居民普遍高估了現有養老金替代水平:認為替代水平能達到
55、55%左右,但測算的養老金替代情況大約為43%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招商基金,華寶證券實際的養老金替代情況如何呢?養老金替代率理應將三支柱收入來源都納入計算,但由于我國一支柱占比達90%,二三支柱規模仍較小,可以簡化使用基本養老金收入進行推演。我們通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情況數據和城鎮職工就業平均工資數據,近似作為退休后收入和退休前收入,幫助了解目前我國居民養老金領取的替代情況(以城鎮居民為例)。2000年中國的平均養老金替代率水平為70%,恰好是世界銀行建議的要基本維持退休前生活水平不變所需的替代率,而如今平均養老金替代情況已經跌破50%,僅為
56、43.6%,不僅低于國際勞工組織建議最低標準55%,同時也低于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目標替代率60%。根據我們的計算推演,養老金替代情況在各省市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經濟更發達的一線城市,其替代情況相對較低,例如上海的養老金替代情況僅僅為43%,而發展相對較慢的青海的替代率能高達64%。120%100%80%60%40%20%0%西藏陜西山西青海新疆云南河南廣西甘肅天津山東內蒙古貴州福建河北寧夏北京遼寧安徽黑龍江湖南吉林江西湖北海南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四川重慶不同省市城鎮居民養老金替代情況(2021年)居民的養老投資風險偏好相對穩健,浮虧容忍度較低,但隨著養老資金缺口的增大,容忍上
57、限有所提升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居民對彌補大額養老資金缺口的信心可能存在盲目樂觀的第三個原因或許是高估了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那么,這樣的認知偏差是否會對居民養老投資的風險偏好產生影響呢?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居民的養老投資風險偏好較穩健,中低風險偏好占比近50%進一步結合居民對于養老投資的關注點來分析,居民最關注的就是產品的安全性(55.6%)、收益(41.1%)和流動性(40.5%),整體來看,安全是養老投資的第一要義,收益會為安全“讓路”。在我們關于金融知識的調研中,居民“房產和存款都屬于無風險資產”的認知相對較弱,約66%的居民錯誤的認為房產是無風險資產。在過去十年里,房子價格穩步攀升,房產
58、被認為是無風險資產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近些年政策提倡房住不炒,房產金融屬性逐漸減退,回歸商品屬性。因此,盡管居民對于養老投資的第一要求是安全,但是對資產性質的認知偏差,或將為其帶來的一定的風險。綜合風險偏好情況養老投資的關注點(多選)低14.56%49.62%31.62%3.89%中低中中高0.31%高訪談中居民認為養老投資就是一筆偏穩健的投資“養老=保本”,無論是對產品的認知或者對產品的收益預期看,大部分人認為帶有“養老”字樣的金融產品一定保本/至少穩健,不會虧35.37%產品可享受的稅收等政策優惠35.30%產品的投資范圍和比例41.06%產品歷史收益率好不好33.22%是否有附加養老服務
59、40.49%產品的流動性,申購贖回是否受限產品的規模產品的安全性,產生虧損的風險高不高產品管理者及發行機構,例如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28.00%55.64%30.91%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4居民對養老投資的浮虧容忍度實際上,很多人都沒能意識到他們養老投資行為的內在矛盾。養老投資是長期投資,理論上,長期投資較短期投資而言,更適合進行一定比例的風險資產配置,因為將投資風險攤到長期去看,投資的波動會更小、虧損也會更小,但實際投資中人們會變得相對保守。此外,很多人也沒有投資生命周期的概念,即在年輕時候可以多承擔風險換得更高的收益,只是一味追求穩健。調研結果顯示,76.1%的居
60、民對于養老投資的浮虧容忍程度在10%以內。為了更好的觀測不同群體養老投資風險容忍度的情況,我們對不同浮虧容忍承受度進行賦分,容忍度越高分值越高。根據分值分布我們發現,小于50歲居民的養老投資浮虧容忍度得分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提升,50歲之后居民的養老投資浮虧容忍得分明顯下降,這或許與部分人在50歲已到退休年齡,退休后養老投資風險偏好下降有關。與此同時,養老資金缺口越大,居民的浮虧容忍得分越高。不能接受浮虧,至少要保本12.93%24.87%38.32%浮虧5%以內浮虧5%-10%17.48%浮虧10%-30%3.70%浮虧30%以上2.69%不會因為階段性的浮虧感受到明顯的焦慮不同年齡人群的平均
61、浮虧容忍度得分不同養老資金缺口的人群的平均浮虧容忍度得分2.242.392.422.442.472.252.252.2431-35歲25-30歲36-40歲40-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2.222.372.402.632.662.842.73【0,50萬)【50,100萬)【100,200萬)【200,300萬)【300,500萬)【500,1000萬)缺口1000萬以上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5理想的養老金融產品畫像:居民更青睞收益能跑贏通脹、最短持有期適中約3-5年期和低權益中樞的產品了解居民養老投資風險偏好后,調研進一步了解居民對養老
62、金融產品的偏好。不同產品的特性有所不同,養老投資規劃的重點之一就是將不同的產品與不同風險偏好的人群進行適配。適配的前提是需要對不同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有所了解。養老金融產品小課堂目前,養老金融產品可以分為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四類,具體投資標的分別對應于養老儲蓄產品、養老理財產品、養老保險產品和養老目標基金。四類產品風格各異,匹配不同風險偏好人群。這四大類產品既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也可以直接進行投資。儲蓄存款:養老儲蓄屬于長期限定期存款,現有5、10、15、20年期限四檔可選。一般設有35歲以上且實際年齡+產品期限55的限制。此類產品保本保息,安全穩健,區分整存整取與
63、零存整取、整存零取設定不同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銀行理財:養老理財相較傳統理財產品有穩健性、長期性、普惠性特征。穩健性,以中低風險、固定收益類為主,不保本但引入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及附加風險資本等機制有效降低凈值波動;長期性,適應養老理念,產品期限普遍較長,其中養老理財試點產品期限5年起;普惠性,投資門檻低、固定費率低。商業養老保險:包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年金險和兩全險等,其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較為普遍。產品采用賬戶型方式,一般有穩健型、進取型兩種風格可供選擇(期間可轉換),對應不同的保證利率,相較養老理財和基金,特點是賬戶設定保底收益率并可終身領取。公募基金:養
64、老基金通常采用FOF形式運作,具體包括目標風險基金和目標日期基金兩類。試點期間先行納入中低波動且含權益資產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未來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逐步推開,產品范圍將進一步擴充。與其他三類產品相比,養老目標基金的收益彈性相對較高。養老儲蓄養老保險養老理財養老基金收益風險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6偏好的養老金融產品的特性您希望實現的養老投資收益目標是?復合年化收益率越高越好6.16%16.07%41.91%28.29%復合年化收益率達到10%復合年化收益率達到5%投資收益至少能夠對抗通脹7.57%不發生任何虧損面對眾多的養老金融產品,究竟具有什么特性的產品會是居民偏好
65、的呢?本次調研,我們考察了居民對養老金融產品在收益、期限和風險資產投資占比上的偏好。整體而言,居民更偏好收益能跑贏通脹、最短持有期適中、權益中樞相對較低的養老金融產品。投資收益層面,41.9%的被調研者希望養老投資收益能到年化5%,近30%投資者表明只需能跑贏通脹即可,并不會一味追求高收益。收益能跑贏通脹最短持有期適中權益中樞相對較低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7您能接受的養老金融產品的最長鎖定期是?產品期限層面,由于養老投資是一筆長期投資,所以很多針對養老設計的產品會附有一定的最短持有期要求,調研結果顯示,3-5年是目前大部分居民接受度較高的持有期限。10年及以上這種過長
66、的封閉期的流動不足帶來的不確定性相對較高、1年及以下這種過短的封閉期又與養老的長期特性有所違背,因此選擇人數占比相對較少。整體來看,居民已經對養老投資的長期屬性有所接受,愿意接受一定的封閉期,但不能過長。投資范圍層面,產品投資比例中高風險資產占比越高,意味著產品風險越高、收益彈性也越大。進行養老金融產品投資時,88.5%居民更偏好選擇低權益中樞(高風險資產比例30%)的產品,這與居民追求安全穩健的投資目標相吻合。最低持有期1年7.39%36.22%33.11%17.37%最低持有期3年最低持有期5年持有期5-10年5.92%持有期10年以上養老投資時,您更傾向選擇的產品投資比例為?低風險資產比
67、例95%+高風險資產比例5%23.10%35.65%29.87%8.92%低風險資產比例80%+高風險資產比例20%低風險資產比例70%+高風險資產比例30%低風險資產比例40%+高風險資產比例60%2.45%低風險資產比例20%+高風險資產比例80%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8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29如果有產品可以投資到退休,年輕時多投資高風險資產以博取高收益,隨著退休臨近,多投資低風險資產增加收益穩定性,您傾向?選擇上述產品,將資產配置交給產品來做78.32%21.68%不選擇上述產品,自己選擇并調整產品,資產配置自己做面對豐富的養老金融產品
68、,居民該怎么選擇呢?根據調研結果,80%的居民愿意將資產配置交給產品完成,但是在線下訪談中,受訪者大多還是更傾向于選擇風險明確固定的養老金融產品。訪談中,兩類產品放在一起,居民更偏向選擇目標風險型產品對產品風險收益特征和自己風險偏好有較明確認知的居民更偏向選擇目標風險產品,用于匹配自己風險偏好或完善當前投資組合中的缺位目標風險類產品和目標日期類產品究竟是什么呢?目標日期型:通常以投資者的退休時間為目標日期,依據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風險承受能力動態調整權益和固收基金的投資比例。簡單來說,年輕時期是養老財富積累的階段,多投資權益基金以博取高收益,隨著退休時間的臨近,逐步增加固收基金提升收益穩定性。目
69、標風險型:權益基金與固定收益基金的配置比例相對固定,通常會按照特定波動率進行“靜態”配置,使得產品風險控制在特定目標范圍內,適合不需要根據年齡調整策略或了解自身風險偏好且有一定投資經驗人群。權益類基金比重固定收益類基金比重目標日期型目標風險型100%25歲35歲45歲55歲65歲75歲85歲95歲80%60%40%20%0%年輕時期臨近退休退休早期退休后期PR2保守權益20%權益25%-40%持有期3年30%-60%持有期1年權益30%持有期5年60%-80%PR3穩健權益15%-30%權益40%-55%權益65%-80%PR4平衡權益45%-60%權益65%-80%PR5積極權益65%-80
70、%約80%的居民愿意通過養老金融產品做底層資產配置,相較目標日期型,居民大多選擇目標風險型產品近一半的居民對個人養老金政策有所了解,但對稅優政策的認知相對有限認知非常清晰3.61%47.03%29.75%19.61%有一定認知認知較少認知不清晰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關問題認知2022年末個人養老金政策制度的正式落地實施,標志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正式邁入了協同共進的高質量發展時代。近一年多來,個人養老金相關的話題一直保持著高頻熱度,已經成為頂層關切、大眾關心、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在居民養老意識覺醒章節我們發現大部分居民都認同養老需要??顚S眠@一觀點,2022年新出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是“專
71、款專用”的體現,那么居民是如何看待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呢?是否愿意參與?不愿意參與的原因是什么?調研結果顯示,整體而言,50.6%居民對個人養老金政策有認知,但對此不了解的人群也不在少數,認知較少或不清晰的占比達49.4%。具體來看,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在稅收優惠方面的認知相對有限,兩道關于稅優的正確選擇占比均不到40%。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主要有三個:一是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進行稅前扣除;二是投資收益暫不收稅;三是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45.75%資金劃入養老金賬戶后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養老金融產品35.01%參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可在當
72、年計算個人所得稅之前扣除38.91%領取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收入時享受個稅優惠30.32%我可以選擇多家銀行開立多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27.58%急需用錢時,我可以提前支取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認知正確率認知錯誤率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0盡管約70%的居民愿意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但付諸行動的僅占24%,平均意愿繳納金額為6000元左右您是否愿意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關于繳納金額,在1.2萬元/年的額度上限內,您更傾向每年繳納?愿意開設,并已開設24.42%49.55%19.30%6.72%愿意開設,但暫未開設猶豫觀望不愿開設9000-12000元10.68%13.71%35.1
73、1%30.33%7000-9000元5000-7000元3000-5000元10.17%3000元以下近50%的居民已經對于個人養老金政策有所了解,那么居民是否有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意愿呢?居民有個人養老金賬戶開設意愿,但大多暫未付諸行動。根據調研結果,大部分居民(73.97%)均有開設意愿,但在有意愿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暫未開設。在有意愿開設的人群中,平均繳納金額約為6000元,僅為12000元上限的一半。需要指出的是,約90%的居民都希望將養老錢放在一個單獨的賬戶里、不被當前其他開銷擠占的,既然大家都希望“??顚S谩?,那么為什么真正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人相對較少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數
74、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1整體來看,稅優不足是居民不愿開通的最主要原因稅收優惠低,可以以犧牲稅收優惠,獲取投資自由22.11%20.00%16.49%我還不太了解關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相關信息收入不足或開銷較大,沒有閑錢投入15.09%活在當下,我希望把更多的錢用在當前消費14.39%退休后才能支取的封閉期太長11.93%我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和產品選擇不愿意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主要原因是?調研結果顯示,22.11%的居民認為稅收優惠吸引力不足,20%的居民是出于不了解個人養老金政策而未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沒有閑錢而不愿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人群中低收入(月收入3000元以下)
75、群體的占比較高,隨著收入的提高,稅收優惠低成為了不愿意開設的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人們覺得稅優額度不夠,但從個人養老金繳費額度上看,平均意愿繳納金額僅為上限的一半6000元左右,并沒有用滿全部的減稅額度。大多人居民對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還是保持著觀望態度訪談中多數人認為個人養老金賬戶等同于第二個社保養老,錯誤的認為個人養老金可能會被拿去彌補基本養老金結余的不足,讓高收入者多交錢養低收入者對個人養老金賬戶安全性存在擔憂:個人養老金賬戶雖在銀行開立,但因為賬戶被長期鎖定不能隨意支取,擔心自己賬戶里的資金最后只是一個虛值政策剛剛實施,效果和收益如何還想再觀望看看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
76、融規劃白皮書32調研結果顯示,22%的受訪者認為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低而不愿意開通,那么參與個人養老金究竟能省下多少個稅呢?減少幅度是不是真的一如所想的低呢?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政策:繳費時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進行免稅、領取時按照3%稅率繳稅。由于我國實行階梯式納稅,收入越高則意味著稅越高,而新出臺的個人養老金就是一種稅優的新途徑。當月收入處于跳檔的邊緣時,繳納個人養老金帶來的稅優相對是最大的。我們對于處于不同階梯的月收入在繳納個人養老金前后的稅額進行了對比,其中假設個人養老金足額繳納、不繳納五險一金、不考慮個人養老金后續領取時繳稅等情況。以平均月收入8500元為例,當每年足額繳納120
77、00元的個人養老金后,其每年的個稅能減少780元,減免比例高達46%。整體來看,對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是否參與個人養老金似乎對其稅額的影響不大,而對于高收入人群而言,繳納個人養老金確實能達到減稅的效果,月收入在8000以上的人群可以通過繳納個人養老金實現個稅減免優惠。但目前個人養老金年繳總額有限,能夠減稅幅度有限,對部分群體而言吸引力相對不足。個人養老金究竟能減稅多少呢?不同年收入人群參與個人養老金可獲得的最大免稅額級數年收入適用稅率12000元抵扣額度對應的免稅額(元)12345679.6萬以下9.6萬-20.4萬20.4萬-36萬36萬-48萬48萬-72萬72萬-102萬102萬以上3%1
78、0%20%25%30%35%40%360元1200元2400元3000元3600元4200元5400元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3居民偏好相對規律的繳納方式,在產品選擇方面,養老儲蓄高居首位定期從收入中劃分一定比例資金,定期定額繳納43.94%41.64%14.42%每年一次性繳納一定數額根據閑錢的多少,不定期不定額繳納在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繳納方式上您更傾向于?運用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的資金進行投資時,您選擇的優先級是?TOP1TOP1+2最后,我們就居民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繳納方式、偏好產品等特性進行分析。調研結果顯示,85%的居民偏好相對規律的繳納方式,43.9%居民選擇
79、定期定額繳納,41.6%居民選擇年度一次性繳納。產品選擇方面,整體來看,養老儲蓄是居民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時的首選產品,其次是養老保險和養老理財,養老基金的排序相對靠后,這或許與近年來股票市場行情震蕩,基金產品收益波動較大有關。當我們進一步詢問居民養老基金投資排序靠后的原因時,43%居民是因為養老基金的投資收益存在波動,23%居民是因為參與基金投資較少,20%的居民因為不了解養老基金,14%的居民是因為不知道養老基金購買渠道。22.39%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17.33%養老基金/公募基金37.01%養老儲蓄/存款23.27%養老理財/銀行理財50.49%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36.86%養
80、老基金/公募基金61.12%養老儲蓄/存款51.53%養老理財/銀行理財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4(排在第一位的產品選擇分布)(排在前兩位的產品選擇分布)約95%的居民認為需要有專業的投資顧問提供養老規劃服務,但當前居民對投顧態度呈兩極分化您是否認同“養老投資需要有專業的投資顧問幫助開展”?希望的養老規劃服務內容(多選)非常同意18.83%51.96%24.99%3.73%比較同意同意比較不同意0.50%非常不同意做好養老金融規劃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那么投資者是否愿意通過向專業的投資顧問咨詢來獲得解決的辦法呢?調研結果顯示,95%左右的被調研者愿意由專業的
81、投資顧問提供養老投資咨詢服務,排名前三的需求是養老規劃的整體方案設計(46.64%)、具體產品的分析遴選(43.43%)和投資賬戶的持續跟蹤管理(40.53%)。在線下訪談中,我們發現受訪者對投顧持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全盤接受”的受訪者認為投資顧問更專業、對產品了解更多、對政策理解更全面,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幫助自己制定養老金融規劃?!奥犅牼托小钡氖茉L者認為大部分投顧資質平平、推薦產品都是為了完成銷售業績,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對于從事養老金融服務的從業人員而言,提升專業素養、站在客戶角度出發幫助解決實際投資需求是拓客、留客的重要方式。為什么居民對投顧的態度會截然相反呢?“全盤接受”的受訪者自身
82、專業水平有限、獲取財經類信息渠道不暢、時間精力不足,對專業投顧的期待較高“聽聽就行”的受訪者投資經驗相對豐富、專業水平較高,或有購買投顧推薦產品發生虧損的情況,導致對投 顧的實際觀感一般40.53%養老賬戶的跟蹤管理38.68%最優節稅養老投資規劃46.64%養老規劃的資產配置建議與方案設計43.43%養老產品的介紹、比較與遴選35.06%37.97%35.62%所需養老金儲備及缺口的測算衍生的保險產品和適老服務推薦養老政策解讀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5困境一:家庭財務狀況變化,改變養老觀念面對不同困境,大家思考不同的養老路徑作為一名房地產開發經理,倪先生是“上海好男人
83、”的典型代表,承擔了家中大大小小事務的他說:“一家之主是1,后面都是0,1倒了家就散了。每個人的一生都擁有幾個球,分別代表著健康、事業、家庭、孩子,只有事業這個球是橡膠做的,它掉在地上還可以彈起來,其他的都是玻璃做的,一摔就碎了”。2003年非典的時候倪先生經歷了父親的不幸離世。但他認為“相對幸運”的是,父親的離世沒有拖很長時間,送到醫院搶救無效不久就去世了。對于23歲涉世未深的他來說,當時對家里的財務狀況并不了解,家中長輩幫襯處理了父親的后事,自己沒有感到太大壓力。但如今醫療水平越來越發達,例如他母親前兩年要搭支架,支架價格還很貴,就讓他感受到了一些壓力,好在自己收入水平已經提升,因此經濟壓
84、力不會造成精神的過度緊繃。胡女士和丈夫兩人沒有孩子,養了三只貓。曾經,胡女士的父母經歷了一場大病,醫療費用開銷很大,家中三分之二的積蓄被消耗殆盡。對自己未來醫療支出的擔心是她開啟養老規劃的最初動力。父母生病后,胡女生也選擇了丁克的模式,未來她可能會選擇高端養老社區,因為沒有子女可以照顧自己,她說“只要把錢都花在自己身上就行,不用考慮留給下一代?!蹦呦壬?43歲 上海胡女士 41歲 上海注:觀點引用自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線下訪談對象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6困境二:父輩依靠國家養老,而我養老必須早規劃面對不同困境,大家思考不同的養老路徑呂女士 43歲 廣州鄭女士 34歲 成都鄭女士從事人力工作,是一個
85、有著長期儲蓄習慣的人。由于工作的關系,鄭女士對基本養老金領取金額相對了解。在她看來,等到自己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時候可能存在較大變數,不確定政策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如果到時候基本養老金只有一點點,那就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儲蓄。國家基本養老金作為養老基礎保障是很重要的,但基本養老金只能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要想有高品質退休生活就要靠自己準備。在養老這件事情上,鄭女士認為不能完全依靠國家的基本養老金,需要提前做好養老儲蓄和養老規劃。從事國際旅游規劃的呂女士在疫情三年時間中工作幾乎全部中斷。好學的她不僅報考了商學院,還通過不斷學習經濟類課程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她看來,父輩可以依靠國家養老,但自己無法僅僅指
86、望國家。過去三年里,呂女士工資不漲反跌,甚至為零,但父輩的基本養老金每年穩定的增長。呂女士清楚的認識到,64年出生人口高峰后出生率逐步降低,父輩的基本養老金來源是靠自己這輩年輕人繳納的,但隨著老年撫養比從1:4降至1:1.5,出生人口銳減,未來要靠孩子輩工作來供自己基本養老金發放,當前基本養老金結余不足問題難以解決。呂女士認為,到自己退休的時候,可能連自己繳納的本錢都拿不回來,如果再延遲退休,能拿回本的時候或許已經不在人世了。注:觀點引用自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線下訪談對象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7困境三:活得久是好事,但需要更好的規劃養老路面對不同困境,大家思考不同的養老路徑沈女士正處于上有老、下有
87、小的人生階段。在她看來,活的時長不如活的質量重要。養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錢,過上體面養老生活首當其沖的必須條件是經濟基礎,身體健康情況就順其自然。正常來說,按照自然發展規律,身體健康程度肯定是逐年減弱,年紀越大需要的醫療幫護越多,所以更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來支撐。陳女士認為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是好事,數據表明人均壽命提升、國力提升、大家生活水平也提升。既然壽命延長了,她認為相應的養老的規劃就要做得更好更早。長壽時代下,活的越久越需要有錢,沒有生活質量的長壽不是好事。假如父輩生病,這時錢就顯得非常重要,老人可以住進中高端養老康復醫院得到好的護理和照顧,自己也可以騰出手來去做必須做的事情,如果拿不出來
88、足夠的錢,那只能自己照顧他們,可能整個家庭就停擺。楊女士 43歲 沈陽陳女士 47歲 成都注:觀點引用自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線下訪談對象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8 第三章 解困之道,養老有招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39經濟物質生活高度發展的當下,我們對于老年生活的質量和尊嚴極度關注?!皣锤?,民先老”,這是中國社會全面步入老齡化的深刻寫照。面對著嚴峻的養老形勢,我們希望做到養老質量和養老尊嚴的有效平衡,讓養老問題盡可能減少對既有生活的沖擊。通過本次調研發現,我國居民養老意識正在覺醒,但現實的養老之困暫未得到有效解決,養老問題刻不容緩,既然已經認識到養老問題的嚴峻性,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難免會開始焦慮,這
89、種焦慮很大程度是來自于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希望通過以下內容,幫助大家建立養老規劃的思考框架,設立個人養老的長期目標,根據不同特征的群體構建養老規劃實施方案,逐漸養成長期養老投資的習慣,為富足、從容、令人心生向往的第二人生未雨綢繆,提前準備。養老規劃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每個人處于人生的不同階段,從求學、步入職場、事業發展、財富積累再到退休,不同階段的財富能力、資產配置需求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存在較大區別,養老規劃會涉及到賺錢、攢錢、存錢、取錢的全過程,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無論在哪個階段,首先需要做的是自我資產盤點和檢視,自下而上依次建立資產配置金字塔。地基打得好,蓋得房子才能更穩固。根據
90、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建議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四個賬戶的錢分別對應進家庭配置金字塔的三個層級:基礎層、保值層和增值層。在滿足日?;ㄤN、應急儲備、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就具備開展個人養老金融投資的條件了。如果您的個人收入還不足維系基本生活,那么賺更多的錢是您現階段養老規劃的重點。如果您已經手有閑錢,想要開始進行養老投資,那么您就需要開始制定養老金融規劃目標。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0個人資產盤點和診斷125%中高風險偏好35%中低風險偏好40%家庭生活保障所有性風險支出性風險損失性風險股票、基金信托等資管產品金融衍生品養老儲蓄計劃子女教育儲蓄計劃定期存款長期國債日常生活開銷重疾醫療保險應急現金日常開銷
91、家居住房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結構面臨風險可投資品種增值層保值層基礎層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結構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開展養老規劃關鍵在于制定個人養老目標。在選擇目標退休年齡、目標養老年限、目標養老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計算出未來理想養老生活所需的目標儲備金額,那么未來自己養老需要多少錢應該怎么估計呢?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明確: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即男性60歲、女性50/55歲退休,再結合自己對壽命的預估,計算出大致需要準備的養老年限。即養老年限=預期壽命-退休年齡,如果希望提前退休,那么需要規劃的養老年限會更長。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1制定個人養老目標2明確自己的退休計劃第一步如果您
92、已經為養老生活做了一定前期準備,那么我們可以將養老預估所需資金總額減掉您擁有的養老儲備,得到未來養老資金缺口。需要注意的是,當盤點已擁有的養老儲備時,可以將房產、房租收入、投資性收入等納入考量,但建議不要高估這類不確定性現金流的數額,不妨將這些先排除在外考慮,當未來養老多出這塊收入時反而會有“意外之喜”。明確養老儲備是否存在缺口第三步直接想象未來養老階段需要的開支確實比較難,但是每個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當前的生活方式對應的開支水平。那么不妨根據現在的生活方式問問自己“等我老了,我理想中退休生活的開支和現在相比,大概是什么水平?”根據對未來退休生活模式對應的開支比例的選擇,我們就得到了大致養老預估所
93、需資金=退休生活模式對應的開支比*當前生活月開支*12*預估養老年限明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及所需開支基礎退休生活簡約退休生活無憂退休生活舒適退休生活樂享退休生活第二步50%-70%70%-90%100%左右高于100%50%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有了明確的目標,養老規劃接下來需要找到與自己目標相符、風險偏好相匹配的養老投資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開展方式,優先、盡早、長期的開始養老金融投資。我們根據調研得到全國大部分省市居民的月開支、理想退休生活模式對應的開支比例、養老資金缺口、養老金替代率等數據,為不同城市級別、不同開支水平的養老方式搭建了一套適用于大部分人的養老金融投資方案,供大家參考
94、。養老預估所需資金方面,我們根據大部分人選擇法定年齡退休為例,60歲退休,預期壽命達到85歲,那么25年的養老年限可以大致被分為:60-70歲活力老人、70-80歲半失能老人和80-85歲失能老人三個階段。對應不同養老階段的生活每月開支水平我們劃分為高、中、低三檔,也可以簡單類比于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設定了每月開支水平后,加總三個養老階段計算得出預估養老所需資金總額。高中低三檔月開支水平對應養老所需總額大約為297萬元、198萬元和99萬元。例如二線城市居民小王在活力、半 失 能、失 能 老 人 階 段 預 估 的 每 月 開 支 為 5 5 0 0 元、7 0 0 0 元 和 8
95、0 0 0 元,那 么 小 王 養 老 預 估 所 需 資 金 總 額=5500*12*10+7000*12*10+8000*12*5=198萬元。養老資金缺口方面,根據調研顯示,我國居民平均養老儲備為80萬元,我們以此為中等值,再設定高養老儲備值=1.5*80萬,低養老儲備值=0.5*80萬,為不同程度養老儲備的居民作參考。根據計算,生活水平高中低三檔的居民其養老資金缺口為177萬元、118萬元和59萬元。大部分人在退休后是能領取到社保養老金的,假設我們以全國養老金替代率40%估算,即養老資金缺口由國家養老金能夠覆蓋40%,那么剩余60%則是需要自己準備的。根據計算,生活水平高中低三檔的居民
96、扣除基本養老金后的養老資金缺口為106.2萬元、70.8萬元和35.4萬元。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2行動起來,相信積少成多的力量3不同養老階段與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城市級別居民對應的月開支數額(單位:元)養老階段/每月開支水平高/一線中/二線低/三線活力老人 10年半失能老人 10年失能老人 5年養老預估所需資金總額8250105001200029700005500700080001980000275035004000990000高/一線中/二線低/三線養老預估所需資金已有養老儲備養老缺口扣除社保的缺口297000012000001770000106200019800008000001180000
97、708000990000400000590000354000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城市級別居民的養老缺口計算(單位:元)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需要注意的是,計算上述資金缺口時,我們是在當前物價水平上考慮的,養老投資周期很長,通貨膨脹會影響實際資金購買力,因此缺口資金的計算需要將通脹考慮在內。假設長期通脹在2%水平,居民在不同年齡開展養老投資,考慮通脹時間成本,那么居民需要自己彌補的資金貼現缺口值為下表所示。舉例來看,生活在二線城市或生活水平中等的小王,他選擇在35歲開始進行養老投資,那么他自己需要準備的資金缺口值約為116萬元。根據中國歷史股債回報率和不同養老投資起投年齡(年齡不同,對應風險
98、偏好的不同),我們假定了養老投資組合的長期預期收益水平。(主要依據中國權益資產、債券資產的歷史回報率,以及不同風險等級養老FOF產品的股債配置比例計算)注:根據生命周期理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因此養老投資規劃中對于股債資產的配置比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以股票為代表的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建議不斷降低,相應以債券為代表的低風險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建議不斷提升。本表格中的配置比例,為不同年齡段投資者從開始養老投資到退休時的時間區間內,所建議持有的資產配置比例均值。投資者未來可以根據不同階段股債市場的表現,圍繞上述中樞做上下調整。為了實現退休時完成所需資金缺口的補足,根據
99、起投年齡的養老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我們設計了三個符合不同人群風險偏好的養老投資組合,其中起投年齡越小投資組合中高風險權益類資產占比越高。投資者可以選擇自己對應年齡的模擬組合進行投資,以期達到養老所需的金額目標。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3長期通脹水平為2%情況下,不同起投年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城市級別居民的養老資金缺口(單位:元)高/一線中/二線低/三線35歲開始養老投資40歲開始養老投資45歲開始養老投資1742324 1578076 1429312 1161549 1052051 952875 580775 526025 476437 45歲開始目標203840歲開始目標204335歲開始目標
100、2048權益類資產固收類資產30%70%50%50%70%30%不同起投年齡對應的養老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水平不同起投年齡投資者建議股債配置比例年化收益率35歲開始養老投資40歲開始養老投資45歲開始養老投資7%6%5%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有了投資方案,那么該怎么實現呢?我們根據不同人群養老目標金額和匹配其風險偏好的模擬投資組合,測算了每期需要投資的金額,分為每年投入和每月投入。具體來看,生活在二線城市或生活水平中等的小王,計劃從35歲開始養老投資,那么他每月需要為自己的養老規劃投入1530元,一直持續到60歲,按照我們假定的組合預期收益水平,可以實現174萬的養老目標??吹竭@里,大家可
101、能對如何開展養老投資計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實際上,在養老規劃中我們能自己控制做到的事情都相對簡單,只需做好規劃、測算目標、執行投資計劃,而我們無法控制的是投資組合的收益,這是養老規劃過程中的難點。在前述方案中,我們實現養老資金缺口彌補的組合預期收益率是按照歷史股債收益率模擬測算的,但是在當前無風險利率下行、經濟增速趨緩、資產價格波動加大的市場環境下,想要達成養老目標,其實是很難通過單一產品,甚至不是單一市場能夠完成的。與此同時,在上述的模型測算中,只是簡單的根據起投年齡、生活開支水平進行了設定,每個人真實的情況可能千差萬別,養老規劃方案理應千人千面。對于中國居民的養老金融規劃,我們認為需要來自多
102、方的共同努力。國家層面,需要在政策上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撐。養老金融服務機構層面,需要努力提供更適合我國居民養老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個人層面,需要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重視養老金融規劃,及早展開養老投資。若得天年好,何懼人生近晚秋。希望本次調研和白皮書能夠為您的養老金融規劃帶來一定的啟發。未來很長,我們希望在這條路上與您時間相守,價值相伴,共赴富足晚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集細流無以成江海。相信積少成多的力量,或者慢慢的你將發現,曾經高不可攀的養老資金目標就這樣一步步實現了。不同起投年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城市級別居民完成養老資金缺口的定投計劃(單位:元)每年投入高/一線中/二線低/三
103、線每月投入高/一線中/二線低/三線18365 28600 44158 35歲開始養老投資40歲開始養老投資45歲開始養老投資27547 42899 66238 9182 14300 22079 35歲開始養老投資40歲開始養老投資45歲開始養老投資2296 3575 5520 1530 2383 3680 765 1192 1840 養老規劃千人千面4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4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5 第四章 養老金融規劃調研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6養老金融規劃的現狀和誤區通過養老意識與認知、養老儲備與缺口、養老規劃與困境、養老投資與產品四個維度深入了解居民對于養老規劃的真
104、實理解、思考、接受程度,并就其中出現的誤區詳盡分析,旨在進一步喚醒居民的養老意識、為居民進行養老規劃提供一定的參考。個人基礎信息經歷過去三年后,當前居民投資偏好的改變?養老財富儲備應該從何時開始?未來養老更多靠國家還是靠自己規劃?養老資金是否有必要??顚S??退休后的主要收入來源方式是否清楚未來養老金能領多少?養老意識與認知目前每月總開支?理想退休生活的月開支水平?預計自己未來養老金替代率?養老儲備和缺口情況?是否有信心能在退休前完成缺口彌補?養老儲備與缺口選擇何時退休?自己預期壽命?退休后的主要收入來源方式有哪些?是否已經開始進行養老規劃?養老規劃的難點障礙?養老困境與規劃性別年齡地域分布家庭
105、狀況受教育水平職業情況月收入情況金融知識水平居民畫像養老投資的關注點?養老投資能接受最大的浮虧容忍?希望實現的養老投資收益目標?能接受的養老金融產品的最長鎖定期?對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的產品選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了解程度是否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繳費額度、方式及產品偏好不愿意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原因養老投資是否需要專業投顧幫助?養老產品與投資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7性別年齡地域分布家庭狀況受教育水平職業情況月收入情況分類占比25-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46-50歲51-55歲56-60歲61-65歲65歲以上男女51.35%48.66%14.46%14.42%18
106、.50%10.41%15.38%5.40%10.50%10.83%0.09%25.20%59.53%15.27%5.40%3.59%71.24%19.30%0.31%0.17%8.97%30.86%56.21%3.96%0.26%2.45%8.66%19.89%37.94%12.48%5.19%4.51%2.31%5.92%0.17%0.21%0.83%5.21%20.17%19.87%21.76%14.79%10.38%4.03%1.93%1.01%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及以下未婚已婚無孩已婚有一孩已婚有二孩及更多離異不方便透露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生政府/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
107、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合資企業自由職業者小微企業/個體戶藍領工作者退休人士待業其他3千以下3-5千5-8千8千-1萬1-1.2萬1.2-1.5萬1.5-2萬2-3萬3-5萬5萬以上數據來源:招商基金,華寶證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7日,經過二十余年的規范運作、穩健經營,當前資管規模位列行業第一梯隊,在公募基金、社?;?、年金、養老金、QFII、QDII、專戶等各個資產管理業務領域均取得了長足進展,成長為國內業務資質覆蓋范圍最廣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招商基金以“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為使命,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努力成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
108、一流品牌的資產管理公司。關于招商基金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寶武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作為一家國有控股的現代金融服務機構,華寶證券立足于客戶需求,在金融產品研究、量化交易服務平臺、大類資產配置、智能交易、投行產業生態圈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業務優勢。公司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股東創造回報,為社會創造效益”的經營宗旨,未來將緊扣時代脈搏,以金融科技驅動業務發展,著力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努力建設成為一家“聚焦產業生態圈的一流券商及獨具特色的財富管理機構”,為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居民財富增長做出應有貢獻。關于華寶證券養老金融規劃白皮書48風險提示:本材料由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并提供,非任何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僅供溝通交流使用,未經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其中相關數據、信息多為引自外部機構或公開信息,本公司并不對該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做任何實質性的保證或承諾。本材料中的觀點、看法或思路根據當前情況做出,僅代表當前觀點,今后可能發生改變,不構成任何投資推薦或建議。材料中列舉的指數或行業過往情況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亦不構成對投資收益的保證或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