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仕達:2024年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 - 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1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任仕達:2024年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 - 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1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1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2024年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中國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擁抱未來,四大浪潮引爆人才熱潮。當前經濟大環境下,加速轉型是企業對抗風險、穩定經營、維持增長的必經之路。數智化、國產化、出海、綠色轉型,這四股勢不可擋的浪潮正深刻地塑造著中國經濟格局,成為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也是引領人才市場變革的關鍵動力。數智化浪潮中塑造科技新動力數智化浪潮推動技術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領域及崗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尖端技術廣泛應用,正在重塑傳統商業模式,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頭部品牌需利用數智化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創新商業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
2、穎而出。國產化趨勢下聚焦創新精英國產化浪潮則強調了自主創新和本土市場價值,這一趨勢推動了具備專業性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企業愈發關注國內市場,研發符合國人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加速了產業鏈完善與升級,使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逐漸達到甚至超越國際領先水平。出海浪潮引領職場國際化趨勢出海浪潮進一步推動了具備國際化視野及經驗的人才需求。企業為了擴大海外業務、分享全球市場紅利,急需招募具備跨文化溝通及國際市場規則理解能力的人才。這些人才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影響力,有效對沖國內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成為企業海外業務拓展的關鍵因素。具備外語能力、國際業務經驗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求職者將更具競爭力。綠色轉型中成就環保與創新
3、綠色轉型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需要招聘具備綠色技能及知識的人才,如環保工程師、能源管理專家等。為此,企業需要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其環保意識及技能水平,以適應綠色轉型需求。隨著綠色技術不斷發展,新的職業領域及崗位,如清潔能源、環保技術等應運而生,相應需要具備專業技能及創新能力的人才。企業應關注相關新領域,及時調整招聘策略,以吸引與保留具備相關技能及經驗的人才。上述四大浪潮持續發展,為人才市場創造更廣闊的空間與更多機遇。求職者應把握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對企業而言,關注并適應浪潮的發展需求,積極調整招聘策略及人才培養計劃,以在
4、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中國經濟格局正在經歷出海、國產化、數智化和綠色轉型帶來的變革。在此過程中,企業招聘熱情不減,尤其青睞中高端人才及稀缺研發類人才。然而,尋找具有豐富經驗及嫻熟技能的人才以填補高科技崗位空缺仍然充滿挑戰,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轉型行業、健康醫療及生命科學行業。伴隨進一步降本增效,企業正在探索更加敏捷的組織結構,例如采用靈活用工模式,聘請更多臨時工或合同工等。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02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為了吸引與保留中高端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研發類人才,企業正在采取一系列培訓及薪酬福利策略。例如,注重培養員工本土經驗及專業技能,提供培訓與發展機會,
5、強化數字化技能與創新能力等。薪酬福利方面,企業也通過相關措施將資源傾斜至核心人才,如提高海外工作津貼和醫療保險等福利,設立市場推廣獎金、本土項目獎勵、技術研發獎金和數字化項目獎勵等激勵機制。同時,為了鼓勵環保項目,企業還設有相應的獎金及認證獎勵。綜合而言,企業越發注重提供全面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及相應的培訓發展機會,以吸引及保留所需的優秀人才。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任仕達作為一家全球綜合性的人力資源公司,深知公平性、多樣性及包容性(ED&I)的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公司重要戰略和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堅信,構建一個多元化、包容性的組織是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關鍵,也是提升企業
6、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數字化、出海、綠色轉型趨勢下,我們呼吁企業通過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工作環境,激發每個員工的潛力,實現共同成長和繁榮。對于求職者而言,不斷提升個人素質與能力至關重要,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及時地抓住機遇,更好地迎接挑戰。030304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全球經濟未來前景持續充滿了不確定性,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應用,變革性技術出現,都將成為影響 2024 年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疫情管控調整后,該領域許多細分市場發展速度依然緩慢,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新興市場,努力通過創新發展模式贏得先機,我們驚喜地看到部分賽道
7、正在加速發展。此外,伴隨著互聯網醫療發展及更多新興技術出現,醫療行業傳統商業模式受阻,企業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等工具迭代商業運營能力,提高整體運轉效率。因此,各類新興領域研發類人才及商業運營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在此趨勢下,招聘及求職市場都變得更加謹慎。行業整體都在降本增效,薪酬和年終獎漲幅趨于放緩,但生物藥、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研發領域薪資漲幅依然保持高水平。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04醫藥數字化引領、創新涌現,國際競爭力提升醫藥領域發展態勢趨于穩定,其中生物技術藥物、靶向藥物、免疫療法等研發方向備受關注,新興技術如基因療法快速崛起,為藥物遞送載體市場創造了良好前景。在處方藥領域,自身免疫、
8、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備受矚目,而疫苗板塊持續熱度不減。為適應行業趨勢,藥企不僅增加研發投入,還積極探索商業化運營創新。在銷售渠道拓展上,制藥廠家與商業流通企業深度合作,擴展零售藥房、電商平臺;在研發及商業化效率提升上,跨國企業及國內龍頭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加速藥物篩選與優化;在營銷端,企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加強客戶互動。在可持續發展上,醫藥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綠色生產等手段,加速產業升級和轉型。內外資企業均專注于降本增效,整合研發管線,積極推動首創藥物及同類最優藥物研發項目。隨著集采常態化,國內藥企紛紛加速創新轉型,持續增加創新藥研發與投入。國產創新藥數量迅速增長。一些中藥國企通過引入民營資本或
9、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營銷改革、專注主業等方式提高運營活力,經營效率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內資藥企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通過跨國合作、海外并購等策略拓展海外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國產醫療器械迎來出海熱潮醫療器械領域蓬勃發展,不僅傳統設備需求上升,還涌現如人工關節、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新興領域。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家用醫療器械需求也持續增長。國產替代已成為市場主導,特別在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推動國產品牌崛起。多地政府發布了限制公立醫院進口醫療器械種類的政策,如浙江、廣東、四川等。國內醫療器械企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及國際合作來提升技術水平,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醫療器械產品持續加速
10、出口,主要市場包括北美、歐洲、亞太和中東地區。體外診斷領域已經成為醫療器械出口的主力之一,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該領域的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消費醫療復蘇,剛需程度越高復蘇越快在需求緊急程度、大眾消費意愿、消費能力等因素影響下,各細分領域復蘇或增長幅度差異較大,剛需程度越高復蘇越快,在牙科、口腔、體檢、中醫、眼科等領域多點開花。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居家養老、社區機構發展蓬勃,民營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有望持續增長。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迅速發展,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和精準醫療等新興領域有望得到更好發展。市場洞見.創新與成本效益提升仍是行業的主要關注點05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
11、與薪酬報告06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招聘趨勢.醫療健康領域人才爭奪戰:全球化選拔標準與數字化需求不斷升溫熱點板塊人才爭奪戰持續打響在醫藥新藥創新領域,生物材料研發、生物成像技術、基因工程、細胞治療、藥物研發、藥物臨床試驗、藥物監管等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同時,醫療設備和技術快速更新,推動了醫療器械研發、醫學圖像處理、醫療設備維護等方面崗位需求。大數據和生物信息學蓬勃發展,更進一步推動了生物數據分析、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領域對數據科學家和生物信息學家的高需求。從區域化角度分析,江浙滬地區因集聚了大量藥企及醫療器械類企業,招聘需求相對較大。而北方地區聚焦于科技與醫療結合,尤其是 AI 和
12、互聯網醫療,數字化人才需求更為旺盛。受政策因素影響,外資企業招聘需求明顯減少,內資企業招聘力度持續攀升。國內競爭力較強的生物科技及制藥公司,如大型國企、研發外包公司以及新興技術公司,例如疫苗、細胞治療、蛋白質降解技術等領域,都呈現一定程度人才增員。人才選拔標準趨向全球化與多元化由于整體經濟環境低迷,人才供給數量增多,醫療健康行業對人才選拔標準進一步提升。企業更傾向于吸引同時擁有國內頂尖學校學歷和國外學歷或工作經驗的人才。隨著出海趨勢的持續,對人才語言能力的要求提高,不僅需要基本的英文水平,對小語種的需求也在增加。此外,企業更加注重軟技能,期望人才不僅具備基本的團隊協作等能力,還需具備更高層次的
13、應變和創新能力??萍简寗酉?,數字化人才需求持續升溫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數字化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如在醫學影像分析、基因組學研究藥物研發、個性化醫療、醫療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對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開發、系統架構等專業技能領域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同時,具備創新思維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也備受關注。這些人才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術進行融合,為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帶來更多的創新和解決方案。他們具備跨領域的視野和思維,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的問題和挑戰。服務外包需求預期穩步增加隨著社保醫療聯網推進和商業醫療保險普及,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行業對服務外包需求將穩步增長,特別是私人診所、私立醫院、便
14、攜式醫療器械,以及生物開發等領域,進一步提升外包人員需求。這類趨勢不僅包括一線員工及輔助類崗位,還開始涵蓋具備更高技能的研究人員,以便為短期或臨時性的項目提供靈活的服務,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醫療行業求職者更加理性謹慎2023 任仕達雇主品牌調研中國大陸區報告顯示,前五項 EVP(員工價值主張驅動因素)分別是:長期工作穩定,具有吸引力的工資福利,工作生活平衡,財務狀況良好,職業發展機會。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行業的求職者在跳槽及選擇雇主時更加謹慎,比較看重雇主的資金狀況、崗位的真實度、工作穩定性和公司營收。2024 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熱招職位醫藥研發 注冊總監 臨床研發總監醫療器械 研發總
15、監 產品經理醫療服務 醫學總監 運營副院長 07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08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薪酬趨勢.薪漲薪幅度較高的細分領域主要為生物藥研發、創新藥研發和醫療器械研發。行業整體都在降本增效,薪酬和年終獎漲幅趨于放緩。漲薪幅度較高的細分領域主要包括生物藥研發、創新藥研發和醫療器械研發。由于技術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對于具有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如具備臨床運營、藥品注冊、腫瘤領域經驗的研發人員,跳槽薪酬漲幅甚至能達到30%。醫療服務領域整體薪酬上漲,心臟病科及神經科等領域??漆t生、康復師、特定科室醫生,以及護理人員等稀缺及熱需崗位的薪酬漲幅可達1
16、5%以上。隨著出海加速,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在海外設立了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其崗位薪酬水平通常會高于國內同行業水平。任仕達調研發現,不同世代間,2024 年薪酬漲幅預期主要集中在 5%-10%(含 10%),較其他世代,00 后預期沒有漲薪的雇員比例較高。60 后/70 后及 90 后預期薪酬漲幅主要集中 5%及以下,80 后預期薪酬漲幅主要集中在5%-10%(含 10%)。2023 年年終獎預期主要集中在 1-3個月月薪。跳槽薪酬漲幅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 60 后/70 后處于兩個極端,選擇沒有漲薪或漲薪 15%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世代。80后、90后選擇跳槽的漲薪幅度主要集中在5%-10%(含
17、 10%)。09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薪資指南.研發一線城市二線城市CMC 總監50,000-90,00035,000-70,000注冊總監40,000-100,00030,000-75,000藥物發現總監40,000-80,00030,000-60,000醫學總監35,000-100,00025,000-75,000大分子工藝開發總監35,000-80,00025,000-60,000臨床研究總監40,000-100,00030,000-75,000臨床研究經理25,000-40,00020,000-30,000醫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醫學總監60,000-100,
18、00045,000-75,000私立醫院院長40,000-80,00030,000-60,000運營副院長35,000-70,00025,000-55,000副主任醫師35,000-55,00025,000-45,000政府事務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政府事務總監45,000-100,00035,000-75,000政府事務經理18,000-50,00015,000-45,000初級職位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質量工程師10,000-30,0006,000-18,000生產物料計劃10,000-15,0006,000-10,000醫學翻譯10,000-15,0008,000-12,000醫學影像崗8,000-
19、20,0005,000-10,000驗光師8,000-15,0005,000-10,000交付現場服務工程師8,000-12,0005,000-10,000實驗室技術員5,000-20,0004,000-18,000護士5,000-12,0004,000-10,000 備注:薪酬表數據來自任仕達大中華目前的主要熱招職位,數據為基本月薪,不包含獎金、提成、補貼或其他福利等 貨幣單位為人民幣,供參考使用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如蘇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城市的劃分來源:國家統計局 初級職位:工作年限 0-2 年10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任仕達大中華作為專業的綜合人力
20、資源服務機構,任仕達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公平、最專業的人才公司。通過四大專業領域(Operational,Professional,Digital and Enterprise),我們一方面為客戶贏得高質量、多元化與靈活的人才,助力企業成功;另一方面也為人才匹配有意義的工作機會,促進發展與提升職業技能,找到目標與歸屬感。通過價值創造,我們期待共創更美好的未來,可持續發展。任仕達集團總部位于荷蘭,遍布全球39個市場,擁有約40,000雇員。2023年,我們為 2,000,000 人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年營收 254 億歐元。任仕達于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上市。2006年,任仕達啟航中國,任仕達大中華總部
21、落地上海,在北京、成都、南京、蘇州、廣州、深圳、中國香港設有分支機構。任仕達深耕大中華區,提供多方位的招聘服務及人力資源綜合解決方案,包括:專業招聘服務、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招聘流程外包服務、人力資源供應商管理服務、再就業與職業轉換、人員流動等。11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上海 +86 021 6086 8686北京 +86 010 5912 6566深圳 +86 0755 3364 5599廣州 +86 020 2910 2000蘇州 +86 0512 8885 9133南京 +86 025 8443 9462成都 +86 021 6086 8686中國香港 +852 2232 3408聯系我們.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400 601 9191任仕達 R任仕達集團Randstad China 11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2024 年中國市場展望與薪酬報告12鏈接全球,賦能發展.澳大利亞.au中國大陸中國香港.hk印度randstad.in日本randstad.co.jp馬來西亞.my新西蘭randstad.co.nz新加坡.sg