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馬來西亞(2023版).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馬來西亞(2023版).pdf(10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 馬來西亞(2023年版)商 務 部 對 外 投 資 和 經 濟 合 作 司 商 務 部 國 際 貿 易 經 濟 合 作 研 究 院 中 國 駐 馬 來 西 亞 大 使 館 經 濟 商 務 處 馬來西亞(2023年版)前言 2023 年,商務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走出去穩妥有序地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扎實推進“一帶一路”高
2、質量發展。當前,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政治、經濟、法律、安全、輿情、經營風險疊加,對外投資合作發展面臨的形勢依舊錯綜復雜。在此形勢下,我國著力推動對外投資合作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和藍色經濟投資合作,實現對外投資合作平穩發展。2023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 130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4%,連續 11 年穩居世界前三;對外投資存量 2.8 萬億美元,遍布全球 190 多個國家(地區),連續 6 年保持世界前三。2023 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 1609.1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81家企
3、業入圍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全球最大 250 家國際承包商”榜單,蟬聯榜首。境外中資企業合理有效利用境外市場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助力東道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活力。為進一步幫助中國企業了解和熟悉東道國(地區)營商環境,合規有序地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和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等編寫了 2023 年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及時、客觀、準確地反映東道國(地區)宏觀經濟形勢、法律法規、經貿政策、營商環境等信息,重點關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藍色經濟有關內容。希望 2023
4、年版指南繼續為走出去中國企業提供針對性幫助,也歡迎社會各界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立足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持續創新指南編制工作,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信息服務,推動對外投資合作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編制辦公室 2024 年 4 月 馬來西亞(2023年版)參贊的話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中心地帶,連接海上東盟和陸上東盟,扼守馬六甲海峽,是進入東盟市場和前往中東、澳新的樞紐,地理位置優越。同時,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棕櫚油產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氣及錫、銅、鐵、鋅、鎢、鋁、錳、煤等礦產資源豐富。馬來西亞政局總體穩定,政策連續性較好。2022年1
5、2月,安瓦爾首相領導的聯合政府正式成立,提出“昌明大馬”理念,致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國家政治經濟形勢向好發展。馬來西亞法律體系主要基于英國普通法和伊斯蘭法,在經貿合作領域主要受到合同法 公司法所得稅法投資促進法工業協調法等法律規范。盡管馬來西亞法律體系相對完善,但在具體實踐中,中資企業仍須重點關注有關合規風險、稅務風險、勞資風險等,仍須留意其法律執行和司法獨立性問題,先期進行深入盡職調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防范策略、規避法律風險。盡管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美國持續加息等因素影響,2023年馬來西亞經濟面臨通脹抬頭、本幣走弱,外部需求疲軟導致出口放緩,經濟承壓加大,馬來西亞央行預計全年GDP增
6、長4%5%,較2022年8.7%的增速大幅放緩。但馬來西亞經濟基礎較為穩固,經濟發展仍前景可期。為穩定經濟、保障民生,馬政府以“努力確保財政穩健和收支平衡,實現GDP持續健康增長”為目標,將大力吸引外資和擴大內需作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持續實施針對性經濟補貼,幫扶企業、穩定就業。伴隨著在勞動力市場持續恢復和投資項目相繼落地拉動,馬來西亞國內需求持續釋放,市場購買力持續增強,服務業、制造業將保持復蘇增長。近年來,馬來西亞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陸續推出全國電子商務策略路線圖2.0十年數字經濟藍圖數字馬來西亞數字倡議,不斷改善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環境,穩步推進5G、大數據等數字基礎設
7、施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馬來西亞綠色經濟可挖掘潛力也較大,當前實施的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和行動計劃 綠色科技大藍圖綠色科技融資計劃 及即將推出的 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 將有力推動該國綠色能源、綠色科技開發與應用,為其綠色發展創造條件。中馬經貿合作始終是中馬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2022年,中馬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首破2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5.3%,貿易規模持續擴大,貿易結構更馬來西亞(2023年版)趨優化,中國連續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還是馬來西亞最大外資來源地,馬來西亞2022年共批準外國直接投資368.6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125.1億美元,占比33.9
8、%。中國企業對馬投資高速增長,投資領域更趨多元。在馬承包工程市場上,中國企業積極進取,業務已遍及馬全境,在建項目主要集中在鐵路、橋梁、水電站、房地產等領域,在公路、地鐵、輕軌、通信等領域亦有新進展。誠然,中國企業在馬業務經營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地區間政策差異及協調障礙問題、項目用工難或引進高端教育人才“瓶頸”制約問題、企業或項目經營中的文化融合問題、基礎性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問題、同質化競爭加劇等問題,需認真對待,努力克服,推動解決??傮w看,中馬關系傳統友好,政治互信度高,經貿往來密切,民間友誼深厚。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法制環境、營商環境、人文環境良好,是中資企業在海外拓展市場和投資興業的
9、熱門選地。希望中國企業抓住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機遇,乘著RCEP落地生效的東風,扎實做好考察調研,循序漸進深耕細作,為中馬兩國經貿合作深入發展貢獻力量!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銜經商參贊 孫淑強 2023年8月 i 馬來西亞(2023年版)導言導言 .1 1 1.1.國國家概家概況況 .2 2 1.1 發展簡史.2 1.2 自然環境.3 1.2.1 地理位置.3 1.2.2 自然資源.3 1.2.3 氣候條件.3 1.3 人口和行政區劃.3 1.3.1 人口分布.4 1.3.2 行政區劃.4 1.4 政治環境.6 1.4.1 政治制度.6 1.4.2 主要黨派.7 1.4.3 政府機構
10、.9 1.5 社會文化.9 1.5.1 民族.9 1.5.2 語言.10 1.5.3 宗教和習俗.10 1.5.4 科教和醫療.11 1.5.5 工會及其他非政府組織.13 1.5.6 主要媒體.14 1.5.7 社會治安.14 1.5.8 節假日.15 2.2.經濟經濟概概況況 .1616 2.1 宏觀經濟.16 2.2 重點/特色產業.18 2.3 基礎設施.18 2.3.1 公路.19 2.3.2 鐵路.19 2.3.3 空運.20 2.3.4 水運.21 2.3.5 數字基礎設施.21 2.3.6 電力.22 2.4 物價水平.23 2.5 發展規劃.23 3.3.經貿合作經貿合作 .
11、2525 3.1 經貿協定.25 3.2 對外貿易.26 3.2.1 貨物貿易.26 3.2.2 服務貿易.27 3.3 吸收外資.28 目 錄 ii 馬來西亞(2023年版)3.4 對外援助和接受援助.29 3.5 中馬經貿.29 3.5.1 雙邊協定.29 3.5.2 雙邊貿易.31 3.5.3 中國對馬投資.32 3.5.4 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32 3.5.5 境外園區.32 4.4.投資環境投資環境 .3434 4.1 投資吸引力.34 4.2 金融環境.34 4.2.1 當地貨幣.34 4.2.2 外匯管理.35 4.2.3 銀行和保險公司.35 4.2.4 融資渠道.35 4.2
12、.5 信用卡使用.36 4.3 證券市場.36 4.4 要素成本.36 4.4.1 水、電、氣、油價格.36 4.4.2 勞動力工薪及供需.38 4.4.3 土地及房屋價格.39 4.4.4 建筑成本.39 5.5.法規政策法規政策 .4040 5.1 貿易法規和政策.40 5.1.1 貿易主管部門.40 5.1.2 貿易法規體系.40 5.1.3 貿易管理的相關規定.40 5.1.4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41 5.1.5 海關管理規章制度.41 5.2 外國投資法規.42 5.2.1 投資主管部門.42 5.2.2 外資法規.42 5.2.3 外資優惠政策.43 5.2.4 投資行業的規定.
13、44 5.2.5 投資方式的規定.46 5.2.6 安全審查的規定.47 5.2.7 基礎設施PPP模式發展情況.47 5.3 企業稅收.48 5.3.1 稅收體系和制度.49 5.3.2 主要稅賦和稅率.49 5.4 特殊經濟區域規定.51 5.5 勞動就業法規.52 5.5.1 勞工法的核心內容.52 5.5.2 外國人在當地工作的規定.53 5.6 外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獲得土地的規定.54 5.6.1 土地法的主要內容.54 iii 馬來西亞(2023年版)5.6.2 外資企業獲得土地的規定.55 5.7 外資公司參與當地證券交易的規定.56 5.7.1 證券法律法規概述.56 5.7.2
14、 證券市場的監管與規定.57 5.7.3 外商投資企業從事證券交易的要求.57 5.8 環境保護法規.57 5.8.1 環保管理部門.57 5.8.2 主要環保法律法規名稱.58 5.8.3 環保法律法規基本要點.58 5.8.4 環保評估的相關規定.58 5.9 反對商業賄賂規定.59 5.10 外國企業承包當地工程的規定.60 5.10.1 許可制度.60 5.10.2 禁止領域.60 5.10.3 招標方式.60 5.10.4 驗收規定.60 5.11 保護知識產權的規定.61 5.11.1 當地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61 5.11.2 知識產權侵權的相關處罰規定.62 5.12
15、解決商務糾紛的主要途徑及適用的法律.62 6.6.數字數字經濟經濟發發展情況展情況及及相關規相關規定定 .6363 6.1 數字基礎設施情況.63 6.2 數字經濟發展情況.63 6.3 數字經濟發展規劃.64 6.46.4 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65 6.56.5 中國與馬來西亞開展數字經濟投資合作情況中國與馬來西亞開展數字經濟投資合作情況.67 7.7.綠色綠色經濟經濟發發展情況展情況及及相關規相關規定定 .6868 7.1 馬來西亞綠色經濟發展情況.68 7.2 馬來西亞綠色經濟發展規劃.69 7.3 馬來西亞與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政策和法規.70 7.47.4 中
16、國與馬來西亞開展綠色投資合作情況中國與馬來西亞開展綠色投資合作情況.71 8 8.中資企業在馬中資企業在馬開開展投資合作應注展投資合作應注意意的的問題問題 .7373 8.1 主要風險.73 8.2 防范風險措施.74 8.2.1 投資方面.75 8.2.2 承包工程方面.76 8.2.3 勞務合作方面.77 8.2.4 貿易方面.77 8.38.3 中資企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如何建立和諧關系業在馬來西亞如何建立和諧關系.78 8.3.1 處理好與政府和議會的關系.78 8.3.2 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78 8.3.3 密切與當地居民的關系.79 8.3.4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80 8.3.5
17、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80 8.3.6 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80 iv 馬來西亞(2023年版)8.3.7 懂得與媒體打交道.81 8.3.8 學會和執法人員打交道.82 8.3.9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83 8.48.4 中資企業中資企業/人員在馬來西亞如何尋求幫助人員在馬來西亞如何尋求幫助.83 8.4.1 尋求法律保護.83 8.4.2 尋求當地政府幫助.83 8.4.3 取得中國駐當地使(領)館保護.84 8.4.4 建立并啟動應急預案.84 8.4.5 其他應對措施.85 附錄附錄1 1 中資企業在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的開展投資合作的手續手續 .8686 附錄1.1 投
18、資注冊企業需要辦理的手續.86 附錄1.1.1 設立企業的形式.86 附錄1.1.2 注冊企業的受理機構.86 附錄1.1.3 注冊企業的主要程序.86 附錄1.2 承攬工程項目的程序.86 附錄1.2.1 獲取信息.87 附錄1.2.2 招標投標.87 附錄1.2.3 許可手續.87 附錄1.3 專利和注冊商標申請.87 附錄1.3.1 申請專利.87 附錄1.3.2 注冊商標.88 附錄1.4 企業在馬來西亞報稅的相關手續.88 附錄1.4.1 報稅時間.88 附錄1.4.2 報稅渠道.88 附錄1.4.3 報稅手續.89 附錄1.4.4 報稅資料.89 附錄1.5 工作準證辦理.89 附
19、錄1.5.1 主管部門.89 附錄1.5.2 工作許可制度.89 附錄1.5.3 申請程序.90 附錄1.5.4 提供資料.90 附錄附錄2 2 馬來西亞政馬來西亞政府部門府部門和和相關相關機構一覽表機構一覽表 .9191 附錄附錄3 3 馬來西亞商會、社團和主要中資企業一覽表馬來西亞商會、社團和主要中資企業一覽表 .9393 附錄附錄4 4 能夠給中資能夠給中資企業提供投資合作咨詢的機構企業提供投資合作咨詢的機構 .9797 后記后記 .100100 1 馬來西亞(2023年版)導言 在你準備赴馬來西亞(Malaysia,以下簡稱“馬”)開展投資合作之前,需要了解玻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
20、文化環境、當地關于對外經貿合作的法律法規、開展投資合作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如何與當地政府、居民、媒體和執法部門打交道。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系列叢書之馬來西亞將給你提供基本的信息,成為您了解馬來西亞的向導。2 馬來西亞(2023年版)1.國家概況 1.1 發展簡史 始于1403年的馬六甲王朝是馬來西亞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載的王國。中國明朝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扎馬六甲。16世紀后,馬來半島先后淪為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二戰期間,馬來半島被日本占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邦脫離英國獨立,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并成為創始成員。1963年9月
21、16日,馬來亞聯邦與新加坡、沙巴和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馬來西亞是東盟的創始國之一,并加入了聯合國、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英聯邦、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組織。馬六甲古炮臺 馬來西亞大力開展經濟外交,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馬來西亞于1998年主辦了第六次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于2020年成功舉辦了APEC最高級別會議和財長會議。馬來西亞主張APEC保持松散的經濟論壇性質,反對其發展為地區性集團。馬來西亞重視東亞合作,倡導建立東亞共同體。1997年主辦了首屆東盟與中、日、3 馬來西亞(2023年版)韓(
22、10+3)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5年底主辦首屆東亞峰會。積極致力于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湄公河盆地經濟開發合作。2015年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主辦東盟峰會、東盟與對話伙伴國會議、東亞峰會等。2022年3月,馬來西亞正式生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5月,馬來西亞成為印太經濟框架13個創始國之一。馬來西亞主張維護聯合國作為核心國際組織的地位,關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問題。2004年5月當選為2005-2007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委員;2006年5月、2010年5月兩次當選為人權理事會成員,每屆任期3年;擔任了2015-2016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1.2 自然環境 1.2.1 地
23、理位置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全境包括東馬來西亞(簡稱東馬)和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兩部分。西馬位于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相鄰;西馬和東馬最近處相距600海里。馬來西亞國土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其中,西馬13.2萬平方公里,東馬19.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192公里。馬來西亞屬東8時區,與北京無時差,無夏令時。1.2.2 自然資源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馬來西亞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可滿足國內消費及出口需求。此外,馬來西亞也
24、有一定的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1.2.3 氣候條件 馬來西亞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溫差變化較小。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為2000-2500毫米。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4至9月為旱季。1.3 人口和行政區劃 4 馬來西亞(2023年版)1.3.1 人口分布 據馬來西亞統計局2023年當地人口預測報告,截至2023年底,馬總人口預計超過3340萬人,年人口增長率2.1%,平均年齡30.7歲。其中,居民3040萬人,非居民300萬人;男性1750萬人,女性1590萬人,性別比為110:100。人口集中分布的城市主要有吉
25、隆坡、新山、怡保、莎亞南、八打靈再、古晉、喬治市、哥打巴魯、哥打基納巴魯、瓜拉登嘉樓等。在馬華人約755萬人,占比22.6%,主要集中在檳城、吉隆坡、喬治市、怡保、新山、古晉、亞庇和馬六甲等。據世界銀行有關數據統計,馬來西亞勞動力(所有年滿15周歲、符合國際勞工組織對從事經濟活動人口所作定義的群體)人數為1627.7萬人,失業率為3.6%。馬來西亞人受教育程度較高,全國人口識字率為95%,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5年,學歷多為中等教育水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較低。表表1-1 2023年馬來西亞各州年馬來西亞各州及聯邦直轄區及聯邦直轄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統計局 1.3.
26、2 行政區劃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和東馬的沙撈越、沙巴。3個聯邦直轄區為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特拉加亞(Putrajaya)和東馬的納閩(Labuan)。所在所在州屬州屬 人口數量(萬人)人口數量(萬人)所在州屬所在州屬 人口數量(萬人)人口數量(萬人)柔佛 410.1 霹靂 254.0 沙撈越 251.0 雪蘭莪 720.5 沙巴 359.3 森美蘭 122.4 彭亨 177.1 登嘉樓 120.9 吉蘭丹 185.83 吉打 218.8 檳城
27、177.2 馬六甲 102.8 玻璃市 29.8 吉隆坡 199.9 納閩 10.0 布城 11.9 5 馬來西亞(2023年版)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也是全國最大城市,面積243平方公里,人口約197萬。吉隆坡地處馬來西亞半島西岸,為雪蘭莪州所環繞,是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政治、經濟、金融、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馬來西亞行政區劃 從吉隆坡塔俯瞰全城 馬來西亞其他主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包括:喬治市(檳城州首府)、新山(柔佛州首6 馬來西亞(2023年版)府)、關丹(彭亨州首府)和古晉(沙撈越州首府)。其中,檳城州主要產業有電子電氣、半導體、光學產品、金屬制品、塑料產品等。柔佛州主
28、要產業有電子電氣、造船、石油化工等。彭亨州主要產業有鋼鐵、采礦、石油化工等。沙撈越州主要產業有棕櫚油、木材、造船、石油化工等。1.4 政治環境 1.4.1 政治制度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議會民主制的聯邦國家,其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的西敏寺制度。因歷史原因,沙撈越州和沙巴州擁有較大自治權?!緡鴷狂R來西亞最高立法機構由最高元首、上議院、下議院組成?!咀罡咴住坑?個州的世襲蘇丹輪流擔任,任期5年,不得連任。最高元首委任下議院多數黨領袖為總理,并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內閣部長、聯邦法院院長、總檢察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選舉委員會主席及委員、國家審計長等國家重要管理人員。最高元首在行使其各項權力時,也需要考
29、慮內閣總理的建議和決定。2019年1月31日,馬來西亞彭亨州蘇丹阿卜杜拉在吉隆坡國家王宮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16任國家元首?!旧献h院】共有70名議員,由全國13個州議會各選舉產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據內閣推薦委任(其中吉隆坡聯邦直轄區2名,納閩、布城聯邦直轄區各1名),任期3年,可連任兩屆,且不受國會解散與否的影響。上議院設議長1名和副議長1名?!鞠伦h院】由222位民選議員組成,通過每五年一屆的大選產生,可連任,下議院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獲得組閣權。下議院議長從下議院議員中選舉產生?!緝乳w】馬來西亞最高行政機構。內閣由總理領導,所有內閣成員必須是國會議員,最高元首根據總理建議委任內閣部長和
30、副部長。內閣向國會負責?!菊啄X】2022年11月19日,馬來西亞舉行第十五屆大選,首次出現無政黨或政黨聯盟獲過半議席情況。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同7 馬來西亞(2023年版)國民陣線、東馬各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上臺執政。11月24日,“希望聯盟”主席、前副總理安瓦爾以擁有最多議席的政黨領袖身份宣誓就任第10任總理。布城總理府【統治者會議】由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檳城、沙撈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主要職能是:在9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并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
31、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審議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未經該會議同意,國會不得通過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任何法律。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有蘇丹的州)、首席部長(無蘇丹的州)協助會議召開?!咀罡叻ㄔ骸?985年1月1日成立,1994年6月改名為聯邦法院,設有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西馬)和婆羅洲高級法院(負責東馬),吉隆坡高級法院分設知識產權庭、建筑庭、海事庭、網絡庭等審理專門事務。各州設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還有特別軍事法庭和伊斯蘭教法庭(受伊斯蘭教法令管制)。1.4.2 主要黨派 馬來西亞現有40多個注冊政黨。巫統、馬華公會和印度人國大黨等政黨組成國民陣8 馬來西亞(
32、2023年版)線曾長期執政。2018年大選后,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和土著團結黨組成的希望聯盟取代國民陣線上臺執政。2020年3月,土著團結黨、伊斯蘭教黨等組成的國民聯盟聯合巫統,取代希望聯盟上臺執政。2022年11月大選后,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同國民陣線、東馬主要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上臺執政?!局饕獔陶h】人民公正黨(Peoples Justice Party/Parti Keadilan Rakyat,簡稱PKR):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冊的伊斯蘭教社會聯盟。旨在聯合各政黨和非政府組織力量,抗衡政府,爭取公正。黨員約50萬?,F任主
33、席為總理兼財政部長安瓦爾易卜拉欣。民主行動黨(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簡稱DAP):以華人為主的多民族政黨。1966年3月成立,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在馬來半島的分部。黨員約45萬?,F任主席為林冠英,秘書長為陸兆福。國家誠信黨(Parti Amanah Negara,簡稱AMANAH):由伊斯蘭教黨開明派組成,于2015年9月16日成立。黨員約15萬?,F任主席為穆罕默德沙布。馬來民族統一機構(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簡稱“巫統”,UMNO):馬來人政黨。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黨爭而分裂
34、,被法庭判為非法組織。1988年2月馬哈蒂爾在原巫統基礎上重組“新巫統”(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從巫統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黨重返新巫統后再次還名為“巫統”?,F有黨員約350萬?,F任主席扎希德,署理主席穆罕默德哈山。馬來西亞華人公會(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簡稱“馬華公會”,MCA):華人政黨。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馬來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成立后改為現名。黨員約110萬?,F任總會長魏家祥。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簡稱“國大
35、黨”,MIC):1946年8月2日成立。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族政黨,旨在爭取和維護兩族利益。黨員約55萬人?,F任主席維尼斯瓦蘭?!局饕谝包h】土著團結黨(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簡稱BERSATU):以土著和馬來人為主的政黨。2016年9月9日成立。黨員約56萬?,F任主席為前總理穆希丁。伊斯蘭教黨(Parti Islam Malaysia,簡稱PAS)系以馬來穆斯林為主的宗教政黨。19519 馬來西亞(2023年版)年8月23日成立,1973年至1977年曾加入國民陣線。2022年大選贏得45個國會議席,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黨員約100萬?,F任主席哈
36、迪阿旺。1.4.3 政府機構 政府部門組成:總理府,財政部,鄉村及區域發展部,原產業部,交通部,農業及糧食安全部,經濟事務部,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國防部,工程部,內政部,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高等教育部,科技與創新部,婦女、家庭及社會部,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總理府法律及體制改革部,自然資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部,企業及合作社發展部,外交部,旅游部,通信及多媒體部,教育部,國家團結部,宗教部,青年及體育部,人力資源部,衛生部,總理府沙巴及沙撈越事務部。主要經濟部門及職能:主要經濟部門及職能:經濟事務部經濟事務部主要負責制定社會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跟蹤國家方案、倡議和發展項目進展,制定與石油和天然氣相關
37、的能源政策,確定發展開支的上限和分配,對5000萬馬幣及以上開發項目實施價值管理等。財政部財政部主要負責制定和執行財政與貨幣政策,提交財政預算案,確保財政資源有效分配,監督金融立法,管理和支付聯邦政府貸款等。投資、貿易和工業部投資、貿易和工業部主要負責制定和實施產業發展、國際貿易和投資政策,提高國家生產力和競爭力,吸引國內外投資,促進多雙邊貿易,促進和加快數字化和創新技術應用,規劃和協調中小企業發展等。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主要負責通過監測批發商、零售商、直銷商、特許經營商和小商販開發商業機會,監測生活必需品價格和貿易情況,執行公制度量衡規定,鼓勵良好企業管治模式,建立和管理
38、知識產權保護制度。1.5 社會文化 1.5.1 民族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國家,馬來裔占總人口比例70.1%、華裔占比22.6%、印度裔占比6.6%、其他族裔占比0.7%,大致形成“馬來人主政、華人主商”的局面。馬來半島以馬來裔、華裔、印度裔三大族群為主;沙撈越以達雅克人、馬來裔、華裔為主;沙巴以卡達山人、華裔、馬來裔為主。10 馬來西亞(2023年版)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顯著,2023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榜單前十名中,除排名第4的“通訊大亨”阿南達克里斯南系馬來人外,其余全部為華人。但總體看,占有土著特權的馬來人在政治和社會的很多方面擁有更多的權利和更好的待遇。如果馬來西亞華人想擁有土著特權,
39、就必須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信奉伊斯蘭教,同化后的子孫才會擁有馬來西亞的土著特權。1.5.2 語言 馬來語(Bahasa Malaysia)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馬來西亞華人基本上能用普通話或方言交談,普遍使用的方言有粵語、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福州話等。印度族群常用泰米爾語交談。1.5.3 宗教和習俗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主要屬遜尼派。還有佛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等。一般說來,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小部分華人、歐亞混血人和沙巴、沙撈越的少數民族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布城國家回教堂 由于多民族的長期共同生活,形成
40、一種多元的文化特色。主要宗教節日有開齋節、11 馬來西亞(2023年版)哈芝節、屠妖節、大寶森節、圣誕節、衛塞節等。馬來人的習俗與中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主要有: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忌食豬肉;馬來男士一般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左手被馬來人認為是骯臟的,因此在接、遞物品時應用右手;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蹺二郎腿,不得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馬來人禁酒,也忌諱在物品上印有動物或人像的圖案。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吉隆坡獨立廣場 1.5.4 科教和醫療【科技】馬來西亞在
41、電子信息、生物科技、太陽能、航空科技、石油化工和創新創業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競爭力。電子信息方面,馬來西亞有著發達的半導體產業,芯片封測占全球13%的市場份額,硬盤驅動器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具有競爭優勢,其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移動支付等在政府推動下也得到較快發展。生物科技方面,馬來西亞的熱帶氣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生物科技提供了優越條12 馬來西亞(2023年版)件。馬來西亞在農業、醫療保健、化妝品等領域中具有一定實力,其藥物研究成果較多,胡椒、荔枝、燕窩、黃姜等傳統草藥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市場。太陽能方面,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政府也推行了可再生能源政策。馬來西亞的太陽能技術也在不斷
42、創新,例如“太陽能冷氣機”“太陽能水過濾器”等產品,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航空科技方面,“空客工程中心”在馬來西亞設立研發中心,該中心成為空客全球戰略中心之一。馬來西亞還擁有一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其在2018年獲得了“最佳航空公司”等多個獎項,展現了馬來西亞航空業的實力。石油化工方面,馬來西亞石油化工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如其研發的多相流量計采油技術降低了開發費用和運營成本,獲得業界廣泛贊譽。馬來西亞石油大學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在政府授權下成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此外,馬來西亞政府還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如推出“創業伙伴計劃”“科技創新創
43、業基金”等項目,為創業者提供支持。馬來西亞也有多個孵化器和加速器,為初創企業提供場地、資源和服務。這些舉措促進了馬來西亞的創新創業發展。馬來西亞重要科研機構主要分布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公司中,如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科學研究院、馬來西亞國有航天器股份有限公司、馬來西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窘逃狂R來西亞獨立后,政府努力塑造一個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極力推行國民教育計劃,所有的國民學校采用統一的教學課程。國語是馬來語,國民學校普遍采用國語為教學媒體語。1961年,許多華文中學和泰米爾中學被改制成為
44、國民型中學,教學媒體語由母語改成馬來語,母語學習只能當作其中一門語文課。改制后的國民型小學繼續沿用母語教學,即國民小學(馬來語)、國民型華文小學(華語)以及國民型泰米爾小學(泰米爾語)。2003年政府更改教學方針,采用英語作為國民學校數理科的教學語言。2009年,政府決定廢除英語教授數理科的政策,并從2012年開始,分階段恢復在小學以母語教數理、在中學以馬來文教數理。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總體上以公立教育為主體,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并存。馬來西亞著名公立大學有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博特13 馬來西亞(2023年版)拉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等。1997年馬政府通過了私
45、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馬來西亞私立院校一般采用與歐美、澳新等國的高等院校合作,開設學分轉移和雙聯課程。這些私立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本國學生及國外留學生多達幾十萬名。為了保證私立高等院校規范發展,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MQA),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教學水平進行監督和評估?!踞t療】馬來西亞衛生體系繼承英國的國家衛生服務制度,實施居民基本免費的醫療服務,政府因此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主要由衛生診所和社區衛生中心、二級醫院、三級醫院三個層次的機構組成。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領域私有化程度的加速和政府衛生預算的限制,馬來西
46、亞衛生領域采取了一系列的私有化改革舉措,使私立醫療機構和私立醫療保險得到了快速發展??傮w而言,目前馬來西亞的衛生體系是公立和私立并存的體制。2021年,馬來西亞人均預期壽命為75.6歲,其中男性人均預期壽命為72.8歲,女性人均預期壽命為78.5歲?!炯膊 狂R來西亞主要傳染疾病為登革熱。1.5.5 工會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工會】馬來西亞政府鼓勵負責任工會的發展。法律規定,工會會員資格限制于某一企業、商業、職業或行業內的雇員,所有工會都必須登記。全國性的工會組織是馬來西亞公共雇員和民事職工會總會?!痉钦M織】環保組織和宗教利益團體是比較有影響的非政府組織,馬來西亞消費者協會是與商業關系密切的非政
47、府組織。此外,馬來西亞的各類社團組織非常發達,與中國相關的主要商業社團有馬中商務理事會、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來西亞中小型工業公會、馬來西亞制造商聯合會、馬來西亞國家工商會等?!玖T工】近年來馬來西亞罕有罷工發生,僅在2021年7月因新冠肺炎高發時期,疫情形勢惡化導致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急劇增大,引發數千名醫生罷工,向政府抗議醫護人員待遇過14 馬來西亞(2023年版)低和短期聘用制度問題。布城PICC國際展覽中心 1.5.6 主要媒體【通訊社】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成立于1968年,是半官方通訊社。在亞太地區設有33家分社?!倦娨晱V播】馬來西亞國家電視臺RTM1、RT
48、M2以及有線電視ASTRO是馬來西亞的主要電視媒體。RTM電臺是收聽廣泛的廣播電臺?!拘侣劤霭妗咳A文報紙有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和東方日報;馬來文報紙有每日新聞祖國報和馬來西亞先鋒報;英文報紙有星報 馬來郵報和新海峽時報。1.5.7 社會治安 馬來西亞社會總體上比較穩定,但治安刑事案件時有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比較頻繁,部分偏遠地區安全風險較高。中國公民在馬旅游、經商、留學和生活過程中,應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防范,注意了解當地安全形勢,盡量避免夜間單獨出行或前往15 馬來西亞(2023年版)偏僻海島及其他人跡罕至地區。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并聯系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協助。馬來西亞法律規定,除
49、專業人員外,個人不得持有槍支。1.5.8 節假日 馬來西亞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每周六、日為公休日。政府規定的全國性節日主要有元旦、穆罕默德誕辰、春節(華人)、勞動節、衛塞節、最高元首誕辰、開齋節(穆斯林)、國慶日(又稱獨立日)、馬來西亞日、哈芝節(穆斯林)、回歷元旦、圣誕節。除少數日期固定外,其余的具體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一公布。除全國性節日外,各州還有自己規定的節假日。16 馬來西亞(2023年版)2.經濟概況 2.1 宏觀經濟 2004年以來,馬來西亞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21年9月,馬政府向國會提交第十二個馬來西亞計劃(Twelfth Malaysian Plan,2021-2025),
50、主要聚焦重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經濟,增進社會福祉、安全和包容性以及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以期實現建設“繁榮、包容、可持續的馬來西亞”的目標。計劃規劃的主要發展目標包括:在2021年到2025年期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4.5%至5.5%;到2025年家庭平均月收入達到1萬林吉特;縮小馬國內不同區域發展差距及節能減排等。2022年,馬來西亞GDP同比增長8.7%,顯著高于2021年3.1%的增速,也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平穩過渡,經濟活動全面重啟,國內需求和出口強勁增長?!緡鴥壬a總值】2022年,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5073億馬幣(約合3435億美
51、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實際GDP),同比增長8.7%,人均國民收入(Per Capita Income)約為52819馬幣(約合12040美元)。表表2-1 2018-2022年馬來西亞宏觀經濟數據年馬來西亞宏觀經濟數據 年份年份 GDP(億馬幣,按(億馬幣,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年不變價格計算)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人均收入(馬幣)人均收入(馬幣)2018 13615 4.7 43086 2019 14205 4.3 45034 2020 13419-5.6 42496 2021 13867 3.1 46051 2022 15073 8.7 52819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國
52、家銀行【GDP產業結構】2022年,農業、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在GDP中所占比例分別是6.6%、6.4%、24.2%、3.5%和58.2%。17 馬來西亞(2023年版)表表2-2 2022年馬來西亞產業年馬來西亞產業結構結構 產值(億馬幣)產值(億馬幣)GDP占比(占比(%)同比增同比增幅幅(%)農業 999 6.2 0.1 采礦業 964 6.4 3.4 制造業 3645 24.2 8.1 建筑業 533 3.5 5.0 服務業 8774 58.2 10.9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國家銀行【GDP需求結構】2022年,馬來西亞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為23.89%,最終消費支出占6
53、9.19%,貨物和服務出口占6.93%。表表2-3 2022年馬來西亞年馬來西亞需求需求結構結構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際儲備】截至2023年3月底,馬來西亞外匯儲備1147億美元?!就鈧囝~】截至2022年底,馬來西亞外債規模2608億美元,占當年GDP的75.9%?!就ㄘ浥蛎浡省?022年,馬來西亞通貨膨脹率為3.3%?!救珖I率】2022年,馬來西亞全國失業率為3.6%?!局鳈嘈庞迷u級】2021年1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馬來西亞主權信用評級為A3,展望為穩定。穆迪也給予馬來西亞的主權債券、債務證券及全球回教證券A3的評級;國庫控股發行的高級優先無擔保債券同樣獲得A3評級。20182018
54、年年 20192019年年 20202020年年 20212021年年 20222022年年 資本形成總額(占 GDP 的百分比)23.90 21.05 19.70 22.27 23.89 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69.40 71.42 73.93 70.62 69.19 貨物和服務出口(占 GDP 的百分比)6.71 7.53 6.37 7.11 6.93 18 馬來西亞(2023年版)2022年2月,惠譽國際對馬來西亞主權信用評級為BBB+,展望為穩定。2023年4月,穆迪給予馬來西亞的主權信用評級維持在A3,展望為穩定。2.2 重點/特色產業【農業】2022年,馬來西亞農業產值為
55、991億馬幣,同比增長0.1%,占GDP的6.6%。馬來西亞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可可、稻米、胡椒、煙草、菠蘿、茶葉和熱帶水果等?!静傻V業】2022年,馬來西亞采礦業產值964億馬幣,同比增長3.4%,占GDP的6.4%。馬來西亞采礦業以開采石油、天然氣為主?!局圃鞓I】2022年,馬來西亞制造業產值為3645億馬幣,同比增長8.1%,占GDP的24.2%。制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主要產業部門包括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及汽車制造等行業?!窘ㄖI】2022年,馬來西亞建筑業產值533億馬幣,同比增長5%,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占GDP的3.5%
56、。成本上漲、融資困難仍是制約建筑業復蘇的主要原因。2021年發布的第十二個馬來西亞計劃(20212025年)提出,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建立PPP3.0模式,以解決基礎設施領域融資問題?!痉諛I】服務業是馬來西亞經濟中最大的產業部門,吸收就業人數占馬來西亞雇用員工總數超過六成。其中,旅游業是服務業的重要部門之一。2022年,馬來西亞服務業產值為8774億馬幣,同比增長10.9%,占GDP的58.2%。2.3 基礎設施 馬來西亞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政府重視對高速公路、港口、機場、通信網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馬來西亞現有的基礎設施能較好地為各類投資者服務,同時政府未來的基礎建
57、設計劃也為外商投資基礎建設和開展工程承包提供了契機。19 馬來西亞(2023年版)2.3.1 公路 馬來西亞公路分為聯邦公路、州公路、市政公路、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等5種類型。馬來西亞的道路連接總里程為210658公里,其中79%為鋪砌,1969公里為高速公路。馬來西亞的公路系統促進了近80%的貨運物流,其余部分由鐵路提供。馬境內主要城市中心、港口和重要工業區都有高速公路連接溝通。高速公路分政府建設和民營開發兩部分,但設計、建造、管理統一由國家大道局負責。目前,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網絡由貫穿南北的大道為中心構成。西馬半島交通主干道為南北大道、東海岸大道。其中,南北大道是馬來西亞及東南亞最長的收費高速
58、公路,全長772公里,北起黑木山,南至柔佛州新山的新柔長堤,行經吉打、檳城、霹靂、雪蘭莪、森美蘭、馬六甲、柔佛七個州屬。南北大道大致有4條車道,來回各為2條,有些路段是6條或8條車道,來回各為3或4條。東海岸大道連接吉隆坡與西馬東海岸。西馬半島公路網絡北連泰國,南接新加坡。與西馬公路設施相比,東馬的沙巴和沙撈越道路里程數量較少,質量較差,目前馬政府正加大對東馬兩個州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3.2 鐵路 馬來西亞鐵路網總里程1833公里。軌距有米軌和標軌兩種,其中米軌鐵路里程1776公里,標軌鐵路里程199.5公里,跨線鐵路長8.6km,無高速鐵路。在馬來西亞半島運營的馬來西亞鐵路公司(KTMB
59、)是馬來西亞政府全資公司,是馬最大的運輸組織,具備從谷物到機械等多種類別的貨物的運輸能力。KTMB目前提供 兩種服務:(1)ETS,即使用電氣化列車組(Electric Multiple Unit)的特快列車服務,目前線路為從森美蘭州金馬士到玻璃市巴東勿剎的電氣化雙軌鐵路。一旦從金馬士到新山的電氣化雙軌項目(金新鐵路)完成,ETS 服務將擴展到南部地區。(2)城際鐵路,使用柴油動車組列車,線路為從森美蘭金馬士到吉蘭丹道北,以及從森美蘭金馬士到柔佛州新山。沙巴州也有一條單軌鐵路,總長134公里,設有15個車站,連接沙巴首都亞庇和沙巴的其他地區。馬泰之間有低速鐵路,連接馬來西亞巴東勿剎與泰國合艾,
60、提供客運和貨運服務。柔佛州新山與新加坡之間有接駁火車服務,也是由KTMB運營,馬來西亞境內始發20 馬來西亞(2023年版)站為柔佛新山中央車站(JB Sentral),新加坡境內終點站為兀蘭火車站(Woodlands Train Checkpoint),全長23公里。此外,馬境內還有正在建設的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約4公里)、東海岸鐵路(約640公里),以及金新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約191公里)。當前,馬政府有計劃重啟國內第一條高鐵項目馬新高鐵。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巴生谷地區最為發達,巴生谷綜合交通系統由以下無縫運行的鐵路系統組成:KLIA Ekspres、KLIA Transit、MRT、LR
61、T、KTM Komuter和KL Monorail。目前巴生谷有10條全面運營的鐵路線;2條通勤鐵路線、5條快速交通線和2條機場鐵路連接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另有一條連接梳邦機場。2.3.3 空運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位于聯通歐亞與澳大利亞、中國和日本的航線上,2022年客運吞吐量達5270萬人次。目前,馬來西亞共有6個國際機場、16個國內機場和18個短程起降機場。8個國際機場分別為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國際機場、蘭卡威國際機場、亞庇國際機場、古晉國際機場、馬六甲國際機場(無國內航線)、柔佛士乃國際機場以及瓜拉登嘉樓蘇丹馬穆德機場(2014年4月開通飛新加坡航線)。這些機
62、場與其他國內航線機場構成了馬來西亞空運的主干網絡。吉隆坡國際機場 21 馬來西亞(2023年版)中國前往馬來西亞有多條航線可供選擇,航空公司包括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廈門航空、深圳航空、春秋航空及香港國泰航空,每周定期往返于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昆明、南寧、香港、澳門與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蘭卡威及哥打基納巴盧之間。2.3.4 水運 馬來西亞內河運輸不發達,95%的貿易通過海運完成,共有22個港口,主要港口7個,分別是巴生港、柔佛港、丹絨帕拉帕斯港、關丹港、檳城港、民都魯港和凱馬曼港。巴生港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在2020年全球集裝箱港口排名中,巴生
63、港位居第12位(13.2百萬標準箱),而丹絨帕拉帕斯港名列第19位(9.9百萬標準箱)。馬來西亞扼守馬六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2015年11月23日,中馬兩國政府共同簽署了建立港口聯盟關系的諒解備忘錄。該諒解備忘錄旨在通過項目合作、人員培訓、信息交流、技術支持、提升服務等途徑,推動中馬港口間開展廣泛合作,共同致力于兩國海上互聯互通建設,打造整個東盟地區更廣闊的互聯互通航運網絡,進一步提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貿易、投資和物流運輸便利化水平。在中馬港口聯盟中,馬方的成員單位9個,中方的成員單位12個,中方港口包括大連港、太倉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福州港、廈門港、廣州港、深
64、圳港、北部灣港、??诟?、京唐港和天津港等,馬方港口包括巴生港、民都魯港、柔佛港、關丹港、馬六甲港、檳城港、甘馬挽港、沙巴港和古晉港等。中馬雙方建立港口聯盟定期交流合作機制,輪流舉辦港口聯盟聯席會議。中方常設聯絡機構設在中國港口協會,馬方常設聯絡機構設在巴生港務局。2.3.5 數字基礎設施【通信】截至2020年底,馬來西亞住宅固定電話用戶數為648萬。固定電話運營商是馬來西亞電信公司(TM)。馬來西亞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截至2020年底,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3999萬。主要移動電話運營商是Celcom、Maxis以及DiGi?!净ヂ摼W】截至2022年1月,馬來西亞互聯網用戶數量超302
65、5萬,互聯網普及率為89.6%,2023年1季度,電商交易收入為2917億令吉,同比增長10.4%。2023年1月,馬來西亞固定寬帶平均下行網速為107.56Mbps,移動寬帶平均下行網速為43.67 Mbps。22 馬來西亞(2023年版)【電子商務】近年來,馬來西亞電子商務發展迅速,2021年全國電子商務收入達1.09萬億令吉,同比增加22%。當地主要的網絡零售平臺為Shopee和Lazada,二者合計占據了83.58%的網站流量。銀行轉賬與銀行卡支付仍是馬來西亞主要的網購支付方式,同時,各大電商也在積極發展各自的移動支付平臺。2.3.6 電力 截至2022年底,馬來西亞電力行業總裝機容量
66、42GW,全年發電量151TWh。馬來西亞的電力由公共能源公司(占98%,包括國家能源公司(TNB)和州立能源公司)和獨立的私人發電廠(占2%)提供。目前,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已經局部實現了小范圍的電力互聯互通。2019年,馬來西亞公布了電力領域的十年藍圖規劃“馬來西亞電力改革2.0計劃”,擬逐步開放馬來西亞半島電力燃料來源、發電、輸電,以及配電與零售市場,從電力購買協議特許經營走向電力容量及能源市場,允許更多獨立企業進入電力領域。2021年,馬政府宣布了新的能源發展規劃,旨在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減少碳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計劃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
67、比達到31%。吉隆坡城市景觀 23 馬來西亞(2023年版)2.4 物價水平 馬來西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3.3%。馬來西亞城市、郊區和鄉村的基本生活用品價格水平有一定差別,首都吉隆坡的生活消費品價格水平與我國二線城市接近,其它地區物價一般而言低于吉隆坡。2.5 發展規劃 2016年,馬來西亞政府提出2050年國家轉型計劃(TN50),其目標是馬來西亞30年后將成為全球經濟排名前20位的國家。2019年5月,馬來西亞政府提出“2030共享繁榮”新愿景,通過重組和加強國家商業及工業生態系統、拓展新領域、改善就業市場及勞工薪資、鞏固社會和諧、創造兼容國家、提升社會的思維、改
68、革人力資源等方面努力,以提高各種族、階級、地區國民的收入。2019年10月,馬來西亞政府公布2019-2030年國家交通政策,提出要發展更有效、綜合以及安全交通,提升交通領域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加快發展陸路、鐵路、航空和航運領域,推動馬來西亞物流業發展,把馬來西亞打造成區域物流中心。2021年2月,馬來西亞政府推出了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藍圖(Malaysian Digital Economy Blueprint),簡稱為MyDIGITAL。這是一項全面計劃,旨在努力推動馬來西亞進行數字化轉型,目標在2030年將所有領域的商業生產力提高30%,使數字經濟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率達到22.6%。2021
69、年6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了新的能源發展規劃,旨在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減少碳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規劃主要包括三個目標:一是截至2025年,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由當前的8GW增加至18GW,占比由當前的16%提升至31%,并在2040年將這一比例進一步提高至40%。二是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規定的馬來西亞國家自主貢獻(NDC),以2005年水平為基準,在2030年將國內能源部門的碳排放系數降低45%,并在2035年進一步實現降低60%。三是不再新建任何煤電項目,并在2033年停用總裝機容量為7GW的燃煤電站。2021年9月,馬來西亞政府向國會提交題為重置經濟;加強安全、福祉和
70、包容性;推進可持續性的第十二個馬來西亞計劃(Twelfth Malaysian Plan,2021-2025)。計劃聚焦促進經濟增長、加強增長催化劑、改善馬來西亞家庭福祉、加強治安秩序、消24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除赤貧和縮小收入差距、加速綠色增長、推動欠發達地區發展和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并設定了年GDP增長4.5%至5.5%、勞動增長率每年提高3.6%、2025年人均國民收入提高至57882令吉、每年提升居民幸福感指數1.2%等具體目標。2022年11月大選后,安瓦爾政府取代了伊斯邁爾政府,組建團結政府。新政府提出“昌明大馬”的口號(Malaysia Madani),旨在提升馬來西亞
71、在國際舞臺的輝煌與尊嚴,并出臺三大策略重振國家經濟,即消除貧窮、重組經濟,以及恢復與創造經濟。同時,安瓦爾在上任后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是馬來西亞的重要鄰國,將優先進一步在經貿、投資、文化等領域提升對華關系。25 馬來西亞(2023年版)3.經貿合作 3.1 經貿協定【多邊貿易協定】馬來西亞于1957年加入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并于1995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創始成員國?!緟^域貿易協定】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EAN,1967年8月8日成立)的創始成員國。1992年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4屆東盟峰會決定,將從1993年1月1日起的15年內建成東盟自貿區。2015年11月,
72、第27屆東盟峰會上,東盟領導人簽署關于建立東盟共同體的2015吉隆坡宣言,宣布2015年年底正式建成東盟共同體。會議同時通過愿景文件東盟2025:攜手前行,為未來10年發展指明方向。2015年12月31日,時任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發布聲明,宣布東盟共同體當天正式成立。馬來西亞為自己構建了一個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涵蓋了其主要貿易伙伴。截至2023年7月,馬共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均已正式生效并實施,包括與澳大利亞、智利、印度、日本、新西蘭、巴基斯坦、土耳其等7個國家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及作為東盟成員,與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中國香港簽署的7個區域自由
73、貿易協定。在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造成沖擊、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在內的15方共同努力,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2022年3月,馬來西亞正式生效RCEP。RCEP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將有力提振各方經濟增長信心,顯著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融合。2023年6月2日,RCEP正式對菲律賓生效,至此RCEP包含的15個成員國全部完成生效程序,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將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馬來西亞曾于2018年3月8日,與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新西
74、蘭、秘魯、新加坡及越南共同簽署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2023年11月,馬政府正式批準生效該協定。此外,馬來西亞正在與歐洲商簽馬來西亞歐26 馬來西亞(2023年版)洲自由貿易協會經濟伙伴協定。2022年5月,美國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馬來西亞成為該框架13個創始國之一。3.2 對外貿易 3.2.1 貨物貿易【貿易總額】2022年,馬來西亞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為2.848萬億馬幣,同比增長27.8%;其中,出口額1.55萬億馬幣,同比增長
75、25%;進口額1.297萬億馬幣,同比增長31.3%;貿易順差2551億馬幣,同比增長0.6%。馬自1998年以來連續25年實現貿易順差。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給全球貿易帶來打擊,但由于強有力的外需和高企的大宗貨物價格所推動,馬對外貿易在本年度中表現非常亮眼。表表3-1 2018-2022年馬來西亞貨物貿易統計年馬來西亞貨物貿易統計(單位:億馬幣)年份年份 進出口進出口 出口出口 進口進口 累計比上年同期累計比上年同期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2018 18834 10036 8798 6.3 7.3 5.2 2019 18445 9951 8494-2.1-0.8-3.5 2020 17843 9
76、838 8005-3.3-1.1-5.8 2021 22270 12398 9872 24.8 26.0 23.3 2022 28480 15500 12970 27.8 25.0 31.3 資料來源:【主要貿易伙伴】2022年,中國、新加坡和美國繼續位列馬來西亞前三大貿易伙伴。中國連續第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035億美元。2022年,馬來西亞是中國的第十大貿易伙伴和在東盟國家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举Q易商品結構】2022年,馬來西亞前五大類出口產品分別是電子電器產品、石油產品、棕櫚油及制品、化工及化學產品、液化天然氣;前五大類進口產品分別是電子電器產品、
77、石油產品、化工及化學產品、機械設備及零件、金屬制品。27 馬來西亞(2023年版)表表3-2 2022年年馬來西亞主要進出口產品馬來西亞主要進出口產品 (單位:億馬幣)前五大出口商品前五大出口商品 前五大進口商品前五大進口商品 出口商品品類 出口額 占比(%)同比(%)商品品類 進口額 占比(%)同比(%)電子電器產品 5935 38.2 30.2 電子電器產品 3938 30.3 25.2 石油產品 1630 10.5 69.4 石油產品 1487 11.5 66.1 棕櫚油及制品 965 6.2 27.3 化工及化學產品 1155 9.0 19.6 化工及化學產品 806 5.2 14 機
78、械設備及零件 893 6.9 30.2 液化天然氣 680 4.4 78 金屬制品 639 4.9 17.8 資料來源: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商處整理 表表3-3 2022年馬來西亞主要貿易伙伴年馬來西亞主要貿易伙伴 (單位:億馬幣)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前十大出口目的地 前十大進口來源地前十大進口來源地 排名 國家(地區)出口額 占比(%)排名 國家(地區)進口額 占比(%)1 新加坡 2326 15 1 中國 2765 21.3 2 中國 2106 13.6 2 新加坡 1356 10.5 3 美國 1671 10.7 3 中國臺灣 1061 8.2 4 日本 982 6.3 4 美國 1004
79、 7.7 5 中國香港 956 6.2 5 日本 833 6.4 6 泰國 658 4.2 6 印尼 741 5.7 7 印尼 561 3.6 7 韓國 598 4.6 8 韓國 548 3.5 8 泰國 562 4.3 9 印度 547 3.5 9 澳大利亞 398 3.1 10 越南 537 3.4 10 沙特 382 2.9 資料來源: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商處整理 3.2.2 服務貿易【貿易總額】2022年,馬來西亞對外服務貿易總額為3369.42億馬幣,同比增長39.4%;其中,出口額1402.72億馬幣,同比增長59.3%;進口額1966.7億馬幣,同比增長27.9%;貿易逆差28
80、 馬來西亞(2023年版)5.64億馬幣,同比增長14.2%。表表3-4 2018-2022年年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服務貿易服務貿易統計統計 (單位:百萬林吉特單位:百萬林吉特)年份年份 總額總額 增幅增幅 出口額出口額 增幅增幅 進口額進口額 增幅增幅 2018 342263.96 0.2%162374.51 1.9%179889.45 -1.3%2019 351317.31 2.7%170221.18 4.8%181096.13 0.7%2020 233094.54 -33.7%92966.61 -45.4%140127.93 -22.6%2021 241769.72 3.7%88054.17
81、 -5.3%153715.56 9.7%2022 336942.33 39.4%140272.47 59.3%196669.86 27.9%【服務貿易行業結構】馬來西亞服務貿易出口主要為其他商業服務,旅行,運輸,建設服務;進口主要為運輸,其他商業服務,旅行,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局饕Q易伙伴】馬來西亞服務貿易主要出口國(地區)為美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主要進口國(地區)為美國、新加坡和中國。3.3 吸收外資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3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馬來西亞吸收外資流量為169.4億美元,同比增長39.2%;截至2022年底,馬來西亞吸收外資存量為1992.1億美元,同比
82、增長6.4%。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公布的數據,2022年,馬來西亞獲批準的外來投資為1633億馬幣(約369億美元),同比下降21.7%,投資規模下滑主要原因是2021年基數較高。外資主要流向服務業和制造業,主要產業包括電子電氣、信息通信、金融服務、機械設備、石油化工、金屬材料等,前三大外資來源國為中國(554億馬幣)、美國(282億馬幣)、荷蘭(204億馬幣)。根據馬來西亞“吉隆坡投資促進局”發布的消息,目前在馬跨國企業中70%來自美國、英國和歐洲,主要有愛德華茲生命科學公司(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美國)、斯普蘭克(Splunk,美國)、通用電氣
83、(美國)、阿斯特拉贊尼卡(Astra Zeneca,英國)、ABB(瑞士瑞典)、迅達(Schindler,瑞士)、CMA CGM(法國)、TUI(德國)29 馬來西亞(2023年版)和SCM(意大利)等;30%來自亞洲,主要包括Daifuku(日本)、Vanke(中國)、CRRC Corporation(中國)及SRKay Consulting(印度)等。此外,馬來西亞擁有50家以上半導體公司,其中大部分屬于跨國企業,包括意法半導體、TI、英特爾、瑞薩以及日月光等等。3.4 對外援助和接受援助【對外援助】馬來西亞目前主要是對外援助國,接受援助的情況較少。歷史上,馬來西亞主要作為歐盟官方發展援助
84、的受援國而接受來自其他國家的發展援助,很少有對外發展援助。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經濟的大發展使馬來西亞由一個相對貧窮國家一躍邁入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成為亞洲的新興經濟體,其在援助中的角色也由受援國轉變為援助國。馬來西亞對外發展援助遵循伙伴關系而非“援助國與受援國”理念,援助主要基于受援國需求,同時注重雙邊合作,以技術援助項目為主的發展援助模式成為其對外援助和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窘邮茉扛鶕浐辖M織的統計,近年來馬來西亞接受的官方發展援助(ODA)主要領域是社會基礎設施和服務(social infurastructure&services)、教育(education)等兩
85、大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尊崇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原則,多次對馬來西亞進行抗疫援助。中國累計援助馬來西亞新冠疫苗350萬劑,以及包括核酸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和便攜式呼吸機在內的大量醫用物資,并派遣醫療專家組赴馬支援。除官方援助以外,包括中資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大學等在內的民間機構,紛紛向馬來西亞相關政府部門、醫院、協會捐贈抗疫物資。3.5 中馬經貿 3.5.1 雙邊協定【中國與馬來西亞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1988年11月21日,中國和馬來西亞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局袊c馬來西亞簽署避免雙重征稅協定】1985年1
86、1月23日,中馬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對所30 馬來西亞(2023年版)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協定于198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局袊c馬來西亞簽署的其他協定】中馬兩國經貿關系由來已久。除上述投資保護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外,近年來,兩國政府先后簽署了海運協定貿易協定民用航空運輸協定資訊諒解備忘錄科學工藝合作協定體育協定和教育諒解備忘錄等10余項合作協議。1999年5月31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邁向21世紀全方位合作的框架文件。2000年4月12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就中國加入WTO的雙邊協議。2009年
87、2月8日,中馬雙方簽署中馬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21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第四次續簽了該協議,有效期三年。2009年6月3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部分互免持外交、公務(官員)護照人員簽證的協定。2011年4月28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擴大和深化經濟貿易合作的協定。2012年6月15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馬中關丹產業園合作的協定。2013年10月4日,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經貿合作五年規劃(2013-2017年)。2015年11月23日,中馬雙方簽署 關于進一步推進中馬
88、經貿投資發展的合作計劃。2015年11月23日,中馬雙方簽署關于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協定。2015年11月23日,中馬雙方簽署關于政府市場主體準入和商標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2015年11月23日,中馬雙方簽署馬來西亞輸華棕櫚油質量安全的諒解備忘錄。2016年11月1日,中馬雙方通過聯合進展報告確認了經貿合作五年規劃(20132017)取得的成果。2017年5月,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馬雙方簽署了中馬“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中馬交通基礎設施合作備忘錄中馬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和關于馬來西亞菠蘿輸華植物檢疫要求31 馬來西亞(2023年版)的議定書。2
89、018年8月,中馬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馬來西亞農業與農基產業部關于馬來西亞冷凍榴蓮輸華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并續簽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05年7月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正式實行,至2007年1月,中國和東盟6個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文萊)的60%的商品關稅降至5%以下;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絕大多數產品正常關稅降為零。為進一步提高本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2013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2014年8月,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正式宣
90、布啟動升級談判。經過4輪談判,2015年11月22日,在李克強總理和東盟十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與東盟十國部長分別代表中國政府與東盟十國政府,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成果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關于修訂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議定書于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2021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續簽了中馬(來西亞)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保持為1800億元人民幣/110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2023年3月30日,中馬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擴大和深化經濟貿易合
91、作的協定(第一修訂議定書)。3.5.2 雙邊貿易 2022年,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增長主要源于電氣及電子產品、液化天然氣、棕櫚油及棕櫚制弄產品。中馬貿易在進出口增速方面較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為呈兩位數增長,是中馬兩國貿易的一大亮點。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全年,中馬雙邊貨物貿易總額2035.9億美元,同比增長15.3%,馬保持中國在東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中國對馬出口額937.1億美元,同比增長19.7%;自馬進口額1098.8億美元,同比增長11.8%。中國連續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國,同時也是其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及第二大出口目的地。32 馬來西亞(2023年版)表表3-5 201
92、8-2022年中國和馬來西亞貨物貿易統計年中國和馬來西亞貨物貿易統計(單位:億美元)年份年份 進出口進出口 中國出口中國出口 中國進口中國進口 累計比上年同期累計比上年同期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2018 1086.3 454.1 632.2 13.0 8.9 16.2 2019 1239.6 521.3 718.3 14.2 14.9 13.6 2020 1311.6 564.3 747.3 5.7 8.2 3.9 2021 1768.0 787.4 980.6 34.5 39.9 30.4 2022 2035.9 937.1 1098.8 15.3 19.7 11.8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93、 3.5.3 中國對馬投資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2年,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投資流量16億美元;截至2022年末,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投資存量120.5億美元。表表3-6 2018-2022年年中國對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投資統計馬來西亞直接投資統計(單位:萬美元)2018年年 2019年年 2020年年 2021年年 2022年年 年度流量 166,270 110,954 137,441 133,625 160,639 年末存量 838,724 792,369 1,021,184 1,035,515 1,205,046 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2022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94、統計公報 3.5.4 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2年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90.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4億美元。2022年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728人,截至2022年底,在馬各類勞務人員7408人。3.5.5 境外園區 馬中“兩國雙園”是中國東盟戰略合作框架下的標志性項目,是由位于中國廣西欽州的“中馬欽州產業園”與位于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的“馬中關丹產業園”以姊妹工業園形式開展的雙邊經貿合作項目。其中,“中馬欽州產業園”于2012年4月開園;“馬中關丹產業園”于2013年2月啟動。10年來,“兩國雙園”項目以建設跨境國際產能合33 馬來西亞(2023年版)作示范
95、區,帶動兩國產業集群式發展為目標,結合當地資源和產業發展情況,立足中國東盟,面向亞太地區,打造特色產業,有效的推進了雙邊各領域全方位合作?!榜R中關丹產業園”規劃面積約為12平方公里,包含三個區域,分兩期建設。截至2023年6月,產業園已完成開發10平方公里,累計完成開發投資約14億元人民幣,招商入園簽約項目12個,協議投資超460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4個,在建項目4個,落地項目4個,完成產業投資約120億元,創造15000個臨時就業崗位和5000個長期就業崗位,帶動關丹港新增吞吐量1000萬噸。目前已入駐園區的企業和項目主要有:聯合鋼鐵一、二期項目、新迪輪胎、建暉紙業、中國港灣等。園區依托獨
96、特的港口優勢,及地處東盟國家的中心的區位優勢,利用馬來西亞豐富的資源、完善的配套設施、便利的交通網絡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及臨港產業,努力建設成為馬來西亞對外開放的東部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集群和物流基地,進而構筑馬中經貿合作戰略發展的新平臺,打造亞太地區投資創業的新高地,建設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的示范區。34 馬來西亞(2023年版)4.投資環境 4.1 投資吸引力 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和鼓勵外國投資者對其制造業及相關服務業進行投資,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投資法律、加強投資激勵,以吸引外資進入馬來西亞的相關行業。由于馬來西亞投資法律體系完備、與國際通行標準接軌、各行業操
97、作流程較為規范,加之其獨特的地緣優勢,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企業赴馬來西亞投資經營。馬來西亞投資環境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地理位置優越,位于東南亞核心地帶,可成為進入東盟市場和前往中東澳新的橋梁;經濟基礎穩固,經濟增長前景較好;原材料資源豐富;人力資源素質較高,工資成本較低;民族關系融洽,三大民族和諧相處,政治動蕩風險低。世界銀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2位,在東盟地區僅次于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也積極推動創新發展,對屬于多媒體超級走廊的高科技公司或投資涉及工業4.0模型技術和數字轉型(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科技等)的多媒體超級走廊
98、公司以及經濟發展走廊的公司和中小型企業提供減稅和資本支出抵減應稅收入等優惠以鼓勵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創新指數顯示,在132個國家和地區中,馬來西亞綜合指數排名第36位。國際貿易和工業部下屬的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是馬來西亞的外國投資管理部門,外資項目需經MIDA批準后方可落地。在MIDA網站(https:/www.mida.gov.my/zh-hans/)可查詢馬來西亞投資政策和相關行業信息。4.2 金融環境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金融體系遭到重創,1998年9月2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固定匯率制,對外匯流出實施嚴格管制。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2005年7
99、月21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管理下的浮動匯率制,外匯管制措施大幅度放寬,為外國投資營造了良好環境。4.2.1 當地貨幣 35 馬來西亞(2023年版)馬來西亞貨幣為馬幣(也稱林吉特或令吉,Ringgit Malaysia)。外商可到銀行及貨幣兌換所兌換馬幣,馬來西亞所有銀行都能兌現旅行支票。目前人民幣與馬幣可直接兌換。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023年8月31日公布的人民幣兌馬幣匯率中間價為100:64.282。4.2.2 外匯管理 馬來西亞外匯管制條例規定,在馬來西亞注冊的外國企業可以在當地商業銀行開設外匯賬戶,用于國際商業往來支付。資本項下鼓勵投資目錄下的外匯進出馬來西亞不需要核準。外匯匯出馬來西
100、亞不需繳納特別稅金。馬來西亞原則上規定外國公民在入境或離境時攜帶超過1萬美元或等值的其他貨幣,需向海關申報。在馬來西亞工作的外國人,其合法的稅后收入可全部轉往國外。4.2.3 銀行和保險公司【中央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是國家銀行,主要負責維持國家貨幣穩定,管制和監督銀行、金融及保險機構,發行國家貨幣?!旧虡I銀行】馬來西亞當地主要商業銀行有:馬來亞銀行、聯昌銀行、大眾銀行、豐隆銀行、興業銀行等?!就赓Y銀行】馬來西亞當地外資銀行主要有: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標準渣打銀行、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華僑銀行等。與中國國內銀行合作較多的當地主要銀行有:馬來亞銀行、豐隆銀行、土著聯昌銀行等?!局匈Y銀行】在馬來
101、西亞的中資銀行主要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4.2.4 融資渠道 在融資條件方面,馬來西亞商業銀行根據企業業績、信用、發展潛力及具體融資項目對內外資企業的融資要求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給予融資或信貸支持。36 馬來西亞(2023年版)2017年1月,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頒布吉隆坡銀行同業拆息率(KLIBOR)制定政策文件的增強標準,其中納入了進一步加強KLIBOR參考利率完整性的措施。2020年7月,馬來西亞央行將隔夜政策利率下調至1.75%,成為自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2年5月、7月、9月、11月和2023年5月,馬央行分別5次將隔夜政策利率上調0.25%,目前已調至3%。
102、4.2.5 信用卡使用 馬來西亞當地信用卡使用較為普遍。VISA卡、MasterCard卡、中國銀聯卡、美國運通卡、JCB卡等都可在當地使用。4.3 證券市場 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Bursa Malaysia Berhad)是馬來西亞唯一的股票交易市場,經營股票、債券、衍生品等,分為主板市場(Main Market)和創業板市場(ACE Market)兩部分。2020年4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馬來西亞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拓寬跨境合作領域和渠道,共同發揮中馬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增強市場信心,服務兩國實體經濟,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務實合作。4.4 要素成本 4.4.1 水、電、氣、油價格
103、 馬來西亞水、電、氣以及燃油等供應充足,成本較低?!舅畠r】馬來西亞各州水費按不同的用水標準分段計價,每個用戶每月設有最低收費,水價各州收費標準都不相同。住宅用水量在15-20立方米以下,每立方米單價0.30-0.60馬幣;20-35/40立方米,單價0.60-1.10馬幣;超過35/40立方米,單價0.66-2.96馬幣。以工業企業較多的雪蘭莪州為例,工業/商業用戶每戶每月最低收費36馬幣;工業/商業用戶用水量在35立方米以下,每立方米單價2.07馬幣;超過35立方米,每立方米單價2.28馬幣?!疚鬯幚碣M】37 馬來西亞(2023年版)住宅用戶按房屋類型每月收取2-8馬幣,工業用戶按廠房結構
104、每人每月收取2-2.5馬幣,商業用戶按營業場所每月收取基本收費和超量收費,用量超過100立方米,超出部分每立方米加收0.3馬幣;超過200立方米,超出部分每立方米加收0.45馬幣?!倦妰r】馬來西亞東西部分電價略有不同。(1)西馬半島從2017年起執行新電價:商業用電,分低壓用電、中壓用電和中壓峰谷用電3類,每月基本收費7.2-600馬幣,單價每度0.224-0.509馬幣;工業用電,根據不同電壓及工業類型分為3類方案,每月基本收費7.2-600馬幣,單價每度0.183-0.441馬幣;(2)東馬的沙巴州2014年起:商業用電分低壓用電、中壓用電和中壓峰谷用電3類,每月基本收費15-1000馬幣
105、,單價每度0.195-0.395馬幣;工業用電分低壓用電、中壓用電和中壓峰谷用電3類,每月基本收費15-1000馬幣,單價每度0.18-0.376馬幣;(3)沙撈越州:商業用電分3類,每月基本收費為功率每千瓦10-20馬幣,每度0.139-0.32馬幣;工業用電分3類,每月基本收費為10馬幣或功率每千瓦16-20馬幣,每度0.139-0.26馬幣。有關具體費用可登錄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網站有關頁面(https:/www.mida.gov.my/wp-content/uploads/2021/01/FINAL-CODB-MANDARIN-2020-4.pdf)查看?!救加蛢r格】2019年1月起,馬
106、來西亞對燃油零售價格實施每周浮動機制,每周五宣布新油價,在次日(周六)實施。2022年6月2日至6月8日,95號無鉛汽油零售價為每升2.05馬幣,97號無鉛汽油零售價為每升4.70馬幣;柴油零售價為每升2.15馬幣。表表4-1 近年來馬來西亞燃油零售價波動情況近年來馬來西亞燃油零售價波動情況(單位:馬幣/公升)日期日期 95號無鉛汽油號無鉛汽油 97號無鉛汽油號無鉛汽油 柴油柴油 2015年3月1日 1.95 2.25 1.95 2016年12月1日 1.90 2.25 1.85 2017年12月1日 2.30 2.58 2.23 38 馬來西亞(2023年版)2018年3月1日 2.20 2
107、.47 2.18 2019年12月14日 2.08 2.64 2.18 2020年5月8日 1.25 1.55 1.4 2021年5月27日 2.05 2.61 2.15 2022年6月2日 2.05 4.70 2.15 2023年7月19日 2.05 3.37 2.15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事務部 4.4.2 勞動力工薪及供需【勞動力供應】近年來,馬來西亞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定。2022年馬來西亞勞動力人口約為1627.7萬人,失業率3.6%?!緞趧恿r格】2023年6月,馬來西亞制造業的人均月工資為3432馬幣?!咀畹凸べY制】根據馬來西亞政府最新公布的“2022工資法案”,
108、自2022年5月1日起,馬來西亞最低工資標準為1500馬幣/月。最低薪金制旨在確保員工薪金獲得保障以應付日常開銷,鼓勵雇主轉向高科技發展,提高員工技能及生產力。預計該政策能鼓勵更多本地人就業,降低對外勞的依賴?!竟椭鲝娭曝熑沃啤?017年1月1日起,馬來西亞正式落實“雇主強制責任制”(EMC),要求雇主必須全額支付外勞人頭稅,不得再扣減外勞薪水以支付稅費。這項政策主要是確保雇主承擔起對所聘用外勞自申請來馬至歸國期間的所有責任。馬來西亞低端的產業工人和服務業勞工比較缺乏。截至2021年底,在馬來西亞合法非公民270萬人,其中外籍勞工約200萬人,其中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國籍勞工較多。目
109、前,馬來西亞政府僅對建筑業、種植業、農業、服務業、制造業5個領域開放外籍勞工,允許自15個國家和地區引入普通勞務,其中泰國、柬埔寨、尼泊爾、緬甸、老撾、越南、菲律賓(僅限男性)、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12個國家對以上5領域全部開放,印度勞工僅限建筑和服務業部分領域以及39 馬來西亞(2023年版)農業和種植業,印尼女性可以從事以上5個領域工作,印尼男性可在除制造業外其余4個領域工作,來自孟加拉國的勞工可根據政府間協議從事種植業領域工作。馬來西亞未對中國全面開放普通勞務市場,只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引進少量中國技術工人。頒發的工作準證也特別注明務工種類和雇主名稱。依合
110、法手續進入馬來西亞的勞工,如從事不同工作或為不同雇主工作一律被視為非法勞工。4.4.3 土地及房屋價格【工業用地價格】由于經濟發展情況和地域位置不同,馬來西亞土地價格差異較大。經濟比較發達的檳城工業用地價格每平方英尺為18-65馬幣,雪蘭莪每平方英尺為8.5-70馬幣,柔佛每平方英尺為8-38馬幣,經濟欠發達的登嘉樓每平方英尺為2.0-60馬幣。另外,每年還要加入數額不等的土地稅和產業稅?!巨k公樓租金】辦公樓租金標準因所在城市和地區的不同而不同。近年來,吉隆坡市區月租金為每平方米64.6-102.3馬幣,經濟比較發達的檳城月租金為每平方米27-30馬幣,雪蘭莪月租金為每平方米37.7-53.8
111、馬幣,經濟欠發達的登嘉樓月租金為每平方米21.5-27.0馬幣?!咀≌饨稹恳暦啃秃偷囟尾煌?,房屋租金標準也不同。吉隆坡市中心和郊區月租金請參考下表:表表4-2 吉隆坡市中心和郊區月租金吉隆坡市中心和郊區月租金 市中心月租金市中心月租金 郊區月租金郊區月租金 房型 馬幣 折合美元 馬幣 折合美元 一居室 2380-3495 598-878 1000-2000 313-625 三居室 4168-8061 1047-2025 1500-4500 469-1406 獨棟別墅 11000-45000 3438-14063 4000-15000 1250-4688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 4.4.
112、4 建筑成本 2023年6月,馬來西亞鋼材平均價為3689.5馬幣/噸,水泥價格為22.86馬幣/包(50公斤/包)、沙子價格為44.01馬幣/袋。40 馬來西亞(2023年版)5.法規政策 5.1 貿易法規和政策 5.1.1 貿易主管部門 馬來西亞主管對外貿易的政府部門是國際貿易和工業部,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投資、工業發展及外貿等有關政策;擬定工業發展戰略;促進多雙邊貿易合作;規劃和協調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和提升私人企業界與土著的管理和經營能力。5.1.2 貿易法規體系 馬來西亞主要對外貿易法律有海關法海關進口管制條例海關出口管制條例 海關估價規定 植物檢疫法 保護植物新品種法 反補貼和反傾銷
113、法 反補貼和反傾銷實施條例2006年保障措施法和外匯管理法令等。5.1.3 貿易管理的相關規定 馬來西亞實行自由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部分商品的進出口會受到許可證或其他規定的限制?!具M口管理】1998年,馬來西亞海關禁止進口令規定了四類不同級別的限制類進口。第一類是14種禁止進口品,包括含有冰片、附子成分的中成藥,45種植物藥以及13種動物及礦物質藥。第二類是需要許可證的進口產品,主要涉及衛生、檢驗檢疫、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包括禽類和牛肉(還必須符合清真認證)、蛋、大米、糖、水泥熟料、煙花、錄音錄像帶、爆炸物、木材、安全頭盔、鉆石、碾米機、彩色復印機、一些電信設備、武器、軍火以及糖精。第三類是
114、臨時進口限制品,包括牛奶、咖啡、谷類粉、部分電線電纜以及部分鋼鐵產品。第四類是符合一定特別條件后方可進口的產品,包括動物、動物產品、植物及植物產品、香煙、土壤、動物肥料、防彈背心、電子設備、安全帶及仿制武器。為了保護敏感產業或戰略產業,馬來西亞對部分商品實施非自動進口許可管理,主要涉及建筑設備、農業、礦業和機動車輛部門?!境隹诠芾怼狂R來西亞規定,除以色列外,大部分商品可以自由出口至任何國家和地區。但是,41 馬來西亞(2023年版)部分商品需獲得政府部門的出口許可,其中包括:短缺物品、敏感或戰略性或危險性產品,以及受國際公約控制或禁止進出口的野生保護物種。此外,馬來西亞1988年海關令(禁止出
115、口)規定了對三類商品的出口管理措施:第一類為絕對禁止出口,包括禁止出口海龜蛋和藤條;禁止向海地出口石油、石油產品和武器及相關產品;第二類為需要出口許可證方可出口;第三類為需要視情況出口。大多數第二和第三類商品為初級產品,如牲畜及其產品、谷類、礦物/有害廢棄物;第三類還包括武器、軍火及古董等。5.1.4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 馬來西亞檢驗檢疫局成立于2011年,隸屬于農業和農產品產業部,作為其下屬的一個司負責所有入境口岸(包括海港、機場、陸地口岸以及郵件和快遞收發中心)、檢疫站、建議設施的檢驗檢疫工作以及頒發有關植物、動物、冷凍肉制品、魚類、農產品、土壤和微生物等產品的進出口許可證。為防止動物傳染
116、病、寄生蟲病和植物危險性病、蟲、雜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傳入,馬來西亞政府對進口動植物實施檢驗檢疫。如攜帶動植物入境,需事先向馬來西亞相關主管部門申請進口許可證并在入境時遵守各項檢驗檢疫程序。馬來西亞要求所有肉類、加工肉制品、禽肉、蛋和蛋制品必須來自經農業部獸醫服務局檢驗和批準的工廠,所有進口產品必須獲得獸醫服務局頒發的進口許可證。所有向穆斯林供應的肉類、加工肉制品、禽肉、蛋和蛋制品必須通過清真認證,牛、羊、家禽的屠宰場以及肉蛋加工設備必須獲得伊斯蘭發展署(JAKIM)的檢驗和批準。5.1.5 海關管理規章制度【管理機構】馬來西亞皇家海關是管理商品的進出口、邊境控制以及貿易便利化的政府部門?!竟芾?/p>
117、制度】馬來西亞關稅有兩種歸類系統:一種用于東盟內部貿易,稅則號為6位數字;另一種用于與其他國家貿易。國際貿易及工業部下屬關稅特別顧問委員會負責對關稅進行評審,每年在政府預算中公布?!娟P稅水平】馬來西亞99.3%進口商品的關稅是從價稅,0.7%是從量稅、混合稅和選擇關稅?!窘鹑诠苤啤?2 馬來西亞(2023年版)無論是馬來西亞居民還是非居民,每次出入馬來西亞所攜帶外幣或旅行支票數額不受限制,但如超過1萬美元,則需向海關申報;非居民攜帶外幣或旅行支票出境,如數額在入境時申報的數額內,不受限制;如需攜帶超過數額限制的現金或旅行支票出境,需事先向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取得書面許可?!竞jP艙單】馬來西亞海關規
118、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所有在馬來西亞進出口及中轉的貨物,客戶必須提供樣單中貨物描述部分正確的6位貨物HS編碼。缺失HS編碼或信息有誤,將會影響貨物在馬來西亞清關放行,并可能造成海關罰款或其他責任后果。5.2 外國投資法規 5.2.1 投資主管部門 馬來西亞針對不同行業的外商投資設置不同的政府部門進行具體管理,主要投資主管部門包括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外商投資委員會、投資發展局。其中,投資、貿易和工業部主要負責制定和實施產業發展、國際貿易和投資政策,提高國家生產力和競爭力,吸引國內外投資,促進多雙邊貿易,推進數字化和創新技術應用,規劃和協調中小企業發展等。外商投資委員會主要負責審核
119、外國投資者從馬來人和馬來西亞土著人處并購資產超過2000萬馬幣以上項目。投資發展局主要負責促進制造業、服務業領域投資,審批制造業執照、企業稅務優惠及外籍員工職位,協助企業落實和執行投資項目等。其他行業投資由馬來西亞總理府經濟事務部及國內貿易、合作與消費者事務部等政府部門負責。5.2.2 外資法規 馬來西亞的官方法律法規數據庫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憲報(Federal Government Gazette),也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發布公告、通知和法律修訂等官方資料的官方網站。除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憲報以外,馬來西亞的政府以及監管部門也有權利發布指南和與政策相關的文件,而各監管部門會將該資料發布于各自的政府
120、網站。馬來西亞沒有有關投資、貿易、稅收或土地的“一站式”網站可供投資者參考或瀏覽。但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在其官網上發布了有助于投資者了解與馬來西亞特定行業相關的產業政策、投資獎掖措施、許可證與批準程序、股權限制等信息的指南和政策。43 馬來西亞(2023年版)合同法規定了合同的訂立、撤銷、履行、代理等內容,是馬來西亞民商法律的基礎。公司法對公司登記成立、股份債券、抵押登記、公司管理、股份公司、公司賬目與審計以及公司清盤做出了詳細規定,還明確了投資公司、外國公司的概念。工業協調法規定了從事制造業的公司,如果投資超過250萬馬幣,或其全職雇員超過75人,必須向貿工部(MITI)申請工業執
121、照;工業執照需每年申請更新。投資促進法是馬來西亞工業投資促進方面最重要的法律,投資優惠措施以直接或間接稅賦減免形式出現,直接稅激勵指對一定時期內所得稅進行部分或全部減免,間接稅激勵則以免除進口稅、銷售稅或消費稅的形式出現。勞資關系法調整資方、勞工和工會之間的關系,預防與解決勞資爭端。5.2.3 外資優惠政策 馬來西亞投資政策以1986年促進投資法1967年所得稅法1967年關稅法1972年銷售稅法1976年國內稅法以及1990年自由區法等為法律基礎,這些法律涵蓋了對制造業、農業、旅游業等領域投資活動的批準程序和各種鼓勵與促進措施。鼓勵政策和優惠措施主要是以稅務減免的形式出現的,分為直接稅激勵和
122、間接稅激勵兩種。直接稅激勵是指對一定時期內的所得稅進行部分或全部減免;間接稅激勵則以免除進口稅、銷售稅或國內稅的形式出現:(1)新興工業地位(Pioneer Status,PS)。獲得新興工業地位稱號的企業可享受為期5年的所得稅部分減免,僅需就其法定收入的30%征收所得稅。免稅期從生產能力達到30%時開始算起。未吸收資本免稅額度以及處于新興產業地位期間累計的損失可以結轉并從公司處于新興產業地位期間結束后的收入中予以扣除。(2)投資稅務補貼(Investment Tax Allowance,ITA):獲得投資稅務補貼的企業,可享受為期5年合格資本支出60%的投資稅務補貼。該補貼可用于沖抵其納稅年
123、法定收入的70%,其余30%按規定納稅,未用完的補貼可轉至下一年使用,直至用完為止。享受新興工業地位或投資稅務補貼的資格是以企業具備的某方面優勢為基礎的,包括較高的產品附加值、先進的技術水平以及產業關聯等。符合這些條件的投資被稱為“促進行動”(promoted activities)或“促進產品”(promoted products)。馬來西亞政府專門制定了有關制造業的促進行動及產品列表。除制造業外,兩項鼓勵政策均可適用于其他行業申請,如農業、旅游業及制造業相關的服務業等。44 馬來西亞(2023年版)(3)再投資補貼(Reinvestment Allowance,RA)。再投資補貼主要適用于
124、制造業和農業。運營12個月以上的制造類企業因擴充產能需要,進行生產設備現代化或產品多樣化升級改造的開銷,可申請再投資補貼。合格資本支出額60%的補貼可用于沖抵其納稅年法定收入的70%,其余30%按規定納稅。(4)加速資本補貼(Accelerated Capital Allowance,ACA)。使用了15年的再投資補貼后,再投資在“促進產品”的企業可申請加速資本補貼,為期3年,第一年享受合格資本支出40%的初期補貼,之后兩年均為20%。除制造業外,加速資本補貼還適用于其他行業申請,如農業、環境管理和信息通信技術等。(5)農業補貼(Agricultural Allowance,AA)。馬來西亞的
125、農業企業與合作社/社團除了農業 促進行動及產品列表 外,也可申請新興工業地位或投資稅務補貼的優惠。1967年所得稅法規定,投資者在土地開墾、農作物種植、農用道路開辟及農用建筑等項目的支出均可申請資本補貼和建筑補貼??紤]到農業投資計劃開始到農產品加工的自然時間間隔,大型綜合農業投資項目在農產品加工或制造過程中的資本支出還可單獨享受為期5年的投資稅務補貼。(6)多媒體超級走廊地位(MSC Status)。馬來西亞政府于1996年推出了信息通信技術計劃,即多媒體超級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簡稱MSC),目標是成為全球信息通信產業中心。經多媒體發展機構(Multime
126、di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核準的信息通信企業可在新興工業地位的基礎上,享受免繳全額所得稅或合格資本支出全額補貼(首輪有效期為5年),同時在外資股權比例及聘請外籍技術員工上不受限制。(7)運營總部地位(Operational Headquarters Status)、國際采購中心地位(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Centres Status)和區域分銷中心地位(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res Status)。為進一步加強馬來西亞在國際上的區域地位,經核準的運營總部、區域分銷中心和國際采購中心除了100%外資股權不受
127、限制以外,還可享受為期10年的免繳全額所得稅等其他優惠。5.2.4 投資行業的規定【政府鼓勵的行業】馬來西亞政府一直以來都鼓勵外資進入其國內的高科技領域及出口導向型的生產制造類企業。目前能夠享受優厚政策的行業主要有半導體、電子電氣、光電科技、納米技術、醫藥、醫療設備、專業醫學、紙漿制品、木材、棕油產品、橡膠制品、紡織、石45 馬來西亞(2023年版)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可再生能源、交通設備及部件、機械設備及部件、非金屬礦物制品、科學測量儀器制造、相機及光學產品、塑料制品、酒店及旅游業、影視作品等。受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發展的行業,外國投資者均可以擁有100%的股權?!菊拗频男袠I】自2009
128、年馬來西亞廢除了有關限制外國投資者收購合并本國公司權益的外國投資委員會指引以來,馬來西亞未對外國資本準入做出限制,大部分領域外國投資者可以持有100%的股權,但在特定行業(如物流、工業培訓、分銷貿易)中仍然對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做出限制,這種股比限制往往表現為外國投資者最多持股70%而馬來西亞國民持股最少應達到30%。制造業領域:根據馬來西亞法律,允許有牌照的外國投資者在制造業投資中可以持有100%的股權,包括(1)先前免于獲得生產牌照,但股東資金現已達到250萬元馬幣,或現已聘用75名或以上全職員工并因此需要獲得牌照的公司;(2)先前免于遵守股權條件,但由于現有持牌公司的股東資金現已達到25
129、0萬元馬幣,因此現有持牌公司必須遵守股權條件。服務業領域:外國投資者在以下領域的持股比例受到限制:一是通信行業。外資作為應用程序服務提供商可以持有100%股權。但作為網絡設施提供商和網絡服務提供商,只允許最多持有70%的股權。二是批發零售行業。通常而言,外資在百貨公司、專賣店和特許經營等大多數貿易行業中可以持有100%的股權。但對于大型超市而言,外資最多可持有70%的股權;對于超市(除非由大型超市運營商運營)、24小時便利店、食品店、通訊社、雜貨店、帶有便利店的加油站、藥店、紡織品商店、小餐館等,外資則不被允許進入。三是保險行業。外資最多可持有保險公司以及伊斯蘭保險公司70%的股權。但是實踐中
130、馬來西亞允許一家外資持股的保險公司的股比達到100%,原因是該公司對于向低收入居民提供健康保險計劃作出了貢獻。四是銀行業。外資原則上最多可持有投資銀行、現有的伊斯蘭銀行70%的股權。但是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可以在個案判斷基礎上允許外資持有更多比例的股權,判斷的基礎是在于是否有利促進行業整合。外國銀行可以在馬來西亞全國開設4家分支機構,但營業地點由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指定,且不允許在距馬來西亞本國銀行方圓1.5公里的范圍內設立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原產業領域:油氣行業外國投資的持股比例受到限制。依據馬來西亞 石油開發法,馬來西亞上游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由國有的國家石油有限公司獨家控制,外資參與一般采46 馬來西
131、亞(2023年版)取產量分成合同方式。國家石油有限公司通常會要求簽訂產量分成合同的外資合作伙伴與馬來西亞本國公司共同投標。外資可以與馬來西亞本國公司合資參與石油服務行業,但如果外資是主要股東,其股權占比不得超過49%。除相關股比限制,對于上述有關特殊行業,還需經過馬來西亞主管部門審批,經主管部門審議確定擬議投資是否符合相應的馬來西亞政府提供的促進經濟發展目標的要求?!镜V產資源投資合作規定】馬來西亞在礦業投資政策方面對外資沒有什么限制,對于礦產開發項目外資可持有100%股權,在礦業稅收上對內資和外資企業基本上同等對待。馬來西亞礦法規定主要有勘查許可證、勘探許可證和采礦租約3種礦權,州政府負責本州
132、礦權管理,州政府設有礦產資源委員會具體負責礦權審批。馬來西亞固體礦產開發公司征收的稅務主要有以下幾項:所得稅:由聯邦政府統一征收,目前稅率為28%。對于礦山企業,不允許加速折舊,但勘探開支可在當年扣減。進口稅:為聯邦稅種,適用于任何與采礦工業有關的進口項目。出口稅:一些資源性商品出口要征收出口稅,如原油出口。權利金:由州政府征收。幾乎各州都有自己的征收方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土地租金:由州政府征收,各州之間有所不同。從事油氣開發的石油公司,則根據它們與國家石油公司達成的產量分成合同交納各種稅費,一般簽約石油公司可得到總產量的50%(天然氣為60%)作為“成本油(氣)”,剩下的部分則根據
133、產量的不同由簽約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分享。簽約公司還要支付占總產量10%的礦權金和所分“利潤油”25%的出口稅,并按照應稅收入的45%繳納所得稅,所謂應稅收入是指成本油加所分利潤油,再扣除礦權金、出口稅、勘探、開發和經營開支之后的剩余部分。5.2.5 投資方式的規定【直接投資】外商可直接在馬來西亞投資設立各類企業,開展業務。直接投資包括現金投入、設備入股、技術合作以及特許權等?!究鐕①彙狂R來西亞允許外資收購本地注冊企業股份,并購當地企業。一般而言,在制造業、采礦業、超級多媒體地位公司、伊斯蘭銀行等領域,以及鼓勵外商投資的五大經濟發展走廊,外資可獲得100%股份;馬來西亞政府還先后撤銷了27個服
134、務業分支領域和上市47 馬來西亞(2023年版)公司30%的股權配額限制,進一步開放了服務業和金融業。外資在馬來西亞開展并購,不同領域由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決定,例如制造業由貿工部批準,國內貿消部負責直銷、零售批發業,國家銀行及財政部負責金融業,包括銀行、保險等,通信及多媒體部負責電訊業。2012年實施的競爭法令2010是馬來西亞維護公平競爭、防止壟斷的法令,該法令由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alaysia Competition Commission)執行,在馬來西亞開展的相關并購活動也受該法律的制約?!竟蓹嗍召彙狂R來西亞股票市場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允許外國企業或投資者收購本地企業上市,2009年,馬
135、來西亞政府宣布取消外資公司在馬來西亞上市必須分配 30%土著(Bumiputera)股權的限制,變為規定的25%公眾認購的股份中,要求有50%分配給土著,即強制分配給土著的股份實際只有12.5%;此外,擁有多媒體超級走廊地位、生物科技公司地位以及主要在海外運營的公司可不受土著股權需占公眾股份50%的限制。同時廢除外資委員會(FIC)的審批權,擬在馬上市的外資公司直接將申請遞交給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ecurity Commission)?!究萍佳邪l合作】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以最佳實踐分享、技術轉移、設立研發中心等形式與馬企業開展科技研發合作。5.2.6 安全審查的規定 目前,馬來西亞沒有
136、針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安全審查程序,也沒有管制外資入駐馬來西亞的單一法律法規。2010年馬來西亞競爭法(MCA)是馬來西亞管制反競爭或市場壟斷行為最主要的法令,并由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yCC)執行,主要管制反競爭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這兩種行為。此外,馬來西亞目前有兩個監管部門對兩個特定行業具有反壟斷審查的權力和機制,即:2015年馬來西亞航空委員會法下的航空委員會,以及1998年通信和多媒體法下的馬來西亞通信多媒體委員會。這兩個監管機構有權力對在多媒體通信行業或航空行業的兼并或整合的商業行為進行審查和批復。5.2.7 基礎設施PPP模式發展情況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私人資本與
137、政府合作,開展BOT項目建設48 馬來西亞(2023年版)與運營,降低政府公共開支的負擔。此類項目主管部門是馬來西亞總理府經濟計劃署(Economy Planning Unit,EPU),主要負責經濟發展規劃和項目立項;2010年又設立了公私合作署(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3PU),負責公私合營項目協調,以及管理公私合作輔助基金。馬來西亞政府在政策層面大力支持BOT項目的開展,并積極修訂有關法律,使馬來西亞國內法律環境與國際接軌。上世紀80年代,馬來西亞修訂憲法并通過聯邦道路法案,為高速公路項目BOT掃清障礙;90年代修訂電力供應法案和電力管理條例,為私
138、營電站建設和運營提供法律保障;2005年通過新的仲裁法并于2006年3月開始實施,取代了1952年的仲裁法,為外資進入馬來西亞本地BOT項目市場打通了最后一個環節。馬來西亞主要是依據合同關系制定PPP模式,尚未針對PPP模式的建設運營專門立法,但頒布了規范性文件對PPP模式進行管理。針對PPP的主要規范性文件包括1991年私有化總體規劃(Privatization Master-plan 1991)和 2009年公私合作指南(Guidelines 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2009)。馬來西亞PPP模式主要分為兩大模式,即私有化和私人主導融資(PFI)。私有化
139、項目的基本要求是項目價值2500萬馬幣,特許權7年,公司資本27.5萬馬幣;PFI項目的基本要求是項目價值1億馬幣,特許權15-25年,公司資本27.5萬馬幣。私有化模式包括資產或股權脫售、企業化、土地交換、建設-運營-轉移(BOT)、建設-運營-擁有(BOO)、管理協議、外包和租賃。PFI則包括建設-租賃-轉移(BLT)、建設-租賃-維保-轉移(BLMT)和建設-租賃-維保-運營-轉移(BLMOT)。BOT是指由政府提供特許權協議。私企作為項目的投資者和經營者負責安排融資、開發、建設項目,期內獲取利潤;期末由政府支付資金,從私企手中取得項目。BOO指的是私企負責基礎設施的融資,并擁有該項設施
140、,并對其進行永久性經營。馬來西亞公路、軌道交通、港口、電站等BOT項目專營年限一般為30年左右。在馬來西亞開展BOT的外資企業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及丹麥等,例如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M ller Mrsk,丹麥)曾與馬來西亞政府及柔佛州港務局合作,建設和運營柔佛州丹絨帕拉帕斯港(1995-2025)。5.3 企業稅收 49 馬來西亞(2023年版)5.3.1 稅收體系和制度 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實行分稅制。聯邦財政部統一管理全國稅務,負責制定稅收政策,由其下屬的內陸稅務局(征收直接稅)和皇家關稅局(征收間接稅)負責實施。直接稅包括所得稅和石油稅等;間接稅包括國產稅、關稅和
141、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各州政府征收土地稅、礦產稅、森林稅、執照稅、娛樂稅和酒店稅、門牌稅等。外國公司和外國人與馬來西亞企業和公民一樣同等納稅。5.3.2 主要稅賦和稅率【公司稅】稅率為24%。從2017納稅年起,對于在馬來西亞成立的中小型居民企業(實收資本不高于250萬馬幣,且不屬于擁有超過該限額的公司的企業集團),其取得的首60萬馬幣以內的所得可以適用18%的稅率,并在2019年降低至17%,超過部分適用24%的稅率?!臼退枚悺慷惵蕿?8%,征收對象為在馬來西亞從事石油領域上游行業的企業,包括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或馬來西亞泰國聯合發展機構簽署石油行業相關
142、協議的納稅個體?!緜€人所得稅】馬來西亞所得稅法規定,不管是馬來西亞公民或外國人,只要一年內居住在馬來西亞超過182天,并擁有收入,就有報稅的義務。馬來西亞個人所得稅率為1%-30%,5000馬幣以內的稅率為0,超過200萬馬幣部分的稅率為30%。外國公民的稅率固定為30%?!绢A扣稅】預扣稅是非居民收款人收入的一部分,由馬來西亞的付款人直接向稅務局代扣代繳。非本地公司或個人應繳納預扣稅:特殊所得(動產的使用、技術服務、提供廠房及機械安裝服務等)為10%;利息為15%;依照合同獲得承包費用:承包商繳納10%、雇員繳納3%;傭金、保證金、中介費等10%。根據馬來西亞政府與收款人所在國之間關于雙重征稅
143、的稅收規定,各國的預扣稅稅率各不相同?!痉康禺a盈利稅】房地產盈利稅適用于在馬來西亞出售土地和任何產權、選擇權或其他與土地相關的50 馬來西亞(2023年版)權利。包括出售不動產公司股份的利得。稅率為:若在購置后3年內出售,稅率30%;若在購置后第4年及第5年出售,稅率分別為20%和15%;若在購置后第6年或之后出售,稅率5%。此外,為了確?!耙粋€馬來西亞人民房屋計劃”(PR1MA)能永續進行,政府迄今已批準390億馬幣的撥款,為居民興建可負擔房屋,這些房屋的售價比市價低20%至30%?!具M口稅】大多數進口貨物需繳納進口稅,稅率分從價稅率和從量稅率。近幾年,馬來西亞已取消了多種原料、機械與零部件
144、的進口稅。馬來西亞與東盟國家之間實行特惠關稅,工業產品的進口稅率為0-5%之間;與日本實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的進口稅;與中國和韓國實行中國東盟自貿區以及韓國東盟自貿區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的進口稅;與澳大利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根據協定,馬來西亞將減免自澳進口商品97%以上的關稅?!境隹诙悺狂R來西亞對包括原油、原木、鋸材和原棕油等在內的資源性產品出口征收出口稅。從價征收的出口稅的稅率范圍為0至20%?!緡鴥榷悺扛鶕?976年國內稅法規定,本地制造的一些特定產品,包括煙草、酒類、撲克、麻將、汽車、四驅車和摩托車等,須繳納國內稅?!句N售及服務稅】銷售稅、服務稅是2個不同的稅種。征稅門檻是從年度
145、營業額50萬馬幣(約合80萬元人民幣)起,食品和飲料供應商為150萬馬幣。征收銷售稅的項目,稅率分為0、5%及10%三大類。其中,0稅率主要適用于農產品、生活必需品、書籍、醫療用品和環保再生制品,5%稅率主要適用于加工類食品和進口半成品,10%稅率主要適用于工業品和進口制成品。服務稅的稅率是6%,適用于在馬來西亞境內開展的所有商業服務、旅游、交通、金融、餐飲、跨境數字經濟服務等?!居』ǘ悺坑』ǘ愂且远喾N文件為對象征收的,適用稅率各不相同(固定稅率或按價值征收),依據不同類型的文件以及涉及的金額而定。例如,對于財產轉讓的契約文件,印花稅按照應付對價或轉讓財產的市場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1%至最高
146、3%征收。對于股權轉51 馬來西亞(2023年版)讓文件,則按照應付對價或股權的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0.3%征收?!緮底侄悺?019年4月,馬來西亞國會通過2019年服務稅(修正)法案,對外國數字內容服務提供者實施6%的服務稅,2020年1月已正式實施此稅制,以年營收50萬馬幣作為實施門檻?!痉睒s稅】馬來西亞政府在2022年預算案中新增向獲取高收入的公司增收特別稅繁榮稅(Cukai Makmur),而所征收的稅收將撥款予公共醫療體系。繁榮稅為一次性稅,稅基為在當地經營公司2022年收入,稅率分為24%至33%兩檔。5.4 特殊經濟區域規定【自由貿易區與保稅工廠】為了鼓勵與歡迎外資投資發展勞動
147、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工業,馬來西亞于1968年制訂投資獎勵法案,1971年制訂自由貿易區法案,1972年修訂海關法中相關條款實施保稅工廠制度,從而基本上完備了以外資企業為中心發展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工業的經濟體制。馬來西亞政府在1990年制定了自由區法,以促進旅游業、制造業等以貿易為目的的免稅區經濟的發展,其中自由工業區是特別為制造業者從事生產或裝配主要供應外銷產品而設置的區域,使區內業者享受最低的關稅管制,并可免稅進口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機械設備,減少其制成品出口的手續。目前,馬來西亞共設立了18個自由工業區,但自由工業區畢竟有限,且許多企業根據自身特點無法在自由工業區內設立工廠,馬來
148、西亞政府為了促進出口導向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布局更加合理,允許其他企業申請設立保稅工廠,享有與自由工業區工廠同等優惠政策?!疚宕蠼洕貐^】近年來,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外資政策力度逐步加大,為平衡區域發展,陸續推出五大經濟發展走廊,基本涵蓋了西馬半島大部分區域以及東馬的兩個州,凡投資該地區的公司,均可申請5-10年免繳所得稅,或5年內合格資本支出全額補貼。根據具體區域實際情況,聯邦政府制定了不同的重點發展行業:(1)伊斯干達開發區(Iskandar Malaysia)。位于馬來半島南端柔佛州,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公里,重點推動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截至2018年,依斯干達開52 馬來西亞(
149、2023年版)發區吸引的投資額累計已達2853億馬幣。伊斯干達的發展受到依據伊斯干達開發區管理機構法(2007)設立的法定機構伊斯干達開發區管理局的監管。鼓勵投資行業包括:旅游服務、教育服務、醫療保健、物流運輸、創意產業及金融咨詢服務等。(2)北部走廊經濟區(Northern Corridor Economic Region,NCER)。涵蓋了馬來半島北部玻璃市州、吉打州、檳州及霹靂州北部區域,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重點鼓勵投資行業包括農業、制造業、物流業、旅游及保健、教育及人力資本和社會發展等。北部經濟走廊的發展受到依據北部經濟走廊執行機構法(2008)設立的北部經濟走廊執行局的監管。
150、(3)東海岸經濟區(East Coast Economic Region,ECER)。包括東海岸吉蘭丹州、登加樓州、彭亨州及柔佛州的豐盛港地區,占地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重點鼓勵投資行業包括旅游業、油氣及石化產業、制造業、農業和教育等。中馬兩國合作開發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就位于東海岸經濟區范圍內。由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委員會管理。(4)沙巴發展走廊(Sabah Development Corridor,SDC)。涵蓋了東馬沙巴州大部分地區,占地面積約7.4萬平方公里,重點鼓勵投資行業包括旅游業、物流業、農業及制造業等。由沙巴經濟發展投資局管理。(5)沙撈越再生能源走廊(Sarawak Corr
151、idor of Renewable Energy,SCORE)。位于東馬沙撈越州西北部,占地面積約7.1萬平方公里,砂州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重點鼓勵投資行業包括油氣產品、鋁業、玻璃、旅游業、棕油、木材、畜牧業、水產養殖、船舶工程和鋼鐵業等。由區域性走廊發展局負責監督和管理?!尽按蠹∑隆庇媱潯狂R來西亞“大吉隆坡”計劃全線啟動。大吉隆坡/巴生河谷地區(Greater KL/Kalang Valley):經濟轉型計劃(ETP)中提出的國家關鍵經濟領域(NKEAs)之一,位于吉隆坡巴生河谷流域,涵蓋了吉隆坡附近10個城市,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概念參考了大倫敦(Greater London)和
152、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計劃從基礎設施、人民收入和居住環境三方面著手,將吉隆坡打造成為世界前二十大適合居住的國際大都市之一。5.5 勞動就業法規 5.5.1 勞工法的核心內容 53 馬來西亞(2023年版)馬來西亞勞工法令包括1955年雇傭法1967年勞資關系法1991年雇員公積金法和1969年雇員社會保險法。此外,馬來西亞某些州還有不適用于全國的州立法,例如沙巴勞動法令以及沙撈越勞動法令?!?955年雇傭法】適用于所有月薪不超過2000馬幣的雇員及所有體力勞動者。規定:每個雇員必須有書面合約;工資須在受薪期結束后的7天內支付;正常工作時數,每天不得超過8小時
153、,或每周48小時;超時加班工作的補貼為平時工作的1.5倍,假日及假期為2倍;女性工人不得在晚上10點至早上5點之間從事農業或工業類工作?!?991年雇員公積金法】雇主必須為雇員繳納公積金,比例不少于雇員月薪的11%。2008年10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自2009年1月起,雇員繳納的公積金比例可降低到8%,為期2年;自2011年起,雇主為雇員繳納的公積金比例不得少于雇員月薪的12%,雇員繳納的公積金比例上調至11%?!?969年雇員社會保險法】包括職業傷害保險計劃與養老金計劃,職業傷害保險繳納比例為雇員月薪的1.25%,養老金繳納比例為雇員月薪的1%?!?967年勞資關系法】調整資方、勞方與工會之
154、間關系,包括預防和解決勞資爭端;員工復職的機制;規定工會的權利、集體談判的范圍及程序、通過仲裁公平迅速解決爭端等。5.5.2 外國人在當地工作的規定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各類公司培訓和使用本地員工,但因其國內勞動力短缺,允許在部分行業雇用外國勞工。外資公司可雇用外籍員工擔任公司管理職務,也可將某些主要職位永久保留給外國人。外國人在馬來西亞工作必須獲得工作許可?!揪幼首C】2011年初,馬來西亞總理府成立了馬來西亞人才機構(Talent Corp.),專門負責協助外國人才來馬來西亞的長期工作居留,同時吸引本國在海外的人才回流。馬來西亞政府人才認定的標準不僅包括高學歷的專業人士,也包括經驗豐富的技術人
155、員,為此,特別推出了居住準證(Residence Pass)這一機制,以便外籍人才可以在馬來西亞更自由地長期工作。居住準證有效期長達10年,且直接登記在個人名下,不受雇主單位限制,配54 馬來西亞(2023年版)偶及未成年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配偶持居住準證也可參加工作,成年子女及父母/岳父母均可獲得為期5年的訪問/探親簽證?!窘ㄖI工作準證】馬來西亞外勞工作準證延長5年的措施,已在2011年4月正式生效,在新措施下,建筑業外勞可無條件申請準證延期5年,不必接受馬來西亞建筑發展局(CIDB)重新評估及考取熟練技術文憑?!旧鐣kU】社會保險涵蓋了工傷保險以及傷殘保險計劃,涵蓋雇員工傷、職業病、意外、
156、傷殘、死亡。社會保險的管理和執行機構是社會保障機構(PERKESO)。外國勞工受到勞工賠償法(1953)的保護,馬來西亞工人和永久居民受到社會保險的保護。在馬來西亞工作和居留的外國勞工可通過向公積金管理機構(同時向雇主提供復印件)提交通知的形式,選擇繳納公積金并從中受益。5.6 外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獲得土地的規定 馬來西亞憲法規定土地事務屬于州務管轄范疇,各州均設有土地局,各州在聯邦政府監督下,可制定本州的土地政策。憲法和國家土地法均規定,馬來西亞土地可以作為私有財產受法律的保護,可自由買賣。獲得土地的方式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永久擁有權(Freehold),可以獲得永久地契(目前此權限已很難獲得)
157、;另一種是租賃性擁有權(Leasehold),可獲有效期為99年的租契。日前,聯邦政府公布了新的修訂政策,允許業主在99年地契到期之前支付一定費用,便可再延續新的99年所有權。5.6.1 土地法的主要內容 1966年1月1日起生效的1965年國家土地法典(The National Land Code 1965)是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土地法律框架。此外,馬來西亞現行的主要土地法律還包括:1976年地方政府法(171號法令)、1960年土地購置法(Land Acquisition Act 1960)和1976年城鎮與鄉村規劃法(172號法令)及其1995年修正案(993法案)。之后各州又頒布了自己的“
158、馬來人保留地法”(Malay Reserve Enactment)等法律法規。1965年國家土地法典確定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限、土地用途的分類、土地所有權轉移、土地的買賣、沒收、劃分及抵押等內容。同時,無論何種用途的土地,必須在地契注明的規定時間內開發,如果違反,將無條件收回土地。1976年城鎮與鄉村55 馬來西亞(2023年版)規劃法及其1995年修正案規定,申請取得土地,以及更改土地用途的方案必須呈報審批,只有在不違反地方政府規劃原則與目標的情況下,方可獲得批準。1960年土地征用法規定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不得隨意征用土地,只有州政府有權征用州內土地及改變土地使用性質,聯邦政府征用土地也
159、要通過州政府進行,并向后者支付費用。凡征用土地,必須公布征用理由和按市價補償?!榜R來人保留地法”將土地總面積約1/4劃為“馬來人保留地”,并規定除非獲得州政府批準,否則不能出售、出租或抵押給非馬來人。5.6.2 外資企業獲得土地的規定 2010年1月1日生效的產業購置準則(Guildeline on the Acquisition of Properties)是馬來西亞對外資最主要的產業規定,明確了各機構在外資購置產業申請事宜的審批權限。需要審批的產業購置包括:直接購置價值超過2000萬馬幣的非住宅產業,降低當地土著企業或政府機構的股份比例;通過并購控股方式,間接購置土著企業或政府機構的價值超
160、過2000萬馬幣的非住宅產業。這兩種購置申請,均有強制的30%土著股權限制,且外資企業繳納的資本不得低于25萬馬幣。無需批準,但要報相關部門審核的產業購置包括:購置價值超過100萬馬幣的商業房屋;價值超過100萬馬幣或購置面積為5英畝以上的農業用地,用于農業投資、高新技術的商業投資、農業旅游項目開發或開展出口型農產品加工;購置價值超過100萬馬幣的工業用地;購置價值超過100萬馬幣住宅。但是,各州按情況制定最低限購價,如檳城和雪蘭莪均限制外國只能購置200萬馬幣以上的住宅。禁止外資購置的產業有:價值100萬馬幣以下的產業;州政府劃分的中/低成本住宅;“馬來人保留地”上的產業;州政府分給土著企業
161、開發項目的產業。無需批準的產業購置包括:購置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住宅;多媒體超級走廊(MSC)區域內具MSC地位的公司,為了企業運營或員工住宿所購置的產業、在馬來西亞任一發展走廊由政府相關機構批準的公司購置的產業;獲得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金融中心(MIFC)秘書處頒發執照的公司購置的產業;公司的員工宿舍(外資控股的公司需購置10萬馬幣以上的住宅),該業務由州政府批準;遺囑或法院判決書要求轉移給外資的產權;制造業公司購置的產業;聯邦/州政府、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公司及其他政府關聯公司(GLCs)購置的產業;私有化轉型機制下的產業;獲得財政部、貿工部等56 馬來西亞(2023年版)相關部門頒發的
162、國際采購中心、運營總部、代表處、區域辦事處、納閔離岸公司以及生物科技公司等特殊地位公司所購置的產業。5.7 外資公司參與當地證券交易的規定 根據有關法律,馬來西亞當地注冊的外國公司可自由參與包括股權并購的證券交易。5.7.1 證券法律法規概述 馬來西亞的證券市場主要受到資本市場及服務法(2007年)(CSMA)、證監會法案(1993年)(SCA)、證券業(中央存管)法(1991年)(SICDA)以及公司法的規制。資本市場及服務法為主要規范證券行業的法律。該法規定了由馬來西亞交易所運作的證券市場的設立,從事證券交易、提供財務咨詢、基金管理服務等活動的資本市場中介服務的牌照的授予。該法還規定禁止操
163、縱市場行為、內部交易行為以及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的設立。證監會法案規定了證監會極其廣泛的管理、調查以及執法的權力。證監會制定了一系列關于證券市場的指引,其中包括股本指引、招股說明指引、證券借貸指引、首要顧問指引。證券業(中央存管)法規定了馬來西亞中央存管事項,并包括有關存管證券的存管、持有、提取、交易的規定。公司法則規定了公司的設立及解散、在馬來西亞從事經營的外資公司的注冊、在公司委員會備案的文件(例如年度報告)以及公司及其管理人員在馬來西亞的行為規范。依據資本市場及服務法,馬來西亞頒布了關于收購與并購的法案(2016年)以及收購條例,管轄涉及下述因素的并購行為,包括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公司、超
164、過50名股東的非上市公眾公司且凈資產達到或超過1500萬馬來西亞林吉特,以及上市商業信托和上市房地產投資信托。此外,在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的上市公司應各自遵守主板上市及創業板上市的要求。主板是主要證券交易市場,吸引了具有良好盈利記錄或能夠滿足上市最低市值的公司;而創業板是有發展潛力、規模不限的公司尋求上市的替代市場。57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除了馬來西亞交易所,馬來西亞還有交易衍生品的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以及位于納閩的一家離岸金融交易所,即納閩國際金融交易所(是馬來西亞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納閩的證券市場受到納閩金融服務及證券法(2010年)的規范。5.7.2 證券市場的監管與規定 證監會是馬
165、來西亞證券市場的主要監管機關,負責證券法律合規性監督、企業并購行為以及資本市場中間商的發牌和管理,此外還負責批準股票的發行和上市。證監會還具有調查以及執法的權力,有權根據需要發布書面通知或指引。任何人違反資本市場及服務法及前述通知、指引的,將可能受到罰款、監禁、公開申飭以及證監會認為適當的其他處罰。同時,馬來西亞交易所負責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的相關執法,包括確保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持續遵守上市相關義務和披露要求。公司委員會對公司進行一般性的監督管理,確保其遵守公司法。對于證券的發行,公司委員會的權力僅限于規范“未上市公司俱樂部”向公眾發行股票和債券的行為,即未上市公司或擬在任何股票市場或
166、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向其股份或債券的持有人提供使用或享有任何娛樂、度假或其他相關設施的權利。納閩金融服務局負責納閩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的發展與管理,包括該地區經營實體的發牌以及持牌機構的管理。5.7.3 外商投資企業從事證券交易的要求 外國企業被允許交易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掛牌的證券。如任何投資者(包括馬來西亞投資者)尋求在馬來西亞交易所進行交易,該投資者應在一個授權的存管機構(例如一家馬來西亞的證券經紀公司)開立一個中央存管系統賬戶(CDS)。外國公司購買的證券將存入其開立的CDS賬戶中。同樣,對于已賣出的證券將從該賬戶中扣除。5.8 環境保護法規 5.8.1 環保管理部門 馬來西
167、亞政府環保主管部門是自然資源和環境部下屬的環境局,主要負責環境政策的制定及環境保護措施的監督和執行。環境局下設負責處理空氣、河流、水利以及工業58 馬來西亞(2023年版)廢物的部門。一些其他中央政府機構負責管理特定環境保護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基礎產業部的森林局(森林保護)、MOSTE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部(野生動物保護)、土地和礦產部(聯邦)、生物安全部以及交通部的海洋局(海洋污染)。5.8.2 主要環保法律法規名稱 馬來西亞基礎環保法律法規包括1974年環境質量法和1987年環境質量法令(指定活動的環境影響評估)。涉及投資環境影響評估的法規包括1990年馬來西亞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和1994年環境
168、影響評估準則(海邊酒店、石化工業、地產發展、高爾夫球項目發展)。5.8.3 環保法律法規基本要點 根據1974年環境質量法,投資者必須在提交投資方案時考慮到環境因素,進行投資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在生產過程中控制污染,盡量減少廢物的排放,把預防污染作為生產的一部分。根據1987年環境質量法令,必須進行環評的項目包括:將占地面積500公頃以上的森林地改為農業生產地、水面面積200公頃以上的水庫/人工湖的建造、50公頃以上住宅地開發、石化與鋼鐵項目以及電站項目等。根據1974年環境質量法,馬來西亞污染事故處理或賠償的標準主要根據污染事故的性質、影響以及造成的后果來加以判定。5.8.4 環保評估的相關
169、規定 馬來西亞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分兩種:【初步環境影響評估】要求初步環境影響評估的項目主要包括農業;機場;水庫及灌溉;土地開墾;漁業;林業;住宅開發;石化、鋼鐵、紙漿,基礎設施;港口;礦產;油氣行業;電站;鐵路;交通;垃圾廢物處理;供水等。初步環境影響評估由州環境局牽頭審核,審批時間為5周?!驹敿毉h境影響評估】要求詳細環境影響評估的項目主要包括鋼鐵廠;紙漿廠;水泥廠;煤電站;水壩;土地開墾;垃圾廢物處理;伐木;化工產業;煉油;輻射危害行業等。59 馬來西亞(2023年版)詳細環境影響評估由國家環境局總部牽頭審核,審批時間為12周。5.9 反對商業賄賂規定 馬來西亞是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以下簡稱公約
170、)的簽署國,公約于2008年10月24日簽署并生效。作為公約的簽署國,馬來西亞已根據國際標準審查和調整了其反腐敗舉措。馬來西亞治理官員腐敗和商業賄賂的部門是馬來西亞反腐敗委員會(Malaysia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MACC),MACC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其作用和職能由幾個外部機構(作為外部檢查和平衡機構)進行監管。這些外部機構是反腐敗咨詢委員會、腐敗和投訴特別委員會、行動審查小組以及咨詢和反腐敗小組。MACC有權受理和審議腐敗和賄賂犯罪,并啟動調查。針對馬來西亞反腐敗委員會法所規定的罪行的起訴只能由檢察官提起或經檢察官批準后提起。有關法律主要包括 刑法典(Pe
171、nal Code)、1967年海關法(Customs Act 1967)、1997年反腐敗法(Anti-Corruption Act 1997)、2009年馬來西亞反腐敗委員會法(Malaysia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MACC)Act 2009)以及2016年馬來西亞公司法(Malaysia Companies Act)?!拘谭ǖ洌≒enal Code)】馬來西亞刑法第九章是關于公職人員的刑罰。其中,第161-165條明確規定,公職人員在合法報酬以外索取、接受他人財物或不正當好處而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個人幫助他人向公職人員行賄或幫助公職人員受賄;個人收受他人
172、財物或不正當好處,利用自身關系影響公職人員的決定而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情況,都屬于賄賂。分別處以三年以下監禁或一定數額的罰款,或二者并施?!?967年海關法(Customs Act 1967)】第137條規定,賄賂海關官員令其作出觸犯進出口海關法律的行為的,處以5年以下監禁,或1萬馬幣以下罰款,或二者并施?!?997年反腐敗法(Anti-Corruption Act 1997)】該法規定,任何個人本人或代表他人索取、接受或同意接受、給予、承諾財物或不正當好處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情況,都屬于賄賂。處以14天以上、20年以下監禁或受賄財物價值折算金額5倍以上的罰款(若折算金額低于則以1萬馬幣,以1
173、萬馬幣折算),60 馬來西亞(2023年版)或兩者并施?!?009年馬來西亞反腐敗委員會法(Malaysia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MACC)Act 2009)】明確了個人本人或通過他人向外國公職人員行賄;外國公職人員本人或通過他人受賄的情況,都屬于賄賂。處以20年以下監禁或受賄財物價值折算金額5倍以上的罰款(若折算金額低于則以1萬馬幣,以1萬馬幣折算)?!?016年馬來西亞公司法(Malaysia Companies Act)】明確禁止行賄被定罪者擔任董事職位。5.10 外國企業承包當地工程的規定 5.10.1 許可制度 外國承包商在馬來西亞注冊成立建筑工程公
174、司需要得到馬來西亞建筑發展局批準,同時還要獲得建筑承包等級證書。按照法律規定,外國獨資公司不能獲得A級執照,而沒有A級執照,公司不能作為總承包商參與政府1000萬馬幣以上項目招標。因此外國公司要成為A級公司,必須與當地公司合作。5.10.2 禁止領域 馬來西亞政府財政撥款項目一般交由當地土著承包商負責,不允許外國工程公司單獨擔任總承包商,外國公司只能從當地公司中分包工程。5.10.3 招標方式 馬來西亞政府撥款工程項目和私人領域項目一般都實行招標制度,但在融資支持或滿足業主其他特別要求的情況下,少部分項目也可由承包商與業主議標。5.10.4 驗收規定 馬來西亞建筑工程業主方通常采用專業咨詢顧問
175、公司對承包商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建筑師、結構和土建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等。在馬來西亞建筑行業,建筑師(S.O,即Super Officer,譯為總協調官)類似國內總設計師和總監理工程師角色,CPC(Certificate of Practical Completion,即實際竣工證書)是由建筑師向承包商出具的工程整體實際竣工驗收合格后的完工證明,證明工程已經完工,施工質量已經符合設計要求,正式進入61 馬來西亞(2023年版)缺陷處理期,并根據合同支付承包商一半的質保金。CCC(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 and Compliance,即工程完工和合法合規證書)是由建筑師在
176、組織政府各部門對工程各專業進行驗收,并得到政府各部門出具的驗收合格支持信后,向業主或者建設方出具,標志著該工程可正式投入使用和對外開放。根據馬來西亞建筑行業一般慣例,對承包商而言,其主要責任是在完成各專業竣工后及時向各專業咨詢工程師申請驗收合格后,向建筑師申請頒發CPC,對于CCC驗收法定義務僅為提供簽字蓋章表格及保證實體完成。對于業主和咨詢顧問公司而言,CCC驗收涉及政府部門較多,時間不可控且部分驗收項目有一定的先后順序導致整個驗收周期較長,通常在2-3個月以上,在部分專業工程收尾階段就要開始啟動CCC。為了約束承包商配合CCC驗收,通常業主和咨詢顧問公司在招標階段約定合同工期包含CCC,承
177、包商為取得CPC也必須盡量配合業主和咨詢顧問公司做好CCC驗收。建筑師必須在出具CCC之前向承包商出具CPC。5.11 保護知識產權的規定 5.11.1 當地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 在馬來西亞,大多數知識產權都受法律保護,立法涉及商標、專利、版權、工業設計、地理標識、外觀設計和植物品種。馬來西亞還系若干國際公約、條約和協定的成員國并加入了一些國際公約、條約和協定,如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約。馬來西亞知識產權局(MyIPO)是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合作社與消費保障部(MDTCC)的下設機構,負責規范馬來西亞知識產權制度的相關事項以及各種知識產權
178、的有效管理。知識產權的執行仍由MDTCC的執行部門負責。馬來西亞涉及保護知識產權和工業產權的法律法規包括專利法商標法工業設計法版權法和集成電路設計布局法。專利法規定,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工業創新證書保護期限為10年。保護期間應按規定繳納年費,否則將導致專利失效。商標法規定,商標保護期限為10年,之后每次申請可再延長10年。工業設計法規定,工業設計最初保護期限為5年,之后可申請延長2次,每次5年,總保護期限為15年。62 馬來西亞(2023年版)版權法規定,文學、音樂或藝術著作保護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逝世后的50年;錄音、廣播及電影保護期為作品出版或制作后的50年。集成電路設計布局法規定,商
179、業開發的保護期是開發之日起10年,未進行商業開發的保護期是從創作完成之日算起15年。5.11.2 知識產權侵權的相關處罰規定 馬來西亞法律規定,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將受到法律制裁。除了以上法令,2011年11月1日商品說明法生效,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知識產權強制執行工具商品說明命令(TDO),對侵犯注冊商標者,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者事務部有權對侵權人提起刑事訴訟。5.12 解決商務糾紛的主要途徑及適用的法律 在馬來西亞解決商務糾紛主要途徑是仲裁和訴訟。馬來西亞和中國都是紐約公約的締約國,仲裁裁決可以通過當地法院執行,仲裁由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異地仲裁或國際仲裁,在馬來西亞可以選擇吉隆
180、坡區域仲裁中心。馬來西亞是關于解決國家與其他國家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簡稱“1965年華盛頓公約”)的簽字國,在馬投資出現爭端時,可依照該公約,將投資爭議提交位于華盛頓的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仲裁,以保障投資糾紛的解決和仲裁結果的執行。吉隆坡區域仲裁中心(Kuala Lumpur Regional Centre for Arbitration)是1978年由亞非法律協商委員會(Asian-African Legal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AALCO)主持成立的,作為非營利性政府間組織,該機構依吉隆坡區域仲裁中心的仲裁條規,為亞太地區貿易、商業與投資提供中立的爭議解決
181、服務。馬來西亞和中國不相互承認對方法庭判決,中國的判決不能在馬來西亞執行,反之亦然。因此選擇訴訟要考慮以下幾點:判決能否有效執行;資產所在地;司法獨立性;費用。制定合同前建議咨詢律師。63 馬來西亞(2023年版)6.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及相關規定 6.1 數字基礎設施情況 馬來西亞的基礎網絡覆蓋較好。截至2022年1月,馬來西亞互聯網用戶數量超3025萬,互聯網普及率為89.6%。2023年1月,馬來西亞固定寬帶平均下行網速為107.56Mbps,移動寬帶平均下行網速為43.67 Mbps。馬通訊及數碼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馬5G網絡覆蓋率達總人口的62.1%,共5058個5G站點。
182、馬來西亞的數據中心業務發展較快。據推算,到2025年,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超過8億美元。根據有關機構研究,馬來西亞44%的小微企業應用了云技術,但其中80%僅用于存儲文件、照片和視頻。一些國際知名的數據中心巨頭,如谷歌、微軟、阿里巴巴等,均計劃或已經在馬來西亞設立了大型數據中心,并開展商業運營。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發展也較為迅速。2021年,其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62.97億美元,個人電商覆蓋率在東南亞排名第3位,42%的電商交易涉及跨境,66%的馬來西亞網民使用了移動銀行服務,人均進行每年144次電子支付。2023年1季度,電子商務收入達2917億馬幣。本地較大的電商平臺包括Lazada、
183、Shopee等,吸引了大量用戶。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移動支付的發展,曾用向民眾發放電子代金券的方式推廣數字錢包,目前市面上較為流行的支付平臺包括Touch n Go、Grab pay、Razer Pay等。6.2 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馬來西亞政府將數字經濟定義為“個人、企業和政府運用數字科技進行生產和應用的經濟和社會活動”。數字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馬來西亞通信和數碼部負責管理通信、媒體等業務。該部下屬的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根據1998年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法、1998年通信與多媒體法和2010年戰略貿易法規定的權力對通
184、信與多媒體行業、郵政、數字簽名認證機構進行監管及頒發許可。該部另一下屬機構數字經濟局(MDEC)的主要職能是實施馬來西亞多媒體超級走廊計劃(MSC),為相關企業提供政府認證、基礎設施、稅收減免、降低聘用外籍員工限制、“一站式”政府公共服務等。2020年11月,馬來西亞總理署宣布設立數字經濟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委員會(Digital 64 馬來西亞(2023年版)Economy and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uncil),該委員會是制定政策、實施和監督國家數字經濟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戰略和舉措的最高行政機構,由總理主持。馬來西亞統計局曾發布文告表示,2020年,數
185、字經濟占馬來西亞GDP的22.6%。電子商務領域實現了顯著增長,增幅為25.5%。通信和數碼部預計,2024年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將達到25.5%信息和通信產業(ICT)是馬來西亞的支柱產業之一,2022年,ICT產業占GDP比重為5.7%。半導體行業是馬來西亞制造業出口創匯的貢獻者之一,業內多家跨國公司在馬來西亞設有工廠。馬來西亞在該行業的強項主要集中在半導體價值鏈的下游,包括組裝(高級封裝)和測試,以及系統集成。受5G、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促進,近年來全球對半導體需求增長強勁,2022年,馬來西亞集成電路出口同比增長33%,集成電路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長120%,集成電路和零部件合
186、計出口占馬來西亞電器和電子產品出口總額的58%。6.3 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馬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210億馬幣,通過國家數字網絡計劃(National Digital Network,JENDELA),使光纖網絡覆蓋馬來西亞所有的人口,聯網用戶數量從2022年底的750萬戶增長到2025年的900萬戶。用10年的時間投資150億馬幣,用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5G網絡,并創造10.5萬個工作崗位。由數家電訊公司投資16.5億馬幣加強馬來西亞與國際海底光纜網絡的連接,到2025年,爭取成為東南亞鋪設海底網絡光纜最多的國家。2021年,馬政府成立國家數碼局(DNB)作為唯一的5G網絡批發供應商,落實全國
187、5G發展計劃,2023年5月,馬政府宣布,當5G覆蓋率達到80%時,將轉換成雙重網絡模式,結束DNB的壟斷地位。2021年,馬來西亞推出其數字經濟發展藍圖(MyDigital,網址:https:/ 馬來西亞(2023年版)數字人才體系、創造具有包容性的數字社會以及構建可信、安全和有道德的數字環境。在此之下,馬政府制定了22項戰略、48個國家倡議以及28個行業倡議。在該藍圖中,政府發揮推動者的作用,通過確定方向、促進舉措以及鼓勵企業和社會接受數字技術,鼓勵私營部門在其活動中利用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和市場,并在新的伙伴關系模式中與公共部門和民間社會組織合作,創造既支持數字科技發展也保護公民隱私的監管
188、環境,監管公共數據使之為公共與私營部門共享;通過自動化和數字技術促進潛在顛覆性行業的勞動力市場發展。數家云服務提供商承諾在未來5年投入120億150億馬幣建設并運營超大規模的大數據及云計算中心。馬政府規劃,到2025年本地數據中心產值達到360億馬幣。到2022年底,80%的公務數據要上云,所有的部門和公務機構要為辦事群眾提供無現金付款的選項。到2025年,每所學校都要接入互聯網,每個在校學生擁有一臺個人智能終端,所有學校采用數字教學,打造2500所“數字創造者”學校。馬來西亞計劃到2025年,80萬家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87.5萬家小微企業采用電子商務,打造5000家本土初創公司。計劃到20
189、30年,打造5家在本地設總部的獨角獸企業,提高所有行業的生產力30%,創造5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數字經濟要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22.6%。6.4 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 1996年,馬來西亞政府推出多媒體超級走廊計劃(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MSC)計劃,對于符合條件的本地和外國ICT相關企業提供了包括稅務減免、員工簽證等廣泛的激勵措施、權利和特權,以促進其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5月,已經有2954家企業獲得了MSC認證地位。馬來西亞在2010年推出國家寬帶計劃,大力加強互聯網連接建設。2013年推出的國家科學、技術和創新政策旨在推動主流科學、
190、技術和創新,將信息和通信技術確定為知識型經濟的一個必要的推動因素。其他舉措包括國家電子商務戰略路線圖(2014年推出)和馬來西亞生產力藍圖(2017年推出),強調通過電子商務和創新技術的采用,加強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2017年,馬來西亞也啟動了數字自由貿易區計劃,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拓寬中小微企業的全球市場準入。前文所提及的2021年數字經濟發展藍圖則是馬來西亞推出的最新相關政策,對其整個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規劃,有望推動該國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66 馬來西亞(2023年版)【相關法律法規】馬來西亞在數字經濟領域最重要的法令是1998年通信與多媒體法。依據該法,相關網絡設施、網絡服務、應用程序服
191、務、內容應用程序服務供應商必須向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部申請執照。如果有關產品或服務涉及金融、貨幣、投資、機器機械、博彩、貿易分銷等,還必須按照有關行業規定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執照。電子合同在馬來西亞受到法律認可,因此商品或服務的買賣合同可以通過網站或網絡平臺以電子形式成立,包括使用電子簽名以及數字簽名。有關電子合同/簽名以及數字簽名的主要法律法規分別為2006年電子商務法以及1997年數字簽名法。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商家必須遵守所有有關消費者權利或保護的馬來西亞法律法規。例如,2012年消費者保護(電子貿易交易)法規規定了任何通過網站或網絡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商家須履行相關義務。在馬來西亞,
192、任何媒體內容,包括網絡內容與廣告,必須符合1998年通信與多媒體法以及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內容法規等的規定與限制。比如,1998年通信與多媒體法規定,任何內容應用程序服務供應商或內容應用程序服務使用者均不得提供不雅、淫穢、錯誤、威脅性或有攻擊性的內容,以意圖攪擾、辱罵、威脅或騷擾任何人。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內容法規也詳細列出了有關媒體內容的規定與限制。根據2010年個人資料保護法,任何有關個人數據收集、記錄、保存或處理的商業活動必須遵守相關原則,如收集數據須得到數據主體同意、獲取的數據在無數據主體同意時不得向任何人披露等。馬來西亞目前沒有統一的網絡安全法令,但是馬來西亞政府已宣布考慮引入更統一
193、以及全面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當今,有關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分別分散在馬來西亞的各種立法中。例如 1997年電腦犯罪法 1998年通信與多媒體法 刑事法典 和 2010年個人資料保護法。此外,2021年數字經濟藍圖提出,為保障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用戶隱私安全的平衡,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整的梳理和修訂,包括:在2023年前要修訂知識產權法令、競爭法;到2025年,修訂個人數據保護法以加強數據跨境章節的內容,制定基于國際最佳實踐的數字經濟征稅體系。同時,所有新簽訂的貿易協定要包含數據跨境的內容?!拘袠I準入和優惠政策】馬來西亞政府于2009年4月對外資開放了27個服務業領域,電腦及相關服務是其中67 馬來西亞
194、(2023年版)一項。馬來西亞目前允許外資100%持有與安裝電腦硬件相關咨詢服務、軟件實施服務、數據處理服務、數據庫服務、電腦維護和維修服務等相關公司的股權。利用電子商務從事直接銷售業務的公司沒有股權限制。多媒體超級走廊計劃(MSC)是有關行業的主要優惠政策體系,通過申請獲得有關地位的公司,可以享受所得稅豁免或者投資稅減免或研發自主資格及其他在外籍員工雇傭、進口設備稅務方面的優惠。6.5 中國與中國與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開展數字經濟投資合作情況開展數字經濟投資合作情況 目前,中馬雙方正積極推動簽署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中資企業廣泛地參與了馬來西亞的數字經濟建設。近年來,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企業與馬來西
195、亞當地的通信企業合作,為當地提供了穩定高速的網絡連接,并將積極參與協助馬來西亞構建自己的5G網絡。2017年起,阿里巴巴與馬來西亞數字經濟局合作,共建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項目。至今,該項目已開展包括“一站式”國際貿易服務、超級物流樞紐、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普惠金融服務和數字人才培養等一系列合作,幫助數千家當地中小企業把產品賣到了世界各地。68 馬來西亞(2023年版)7.綠色經濟發展情況及相關規定 7.1 馬來西亞綠色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馬來西亞一直努力推動綠色發展,積極促進綠色經濟領域投資,不斷改善綠色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在能源領域,馬來西亞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盡快實現“碳中和”目標,
196、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重點關注光伏、水力、生物質能發電三大領域,通過成立永續能源發展機構、制定能源轉型計劃和路線圖、消除可再生能源跨境貿易壁壘和進一步加強電網基礎設施與儲能系統集成等措施努力推動能源轉型,計劃到2035年和2050年使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40%和70%。在建筑領域,馬來西亞通過實施綠色建筑技術研發推廣、節能減排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建筑認證評估等措施鼓勵和推動綠色建筑項目發展。馬來西亞綠色建筑認證體系如綠建指數和綠色建筑規范等則為綠色建筑行業發展提供了指導和標準,確保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和運營符合環境可持續性發展要求。吉隆坡、喬治城和伊班等主要城市已經實施了
197、綠色建筑政策和項目,鼓勵節能、節水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工業領域,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受近來綠色環保觀念影響,馬來西亞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馬來西亞通過提供投資激勵和購車補貼等政策積極推廣興能源汽車使用。馬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早在2010年即通過稅收減免優惠政策鼓勵車企研發混合動力汽車,2014年馬政府放開電動汽車生產限制,2020年馬政府頒布國家汽車政策3.0,進一步完善電動汽車認證制度,鼓勵和吸引更多汽車企業赴馬投資建廠。在交通領域,馬來西亞致力于發展電氣化軌道交通,減少城市擁堵,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空氣污染,促進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目前主要的電氣化軌道交通項目包括吉隆坡輕
198、快鐵(LRT)系統、吉隆坡通勤鐵路(KTM)、吉隆坡捷運(MRT)、電動列車服務(ETS)等。雖然馬來西亞在軌道交通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在減少交通擁堵和碳排放方面仍有挑戰。馬來西亞政府仍在努力推動出臺更多環保措施,希望能建成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軌道交通系統,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和居民出行體驗。在金融領域,2021年4月,馬來西亞央行發布了氣候變化和基于原則的分類法(Climate Change and Principle-based Taxonomy)。金融機構可自愿參考該分類法進行氣69 馬來西亞(2023年版)候相關信息披露。美歐日韓積極參與馬新能源汽車投資合作,如美國特斯拉在馬設立辦
199、事處并擬建設超級充電站網絡,歐洲公司包括戴姆勒、奧迪、寶馬等參與馬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本地化組裝業務和技術研發等項目,韓國公司Edison Motors擬與馬汽車智能與網聯化研究院合作建立首個電動客車工廠,日本NHK Sping公司在馬生產金屬印刷絲路版等。此外,馬來西亞楊忠禮國際電力有限公司與新加坡冬海集團合作,在柔佛州古來打造綠色數據中心,預計未來10年吸引150億馬幣投資,滿足本區域對數據中心日益增長需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氫能公司與日本ENEOS公司簽署推進商業氫氣生產和轉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協議,從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現有設施生產低碳氫,從新的水力電解槽設施生產綠色氫,以及氫轉化為甲基環己烷
200、。7.2 馬來西亞綠色經濟發展規劃 馬來西亞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締約方會議(COP)的簽署國。馬來西亞承諾,在2030年前將國內溫室氣體(GHG)生產總值排放量相對于2005年的水平減少45%,其中35%為無條件減少,其余10%將在獲得發達國家的氣候融資、技術轉讓和科技建設方面的援助后,進一步減少。為實現碳排放和綠色經濟目標,馬來西亞總理于2009年7月24日公布了“國家綠色科技政策(NGTP)”,邁出了擁抱綠色科技的第一步。該政策著眼于四大支柱,即能源、環境、經濟和社會。國家發展計劃將綜合技術確定為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在能源、綠色技術和水資源部的
201、領導下,馬來西亞不斷推出各種計劃和激勵措施,以倡導在該國的關鍵經濟部門使用綠色經濟。2010年,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啟動綠色科技融資計劃(GTFS)。該項目在2015年到期后又經過多次延期,并最終在2019年經財政部批準正式重啟(GTFS 2.0)。該計劃主要用于資助與綠色科技有關的企業,以推動馬來西亞綠色科技發展。同年,馬來西亞能源、綠色技術和水利部發布的 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和行動計劃正式生效,該計劃探討了能源、工業增長、環境和信息傳播政策融合的必要性,以加強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為國家電力供應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2017年,馬能源部出臺了綠色科技大藍圖(GTMP),概述了綠色技術
202、發展的戰略規劃,以創建低碳和資源高效的經濟。該總體規劃致力于實現“2050年國家轉型70 馬來西亞(2023年版)(Transformasi Nasional 2050,TN50)倡議”,即旨在到2050年將馬來西亞列為世界上經濟發展、公民福利和創新的頂級國家之一。GTMP以六個關鍵部門為框架,即能源、制造、運輸、建筑、廢料、廢水。該框架有助于將綠色科技納入馬來西亞國家計劃的發展,囊括了NGTP中的四大支柱,即能源、環境、經濟和社會。GTMP將協調各部門的政策方向,以實現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共同目標。2021年6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了新的能源發展規劃,旨在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減少碳排放、提高可
203、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規劃主要包括三個目標:一是截至2025年,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由當前的8GW增加至18GW,占比由當前的16%提升至31%,并在2040年將這一比例進一步提高至40%。二是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規定的馬來西亞國家自主貢獻(NDC),以2005年水平為基準,在2030將國內能源部門的碳排放系數降低45%,并在2035年進一步實現降低60%。三是不再新建任何煤電項目,并在2033年停用總裝機容量為7GW的燃煤電站。按照規劃,未來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以太陽能為主。馬來西亞半島將成為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中心,其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將在2025年達到全國總電力裝機容量的26
204、%。7.3 馬來西亞與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政策和法規 1974年,馬來西亞政府制定了環境質量法,加強環境污染控制,這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涉及廣泛環境問題的法律。隨此法案的頒布,馬來西亞地方政府部門在1975年設立了環境司,后更名為環境部(DOE)。2002年,環境部通過了國家環境政策,以期實現:(1)為后代提供清潔、安全、健康和生產性的環境;(2)保護國家獨特和多樣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并由社會各部門有效參與;(3)可持續的生活和消費生產方式等國家發展愿景。2009年7月,馬來西亞能源、綠色技術和水利部(MEGTW)發布了國家綠色科技政策,提出“綠色科技應成為加快國民經濟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205、2011年,可再生能源法案和可持續能源發展管理局法案陸續頒布,前者規定建立和實施一項特別的稅收制度,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后者規定設立了可持續能源發展管理局,并明確其職能、權力及有關事項。2015年,馬來西亞能源、綠色技術和水利部發布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劃,注重可持續發展是該計劃的重要原則之一。這一文件重點通過有效管理需求來解決與能源供71 馬來西亞(2023年版)應相關的問題,并規定了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徑。2019年6月,馬來西亞內閣批準了由能源科技環境與氣候變化部起草的能源效率和節約法案(EECA),以實現全國在所有關鍵部門有效利用能源、電力和熱能的愿望,為能源需求側提供一個全面的法律框架。
206、自馬來西亞獨立以來,其政府已采取各種措施,在主要經濟部門播下可持續性的種子,以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過去幾年來,馬來西亞采取的一些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果,例如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普及具有資源效益的產品、提高公共模式的份額、改善廢物和用水管理。7.4 中國與馬來西亞開展綠色投資合作情況中國與馬來西亞開展綠色投資合作情況 近年來,中資企業在赴馬投資合作過程中,從兩個方面參與了其綠色經濟建設。一方面加大在清潔能源、綠色產業領域投資,包括太陽能光伏面板、電動汽車、太陽能發電等;另一方面是在傳統行業采用了先進工藝和技術,引領該行業在當地技術換代,減少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主要投資案例有:晶科能源在馬來西亞
207、檳城投資打造“零碳”工廠,努力實現100%綠電供應,擁有垂直一體化電池片生產及高效光伏組件產能,在廠區建設自有屋頂光伏電站,通過優化工藝和設備技改降低能耗,對產品生命周期采取綜合與可持續管理措施,同時鼓勵并幫助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踐行綠色運營原則,以形成端到端,從產品設計、工廠布局到采購和物流的一系列綠色決策,實現晶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恒源石化在森那美州收購石化工廠,采用中國先進的抽提脫硫技術和裝備,將催化汽油硫含量從431724ppmw降至70ppmw,使調和汽油硫含量降至50ppmw,以滿足馬來西亞歐IV車用汽油標準要求,并對加氫脫硫裝置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馬來西亞歐
208、V柴油含硫量10ppmw標準要求。同時,投資建設配套制氫項目和清潔空氣項目,旨在降低成品油含硫量和煉廠排放物成分,確保符合馬來西亞清潔空氣條例標準。浙江新勝大在吉打州投資建設綠色造紙園,采用廢紙作為原料,造紙每噸可節約3立方米木材、200立方米水、1噸標準燃煤、600度電;采用當地富產的棕櫚材料作為鍋爐主要燃料,不含硫磷,不污染大氣,燃燒后的灰燼可作為優質有機鉀肥用于農林業;采用優選工藝,強化水處理和中水循環利用,加強對二次蒸汽和二次原料的回收利用,極大地降低能源消耗。中交建承建的馬來西亞吉隆坡TRX中央公館項目,堅持施工技術創新、信息化管理72 馬來西亞(2023年版)創新,推進綠色建筑施工
209、技術應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22年12月,該項目部獲馬來西亞職業安全健康委員會頒發的第40屆職業安全與健康榮譽獎項,表揚項目在安全和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卓越表現。中電建承建的廈大馬來西亞分校,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度遵循環保施工要求,以“綠色設計、綠色能源、綠色環境、綠色管理”理念,努力打造校區建設綠色施工“升級”。該項目利用建筑物排水系統設置梯級雨水回收系統,利用太陽能及風能互補,提供路燈照明、熱水供應,將建筑余料合理規范地運用在建筑附屬設施中,累計節約用水16萬噸,每年將有效節約電能7.48萬千瓦時,榮獲馬來西亞雪邦綠色示范工程稱號。73 馬來西亞(2023年版)8.中資企業在馬開
210、展投資合作應注意的問題 8.1 主要風險(1)政治風險 相較于東南亞許多國家政權變動頻繁、社會動蕩、民族宗教問題突出、受恐怖主義威脅,馬來西亞政治風險較低,但也存在潛在的政治風險,包括逐漸激烈的黨派之爭、美國對馬來西亞的影響等。馬來西亞實行多黨制,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雖然馬來西亞政局總體平穩發展,但近年來政治斗爭不斷加劇。執政黨、反對黨和公民社會三方的良性互動是馬來西亞局勢穩定的關鍵。(2)環境保護風險 馬來西亞目前沒有統一的環保法典,環保法律體系相對復雜,由眾多法律、法規、條例組成。在一項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新項目開展前,需要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如果企業不能確定自身的項目是否應進
211、行評估,可先行向環境部門咨詢,以防止評估程序對工期造成延誤。目前,馬來西亞環保問題越來越成為容易被政治化的敏感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招來國內外環境保護機構和團體的抗議,尤其給容易產生環保問題的行業造成諸多不利影響。(3)勞務引進風險 馬來西亞政府只允許從印尼、柬埔寨、尼泊爾等14個國家引進普通勞務,未對中國全面開放普通勞務市場,只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引進少量中國技術工人,頒發的工作準證也特別注明務工種類和雇主名稱,依合法手續進入馬來西亞的勞工如從事不同工作或為不同雇主工作,一律視為非法勞工。由于中國普通工人派出受限,中國企業不得不使用大量當地工人或其他國家外勞,在語言交流、宗教文化及生活習慣方面存在很
212、大差異,難以保證工程施工進度。目前,中國企業辦理中國籍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簽證難度大、手續多、時間長,一定程度上影響中資企業在馬企業日常經營。(4)無序競爭風險 由于馬來西亞業主對中國企業了解日益加深,中國承包工程企業承建項目往往遇到業主公司不斷壓價,利潤空間受擠壓,且時有被業主公司利用、形成中國企業自相競爭的情況。中國房建企業在馬來西亞數量較多,一些非傳統房建企業為保持企業周轉運作而投身房建市場競爭,因房建項目利潤薄,部分企業遇到業主拖欠工程款的現象。馬來74 馬來西亞(2023年版)西亞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一定泡沫,企業應謹慎投資。(5)跨國并購風險 馬來西亞政府主要通過許可程序監管外國投資
213、者的并購行為,例如許可持有人的任何外資股權結構變化均需事先取得相關監管部門批準。特殊情況下,并購行為可能引發國家安全審查。馬來西亞監管部門持續保護戰略性行業的“國家利益”,從事有關行業的公司也將受到各自行業監管機構規定的股權限制的約束。馬來西亞的法律對馬來人等原住民存在特殊保護規定,外國企業無法進入部分行業或取得相應產權和資質。(6)國有化風險 馬來西亞沒有關于管理國有化的專門法律,但對某些行業的國有化問題出臺過一些專門立法和規范性文件。為化解投資項目被國有化的風險,對中國企業來講,一方面可根據具體投資項目投保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相關國家風險,另一方面可利用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
214、公司承保國有化等國家風險。為保護投資者利益,中馬兩國關于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規定,除為公共目的原則上不應采取任何措施征收、國有化投資者投資。此外,中國和馬來西亞均為關于解決國家與其他國家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簽約國,在馬中國投資者可向根據該公約建立的解決投資爭端的國際中心申請調?;蛘咧俨?。8.2 防范風險措施 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貿易、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事前調查、分析、評估相關風險,事中做好風險規避和管理工作,切實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對項目或貿易客戶及相關方的資信調查和評估,對項目所在地的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分析和規避,對項目本身實施的可行性分析等。企業應積極利用保險、擔保、
215、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貿易、投資、承包工程和勞務類信用保險、財產保險、人身安全保險等,還有銀行的保理業務和福費廷業務,以及政府擔保、商業擔保、保函等各類擔保業務。建議企業在開展對外投資合作過程中使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風險、商業風險在內的信用風險保障產品;也可使用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提供的商業擔保服務。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由國家出資設立、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具75 馬來西亞(2023年版)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是中國唯一承辦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金融機構。公司支持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保險產品包括短期出
216、口信用保險、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對因投資所在國(地區)發生的國有化征收、匯兌限制、戰爭及政治暴亂、違約等政治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風險保障。了解相關服務,請登錄該公司網站地址:。如果在沒有有效風險規避情況下發生了風險損失,也要根據損失情況盡快通過自身或相關手段追償損失。通過信用保險機構承保的業務,則由信用保險機構定損核賠、補償風險損失,相關機構協助信用保險機構追償。8.2.1 投資方面(1)客觀評估投資環境 中國投資者赴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首先應該客觀評估其投資環境,主要注意以下問題:經濟規模及產業優勢;政府及各界對待外國投資的態度;投資經商的便利化措施;人文、語言及
217、宗教環境;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及工作效率;經商習慣及民商法律制度;社會治安狀況。(2)適應法律環境的復雜性 馬來西亞在獨立前,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因此其法律體系受英國影響很深,成文法與判例法在商業活動中都發揮作用。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首先要注意法律環境問題,要嚴格遵守馬來西亞各項法律規定,密切關注當地法律變動情況;聘請當地有經驗、易于交流的律師作為法律顧問;處理所有與法律有關的事務,涉及投資經營重大問題和合約談判及簽署,事先一定要聽取專業律師的意見。(3)做好企業注冊及申辦各類執照的充分準備 在馬來西亞投資合作的起步階段最大的困難是公司注冊和申辦各類執照。這些執照的申請程序復雜、文件繁多、審批時間
218、較長。中國企業要對馬來西亞關于外國投資注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了解;聘請專門的公司秘書和專業律師協助處理有關申請事宜;按照要求,提前備齊所需文件,及時履行相關手續。馬來西亞各類申請文件及公司文書均須企業董事親自簽名,并加蓋公司的正式印章。(4)適當調整優惠政策的期望值 馬來西亞政府雖然制定了多項投資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但是這些政策不能自動獲得,企業必須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政府根據企業情況酌情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中76 馬來西亞(2023年版)國企業要詳細了解這些優惠政策的內容、申請條件及程序,適當調整對優惠政策的期望值,并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向政府申請有關優惠政策。個別優惠政策的批準,可能涉及多
219、個政府部門,如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取決于政府部門的最終協調結果,因此,可能存在審批時間較長、政策內容會有調整等情況。(5)充分核算稅負成本 馬來西亞的稅收體系比較復雜,繳納稅務專業要求高。中國投資者要認真了解當地稅收政策,仔細聽取專業會計和稅務人員的意見,充分核算稅負成本,盡量選擇在能夠獲得所得稅減免的領域或地區投資。(6)有效控制工資成本 企業工薪支出除工資外,還包括雇員公積金(EPF)、社?;穑⊿COSO)及保險和年度花紅等。中國企業需要了解當地勞動法令關于正常工資和加班工資的具體規定,精心核算工資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此外,投資者也應充分考慮馬來西亞就業市場薪資逐年
220、增長的實際情況。根據馬來西亞雇主聯合會歷年發布的數據,馬來西亞就業市場每年雇員工資實際增幅平均在5%-7%左右,投資者對此須有充分認識。8.2.2 承包工程方面 外國承包商在馬來西亞注冊成立建筑工程公司需要得到馬建筑發展局(CIDB)批準,同時還要獲得建筑承包等級證書。若沒有A級執照,公司不能作為總承包商參與政府1000萬馬幣以上項目招標。按照法律規定,外國獨資公司不能獲得A級執照,因此外國公司要成為A級公司,必須與當地公司合作。馬來西亞政府財政撥款項目一般交由當地土著承包商負責,不允許外國工程公司單獨擔任總承包商,外國公司只能從當地公司中分包工程。馬來西亞政府撥款工程項目和私人領域項目一般都
221、實行招標制度,但在融資支持或滿足業主其他特別要求的情況下,少部分項目也可由承包商與業主議標。由馬政府直接對項目投資或者通過國內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都不足以支撐起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必將要求國際投資機構和承建商緊密結合,參與到大項目的投資建設中來。中資承包企業需要與本地企業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靈活采用PPP、BOT、B2B等商業模式加快項目的推進工作。馬來西亞工程市場是以業主占支配地位的買方市場,承包商需要經過一定范圍的競爭才能獲得執行合同的權利。隨著中國企業成本的上升,原來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現77 馬來西亞(2023年版)在的競爭已擴展到融資能力、附加投資條件等方面的競爭。8.2.3
222、勞務合作方面 對于中資企業承建的部分大型項目,馬來西亞政府允許承包商以個案審批的方式從中國引進緊缺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但需與雇主事先簽訂用工合同,約定工資及工作時間,并提前辦好工作準證后方能入境。馬政府不允許持旅游簽證在馬務工。新冠疫情以來,馬來西亞為促進本地就業,進一步收緊工作簽證的審批,2020年6月,馬來西亞人力資源發展部發文告表示,所有外籍員工的招聘,都必須在求職網站發布招聘啟事至少30天,在無法招聘到合適的本地員工的條件下,才可聘請外籍員工,如此一來,外籍員工工作簽證的審批時間增加,專業技術要求較低的外籍技術人員工作簽證申請難度加大,申請周期延長。8.2.4 貿易方面 在馬來西亞經商
223、必須熟悉和適應當地特殊的貿易環境,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業務,規避風險。(1)謹慎選擇貿易伙伴,采用信用證交易適應當地支付條件 對于貿易伙伴的選擇,企業要特別慎重,盡可能通過多種渠道查證企業背景情況,核實項目真偽。涉及礦石、砂石等原產品貿易時,要驗證出口商是否持有合法的開采、運輸、出口所需所有準證。必要時,可同馬來西亞本地商協會聯系,獲取相關信息。簽訂合同內容要全面、詳盡,并盡可能約定采用信用證方式付款。馬來西亞進口商通常向出口商開立信用證,但曾有部分中國出口商基于彼此信任或急于成交,未堅持要求進口商開具信用證,可能最終因付款問題釀成貿易糾紛,中資企業需要注意和警惕此類情況。(2)采用本幣結算,規避
224、匯兌風險 2021年11月,中馬雙方續簽本幣互換協議,規模保持為1800億元人民幣/110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紤]到美元匯率波動風險和貨幣匯兌產生的成本,中國企業應爭取利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最大限度規避或消除匯率風險,降低經商成本。(3)堅持以質取勝,提升產品質量 馬來西亞人非常注重商品的質量,認為質量代表著企業的信譽。中國的輕工產品在馬來西亞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應本著“誠信經營、以質取勝”的理念,著眼長遠,在產78 馬來西亞(2023年版)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上下功夫,切忌只顧眼前利益,靠過度宣傳獲取訂單,“以次充好”,損害中國產品
225、的聲譽。8.3 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如何建立和諧關系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如何建立和諧關系 8.3.1 處理好與政府和議會的關系 馬來西亞是三權分立的聯邦制國家,其政府、議會和法院三者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協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中國企業要在馬來西亞建立良好和諧的公共關系,首先要與馬來西亞聯邦政府主管部門和各州政府建立良好關系,其次要注意通過適當方式建立與當地國會議員和州議員的聯系,反映和表達中國企業的愿望和訴求。(1)了解 了解聯邦政府部門和各州政府的相關職責,了解政府內閣各委員會的職責和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2)關注 中國企業要關注馬來西亞政府的換屆和國會及各州議會選舉情況,關注聯邦和各州政府的
226、最新經濟政策走向。對馬來西亞政府和議會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予以關注,密切關注可能影響中國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并及時向中國大使館報告情況。(3)溝通 與企業或項目所在地的國會議員、州議員以及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官員保持溝通,交流經濟、產業發展和當地就業等情況,報告公司發展動態和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客觀反映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4)傾聽 對企業可能在馬來西亞當地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務,可主動聽取議員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意見,尋求其理解和支持,避免走彎路。8.3.2 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 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企業要實現合理控制工薪成本、減少勞資摩擦、維護企業的正常經營,就必須認真了解
227、當地勞工法律,學會妥善處理與雇員和職工組織的關系。(1)知法 要全面了解馬來西亞 雇傭法 職工安全與衛生法 工會法 和 職工會條例;79 馬來西亞(2023年版)適當接觸和了解當地的工會組織。馬來西亞法律規定,工會的會員資格僅限于某一企業、商業組織或行業內;未通過匿名投票取得2/3會員同意前,工會不得進行罷工。(2)守法 中國企業管理層要熟悉企業雇員的組成結構,了解當地雇員管理的成熟模式,嚴格遵守馬來西亞關于雇用、解聘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規定,依法簽訂雇傭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繳納各類社?;?,依法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員工加班工資必須按照法律規定及時發放;主動解聘員工前按合同規定提前通知,
228、并支付約定的補償金。(3)談判 根據法律規定,積極參加與職工會代表的集體談判,通過直接談判,解決與雇員之間的分歧和爭端,維護企業正常經營。(4)溝通 日常的生產經營中要與雇員和工會保持必要的溝通,了解雇員的思想動態,進行必要的疏導,發現問題苗頭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5)和諧 要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邀請工會成員參與企業管理,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增強雇員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并保護雇員的積極性,凝聚雇員的智慧和創造力。8.3.3 密切與當地居民的關系 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合作面對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尊重當地的宗教習俗和文化禁忌,處理好與當地居民的關系。(1)了解當地文化 要深入了解馬來西亞當地的宗教
229、及文化情況,適當學習當地重要民族語言,并了解與之相隨的宗教習俗、文化禁忌和敏感話題,這是中國企業與當地居民建立融洽和諧關系的重要因素。(2)實現人才本土化 適當聘用當地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增加當地就業,促進企業發展,并借助他們向當地居民傳遞中國文化。(3)參與社區公共活動 把企業當作社區的一員,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資源關注當地民眾關心的問題,參與社區的公共事業活動,拉近與當地居民的距離。80 馬來西亞(2023年版)8.3.4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中國人在馬來西亞工作和生活要尊重當地的文化,以禮待人。(1)尊重當地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因此要時時處處尊重伊斯蘭教的禮節
230、,不能拿雇員的宗教習慣開玩笑;此外,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也要注意印度教的習俗。(2)尊重馬來人的民族自尊心 馬來人是馬來西亞人口比重最多的民族,民族自尊心強,與他們交往時,要注意語言表達方式,尊重對方,不要談及敏感話題。(3)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在馬來西亞投資、生活,需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避免觸犯禁忌,著裝整潔,尊重宗教習俗。8.3.5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馬來西亞注意環境保護,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要遵守當地環保法律法規,依法保護當地生態環境。(1)知法 了解馬來西亞環保法律法規,實時跟蹤和關注當地的環保標準和環保熱點、焦點問題。(2)規劃 按照馬來西亞法律規定,應該對投資項目進行環
231、境影響評估,掌握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料和其他環境影響,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選好解決方案。(3)解決 在馬來西亞,環保產業是獨立的產業部門,市場上有專門獲得政府許可的環保企業承擔廢水廢料的處理業務。中國企業在開展投資合作時,要提前做好環保預算,按照政府要求把企業環保業務交付給專業環保公司處理,以免引起環保糾紛。8.3.6 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不僅要努力發展自身業務、開拓市場,還要關注當地民生,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1)關注熱點 81 馬來西亞(2023年版)要密切關注自身業務發展帶來的資源、環境、市場份額、勞工、安全以及社會治理等眾多問題,以免引起當
232、地居民和商界的反感和抵制。其中,勞工問題不僅涉及工薪及福利待遇問題,還包括工作環境、加班時限等;環境問題包括工業生產和項目實施造成的環境問題,也包括資源開發引起的生態問題。(2)遠離賄賂 在馬來西亞,腐敗和商業賄賂不僅會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而且也將嚴重影響企業的信譽和公眾形象,阻礙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長遠發展。(3)安全生產 要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把安全視為生產經營的基礎,尤其是在工程、礦山、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的中國企業,一定要警鐘長鳴,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4)社會公德 中國企業和工作人員要知法守法、入鄉隨俗,不做違反當地法律和社會公德的事情,對民族形象、企業聲譽和品牌建設負責,對
233、中馬兩國長期友好關系負責。8.3.7 懂得與媒體打交道 媒體在現代生活中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資源,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媒體不僅廣泛傳播知識和信息,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媒體輿論還是公眾對現實做出反應和抉擇的主要依據,影響公共決策,發揮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應該懂得如何與媒體打交道。(1)信息披露 企業應該建立正常的信息披露制度,指定企業對外的新聞發言人,定期向媒體發布相關信息。(2)重視宣傳 企業在重大投資合作項目中,注重對項目的正面宣傳,在遭遇不公正輿論壓力時,應注重宣傳引導,做好預案,通過媒體與大眾交流,及時發布企業的正確信息。必要時可委托公關咨詢公司向媒體發布主導性消息,引導媒
234、體進行有利于本企業的宣傳報道。(3)媒體開放 中國企業可以定期向媒體開放,廣交媒體朋友,歡迎媒體到企業或項目現場參觀采訪,了解企業的真實發展情況和項目實施現狀,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更好地做出有利于中國企業的宣傳。82 馬來西亞(2023年版)(4)尊重信任 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公眾形象,企業一般不要拒絕媒體,更不能與媒體發生沖突,對媒體無禮。此外,要以平等、信任、尊重、真誠、坦率的態度面對媒體,與媒體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關系?!景咐吭隈R來西亞的重要合作項目,如埃德拉馬六甲電廠、關丹產業園、東海岸鐵路等項目充分利用媒體報道機會,宣傳中馬兩國企業愿意在合作基礎上分享利益,實現互利共贏,為項目的發展營造
235、正面的輿論環境。8.3.8 學會和執法人員打交道 警察、稅務、海關、交通、移民、勞動、消費及其他執法部門是維護馬來西亞社會秩序的國家行政力量。對其轄區或權限范圍內的居民或外國人查驗各類證件、詢問相關事項以及搜查某些地點,是馬來西亞執法人員的職責,中國企業相關人員要學會與這些執法者打交道,積極配合他們執行公務,有效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1)普法教育 中國企業要建立健全依法經商的管理制度,聘請律師或法律人士對雇員進行普法教育,讓雇員了解在馬來西亞工作生活必備的法律常識和突發事件應對措施,做到知法守法,理性應對。(2)攜帶證件 中方人員及企業外籍雇員外出應隨身攜帶身份證件,駕駛車輛攜帶有效駕駛
236、文件。企業登記執照、營業執照、納稅清單等重要文件資料要妥善保管。(3)配合查驗 遇到執法人員查驗證件,中方人員要禮貌地出示自己的證件,回答詢問;如果沒有攜帶證件也不要慌張和懼怕,不要躲閃,更不要試圖逃跑,而要說明情況,或者寫出聯系電話,請公司人員與執法人員溝通確認自己的身份。(4)合理要求 遇到執法人員搜查公司或住所,應要求其出示證件和搜查文件,并迅速與公司法律顧問取得聯系,請其協調,同時及時報告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遇到證件或財物被執法人員扣留的情況時,應要求執法人員保護中國企業的商業秘密,出具扣留物品清單作為證據,并記下執法人員的有關資料和聯絡方式,以便后續聯系處理。83 馬來西亞(202
237、3年版)(5)理性應對 遇到執法人員態度粗暴,對中國企業或人員不公正待遇時,中國企業人員不要與執法人員發生正面沖突,更不能觸犯法律,而是要理性應對,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可通過律師交涉處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8.3.9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優秀文化百花齊放大花園的一塊瑰寶,不可避免地會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走進馬來西亞。中資企業和人員在當地開展投資合作中要注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8.4 中資企業中資企業/人員在馬來西亞如何尋求幫助人員在馬來西亞如何尋求幫助 8.4.1 尋求法律保護(1)依法用法 在馬來西亞,企業不僅要依法注冊、合法經營,而且必要時還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糾紛
238、,捍衛自身權益。馬來西亞處理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案件由法院指定專業法官進行審理。雙方也可以書面約定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糾紛。馬來西亞法院是獨立的司法機構,實行兩審終審制。(2)聘請律師 由于馬來西亞民商事法律比較復雜,加上語言差異,中國企業應該聘請當地律師處理企業的法律事務,一旦涉及經濟糾紛,可以借助律師的專業知識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維護自身利益。(3)律師咨詢 在馬來西亞,中國企業最好向英文和中文均比較流利的律師咨詢,并且請他們提供法律服務。8.4.2 尋求當地政府幫助(1)密切聯系 馬來西亞聯邦和各州政府均重視外國投資。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期間,要與當地有關政府部門建立密切聯系,及時通報企
239、業發展情況,反映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求政府部門更多的理解和支持。84 馬來西亞(2023年版)(2)尋求支持 遇到突發事件,除向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領)館、使(領)館經商處(室)、國內公司總部報告外,應及時與馬來西亞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支持。8.4.3 取得中國駐當地使(領)館保護(1)保護責任 中國公民在他國境內的行為主要受國際法及駐在國當地法律約束。當中國公民(包括觸犯當地法律的中國公民)在當地所享有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中國駐外使領館有責任在國際法及當地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實施保護。(2)報到登記 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注冊或項目啟動后,應按規定到使館經商處報到備案,匯報企業有關情
240、況,建立聯絡渠道;保持與經商處的經常性聯絡。(3)服從指導 在遇到重大問題和事件時,應及時向使館報告;在處理相關事宜時,要服從使館的領導和協調。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可向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商處、駐古晉總領館、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和駐檳城總領館咨詢。當中資機構或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向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領事部或駐古晉總領館、駐哥打基納巴魯總領館、駐檳城總領館尋求領事保護。8.4.4 建立并啟動應急預案(1)建立應急預案 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要客觀評估各類潛在風險,有針對性地建立內部緊急情況預警機制,制訂相應的風險預案。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指定專人負
241、責安全生產和日常的安全保衛工作;投入必要的經費購置安全設備,為員工購置意外傷害保險等。(2)采取應急措施 當遇到突發自然災害或人為事件時,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爭取將損失控制到最小范圍。遇到火災和人員受傷,應迅速撥打當地火警和救護電話;之后立即上報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領)館和企業國內總部。85 馬來西亞(2023年版)8.4.5 其他應對措施 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應服從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領)館的領導,主動加入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在總商會的管理下,加強與馬來西亞政府、工商界以及中資企業間的聯系和交流,守法經營,協調解決經營中的問題。86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附錄1 中資企業在馬來
242、西亞開展投資合作的手續 在馬來西亞辦理投資合作相關手續,需向當地律師、公司秘書或代理機構以及相關咨詢機構尋求幫助,有關政策事項也可與中國駐當地使館經商處/經商室聯系。附錄1.1 投資注冊企業需要辦理的手續 附錄1.1.1 設立企業的形式 在馬來西亞,外商投資設立企業的形式主要包括公司代表處(辦事處)、分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種。附錄1.1.2 注冊企業的受理機構 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設立代表處(辦事處)、分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均須到馬來西亞公司委員會(簡稱SSM)或在線(.my)提交申請,進行注冊登記。附錄1.1.3 注冊企業的主要程序【注冊申請】申請企業填寫有關申請表
243、格,向馬來西亞公司委員會提出申請?!咀詫彶椤抗咀怨賳T審查擬議中的公司名稱是否被使用,如未被使用,則該名稱為申請者保留3個月?!咎峤徊牧稀?個月之內,申請者依據不同的企業形式相應地向注冊官提供不同的文件,具體需提供的文件清單可參見SSM網站或咨詢專業秘書公司或律師事務所?!九鷾噬暾垺抗咀怨賹彶樯暾埐牧?,批準公司注冊,并發出同意公司注冊文書以及公司代碼(主要供繳納稅務使用)?!鹃_設銀行賬戶】公司注冊完畢后,可憑有關文件到馬來西亞當地銀行開設公司銀行賬號。附錄1.2 承攬工程項目的程序 87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附錄1.2.1 獲取信息 馬來西亞大型工程項目從可行性研究、設計到最后實施
244、需要較長過程,工程公司應從各種渠道獲取工程前期信息,密切跟蹤,適時介入。一般來說,政府出資項目由政府主管部門發布信息,私人項目通過主要報刊定期發布招標及項目信息。附錄1.2.2 招標投標 在馬來西亞,由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其他外來資金參與的項目均按國際標準公開招標。政府財政撥款的一般工程項目,一般把招標對象限定在擁有A級資格的馬來西亞本地公司,外國公司需從中分包或合作,大型項目則啟動國際招標程序。私人發展項目招標對象限制較少,但最大的風險是支付保障問題,要慎重選擇有實力有信譽的業主。附錄1.2.3 許可手續 在馬來西亞主管承包工程的政府部門是建筑業發展局(CIDB)。承包商與當地發展商簽訂
245、承包合同后,需要向該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并由其查驗承包公司資質和監督審查項目進展情況。一般情況下,承包公司還需申請的許可有機械設備使用許可(機械管理部門)和工人現場駐地和設備材料堆放許可(市政管理部門)。附錄1.3 專利和注冊商標申請 附錄1.3.1 申請專利 依照馬來西亞1983年專利法和1986年專利條例,外國企業/個人申請專利必須通過馬來西亞代理機構向專利管理機構馬來西亞知識產權局(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Malaysia,MyIPO)提出。任何人均可單獨或與他人共同申請專利,一般規則是,專利權屬于發明人。馬來西亞的專利注冊制度采用在先
246、申請原則。所有專利申請須提交至MyIPO。專利申請對申請人的國籍或居留權并無限制,但在馬來西亞無住所的外國申請人,則必須指定一名專利代理人代其申請。申請必須包含授予專利的請求、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圖紙和摘要。馬來西亞于2006年5月16日加入了專利合作條約(PCT),該條約于2006年8月88 馬來西亞(2023年版)16日生效。專利保護還可通過自最早優先權日起的30個月內,將根據PCT申請的專利推進至國家階段來獲得。對于在2001年8月1日之后提交的任何專利申請或授予的任何專利,該專利在自申請提交之日起的20年內有效。在整個有效期內,專利權人須繳納專利年費。未繳納年費的,專利將失效,并且會在
247、政府公報上刊登公告。在整個專利授權期間,專利權人有權轉讓或轉移該專利并訂立許可合同。附錄1.3.2 注冊商標 馬來西亞的商標分為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兩類。外國商標必須在馬來西亞登記才能獲得合法保護,依照1976年商標法和1997年商標條例,外國商標登記必須由馬來西亞商標代理人向知識產權局提出申請。任何聲稱是其所使用或擬使用商標之所有人的人員,均可向MyIPO申請注冊該商標。在馬來西亞無住所的外國申請人,則必須指定一名商標代理人代其申請。在提交商標注冊申請之前,須認真搜索是否有已注冊或待注冊的任何類似商標。當申請被接受(無論是完全接受,還是在規定條件、修訂、修改限制后接受),注冊員應將此類情形在政
248、府公報上公告兩個月,以便讓利益相關方對注冊申請提出異議。如無異議或任何此類異議被駁回,注冊員須注冊該商標并授予商標注冊證。商標注冊自申請之日起10年內有效,并可進行續展,無時間限制。商標的注冊賦予商標所有人使用該商標的專有權利。附錄1.4 企業在馬來西亞報稅的相關手續 附錄1.4.1 報稅時間 在馬來西亞,個人必須于每年4月30日前呈報前一年度的個人稅務;企業必須于企業財政年度結束后的7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稅。附錄1.4.2 報稅渠道 馬來西亞企業可以指派內部有專業資格的人員到稅務機關報稅,也可委托有稅務代理執照的會計師向稅務機關報稅。馬來西亞現已開通網上報稅渠道,方便納稅人遠程操作。89 馬來
249、西亞(2023年版)附錄1.4.3 報稅手續 根據法律規定,在馬來西亞報稅的基本程序是企業按照成立時領取的報稅編號向稅務機關索取有關報稅表格,填寫有關呈報內容,繳納稅款。附錄1.4.4 報稅資料 企業在馬來西亞報稅需要提供的資料包括:企業報稅編號、企業基本資料(股份及董事會構成等)、企業銀行賬戶、企業財政年報、派發股息情況以及企業資產損益表等。根據規定,企業每月須向稅務機關繳納自行估計的稅務,到財政年度結束時再統一報稅,多繳退還,少繳補足。但是如果少繳的稅務超過30%,則要罰款10%。如果個別月份利潤增長發生變化,需要單獨報告說明。附錄1.5 工作準證辦理 附錄1.5.1 主管部門 負責具體辦
250、理外國人工作準證的管理部門是馬來西亞移民局。附錄1.5.2 工作許可制度 外國人赴馬來西亞工作,必須獲得馬來西亞移民局簽發的工作許可,赴馬務工前事先辦理好工作準證。(1)外籍員工 以下為向外籍員工頒發工作許可的一般條件:外籍勞工僅被允許在特定的行業工作,例如制造業、建筑業、種植業、農業以及服務業;雇主應當從內務部“一站式”服務中心取得雇用外籍勞工的名額;申請時不少于18歲,不超過45歲;證實已通過來源國的移民安全調查;在來源國批準的醫療中心已確認健康;不屬于移民法(1959/1963)第8條第(3)項下禁止入境的外籍公民;外國勞工必須來自于批準的來源國。(2)外籍專業雇員 90 馬來西亞(20
251、23年版)上述第和項適用于向外籍專業雇員頒發許可的條件。附錄1.5.3 申請程序【制造業公司外籍管理人員職位】由外資公司向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提出申請,投資發展局根據公司投資額核定名額,再交由其內部“一站式”服務部門統籌審批。外籍管理人員期限一般為5年,期滿后可再延長5年?!局圃鞓I公司雇用外籍勞務】由雇主向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提交申請,由其內部“一站式”服務部門統籌處理?!局圃鞓I以外其他領域雇用外籍勞務】由雇主向內政部外籍勞工處提交申請。政府對外籍勞工實行個案批準制度,并附帶一定條件;雇主必須在嘗試雇用本國公民未果后,才可以考慮雇用外籍勞工。附錄1.5.4 提供資料 公司申請信函(申請
252、職位及說明、工作時間、每月工資等);已繳納印花稅的雇傭合同;公司注冊文件;護照原件及復印件、學歷證明或技術等級證書復印件及英文翻譯件;申請人個人簡歷;標準護照照片;相關申請表格(一般為Form DP11)。需要資料及有關費用要求詳情請查閱馬來西亞移民局官方網站:https:/www.imi.gov.my/index.php/en/main-services/foreign-worker/91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附錄2 馬來西亞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一覽表 (1)總理府 www.pmo.gov.my(2)投資、貿易與工業部 www.miti.gov.my(3)國防部 www.mod.gov.m
253、y(4)工程部 www.kkr.gov.my(5)教育部 www.moe.gov.my(6)財政部 www.treasury.gov.my(7)交通部 www.mot.gov.my(8)自然資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部 www.nrecc.gov.my(9)人力資源部 www.mohr.gov.my(10)婦女、家庭及社會部 www.kpwkm.gov.my(11)經濟事務部 www.epu.gov.my(12)高等教育部 www.mohe.gov.my(13)內政部 www.moha.gov.my(14)旅游部 www.motour.gov.my (15)衛生部 www.moh.gov.my (1
254、6)農業及糧食安全部 www.moa.gov.my(17)鄉區發展部 www.rurallink.gov.my(18)外交部 www.kln.gov.my(19)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 www.kpdn.gov.my(20)通信及多媒體部 www.kpkk.gov.my (21)房屋及地方政府部 www.kpkt.gov.my(22)科技與創新部 www.mosti.gov.my(23)企業發展及合作社部 www.medac.gov.my(24)原產業部 www.kppk.gov.my(25)青年及體育部 .my(26)國家團結部 www.perpaduan.gov.my(27)投資發展局 ww
255、w.mida.gov.my 92 馬來西亞(2023年版)(28)外貿促進局 www.matrade.gov.my(29)移民局 www.imi.gov.my(30)國家銀行 www.bnm.gov.my(31)皇家關稅局 www.customs.gov.my(32)國民訓練局 www.khidmatnegara.gov.my(33)公司注冊委員會 www.ssm.gov.my(34)證券監督委員會 .my 93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附錄3 馬來西亞商會、社團和主要中資企業一覽表 馬來西亞商會、社團組織:1.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The Federation of Chinese Ass
256、ociations Malaysia 地址:No.1,Jalan Maharajalela,5015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2734008 傳真:00603-22734015 網址:www.huazong.my 2.馬中商務理事會 MalaysiaChina Business Council(MCBC)地址:Level6-05&6-06,Menara LGB,No.1,Jalan Wan Kadir,Taman Tun Dr.Ismail,6000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77271948 傳真:00603-77251396 網址:.my 3.馬
257、來西亞中華總商會 The Associated Chi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Malaysia(ACCCIM)地址:6th Floor,Wisma Chinese Chamber,258 Jalan Ampang,5045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42603090,42603091 傳真:00603-42603080 網址:www.acccim.org.my 4.馬來西亞全國工商總會 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Malaysia(NCCIM)地址:Le
258、vel 3,West Wing,Menara MATRADE,Jalan Khidmat Usaha off Jalan Duta,50480,Kuala Lumpur 電話:00603-62049811 94 馬來西亞(2023年版)傳真:00603-62049711 網址:www.nccim.org.my 5.馬中友好協會 MalaysiaChina Friendship Association(PPMC)地址:Lot 10&11,13th Floor,Sun Complex,Jalan Bukit Bintang,5510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1416885
259、傳真:00603-21411406 網址:.my 6.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 Malaysia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地址:No.8-2,Jalan Metro Pudu,Fraser Business Park,Off Jalan Yew,5510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92231188 傳真:00603-92221548 網址:www.mccc.my 7.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公會 SMI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地址:18-3,Jalan USJ 9/5T,Subang Business Centre,47620 Suba
260、ng Jaya,Selangor D.E.電話:00603-80245787/5737,60380230685 傳真:00603-80241737 網址: 9.馬來西亞制造商聯合會 Federation of Malaysian Manufacturers(FMM)地址:No.3,Persiaran Dagang,PJU 9,Bandar Sri Damansara,52200 Kuala Lumpur 95 馬來西亞(2023年版)電話:00603-62867200 傳真:00603-62741266/7288 網址:www.fmm.org.my 10.馬來商會 Malay Chamber
261、of Commerce(DPMM)地址:No.33&35,Jalan Medan Setia 1,Bukit Damansara,5049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0962233 傳真:00603-20962533 網址:www.dpmm.org.my 11.馬來人工商業者協會 Malay Businessmen&Industrialist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PERDASAMA)地址:lot1717,Jalan Ledang Off Jalan Duta,5048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0952002 網址:ww
262、w.perdasama.org.my 12.印度工商會 Malaysian Associated Ind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MAICCI)地址:JKR3190,Jalan Ledang,Off Jalan Duta,5048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0110478 傳真:00603-20110477 網址:www.maicci.org.my 13.馬來西亞國際工商會 Malaysian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地址:C-08-08,Plaza Mo
263、ntKiara,2 Jalan Kiara,50480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62017708 96 馬來西亞(2023年版)傳真:00603-62017705 網址: 14.馬來西亞中國法律聯合會 Malaysian China Legal Cooperation Society 地址:10 Persiaran Dagang,Bandar Sri Damansara,Kuala Lumpur 電話:00603-61794259 傳真:00603-62536311 電郵: 馬來西亞主要中資企業: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 China Enterprises Chamber o
264、f Commerce in Malaysia(CECCM)地址:Level 1,Bank of China(Malaysia)Berhad,Plaza OSK 25 Jalan Ampang,50450 Kuala Lumpur.電話:00603-2387 8101 傳真:00603-21644240 電郵: 網址:.my 97 馬來西亞(2023年版)附錄4 能夠給中資企業提供投資合作咨詢的機構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商處 地址:NO.39 Jalan Ulu Kelang,68000 Ampang,Selangor Darul Ehsan,Malaysia 電話:00603-4251355
265、5 傳真:00603-42513233 網址: 中國駐古晉總領事館(領區:沙撈越州)地址:Lot 276,Block 10,Jalan Ong Tiang Swee,93200 Kuching,Sarawak,Malaysia 電話:006082-239816 傳真:006082-414344 網址: 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館(領區:沙巴州、納閩聯邦直轄區)地址:Palm Court,Lot 7,No3,VIP Lot,Lorong Pokok Palma Rajah,Jalan Lintas,88000 Kota Kinabalu,Sabah,Malaysia 電話:006088-38548
266、1 傳真:006088-385491 網址:kotakinabalu.china-consulate.org 中國駐檳城總領館(領區:玻璃市州、霹靂州、吉打州、檳城州)地址:28 B&C,Jalan Tunku Abdul Rahman,10350 George Town,Penang,Malaysia 電話:006042-189795 傳真:006042-189798 網址:penang.china-consulate.org 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 電話:00603-2387 8101 傳真:00603-2164 4240 98 馬來西亞(2023年版)網址:.my 電郵: 馬來西亞駐中國
267、大使館經濟處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北街2號 郵編:100600 電話:010-65327990 傳真:010-65323617 馬來西亞駐上??傤I事館投資處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紅寶石路500號東銀中心B幢9樓01室 郵編:201103 電話:021-60900360 傳真:021-60900371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地址:No.5,Jalan Stesen Sentral 5,Kuala Lumpur Sentral,50470 Kuala Lumpur,Malaysia 電話:00603-22673633 傳真:00603-22747970 網址:www.mida.gov.
268、my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上海辦事處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515號嘉里中心807-809 電話:021-6289 4547/5928 6335 傳真:021-6279 4009 電郵:,maylimmida.gov.my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廣州辦事處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1804B-05 99 馬來西亞(2023年版)電話:020-8752 0739 傳真:020-8752 0753 電郵: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港所在地)招商局 地址:No.F1-2-G,Jalan Multimedia 7/AG,CityPark,i-City,40000 Shah Alam,S
269、elangor Darul Ehsan,Malaysia 電話:00603-5510 2005 傳真:00603-5519 6403,00603-5511 2008 電郵:enquiryinvestselangor.my 100 馬來西亞(2023年版)后記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之馬來西亞,對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到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業務時普遍關注的投資合作環境進行了客觀介紹;針對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開展業務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給予了提示。希望本指南能成為中國企業走進馬來西亞的入門向導,但由于篇幅有限,加之不同投資者所需信息各異,本指南提供的信息僅供讀者參考,不作為企業投資決策的全部依據
270、。商務部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司組織協調本指南編制工作。本指南由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商處編寫,初版撰稿人員為:高文寬(參贊)、鄧波(二秘),修訂人員為:孫淑強(公使銜參贊)、吳蘭航(一秘)、鄭樂(一秘)、臧文博(一秘)、姚祎(一秘)、孫偉(一秘)、張昊(二秘)、劉怡(三秘)。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指南內容進行了補充和修改。商務部亞洲司的同志對文中相關內容提出了寶貴意見。在編寫本書過程中,我們參閱了中國外交部、中國海關、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貿工部等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公開信息,特此說明并致謝意。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編著者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