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金院:ESG評價與重點議題進展研究(2023)(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綠金院:ESG評價與重點議題進展研究(2023)(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版權聲明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歸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北京綠金院)所有。本報告用于在特定領域的研究與交流,未經北京綠金院授權,請勿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其內容。如引用報告內容,應清晰注明來源。如有內容或合作等問題,請通過如下電郵聯系我們: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北京綠金院)是一家注冊于北京的非營利研究機構。我們聚焦ESG 投融資、低碳與能源轉型、自然資本、綠色科技與建筑投融資等領域,致力于為中國與全球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市場與產品的研究,并推動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北京綠金院旨在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為改善全球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實質貢獻。課題組成員課題組成
2、員張芳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ESG 投資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嘉榆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ESG 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封面圖片:黑色的熱帶背景與綠色植物雨后近景.視覺中國I目目錄錄前言前言.1第一章第一章 利益相關方利益相關方 ESG 關注點關注點.21.1 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31.2 ESG 評價機構.61.3 投資者.71.4 實體企業.8第二章第二章 2023 年年 ESG 重點議題重點議題.102.1 溫室氣體排放.142.2 能源轉型.162.3 綠色產品和原材料.192.4 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202.5 可持續供應鏈.222.6 公正轉型.252.7 ESG 信
3、息披露.26第三章第三章 ESG 重點議題發展展望重點議題發展展望.29 1 前言前言在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和社會挑戰下,ESG 投資理念逐漸受到重視。ESG 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延展,ESG 評價體系所包含的具體議題與各可持續發展議題的發展現狀、進展情況存在關聯,ESG具體議題也展現出各主體對不同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情況。為了更好地了解 ESG 評價及議題發展情況,本報告圍繞國際組織、政府部門、ESG 評價機構、投資者以及實體企業的 ESG 關注點及其變化,結合不同利益相關方的 ESG 探索實踐,對 2023 年年度ESG 重點議題的進展進行了分析、總結及研究,以期為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4、受通脹和經濟放緩并存的局面影響,2023 年全球 ESG 發展整體處于轉型階段。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部門越發關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轉型、綠色產品和原材料、可持續供應鏈等 ESG 重要議題。同時,越來越多 ESG 評價機構結合當地發展和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特征等因素,不斷完善自身的 ESG 評價體系。投資者在采取主流 ESG 投資方法的同時,在投資過程中更加重視節能降碳、能源轉型、企業社會責任等當下 ESG 熱點議題,管理投資組合的 ESG 風險。實體企業兼顧政策導向和投資者偏好等多種視角,加速推進企業 ESG 管理。2023 年,重點議題包括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轉型,綠色產品和原材料,人力資本多元、公
5、平和包容,可持續供應鏈,公正轉型及可持續信息披露。2 第第一一章章利益相關方利益相關方 ESG 關注點關注點 3 ESG 概念的提出契合了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持續推動了國內外各利益相關方在政策指引、標準、統計制度、激勵機制、信息披露、投資策略、金融產品創新等一系列變革,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逐漸形成全新的 ESG 投資生態體系。本文系統梳理了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ESG 評價機構、投資者以及實體企業四個利益相關方的 ESG 關注點及其變化,為后文 2023 年 ESG 重點議題提供實踐經驗總結。1.1 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部門的關注重點由對環境、社會
6、、公司治理(ESG)中某一個維度的議題或某個 ESG 議題發展現狀逐漸轉變為多個維度的 ESG 議題。國際組織和美國、歐盟、新加坡等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的關注點已經覆蓋 ESG 三個議題,也開始探索制定企業和機構的 ESG 議題財務影響的信息披露要求。但國際 ESG 標準規范普遍缺乏對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中國可持續發展議題內涵的理解,部分指標和評價方法不適用于中國國情。我國政府部門從公司治理入手,將對企業信息披露和企業 ESG 治理的議題范圍逐漸擴大到環境管理、氣候變化、能源節約、污染治理、社會責任、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疫情防控、公司治理、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等多個領
7、域。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出臺的 ESG 相關政策法規已全面覆蓋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表表 1-1 國際組織和主要國家政府部門 2023 年主要 ESG 政策進展國際組織國際組織/主要國家主要國家政策文件政策文件政策內容政策內容聯合國2023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特別版根據最新數據和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評估,在正視了現有差距的同時,本次報告還展望了通過堅定的政治意愿和利用現有技術、資源和知識取得成功的巨大潛力。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SustainabilityStandards Board,ISSB)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1 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
8、般要求(以下簡稱“S1”或“一般要求準則”)、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2 號氣候相關披露(以下簡稱“S2”或“氣候披露準則”)S1 一般要求準則用以明確適用企業進行可持續披露的概念基礎和一般性要求等內容。S2 氣候披露準則則作為主題性準則之一,旨在與 S1 一并使用,規范適用企業如何披露氣候變化給企業經營帶來的風險和機遇相關的重要信息。4 國際組織國際組織/主要國家主要國家政策文件政策文件政策內容政策內容美國投資公司法下的名稱規則(修正案)要求在名稱中包含 ESG 或可持續性相關因素的基金將其資產價值的至少 80%投資于相關領域,相關基金至少每季度評估其在 80%投資組合資產的處理情況。
9、作為 SEC 遏制美國資本市場漂綠的最新嘗試。歐盟可持續金融信息披露條例下的監管技術標準(二級要求)要求在歐盟銷售基金產品的歐盟及非歐盟金融機構均遵守其規定,披露可持續相關的信息。相比其他金融產品(“條款 6”產品),具有“促進環境或社會特征”以及“可持續投資”目標的金融產品(即“條款 8”產品、“條款 9”產品)必須遵守更高的披露要求。綠色債券標準對外部審稿人及其監督的要求更加明確和嚴格,透明度框架可用于未達到同類最佳綠色債券的可持續債券,采用該標準的公司也承諾實施綠色轉型計劃。該協議將協助投資者識別高質量的綠色債券和公司,向債券發行人澄清可以用債券收益進行哪些經濟活動,制定關于債券銷售收益
10、使用的明確報告流程,規范外部審稿人的核查工作,提高審稿過程的可信度,減少債券市場漂綠行為。關于綠色聲明指令的相關建議建議歐盟制定關于環保聲明的最低政策性要求,企業需確保相關環境聲明的可靠性,且聲明需經第三方獨立驗證及科學證據支持。此外,為解決企業生態標簽與綠色標注混亂的問題,新的私人生態標簽計劃將不被批準,除非其在歐盟層面提出且被證實設立更深遠的環境目標。同時,環境標簽也必須可靠、透明,經過獨立驗證和定期審查。新加坡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基金信息披露規則(修訂版)要求 ESG 基金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投資策略、選擇投資的標準以及與這些策略相關的風險和限 5 國際組織國際組織/主要國家主要國家政策文
11、件政策文件政策內容政策內容制。ESG 基金至少三分之二的資產凈值應用于可持續發展投資。中國內地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辦公廳國家清潔生產先進技術目錄(2022)對前期征集并篩選出的 20 項清潔生產先進技術予以明確,以充分發揮清潔生產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國家標準委、發改委等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到 2025 年,制修訂不少于 1000 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外文版本),實質性參與綠色低碳相關國際標準不少于 30 項,同時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包括基礎通用、碳減排、碳清除和市場化機制 4 個一級子體系,覆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
12、鄉建設、水利、農業、林業草原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工信部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征求意見稿)到 2025 年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針對低碳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工業領域行業發展需求,制定 200 項以上碳達峰急需標準。重點制定基礎通用、核算與核查、低碳技術與裝備等領域標準,為工業領域開展碳評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術支撐。人民銀行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通知一是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 2024 年末,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金融類機構范圍;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 2023
13、 年末,并繼續與碳減排支持工具并行實施;三是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 2023 年 6 月末,將中小微物流倉儲企業等納入支持范圍。上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 2 號特定品種公司債券(2023 年修訂)參照中國綠色債券原則關于綠色公司債券相關要求,進一步規范了綠色公司債券申報及存續期管理等相關活動,對綠色公司債券、低碳轉型公司債券、鄉村振興公司債券等多個品種公司債 6 國際組織國際組織/主要國家主要國家政策文件政策文件政策內容政策內容券的上市審核規則做出明晰規定。國資委中央企業債券發行管理辦法中央企業應當積極通過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碳中和碳達峰債券、鄉村振興債券、資
14、產支持證券等創新品種,有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梳理保險行業應該關注的環境、社會與治理披露指標體系,是國內首個聚焦保險行業 ESG 信息披露的行業自律文件。中國香港2023 年施政報告提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新能源使用、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節能減排措施、政府綠色債券發行方面的五大措施。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1.2 ESG 評價機構評價機構大多數大多數 ESG 評價體系均覆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并關注評價體系均覆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并關注 ESG 風險和機遇對企業財風險和機遇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影響。在環境方面
15、,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影響。在環境方面,ESG 評價體系通常包括水資源、能源、溫室氣體、大氣污染物、廢棄物、綠色產品和收入、環境管理策略等議題。在社會方面,在社會方面,ESG 評價體系通常包括人權、產品及經營責任、員工管理、客戶、供應鏈管理、社會責任等議題。在公司治理方面,在公司治理方面,各個 ESG 評價體系通常覆蓋股東、董事會、管理層、遵紀守法等議題。少數 ESG 評價機構,如 MSCI,會根據指標代表性、爭議事件影響程度以及 ESG 評價嚴格程度設定,來更新其 ESG 評價指標框架和方法學。與國外 ESG 評價體系不同的是,我國 ESG 評價體系通常會根據我國國情實際和經濟文化背景,設置扶
16、貧、鄉村振興、關聯交易等具有中國特色的 ESG 指標。部分部分 ESG 評價機構會根據行業特性進一步優化評價機構會根據行業特性進一步優化 ESG 評價方法學。評價方法學。以 MSCI 為例,MSCI 按照全球行業劃分準則(GICS)將評價主體分為 11 大類、24 個行業組別、69 個行業及 158 個子行業。MSCI 根據行業相關性確定每個行業大類和子行業 ESG 評價方法的指標和對應權重,如能源行業大類的環境指標包含碳排放、生物多樣性和土地使用、有毒排放物和廢棄物、清潔技術機遇、水資源壓力 5項;社會指標包含健康和安全、社區關系、勞動力管理、人力資本發展、隱私和數據安全 5 項;公司治理指
17、標包含治理 1 項。各各 ESG 評價機構不斷調整方法學體系使其更加科學合理且更加貼合投資者需求,評價機構不斷調整方法學體系使其更加科學合理且更加貼合投資者需求,并且并且不斷挖不斷挖掘掘ESG 評價結果的應用場景。評價結果的應用場景。MSCI 和標普主要就方法學本身進行改進。比如,MSCI 于 2023 年更新其 7 ESG 評價方法學時刪除了 ESG 動量因子和尾部風險因子,并前后三次調整多個行業的最大和最小基準值。而穆迪、富時羅素和晨星的更新內容則主要集中在挖掘更多的方法學應用場景上。比如,富時羅素推出首個 ESG 風險調整指數(ESG Risk Adjusted Index),該指數基于
18、富時英國指數系列,納入 ESG因子,并維持相似的風險回報特點,以期降低碳排放風險,并提高 ESG 表現1。表 1-2 主要 ESG 評價機構 2023 年 ESG 評價體系和應用場景變化ESG 評價機構評價機構2023 年年 ESG 評價體系變化評價體系變化MSCI刪除 ESG 動量因子和尾部風險因子;三次調整了多個行業的最大和最小基準值。標普在 CSA 調研流程中引入問卷回應時間窗口和延期申請機制。穆迪與 Chaucer 集團合作開發 ESG 平衡計分準則(ESG Balanced Scorecard)。富時羅素推出首個 ESG 風險調整指數(ESG Risk Adjusted Index)
19、。晨星發布DBRS 晨星標準:將 ESG 因素融入信用評級的方法。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1.3 投資者投資者ESG 投資者最關注低碳轉型和脫碳議題。投資者最關注低碳轉型和脫碳議題。根據法國巴黎銀行 2023 年研究顯示,投資者關注的ESG 議題的不同往往導致了 ESG 投資方法的不同。近兩年來,受訪投資者最關注的 ESG 議題包括碳足跡(包括范圍一、范圍二、范圍三,50%)、零碳承諾(48%)、低碳資產投資和積極治理(45%)。因此,投資者在進行 ESG 投資時往往更傾向于使用積極參與被投資公司的 ESG 治理(46%)、影響力投資(42%)、推動被投資公司制定凈零排放承諾(41%)
20、、禁止或減少碳密集型資產投資(36%)等ESG 投資方法。2不同國家和地區投資者的不同國家和地區投資者的 ESG 關注重點和采取的關注重點和采取的 ESG 投資方法不同投資方法不同。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均非常關注被投資公司的 ESG 治理和影響力投資兩個議題,但不同地區投資者最關注的議題和最常用的 ESG 投資方法有所不同。2023 年,北美地區最關注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 DEI,54%)和公司 ESG 治理(46%),因此傾向于使用將 DEI 目標融入投資策略和積極參與被投資公司的 ESG 治理這兩種策略。歐洲投資
21、者前兩個最關注的 ESG 議題分別是公司 ESG 治理(51%)和凈零排放承諾(45%),因此,歐洲投資者更傾向于使用積極參與公司 ESG治理和推動被投資公司制定凈零排放承諾。亞太地區投資者最關注影響力投資這個議題,因此傾向于通1FTSE RUSSELL.FTSE UK ESG Risk-Adjusted Index Series.EB/OL.https:/ PARIBAS.ESG GLOBAL SURVEY 2023:TAKING ACTION: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OGRESS ON THE PATH TO SUSTAINABILITY.EB/OL.(2023
22、-12-03).https:/securities.cib.bnpparibas/app/uploads/sites/3/2023/12/esg-global-survey-consolidated-report.pdf.8 過影響力投資配置部分投資組合。3表表 1-3 2023 年不同地區投資者關注的前五項 ESG 重點議題地區地區投資者關注的投資者關注的 ESG 重點議題重點議題北美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54%);被投資公司的 ESG 治理(46%);影響力投資(36%);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的碳排放減少(33%);投資組合與巴黎協定目標的吻合程度(30%)。歐洲被投資公司的 ESG
23、 治理(51%);凈零排放承諾的制定和執行(45%);影響力投資(42%);禁止或減少投資碳密集型資產(41%);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的碳排放減少(40%)、低碳資產配置(40%)。亞太地區影響力投資(46%);凈零排放承諾的制定和執行(43%);禁止或減少投資碳密集型資產(38%);被投資公司的 ESG 治理(36%)、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36%);投資組合與巴黎協定目標的吻合程度(33%)。表格來源:BNP PARIBAS.ESG GLOBAL SURVEY 2023:TAKING ACTION: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OGRESS ONTHE PATH
24、 TO SUSTAINABILITY.EB/OL.(2023-12-03).https:/securities.cib.bnpparibas/app/uploads/sites/3/2023/12/esg-global-survey-consolidated-report.pdf.1.4 實體企業實體企業國內外實體企業關注的國內外實體企業關注的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存在一定差異。機遇和風險敞口存在一定差異。盡管國內外實體企業在推進 ESG 治理的過程中,均非常關注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管理、職業健康和安全、遵紀守法等 ESG 議題。但外國實體企業還關注員工多樣化、平等、包容、廢棄物管理、水資源
25、消耗等議題4,而國內實體企業則相對更關注具有中國特色的 ESG 議題,如遵紀守法、扶貧、鄉村振興等。不同行業企業不同行業企業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不同,且行業特性機遇和風險敞口不同,且行業特性 ESG 議題主要集中在環境和社會兩個維度。議題主要集中在環境和社會兩個維度。3BNP PARIBAS.ESG GLOBAL SURVEY 2023:TAKING ACTION: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OGRESS ON THE PATH TO SUSTAINABILITY.EB/OL.(2023-12-03).https:/securities.cib.bnpparibas
26、/app/uploads/sites/3/2023/12/esg-global-survey-consolidated-report.pdf.4Fidelity.Government regulation will drive real change in ESG.EB/OL.(2023-06-28).https:/.hk/en/articles/investment-spotlight/2023-06-28-government-regulation-will-drive-real-change-esg-1687939951766.9 例如,建筑裝飾行業企業在環境層面,重點關注綠色建筑、生物
27、多樣性保護、碳排放以及水資源管理等議題;在社會層面,重點關注人力資本發展、健康與安全、產品安全與質量以及隱私安全等議題。而金融機構在環境層面,重點關注融資環境影響、氣候變化、碳排放等議題;在社會層面,重點關注人力資本發展、隱私和數據安全、消費者保護、責任投資等議題。表表 1-4 不同行業企業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示例行業名稱行業名稱行業特性的行業特性的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機遇和風險敞口國內外企業樣本國內外企業樣本建筑裝飾行業環境環境:綠色建筑、生物多樣性保護、碳排放以及水資源管理;社會社會:重點工程建設、供應鏈管理、職業健康與安全、客戶健康與安全。國外國外:芬奇建筑、ACS 建設集團、大
28、和房屋工業;國內國內:北京金隅集團股、中國巨石、中國鐵建集團。石油與天然氣行業環境環境:產品碳足跡,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綠化碳匯,綠色潔凈能源戰略,環境申訴機制;社會社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承包商安全、支持鄉村振興、社會影響評估。國外國外:巴斯夫、??松梨?、英力士;國內國內: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恒力石化。紡織服裝行業環境環境:產品碳足跡、綠色設計、可持續包裝材料、綠色物流、生物多樣性保護、化學品使用及排放;社會社會:技術研發創新、供應鏈反貪污、產品召回管理、負責任營銷、可持續供應鏈。國外國外:耐克、路易威登、阿迪達斯;國內國內:安踏體育、李寧、波司登。家電行業環境環境:綠色管理、綠色制造、產
29、品回收、氣候風險與機遇;社會社會:人力資源管理、職業健康與安全、安全文化、急難救助。國外國外:三星、LG、惠而浦;國內國內: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金融行業環境環境:融資環境影響、氣候變化、碳排放、綠色金融、綠色運營;社會社會:人力資本發展、隱私和數據安全、消費者保護、責任投資。國外國外:摩根大通、富達國際、友邦人壽;國內國內:工商銀行、嘉實基金、人壽保險。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10 第第二二章章2023 年年 ESG 重點議題重點議題 11 為全面分析 2023 年 ESG 重點議題,本文以各國際金融機構 ESG 研究報告為基礎,對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 ESG 政策標準、金融
30、機構 ESG 關注點以及實體企業 ESG 管理重點進行系統梳理。其中,相關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基金管理公司、ESG 評價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東方匯理(Crdit Agrico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和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ESG 評價機構包括MSCI、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和彭博(Bloomberg),會計師事務所包括普華永道(PwC)和畢馬威(KPMG)。本文整理總結出溫室氣
31、體排放,能源轉型,綠色產品和原材料,人力資本多元、包容和公平,可持續供應鏈,公正轉型以及 ESG 信息披露七項 ESG 重點議題,并對各項 ESG 重點議題的政策標準、市場實踐等進行分析。表表 2-1 不同行業企業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示例金融機構類型金融機構類型具體金融機構樣本具體金融機構樣本銀行業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東方匯理基金管理公司富達國際、資本集團ESG 評價機構MSCI、富時羅素、彭博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畢馬威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12 表表 2-2 不同行業企業 ESG 機遇和風險敞口示例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采用機構采用機構統計頻次統計頻次底層指標底層
32、指標采用機構采用機構環境溫室氣體排放MSCI、富時羅素、摩根士丹利、富達國際、彭博、畢馬威6碳捕捉技術及相關項目MSCI、摩根士丹利碳減排目標彭博、畢馬威自愿碳市場摩根士丹利綠色產品和原材料MSCI、富時羅素、摩根士丹利、普華永道4企業洗綠行為MSCI、富時羅素、普華永道綠色建筑材料摩根士丹利塑料替代品摩根士丹利能源轉型摩根士丹利、東方匯理、資本集團3能源轉型的礦物和金屬制品需求摩根士丹利清潔電力生產的土地需求摩根士丹利制氫技術摩根士丹利轉型金融東方匯理能源安全資本集團可再生能源使用資本集團社會人力資本MSCI、摩根士丹利、普華永道、彭博、資本集團、畢馬威6工作條件MSCI、資本集團勞工短缺M
33、SCI員工福利(包括職業健康和安全)富達國際、資本集團、畢馬威員工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性摩根士丹利、富達國際 13 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采用機構采用機構統計頻次統計頻次底層指標底層指標采用機構采用機構可持續供應鏈MSCI、摩根士丹利、富達國際、普華永道4紡織業供應鏈MSCI新能源供應鏈MSCI區塊鏈在供應鏈中的應用MSCI供應鏈的環境效益和循環經濟摩根士丹利供應鏈的環境問題管理富達國際供應鏈的人權和勞工雇傭摩根士丹利、富達國際供應鏈的安全性和韌性普華永道供應鏈信息披露普華永道公正轉型MSCI、摩根士丹利、富達國際、普華永道、資本集團5公正轉型需求和投資機會MSCI、摩根士丹利、普華永
34、道公正轉型實踐富達國際、資本集團公司治理ESG 信息披露MSCI、普華永道、彭博、畢馬威4ESG 信息披露MSCI、普華永道、彭博、畢馬威氣候目標信息披露標準MSCI、畢馬威中國企業對 ISSB 的遵守情況彭博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14 2.1 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排放2.1.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2022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與 2021 年相比,2022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 1.4%,即 730MtCO2eq(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根據歐盟數據顯示,從 1990 年到 2022 年,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的碳排放
35、量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而中國和印度的碳排放量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5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引發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部門和市場機構對碳排放管理和節能降碳實踐的探索和思考。2.1.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國際組織加快推出碳金融和轉型金融準則框架。碳金融方面,國際組織加快推出碳金融和轉型金融準則框架。碳金融方面,2023 年 8 月,Verra 更新了驗證碳標準計劃(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Program,簡稱 VCS),增強了 VCS 計劃的可用性、透明度和完整性,并使其與全球主要碳市場倡議保持一致6。轉型金融方面,轉型金融方面,2023 年 6 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n
36、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 ICMA)發布 2023 年版氣候轉型金融手冊 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原則以及多項指引輔助文件,明確發行“募集資金用途確定”或“可持續發展相關”債券工具流程及有關披露要求7。各國政府陸續推進碳交易機制建設和減碳投資。各國政府陸續推進碳交易機制建設和減碳投資。2023 年 2 月,印度尼西亞啟動燃煤電廠強制性碳交易機制,進入強制性碳交易的第一階段8。2023 年 7 月,阿聯酋政府批準了國家能源戰略 2050 更新,計劃到 2030 年,在能源領域增加投資 2000 億迪拉姆(約合 545 億美元),將清潔能源(包括
37、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提高到 32%9。同月,美國環境保護署宣布美國政府將提供超過15.5 億美元,用于監測和減少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甲烷排放10;英國推進碳排放交易計劃與轉型基金建設11。自 2021 年 7 月我國碳市場成立以來,我國加快規范碳市場交易機制。2023 年 10 月,生態環境部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系統規范了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的總體框架和實施流程12。5新浪財經.歐盟委員會發布2023 年世界各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EB/OL.(2023-10-11).https:/ Action.Verra Release new VCS Standar
38、dto improve transparency&align with global carbon market initiatives.EB/OL.(2023-09-05).https:/www.climateaction.org/news/verra-releases-new-version-of-vcs-standardto-strengthen-transparency-and-al.7J.Paul Forrester,David S.Bakst,Peter Pears,Patrick Scholl.ICMA Updates Climate Transition Finance Han
39、dbook and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 Principles.EB/OL.(2023-06-22).https:/ Action.Verra Release new VCS Standardto improve transparency&align with global carbon market initiatives.EB/OL.(2023-09-05).https:/www.climateaction.org/news/verra-releases-new-version-of-vcs-standardto-strengthen-transparenc
40、y-and-al.9Reuters.Indonesia launches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 for coal power plants.EB/OL.(2023-02-22).https:/ 15.5 億美元用于石油和天然氣減少甲烷排放.EB/OL.(2023-07-26).https:/ 2.1.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部分部分 ESG 評價機構開始探索低碳轉型評級評價機構開始探索低碳轉型評級。2023 年 4 月,晨星發布低碳轉型評級,評估企業是否符合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凈零排放路徑。晨星低碳轉型評價指標框架包括超過 85 個按溫室氣體排放量加權并按
41、 TCFD 主題分組的管理指標,基于 UNPRI 的 1.5 攝氏度政策情景,評估企業在其凈零目標的影響下經營成本、營業收入及成本的變化。13此外,MSCI、湯森路透、穆迪、標普等絕大多數 ESG 評價機構在其 ESG 評級方法學體系中均涉及溫室氣體排放指標。金融機構紛紛加大轉型金融和節能減碳投融資力度。金融機構紛紛加大轉型金融和節能減碳投融資力度。淡馬錫領投了氣候科技公司 Living Carbon 的A 輪融資(規模為 2100 萬美元),其他融資方包括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風投公司 LowercarbonCapital 和 Felicis Ventures 等。截至 2023 年 1
42、月中旬,該公司的融資總額已達 3600 萬美元。142023年 4 月,蘇黎世保險宣布為供應商提供測量和解決碳足跡問題的工具,通過節能減碳技術投資降低集團和供應商的碳排放15。實體企業積極推動經營活動降碳實體企業積極推動經營活動降碳。2023 年 2 月,全球領先石化公司英力士(INEOS Olefins)比利時公司宣布已籌集 3.5 億歐元,用于支持歐洲最環保的裂解裝置的建設和運營16。2023 年 3 月,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麥肯世界集團(McCann Worldgroup)宣布建立新的可持續發展數據平臺“綠色追蹤者(Green Tracker)”,以衡量其業務的脫碳進展17。2.1.4 投
43、資機遇投資機遇不同行業碳中和投資資金需求巨大。不同行業碳中和投資資金需求巨大。目前,國內外的減碳路徑主要覆蓋五大產業鏈,即電力部門脫碳對應新能源產業鏈,工業部門減碳對應節能減排產業鏈,交通部門減碳對應新能源車產業鏈,建筑部門減碳對應著綠色建筑產業鏈,公共部門減碳對應著環保產業鏈。13Sustainalytics.Low Carbon Transition Ratings.EB/OL.https:/ Jessop,Juliette Portala.Temasek,Toyota back climate biotech firm Living Carbon.EB/OL.(2023-01-17).h
44、ttps:/ NEWS.英力士為零碳足跡化工廠融資 3.5 億歐元.EB/OL.(2023-02-13).https:/ Lundstrom.How McCann Worldgroups Internal Sustainability Tracker Steers It Toward Net Zero.EB/OL.https:/ 表表 2-3 主要減碳路徑對應的投資機會減碳部門減碳部門對應產業鏈對應產業鏈主要投資領域主要投資領域電力部門新能源產業鏈風光發電、分布式發電、儲能、特高壓、智慧電網。工業部門節能減排產業鏈工業流程低碳改造、節能裝備、氫能、資源再生利用。交通部門新能源車產業鏈新能源車、
45、新能源電池、充電樁、智慧交通。建筑部門綠色建筑產業鏈環保建材、裝配式建筑。公共部門環保產業鏈環保裝備、污染治理、CCUS 等。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為滿足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大量的節能降碳投融資需求,各國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可加大碳金融產為滿足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大量的節能降碳投融資需求,各國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可加大碳金融產品創新品創新。截至 2022 年 1 月,全球正在運行的碳市場共 28 個18。其中,依托傳統金融市場發展優勢,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 ETS)在建立開始就引入了碳金融衍生品,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最有代表性的碳金融市場。表表 2-4 部分國際碳市場交易工具開
46、發情況碳金碳金融產融產品品歐盟碳排放權交易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體系(EU ETS)新西蘭碳市場新西蘭碳市場(NZ ETS)區域溫室氣體減排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行動(RGGI)加利福尼亞總加利福尼亞總量和交易機制量和交易機制英國碳市場英國碳市場(UK ETS)碳遠期碳期貨碳期權碳掉期表格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2 能源轉型能源轉型2.2.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化石燃料份額下降,清潔能源迅速普及?;剂戏蓊~下降,清潔能源迅速普及。根據國際能源署2023 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預測,到2030 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份額將下降至 73%。太陽能、風能和熱泵等清潔能源技術快速發
47、展,正在重塑從工廠、車輛到家用電器和供暖系統等各種場所和設備的能源供給方式。到 2030 年,18ICAP.Emissions Trading Worldwide 2023 Status Report.EB/OL.(2023-03-31).https:/ 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是現在的近 10 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約 30%上升至近 50%;熱泵和其他電加熱系統的銷量將超過化石燃料鍋爐;新建海上風電項目的投資將是新建燃煤和燃氣發電廠的 3 倍。192.2.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國際組織加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持力度國際組織加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持力度。2023 年 9 月,美國國務
48、院、貝索斯地球基金、洛克菲勒基金會和世界銀行宣布能源轉型加速器(Energy Transition Accelerator,簡稱 ETA)與世界銀行之間的戰略合作,以動員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公正、加速的能源轉型20。2023 年 10 月,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 WEF)在促進高效能源轉型 2023中更新了能源轉型指數(Energy Transition Index,簡稱 ETI)的框架,確保 ETI 對各國能源轉型的評估、決策具有有效性21。各國政府紛紛制定和修訂能源轉型相關法律條文。各國政府紛紛制定和修訂能源轉型相關法律條文。2023 年 2 月,歐盟初
49、步批準了碳市場改革新規草案,進一步收緊了歐洲境內航空業的排放標準22。2023 年 8 月,經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審議通過的電池和廢電池條例(Regulation Concerning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EU)2023/1542)正式生效,旨在建立可持續的電池管理模式,提升歐盟供應鏈安全以及歐盟供應鏈優勢,降低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環境與社會的負面影響23。2023 年 8 月,加拿大發布清潔電力法規草案,旨在通過限制火力發電的排放,幫助加拿大實現其氣候變化承諾,到 2050 年在整個經濟體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24。同月,印度政府就“綠氫”的碳排放強度作出限
50、定,要求每千克氫氣的碳排放最高限額為 2 千克25。2023 年 9月,歐洲議會通過了對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RED)的修訂案,調整了歐盟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目標,以契合綠色協議和 REPowerEU 計劃的部署26。自 2022 年 1 月以來,我國先后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 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斷完善能源低碳轉型相關法律法規。2.2.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僅少數僅少數 ESG 評價機構探索新能源相關能源轉型評級。評價機構探索新能源相關能源轉型評級。2023
51、 年 2 月,惠譽評級更新其可再生能源項目評級規則。本次更新刪去了 GPS Renewables 模型的相關內容,但最主要的評級方法學并沒有變19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EB/OL.(2023-10).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outlook-2023.20ESG NEWS.能源轉型加速器與世界銀行宣布戰略合作以擴大清潔能源融資.EB/OL.(2023-09-21).https:/ Economic Forum Releases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Report.EB/OL.
52、https:/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2 July 2023 concerning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amending Directive2008/98/EC and Regulation(EU)2019/1020 and repealing Directive 2006/66/EC(Text with EEA relevance).EB/OL.(2023-07-28).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2023/1542/oj.24商務部.加
53、拿大發布清潔電力法規草案.EB/OL.(2023-08-27).https:/www.in- Franke.EU adopts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targeting 42.5%share in 2030.EB/OL.(2023-10-09).https:/ 化。27此外,MSCI 在其 ESG 評級方法學體系中納入了可再生能源機遇的評價指標。眾多金融機構加大清潔能源投資眾多金融機構加大清潔能源投資。2023 年 2 月,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簡稱 EIB)宣布將向全球環境基金南亞成長型基金 III(GEF South
54、 Asia Growth Fund III)提供 4000 萬美元的支持,預計吸收 3 億美元后投資于一家印度基金管理公司,以幫助解決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氣候行動和環境可持續性問題28。2023 年 10 月,貝萊德推出了新的面向氣候轉型的私人債務基金(CPD),主要專注于歐洲和美國中間市場直接貸款,其中基金投資可以通過提供支持和資源來幫助加速借款人的氣候轉型議程29。能源和交通企業加大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程度能源和交通企業加大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程度。2023 年 4 月,澳大利亞 Origin Energy 宣布將投資 600 億澳元用于電池項目30。2023 年 10 月,國際快遞服務
55、提供商敦豪快遞 DHL Express 宣布將其 GoGreen Plus 服務擴展到中小企業使其能夠通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解決航運排放問題31。2023 年 6 月,豐田汽車宣布,將投資 20 億美元在美國建立電動汽車電池廠,從 2025 年開始在豐田美國肯塔基喬治城工廠(Georgetown,Ky.)組裝一款全新的三排純電動SUV32。綜合物流公司馬士基(Maersk)于 2023 年 6 月底向揚子江船業集團訂造六艘中型集裝箱船33。2023 年 10 月,時尚零售商印地坊(Inditex)宣布與綜合集裝箱物流公司馬士基(Ma
56、ersk)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旨在通過使用低碳燃料來減少印地坊在海洋運輸中產生的溫室氣體34。2023 年 10 月,能源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宣布與科里奧發電公司(Corio Generation)和崛起電力公司(Rise Light&Power)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海上風電項目 AttentiveEnergy35。2.2.4 投資機遇投資機遇新能源投融資占據能源轉型需求主位。新能源投融資占據能源轉型需求主位。在新能源投融資需求中,包括風電、光伏發電、核電等在內的新能源發電領域占比最大。此外,現代生物質能和低碳氫也在能源系統脫碳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7
57、Fitch Ratings.印度綠氫發展困難多.EB/OL.(2023-08-28).http:/ NEWS.EIB Invests$40 Million Across India and South Asia for Climate Ac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Fund.EB/OL.(2023-02-10).https:/ Capital.BlackRock launches transition-focused private debt fund.EB/OL.(2023-10-05).https:/ NEWS.澳大利亞 Origin Energy 將投資
58、 600 億澳元用于電池項目.EB/OL.(2023-04-20).https:/ EXPRESS.DHL EXPRESS LAUNCHES GOGREEN PLUS:FIRST GLOBAL EXPRESS COURIER TO GIVE CUSTOMERS THE OPPORTUNITY TO USE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TO REDUCE EMISSIONS.EB/OL.(2023-02-16).https:/ 2025 年在美國投產純電動 SUV,并再投 21 億美元建電池廠.EB/OL.(2023-06-02).https:/ orders six me
59、thanol powered vessels.EB/OL.(2023-06-26).https:/ Lahey.Inditex Signs Low Carbon Shipping Deal with Maersk.EB/OL.(2023-10-17).https:/ Segal.Corio,Rise Buy$420 Million Stake in TotalEnergies 3GW U.S.Offshore Wind Project.EB/OL.(2023-10-23).https:/ 此外,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碳捕集、封存及再利用技術(即 CCUS 技術)也在化石等傳統能源脫碳過程中起到關
60、鍵作用?!靶履茉葱履茉?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模式將豐富金融工具,支持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將豐富金融工具,支持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盡管新能源投融資需求巨大,但受當前新能源企業負債率偏高、投融資結構不匹配、融資工具單一等金融領域問題,新能源投融資需求一直未被滿足?!靶履茉?綠色金融”創新模式,是指金融機構根據綠色企業或項目在各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組合運用股權、債權、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金融工具,開展綠色市場化債轉股、綠色基金、綠色信貸等多樣化綠色金融業務,切實支持新能源行業降本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2.3 綠色產品和原材料綠色產品和原材料2.3.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不同國家地區在綠色產品
61、和原材料議題上有較多共識和共同利益,但也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國家地區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議題上有較多共識和共同利益,但也存在較大差異。發展中國家需要關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發達國家則更加關注氣候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36。截至 2022 年,全球綠色產品貿易總額達到 1.9 萬億美元,創下新高,比 2021 年增長了 1000多億美元37。2.3.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國際組織鼓勵企業披露產品和原料相關信息。國際組織鼓勵企業披露產品和原料相關信息。自 2023 年 4 月 19 日起,全球環境披露平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向全球近 7000
62、 家公司提供塑料相關信息披露服務,以回應 740 多家機構投資者(總資產約 136 萬億美元)的訴求38。2023 年 6 月,自愿碳市場誠信倡議(VoluntaryCarbon Markets Integrity Initiative,VCMI)推出聲明行為準則(Claims Code of Practice),為減少和消除溫室氣體排放的投資引入了鉑金、黃金、白銀三種 VCMI 氣候聲明等級,并概述了提出“VCMI氣候聲明”所需四個步驟,旨在指導公司和其他非國家行為者參與碳市場并做出可信的氣候聲明39。各國政府部門不斷加大對各國政府部門不斷加大對“洗綠洗綠”行為的打擊力度。行為的打擊力度。2
63、023 年 3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防止消費品“洗綠”的提案,提倡制定商家“綠色聲明”的共同標準,統一可持續發展標簽的信息披露要求40。2023 年 10 月,歐洲議會批準新規,為計劃使用“歐洲綠色債券(European Green Bond)”或36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智庫.專題報告|全球綠色產品貿易特征與中國出口機遇.EB/OL.(2021-10-22).https:/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system opens for reporting on plastics for first time at request of investors with US$13
64、0+trillion in assets.EB/OL.(2023-04-19).https:/ Carbon Markets Integrity Initiative.Claims Code of Practice:Building integrity in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EB/OL.(2023-06).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3/1116447.40AP News.EU Commission proposes rules to better fight greenwashing.EB/OL.(2023-03-22
65、).https:/ 2016 年發布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提出到 2020 年,初步建立系統科學、開放融合、指標先進、權威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42。2.3.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多數多數 ESG 評價機構較為重視被評價企業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方面的表現。評價機構較為重視被評價企業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方面的表現。湯森路透、穆迪、華證和華測在其 ESG 評級方法學體系中設置了綠色產品創新的相關指標,而 MSCI 則設置了綠色原材料采購的相關評價指標。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優先選用綠色原材料。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優先選用綠色原材料。2023 年 2 月初,陶
66、氏公司(Dow)與快公司(Fast Company)和麥肯錫(McKinsey)、聯合利華(Unilever)和高露潔-棕櫚欖(Colgate-Palmolive)的領導人共同開會商議中長期的消費品包裝轉型路徑,合力推進整個供應鏈的循環包裝解決方案43。此外,我國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推出了由純鋁材料制成的食品級包裝袋,預計 5 年內可替代 150 億只塑料保鮮袋44。2.3.4 投資機遇投資機遇金融產品創新可以倒逼企業和個人消費者采購綠色產品和綠色原材料。金融產品創新可以倒逼企業和個人消費者采購綠色產品和綠色原材料。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設置需求牽引的倒逼機制,在金額、日期、還款方式等方
67、面給予一定程度的優惠,讓企業和消費者出于資金優惠等考慮優先選擇綠色產權和綠色原材料,進而提高綠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持續性,為其長遠的財務業績回報提供持續保障。452.4 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2.4.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多元、公平和包容(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 DEI),指具備不同種族、民族、宗教、性別和能力等多元背景的員工在組織中能夠獲得尊重感、包容感和公平的機會。DEI 指標主要體現為性別和多樣性,例如,女性在公司董事會中的代表比例等。對于企業而言,一個可持續的商業系統離不開41European Parliam
68、ent.Greening the bond markets:MEPs approve new standard to fight greenwashing.EB/OL.(2023-10-05).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230929IPR06139/greening-the-bond-markets-meps-approve-new-standard-to-fight-greenwashing.4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EB/OL.(2016-12-07).https:/ Ar
69、genton.Store Shelves of the Future:Packaging for a Circular Economy.EB/OL.(2023-02-10).https:/ 對人及其行為的關注,對 ESG 有戰略規劃和績效追求的企業都需要關注自身的 DEI 實踐。46目前,僅美國、英國等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關注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該領域發展空間較大。2.4.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國際組織陸續出臺多元、公平和包容相關的人力資本標準和建議指南。國際組織陸續出臺多元、公平和包容相關的人力資本標準和建議指南。自 2018 年 7 月 1 日起,GRI 405:員工多元化與平
70、等機會和GRI 406:非歧視正式生效。GRI 40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標準制定了治理單位與員工多元化,以及女性相對于男性基本薪資和薪酬兩個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47。GRI 406:非歧視標準制定了歧視事件以及組織采取的改善行為的相關信息披露要求48。2021 年,ISO 30415:2021標準發布。該標準有助于發展一個包容性的工作場所,需要持續致力于發展多元化和包容性,解決組織體系、方針、流程和實踐中的不平等問題。49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已出臺多元、公平和包容相關的法律條款。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已出臺多元、公平和包容相關的法律條款。例如,美國已出臺聯邦
71、法律,禁止基于種族、膚色、國籍、宗教、性別、年齡或殘疾的歧視50。英國通過立法構建反就業性別歧視的政策體系,具體包括就業機會平等、性別工資待遇歧視、性別就業待遇歧視以及保護女性四個方面51。我國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出臺“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國發202114 號)52、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國辦發202311 號)53,在消除就業歧視和保障公平就業兩個方面作出了政策規定。2.4.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部分部分 ESG 評價機構在人力資本的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方面設置了相應的評價指標。評價機構在人力資本的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方面設置了相應的評價指標。標普、穆迪、MSCI
72、、湯森路透和路孚特均在其 ESG 評級體系中設置了多元化、公平性、包容性的相關指標。比如,標普 ESG 評級體系會評價企業在反歧視方面的信息披露情況、員工性別、員工種族和國籍、員工少數民族比例、不同性別的薪酬差異等情況54。部分全球領先金融機構已在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方面進行投資。部分全球領先金融機構已在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方面進行投資。2023 年,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斥資 1 億歐元(共計 1.07 億美元)提高女性員工的薪酬,46Wikipedia.Diversity,equity,and inclusion.EB/OL.(2024-0
73、1-16).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versity,_equity,_and_inclusion.47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40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2016-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EB/OL.(2016-10-10).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standards/media/1512/traditional-chinese-gri-405-diversity-and-equal-opportunity-2016.pdf.48Global R
74、eporting Initiative.GRI 406:不歧視 2016-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EB/OL.(2016-10-10).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standards/media/1513/traditional-chinese-gri-406-non-discrimination-2016.pdf.49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30415:202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iversity and inclu
75、sion.EB/OL.https:/www.iso.org/standard/71164.html.50U.S.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Race/Color Discrimination.EB/OL.https:/www.eeoc.gov/racecolor-discrimination.51張知慧.英國“反就業性別歧視”政策分析.EB/OL.(2021-12-20).http:/ 號).EB/OL.(2021-08-23).http:/ Global.S&P Global ESG Scores:Methodology.EB/OL.(20
76、22).https:/ 以縮小性別薪酬差距55?;ㄆ煦y行(Citi)將員工多元化和薪酬公平要求融入花旗銀行的整個業務體系中,并建立了包括亞裔、非裔、退伍軍人、女性、殘疾人、拉丁裔、LGBTQ+等在內的包容性網絡56。邁耶紀念信托基金會(Meyer Memorial Trust)創建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頻譜工具,幫助組織評估其在人力資本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的進展情況,并確定未來的工作重心57。部分國外企業已經在探索人力資本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的管理措施。部分國外企業已經在探索人力資本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的管理措施。據微軟(Microsoft)顯示,2022 年其女性
77、在微軟核心員工的占比首次超過 30%,達到 30.7%。同時,微軟立足薪酬公平原則,制定適當傾斜于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薪酬制度。58漢高(Henkel)于 2007 年建立了專門的全球多元化管理團隊,是首批建立團隊專門管理公司 DEI 實踐的德國 DAX 公司之一。通過建立全球化的 DEI 網絡,漢高爭取到 2025 年,所有管理級別員工實現性別平等。592.4.4 投資機遇投資機遇部分投資者已通過部分投資者已通過 SDG 框架納入性別平等至其負責任投資政策??蚣芗{入性別平等至其負責任投資政策。澳大利亞資產所有者/投資管理人HESTA 在其負責任投資政策中識別了 6 個重點關注的領域,涉及 7 項
78、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健康與福祉(SDG3)、性別平等(SDG5)、氣候變化(SDG7 和 SDG13)等。在性別平等領域,HESTA 選擇的子主題包括參與決策的性別比例、基于性別的風險、同工同酬、SDG 貢獻者投資以及相關信息披露。602.5 可持續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2.5.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在全球范圍內,市場對供應鏈可持續性和透明度的需求和壓力與日俱增。在全球范圍內,市場對供應鏈可持續性和透明度的需求和壓力與日俱增。全世界有超過 3000 家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在響應“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依據氣候科學減少企業和機構所產生的碳排放。截至 2022 年 11 月,已制定科學碳目標
79、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占比達到了全球市場資本化的 35%。只有實現從設計、采購、到制造和分銷的端到端透明化,才有可能達成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2.5.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各國際組織發布企業供應鏈各國際組織發布企業供應鏈 ESG 管理指南建議等文件,深化供應鏈管理指南建議等文件,深化供應鏈 ESG 管理要求。管理要求。2012 年 6 月,聯合國規劃署發布可持續公共采購指南,之后每年更新相關內容,不斷深化可持續公共采購要求61。55Reuters.Frances SocGen pledges to plug gender pay gap with$107 million.EB/OL.(2023-09-1
80、9).https:/ at Citi.EB/OL.https:/ Memorial Trust.Understanding Meyers DEI Spectrum tool.EB/OL.(2018-03-12).https:/mmt.org/news/understanding-meyers-dei-spectrum-tool.58Microsoft.Diversity&Inclusion Report.EB/OL.https:/ and Inclusion(DEI).EB/OL.https:/www.henkel- equality.EB/OL.https:/.au/about-us/sup
81、er-with-impact/investment-excellence-with-impact/gender-equality.61聯合國.聯合國正式啟動“可持續政府采購”方案.EB/OL.(2014-04-01).https:/news.un.org/zh/story/2014/04/212122.23 聯合國采購指南修訂版第十五章就可持續采購計劃、相關術語定義、各采購環節的可持續發展要素和應對措施進行定義和具體闡述62。2014 年 11 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促進亞太地區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和評價63。各國政府部門相繼出臺供應鏈各國政府部門相繼出臺供應鏈 ESG
82、 管理政策舉措管理政策舉措。1976 年,美國修訂資源保護與回收法案(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簡稱 RCRA),開啟了美國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初步發展64。美國環保署發布全面性采購指南(Comprehensive Procurement Guidelines,簡稱 CPG)65,輔之以能源之星等計劃,推動美國綠色采購。歐盟發布綠色公共采購指南針對家具、紡織品、打印設備、固定和便攜式 IT 設備等多行業提出供應鏈管理要求66。此外,歐盟也分別于 2018 年和 2023 年出臺了包裝和包裝廢物 94/62 指令67、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
83、EE)68等指令,針對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分銷及回收等供應鏈環節提出可持續管理要求。我國政府部門也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69、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品目清單70、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品目清單71、企業綠色采購指南(試行)72等政策文件,引導政府部門和企業進行綠色采購。2022年 9 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更新了機械行業、汽車行業和電子電器行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為相關行業的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提供進一步指導73。2.5.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多數多數 ESG 評價機構在其評價機構在其 ESG 評評價價體系中設置了可持續供應鏈指標。在供應鏈環境風險管理方面體系中
84、設置了可持續供應鏈指標。在供應鏈環境風險管理方面,湯森路透、富時羅素、晨星和穆迪設置了相關指標。比如,晨星會對企業的供應鏈土地使用及生物多樣性進行評價。在供應鏈社會風險管理方面在供應鏈社會風險管理方面,MSCI、晨星、穆迪、富時羅素、中證和標普設置了相關指標。比如,MSCI 會對企業的供應鏈勞工標準方面作出評價,穆迪則會對企業供應鏈非常規操作的社會因素進行評價。62United Nations.UNITED NATIONS PROCUREMENT MANUAL.EB/OL.(2020-06-30).https:/www.un.org/Depts/ptd/sites/www.un.org.Dep
85、ts.ptd/files/files/attachment/page/pdf/pm.pdf63APEC.Proposal on Establishing an APEC Cooperation Network on Green Supply Chain.EB/OL.http:/mddb.apec.org/Documents/2014/CTI/CTI3/14_cti3_020rev1.pdf.64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RCRA)Laws and Regulations.
86、EB/OL.(2023-08-25).https:/www.epa.gov/rcra.65EPA.Comprehensive Procurement Guideline(CPG)Program.EB/OL.https:/www.epa.gov/smm/comprehensive-procurement-guideline-cpg-program.66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ublic Procurement Criteria and Requirements.EB/OL.https:/green-business.ec.europa.eu/green-public
87、-procurement/gpp-criteria-and-requirements_en.67EU.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94/62/EC of 20 December 1994 on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EB/OL.(2018-07-04).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ALL/?uri=celex%3A31994L0062.68EU.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88、.EB/OL.(2023-09-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ste_Electrical_and_Electronic_Equipment_Directive.69財政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EB/OL.(2020-12-08).https:/ 號).EB/OL.(2019-07-02).https:/ 年 9 月更新).EB/OL.(2022-09-16).https:/ 部分金融機構正在嘗試開發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國際方面,部分金融機構正在嘗試開發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國際方面,荷蘭國際集團(I
89、nternationalNetherlands Groups)創新了一套可持續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為客戶進行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提供融資激勵工具,將供應鏈金融貼現率與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得分掛鉤74?;ㄆ煦y行與蘋果合作,根據綠色評級結果和信貸存續期綠色生產管理影響上游中小企業的借貸利率和購銷合同續簽,從而促使蘋果供應鏈上游中小企業改善環境管理75。國內方面,國內方面,興業銀行廣州分行以供應鏈中綠色核心企業為對象提供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資金支持范圍覆蓋環保裝備制造、綠色建材制造、節能家電制造等眾多綠色制造行業和項目類型76。國內外眾多頭部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在供應商準入環節,國內外眾多頭
90、部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在供應商準入環節,騰訊、字節跳動、中國平安、蘋果普遍關注供應商環境、社會合規表現,管理方式以負面篩查為主。在供應商篩選環節,在供應商篩選環節,國內企業更關注對企業環境表現進行評價,并主要圍繞部分采購品類,對所有供應商及其社會、治理要素的考慮較為有限,而國外企業相較于國內企業更加關注供應商社會責任表現。在項目期供應商管理環節,在項目期供應商管理環節,國內外企業的供應商管理手段以簽署承諾書、落實合同條款及能力培訓為主,對供應商提升 ESG 表現的引導效果較為缺乏具體的推動抓手及效果評價工具。2.5.4 投資機遇投資機遇當前可持續供應鏈金融以綠色供應鏈金融為主,主
91、要有三種發展模式當前可持續供應鏈金融以綠色供應鏈金融為主,主要有三種發展模式,具體包括“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綠色供應鏈+供應鏈金融”以及“綠色供應鏈+綠色金融”?!肮溄鹑诠溄鹑?綠色金融綠色金融”發展模式主要是綠色項目及綠色產業憑借供應鏈金融產品及相關模式獲得金融支持,可細分為綠色設備與裝備供應鏈金融模式和綠色產品供應鏈金融模式?!熬G色供應鏈綠色供應鏈+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主要是指在供應鏈金融服務時加入對環境績效因素的考慮,可細分為由供應鏈核心企業主導和由銀行主導?!熬G色供應鏈綠色供應鏈+綠色金融綠色金融”發展模式是銀行運用綠色金融工具,加大對進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支持
92、,提升企業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重視程度,進而促進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的發展。77就當前已有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持續供應鏈金融實踐看,中資銀行主要實踐的是“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和“綠色供應鏈+綠色金融”融合模式,而外資銀行主要實踐的是“綠色供應鏈+供應鏈金融”融合模式78。74ING.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Finance.EB/OL.https:/ 跑出大灣區金融創新加速度.EB/OL.(2022-05-30).https:/ 2.6 公正轉型公正轉型2.6.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公正轉型指通過采取綜合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措施,確保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實質利益得到廣泛分享
93、,同時為轉型中受到負面影響的地區、群體提供支持,幫助其實現有尊嚴的、高質量的轉型。各國在公正轉型問題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發達國家主要強調如何創造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以及轉型發展的經驗分享,發展中國家更關注就業和社會穩定,以及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國際援助和轉型發展的能力建設。792.6.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少數國際組織關注公正轉型議題少數國際組織關注公正轉型議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COP)自 1992 年起,一直致力于公正轉型概念的提出與發展。2019 年,COP25 發起氣候行動促進就業倡議,并發布綠色未來技能報告。802021 年,美國、英國、EU27、挪威、加拿大和新西蘭等 3
94、0 多個國家在 COP26 上簽署了公正轉型宣言81。2022 年,COP27 通過沙姆沙伊赫實施方案,成立公正轉型工作組82。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 ILO)理事會于 2015 年核準了關于向人人享有環境可持續的經濟和社會公正過渡的指導方針,制定包括宏觀經濟和增長政策、產業和行業政策、企業政策、技能開發、職業安全衛生、社會保護、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權利、社會對話和三方機制等關鍵領域政策的全面框架83。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ICMA)于 2022
95、年發布氣候轉型金融手冊,要求融資方披露其如何在轉型戰略中將“公正轉型”納入考量因素,并說明與“社會支出”相關的具體信息84。僅少數國家的政府部門嘗試探索公正轉型實踐。僅少數國家的政府部門嘗試探索公正轉型實踐。2020 年 1 月,歐盟提出其公正轉型機制(JustTransition Mechanism,簡稱 JTM),針對那些最受影響地區的應對策略,以確保轉型能夠按照區域、產業、人口分布,幫助成員國和地區因地制宜地制定轉型計劃,為那些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或者碳原料的地區和產業、轉型中的弱勢公民和工人提供幫助,包括技能訓練培訓、低能效的住房,解決后者就業和基本生存保障問題85。2022 年,南非發起
96、公正能源轉型投資計劃(JET IP),鼓勵當地私營部門提供高達5000 億蘭特的資金,加大未來五年南非在電力、綠色氫和新能源汽車方面所需的投資規模,以使南非79王信,許均平,黃沁.公正轉型的國際經驗與啟示型.EB/OL.(2023-08-07).https:/ for our planet.EB/OL.https:/www.un.org/en/climatechange/cop26.82UN.COP27:Delivering for people and the planet.EB/OL.https:/www.un.org/en/climatechange/cop27.83國際勞工組織.向人人
97、享有環境可持續的經濟和社會公正過渡.EB/OL.(2023).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877802.pdf.84ICMA.Climate Transition Finance Handbook.EB/OL.https:/www.icmagroup.org/sustainable-finance/the-principles-guidelines-and-handbooks/climate-transition-finance-handbook
98、/.85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南非私營部門計劃為公正能源轉型提供 5000 億蘭特資金.EB/OL.(2022-11-07) 能夠以公正的方式實現其氣候目標86。2.6.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少數國內外金融機構開始探索公正轉型投融資策略。國際方面,少數國內外金融機構開始探索公正轉型投融資策略。國際方面,領先的機構投資者(投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已經開始關注公正轉型,體現在投資策略、氣候政策、企業參與(engagement)等不同方面。例如,匯豐銀行于 2021 年 12 月宣布新的煤電政策,強調了公正轉型的重要性,承諾在退煤的同時支持當地經濟轉型發展87。渣打銀行在 2022 年公布
99、的凈零路徑中,強調新興市場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是同等重要的,提出將與油氣行業客戶溝通其轉型計劃并進行公正性評估88。國內方面,國內方面,工商銀行湖州分行對公正轉型展開了課題研究,并與湖州市金融辦共同制定湖州市融資主體公正轉型評估辦法(簡稱評估辦法)。該評估辦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設置員工穩定性、供應鏈韌性、ESG 表現等多項評估指標,引導融資主體評估、披露并采取措施緩解轉型活動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892.7 ESG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2.7.1 全球發展現狀全球發展現狀自 2004 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明確提出 ESG 理念以來,各國對于 ESG 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
100、深,全球 ESG 信息披露逐漸呈現四個趨勢。一是更加關注一是更加關注 ESG 對財務的影響及與財報的整合。對財務的影響及與財報的整合。ESG 正向著與財務信息同等重要程度的方向發展,投資者愈來愈意識到可持續發展與財務表現的關聯性;越來越多的企業將 ESG 信息納入年報中進行披露,與綜合報告的發展趨勢一致。二是全球二是全球 ESG信息披露要求趨于統一。信息披露要求趨于統一。ISSB 將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信息披露視為財務報告的一個組成部分,推動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框架正走向趨同和融合,使非財務信息與財務信息日趨并重。GRI、SASB、CDSB、CDP 等可持續發展相關標準相繼出臺。三是強制性披露及第
101、三方鑒證。三是強制性披露及第三方鑒證。采用具體、可審計的 ESG 報告標準的進程已經開始,比如港交所新規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獨立第三方鑒證。四是監管要求更加嚴格。四是監管要求更加嚴格。各國監管機構相繼制定政策,要求企業強制或自主披露 ESG 信息。港交所 ESG 披露要求不斷加強,上交所、深交所近年或可能出臺 ESG 強制披露要求。86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南非私營部門計劃為公正能源轉型提供 5000 億蘭特資金.EB/OL.(2022-11-07) Herweijer.How were enab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al to clean.EB/OL.(2
102、021-12-14).https:/ Chartered.Net zero approach:Methodological white paper.EB/OL.https:/www.banktrack.org/download/standard_chartered_net_zero_approach/scnetzerowhitepaper.pdf.89中國銀行保險報網.【深讀】湖州轉型金融改革先行先試.EB/OL.(2023-07-18).https:/ 2.7.2 政策標準政策標準國際組織推動全球國際組織推動全球 ESG 信息披露標準統一化和標準化。信息披露標準統一化和標準化。國際公共部門會
103、計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簡稱 IPSASB)于 2023 年 6 月 14 日宣布將推進第一個公共部門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的制定。根據 IPSASB 發布的“氣候相關披露項目簡報與綱要”,該標準將獨立于現有的公共部門會計準則,以 IFRS S2 為基礎,考慮 GRI 要求,并針對公共部門的具體特點進行調整。902023 年 6 月,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簡稱 IAASB)最近公布了擬議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國際標準 ISSA 5000,作為對透明和可驗證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日益增長的呼聲的回應,為從事可持續信息鑒證
104、的專業機構和人員提供流程指引并引導可持續信息鑒證的國際趨同91。2023 年 7 月,二十國集團(G20)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簡稱 FSB)宣布,將于 2024 年起將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監督職責全部移交給 IFRS 基金會(ISSB)92。各國監管部門的各國監管部門的 ESG 信息披露要求不斷強化。國際方面,信息披露要求不斷強化。國際方面,2023 年 4 月,歐洲監管局(EuropeanSupervisory Authorities,簡稱 ESAs)宣布了一系列擬議修正案,旨在擴大和簡化歐盟的可持續金融信息披露條例(Sus
105、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簡稱 SFDR)93。2023 年 6 月,澳大利亞發布了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征求意見稿),提出澳大利亞自 2024 年 7 月 1 日開始引入強制性氣候相關信息披露94。英國計劃基于 ISSB 發布的 IFRS S1 和 IFRS S2 準則,在 2024 年七月前建立可持續披露標準(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簡稱 SDS)95。國內方面,國內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以引導金融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邁出環境信息披露從試點向全國推進的重要一步96。深圳
106、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出臺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2020 年修訂)(深證上2020795 號)97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 2 號自愿信息披露(上證發202070 號)98,鼓勵上市公司推進 ESG 信息披露。2.7.3 市場實踐市場實踐僅少數僅少數 ESG 評價機構就企業評價機構就企業 ESG 信息披露設置細化的評級指標。信息披露設置細化的評級指標。比如,晨星會就被評企業是否90SENECA ESG.INSIGHTS|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理事會啟動公共部門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準則的工作.EB/OL.(2023-11-16).https:/
107、 GLOBAL.IAASB 提出新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國際標準(ISSA)5000.EB/OL.(2023-08-10).https:/ Advice Hub.ISSB to take over TCFD monitoring from 2024.EB/OL.(2023-08-02).https:/energyadvicehub.org/issb-to-take-over-tcfd-monitoring-from-2024/.93ESMA.ESAs propose amendments to extend and simplify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s.EB/OL.
108、(2023-04-12).https:/www.esma.europa.eu/press-news/esma-news/esas-propose-amendments-extend-and-simplify-sustainability-disclosures.94Anna Gudkov.Key climate reporting developments unveiled.EB/OL.(2023-06-27).https:/.au/risk-management/framework/climate/key-climate-reporting-developments-unveiled.htm
109、l.95Department for Business and Trade.UK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EB/OL.(2023-08-02).https:/www.gov.uk/guidance/uk-sustainability-disclosure-standards.96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EB/OL.(2021-07-22).http:/ 年修訂)的通知(深證上2020795 號).EB/OL.(2020-09-04).https:/ 2 號自愿信息披露的通知(上證發202070 號).EB/OL.(2020-09-
110、25).http:/ 將 ESG 納入財務報告進行評價。湯森路透和華證會評價企業 ESG 和可持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越來越多企業重視越來越多企業重視 ESG 信息披露。國際方面信息披露。國際方面,截至 2022 年 10 月,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情況穩步增長,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大型企業達到了 79%,但可持續發展和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相關的關鍵領域仍有進步空間99。國內方面,國內方面,截至 2023 年 11 月,發布 2022 年度 ESG 獨立報告的 A 股上市公司較 2022 年增加了 366 家,披露率達到了 36.0%,較去年增長 4.9%,數量及增速均顯著提升100。9
111、9畢馬威.Big Shifts,Small Steps畢馬威發布 2022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調查.EB/OL.(2022-10-27).https:/ 年中國上市公司 ESG 披露情況分析 論如何推進 ESG 工作【組圖】.EB/OL.(2024-01-13).https:/ 第第三三章章ESG 重點議題發展展望重點議題發展展望 30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發現,為推動全球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23 年主要國際組織、各國政府、ESG 評價機構、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轉型、綠色產品和原材料、可持續供應鏈、公正轉型、ESG 信息披露七個方面作出了較大努力。各利益相關方可在這七個方面
112、進一步挖掘優化空間,推動政策標準、金融工具、企業實踐三個方面的協同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碳金融和轉型金融的標準制度將加速落地。各國政府部門將不斷完善碳金融貨幣政策工具體系。ESG 評價機構和金融機構也將加大對低碳轉型評級及其在投融資活動中的應用的探索。更多實體企業將強化低碳經營理念,降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碳排放,細化碳排放信息披露內容。在能源轉型方面,在能源轉型方面,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部門將加大能源轉型的支持力度,不斷引導和規范企業和組織的能源轉型活動。能源轉型將成為 ESG 評價機構和金融機構重點挖掘市場機遇的議題,在“新能源+綠色金融”模
113、式下進一步豐富金融工具,支持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方面,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方面,國際組織持續鼓勵企業披露產品和原料相關信息。各國政府部門將持續加大對“洗綠”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和金融機構投融資活動的環境信息披露透明度。ESG 評價機構會越來越重視被評價企業在綠色產品和原材料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多企業將因自身低碳運營或客戶需求,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優先采用綠色原材料。在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方面,在人力資本多元、公平和包容方面,多元、公平和包容相關的人力資本標準和建議指南將越來越規范細化。相關人力資本要素也將被更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融入金融產品創新和風險管理控制流程中,
114、以控制人力資本方面的社會責任風險,提高人力資本配置效率。在可持續供應鏈方面,在可持續供應鏈方面,各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部門將繼續發布企業供應鏈 ESG 管理指南建議等文件,逐步深化供應鏈 ESG 管理要求。ESG 評價機構和金融機構也將持續探索相關評價和可持續供應鏈金融產品。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將繼續深化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在公正轉型方面,在公正轉型方面,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部門的關注度仍有待提高。在公正轉型相關政策規范的引導下,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在制定自身公正轉型投融資規范,在防范相關風險的同時,引導更多投資者關注公正轉型。在在 ESG 信息披露方面,信息披露方面,全球 ESG 信息披露將不斷趨向統一化和標準化。在這個前提下,各國將根據本國經濟文化背景和發展實際,制定具有國家特色的 ESG 信息披露制度。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開始探索和規范 ESG 信息披露,為 ESG 評價機構更新信息披露評價指標、金融機構進行金融產品創新及風險管理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支撐。聯系我們:聯系我們:地址:北京市通州區世界僑商中心地址:北京市通州區世界僑商中心 3 號樓號樓 16 層層 1604郵編:郵編:101100傳真:傳真:+86(010)-69553526網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